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25 16:34:10

序论:在您撰写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

第1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 行动 环境变量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具有工具合理性的科技与经济相结合而一体化发展的结构功能连续统,乃是现代社会系统为满足其经济、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之功能需要而作出的一种系统结构功能分化的结果。技术创新不仅在微观上构成了企业为满足其生存发展所必须作出的主导性行动,而且在宏观上也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结构功能层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技术创新“已经构成了一种至少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转型的基础发动机”([1],p.13)。

正因为如此,自从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并建构了其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理论体系以来,技术创新就一直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理论概括和统计测度,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社会效益。透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技术创新主要是在经济与科技相结合的领域中得到生成和发展,故而首先主要是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由技术经济学、科技管理学和企业管理学等学科作出了较详细的考察和研究。但是,随着对技术创新研究层次的深入及研究范围的拓展,而且也随着技术创新活动逐渐越出单纯的经济系统并在社会整体系统之中功能凸显趋势的增强,其所具备的社会行动性质和社会关系结构等非经济特征就远非纯粹的经济学理论框架所能涵括的了。而这实际上就是为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契机,即对技术创新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技术创新给出这样的解释性定义:技术创新是由创新主体(企业)所启动和实践的、以成功的市场开拓为目标导向、以新技术设想的引入为起点,经过创新决策、研究与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等环节或阶段,从而在高层次上实现技术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及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并最终达到改变技术创新主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从这样一种定义出发,可以看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无论其创新资源的获取与社会动力的提供,还是其社会运行机制的展开和社会功能满足方式的呈现,都总是离不开其社会环境的。因此,考察技术创新行动或行动系统的社会环境变量及其特征,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了。

在社会学理论中,环境是与行动相关联的。从社会学中行动或行动系统的概念来看,任何社会行动总是行动者与其环境之间的某种关系,而社会行动之所以具有区别于行为或“观念的流溢”的规定并从而具有客观的自主性正是从这一关系中得出的。一般来讲,社会行动具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与行动的主观方面即行动者相对应的有两个因素:①目的——行动过程所要达到的未来状态;②规范——与行动目的相一致的价值标准和行动规范。与行动的客观方面即环境相对应的也有两个因素:①条件——环境中不能为行动者所控制的因素;②手段——环境中能够为行动者所控制的因素。这四种因素的组合即构成了所谓的社会行动的“行动参照构架”。正是这种行动参照构架(又可简化为手段——目的构架或条件——规范构架)的形成,不仅从整体上规定了社会行动的基本特征,即社会行动本身是包含其环境因素的行动参照构架整体,或者说是一种行动系统,而且也规定了社会环境的性质,即环境是作为行动的客观方面而参与了行动参照构架的形成,环境是不能脱离行动而自在成立的。这也就是说,社会行动不仅是有目的的,而且它总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进行的,这种客观环境一方面作为条件限制了行动的取向和范围,另一方面又为行动提供了手段或工具;行动者在其行动过程中不能超越于环境之外,但却能从环境中获取行动的手段或工具。同时,环境也不是自在和孤立的,而是在和行动的关联中存在着和发展着的;其对行动的条件限制和手段提供只有在和行动的目的相连接时才能成立,才有意义。更进一步地讲,环境只有在和行动的互动关系格局中才能获得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才能获得其与行动者相对应的独立性和外在性。行动者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文化为中介的,文化的作用是为行动者提供了行动规范。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也必然具备上述的行动参照构架的特征。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它必然要以其主观方面即技术创新的目的与规范同其客观方面即技术创新的手段和条件之间的关系来建构自己的行动构架。这一方面表明,技术创新行动不仅有着自己特定的目标指向,而且也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并与之发生关系,它或者受到环境的限制而调整自己的行动路线和范围,或是从环境中获取技术创新的手段和资源以达成自己的行动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同时也参与了对环境的重建。另一方面则表明,要考察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就必然离不开技术创新行动本身,因为环境已经成为了技术创新行动构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的考察应以环境和行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出发点。但是,遗憾的是,在以往的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文献中,不仅对环境因素的作用强调不够,而且即或有所提及,也只是把技术创新行动和其环境当作两个无内在关联性的分离系统来处理的。而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社会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出发点来考察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及其特征、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的互动作用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变迁的社会过程和机制等就更是殊见。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以技术创新行动之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基点,去考察技术创新行动其特有的社会环境变量及特征,而技术创新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关系和环境变迁的社会过程及特征则留待它文中再作阐述。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就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大系统。社会系统是由多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素集合而成,其中经济的、政治的、科技的、文化的乃至自然环境的等等因素,构成了社会这一复杂的有机体。因此,广义地讲,这些因素及其关系均可作为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而存在。但是,由于我们在这里考察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因素的理论出发点是技术创新的行动参照构架,这种行动参照构架中的环境因素或者作为创新手段为创新主体所把握,或者作为条件因素制约着创新目标的达成。这就表明,要确定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就必须从其与技术创新行动的关联性特征出发,才能从广泛的社会环境因素中获得技术创新之独特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恰当的定位。从环境因素与技术创新行动的关联性或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出发,我们可以确定出作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特定社会环境因素的几个变量,即社会物质资源、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三个环境变量。

1.社会物质资源

社会物质资源是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行动的最基本环境变量,是社会环境系统中对技术创新行动的“硬性”约束要素。如果社会物质资源出现短缺,或者其与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互动交换关系发生障碍,则势必导致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中手段要素的比例减少而条件要素的比例增加,其结果,是在限制了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的有效获取的基础上也阻碍了技术创新行动的正常展开和顺利实现。

如果以文化的主层次结构的标准来看待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的话,则社会物质资源这一环境变量是居于该系统结构的器物层次,其和技术创新行动的互动作用和交换关系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领先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居于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结构的器物层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并非纯然是一种具自然物质性的要素的集合,而是一种包含了生产要素资源、人力资源、资金投入、市场需求和信息资源等在内的广义性社会物质资源系统。

生产要素资源包含了技术创新所必须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它是影响技术创新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最基本的成份。如果缺乏这种最基本的环境要素的供给,技术创新行动将无从谈起。在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中就曾指出,所谓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现有生产体系之中,而其中的一种新组合形式即获得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的实现就是一种创新。由此可见,虽然生产要素资源不能涵括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要素的全部特征,但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物质资源性环境要素却是技术创新行动所不可缺少且必须与之发生互动关系的。

