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德育最基本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3-08-25 16:33:59

序论:在您撰写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第1篇

为什么我们的一些高校德育失去了当年的风采,为什么我们高校培养的人才的道德水平出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生活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社会处在转型时期,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信仰、道德伦理观念逐渐从一元转向多元。我们的高校德育建设落后于时代的步伐,长期以来,高校的道德教育的目标推崇的是一种“圣人和英雄道德”,特别是由建国初期保留下来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讲奉献不讲索取”以及见到危险就挺身而出,不计报酬的劳动和工作等观念,片面强调奉献和自我牺牲,忽视了学生目前的价值观念和觉悟水平,弱化了对大学生进行最基本的底线道德教育。底线道德是道德的最低层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行为准则和基本道德义务。在高校德育内容之中,我们强化了德育教育的“圣人目标”,但是却弱化了最基本的底线道德教育,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本就受社会生活多元化影响的背景之下,造成了学生道德选择的迷惑,进而导致学生知行不一、行为失范。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伴随着社会生活多元化的冲击,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在侵蚀着部分大学生的心灵,使其出现道德滑坡现象,甚至做出道德沦丧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大学生存在一些是非不明、荣辱不辨的现象。他们丢掉了道德标准和规范,丧失了崇高理想和信念。其次,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早就被视为底线道德,但是在今天的大学校园,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同学间欺诈行为也屡见不鲜。第三,两性道德的失范。大学生谈恋爱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大学生情侣在公众场合表现过分亲昵,言语、行为不堪入目;缺乏基本的责任感,把爱情当做游戏,对缺乏理性控制等。第四,对基本的道德准则的无视。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不排队买饭,图书馆、教室肆意占座等,种种在上幼儿园时老师就教育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却在大学校园中被部分大学生们肆意践踏。以上一系列现象都给高校德育工作敲响警钟,在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时,请不要忽视大学生的底线道德教育。

二、加强对大学生底线道德教育

重视和强化底线道德有助于大学生提升道德境界,追求自身的完善。目前,高校德育追求“建设社会主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更应该从基础抓起抓好。在社会生活多元化的时代,高校德育在面临多重挑战和冲击的时候,更要加强大学生的底线道德教育,决不能听之任之。“底线道德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是道德的下限,是所有社会成员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恪守的。否则,就是不道德,行为者就会受到社会舆论和内在良知的谴责,甚至被外在强制约束。”底线道德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衡量人类行为善恶最基本标准。从我国传统德育来看,“圣人”的道德设计,一旦摒弃基础底线,不但没有使多少人真正成仁成圣,反而使一些大学生忽视了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合理的底线道德是指符合整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力所能及的道德水平,只要守住道德底线就算及格,就可以算一个合格的公民。代表未来公民主要形象的大学生群体,加强他们的底线道德教育,是对他们进行最起码的公民教育。所以,加强大学生的底线道德教育是实现其他德育目标的基础,要想实现更高层次的道德,底线道德是不能逾越的。重视底线道德教育,并不是说让大学生放弃对崇高道德的追求。事实上,履行基本的道德义务是高校青年学生道德境界提升的基点。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设定的德育目标对不同的学生也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道德教育不仅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而且在空间上具有多维性和层次性。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固态模式,是可以根据现实予以适时调整的,所以德育既要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目标,坚持德育目标的主导性,也要考虑学生在多元化社会生活背景下品德发展的多样性。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达到的水平和具体发展的目标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阅历、不同的家庭环境,因此,必须根据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和德育发展要求确定具体的德育目标,将德育的总目标进行分解,遵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规律,使德育目标与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相适应,同时兼顾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德育目标的可实现性。但是底线道德教育是德育目标得以开展和进行的基础和保障,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最低要求,所以说底线道德教育与崇高的道德理想之间是相互统一的,道德底线教育是进行崇高理想教育的基础。

三、加强底线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高校德育的主阵地就是德育课堂,现在高校的德育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在加强学生社会主义德育教育的同时,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底线道德教育。高校课堂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也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德育工作者在课堂上除了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外,也要注意加强对大学生道德底线的教育。从细小问题上加以强调,对现在出现的热点问题予以讨论。如对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不排队,乱占座,考试作弊等问题进行分析,强调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让大学生时刻反思这些问题是否在自己身上发生,时刻在思想中紧绷一根弦提醒自己。另外,每位老师都要做到以身示范,用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感染学生。

(二)寓底线道德教育于管理之中

除了加强课堂教学教育,还应加强对学生底线道德教育的管理工作。这就需要高效重视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特别是学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起学校从上到下齐抓共管的局面,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另外,加强学生的道德底线教育还应做到:第一,加强制度约束,用制度规范学生行为,把一些日常的行为规范用制度的形式让学生必须遵守;第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节约水电、珍惜食物、遵守公共秩序等;第三,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对那些不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的同学,除了进行谈话教育以外,还应该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如通报批评、作书面检讨等。处罚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提醒同学,要时刻谨记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第2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 途径

