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健康教育策略范文

时间:2023-08-27 14:56:24

序论:在您撰写健康教育策略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健康教育策略

第1篇

【关键词】幼儿 健康教育 策略

幼儿健康教育涵盖了生活卫生教育、安全教育、身体锻炼、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观摩、共同讨论、自我学习,动作技能练习,感知体验的规律,坚持经常化、全面发展的原则,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地实施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幼儿健康教育实施原则

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领域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一样,都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首先,坚持经常性原则。幼儿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施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幼儿教育活动融入到幼儿日常活动中,并做到持之以恒。同时,要坚持随机教育后和个别教育的原则,避免“三天打鱼,两天上网”现象的出现,幼儿要注重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将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结合起来,将教育孕育于游戏活动中。

其次,坚持多样化原则。幼儿在发展过程中记忆力、认知力、持久度都还不成熟,健康教育所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如果采用单纯的说教方式,无法起到教育目的。为此,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在方法和途径上要坚持多样化原则,要将幼儿园日常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将卫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将引导示范和操作时间结合起来,将游戏和专题教育结合起来。

第三,要坚持全面发展原则。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幼儿的身体发展,还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通过各种活动组织方式而幼儿在体质方面得到增强的基础上要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态度、社会性和个性方面的良好发展。

最后,要坚持实适度原则。幼儿在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方面能力较弱,在实施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身体发展特点,掌握规律,根据幼儿的实际而制定教学计划,并在活动中充分考虑幼儿的身体承受负荷和强度,要以达到身体素质训练为目的,同时兼顾幼儿运动后能取得超量恢复的最佳效果。

二、幼儿健康教育的基本组织途径

幼儿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在一日常规中渗透,还需以专门教育为基本途径,在结合其他领域教育的基础上,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方可收到最佳效果。

首先,要将健康教育渗透到一日常规活动中。以卫生教育为例,在一日生活常规中,从起床的洗漱、三餐卫生、用眼卫生、衣服卫生等都需渗透到一日生活常规中。如在幼儿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唱“洗手歌”,让幼儿懂得活动后要及时洗手,从而避免细菌感染。

其次,要提出专门健康教育在幼儿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专门教育是指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各类健康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幼儿形成系统的健康知识,从而幼儿的健康发展。以身体保健教育为例,教学中教师可情景表演、动作与行为练习法、讲解演示等方法进行专题教育。如在“用手卫生”的的专题教育中,教师可通过形象的动画片来引导幼儿观察,然后以示范法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如何做,最后以“我能行”为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洗手,洗手活动中以歌曲激发幼儿兴趣,并以“比一比谁的小手洗得最白”为激励,从而让幼儿在活动中掌握洗手的方法。

其三、注重将幼儿健康教育和其他领域的教育结合起来。幼儿健康教育涉及领域较为宽泛,专题健康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还要注重将健康教育活动和音乐、语言、美术、科学、社会等领域的活动结合起来。如在实施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以角色游戏来进行,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就可渗透健康习惯、健康行为的教育。

最后,要将幼儿园健康教育和家庭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幼儿园健康教育和家庭健康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但在幼儿健康教育实践中发现,一些幼儿在幼儿园的健康习惯较好,而回家后则在家长的影响下又容易形成不良的健康习惯,这就是家庭健康教育和幼儿园健康教育没有得到较好的配合。

三、幼儿健康教育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幼儿的健康发展不仅是幼儿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家长的迫切希望。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因教育方法不当而影响幼儿健康发展的案例时有发生。为此,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注重让幼儿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幼儿对社会、事物的认识是建立在模仿基础上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示范、演示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幼儿的健康技能和习惯。在大班“食物的旅行”活动中,让幼儿喝豆浆、吃饼干,启发幼儿通过感知并说出食物在身体中经过了哪些地方,使幼儿知道了食物在身体中经过的器官,并且通过体验饼干在口腔中变软变碎的过程,从而了解食物在各器官中的变化。

其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健康教育过程中。传统幼儿健康教育中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一些幼儿常在学习中表现出自卑、沮丧、自闭等现象,而因教师的忽视让幼儿心理蒙上阴影,从而影响幼儿的终身发展。如情绪情感的教育“我们多能干”中通过启发幼儿发觉自己的闪光点,有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应急能力训练“我该怎么办”中通过情景模拟学习处理突发事件中的好办法,提高应急方面的的心理能力。在意志品质培养活动“为什么不一样”,让幼儿体会只有克服困难,才能获得成功。