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企业家群体和技术创新各环节所需的专门人才,它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的人才性资源环境。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包含诸多运行环节或阶段的社会行动,其全过程的顺利展开和成功实现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或行动才能完成;其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运行质量和速度都取决于从事该环节工作的专门人才的科技水平、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的高低。企业家群体是技术创新的启动者、协调管理者和风险承担者,而技术创新各环节所需的专门人才则是创新能否正常运行和顺利实现的技术性保证。因此,如果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不能同其人力资源环境要素发生通畅的社会交换和互动,则势必导致创新所需的企业家和各类专门技术人才的匮乏和枯竭,从而也必将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的瓦解。在这一点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T·舒尔茨也曾指出, 在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的问题上,“资本的传统概念必须加以扩大,以便容纳人力资本”([2],p.1),“从分析的角度来说,如果有可能将所有不同形态的人力资本集中在一起,其作用会大大超过全部非人力资本”([2 ],p. 2)。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以一种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中的资本概念阐明了人力资源的贮备以及对其进行的投资对于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资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又一重要的约束性因子。由于技术创新行动的高风险、高投入和高效益性质,从而决定了资金投入作为一种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要素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西方的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曾经指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为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 社会资本总拥有量与总产出之间存在着由资本产出系数所表示的关系;若资本产出系数不变,增量产出则完全要依赖增量资本投资。据此,他们认为,大规模的投资和由此造成的资本累积是使一国经济实现起飞的前提条件。不管这种纯粹的经济学增长模型的假设是否恰当,单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来看,如何选择合理的资金投入方向以及降低资金投入的风险- 效益比,则的确是制约技术创新成功实现的前提条件。

市场需求既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外部社会动力,也是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创新实践来看,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则以市场需求信号为主要表征的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起到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引导其创新发展方向的作用。因此,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如何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如何建构良好的市场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从而把市场需求从技术创新行动参照构架中的条件取向转化到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手段取向上,并形成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和市场需求之间灵敏通畅的社会互动关系,乃是技术创新能否顺利启动和成功实现的重要保证。

信息资源是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又一重要成分。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技术创新行动实际上就是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内部以及该行动系统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总和。就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来看,在创新的启动和决策、R&D、生产、销售和创新扩散等诸环节或阶段上, 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的流动和交换活动。如果缺乏这种从外部社会环境中获得或输入的足够的信息资源,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需求信息、地区和行业技术改造信息、技术引进信息等,则势必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由于得不到适度质量和数量的信息保证或是无法作出决策而启动,或是创新诸环节之间联系纽带中断,或是创新产出过程受阻,或是创新扩散过程失效等。因此,在阐述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物质资源这一环境变量时,就不能只定位在人力、资金、市场或生产技术要素等物质性的成分上,还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和制约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触发作用、纽带作用以及创新资源集聚作用等。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必须谋求有效的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信息沟通,并建构出有效的沟通渠道。这种信息沟通的渠道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大众新闻媒介;②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③政府部门的信息;④技术市场;⑤行业之间的信息网络;⑥同学、同乡、熟人等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络等。

2.社会制度模式

在社会学看来,社会制度是“被历史地加以传递的外部社会安排以及在社会化过程中加以传递的内化了的社会价值”([3],p.316)。帕森斯则更明确地指出,“制度是规范的一般模式,这些模式为人们与他们的社会及各种各样的子系统和群体的其他成员互动规定了指定的、允许的和禁止的社会关系行为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总是有限制的模式”([4],pp.144—145)。这就表明,社会制度作为人们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的制度化规范价值体系,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的。它在规范人们社会行动、实现社会进步以及必要的社会秩序的维系等方面都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从上述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制度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社会制度具有相对于社会行动的外在性和独立性。社会制度是在人们为满足某种社会需要并维持社会秩序的整合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建构出来的;但社会制度一经建构出来,由于其组织人类社会生活的形式化程序和合法化价值,从而导致了它逐渐地同具体的人类社会行动相脱离而具有了外在性和独立性的特征。正如P.布劳所指出的:“社会制度构成一种历史现实,它至少部分地存在于人类之外并独立于构成社会的人类”([3],p.316)。第二,社会制度对人们的社会行动具有限制性和规定性。由于社会制度的外在性和独立性,导致其表现为一系列形式化的规则和程序,从而为人们的社会行动提供了一种限制性和规定性。作为制度的外在安排,这种形式化的规则和程序往往是由制度建构者或提供者通过强制性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从而也使得社会制度本身具备了一种强制性的力量。

对于技术创新行动而言,社会制度的这种外在性和独立性特征必然导致其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外部环境变量而出现;而社会制度的强制性和规定性力量则决定了它必然成为技术创新行动系统所必须面临的最为重要的环境变量的性质。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变量,社会制度或制度模式不仅为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提供了一种共享的行动规范,从而使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其环境之间的互动和交换能够按照某种稳定的或可预期的方式进行,而且在这种互动或交换活动的制度化过程之中,它也历史地塑造出了一种企业之间、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企业在共享这一制度安排后果的历史过程中,随着其合法化和形式化程度的提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这种制度化安排付出不断的、大量的利益投入尤其是机会成本投入,并对其抱有长期的利益收益预期。由于这种在历史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投入- 利益收益行为选择模式是很难更改的,因为更改意味着企业以往的成本投入可能全部或大部分作废,因此,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往往具有很强的刚性,从而对企业从事具“更改”性质的技术创新行动构成了强大的障碍和挑战。这就正如帕森斯所说的,社会制度模式以及其所塑造出来的利益分配格局“它们在满足处于某种典型条件下的系统功能必要条件的意义上,维持一种稳定状态的条件。它们规定的限制使经济和其他方面的约束得以生效。这种限制一旦被打破,不仅会涉及利益的得失,还会涉及权力和义务的破坏和侵犯。”([5],p.90)对于企业的技 术创新行动而言,其具体表现为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目标要求与企业既定利益分配格局之间的摩擦和冲突,表现为那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益得失不同的企业或企业成员对由技术创新行动所建构出来的新的制度安排或原有制度安排的调整其社会认同方面的严重差异和分歧,等等。而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企业从事技术创新行动并由此建构新的行动规范和组织形式以及实现其制度化过程的严重障碍。

根据社会需要类型的分类标准,即根据社会制度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和规范协调人们社会行动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维度,我们可以把社会制度模式划分成如下类型: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军事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及福利保障制度等等。其中能够纳入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中成为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变量的主要制度类型有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而其他社会制度类型虽也可作为环境因素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结构、过程与实现,但较之于前述几种的影响而言则仅具有一种间接性和边际性,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对它们存而不论。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社会制度这个词在社会科学或社会学中的使用其涵义是十分广泛且有较大差别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指“由周密制定、易于确认和相对稳定的规范、价值观和法律控制的社会行为的各个方面”([6],p.298),不仅“指日常意义上在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组织模式”([6],p.299),而且也指控制着社会生活的某些重要方面的制度领域或社会系统中各种独立完整的结构功能层面。上述社会制度的不同层面或维度均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必须面临且不得不产生和运行于其中的一种制度环境,而不论这种环境是表现在制度建构的发生学维度上还是表现在制度转轨的结构过渡维度上。新制度学派经济学家戴维斯和诺思曾对所谓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作了区分,在他们看来,“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和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7],p.270),而“制度安排”则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7],p.271),它可能是正规的、长期的,也可能是非正规的、暂时的。其实,这种区分从社会制度之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来看,并不是一种制度之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区分,而只是表明了社会制度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其作用方式的正式性与非正式性之分,表明了在社会制度模式中正规的制度安排或制度化的行为规则同非正规的制度安排或非制度化的行为规则即所谓社会潜网的区分。但是,从这种经济学家对制度所作的区分中却可以启发我们看到,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也体现为一种新的制度规范或创新潜网的建构过程,而这种创新潜网作为更广泛的社会潜网之一部分往往对技术创新行动发挥着更直接更具体的影响。因此,同上述新制度经济学家不同,我们在阐述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制度模式环境变量时,应当更为关注这种社会潜网及其作用,因为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大量起作用的就是这一类行为规则,而且对于具创造性、新颖性和超前性的技术创新行动来说更是如此。

