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如何发展乡村经济范文

时间:2023-08-25 16:34:07

序论:在您撰写如何发展乡村经济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如何发展乡村经济

第1篇

关键词:乡镇图书室;农村经济;作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引言

乡镇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在农村的延伸和发展,是直接为广大农民朋友服务的文化设施,是乡镇文化站的一个标志性窗口,是传授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创建和谐社会的文化阵地。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将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经济建设发挥不可限量的作用。

一、乡镇图书室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思想素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农村经济在发展,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随着物资生活的提高,对文化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农民文化生活却极其单调与乏味。农村文化生活建设亟待改善。乡镇图书馆是最基层的公共图书馆,是传播科学文化、教育知识的重要阵地。是农村的一个知识宝库,通过书刊流通,可以逐步培养一大批喜欢读书的读者群,进而在农村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发挥社会教育、信息服务和文化娱乐的职能,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二)普及传播科学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

乡镇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的延伸,是农村普及科学知识和信息传播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机构,农民致富的好帮手,是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乡镇图书馆植根于农村,面向农村,直接为农民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科技文化知识的需要,农民和农民工通过借阅图书馆的科技资料,参加图书馆举办各种类型的信息会,观看形象生动的种植业、养殖业、庭院经济等专题科技录像片,学习掌握各种种植养殖技术,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实践说明,办好乡镇图书馆不仅对社会有利,还给农民带来实惠。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乡镇图书馆的农村信息、情报、科技中心初露端倪,而其他的机构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三)丰富农村学生的课余生活

图书馆作为人类的知识宝库,作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乡镇图书馆的建立,应坚持“二为”服务方向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以培养人为己任,拓宽服务领域,为活跃和丰富中小学生课余生活服务。但是农村的中小学由于条件的限制和乡镇图书馆的经营理念,学生读物欠缺,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乡镇图书馆应在市、县图书馆的帮助下,经常组织中小学开展“读书活动”、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和“书评”活动,举办“知识竞赛”。特别是在“减负”以后更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利用节假日举办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各种类型培训班,开展讲故事等活动,从小培养农村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农村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农村学生能享受到城市学生所能享受到的课余阅读条件,让乡镇图书馆成为农村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培养人才做贡献。

二、加强乡镇图书室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乡镇图书馆建设的投入

在乡镇图书馆的建设中,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特别要加强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证购书经费投入。要像投入教育那样来加强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对乡镇图书馆的投入应纳入日程工作,同时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保证设施建设投入。如乡镇图书馆配备计算机上网,建立能和市图书馆计算机业务管理系统联网的远程工作站,加入“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农民在乡镇图书馆就可以查阅各馆的全部资料,能利用各图书馆的书目及网上资源。保证管理人员投入,如负责解决图书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等等。

(二)发展创新乡镇图书馆模式

乡镇图书馆要以政府办馆为主,社会办馆为辅。为了优化服务资源,深化服务内容,完善服务设施,实现知识的共建共享,乡镇图书建设必须要走多元化道路。1.流动型模式。流动型图书馆是指以“汽车图书馆”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把图书馆服务拓展至没有固定图书馆的新发展区和偏远地区。这种图书馆具有经济、灵活、快捷、方便等特点,可以将分散的、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实现一次投入、多馆共享,可以较少的投资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汽车图书馆的创办对于乡镇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有着独特的优势。2.联办模式。联办图书馆,即乡镇文化站与企业、工厂、学校、书店等团体联合创办乡镇图书馆。这种模式可吸纳社会大量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个人与团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镇图书馆藏书陈旧、固定经费短缺等不足。特别是与乡镇中小学图书馆、书店等联办,可大力提倡。

(三)坚持为农民送书上门服务

主动服务是一种开放性的服务活动, 它要求乡镇图书馆的知识传递速度快、范围广, 充分发挥乡镇图书馆的“耳目”、“尖兵”作用为领导决策当参谋。他们广泛收集最新、最受当地农民欢迎、最实用的情报信息和开发文献资源。编制二、三次文献,为农民读者快速开展有偿的跟踪服务、定题服务并不断地改善办馆条件, 改变读者的文化生活环境。

(四)提高思想认识

第2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村金融体系;中小企业

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是联结城乡的枢纽;县域兼有农业与非农产业,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因此,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县域经济以农业经济和农村工业经济为主,农村服务业发展也逐渐显现出发展潜力。