总之,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教师要以“纲要”精神为指导,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出发点,多途径、多角度地思考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全面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海娟、白雅娟:幼儿园健康教育现状及有效策略[J],文教资料

第2篇

【关键词】基层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模式探讨

引言

最近几年,在医学模式、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人们的就医观念与就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疾病的预防以及健康知识指导的需要。生命体征维持正常的表现就是健康,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中,健康是最基本的需求。在此种情况下,需要着重在基层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基层就其性质与本质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都会对广大民众的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1.基层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的现状

从目前基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现状就可以看出,其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不仅影响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影响着广大群众所接受健康教育的质量。

1.1,对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相较于我国其他区域,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与服务条件稍显落后,人们的健康意识与观念并不是很强[1]。正是基于此,基层医疗单位,特别是乡镇与村卫生室对健康教育工作并未予以高度的重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在于医务人员不了解健康教育与健康行为之间的联系,将医疗服务局限在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层面上,不能与患者和群众进行健康知识的沟通与交流;另外一部分还在于基层健康教育资金投入不够,影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基层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落后。自2009年启动实施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覆盖范围最大、受益人群最广的一项公共卫生干预策略,是政府以人为本、惠民利民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落实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重大举措。依附于基本公卫框架运作是目前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特征,国家为此拨出专项经费。时至今日,我们也开展了名目繁多的健康教育工作形式,比如: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以及除此之外各种公共场所宣传牌、大众媒体如报纸杂志、网络、电视广播和手机短信的宣传。可是仅以目前的落后模式操作,综合覆盖率不到1‰!我们新时期的健康教育工作并没有取得相应的、预期的成效,

1.3健教业务人员队伍不稳定,素质不高,从目前基层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和辖区人口不到1:10000的配备,该工作开展的人员主要是公共卫生科的工作人员,其次为临床护理人员。而公共卫生科人员变动频率大,队伍极不稳定,多为刚参加工作或无证人员,这些人员普遍是没有经过全面和系统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培训的人员,并且对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了解并不是很深透,并不能将新形势下的健康教育知识传递给居民群众,健教整个队伍素质低下。

1.4缺乏健全的健康教育管理机制。基层健康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基层针对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尚未成立相应的机构,致使各类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的职责与管理不明确,难以顺利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另外一方面体现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和细节不够规范,同时在基层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模式,多数流于形式,医护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服务的水平也就出现不统一的现象。

2.基层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基层疾病控制与预防的过程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项工作的开展对基层医疗工作实行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在传染病与慢性非常染病预防与控制的过程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一种重要的方法[2]。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可以让民众根据自身情况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避免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其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基层医疗服务所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加强民众与医疗服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使双方之间能够互相理解,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同时医务人员还能够指导患者进行自我保健,有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最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现社会主义公共利益为本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基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促使相关部门与机构能够依据相应的规定开展此项工作,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3.基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与模式

从前文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基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而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基层民众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此应当实行有效的策略与模式。

3.1规划健康教育,规范健康促进模式

基层医疗服务所要想基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获得一个良好的效果,首先应争取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有政策的支持及社会力量的参与,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做好配合及监督管理工作,促使基层医疗单位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规划好该项工作,采用先进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模式,合理安排该项工作,促使该项工作的开展产生效果。在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过程中,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开展应急性教育或者经常性教育。

3.2转变健康教育理念,提高健康教育意识

目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在9.48%,虽然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素养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健康素养是建立在健康知识知晓水平上的,因此,最有说服力的当数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只有把这两个率提高才是硬道理。针对此种情况,基层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摒弃落后的健康教育理念,采用先进的健康教育理念。针对这项要求需要基层医务人员对存在问题从根本上进行反思和重视,主动学习,提高自身健康教育意识,将所学习到的健康教育理念渗入到医疗活动中[3],探索出服务于辖区全体居民群众的,行之有效的、货真价实的健康教育新方法,进而可以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让健康教育工作出现一个质的飞跃。

