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7 14:56:07
序论:在您撰写在线课堂教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在线教育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
(一)线上教学给传统教学带来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有其突出的特点,首先艺术设计专业本身是一个考验设计者创新能力的专业,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方面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线上教育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其突出的优势,其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同时帮助学生收集素材,为学生的设计提供灵感和设计元素。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技术不断革新,数字化网络也带动着教学领域的各方面改革,拓宽了艺术设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当今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完善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教学体制,丰富相关的教学资源。近年来,教育工作者通过深入研究探讨建构主义的相关观点,产生了在线教育的教学理论,并将这种理论逐渐运用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上逐渐推广和实践。对于课堂时间的安排,教师们不应该把时间全部浪费在教学内容上,而是应该让学生主动组织安排相关活动并使用相应的解决策略。比如通过听音频、看视频以及阅读电子资料等网络方法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把自己的困惑以及收获和同学老师分享交流,达到所需的教学效果。这和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同,这种模式中,老师以及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互换,课堂的主导核心变成了学生,而老师只充当组织者以及协作者。学生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去查找需要的学习资料,这种方法也可以提升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碎片化的认知学习行为可以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发掘学生潜在的学习时间,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信息化是教育的有效手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落实教育改革,以完善教育领域体制。受到资源条件的约束,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受到了阻碍。但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扶持下,职业教学体制的信息化程度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越,仅用几年时间就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硬件到云端的巨大转变。在对高职教育信息及其改革方面,其相关的要求和标准也会相应地提高。教育工作者在面临改革时的首要任务是将网络信息与实际的操作相结合,精准的定位教学的方向。在实际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操作过程中,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做好提前的调查和总结,通过完整的体系建设弥补教师经验不足所产生的问题,并且还要注意学生的发展特色,将教育计划细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身的特色。将大数据的信息作为基础,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其发展的方向。
(三)新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网络的飞速发展在给学生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在艺术设计教学实验时也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培养和辅导,要让学生学会选择,根据相关的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教会学生使用艺术设计专业类型的软件,制定出属于个人的学习计划和安排,提高学生基本的学习技能。借助这次教学改革,再利用网络的便捷性,能够让学生全面的了解课程知识,深入的探究最新的设计思想理念,可以保证学生与社会保持同步。课程教学的方法可以选择图文同步,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高职院校在线教育和课堂教学融合的实践
短小精悍和使用灵活方便的线上课程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而且线上课程的制作成本并不高,所以很多的一线教师比较青睐于线上课程。另外一个方面,在线上课程的推广方面,一些学校提供了良好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媒介。如今,在中国的高职教育范围,已经出现了新的在线教学的形式,效果显著引人注目的当属慕课以及线上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MOOC等慕课形式在中国高职院校被广泛推行,拥有很高的影响力。但是,在学分认可、身份认证、制作成本、社会认可、教学模式和长期效应等方面,很多问题出现在慕课的教学实践中,而且不宜解决。如何在高职院校中推广在线教育,使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完美融合,是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教师方面
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既负责组织课堂,也是课堂的实施者以及主导者,同时也负责传授教学内容。在线教育的出现正逐渐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线上教育不再是以老师为主,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导者,教师只组织和协调课堂氛围。但新模式并不是说要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要求教师们要做得更好,例如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课程中,对于各种信息化技术的掌握,还要懂得在大量学习资源中寻找合适的资源。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个性化教学十分重要,教师在运用线上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在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内容,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出发,对课堂内容进行灵活调整。至于学生成绩的评定,不能仅仅依靠一张试卷,而是要通过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来考核评价,给出合理的成绩,同时收集学生在线上学习的相关资料,作为评定成绩的参考。所以,教学改革的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要想快速顺利地进行教学改革,拥有强大的专业知识储备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学好现代化信息技术,方便开展网络课程建设和在线教学。
