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08-25 16:34:19

序论:在您撰写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第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环境;备课;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79-01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阵地,这点我们不可否认。同时从侧面表述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对于初中学生这个尴尬年龄群体,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优势,不断思考,利用课堂,把握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利用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此表述,供老师们参考,指正。

一、把课堂环境的营造放在教学的首位

从古至今,教师们大多都忽略课堂环境的重要性,殊不知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甚大。积极向上的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参与度,以及积极思考的能力。为此我们应该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首先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如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想,在知识的疑难处想,在思维干扰处想。对于学生思维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的否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只要我们教师重视课堂环境的作用,并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将是不言而喻的。

二、重视备课的作用,用心去备课

一份教案的优略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效果,这就告诉我们备课的重要性。在上课前我们要有新的去备课,去了解新的知识,而备课不是抄抄教案,以应付学校检查,而是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备课就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备教材。教师首先是吃透教材,知道教材在某节课中教的是什么内容,教学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二是要备学生。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不一样,接受程度也个不一样,本节课应教到什么程度,教学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这些都是教师备课时要考虑的问题,教师要让每个学生上了这节课后,至少知道这节课是学了数学的哪些知识。教师不必一味地追求难度、深度、广度,这样容易使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来,使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到那时才补救就来不及了。所以备学生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教师拿着优秀的教案进入课堂,自己的自信心也会随之提高,上课有了重点,有了难点,学生们就会清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系统的听,系统的记,学习效率也就随之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变抽象为具体

第2篇

1.当前初中数学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1.1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

主要反映在意识上,教师仅仅局限于传授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停留在所谓的“双基”教学上和反复甚至重复的机械训练上。认为学生是教师讲会的,教师多讲,学生就会多得。仅注意知识的灌输、接受,甚至只重视死记硬背、硬套学习结果和“规律”、“经验”;仅重视分数,不重视开发利用全面发展的教育资源,使得课程功能非常残缺。

1.2教师只是教教材,没有用好教材,发挥好教材的作用。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要素,但不是全部,所以课堂教学不能“照本宣科”。事实上,“照本宣科”的教师很多,他们不能科学、合理地处理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关系。补充大量习题机械反复地训练,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学得乏味,甚至厌学。教学内容不只是指新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整合。老师对某个概念的分析,某个例题的讲解,某个材料的选择,都需融入自己的思想、见解、主张和思维方法。

1.3教师的教学方法只是变形式不变本质,仍然机械呆板,老师主宰,学生被动。

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实践自己教案的过程,因而实践的方法自然是讲授为主,伴以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或根据老师的提问开展讨论。表面上看是启发式教学,课堂上有问有答,热热闹闹,似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了,可是教师的提问一般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设计问题的,好多问题,细细分析,不是学生遇到的问题,倒是教师初读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产生的问题,或是主观臆断的问题。课堂上更多的是老师问学生,较少的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导致了课堂信息系统的封闭或半封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主体性。

2.今后我们的努力方向

初中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预设为四大目标领域:“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由这四大目标领域演绎出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的数学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体系,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是指向课堂教学过程的,它要求变对教程的设计为对学程的关注,变对教法的思考为对学法的指导,变对课前的预设为重视课堂的生成,变静态为动态,变合成态为原生态。

课堂活动过程应遵循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真正实现以学程代替教程的转变,课堂教学必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2.1注重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提高有意义学习水平和综合学习效能的心理基础,数学教学活动的展开必须以学生积极的求知欲的激发为起点,要让学生内隐的求知欲外显化。

2.2引领学生亲历数学的全过程。

查尔斯·汉迪曾经说过:“对教育而言,真正需要的不仅是学校排定的进程表,而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有一份个人进程表。”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学生自我学习的进程,没有亲历就难有感受,没有亲历也更难内化。

我们要学会从学的角度来研究教,下面举例“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判断、决断、自觉自理,学生是自己行为的主人。