一、金融支持之于县域经济的必要性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商品粮棉生产基地、用材林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基础设施等。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举措。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设施投资具有强大的“乘数效应”,会引致更大的投资、增加收入并带来消费需求。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见效慢,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仅靠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各类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二)农业产业化离不开金融支持

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走上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走向繁荣,农民富裕增收的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有企业+农户、合作社、市场+加工企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无论何种模式都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它将农民、企业与市场联结在一起,并贯穿了三次产业。在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发展、农户的生产、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所需的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金融支持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三)农村城镇化进程离不开金融支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战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集约使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也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的结论,我国的城镇人口已达49.86%,较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12.46%,这说明了10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然而,这一数据无论是与发达国家平均80%的城镇化率,还是与我国期望达到的70%的城镇化率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没有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的前进步伐必然受到影响。

(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离不开金融支持

在推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农业的稳步发展,农村的工业化就无法顺利进行。但是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中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也在改变,农业的作用逐渐下降,而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作用则逐步加强,此时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更多地依靠第二和第三产业来推动。

金融支持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关系体现在金融部门能够实现资源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实现农业产业更新换代和升级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地方财力普遍紧张,无法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外部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无疑是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最重要的一个渠道和环节。

二、现有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第3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村金融体系;中小企业

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是联结城乡的枢纽;县域兼有农业与非农产业,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因此,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县域经济以农业经济和农村工业经济为主,农村服务业发展也逐渐显现出发展潜力。

一、金融支持之于县域经济的必要性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商品粮棉生产基地、用材林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基础设施等。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举措。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设施投资具有强大的“乘数效应”,会引致更大的投资、增加收入并带来消费需求。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见效慢,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仅靠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各类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二)农业产业化离不开金融支持

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走上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走向繁荣,农民富裕增收的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有企业+农户、合作社、市场+加工企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无论何种模式都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它将农民、企业与市场联结在一起,并贯穿了三次产业。在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发展、农户的生产、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所需的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金融支持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三)农村城镇化进程离不开金融支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战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集约使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也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的结论,我国的城镇人口已达49.86%,较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12.46%,这说明了10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然而,这一数据无论是与发达国家平均80%的城镇化率,还是与我国期望达到的70%的城镇化率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没有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的前进步伐必然受到影响。

(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离不开金融支持

在推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农业的稳步发展,农村的工业化就无法顺利进行。但是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中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也在改变,农业的作用逐渐下降,而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作用则逐步加强,此时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更多地依靠第二和第三产业来推动。

金融支持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关系体现在金融部门能够实现资源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实现农业产业更新换代和升级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地方财力普遍紧张,无法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外部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无疑是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最重要的一个渠道和环节。

二、现有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金融支持主体薄弱导致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出于利润最大化考虑,按照“经济、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大了机构调整力度,对县级城市支行按照10%-30%的不同比例进行撤并和调整,县域分支机构和基层营业网点大量减少。特别是发挥主导作用的农业银行,改制上市后面临着“面向三农与商业化运作”的矛盾,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必然将战略重心向城市倾斜,支持县域经济明显不足。作为政策性金融的农发行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但随着粮食和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作用大大减弱,在农村的业务范围也仅限于加强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无法起到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作用。从职能定位和发挥的作用来看,离一个发展银行的功能相差太远。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发放小额农户贷款、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来支持县域经济,尽管数量较多,但规模小,实力较弱,抵抗风险能力有限,从期限、额度和方式上很难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由于市场定位模糊,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或农业商业银行后,开始进城发展,从经营业务上来看逐步远离服务三农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有悖于其改建的初衷。在正规金融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下,民间金融因其贷款手续简单、期限灵活等优势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尚未取得合法身份以及监管缺位而受到国家法律和金融法规方面的限制,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县域经济中的中小企业经济基础薄弱影响其融资能力

县域经济中的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诸多生产要素的约束,资金短缺尤为突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较为滞后,尚无面向县域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使得中小企业对银行形成较大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县域中小企业普遍生产规模小、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弱,用于抵押的有效资产少,担保难,评估、咨询、登记等费用过高,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导致中小企业往往难以获得银行贷款且需要承担较高的资金成本与风险。

(三)农村金融与县域经济尚未形成良性循环

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差,不良贷款比重高。中小企业贷款违约率高一直是令农村金融机构头疼的问题,过高的不良贷款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金融机构拓展农村业务的积极性,使得农村金融服务缺失问题愈加严重;而得不到金融支持的县域经济更难以负担市场化的金融资源成本,从而导致了农村金融与县域经济在低水平上的恶性循环。