3.3做好患者与群众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我们知道,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一个“知、信、行”的过程,首先我们是要解决如何让更多人“知”的问题,也就是传播手段的问题;如从学校入手,从学生阶段开始,学习健康知识,通过从学校―学生―家长这一链条把健康知识宣传到千家万户,受益广大师生及群众。在辖区内多组织大型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活动,让群众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主动接受知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再从“信”和“行”着手,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包括了疾病的预防治疗、心理卫生、健康干预行为、传播卫生保健等。针对每年各个不同时期可能产生的疾病与传染性疾病,采用合适的方式向群众讲解,在患者就诊的过程中,基层医务人员应当注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饮食保健等健康教育的内容,同时还应提醒患者健康行为,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

第3篇

自行设计问卷,经健康教育和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共同确认的结核病核心调查信息后修改完善。调查员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科室的青年业务医师人员组成,经统一培训后,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肺结核病在我国的流行状况,结核病最常见的类型,肺结核病的典型症状、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时间,肺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政府对结核病可疑症状提供的免费检查项目、正规治疗肺结核病需要的时间等10道题构成。

统计分析运用知晓率来统计计算,经过对所有问卷进行质量控制,获得有效问卷299份,对城乡中小学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知识问卷干预前、后进行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学生对肺结核及结核病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在进行教育、学习、宣传等干预手段后,知晓率有了明显的上升,从干预前的86.25%,上升到干预后的92.74%,说明干预工作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从整体答卷卷面分析,学生对肺结核病的认知程度和认识态度、关注度的不同,造成知晓率的不同,本次调查还显示,中小学生对肺结核病知晓率总体水平较高,但还存在城乡、年龄、人群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本次调查和《石河子地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调查》调查结果[1]基本一致。从对“肺结核传染源的认识”这道题,干预前知晓率为76.25%,干预后为88.29%,说明学生对肺结核传染源的认识不到位,这在如何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减少传染源、控制疫情这几大措施方面难度加大;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程度之间在接受知识方面有差异;因此,加强对肺结核知识常见的传播方式中核心信息的传播,不管是大众人群还是患者对肺结核知识的传播来源应该更广泛,避免造成学生对重点知识信息缺漏现象;又如肺结核治疗疗程中“正规治疗肺结核病时间”这道题,干预前知晓率在62.20%,干预后是79.26%;说明部分学生在认识治疗疾病的时间上仍存在盲点,对病人而言治疗是强化性的,而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少,没有感性认识,说明学生在防治肺结核病知识方面的了解仍不广泛。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当前结核病控制规划要求采取防治结合的综合措施,既要重视抓好治疗,更要搞好预防,只有加强预防工作,才能减少治疗的压力,有效防治结核病[2]。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市民健康知识水平为目标,以开展“健康素养行动”为载体,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积极落实《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以下简称“公民健康素养条”),帮助全市公民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全市公民预防疾病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形成人人追求健康、人人维护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工作任务及标准

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分工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认真落实“公民健康素养条”,大力培育和发展健康文化、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社会,帮助群众树立牢固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

(一)卫生系统健康教育

1、市卫生局组织制定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成立健康教育宣讲团,组织指导全市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2、市疾控中心负责制定健康教育培训方案、健康教育考核方案,做好健康教育宣讲团的培训,为全市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工作指导。

3、各级医院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病人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医院要有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院领导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并由专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形成院、科、病室三级健康教育网络;有专门的健康教育场所和设施,明细健康教育各项经费的开支情况;健康教育工作要有总的健康教育计划及培训计划,有工作记录、有总结,档案资料保存完整,管理规范;通过培训,医护人员掌握相关健康教育理论知识,能够对病人及其家属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宣传和康复指导;能为就诊者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服务场所及设施,如培训室、咨询室或心理门诊、闭路电视等必要的健康教育设备;在医院院内显著位置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橱窗不少于块,至少每季更换次,全年不少于期;在门诊大厅、住院病房大厅要设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版面,要设咨询台,有健康教育处方;各病区要有宣传专栏,对病人和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传,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处方;积极开展“吸烟有害健康”教育活动,并做好相关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医院要组织医务人员深入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务活动。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置健康教育室、宣传设备、宣传材料、居民健康档案,有工作纪录、参加人员、活动时间、地点等文字和音像资料。要以“公民健康素养条”为主要宣传内容,结合群众健康需求和卫生防病工作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两区要在广泛推开的基础上创建-个社区健康教育示范区。其它县(市、区)也要积极创建社区健康教育示范区。要使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