由于学生已学过“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转化为整式方程,转化方法——在分式方程的两边同乘以同一个含未知数的整式,即去分母,以及可能产生增根,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等都已经掌握了,所以教学时,教师首先提供数学材料,让学生自主学习。

2.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深化中小学素质教育,其宗旨是发展学生的学力,培养谋生机、求发展、会创新、懂实践、适应社会进步需要的现代公民和人才。G·波利亚指出:“数学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最关键的活动是思维。”数学教学与学习活动,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首先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标,努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自觉、自主的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和整体素质。我们需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阅读是主动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有以下几种类型:背诵型、析理型、比较型、批判型、探索型。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进而能独立探索知识。

二是系统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重点有两个方面的要求: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在教学时,根据需要和可能,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专题进行知识和方法的系统整理,可以一个专题为线索展开,把分散在各节、各章乃至数学各分支中的知识串起来,理出数学知识的网状结构。这样,不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便于记忆和运用,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科学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第3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各省市已经进入如火如荼的阶段,为此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在以往的数学教育中,“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众多初中数学教师早已习惯这套教育教学模式,因此,新课程标准替代“应试教育”需要一个过渡时期。在目前初中数学课堂中,实现新课程教标准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建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在力要具有目的性和规划性。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下面,笔者列举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反思来改进我们的数学教学。

一、新课程教学的本质

新课程教学不仅是更换一套教材,它是一次教育观念的改革创新,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次对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实施的全方位改革。所以,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和理解新课程标准,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是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次深入改革,它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课堂意识、问题意识等,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数学教育的方式就是要把被动的接受教科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学会创造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解决教科书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

二、活跃课堂,引发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所教授的数学知识并不全是单纯地让学生得到最终答案,关键是让学生参与获取答案的过程,从中提高学生的智力,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这就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灵活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要有效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中,学生与教师要多多地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发挥,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深入教学。因此,现代数学要创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初中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高效性学习,所以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学习能力是无限的,学习方法是多样化的。这就给数学教育一定的启发,数学教育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能够让学生多样化地学习,从而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这种课堂的教育给我们很多重要的启示:数学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性,就要多去实践,设计多元化的学习方法,促使每位学生的智力开发,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获得成功,这就是今后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观念更新对教师和学生的作用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当今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数学教学要结合科学的方式,寻找教育创新的突破口,转变“应试教育”的固有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精神。从教师开始,更新教学观念。在我国现有国情下,“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在众多教育参与者中根深蒂固,所以,新的教学模式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方式为主线,思考思维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发扬“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改变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思维发散方向。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空间是较为活跃的,所以教师就应该加以引导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深入理解和学习数学的浩瀚知识。数学教育要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新的教育理念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升华。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创新、进取、拼搏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求,必须要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每一位师生身上,从而不断实践和探索初中数学教育发展的新方向。过去我们的教学只重结果,忽视对过程的分析和体验,新课程改革以来,这一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不再一味只强调结果,而是更加注重过程。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矫枉过正,走向了另一极端,往往把过程当作目标,把“分析完了”当作“分析好了”,把“学过了”当作“学会了”,这种教学目标的偏差,必然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权衡好过程体验和目标达成的关系,及时对学生进行信息反馈,了解其学习效果。

第4篇

【关键词】拿来主义 伪课改 多媒体 滥用评价

新课程改革有几个年头了,但我们对于这一新鲜事物的认识、理解、应用还是不足,尤其是一线教师。列宁说过“过犹不及”,在课改轰轰烈烈的大形势下,我们有一些教师无法真正地理解课改的精髓,无法宁静致远,只是简单的做课改地表面功夫,把一线的课堂演绎得形似而神不似。现在我将几大误区提出与大家共勉。