3.社会文化背景

社会文化背景是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行动的又一重要环境变量。前面已经指出,社会制度模式由于其外在性、独立性、强制性和规定性的特征而对技术创新行动发挥着重要的决定性的环境影响,它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赖以发生、运行并实现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的制度性依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技术创新行动中所依循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并不完全是由社会制度来体现和承载的,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还存在着一种无所不在且强有力的社会力量来补充社会制度模式在规范现实的技术创新行动时之所不及。这种力量不是一种与社会制度模式相对立的,也不能仅仅被理解成是社会制度模式的补充力量,而是一种包含社会制度模式在内的、更广泛、更深层的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价值规范体系,它甚至还成为了社会制度赖以创生、演变和发展的基本依据。这就是以文化价值规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对技术创新行动的规范和制约中,社会文化背景作为一种技术创新行动之特殊环境变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作用方式的非正式性。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制约作用或者说社会文化价值规范的功能发挥并不完全以正式形式为条件,不一定具有相应的正式组织或设备作为其实体性物质基础;但正因为其不具备完整的、正式的实体形式,才显示出其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无所不在的制约力量来。可以说,它不仅广泛地影响着技术创新行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不仅涉及了技术创新行动的具体行动方向、范围和路线,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从事技术创新行动的企业家及相关人员的心理定势、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第二,作用层次的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统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制约力量具有超越于单个技术创新行动主体之上的外在性,同时又具有影响每一个技术创新行动主体的内在性。前者指的是任何技术创新行动主体在进行技术创新行动的选择或决策时,不得不依从既有的文化价值规范,从而力求为技术创新行动的开启、展开和实现谋求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后者则指社会文化背景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历史经验和文化累积的性质并积淀在每一个技术创新行动者的意识之中,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其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具体表现。社会文化背景的这种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统一的特征,体现了其对技术创新行动制约作用的张力范围,塑造了其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既促动又限制的作用性质。

最后我们可以说,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之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影响或作用虽不如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那样直接,也不如社会制度模式环境变量那样具有决定性,但它却通过自己作用方式的非正式性和作用层次的内外统一性的作用特征为基础,以一种文化规范潜网的方式发挥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影响,并填补了此二种环境变量对技术创新行动影响不及的作用真空地带。

4.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的特征

上面我们从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社会行动其行动参照构架出发,阐述了作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因素的社会物质资源、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三个环境变量。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们就已经包含了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的所有社会环境因素,而只是表明在和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的关联中它们被确立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特有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恰当性和重要性。但尽管如此,通过上面对三种环境变量的阐述,我们已基本上可以把握住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因素的主要内容和面貌,并且进而也可归纳出以上述三种环境变量及其关系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一,关联性。这是指构成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或变量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着的。社会物质资源的交换与获取离不开社会制度模式的规范限制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价值影响;社会制度模式的规范性限制离不开社会物质资源的支持和社会文化背景的认同;而社会文化背景的力量也只有通过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物质资源为载体才能具体表现出来。应当强调指出的是,正是这种社会环境诸要素或变量之间的关联性,表征了我们前面把技术创新视为一种行动系统并以其整体性的行动参照构架作为考察其社会环境的理论出发点的正当性。因为,由于环境变量之间关联性的存在,使得技术创新行动主体在和任一环境变量发生互动交换关系的时候,都必然牵连着其他环境变量乃至整个环境系统的影响,如果不从系统的角度来把握技术创新行动的特征,不以技术创新行动的整体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基点来把握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的内容,就势必导致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之间互动交换关系网络的离散,并最终导致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系统之结构和秩序的紊乱。

第二,层级性。从社会系统论的观点看,我们可以把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系统的结构划分成分别以上述三种环境变量为表征的三个层次,即器物层、制度层和价值观念层。其中,器物层是以社会物质资源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制度层是以社会制度模式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价值观念层是以社会文化背景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同时,如果我们从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社会环境系统之互动作用的顺序考察,也可以看到环境结构的很明显的层级性,即首先是技术创新行动和社会物质资源之间发生互动交换关系,其次涉及到社会制度模式,最后是社会文化背景。而反过来,则是形成一种作用调节的信息控制等级次序结构,即在信息方面社会文化背景制约着社会制度模式与技术创新行动的互动作用并限制着其互动关系的变化范围,而社会制度模式作为对扮演技术创新主体角色的企业的期望,又限制着其在和社会物质资源之间发生互动交换关系的动机、目的和决策过程。

第三,差异性。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创新行动主体,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取向、收益预期、行动方式和功能要求,从而决定了技术创新行动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换关系在形式和内容上会有差异,而这实际上也就表明了社会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对于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讲,其可能采取不同的创新方式,或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或组织创新。而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而言,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因素可能主要是社会物质资源和社会制度模式,而对组织创新或制度创新而言,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因素可能主要是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等。社会环境的差异性一方面可以为技术创新行动提供适宜的行动契机和行动方向,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创新主体获取创新资源和手段的机会和位置的差异,从而导致创新主体之间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不平等竞争。

第四,动态性。这是指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创新行动的展开会处在变动不定的状态之中。首先,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或变量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一方面每一环境变量都处在其他环境变量所构成的环境中,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每一环境变量都将在获取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表现出一种动态的适应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也参与了其周转环境的构造与重建,因此由技术创新行动所体现出来的更新取向也必然导致环境变量的动态性发展。其次,各种环境要素或变量之间的结合方式或互动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地具有新的内容和新的结构。

最后,利用上述的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及特征的分析框架来对照中国现实的技术创新状况,可以看到在中国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结构的三个变量层次上,明显地存在着短缺效应、转型效应和迟发效应等三种环境变量的影响和制约,并形成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结构的刚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它们阻碍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的顺利启动、运行和实现。因此,从理论上讲,要消除这种环境影响的障碍和限制,就必须在对技术创新行动的目标选择和具体操作上要有一种系统的观念,即不单是把技术创新行动同其社会环境看作是两个互无内在关联的系统,而必须是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对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的建构过程之中,从而通过行动建构系统的过程不断地把环境因素中的条件成分转化到手段成分中去,形成一种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的共同创新和重建过程。

参考文献

[1]G. Dosi, Technic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1984.