(二)学生方面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收集资源并进行自主学习是学生必备的技能,学生要将学习变成无所不在无时不能的习惯。在上课之前,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自主学习,了解个人的时间安排以及真实学习能力,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选择学习。学有余力的时候,再进行补充性的拓展学习。无法理解的要整理笔记,上课时向老师提问,这样学生的疑问就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讲解,同时教师可以以设计为主题将这些问题作为课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传统课堂相比,学生所了解到的知识已经不仅仅来自教师,在线教育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学习时间也由学生灵活掌握,平时生活中就可以利用排队、坐交车以及睡觉前等时间使用手机进行碎片化的在线学习,这样便可以使以往单一的课堂学习过程变为动态、多元性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对艺术设计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设计经验,使艺术设计教学更加个性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教师以及学生沟通的媒介,在当今社会,网络教学平台普遍存在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实施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的主要措施就是建构网络课程体系以及改造校网络教学平台。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本身的特点,学生主要不断在网络中寻找新的设计元素,只有充满灵感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应当提升网络课程平台的资源更新速度,而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资源更新速度不快,而且功能单一,更新教学资源的能力也很差,无法更好地推广在线教学。因此,我们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完善校网络教学平台,丰富在线教学资源。在中国,线上课程已经逐渐渗透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其会逐渐替代原有的课堂录像。呈现出教学内容的形式多种多样,课程质量逐渐上升的趋势。对于艺术设计课程而言,老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各自特点,运用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平台在在线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既是学生学习的平台,也是教师沟通学生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帮助学生规划学习并考核学生,不断丰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的内容。同时要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对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改善,让在线教学更加便捷,使线上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三结语
线上教学现在还处在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阶段,在线教学以及课堂教学内容如何合理安排,学生通过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堂前后的教学活动如何有效推行等问题还需要通过不断地思考实践对其教学平台进行完善,真正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在线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作者:马娜娜 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近年来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在线课堂教学模式逐步进入高校,通过分析高校化学类课程在线课堂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具有教学时空扩大、解答针对性强、演示实验安全性三大优势,但是也存在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高校师生互动薄弱、知识点过度简化、动手实践无法替代这些不足,建议通过授课教师学科交叉背景、丰富的案例教学、合理的考试考核、强化课程考核测量与评价等环节逐步完善高校化学类在线课堂的教学。
关键词:
高校;化学;在线课堂;教学模式
1高校化学类在线课堂发展历程
2004年,萨尔曼•可汗用计算机远程指导他表妹学习数学,后来他开始录制十几分钟的教学视频放到网络上,供其他人下载学习。2007年,在前期的积累下,萨尔曼•可汗创立了可汗学院,兴起了“翻转课堂”为代表的在线课堂教学模式[1]。近10年来,在线课堂不仅在国外发展迅速,在我国也是逐渐被广大师生接受。2000年以前,受制于电脑硬件软件价格高昂,国内大多数高校非计算机类的专业的教学过程只有较少的使用电脑。进入21世纪的前5年,PPT这种教学手段广泛进入了国内高校的课堂,但是大学生个人电脑的持有率还较低。2005年以后,个人电脑基本在大学生中普及,虽然这一时期电脑软硬件价格下降了,但是网络通信的费用还是比较高,同时网速较慢也制约了利用网络进行教学,这一阶段,虽然国内很多高校制作了精美的精品课程网站,但是这些网站基本没有互动,且较少更新。2010年之后,智能手机迅速发展,同时网络资费大幅度下降,为国内高校在线课堂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2]。近几年来,国内高校大量的在线课堂纷纷呈现出来,但是基本偏向文科类和通识教育,理工科在线课堂不多,其中的化学类在线课程就更加少了。截止2017年3月15日,在国内几大主要在线课堂平台上搜索题目中带有“化学”的课程,其结果如下:(1)在超星公司尔雅通识课有复旦大学的化学与人类、浙江大学的化学与人类文明2门;(2)“智慧树”在线学习网有兰州大学的化学工程基础、中国海洋大学的食品化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生物化学3门。第三,清华大学“学堂在线”课程有9门,分别为清华大学的有机化学、四川大学的化学反应工程、清华大学的材料化学导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水分析化学、北京大学的化学与社会、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的微观化学世界、哈佛大学的生物化学原理、麻省理工学院的固体化学导论、美国戴维森学院的药物化学。第四、网易公开课在线学习课程较多,有大连理工大学的改变世界的化学、南开大学的化学类专业导论、化学与社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化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中国石油大学的身边的物理化学世界、济南大学的化学与人类健康、天津大学的化学漫谈、安徽大学的化学与科学素养、湖南大学的化学与能源、南京理工大学的神奇的化学元素、河北工业大学的绿色化学技术、河南大学的走近化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导论、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麻省理工学院的魔术背后的化学、固态化学导论、化学原理、耶鲁大学的新生有机化学、可汗学院的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可以看出国内大学的课程仍是以科普通识教育为主,虽然也有少数高校为专业性比较强,但相对于国外高校较弱。