5、各乡镇要有健全的健康教育组织网络。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主阵地,配备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负责本社区的健康教育工作,组织辖区内的不同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要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栏面积不少于平方米,出版记录每年不少于次,并要做好健康教育资料入户工作,紧密围绕群众健康需求和卫生防病工作重点及时更换宣传内容,每年不少于次。

(二)大众传媒的健康教育宣传

市各新闻媒体设有健康教育栏目,积极宣传“公民健康素养条”,紧密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卫生热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防病宣传和健康教育。市广播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有健康教育栏目,有专人负责,有年度宣传教育计划、工作记录、工作总结和群众反馈信息。电台的卫生健康栏目,每周不少于两次,有节目汇总和录音资料。电视台的健康专题节目,每周不少于一次,有视频资料。报社的健康教育栏目,每周至少一期。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宣传活动。各新闻媒体吸烟有害健康宣传,每月至少一次。

三、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月)

制定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健全组织网络,设立专兼职工作人员,完善考评及奖惩办法。

2、进行全面教育培训阶段(月)

确定月份为“全市健康教育培训月”,全市分层次普遍进行一次健康教育培训。由市卫生局负责对各县(市、区)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由各县(市、区)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对所属单位和社区的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再由工作人员对所属单位及所属辖区、所属范围内的职工、学生、居民及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工作要有培训计划和培训记录,并进行测试,有关材料要存入档案;本阶段有关部门要发放教育资料,各单位及公共场所要设立宣传专栏,新闻媒体要设立健康教育专栏或专题讲座;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使健康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掀起全民健康教育的热潮。

3、全面实施阶段(从年月开始)

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实际,精心设计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健康教育活动常年不断线、知识进万家。

四、加强组织领导

第5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念;策略

随着人们对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逐渐有了新的视角,也就是积极心理学,这主要是注重开发和应用人们身体中固有的、潜在的、积极的力量,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某种方式积极宣传和培养学生构建自身积极健康的心理,维护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随着心理问题出现逐渐的低龄化、极端化,我国的各个高校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也提高了与之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目前,在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向学生介绍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和心理品质。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解析各种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问题的现象,向学生传授进行心理调适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心理问题的预防,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不定期地开展心理健康的讲座和主体活动宣传。通过这些方法,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效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但是这种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对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预防,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实质上属于一种“消极心理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理念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教育以及时代的发展要求,需要及时进行改进,加强学生对积极情绪的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和积极人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改变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的理念

教育理念约束着整个教学活动,是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理论基础,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观要求和理性认识。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逐渐增加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理念下,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注重缓解和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学的重点是“预防”。在这种教育理念下,人们会对心理教育产生误解和偏见,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健康的问题直接等同于心理健康,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就是为了处理和鉴别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这种理念是典型的问题取向,没有正确、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出学生固有的、潜在的积极力量。通过让学生不断地体验积极地情绪,培养出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品质,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目的。转变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理念,需要做到的是在知识观方面的转变,通过在高校中全面的普及积极心理学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意识到积极心理学对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生命教育、人际交往、挫折和压力的应对、自我认识、常见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防治、心理健康的标准等。从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来,目前更加注重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在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下,学校应该增加相关的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积极的情绪,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获取幸福的能力。积极的情绪包括爱、感激、自豪、兴趣、满意、快乐等,主要是人体感受到愉悦,可以是受到身体内或者是外部的刺激以及个体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积极的情绪有利于预防疾病,有助于身体健康,同时能够让人们充满幸福感,有助于心理健康。因此,高校的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该注重使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增加学生在积极情绪方面的体验,培养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

3.对心理学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拓展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品质,教师需要注重拓展心理学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多渠道对向学生灌输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首先,教师是要注重课堂教学,这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目标,注重加强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完善,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其次,在其余的时间,教师可以积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掘朋辈资源,在日常的沟通中促进互相之间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学的指导和培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转变为积极心理学,是时代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和人格,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在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下,首先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其次,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积极心理学的作用。最后,教师需要对心理学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拓展,在日常的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屠鸣,李晓彧,魏春燕,邱建国,王媛.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米豆豆.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途径探究——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