一、善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这绝对不是说明旧的教育教学理论就什么都是错误的,都不适应课改的要求。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坚定不移地进行新课程改革,绝对不是要把过去的方法、理念全盘抹杀,绝对不能否定双基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数学老师上课该讲的不敢讲,如什么是三角形、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等一些简单的概念性的知识,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较着劲比谁更“少言寡语”,整节课充满着学生对于一些没有多大价值问题的探索研究,课堂上充斥着没有深度的讨论,学生也没有静下来独立思考、独立解答,也没有学生解题内化过程,导致了课堂的低效。教育实践已经证明,过去的教育教学有其成功的一面。所以,我们要像鲁迅先生所讲的,要善用拿来主义,把课改新理念和旧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教学理念、方法的优势,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传统教育是课改的根,是新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沃土。当然,全盘继承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也不好,过去的教育实践已经帮我们证明了这点,所以课改是势在必行的。

二、不要“挂羊头,卖狗肉”

许多教师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这在数学课中是非常要命的,在这种问题背景下的师生互动是肤浅的,是低效的。虽然课堂上的气氛非常好,但是并没有真正让学生的思维“热闹”起来,有违一堂好的数学课的本质,数学课真正的“热闹”应该是一种思维的碰撞,一种思维风暴,而不是形式上的热闹。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敢收敢放,充分地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感悟。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好刚用在刀刃上,不要什么都自主学习、讨论研究,避免增加时间控制的难度。教师要条理清晰,设计精密,分工合理,精心组织学生的活动,充分地让每个学生体验、思考、领悟,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有所收获。

三、善用多媒体

1.不要为多媒体教学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只有用到实处才能把其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并非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都适合,也并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需要。如讲平行线的性质时,可以用形象、直观的动画演示抽象的几何思维。如果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只是用计算机代替教师的传统板书(尤其是数学课),反而会让教学失去应有的灵活性。太注重多媒体教学,就很难做到以生为本,这种脱离教学实际的“多媒体”是没有意义的。

2.课堂信息量大,学生不能完全接受。往往教师所准备的内容,预设的环节、问题比较全面,内容太多,信息量太大,超过了广大中下生所能接受的能力范围。教师只动动鼠标,播放幻灯片,画面上数据纷飞,图案迭换,文字上下翻腾,而留给学生阅读、思考、内化的时间太少,在此情境下学生能记住、理解多少知识呢?更何谈去反思和创造。

四、不要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

列宁说过“过犹不及”。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创设问题情境应该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较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方便学生的思考;把数学与生活挂起钩来,让学生学有所用。而有时我们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在应用情境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避免“为情境而情境”的数学情境化设计。情境设置必须与学习内容和目标紧密相关,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而不是一些脱离学生实际的或远离数学本质的东西,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与数学本质无关的内容。一个适用的好的数学情境,应该有鲜明的目的性和指向性,能把数学课堂中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并使数学课堂具有动态生成活动环境。

2.必须处理好数学问题的生活化与数学知识体系系统性之间的关系。一味强调生活化、情境化的素材是否会降低数学课程本身所应该具有的“数学味”?过分强调数学情境的设置是否会弱化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系统性?初中数学课的核心始终是数学思维的体现。问题情境要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师生互动总结升华成知识体系。

总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和商榷的问题,但是,丝毫不会阻挡我们课改前进的车轮。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第5篇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把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用课件的方式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投影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适当地还可以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三、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分钟的内容在三十五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多媒体,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来完成。可能的话,教学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

第6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

一、课堂上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师生、生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

在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你能行”“你最好”等鼓励性的语句。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肯定在合作中学习是好的方式。经过讨论后,教师一定要给出结论,否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讨论交流要用得恰当,对于那些难度较大,讨论要花费很长时间,最终又得不到定论的问题,就不宜进行讨论。

二、联系生活,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的产生源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如在学习相似时我就带领大家走出教室利用太阳测量树高,旗杆的高。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中的储蓄问题时,我提前布置学生到几家银行去调查有关储蓄的利率问题。教学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信息,然后分组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编写有关储蓄的应用题,教师择优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做得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突出创新,重在探究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今天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新教材中添设了探究性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专题性与综合性的研讨、探究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围成什么图形?什么情况下中点四边形会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可给学生提供探索空间。教学中插入了“镶嵌”活动,要求学生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和实践,了解正多边形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和实践,了解正多边形在镶嵌中所起的作用,并运用多种平面图形进行镶嵌设计,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这些探究性活动的添设,充分说明了教材的潜在功能和拓展性,也体现了教材内容上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