2高校化学类在线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有统计分析表明,可汗学院制作的一些课程比美国常青藤高校制作的一些免费课程还受欢迎,因为在国外许多高校的在线课程,依旧主要是只录制教师上课的过程,某种层面来讲,依旧是满堂灌的一种形式,而可汗学院则强调了学习的过程。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无法在接近一个小时的课堂里高度保持注意力集中,而可汗学院的每个在线课堂视频则比较简短,在十几分钟内完成,可以保证学生高度的注意力[3]。同时把教学的时空界限打破,不在拘囿于过去的学校,而可以学生在课下观看视频进行提前自学,然后将某些不理解的内容带到课堂上由授课教师答疑解惑,从而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除了以上这些共性的优点之外,高校化学类在线课堂还有自身的优势,就是化学演示实验,对于专业学习化学的大学生而言还是必须了解的,但是由于某些危险性存在以及课时的限制,无法在学校实验室课堂上展示,这时利用在线课堂的安全性就体现出来了。
3高校化学类在线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
但是由于在线课堂在高校中推广的时间短,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首先,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为薄弱,尤其是缺乏高考等一些大型考试的指挥棒,学生课下提前自学的热情和态度相对不高,甚至在一些网购平台例如淘宝出现了代看在线课堂视频的服务,尤其是一些通识教育课程居多。这主要是由于在线课堂时空分离的带来的一个不足,无法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实施监控。产生这样的一个很大因素与学生的学习态度迷失,缺乏对专业、对课程的应有热情。其次,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熟悉程度有限。由于高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学生不再像中小学那样有固定的教室可以长时间的在一个教室里,而教师在在教室的时间同样较短。再加上学生人数往往较多,甚至有一百人以上的大班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默契和了解,这对于开展在线课堂中的课堂答疑环节存在一定的不利。第三,在线课堂教学模式可能存在过度简化的缺陷,因为在线课堂时间较短,有些本来需要用数学公式做严谨证明的内容,往往用特定的例子去解释说明,从而不具有广泛的应用性[4]。以高校化学类课程为例,尤其是理论性较强的物理化学,还是需要数学公式的推导,在过去已有的PPT模式之下,已经存在学生反映进度较快,没有用黑板板书效果好,而现有的在线课堂这样的过渡简化进一步加深了。最后,在线课堂模式不可替代实验动手操作,化学类课程虽然有些演示实验可以采用在线课堂的模式,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实验技能需要学生通过在实验室中亲手操作才能掌握。这些实践技能用教学视频是无法替代。
4高校化学类在线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对策
首先,不同专业的化学类课程授课教师应具有交叉化的学科背景。高校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在化学类课程学习的热情不高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往往这些课程由纯化学背景的教师任课[5]。化学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虽然能保证化学教学上的深度,但是无法保证化学教学的广度,教师需要完善自身的学习,才能更好的通过简短的在线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第二,在线教学设计需要更多的引入案例教学,例如环境专业,可以以大气污染引入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学习,如果只是简单罗列物理化学的基本公式,会造成学生本专业上缺乏认同感,进而影响学习兴趣。只有深入研究教学过程,并通过准确的案例指出哪些化学知识点在哪些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实践中如何应用,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兴趣上强化。第三,完善考试考核形式,不能只注重在线考核,也要注意线下的考核。但是同时要注意考试考核的难度与广度,不能所有的专业一刀切,采用一个难度,还是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特点,根据这个专业的课时以及后续相关课程的要求,进行设计考试考核,实现课前在线课堂预习、教室答疑解惑、课后作业巩固等环节的全方位考核。第四,强化高校化学类课程的考核测量与评价。在高校虽然一般考试有试卷分析与考核评价,但是形式过于简单,往往是简单的划定一下成绩的比例,再对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主观性的文字描述,缺乏大量的数据分析。这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化学类课程的考核相对于中学较少,中学一般一个学年有多次考核,能达到月考甚至是周考,而在高校一门化学课程往往只有在一个学年考核一到两次,这样的考核,无法使任课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这时候,对学生成绩的测量与评价更加显得重要,一方面可以给本学期授课学生成绩进行合理分析,还可以进一步指导下一学期或者学年的教学工作。
5结论
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在线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化学教学中还是比较新颖的,在今后的推广中,需要进一步强化其优点,克服其不足,使之能够较好的为高校化学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牟新利.公共选修课“疾病、药物与健康”翻转课堂的实证研究[J].大学教育,2015(7):147-148.
[2]瞿旭晟.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对国内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与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105-106.
[3]张小坡,魏娜,靳德军,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法探索天然药物化学教学[J].广州化工,2016,44(12):191-193.
[4]袁素真,衡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分析[J].长江丛刊,2016(21):235-235.