一.在高校管理、服务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高等学校所有的管理岗位都与学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教学管理直接相关的部门的教职员工,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表现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岗敬业的态度、热情周到的服务,会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相反,倦怠的工作作风和焦躁的工作情绪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为此,要强化学校教学管理各部门的德育渗透功能,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春风化雨的谈心活动是高校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新环境的不适应、

人际交往不适、独立生活能力不强、新目标的缺失等都会给同学们带来或多或少的思想变化。解决这些问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其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春雨谈心”活动。通过开展耐心细致的春雨谈心,细心疏导,将积极健康的认知方法传授给他们,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功能。实践表明,高校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春雨谈心活动是解决学生学业、人际交往、情绪情感等多方面问题最基本而有效的手段。

三.有效的载体建设,是提升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

高校的德育渗透工作要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创新性地根据德育教育目标设计、策划相关主题活动,让学生不知不觉得到熏陶和感染,并内化到自身的行为之中。

1.大学文化的德育渗透功能

大学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因素。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指校园中主导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校风、学风、作风等。哈佛大学看重的是培养的学生是否有为国家服务的品德。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些校园文化一旦被师生认可并形成共识,便会对他们的行为和理想起到不可估量的引导作用,体现出一定的规范作用,从而成为学校师生的认知和行为标准。

2.校园文化活动对德育渗透的潜移默化影响

有针对性地、有计划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活动之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各类学科竞赛、发明创造等科技类创新活动,会培养学生们缜密的思维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征文、影评、作品欣赏等活动,培养了大学生文学修养并陶冶了情操;演讲、辩论等活动,培养了大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拓展知识体系;社会调查、各类参观等实践类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人生阅历,还能够促使他们走出校园,亲身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尚;志愿服务类活动,是学生们的自主行动,没有任何报酬且具有一定的利他性,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提供了很好的体验平台,对于社会的和谐进步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3.重视环境的隐性德育渗透功能

第3篇

一、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但目前的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

1.教学模式呆板,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中职学校的教育侧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其教学模式仍沿用最基本的应试教育模式,学生面临就业压力,无暇去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容易形成自私狭隘的道德观。

2.德育教育注重表面,缺乏深层次的教育

虽然不少中职院校不断加强对学生注重德育方面的教育,但教育内容基本都以书上空泛的例子作基础,学生听起来乏味不堪,失去对德育教育的兴趣,无法起到帮助学生塑造正确道德观、价值观的作用。

3.现代中职德育教育缺乏系统性

中职院校的学生充斥在形形的社会潮流中,其所接触到的各种社会负面影响显而易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对学生思想的侵蚀逐渐严重。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忽视这些内容,空洞的教学、德育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在其成长期的重要阶段,易形成错误的道德观、价值观,从而影响其就业积极性。

二、中职院校加强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国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化理念相互撞击,社会普遍存在功利心理,这些负面现象使得中职教育也只看重实在的利益。一些错误的思想、言论、观点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时代的发展是双向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要实现统一,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知识,还要求其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敢为人先、回报社会的思想。中职院校的学生为了能够在将来的社会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除了具备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外,更需要注意在思想教育、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等方面具备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育人机制,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将做人做事的道德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思想精髓里。通过有效的培养机制所锻炼出来的学生,无论将来在任何岗位上工作,其专业技能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基于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教育才是最成功的,也是最符合时展需要的。

三、对于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建议

针对以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发展现状,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

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教育督导组、师德考评组,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综合水平进行考核,从而促进教师师德师风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表彰激励的形式,养成讲奉献、比贡献的良好风气,促进广大教师严格自律,自觉加强师德修养。

2.营造良好健康的校园文化

不同的生态环境孕育不同的生物群体。学生的成长同样受制于跟他朝夕相处的环境。其中,校园文化环境是深层次影响学生思想、观念、行为的关键因素。中职院校应该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价值体系,通过制度规范、活动倡导、舆论影响,使学生在健康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3.严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所谓“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通过行为训练可以塑造人的品德。待人礼貌,可以培养尊敬师长、与人为善、文明交往的品德;整洁内务,能够培养学生有条理、有规律、讲质量、讲认真的品质;砺志晨练,能够培养学生刻苦勤奋、意志坚定的品质。

4.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第4篇

一、德育渗透应当具有科学性

大多数学生认为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功能仅次于政治学科,甚至部分学生因为历史学科史实的丰富性、为现实提供借鉴的强大功能性而更加偏好历史学科。这一现象往往出现在思维较为活跃的中学生群体中间。上述现象是由历史学科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历史学科在德育渗透中学科优势的体现。同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渐产生了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判断标准,只有在事实面前他们才能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真正做到言行一致。

因此,从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效果现实状况来看,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应当遵循科学性的原则。科学性的内涵即真实,真实是历史取信于人的条件。历史发展是曲折的,人物是复杂的,只有展示矛盾的各个侧面,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才是德育教育本身的有效途径,也是德育渗透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教师在主观上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如果观点不够全面、立场不够公正,学生就不会信服,就会筑起一道心理防线,因而客观上无法达到渗透效果。