三、构建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之思路

我国的农村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资金。因此,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发展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建立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一)坚持商业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包括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内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在网点数量、市场渗透和份额、业务范围、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扩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掌控力,根据其市场定位,重点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效益好的中型企业服务,支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支持市场体系和城镇建设。改进金融服务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深入基层,根据实际适当增加县级行的授信额度和审批权限,简化贷款审批和发放程序,允许县级行在上级行核定的贷款额度内自主发放贷款,合理配置资源,切实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二)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主导功能,扩大业务范围

政策性金融是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而出现的,涉足的领域应严格限定为微利或无利的业务范围。因此,政策性金融应突出专项功能,强化政策性,针对农村经济的弱质性,把职能定位于支持农业基础设施性项目。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已在粮食流通领域贷款的基础上,扩大了金融服务覆盖面,其业务包括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业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业务等。除此之外,应鼓励金融创新,允许其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和农民共同基金等形式,面向农业、农民筹资,以扩大资金规模,增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三)改革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对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各地根据经济发展实际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改革,组建了农村商业银行或村镇商业银行,其产权关系、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还应在贷款管理方式、贷款条件、信贷品种、拓展业务新领域上下功夫,推出更多的、更为便捷的金融产品,真正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四)合理引导民间金融发展

对于民间金融,应改变过去以打击、遏制为主的方式,采取引导、监督并纳入法制管理的前提下,适当给予发展空间,如加强监管情况下适度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以发挥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拾遗补缺作用。同时,要加快民间金融立法,使民间金融有法可依,规范发展。

(五)发展农业保险、信用担保等多种金融形式

1、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农业受自然和市场风险影响较大,加之我国的农业险种偏少,风险都集中在农村金融机构身上,这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积极性不高。应尽早制定和颁布《农业保险法》,建立起一个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性保险等多种形式在内的农业保险体系,完善农业保险补偿体制。

2、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在农村,由于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健全,银行出于对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考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越来越大,直接制约着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信用保证,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找保难、贷款难的问题,又能有效地分担银行的贷款风险。

3、发展融资租赁、农业信托,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的间接融资渠道。

(六)试点开展农村资本市场运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融资平台

积极推进农业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鼓励龙头企业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为涉农公司融通资金的作用,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持久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杨仕省.统筹城乡发展,县域经济需金融先行[n].华夏时报,2010-12-21.

2、林民书,张树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7(4).

3、陈柳钦.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j].经济研究参考,2005(54).

第4篇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变得越来越时兴,为农村经济结构进行优化。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对劳动力进行转移。这是农村的一个新的机遇,但是,要想发展就要解决文化、经济、利益分配和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只有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引入文化保护,做到经济循环,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做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近几年来是一个新有名词,在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出现。是一种高效应、低消耗、生态合理、经济可行的有益活动。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活动的种类也逐渐丰富起来。乡村旅游不仅成为农村经济带来新的经济增长,而且被旅游局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题。可以说乡村旅游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浅谈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1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现如今,乡村旅游还是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问题多发生在管理方面,因为管理不当会造成宣传力度不足,限制开发,没有新意等诸多问题,只利用旅游资源和强调经济效应,导致旅游资源的消亡,影响可持续发展。要使乡村旅游实现经济效应最大化,合理利用生态系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乡村旅游依赖与传统文化。所以,当地居民也依赖于传统文化,主要矛盾还是生态环境和经济效应之间的冲突。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问题原因,下面进行论述。

1.1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环境作为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的重要环节,应该重点保护资源环境。只有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问题为对生态环境不够重视,部分管理部门认识不足,不知道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只看重经济效应,从而利用资源过度。还有就是当地的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随意破坏一些传统的文物。最后就是游客的素质问题,一些游客生态意识不足,不负责的旅游,非生态化的旅游行为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2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乡村旅游的特色应该是本土性,乡村性。因此,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撞。乡村旅游在物质、精神方面与游客的生活水平具有差异,一些农民因为都市文明的诱惑力和影响力放弃了自己的特色文化,乡村旅游的特点就会消失。所以,我们应该在如何保护传统文化,保护乡村文化的本土性和乡村性上下功夫,解决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难点。