【关键词】考勤 过程化考核 互动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都会有所变化。在课堂考勤上,大部分教师原来都是采用人工点名的方式。如果教师采用此种方式考勤,那么可能会占用课堂时间,而且还要花时间整理出勤情况。另一方面,有些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采用过程化的考核方式,过程化考核一般是随堂考查,所考内容都是前段时间内所学的内容。如果教师采用纸张考试,那么必然会消耗大量纸张,不符合环保理念。另外,教师也不可能为每位学生出一份试卷,通常都是一次考试一套题目,这样会存在学生抄袭的现象,达不到公平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效果,也不客观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以上提到的问题,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带考勤、过程化考核、互动交流和资料上传下载等功能的在线课堂教学辅助平台系统。
1 系统设计
1.1 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
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有考勤模块、过程化考核模块、互动交流模块和资料上传下载模块等四部分。
1.1.1 考勤模块
考勤模块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五个出勤状态,分别是签到、迟到、早退,请假和旷课等。在系统的设计时,上课和下课显示的操作按钮是有所不同的,上课考勤只显示“签到”和“迟到或缺席”按钮,下课考勤则显示“签到”、“早退”、“请假”和“旷课”按钮。因此,在考勤模块中,教师需要做上课和下课两次考勤。
上课考勤:教师点击上课并选择班级,系统检测是否已经完成了上课的考勤,如果是,则显示已经完成考勤的信息;如果否,则显示班级的名单,每个学生都有两个按钮,分别是“签到”和“迟到或缺席”按钮。针对所有迟到、请假和旷课的学生,教师都点击“迟到或缺席”按钮。
下课考勤:教师点击下课并选择班级,系统检测是否已经完成了下课的考勤,如果是,则显示已经完成考勤的信息;如果否,则显示班级的名单,每个学生都有四个按钮,分别是“签到”、“早退”、“请假”和“旷课”按钮。如果点击“请假”或“旷课”按钮,则系统会自动减一次上课考勤的迟到或缺席次数,然后在对应的“请假”或“旷课”那里增加一次。
1.1.2 过程化考核模块
过程化考核模块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通用性的问题,因为不同课程有不同的考核内容。为了能实现通用性,系统的试题编辑采用了文本编辑器,学生答题也采用了文本编辑器。文本编辑器是带有文件上传功能的。如果是图形设计类的课程考试,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通过文本编辑器的文件上传功能提交给系统。
另外,教师需要设定当次过程化考核的题量数,而且当次所出的试卷量必须是不少于设定的题量数。系统会在当次教师所出的试题中,随机抽取指定的题量数考查学生。例如,教师设定当次考试题量是两道,教师出了六道试题,那么系统会为每位学生在六道题目中随机派发两道试题,这样在一定情况上可以增大学生的抄袭难度。
1.1.3 互动交流模块
互动交流模块的设计主要考虑教师或者学生之间的交流信息。教师和学生只能删除自己所发表的内容,管理员才有权删除所有用户的交流内容。
1.1.4 资料上传下载模块
资料上传下载模块的设计主要是考虑教师共享课程的教学资料,如电子书籍、视频、课件和教学资料等等,所有教师有上传和下载操作功能,学生只有下载功能。另外,教师只有更新和删除自己所上传资料的权限,管理员有更新和删除所有资料的权限。
1.2 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设计具有简洁、结构清晰以及便于维护等特点。本系统主要的数据库表包括学年学期表,课程表,教师表,班级表,学生表,考勤参数表,学生考勤表,试卷参数表,试卷内容表,学生答题情况表,成绩表,讨论内容表,文件表等数据表。
(1)学年学期表:主要用于存放学年学期的基本信息。
(2)课程表:主要用于存放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称等信息。
(3)教师表:主要用于存放教师的工号,用户名,密码,姓名,职称,简介等信息。
(4)班级表:主要用于存放班级的年级,班级名称等信息。
(5)学生表:主要用于存放学生的班级,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
(6)考勤参数表:主要用于存放班级考勤的上课和下课次数和状态。
(7)学生考勤表:主要用于存放学生的出勤情况数据。
(8)试卷参数表:主要用于存放考试试卷的名称,题量,适用班级,试卷状态等信息。
(9)试卷内容表:主要用于存放试卷的题目等信息。
(10)学生答题情况表:主要用于存放学生答题的答案或者内容等信息。
(11)成绩表:主要用于存放学生考试的成绩。
(12)讨论内容表:主要用于存放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信息。
(13)文件表:主要用于存放资料文件的路径信息。
2 系统实现
2.1 系统部署
课堂教学辅助平台是基于S2SH架构和MVC模式开发的B/S系统,它的数据层采用Mysql5.0作为后台数据库,Tomcat7.0作为web服务器,部署在Linux操作系统上。
2.2 部分课程的应用
由于本系统是新开发的,目前只在《电子商务程序设计》和《电子商务网页制作》两门课程中应用,后续将会推广给学校的其它课程使用。
3 小结
本系统很好地解决了教师传统考勤的局限性,并提供了在线过程化考核、互动交流和教学资料上传下载的功能,从而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广艳.网络教学辅助平台的分析与设计[J].煤炭技术,2011(12).
[2]柯建波.基于WEB的计算机教学系统研究与设计[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4).