[2]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P.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和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

[4]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5]T·帕森斯:《经济与社会》,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第2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景观设计;设计策略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对生存环境重视度越来越高,精心设计环境艺术,可以高生活水平,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环境提供多元化、丰富化、健康化资源。并且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活环境质量好坏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之一。

1.简述环境艺术含义

环境是人类生存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空间,广义环境是指围绕主题行为所产生影响的一切外界事物。人们按照自身生存需求适应和改变着环境。所以,环境既包括精神主体,也包括物质主体。环境由四部分构成: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生态环境,例如:风、山、河流等组成的自然环境系统;次生环境,是指人类按照自身需要对其加工或改造后的环境,例如:人造湖泊、野山、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社会环境,是指由经济、人文和政治组成的环境,同时也是人文社会环境;人工环境,与此生环境不同,是指人工建造的艺术品、景观(例如:庭院、公园、广场)等设置,组成人工环境系统。

2.环境艺术和景观设计

环境艺术内涵有多重理解意义,包括美化环境、地景艺术、偶发艺术、景观艺术等。其中,景观艺术意旨为人类创造更加功能化、安全、舒适、有艺术气息环境为基准,对如何将物体和空间统一、合理安排设计的一门综合学科。景观设计虽独立于环境艺术,但是二者在某些方面存在从属关系。

3.影响环境艺术下景观设计因素

3.1 生态因素

针对现代生态环境平衡提出的保护性措施,我们给定义为生态保护。所有生态环境都有其自身规律性与特点,是自然环境自身属性。人类想要进行景观建筑活动,需要从根本上认识到环境变化与生态因素,景观设计过程中离不开环境保护理念。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植物、空气、阳光和土壤等。植被在一定生存条件下具有环境卫生、净化空气、改善气候、保持水土、美化环境、防尘固沙等效益。

3.2 人文因素

人文内涵以“人”作为中心内容,认可人在社会发展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尊重人性,维护和遵从人基本价值。在景观设计中基本素质就是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更能够体现出高尚设计精神和艺术境界。经过几千年积累下的人文精髓,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仍然有积极作用价值。

3.3 社会环境

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进步,人们思想和生活方式都有很大改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现代化环境承担着文化、社会和生产生活三方面职能。优雅、舒适的城市环境可以,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而城市景观是人类对理想和精神需求寄托于物质环境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精神物质范畴。环境艺术中的景观设计,对于园林设计、城市绿化、街道改造等更多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来说,需要从城市整体内容和构架进行分析,在环境承载能力下,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尊重环境,构陷和谐的人-环境关系。

4.环境艺术景观设计的特点

4.1 结合传统与现代

景观设计与文化、经济发展一样,在继承、批判基础进行改革变新,从而形成新景观设计理念,在标榜前卫、创新追求基础上传承者文化积淀,这都与历史文化发展有直接联系。无论景观设计形式、内容和立意如何发生改变,其实细细品味,其中依然夹杂着传统气息。

4.2 空间和空间的统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景观设计从围墙设计扩展到了自然保护区、建筑物、街道、花园、广场等,并融合与城市和自然资源,没有明确的界限。景观设计者通过不断尝试和努力,将设计融入到人类生活环境各种空间中,例如: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学三个空间,保证人与自然和谐性,促进共同发展。

4.3 平衡社会、自然和艺术

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需要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不但要按照自然生态发展规律,同时还要满足社会基本需求,并富有艺术性。缺失哪一个内容,景观设计都不会完整,每一个景观设计都有其侧重点,立足于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景观设计师需要整体协调这些因素,并突出设计主题,例如:文化、社会、经济、艺术、科学等因素,因素之间存在关联性、相辅相成。高效景观设计就需要在一定资源范围内,获得最大效益,有机平衡社会、自然和艺术因素,充分发挥出各因素功能。

5.环境艺术的景观设计策略分析

5.1 根据地区条件

根据环境艺术的景观设计基本原则,对高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掌握地区环境特征。对于建筑物来说,建筑物特征和形态可直接反映与环境协调情况,同时也是度环境特征的一种说明。将人与环境间进行合理调节,可使得环境特征表现的更加突出和鲜明。而如何调节自然环境和建筑间关系,可凭借景观设计师对自然特征了解深度,从地区环境特色着手,将自然环境地区化表现的淋漓尽致。

5.2 制定景观设计具体项目

环境分析是景观设计的基础,主要对该地区精神需求、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物质需求等进行调查分析。设计景观功能不仅仅在于满足人类对生活美的享受,而且还是实用性景观,给予人们一定休闲娱乐和生产生活空间。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景观设计有很大影响,例如:亚热带或热带与寒冷地域,在景观布局上有明显差异。景观设计需要结合外界客观联系、环境因素、人类因素等,设计内容要求也比较广,例如:植被种植、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等。景观是城市重要结构,对城市环境起到优化作用,让人们可以在这样舒适环境中进行环保、教育、娱乐休闲、文化活动等。

环境艺术的景观设计前需要明确设计基本理念,分析设计方案可行性和景观属性,总体概括出设计主题思想。景观设计涵盖环保、教育、休闲娱乐等,并根据城市需求和属性制定具体主题思想。利用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加以进化、改造和创造,在艺术灵感和加工技术下创造出景观,其是一种创作艺术品和科学技术综合性环境工程。环境艺术景观设计过程中,要突出设计个性与城市品位,以“保护环境”为准则,创造形式新颖,内容突出。

5.3 制定景观设计方案

环境艺术设计项目内容确定后,深入研究设计位置、区域人群、社会背景、文化修养、生活习惯、自然条件、城市规划,掌握城市环境基本情况后,统一制定景观设计方案。技术人员通过调查研究和收集具体资料内容。例如:高原与平原地区景观设计结构或格局有很大差异,与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社会情况有直接联系。所以,在方案设计前,需要充分了解该地区地理、地势、地质结构、落差,保证因地制宜景观设计的顺利进行。景观设计具有实用性、目的性、生态健康性、美观性特点,确保景观的利用价值。景观主要有四方面功能:保护功能、使用功能、综合功能、精神功能。在环境艺术中,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属于相对稳定的组成要素,分为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两部分,并且存在一定固体形态,因此,稳定性很高。

结束语:

环境艺术的景观设计为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关联。真正做好景观设计工作,还需要有一定环境艺术知识和技术储备基础,并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景观设计功能。

参考文献:

[1]左小强. 环境艺术的景观设计特点分析[J]. 美术教育研究. 2013(08-15).

第3篇

体验性旅游;北禅寺;旅游产品

体验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人们既注重旅游产品的健康和文化内涵,又越来越重视在旅游活动当中所获得的体验。因此,创新能给游客带了更多更好体验的旅游产品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提倡让游客获得畅爽旅游体验的今天,以道家文化为主,融儒家释家元素为一体的北山景区依靠传统的旅游项目为支柱的景区,逐渐丧失了其应有的吸引力。在现在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的今天,为使景区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们必须时刻瞄准市场,立足本地实际,以游客需要为导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做市场的开拓者和领路人。对北禅寺景区进行传统旅游产品的延伸开发,对产品进行创新。既可以为旅游者提供一个上佳的选择,又可以提升景区形象,创造出更高的效益,同时又为景区的保护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利于景区永葆生机。

1.西宁北禅寺自然环境、社会及经济环境分析

自然环境分析。北山位于西宁古城北,祁连山余脉的一个山峦上,与南山寺对峙相望。北魏旅行家郦道元跋涉到西宁,登临土楼山,于《水经注》中写道“湟水东流,经土楼南,上有土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余尺,有若削成。”北山像一只奋翼欲飞的雏凤,而土楼山又似一只雏凤的翅翼,从此又多添了一个雅号叫“凤翼山”。北山现有植被多为杨柳树丛和低矮灌丛,山峦由于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了典型的赤壁丹崖,远处看去为红色山恋,山体为鲜红的岩石,峥嵘挺拔,姿态不凡。