1.3利益分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乡村旅游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因为有当地居民做基础。当地居民的贡献不可磨灭。居民不仅造成了特色的民俗文化,地域特征,还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从而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所以应该保护居民收益成为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新的问题。乡村旅游作为一条产业链,涉及了政府、农村集体、经营商、开发商、农民等众多环节,这使得当地居民成为产业链的最底层,可能无法享受成果。如何调节这些环节,达到利益分配最大化,这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1.4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乡村旅游的根本是致富,经济问题与生态问题不统一就会造成旅游周边毫无新意,宣传跟不上等问题,导致无法实现经济效应最大化,走上小康富强之路。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应该正确预测资源成本,不能只一味的强调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导致本末倒置,外部性大于获得的效应。长久以往会使乡村旅游走向消亡。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经济问题和生态问题协调统一相辅相成,不能一味的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一味的发展经济不顾生态,这样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经济效应的可持续发展。

2如何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上面对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要想可持续发展,应该从保护和改善方面下手。要考虑好生态环境的价值,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本保证。从乡村环境、文化、经济等方面问题下手,解决在建设乡村旅游途中遇到的这几个问题,提出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根据以上信息以及乡村旅游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效应应该是在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经济目标不断进行宏观和微观的调整,从而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应避免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要以保护为主,更不能为了眼前利益粗放经营,要走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这样才能进行可持续发展。应该建立一系列管理、规划等有效举动,使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缺一不可,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2如何实现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乡村文化有自己的特殊性,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保护自己特有的乡村特色,不能一切都效仿城市文化,应该找准自己的特色,大力发展。发展乡村文化,应该合理开发人文资源,恢复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找准自己的特色。乡村文化应该具有自己的神秘性、特殊性、地方性、民族性和艺术性,应该保持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民俗活动,有自己特色的乡村风格。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当地的风俗民风、风土人情,使游客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当地的居民应该大力抓住自己的地方文化,以自然统一为原则,使游客了解当地的乡村民族文化,达到可持续发展。

2.3如何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为了急于求成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所以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应该提高当地居民的意识,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生态系统的开发中不能超过自身的恢复阈值,否则就会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带来环境污染。造成客流量的威胁。因此,要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注重环境保护,要思考怎么做到生态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我们应该制定一系列措施,减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不断进行生态系统的调整,达到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总结

要发展乡村经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应该充分保护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制定管理制度的有效措施,生态系统和经济效应协调发展,在发展中,应该让居民参与乡村活动中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从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有不同的类型,形成原因也有各种差异,但主要总结来说是保护和改善两大方面,要解决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从这两大方面入手,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当地生活质量,保护当地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特有的风俗民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管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姜春志.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16):238.

[2]欧阳晓晴,吴婷婷.湖南乡村生态旅游的环保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4.017.

第5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教育公平化;乡村地区;农村义务教育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公平化与教育平等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它需要国家、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

们,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有创造优良、平等、公正的氛围,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研究起因与过程

2016年5月以来,以“供给侧改革”思潮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平等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成为热议的话题。教育公平与平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教育公平涉及千家万户,影响每个人的终身发展,是人民群众的重要关切;教育公平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旨在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的命运。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迈向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之年。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理解教育公平与平等?如何准确把握教育公平与平等的发展阶段?如何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与教育公平和平等的关系?这些都成了教育改革所要关注的地方。21世纪是义务教育阶段蓬勃发展的时机,这样一来,义务阶段的教育公平化与平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新时期下,如何顺应供给侧改革,如何实现供给侧改革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与平等,这成了我们应该探寻的焦点之一。

乡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公平化与平等问题已经有所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高觉悟,遵循教育改革的规律,努力完善。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坚守“以生为本”的原则,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发展,既要不断提升教育供给端的质量、创新和效率,又要不断丰富和优化教育供给结构,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多样化、多元化和可选择性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模式。

三、研究所得与反思

要保证义务教育的平稳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与平等,有制度方面的问题,也有政策制定的问题;有政府部门和教育系统的执行能力问题,也有大学和研究机构基础数据支持与研究的问题;有学校的责任,也有社会要克服偏见的问题。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或者增加财政经费,或者取消政府干预就能解决的。这有待于我们长期地探索。