作者简介
张永雄(1982-),男,硕士学位。现为广州工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移动商务的研究。
关键词:数据挖掘;在线微视频;翻转课堂;系列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0引言
众所周知中国社会在形态上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无论是网民数量还是网络经济发展的速度,均堪称世界第一。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占网民总数的90.1%,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由此可见,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通过这种高效、快捷、方便的传播媒介,学生可以寻找到他们诸多学习疑惑的答案。随着各种在线视频课程如火如荼的发展,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在全球大数据浪潮中,对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已经成为政府、企业、高校的关注焦点。在未来一段时间数据分析师将成为国内外人才紧缺的职业之一,这也对高校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数据挖掘基础课程是大数据分析的基础,大数据时代各种类型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对这门课程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以重庆邮电大学数据挖掘基础课程改革建设为例,探讨结合在线课程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
1相关教学方法调研
在线课程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07年前后翻转课堂在美国的出现,但是到2011年以后,另一个重要在线教育方式MOOCs开始逐步崛起,二者本质上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强调“互动与反馈”,而后者倡导建立“在线学习社区”。近年来,国内众多高校竞相鼓励教师运用网络技术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这种混合教学模式具备如下两个主要的特点:先学后教的方式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针对性更强;“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渐过渡到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这些特点都为改善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了一条合适的路径。
虽然这种混合教学方式具有一系列优点,但也存在某些问题。公开在线课程每一节课的视频都超过45分钟,要让所有学生将一门课程所有的45分钟以上的视频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全部学习完是非常困难的。原因在于无论网上老师讲得再精彩,学生始终面对的是冷冰冰的机器,无法保证注意力的始终如一,相反课堂上面对面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的互动、关注和交流带来的人文情感,这些足以在适当的时候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完全的翻转课堂方式,容易使优生更强,却会使得那些不善于交流和表达的中等生论于边缘,本来的差生就更不用说了。近年来,一种以短小视频为核心的在线课程引起了教育者的极大兴趣,这种小型在线课程被称为微课程,它主要是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设计,录制成时长不超过15分钟的视频,同时提供配套的学习材料,帮助学习者随时随地快速学习。它能让学生课前迅速掌握每次课的主要学习点,带着问题来到教室进行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它的缺点是受时间限制,无法保证深入详细地给出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因此我们认为引入微视频,探讨“在线微视频课程+翻转课堂+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教学方式改革,可以改善教学的质量,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课程改革起到实效。
2教学模式的设计
2.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应用蓬勃兴起,结合90后学生的性格特点,我们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随着网络资源的丰富,学生已能够随时从网络上吸取很多新知识新理念,专业课程的知识再也不能一成不变,必须随时更新。同样面对大数据时代及其带来的各种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更广泛的数据分析相关知识和技术,这些都迫切需要核心专业课程数据挖掘基础不断地吐故纳新。
(2)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习惯发生变化。面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带来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问题,以及在线网上教育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改革自身的教学模式成为必然。目前在校生全部都是95后,他们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身上具有时代特点。他们注意力时间更短,见识广,兴趣多,更热衷于在线学习。
(3)考核评价方式亟待发生改变。95后的大学生特立独行,更愿意表现自己。随着互联网这种新媒体承载知识的不断丰富,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的评价不能再仅限于笔试考核,这倒逼着考核方式的转变。
2.2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1)建立“在线微视频课程+翻转课堂+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
首先借助已经上网的在线微视频课程作为数据挖掘基础课程的“课前推送”,引导学生课前对每一讲视频的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并完成该视频课程提供的课后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同时学生通过课上互动,可以很好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度。对于一些简单易懂的数据挖掘算法,比如关联规则挖掘中的Apriori算法、分类算法中的决策树ID3和C4.5算法、KNN算法以及聚类算法中的K-means算法,要求学生学习微视频课程,制作PPT并在课堂上讲解这部分内容。这种在线教育和实体课堂优势的相互融合,会获得良好的教与学效果,同时也能反哺式建设在线微视频课程。
2)形成围绕数据挖掘基础课程的系列课程,强化系列课程的教师团队建设,保障教学质量。
大数据时代给计算机人才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教学应该不断地适应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需要,调整相关的课程体系结构,以帮助学生实现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因此建立一个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的系列课程体系非常重要,这种建设紧紧围绕核心课程展开,既可以保障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又可以满足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不掉线。为此我们确定了以数据挖掘基础课程为核心的系列课程体系,即数据分析实践、数据可视化和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这3门课程的学时统一设置为24学时,其中的数据分析实践课程主要讲授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知识,数据可视化课程围绕数据分析可视化的方法展开,大数据分析与处理主要介绍目前较流行的大数据平台应用知识。
一支稳定的中青年结合的教学团队是保障系列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稳定的教师队伍可以有效地保证教学过程中的大纲设置、内容更新和教材使用的一致性,有利于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3)数据挖掘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模块化建设。
随着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不同专业都有了开设数据挖掘课程的要求。我们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及时调整并规范不同学时下的数据挖掘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优化教学大纲,提炼教学内容。将整个课程内容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如表1所示。对智能科学技术专业要求必须讲授全部两个模块的内容,而一些学时有限的其他信息类专业在完成必修模块内容的同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选讲部分选修模块的内容。
4)改革数据挖掘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