社会环境分析。从政府旅游政策来看:西宁市政府为改变当前西宁旅游发展滞后的现状,于2008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商品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全市旅游商品的发展上一个新台阶。并制定了详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中国夏都西宁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纲要中,更是提出加快北禅寺景区的开发建设,深入挖掘道教文化历史,对景区内文物、配套设施及周边环境进行修复和综合开发,将北禅寺土楼观建成3A级景区。

从社区居民角度来看:西宁市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西宁市民注重休闲、饮食及康体娱乐。由于这里相对而言发展较为缓慢,造就了西宁舒缓、闲适的生活特征。市民们愿意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休闲、养生、健身、娱乐和美食中去。

从信息交流来看:西宁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限制,以及宣传不到位等原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不为人知晓。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现在的西宁,已经成为高原乃至西部的一个新型信息中心,能为旅游者提供便捷的服务。

经济环境分析。西宁市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也大大提高,2009年,全市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为8717元,是1999年的2.20倍,十年间年均增长8.2%。城市家庭居民消费处于享受型的较快形成阶段,消费结构由被动型、发展型消费逐渐转向主动型、享受型消费,西宁人享受型消费比重上升了3个百分点,居民家庭消费正蓄势突破,家用汽车、旅游及文化消费热点的形成,这些必将推动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西宁人越来越懂得享受。

2.北山宗教旅游产品的体验化开发

在体验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对北山旅游产品的体验化开发,主要由物质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两大类组成。

A.道教物质文化产品设计开发

中国的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宗于道家,道家思想主要来源于上古时代先民们在烹饪中,对火与水的运用所获得的认识,进而又从饮食与医药中,获得养与治理的认识。到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前者发展成为认识客观世界的哲学思维,总结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后者发展成为饮食养生的理论体系,成为《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道教重养生,而是追求今生的健康长寿。

综合道教注重养生的思想理念,在分析北山自然、人文资源及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从旅游者进行体验旅游的意愿出发,在体验旅游区和体验旅游项目两方面,对北山的体验旅游进行设计和开发,具体思路如下:

饮食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北禅寺的道教属于道教派别中的全真道“重清素、戒杀生”,不沾荤腥,这种道教信徒的素食既体现了道教和慈善爱的精神,又暗合养生之道。

在进行体验旅游项目设计时,可以开辟寺院的菜园,为游客提供的材料,主要包括一些新鲜的季节蔬菜。另一部分则由市场提供补足原料。这种情况是在寺院内菜园提供不足时作为补充。在选料的时候,可以请游客自主选择,而蔬菜类可以让游客在菜园内自由采摘,从而进一步加强游客的体验效度。当游客选好烹饪原料后,可以在寺院师父指导下,自己动手进行烹制,在享受素食养生的同时,体验劳动的快乐和烹饪的艺术。

养生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对北山道教养生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主要从食疗和运动两个方面进行:

食疗——道教养生主要以粥类、羹类、茶类、酒类等具有调养治疗功效的食物为主。粥类、羹类、茶类一般为即用即制,讲究味美有效,而酒类因为要用中药浸制,需要提前制备。制备食疗的这些条件现在较为容易满足,且现有北山市场区域与景区不协调,可在此基础上改建为开展食疗的一些餐饮,药膳等的设施,使之与北山养生这一主题遥相呼应。

太极拳——在设计具体体验旅游产品时,可以在北山设置太极拳运动场馆,请专业的拳师做指导,游客在此通过学习拳术,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这样不仅有助于游客强健体魄,更有助于形成一种氛围,一道景观,给旅游者新增加一种旅游体验方式,使旅游者获取旅游体验最大化。

B.建筑文化体验旅游产品

建筑文化体验旅游主要位于现在北山山体之上,一部分位于北山市场改建后的体验区之内。在现有的北山市场改造当中,开发出一般性旅游产品“客栈”和体验性较强的中高端旅游产品“静室”。北山新的旅游项目“静室”的开发将遵循实现人工建筑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一原则。出于不同市场需求,“客栈”为短暂停留旅游者提供住宿及一定的餐饮条件,而“静室”是为中长期旅游者避暑养生而设。居于“客栈”或“静室”之中的客人似乎处于一种时空交错当中,享受反衬中难以感受的宁静和谐,从而获得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

C.道教精神文化产品设计开发

对北山道教精神文化产品的开发,主要从道教的典籍文化和道教艺术文化两个方面进行。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对道教典籍文化的开发,主要侧重于道教中的哲学思想开发。北山典籍旅游产品的开发项目主要有:

开设“问经阁”——这里所谓的问经阁是针对旅游者特设的,由具有很高修养的大师授课,在授课过程中,由游客询问或是发表见解,与大师直接进行交流沟通,使游客得到印证和体悟。这种互动性的活动,能让游客紧密参与其中,并且获得至高的旅游体验。

开设“静室”——静室将被开发为全木质结构仿古院落式建筑,传承上述建筑体验中的建筑原则。开设静室一方面解决游客住宿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可以给游客提供感受更好的体验的场所,延长其感知体验时间,使其获取旅游体验最大化,同时也有利于景区创收。

在进行北山典籍旅游产品的体验开发时,可以利用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成功转移游客的注意力,缓释其长期生活在都市生活所产生的方方面面的压力,达到悦己、悦心、悦意的初衷,使自己能够心境平和,利于身心健康。这些给游客可以带来强烈的

下转第047页

上接第008页

旅游体验感受,增强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认同度和信可度。

艺术文化体验产品。对北山道教艺术文化的开发,主要侧重于道教音乐和绘画艺术的开发:

道家音乐美学思想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的音乐文化揉合到了一起,它的核心是自然、虚静,渴望达到“大音希声”的境界;对北山的道家音乐开发,可以在北山开设“闻声阁”,阁内装修应古朴典雅,可以组织演奏乐队,以古乐器如古筝、箫等演奏道家音乐,让游客去倾听和感悟,使他们不但闻得天籁般的道家声乐,也能在音乐的感召下去听闻、感悟他人与自己的心声。使游客闻乐而忘忧,留恋忘返。

道教文化的绘画艺术,主要以宗教故事和人物为素材。北山作为宗教文化集中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显取经时。北山的“九窟十八洞”中,保存了大量的佛教、道教壁画和雕塑,有“西平莫高窟”的美誉。北山道教绘画艺术的开发,主要依托于北山“九窟十八洞”。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对洞窟中的壁画和雕塑进行修缮,为旅游者开辟出一个“宗教绘画艺术博物馆”。

通过北山旅游产品的体验化开发,使西宁北山的道教文化得到进一步深挖,在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典籍文化、养生文化和艺术文化等方面开发出一批富于体验,能为旅游者直观感受的旅游新产品,从而带给旅游者前所未有的体验,吸引旅游者,通过旅游产品创新使旅游者获得旅游体验的最大化,通过旅游体验的最大化同时带来北山旅游效益的最大化。

[1]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史常凯.论体验经济时代的体育旅游营销[J].学术评论,2006.20