教育公平化与平等问题对于我们乡村来说,就显得任重而道远了。我们乡村地区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们都是留守在农村的祖辈在带,年事已高、文化素质偏低的祖辈往往与孩子缺乏沟通,而老师也因难以与孩子父母沟通而苦恼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乡村孩子的教育公平化问题需要从他们的心理、生理、成长环境等方面入手,这是一个个长远的课题。同时,乡村的教育问题,也要加强乡村教师的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的乡村教育公平化与平等问题,除了需求政治保证、经济保障外,更需要教育自身的力量支持。具体如何发展,如何顺应供给侧改革的趋势,这无疑还有一段较长的探索之路。目前城乡教育还存在明显差别。由此看来,以“供给侧改革”思想应用于教育,从而推进教育发展,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乡村教育公平化和平等问题,还有待于社会上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也还有待于我们的共同探索。总之,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既不意味着否定需求侧的重要性,也非一味满足教育自然需求,而是以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学生现实需要为出发点,建立新的供需结构,实现教育供给端的转型升级;提供“引领性”的教育供给、“精准性”的教育供给、“有效性”的教育供给,即“科学的供给”,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德祥.关于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的思考[J].教育评论,2002(4).

第6篇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1.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定义

有关“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含义,在理论界一直没有明确的阐述,但是这种新型的旅游景观一定是要具有相关的价值的,而这种价值最终体现出来的就是经济价值;“乡村生态旅游景观”主要强调乡村的特征,这种特征把乡村和城市的景色截然分开,具有自身独特的景观价值;“乡村生态旅游景观”不但要演绎出一种乡村风情,表现出一种乡村的特色,更要准确的把握其中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就是人和自然该如何相处的问题,也就是保护生态平衡,让自然资源可以持续的被利用。所以,这种景观带有综合的性质,主要包含生产景观、乡村聚落、乡村生态、乡村文化以及那些可以进行观赏的景观。

2.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若干原则

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各种景观进行规划,需要了解很多学科的知识,主要是规划整体的景观要素,要想取得成功的效果,必须要关注到景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综合考虑乡村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条件,同时还要结合中国的实践,只有这样才可以合理恰当的对乡村旅游景观进行规划。

2.1生态性原则

旅游业在在发展的同时,会造成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污染,而乡村景观自身的运转也要符合生态要求,做到环保、低碳、绿色,尽量达到循环利用各种资源,构建一个正常的生态环境。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降低污染,不能给自身以及周边带来负面作用。以生态的原则对景观进行规划,所要达到的效果是尽量打造恬静的旅游景观区域,形成适合旅游的环境,这样可以提高景观的质量。

2.2经济性原则

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及改造乡村旅游景观都是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在进行规划时要考虑到经济的因素。例如,在乡村生态景观中开展采摘园这个项目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规划时不但要对采摘点进行合理的设计,还要想出在淡季也可以吸引游人的方法,不断的增加收益。对景观进行设计要注重经济性,也就是保证旅游经济以及生产经济都可以发展起来。

2.3特色性原则

乡村旅游业想要顺利发展下去,必须要有特色,旅游景观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如何规划以及设计出有特色的景观呢?就需要综合考虑园区不同方面的特征,例如经济、历史、自然、社会、文化等,然后结合这个特征,找好自身的特色所在,让园区的设计可以与众不同,和大众化的景观规划区别开来,这样才能够将更多的游客吸引过来。

2.4参与性原则

如今比较流行的旅游方式是让游客可以亲自的参与进来。农业园区比较适合观光游览,因此占地空间很大,内容也丰富多彩,可以让游客参与进来。从城市过来的游客必须亲身体验园区的生活方式,才可以真正的感受到在农村生活的乐趣,也只有这样,游客才可以真正的走近乡村,体会更外一种生活方式。

2.5多样性原则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旅游项目,也不管什么规模的旅游形式,都需要留给旅游者很大的空间进行选择。对乡村生态景观进行设计时,要以多样性为基础,也就是在开发产品、设计路线、选择时间、确定游览形式以及消费水平时,尽量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可以让游客有选择的空间;而且对于在园区内各种品种的组合、景区内各个小区域如何分布以及资源配置方面要注重多样性以及丰富性。

3.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实施重点

3.1景观生态规划建立在产业适宜基础上

对产业比较适宜的地带进行规划,也就是分析乡村景观的各种要素以及整个景观情况,以相容性为基础进行生态规划。对这种相容性进行分级,构建起判断相容性的矩阵,以此为依据,规划产业比较适宜的地带,以便于确立一种科学的行为体系。

3.2景观生态规划要充分规划乡村土地

根据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几项原则,如何充分的利用乡村土地进行良好的旅游景点规划非常重要。在此我们可以将将乡村景观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乡村景观保护区、乡村景观整治区、乡村景观恢复区和乡村景观建设区。在这几个区域合理的规划好之后,可以充分的解决生产土地和景观规划用地之间的各项矛盾,不仅仅给乡村土地带来了更多的生态价值,还创造了新的产值,可谓是一举两得。