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在期末开卷笔试基础上,引入小组作品完成质量的考核。作品完成质量从“过程参与表现+口头表达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评分,这有利于对学生真实能力的评价,过程参与表现就是将每个学生在小组项目中所做出的贡献作为最终期末考评的一个考核指标,这一分数可以由小组内成员互相给出。口头表达能力体现在小组代表讲解和答辩项目成果的表现上,这一成绩可以由小组之间互相打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学生的成绩加上教师给出的答辩成绩作为该项评价的总分。目前我们给出的这个成绩的换算比例是“组内分数30%+组间分数30%+教师分数40%”。这种考核方式可以保证教师准确把握每个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真正改善课堂的教学质量。
3结语
关键词:课堂教学;在线教学;在线讨论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9-30
通过将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实施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导学、辅导、帮助和支持,以协助学生在线完成学业,即是一个促进者的角色。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可以形成一种个性化的、公开性的、社区式的、开放式的学习氛围,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创造一种 “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模式。
1.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线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学习知识,而教学视频的制作一般都是通过教师反复推敲,反复修改才完成的,这样就使得教学内容在视频上具有准确性、逻辑性和知识性,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也更有利于学生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将知识学深、学精、学透。而且利用网络视频和PPT课件进行在线学习,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在线学习,从而营造了一个宽松和广泛的学习环境。在宽松和广泛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而成为一种轻松的、自然的或自发的行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安排学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这就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矛盾。
2.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线教学环境下,学生可按照兴趣在学习内容上有所侧重,对掌握得比较好的内容花比较少的时间,而对掌握不扎实的内容,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反复学习,直到理解透彻为止,这样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安排来学习所造成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学生可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且完全自由地选择学习的内容,获得充分的学习自主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体会以发帖的形式公开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进行评价,学生间也可以在线进行互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透明的,这样就可以充分分享他人的成功学习经验,也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这种形式能够有效地感染其他学生,有效带动被动的学生,从而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团体。
3.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在线教学模式下,学生可借助“学习中心”或“测试中心”完成基础内容、知识性内容的自学、自测等,可在“交互中心”公开或私下向任课教师发表学习感受和提问。教师也能够准确掌握到学生的真实学习感受,可以通过学生在网上的发言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得到第一手教学资料,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的深度、侧重点,或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的分析,有效地提升了课堂的教学质量。此外教师通过在论坛中的启发、诱导和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互讨论也带动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虽然是一个人学习,却有着有人“陪读”的感觉,营造了无论在何时何处都如同在教室集中学习的氛围。
4.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在线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把作业提交到网络平台,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在每一模块中的表现和提交的平时作业,可以给出评价反馈,学生也可以查看并评价其他同学的作业。提交学生本人也可以进行自评,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各抒己见。教师的评价起到了方向上的引导作用,同学互评营造了一种软性的竞争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精神力量”,开始重视他人的评价,随时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总之,在线化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推进了教育的个性化和终身化,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进一步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对资源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胡 晶.在线课程教学设计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10,(6).
[2]王同明.高校网络辅助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关键词关键词:翻转课堂;在线课程资源;思维导图;协作学习;教学策略
DOIDOI:10.11907/rjdk.161849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8-0208-02
0 引言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重新规划,实现对传统教学革新[1]。学生课前通过自主学习资料完成知识传授,课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协作学习完成知识内化。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话题,众多学校在实践中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
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大量在线课程资源如雨后春笋般呈现,慕课、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微课程等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如何在翻转课堂教学中高效整合、利用、管理这些在线课程资源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在线课程资源优势和翻转课堂教学特点,在分析翻转课堂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在线课程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策略,论述了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在线课程资源利用
随着信息技术给教育领域带来的冲击,翻转课堂知识传授环节,提供给学生的课前学习资料也由最初的PPT演示视频演变为微视频、慕课等,纷繁多样的学习资源为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支持,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挑战。
1.1 在线课程资源整合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初被广泛采用时,以教师在课前制作微视频(10分钟以内)为主要学习资料。2010年,“可汗学院”推出大量的免费优质教学视频;2011年,MOOC网站的大规模开放及课程资源的大量增加,解决了翻转课堂教学中资源匮乏的问题[2]。国外比较著名的在线课程网站有Coursera、edX、Udacity、Iversity等,其提供的课程主要来源于国际名校的相关课程资源。我国在线课程资源网站也在近年呈急剧上升趋势,如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网易公开课、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慕课网等,课程来源以我国名校教师的课程为主。