第4篇

关键词:波普艺术;大众文化

波普艺术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国际性流行文化流派,同时也是将大众文化与传统艺术直接联系起来的艺术活动。起源于英国伦敦,盛行于美国,影响波及全世界。它的出现打破了生活和艺术的界限,将绘画从现代主义狭窄的圈子里解放出来,其欲意表现的大众文化,消解了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区别,将艺术还原于现实生活,让艺术接近人民大众,因此,再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中。波普艺术是一个征兆,由此,迈开了后现代艺术奔放的步伐。

一 ,波普艺术的产生

波普艺术也叫“普普”艺术。就词义而言,波普是大众的意思,同时也具有流行的含义,所以有人也将波普艺术翻译成流行艺术。波普是一词源于“pop”,即棒棒糖的简化口语。而波普艺术是 Popular art的简写,即流行文化。因此在波普艺术中的“POP”译为流行的,通俗的。

波普艺术的名称首先是由英国艺术评论家L.阿洛威于1954年酌定的,是对大众宣传媒介所创造出来的大众艺术的简称。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用图片拼贴手法完成的《今天的生活为什么如此不同,如此富有魅力》标志着波普艺术的诞生。

波普艺术所欲表现和歌颂的是大众文化,因此,要了解波普艺术就必须探讨何谓“大众文化”。所谓“大众文化”,是工业革命以及其后一系列科技革命的产物,是把流行、民主和机器结合为一体的一种文化,即商品电视画、广告宣传画、流行款式等大众宣传媒介。那么,波普艺术何以要鲜明地表现“大众文化”并一致努力要把“大众文化”从娱乐消遣、商品意识的圈子中挖掘出来,从而引入到美学领域中来加以研究讨论并热情歌颂呢?

二,波普艺术对大众文化的歌颂

在20世纪五十年代,西方艺术还是以现代主义占主要地位,战后的艺术仍然沉静在严肃、规范的现代主义语汇中,艺术剩下的仅仅是对形式语言无穷尽的纯粹性上,形式主义达到了极致,而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实际上也是欧洲现代派绘画在美国的延续,其形式越来越单调、语言泛滥、内容贫乏,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而波普艺术正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叛逆。年轻的艺术家开始脱离抽象表现主义的道路,标新立异,关注大众,着重表现对现实的认识和情感的表达。

从意识形态和社会环境分析,波普艺术反抗权威文化和架上艺术,即体现出对传统学院派的逆反,同时具也大胆地否定现代主义艺术。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成为波普艺术的精神核心之一。波普艺术家往往具有随心所欲的创作态度,正符合当时人们要求解放艺术,展示自我的心理。这都使波普艺术成为60年代西方风行一时的反文化浪潮的有机组成部分。“60年代波普艺术的发展,是在越南战争和西方广泛的反战示威运动,美国黑人为中心的民权运动的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反对美国政府和整个资本主义体制的上层建筑的动机,因此,波普艺术从一定程度上看是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在视觉艺术上的体现,有特殊的反传统文化色彩。”①

二战后,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得以迅速复兴和发展,许多享乐方式进入日常生活、新的意识形态的出现,到处充斥着高尔夫球场、汽车影院、咖啡店和现代化的设施,成为典型的后工业化社会,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开始觉醒,提出“我们成天生活在这个充满汽车、可乐瓶子、广告、电视等大众文化的先进国家中,为什么不去表现它们呢?”②的反思。适逢50年代中期,英国的波普艺术家运用了许多来自美国的影视剧、大众崇拜的偶像、漫画、标志牌等大众文化形象进行创作。这大大地激发了美国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加以美国特有的文化背景,美国艺术家更加大胆和活跃地搞起以大众文化为主要语汇的波普艺术作品。

著名的波普艺术作品《到底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在这幅不大的拼贴画中,汉密尔顿表现了现代人被大众文化所围绕的生活场景:一个健美先生拿着一个写有“POP”字样的棒棒糖,正在向人们展示着他那发达的肌肉。房间内是大量的现代文化产品,如:出现美女镜头的电视、台式录音机、连环图书上的一个放大的封面、福特徽章和真空吸尘器广告等;在画面一角的红色沙发上放着报纸,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正在放映着的电影《爵士歌手》里艾尔・乔尔森特写的镜头。作者采取拼贴手法将现代大众文化的娱乐产品集于室内,表现了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其作品借用大众文化的公共图像,以具像写实的艺术手法,来反判现代艺术的纯粹性,正如艺术史家H・H阿纳森所说,波普艺术不是格罗兹那样的表现主义者,也不是本世纪30年代的社会现实主义者,对城市文明的丑恶和不平发起进攻。

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大潮的充斥,物质文化日益丰富的中国人也开始玩味大众文化。受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劳申伯的影响,1985年波普艺术也在中国发展起来。谷文达、吴山专等较早接触波普的艺术家开始采用“模仿”波普的方式进行创作。席卷中国画坛的波普画风形成于90年代以后,这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消费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与大众文化相符合的审美需求。当这个席卷全球的流行文化传人中国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波普艺术。中国的波普艺术家更强调对各种具有历史与政治含义符号的借用,从而揶揄历史与政治的神话。虽然波普艺术的大时代在当代中国以不复存在,但波普式的创作思维方式与对待文化的态度和自我的表现力却遗留给了许多艺术家,在擅长技术的东方绘画将这种概念化的复制创作发展成另一风格的波普艺术。

由此可见,波普艺术是艺术家对大众文化抱着兼收并蓄的态度,是对大众文化的一种赞美和思考,其声称所从事的大众文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发展,是一种没有折扣地道的美国艺术,它使美国艺术家摆脱欧洲文化殖民的梦想得以实现,是美国本土文化意识和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的胜利,是对大众文化的一种全面赞美。可以这样说20世纪70年代前,大众文化跟着艺术走,那么70年代后,艺术就跟着大众文化走。由此在由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换中,波普艺术所赞美的大众文化,开启了后现代主义前进的脚步。(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5

[2] 陈建军:编著《沃霍尔论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12

[3] [德]提尔曼・欧斯特沃德:《波普艺术》[M],纽约:塔森出版社,1999.2

[4] 约翰・多克著 吴松江 张天飞译:《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9

[5] 苏伟光:后现代文化倾向下的西方绘画[J],中国美术家网,2008.10.28

[6] 王受之:当地艺术对话―第一次:新波普运动 价值中国 2009.2.25

注解:

第5篇

研究背景

1.经济的发展,生活品质的提高。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已经从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升到如今的心理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高度上来,社会更加繁荣,商品市场也日益琳琅满目,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为人们追求更高品质、更个性的家居生活环境,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调。

2.家居软装饰行业需要创新。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市场经济繁荣昌盛,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化,各式各样的行业层出不穷、应运而生。横向来说,各种行业分支日益细化,纵向来讲,在同一行业里的各种产品种类、款式也越来越多,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日益宽泛,因此,就必然出现目标消费群体的细分定位,家居设计行业需要顺应时代的大潮流,不断地创新,满足不同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才能不断地保持新鲜感,更好的为更多的人服务,经久不衰。