第6篇

【摘要】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健康教育的场所、内容及形式,为结核病宣传教育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健康教育宣传策略。

【关键词】结核病 健康教育 策略

结核病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我国每年患病率达150万人,每年死于结核病的患者高达25万人,目前主要是以化疗控制传染源,,对于普通群众,主要是通过健康教育获得结核病相关知识,加强自我保护,减少发病率,社区内普通人群的健康教育。

1 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各地的结核病宣传活动主要还局限在 “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突击宣传, 看似轰轰烈烈, 实际效果却并不一定很好, 有调查结果分析[1], 一般居民、结核病人还是结核病可疑症状者, 其获得结核病防治的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主要是“聊天”和“听医生说”所获得的,由于生活水平、经济水平及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部分居民家有结核病人不知如何隔离与消毒等,造成结核病传播;一部分病人不能及时就诊给治疗带来困难,还有部分患者治疗中不能够坚持疗程,造成耐药性结核病,故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2 社区健康教育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 结核病健康教育形式大多分为三大类型:语言宣传、文字画报及视听材料.具体适用时要根据不同人群选用。[2]

2.1 语言宣传类

2.1.1 专题讲座: 以某一个主题为中心,由专家或专业人员对目标人群进行讲解。

2..1.2 培训班:在社区或单位内开设培训班,请专人以授课形式组织大家进行系统学习, 是一种群体性的健康教育方法。

2.2 文字画报类

2.2.1 标语: 形式简单, 制作方便, 内容明确, 号召力、鼓动性强, 适用于造舆论, 创造氛围。

2.2.2 小册子: 内容系统, 知识性强, 易保存, 可长期使用。

2.2.3 传单: 内容比小册子简单, 可大量印刷, 广泛散发, 且成本低廉。

2.2 4 板报类: 包括黑板报, 卫生墙报和墙报专栏。这种类型的方法适用于在目标人群居住或活动较集中的区域设立。它既可定期更新内容, 又可随时编排内容, 方法简便易行。

2.2.5 宣传画: 以绘画形式和艺术感染力向目标人群宣传有关结核病防治知识, 信息简单, 较受目标人群喜爱。

2.2 6 科普报刊: 定期出版发行, 信息量大, 综合性强, 可以反复使用。是目标人群学习保健知识, 积累信息的好帮手, 但不适于文化水平较低的目标人群。

2.3 视听材料类:可在公交车上播放光碟,宣传国家免费治疗肺结核的政策 让人们在乘车的时候便能了解国家免费治疗肺结核病的惠民政策以及国家控制结核病的信心和决心 为有效控制结核病的疫情维护和谐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生存空间发挥了积极作用。

3 门诊及住院患者健康教育

3.1 语言宣传类

3.1.1 口头交流: 定期召开家属会议,召集家属和患者结核病相关知识,同时告知已经知情理解的患者及家属告知未知患者。

3.1.2 健康咨询: 通过医务人员日常诊疗活动中对患者进行问答来监测患者对结核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较差的患者及家属应及时给于讲解告知,并督促其掌握。

3.2 文字画报类

3.2.1 墙壁设置专栏: 在病房走廊墙壁及门诊墙布醒目部位设置专栏,介绍结核病预防/治疗及预后等知识。定期更新内容, 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教育性, 而且位置固定, 可让较多的患病人群接受信息。

3.2.2 小册子: 内配备插图,易理解、易保存,对就诊病人及住院患者散发结核病防治手册, 可指导其用药及相关人群的预防使用。

3.2.3 视听材料类(适用于文化水平较低患者)可将结核病相关知识制成光碟在医院大厅及住院病人活动室进行定期播放。组织患者观看、学习。

同时应对非专科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可采用集体培训形式,使得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活动中能够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同时能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4 健康教育内容:[3]

4.1 结核病基础知识:肺结核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染给他人。但是 ,只有痰中能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肺结核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局部症状 ,以及低热、全身疲乏、食欲减退、夜间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连续咳嗽、咳痰两个星期以上 ,或者痰中带血丝 ,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或当地医疗机构就诊。就诊的肺结核病人应进行隔离治疗,入院后护士应向患者介绍病室环境,入院须知,结核病感染途径及临床表现,消毒隔离方法,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能够正确了解,同时告知家属探视时需注意的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等。