众多的在线课程资源为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课前学习资料,学生不再局限于教师提供的有限资料,教师也无需囿于技术问题困于翻转课堂前。而面对纷繁多样的在线课程资源,如何对其高效整合、利用,发挥其优势和价值,成为基于在线课程资源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挑战。
1.2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教学遵从的原则之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色的体现。课前,教师将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时间、地点,调整学习进度;课中,针对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开展协作讨论;课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反馈修订教学目标、教学任务。面对教师提供的大量学习资料以及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准确把握学习目标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挑战。自主性^强的学习方式容易迷失方向,偏离教学目标轨道。面对众多学习资源,如何正确选取成为又一挑战。
2 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自提出后,研究学者从不同维度对其进行了剖析,并形成各自教学模型,而借助在线课程资源进行翻转教学的论述比较少。笔者结合国内外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根据翻转课堂教学环境特点,针对课前、课中、课后3个教学环节,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补充,如图1所示。
2.1 课前策略
思维导图(Mind Map)是用图表组织和呈现思维活动或知识的工具,是使用者对信息表征工具,如词语、图片、图形等进行组合运用,并呈现概念之间的关系和思维顺序关系,从而实现概念的可视化呈现[3]。这种可视化能够使学习者从全局和整体视角进行思考,进而提高学习者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有意识地对习得的知识进行建构的过程,图式是主体的认知结构[4]。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借助思维导图对其自主学习进行干预,能够对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资源利用、任务完成上起到指引、促进作用。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任务等进行明确制定,指明需要的学习资源,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师生之间借助交互平台进行沟通,从而实现课前高效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及其它教学资源自主学习。
2.2 课中策略
协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5]。在翻转课堂中,学生之间可以通过此方式共享交流自主学习中的课程资源及其它学习资源。课中,学生在学习问题或任务的驱动下确定主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以在线课程资源或其它学习资源为检索基础,对检索到的资源进行共享。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学习资源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最终解决问题并反馈,达到个人智慧向集体智慧的跨越,实现教学目标。
2.3 课后策略
学习共同体是由一群有着共同目标、观念和信仰的人,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探讨、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并运用各种学习工具来构建知识,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的团体[6]。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学习共同体的范围,只要拥有共同学习目标的人都可以进行网络上的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翻转课堂中,学习者可以在课后与学习共同体成员进行资源的扩充、共享,在线课程资源的学习为学习者构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平台,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在线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2.4 重构翻转课堂教学的多维度评价系统
基于在线课程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策略是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中,高效利用在线课程资源提出的解决方案,因此针对教学评价体系,应对其进行补充。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依据的是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系统。而基于在线课程资源的翻转课堂评价系统,应注重在线课程资源利用、管理、共享的数量与质量、交互程度等方面的评价,即自主学习过程中,采取激励机制,鼓励学习者对在线课程资源价值的挖掘,并在过程中给予评价和指导,不断培养、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3 结语
本文基于在线课程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策略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协作学习理论、学习共同体理论,从高效利用在线课程资源的角度出发,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环节中分别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为在线课程资源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实施路径,并对翻转课堂教学在资源利用、管理、共享上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基于在线课程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策略也对教师、学生、平台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对教师而言,应当提高对在线课程资源的判断、选择能力,应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同时注重资源的质和量。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充分的学习时间,并在教学中注重方法指导。对学生而言,应注重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即对网络在线课程资源的判断、质疑能力,并在自W和协作中增加与他人的交流。在线课程资源的丰富度及其质量成为教师、学生选择的主要依据,因此在线课程平台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多元化、多层次性,同时加强平台的交互性。
参考文献:
[1]沈书生,刘强,谢同祥.一种基于电子书包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07-111.
[2]杨红云,陈旭辉.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高教探索,2016(4):78-85.
[3]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4(8):42-45.
[4]赵佳娜.思维导图在认知结构建构中应用模式研究――以大学基础英语实践课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4(6):121-126.
[关键词]通识教育在线课堂教学法公选课课堂教学质量体系优化
1通识教育视域下高校公选课教学质量体系存在问题
通识教育在国外高校的办学历程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相比之下,我国的通识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很不完善。现行的很多实施方法都是借鉴国外的经验。然而由于地域文化、学校办学定位等实际情况的差异,我国高校在推进通识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遭遇到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1.1课程设计不合理