3.特定消费群的需求(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如今,家居软装饰中的产品种类繁多,年轻人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特殊的影响力。如今,他们活力四射,消费意愿很强烈,并且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和水平,他们追求新鲜的事物,与众不同的产品最能吸引他们的眼球。再加上,近几年,80后的宅男宅女越来越多,并且也成为了大部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因而与“家居”打交道的时间也大大增多,如此对家居软装饰的品质也有较高的要求。

4.波普艺术的影响。波普艺术追求艺术生活化、大众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给人们留下了通俗流行的深刻印象。许多艺术大师将随处可见的生活元素提取,重新排列叠加,甚至可以大量生产,更是将艺术拉近了人们的生活,为大众所能接受。至今,波普艺术风格都广泛地应用于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对当代艺术影响深远。

市场环境分析

长久以来,人们的观念都是“重装修、轻装饰”,无论对于装修公司,还是消费者自身而言,软装饰都是不被重视的。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所需,现代人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软装饰设计也在市场需求的呼唤下,逐渐发展。纵观软装设计的发展,始终是和人们的审美不断提升紧紧相连的,而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满足,对于精神层面的关注自然就更多了起来。

消费者分析

追求个性化,提升生活档次,满足心理需求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主要动机

目标消费人群:软装饰品潜在消费者主要集中在橙黄色区域内。主要以年轻群体、中高收入阶层为主流客户群体。购买倾向为追求个性化、时尚化、文化多元化,家居艺术化。

消费者性别比例:女性人群比例到 64.4%,男性人群占比为 35.6%。

影响消费者购买因素:品牌、款式、价格、实用性、环保、售后服务、购买途径

消费者需求分析:1.追求创意、时尚、个性化;2.产品精致、价格平民化;3.绿色低碳,环保安全。

以年轻人为主,在消费中价格敏感度低,注重的是品牌、舒适度和生活方式,具有强烈的“享受生活”的观念。

调查结果显示:1.家居软装设计近年来逐渐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从重视产品,到重视功能,再到今天重视生活方式。2.重装饰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3.软装饰市场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发;4.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生活品质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5. 软装饰越来越被重视,并且装修中比重日益增加。

波普主义设计理论

在波普艺术风格的历史长河中,有三位艺术大师对当代艺术影响深远。1、安迪・沃霍尔:他擅长捕捉流行符号,并常以重复母题元素为主要风格,将相同的元素不断地重复叠加,创造一种视觉上的延伸感。他的作品大多体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广泛地将生活中的物体、风景等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当中,具有社会化和大众化的特征;2、理查德-汉密尔顿:他认为波普艺术是通俗廉价的、性感迷人的、短暂但风趣的,最重要的是能够大量生产的。他的作品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探求表现艺术、大众化和设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擅长将非常有代表性的视觉元素进行拼贴,这种艺术手法至今仍在各个领域被使用着,对当代艺术影响颇深;3、罗伊・利希滕斯坦:他的作品表现了当时美国商业的时代特征,他的作品的灵感来源于美国漫画的形象和情景。利希滕斯坦通过复制和放大美式漫画中的卡通形象为人所熟知,运用大众所熟知的元素,更容易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使艺术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高高在上,使艺术回归生活。

第6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建筑设计;创新理念;

1、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的区别

在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偏重于技术,而现代建筑设计则面向功能化,环保化,科技化等多方面发展,将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既重视设计的内容也注重设计过程的管理,所以建筑不但要满足现代人的要求,还要有利于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也就是要创造条件,使人与自然协调,科技与人文共同进步。为此,建筑设计师要有一个整体的观念,要视建筑设计为一个系统的工程,从整体中把握,满足人在使用和功能上的要求,为人类创造一个最适宜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在传统的设计中,大多是按照原有的经验操作,模仿已有的建筑模式进行效仿。而现代建筑设计则是要求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分析人们的心理、生存需求及创造性的发挥相互结合,并贯穿开发的全过程,从市场需求到可行性进行研究,从具体施工到工艺修改等等多方面的工作。

2、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基本条件

现代建筑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是提高建筑构思创意水平的重要途径。它与解析性逻辑思维的根本区别在于创造思维是一个囊括创造主体多种因素的集合体,是决定设计作品一个多元创作的重要机制。这一点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尤为重要。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就是创作者自我意识与自我潜能的一个表现,例如创作的动机,创作的本意等都构成了设计创作工作的动力。设计者没有动力、没有激情就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这里面也包括兴趣、爱好、信念、独立性等多种心理因素。产生创作的动机是确保设计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产生的重要因素,也是在建筑设计中产生创新思想的重要条件。

设计创作者通常富有超长的想象力,常带有综合因素,因为设计创作是一种知识集合过程和形象思维比较突出的创作活动,这就是设计灵感。设计灵感是一种思维的跳跃。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体验都是设计灵感的培养。对人文知识的理解与积累也是一种设计思维的培育。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领悟也是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现代建筑设计工作者的基本条件。

设计者最大的创作源泉就是想象力,想象就是凭借潜在的理论知识与直觉的感召对现实的事物大胆的进行猜测与联想,提出观点,将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中的图像进行重新组合的结果。想象力的开拓,在于设计者在工作中的认同度以及在设计中激发想象的各种外在条件。想象力也是艺术的一种直觉能力。想象力的开拓有助于新的艺术形象得产生,就是产生事物本质的设计灵感的过程。培养想象力对一个现代建筑设计师来时也是尤为中还要的。

3、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理论基础

尊重客观环境被多数建筑师们看作是创新的首要。国家一级建筑设计师杨文焱副教授认为针对广东地区的气候、地域环境,应该有一种比较适合的空间形式能够做到节能,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很大的创新。青年建筑师钟乔则认为,设计一个建筑物时更多的是一个分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畅想的过程,只有在场地分析、环境分析、人文分析、气候分析等基础之上,才可以谈到建筑的创新。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建筑师冼剑雄先生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建筑创新并不容易,必须结合地域、文化等客观环境的差异。

建筑设计创造科学理论的体系化和规范化一直是设计创作者倡导的,从提高构思创意水平到工程设计实践,都应该加强职业设计规范化理论的建设。

4、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理论的运用

4.1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设计相结合的创新

建筑艺术是社会的艺术,也是历史的艺术,他的本质在于不断的创新、发展和改革,才能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在学习传统建筑设计时要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来吸取从古至今的建筑设计的精华,把建筑设计创新作为设计创作的的高度来衡量现代建筑设计的创作水准,从而反映新观念的设计创作。西方建筑师在其社会发展进程和文化框架中有意识地发展了现代建筑,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建筑师则是被动地被拽入了现代设计。日本的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琦新、安藤忠雄等人的作品,既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又不失本国韵昧,堪称为现代建筑的日本表现。而我国北京的京广大厦、广州的白天鹅宾馆、武汉的晴川饭店等与美国的联合国总部大厦、西格拉姆大厦等,无论从设计到理念都是那么的格调一致――在风格西化的同时,抹去了民族特色。建筑作为一种视觉产品,既要创新,又要与艺术性、地域环境、人文环境以及风格相结合,体现出作品的美学价值。“创新要与文化融合,提炼出一条明晰的思路,不能左手是《诗经》、《春秋》,右手是《哈姆雷特》。”