例如,在三视图的学习中,使用多媒体,直观感受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又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使用多媒体,让学生统计一分钟内过某一路口各种机动车的数量。并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设计统计图。这样,不仅学生兴趣高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等方面也可极大提高效率。

总之,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初中数学课程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循序渐进课程改革,是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艰巨任务,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这样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上接第106页)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首先,课前的教育故事,能使学生每节课前都能接受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学习品德培养,真正把成才教育渗透到课堂的每时每刻,长此以往,一定会培养出综合素质、生活能力强的一代新人。

其次,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思维规律,提出恰当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第7篇

关键词: 山区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1.山区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愈来愈强,科教兴国战略也得到了较好的践行。从总体上来说,我国教育教学的质量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明显提高。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象:与城市相比,山区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还明显偏低。山区初中数学教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很多中小学生都顺利升入初中,当然这也包括部分“差生”,这使得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厌恶数学”;第二,山区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很多优秀的小学毕业生流失 ;第三, 山区初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差,解题能力较低,很多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思维相对迟钝,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第四,初中学生解题思路较为混乱,计算过程缺乏依据;抄袭作业的现象十分严重,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第五,留守学生普遍。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学生与父母缺少面对面的交流,疏于管教,老师与家长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学生懒散厌学等各种问题出现。总之,这些特点的存在也增加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难度。

2.山区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山区地理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教育教学工作相对滞后。下面,笔者将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分析当前山区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不合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过于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解题应试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数学教学的情感价值目标。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数学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等,造成了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现状。

第二,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知识结构或者解题原理的记忆,但并不重视知识的发现、产生与形成的探索过程,导致初中学生很难理解数学方法的形成,使得学生应用数学方法的难度较大。

第三, 教学过程中要求“一刀切”。由于各方面的条件所限,初中数学教师并没有根据不同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而是所有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方法。该种教学方法并不科学,学生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第四,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工作并不到位。教学评价的合理与否,将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学习质量、教学效果等。 但就山区初中数学教学来看,由于教师本身的素质并不高,学习与提升的空间又非常狭小,不能与时俱进。总之,由于各种主客观限制性因素的影响,山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这也是未来我国山区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

3.提升山区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第一,要努力转变教学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过程中是温暖的,从而乐于学习。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尤其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及时给与表扬。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要因为成绩好坏来定位学生。

第二,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调整教学要求,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做到教与学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具体学生具体对待,要认识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师的认知结之间是存在较大差别的,从而分析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而制定各种操作性较强的学习活动方案。

第三,教师要从当前教学改革的前提出发,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数学思维方法。首先,教师要做好“超前诊断”工作,在课堂教学之前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或者教学方法等。一般来说,教师要以章为单位,调整教学重点,编制教学的结构;要做好预测分析工作,从而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障碍点。其次,要严格遵循“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教学原则。教师要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充分分解,然后落实到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的步子会进一步放缓,从而使得学生脚踏实地,取得更大的进步;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将每一节课进行合理分配;教师要坚持“以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大量参与到课堂教学和练习活动中来。再次,要做好分层教学工作,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要做好教学目标的层次化:从教学内容方面来说,教师要深入把握教学的总体目标,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要做好教学对象的分层,最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将数学学习能力较高和较差的同学进行合理地搭配,从而实现“以优辅差”,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四,要充分实施鼓励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例如,对于那些违纪的学生,教师可以不要明确批评,只用眼神评价就可以了。

4.总结

作为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区教学工作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作为学生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相信未来,山区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会有较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袁春. 中学语文课堂效益改良刍议[J]. 中学时代. 2014(20)

[2] 鞠军. 提高课堂效益,满足学生需求[J].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