通识教育课程在设计环节存在诸多不合理方面。其一,“水课”现象比比皆是。这在高职院校中尤为普遍。课程负责人对通识教育的理念认识不到位,设计通识课程时受传统专业教育思维制约,依然把培养学生从事某项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为课程开设的根本宗旨,继续把学生视为一个仅仅会“做事”的“个人”来继续展开训练,而忽略了通识课程真正的意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二,课程内容过于肤浅,实用性不强。通识教育课程由于牵涉到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因此课程负责人在设计课程时有意识地把课程内容简单化,以达到能让学生易于理解的目的。但这不可避免地导致设计出来的课程过于简单,丧失了实际意义。如个别院校开设的礼仪课程,学生不仅渴望学到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用到的礼仪,更愿意在教师的引导讲解下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仪区别。然而,可能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不会讲解到这方面知识。其三,课程主体不够突出,很多通识课程依然停留在教师一味宣讲的“独角戏”式传统课堂授课模式。通识课程应该转变观念,必须明确确定以学生为课程主体,课程的设计必须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创造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意愿,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1.2学生盲目选课
部分院校主管部门没能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思考公选课的开设意义,只是机械式地按照类别均衡开设相应类别课程供学生选择。这导致课程无法切实满足学生需求,造成资源浪费。部分学生对待公选课也没进行理智思考,凭一时主观印象扎堆选报某一门课程,或按照毕业学分要求随意挑选。这导致部分课程选课人数爆棚而无法一一满足所有选报学生或部分课程选报人数寥寥无几,课程学习期间学生消极对待,主要表现在课堂气氛沉闷、出勤率低等方面。
1.3教师授课质量差异大
不同教师,授课质量良莠不齐。其一,部分授课教师将通识教育课与专业课区别对待,对待通识教育课程态度不够端正,认为通识教育课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选修课,课程上得好与不好对自己职称晋升及工薪待遇没有影响,因而不愿意多花精力到课程建设上。其二,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且备课不足。对于课堂内容只会照本宣科,对于学生提出的学习疑问,他们或无法给予回答,或给予泛泛回答,根本无法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1.4课程考核评价具有随意性
公选课一般都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考什么怎么考一般都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过于随意。其一,课程考课程主管部门很难通过课程考核结果对课程开设进行监管评价。专业课一般都有严格的考核标准,课程主管部门通过对照标准,分析考核结果,可以比较客观分析得到课程开设的实际效果,以便做出必要的调整,但这种操作在公选课上是无法执行的。此外,由于考核的随意性,学生也很难通过考核结果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或查找出自身不足。其二,很多公选课的考核内容是课程结课后要求学生上交一份学习报告或心得,任课教师通过批阅报告或心得而直接给学生评分。这种考核方式有欠严谨,学生由于对课程的不重视,经常会东抄西抄应付了事,教师由于责任心不强而放任学生的各种抄袭行为。这导致课程的考核演变成走过场,对于学生素质提高或课程建设起不到任何正面的促进作用。
2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在线课堂设计
混合式教学指将传统课堂讲授与在线课程自主学习有机融合,实现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2]。这种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教师一味讲授的“填鸭式”课堂授课模式,又区别于完全在线课程自主学习模式,教师和学生依然还是课程的主体,且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教师更多的是起到引导、答疑等辅助作用。这种模式对以前沉闷课堂气氛进行改观,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来表现,课程效果良好。
2.1课程教学流程设计
课程课时主要由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平台两部分组成。如16个学时的通识教育课程,若采用混合式教学,课堂教学只占8个学时或更少,而在线教学平台则占8个学时或更多。这相对于传统的学时分配做了非常大的改革。课程在设计时就明确课堂教学环节并不会像传统的一味讲授,而是改为答疑或就课程某一内容与学生交流互动。而在线教学平台则成了学生进行课程内容学习的主要平台,平台上教师将各个知识点通过视频、多媒体、音频等方式模块化地向学生进行传授。学生学习完每个知识点后会被要求马上进行在线实践环节的考验,成绩会被自动统计保存,作为课程总结考核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此外,网络教学平台也提供了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在线交流、答疑的功能,给予师生更多的课程学习交流机会。
2.2课程内容构建
课程内容的构建主要参考教学资源库的做法,将课程内容按知识点分布进行模块化碎片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有目的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在网上授课环境下,课程内容的编排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计能调动学生兴趣的问题、实践环节。利用网上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之间就课程内容开展协力合作,协同完成课堂作业。
2.3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设计
课程考核评价既是师生对课程的一种总结提炼,也是主管部门对课程教学效果的一种督导。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贯穿于整个课程学习阶段。平时课堂讲授时学生的表现及学生在在线教学平台的测验结果等都是课程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这种做法强调了过程学习的重要性,而淡化了传统的终结考核对课程成绩的影响。此外,学生通过在线平台评课、评教功能对课程及教师的教学评价也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延续使用传统的学生评课、评教体系。通过学生的评课、评教,教师本人能深刻认识到自身讲授环节的有待改进地方,课程主管部门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课程建设不足。
3通识教育视域下在线课堂教学法对高校
公选课教学质量体系优化的启示通识教育在国外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已经有了一套非常成熟的实施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通识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通识教育的实施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但这些方式方法中,毫无疑问,公选课是比较符合我国现在教育国情的,实施恰当,能在短时间内成效显著。推进通识教育改革的关键在创新公选课的模式、方式,在线课堂模式新颖、内容丰富、实施便捷,对于优化公选课教学质量体系是有积极作用的。
3.1利用在线课堂教学法拓宽公选课的授课渠道
传统的公选课授课渠道大多只能通过课堂讲授,受时间、地点局限非常大。在线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公选课授课的单一渠道,通过利用网络技术,课堂可以由线下延伸到线上,线下与线上有机融合,既有过去传统的课堂讲授、答疑,又有现代的在线自主学习。授课渠道的拓宽要求公选课课程从课程设计阶段就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同时也从课程顶层设计的高度奠定学生学习课程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3]。
3.2利用在线课堂教学法创新公选课的授课模式
在线课堂激活了传统公选课的授课模式,使公选课变得富有生命力。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在线教学平台成为了公选课开展课程教学的重要“课堂”。教师将搜集到的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视频、音频、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等素材在平台上进行展示。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平台上的素材图文并茂,形式新颖,更受学生青睐。此外,教师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在线平台上的作用,也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宣讲课程知识,而是既讲授课堂知识,同时也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疑问进行答疑交流,通过答疑、交流这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的距离。
3.3利用在线课堂完善公选课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线课堂通过网络技术能对学生的访问、测验、互动等情况进行即时的统计分析和保存。这些数据都能作为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考核评分依据。此外,在线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也能帮助教师、课程主管部门分析课程建设、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相比于传统的公选课课程考核评价,在线课堂对学生学习、教师讲授、课程上层设计等方方面面都能做出更加系统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