3.3景观生态规划要以乡村聚落为中心

对景观生态进行规划主要建立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主要内容是规划景观意象、功能以及性质,规划土地利用方面的景观生态以及景观平衡,规划聚落形态以及空间景观,规划聚落规模以及功能区,塑造聚落的风貌以及体系,规划道路交通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环境建设以及绿地系统,规划景观控制以及景观区划,规划灾害的控制等等。

3.4景观生态规划中融入田园公园式风格

伴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田园公园成为具有很多功能的主题园,它建立在乡村景观的基础上,具有自然、休闲、生产以及康乐的特点。乡村生态旅游更多的关注趣味性、参与性、趣味性。对田园公园进行规划,让生态旅游带动旅游业向前发展。

第7篇

一、区域空g尺度

纵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发展历程,以县域空间为单元,可以明显看到县域经济优劣是衡量城市群发育程度的绝佳视角。区域可持续发展应基于发达县域经济单元基础上逐次演替过程,长三角集中众多全国百强县便是最好例证。长三角发展后劲强于珠三角、京津冀,中心城市极化作用及竞争力优于北、广、深,正基于其有强大的县域经济基本细胞单元组成强健的体魄、丰厚的沃土提供充沛的营养。正如细胞质与细胞核的内在机理惊人相似,相比珠三角、长三角,尤其是长三角的强劲发展势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合理的区域空间功能体系;京津冀长期以来的相对劣势,则可以归咎于畸形功能体系造成县域机会缺失、停滞甚至衰退,最终使得区域整体后劲不足。以此推想,理论上区域空间尺度内核心与基质之间是否存在类似黄金分割的最佳比例?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历程,实质是省―市―县三级空间单元相互博弈演替的过程,尤其省、市对于县域空间争夺,也进一步印证区域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具备鲜明的生命体征及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需要相应的空间治理手段。

河南省近几十年的县域经济空间演进也有力支撑了该理论假说,百强县集中区域也正是中心城市实力最强劲、经济最具活力区域;反之亦然。因此,空间政策应分类引导,核心圈层内强调中心极化,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圈层应强化扩权强县、省直管,削减中心城区规模指标及对县域空间资源的低效掠夺。当前核心任务在于释放县域活力,对于核心圈层如何实现中心极化、都市区一体化,撤县改区是必然;外部圈层,尤其三山一滩、黄淮四市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在于强县扩权、省直管,而非拔苗助长,切忌政策一刀切。

二、县域空间尺度

以县域空间尺度审视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清晰看出一条主线,所谓不同县域经济模式,实则若干特色镇域产业集群与城区产业集聚有机耦合,与其说县域经济,不如说特色镇域经济更贴切;未来县域发展核心在于三大抓手:县城产业集聚与特色镇域产业集群培育、县城与特色镇域空间格局构建、村庄人口流动畅通机制保障。在此过程中需正确处理几大关系: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关系、发展主导产业与产业多元化关系、引进外资与利用民间资金关系、向政府要钱与向市场要钱关系、营造良好环境与提升县域形象关系。

县域发展大多基于资源、区位、产业、企业或村民自发发展、集聚、转型、提升而来,规划只是在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适当加以规范化,尚未出现由于规划而从无到有产生的新型县域经济形态和空间实体。不同模式间最大区别在于发展理念不同,这是学习和总结不同模式的核心。必须认识到任何模式都并非完美,不能简单机械套用。任何县域都不是单一经济模式,而是多模式的综合,关键在于因地制宜,选取主导发展模式,同时借鉴其他模式的合理理念与方式,融入地方实际发展过程之中,最终实现各县域的特色化发展。

当前关于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发展成功模式的总结不胜枚举,当多数眼光专注于成功县市的聚光灯下时,更需要对曾经的明星县市的衰落进行反思,逆向思维尤其稀缺,成功经验固然重要,县域衰退的例子更具警醒意义,县域发展中也需要吴晓波“大败局”式研究。

三、乡村空间尺度

当前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正在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转变。必须认识到乡村地区城镇化是一渐进过程,而非一蹴而就,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必然,但乡村不可能消亡,过渡至一定阶段将会达到长久动态平衡。重在判定不同阶段、解决不同时期核心问题,从而逐步实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