4.2现代建筑设计中人文精神的创新

建筑创作不是孤立的,它是在人们心里认知的美的意向以及对美的转换和映照。所以建筑艺术形象应具有强大的视觉表达力和冲击力,这样才会引起人们对其美的共鸣。在现在的市政建设、建筑等这些迅速增长的新建筑中所具有的意义是异乎寻常的,因为他们联系着一种人文精神,一种公众精神,一种首创精神;这种精神都是新建筑、新城市多承载的人们认知的美的意向。是新的人文景观,是人们心里的认知与归属感的聚集点,体现着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与象征性的表现,也是市民自豪感相结合的新的美学意向,主要通过这些城市建筑所反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是建筑设计整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现代新美学建筑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特征,以及对城市的环境、人文精神的尊重与认同。

4.3现代建筑设计中科技的创新

现代建筑设计的科技化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储存和处理技术的运用,而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

建筑设计的创新不仅可以体现在建筑外形中,也可以体现在建筑技术中。例如:在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设计中就有多处创新之处,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包含了生态舱的设计、相变蓄热地板的设计、植被屋面的设计及各种幕墙的设计。其中的生态舱位于建筑物一层北部,将绿色植物引入室内,创造性地在建筑内部增加了与自然接触的人性化空间,并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内环境质量。能源主要采用太阳能和天然气,将这些天然能源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减少了动力电的使用。

第7篇

关键词:《红楼梦》 性格悲剧 爱情悲剧 林黛玉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集灵慧、痴情、率真于一身却偏偏命运多舛的惹人怜爱的林黛玉形象。林黛玉,属金陵十二钗正册,小名颦儿,贾母外孙女,宝玉表妹,出身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母亲为贾敏,是贾赦、贾政之妹,早丧,故黛玉寓居于贾府。后其父林如海亦亡故,遂长期寄居在贾府。小说中不仅写出了她的不幸生活,更重要的是向读者展示出率真自我和封建制度的碰撞。林黛玉的悲剧是这个时代的悲剧,是历史不可逆转的必然。

一、林黛玉的性格悲剧

林黛玉出生在一个已渐没落的封建家庭。祖上曾封列侯,但到她父亲一代已不能袭爵。父亲是科甲出身,官做到巡盐御史。林家支庶不盛,人丁单薄。林黛玉独自一人,没有兄弟姐妹。母亲的早逝使她从小失去母爱,从母亲那里受到礼教妇德的熏陶和训练。因此,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较少,她保留着纯真的天性。可父母的相继去世使得她不得不去依靠外祖母,在贾府过寄人篱下的生活。

贾府中的人对林黛玉的评价是“行动爱恼人”。这正是由于她强烈的自尊心,她执著地维护着自己的自尊心,不容别人一点轻视和亵渎。这反映到生活中,就是大家公认的“小性儿”,体现为说话刻薄、挑剔,不好相处。而这一性格的背后都是源自过分自尊、自伤自怜的焦虑情绪。其实,这些都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其“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等令人不喜欢的性格背后,隐藏的正是她那颗十分强烈的自尊心。执著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正是她一切性格的根源。林黛玉不能够清楚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生活状况,从心底没有接受父母双亡投奔外祖母的处境。她自尊心和敏感都超出常人,且多愁善感,导致了她在大观园中没有结交到知心好友,不能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他人进行沟通,并长期积压在心底,不能够及时将内心压力舒缓开。这些都是她在生活中我行我素,不考虑其他人感受,不考虑得失后果,警惕戒备,心理素质不够强硬的原因。

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贾府对于林黛玉来讲就如同一个冰窖。但是偶尔的机会,林黛玉遇到了热情诚恳的贾宝玉,且在接触的过程中在其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经过多次的试探之后,得到了贾宝玉发自肺腑的诺言,进而与贾宝玉相恋。林黛玉刻骨铭心的痛就是没能和与她痴心相爱、知她懂她的贾宝玉结为眷属。这不仅是她人生中诸多不幸中最大的不幸,更加是读者心中最深的遗憾。林黛玉和贾宝玉那深沉而执著的爱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与祝福,却反而遭遇狂风暴雨,雪上加霜。贾宝玉受到欺骗,娶了自己不爱的人,林黛玉则在贾宝玉成亲欢天喜地的礼炮声中绝望而死,深怨贾宝玉没有遵守诺言,含恨而终,这是多么悲惨的结局。林黛玉为爱而生,与贾宝玉相知相爱,时时为爱而忧,却最终没在一起。她这种为追求美好的爱情而牺牲自我的精神深深震撼了读者。

林黛玉没有受到封建淑女、大家闺秀教育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叛逆精神,与封建社会对女子的要求相悖,在心底还期盼婚姻自由、彼此知心,追求个性解放。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沉于诗词,才华横溢,在贾府中可称得上是首屈一指。她沉浸在艺术的美好境界中,不懂人情世故,蔑视封建女子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相恋违背了封建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不顾“金玉良缘”的言论,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执意相恋,无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所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注定是一个悲剧。

三、林黛玉悲剧命运的根源

从林黛玉的生活环境分析,贾府是一个传统势力十分顽强的封建没落家族,在贾府存在着封建社会的各种各样不堪入目的事情。而黛玉坚持本性,“质本洁来还洁去”,不肯融入大染缸,对黑暗的社会产生极大的不满,使得她性格上与现实发生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在奢华的贾府寄人篱下生活,她产生了强烈的自卑,而她又要用过分的自尊来掩饰内心的自卑。林黛玉的“小性儿”说到底是她对现实生活中伤害的防御。

林黛玉既没有薛宝钗的金玉缘,也没有史湘云的金麒麟;既没有薛家那样家道殷实的家庭做坚实后盾,也没有史湘云那样身居高位的叔叔作为依靠,这使得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不符合整个家族的现实利益。这些客观条件阻止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相恋,更是他们不可逾越的鸿沟。贾母不是不心疼体弱的林黛玉,而是她作为贾府的最高权威者,不得不考虑到整个家族的利益。林黛玉的体弱多病、孤傲的品行以及私订终身的行为都得不到贾母的认可,更不会考虑她做贾府的孙媳妇。追根溯源,悲剧的源头不是贾母、元妃或者是王熙凤某个人,而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是以“夫贵妻荣”的封建思想为基础的,追求的是生活上的富足与荣誉。而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却打破了常规,追求恋爱自由,这是与封建的爱情婚姻背道而驰的,成为他们爱情以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

四、结束语

林黛玉的悲情人生在中国文学史上描下了色彩浓重的一笔。她悲苦的人生是由她生活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她自身的心性共同作用而造成的。林黛玉的悲剧不仅是性格悲剧,还是一个爱情悲剧。这两类悲剧,进而衍生出了恒久的人生启示,向我们展示出率真自我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以及现实对人性的磨砺和摧残。

参考文献:

[1]唐小晶.浅论林黛玉的性格及其悲剧命运[J].现代语文,2009(17):34-35.

[2]刘丽莎.才如江海 命如丝――林黛玉悲美形象赏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