4.2 心理教育: 患者患有结核病后相当一部分心情低落,同时由于被隔离产生孤独感,加之此病治疗周期长,费用大,可见疗效慢,故对是否能够痊愈产生怀疑,特别是有咳血的患者,总担心自己会因为咳血窒息导致死亡,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医务人员应及时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讲述结核病有关知识及传播途径,隔离的必要性等者积。合理,规范,坚持疗程用药,积极配合治疗,说明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稳定患者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3 隔离知识教育:指导患者戒烟戒酒,注意个人卫生,禁止随地吐痰,开放性肺结核病人痰及分泌物应进行焚烧销毁,严格消毒,单独使用餐具及用具,并进行定期消毒,出入公共场所应戴口罩,严禁面对面咳嗽,打喷嚏等,避免亲吻小孩等.

4.4 饮食及休息指导: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适当运动,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特别是在结核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天气变化注意个人防护,预防感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5 用药指导:告知坚持疗程,规则,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每种药物副作用,防止产生耐药性,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的重要性等.

4.6 院前教育:出院前向患者详细进行出院指导,如定期复查,按时服药,注意休息和饮食,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和患者建立电话联系,及时定期随访,向患者咨询进行解答.

小结

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居民对其认识不足,造成近几年患病率明显升高,对普通民众和结核病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同时因为地域因素等,造成健康教育知识传播覆盖范围小,民众了解程度浅,保护性隔离等措施缺乏等,因此,应专人负责进行定期大众教育,医疗机构内进行定期讲解,使得全民掌握结核病防治知识,从根源上切断传播,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 林对结核病相关信息获得途径的调查分析 结核病健康教育 2006年第1 期44-46

[2] 钟 球结核病健康教育结核病健康教育 2006年第 1期28-34

第7篇

1.专业学习问题。

从某种程度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缺乏兴趣。很多学生在选择自己的专业时并没有进行详细的了解,填报志愿比较盲目,到校就读后才发现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于是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和厌烦心理。

2.人际关系问题。

中职专业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是一个全新的,与普通中小学环境完全不一样,他们开始真正走上独立,离开家长或教师保姆式的关心和照顾。此外,他们相处的群体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成长环境,因而他们的经济文化背景各异、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各不相同,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标准等也不一样,从而在相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能产生摩擦或交锋,处理不好就可能产生紧张气氛,导致心理压力,出现心理困扰。

3.生活情感问题。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吸引,对“爱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渴望接触异性,在处理异性情感方面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社会阅历浅薄,涉世不深,生活经验不足,不管是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对感情问题存在很多幻象,同时缺乏严肃性,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

1.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选课程纳入教学。

国际教育界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教学同等重要。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必须充分考虑,给学生介绍与心理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常识,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维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

2.创设心理咨询服务站提供心理健康护卫服务。

心理健康问题和人的身体健康一样,可能由于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以至于出现一些健康问题,因此,必须加以正确处理和解决。对此,学校可以组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心理问题预防,特别是对于一些心理困扰较大的学生必须重点关注,对他们各种心理困扰进行积极的疏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3.积极引入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心理更加成熟。

社会实践活动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大课堂和大舞台,其不但可以促使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情感智商,促使他们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得到有机统一。很多学生之所以经不起风吹浪打,出现心理脆弱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很少接触社会,没有到社会上去经受实践的磨练。因此,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学校要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引领他们积极参与,增长他们的实际处理现实问题的才干,拓宽社会实践的经验和阅历,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抵抗力、基层工作的实践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从而促进他们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4.加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构建。

“昔孟母、择邻处”反映的是人的成长环境对人的各方面的影响,不同成长环境的人必然具有不同性格,其思想素质、思维方式、处理方法都不相同。因此,中职学校要注意加强校园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精神环境和制度环境建设,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例如:在校园设立画廊、橱窗,展示各种积极向上的名人名言警语,营造勤思、博学、活用的学风,构建求实、文明、创新的校风,营造“人人关心心理健康,人人维护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关系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温暖校园,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