二、德育渗透应当具有时代性和依附性

现在,相当比例的学生认为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具有实效性,他们认为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生硬的牵扯、一味的灌输和说教,两者没有紧密结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事实上,历史教材内容没有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也导致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

有鉴于此,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应当遵循时代性和依附性的原则。

1.时代性。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司马迁说“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德育渗透的现实性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把历史讲得更贴近于现实,给学生提供分析现实社会的借鉴,帮助学生看清时弊的根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做到时代感和历史感相互交融。当然,历史德育渗透联系现实切忌牵强附会、断章取义、无原则地媚俗。

2.依附性。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总是离不开事实,总是依附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

历史事实是不以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凭证,离开了它,历史教学不仅会失去其科学性,也会失去其教育性。历史信奉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历史科学博大精深,而且德育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但说到底是一种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正因为如此,它才烛古照今、叙史载道。若脱离史实,其渗透就会成为空谈。

三、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应当具有蕴涵性

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蕴涵在对历史的评述、比较、分析之中,有意识地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写照。口号式地硬贴标签,难以收到德育渗透之功效。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渗透就是这种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它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涵性教育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领悟做人处事的道理。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必定要深刻牢固得多。

四、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应当具有多样性和实践性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家庭背景、知识水平、心理特征等差异,在历史教学中,同一历史内容的叙述评价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会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影响。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学生得到的启示与觉悟具有不平衡性。

所以,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适应这一现状,在渗透途径上贯彻多样性要求。虽然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但是其它途径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方式。教室以外的课堂其实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发展。德育渗透途径本身是多样性的,只要健康向上、使学生身心受益的途径都值得尝试。

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就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解决由知到行的转化。历史知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应开辟广阔的途径,开展多种课外活动。诸如举办历史故事会、参观革命胜地、教唱革命歌曲、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和纪念展览等活动,发挥自我教育的机制,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情感体验、意志磨炼,从而优化德育渗透效果。

五、德育渗透应体现时代特征和计划性

第5篇

⑴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①生活教育思想中包含了生活德育的诸多理念。明确提出生活德育的概念,把生活德育作为一种德育模式加以理论和实践操作研究的目前还没有,但是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这些主张给生活德育的研究以很大的启迪。

②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的趋势。

⑵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借鉴杜威、陶行知等生活教育的思想及道德心理学关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和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和操作样式,以制订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并对其终生有益的切切实实的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生活德育方式,为提高基层学校德育实效,同时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

区别:生活德育的研究在目标上强调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营造道德生活的能力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在方式上强调通过生活实践进行教育,强调学生道德情感、认知、行为发展的整合性;在内容上强调以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即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性;在评价上强调开放性,即每个人的道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道德教育不应该以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总之,生活德育的研究是跳出德育看德育,进行的是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目前德育的单一刻板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个性生活化。同时,研究与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而且本课题研究的生活德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理论价值: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努力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能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实施将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是在充分研究文献、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向南师大及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教授提请咨询与论证,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德育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3、学校九五期间承担省级立项课题“构建现代生活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而且,本课题研究人员配置合理,既有专家与教授的指导,又有出色完成九五课题的校级领导的亲自挂帅,再加上一支“九五”研究中锤炼、勤学肯钻、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队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佳的人员保障。

3、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课题界定:

生活德育,即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德育。生活德育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提升道德水平。

生活德育研究是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和小学生道德形成规律的指导下,在小学教育中构建生活德育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通过研究与实施,改革学校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生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支撑性理论:

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

2、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引导人去建构个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结构中获得个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目的。正如鲁洁教授在《德育社会学》中所说,德育的终极意义表现在“不仅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使社会的发展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拥有世界,拥有自己。”

3、主体教育思想。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先天心理图式的存在决定着即使是0岁的婴儿也不等于道德上的“白板”,他们已经通过社会性遗传,获得了社会性心理文化特征,因此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而不是道德容器。我们应该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性的主体。

4、现代德育实践观。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首先从德育目标看,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而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学生的道德是在活动和在交往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的,所以德育过程本身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第三,德育实践活动才是检验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所以,德育应该是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

5、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和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德育离不开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的指导。小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主体性尚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状态,尚处于由他律向自律、由模仿向创造、由顺从向选择,以及由潜在的主体向现实主体、由自发主体向自为主体的矛盾转化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儿童这些特点,在德育过程中,充分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4、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理论假设:道德是在道德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整体建构的过程,也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的过程。本课题期望通过构建和实施生活德育的实践操作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研究目标:

①研究形成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

②改变教师的德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5、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⑴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研究。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思考与梳理,对生活德育的内涵、特质、价值观、学生观、活动观及生活德育的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

⑵生活德育的目标体系研究。生活德育重在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其身心发展与道德心理发展水平的不同,在道德生活的态度、参与道德生活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上也应该有相应的更为具体的目标指向。这一子课题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形成一套符合学生年龄段特点的生活德育目标体系。

第6篇

关键词:教育公平 德育 班风学风

班级是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形式,是组成学校机构的基础单位,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着最重要、最直接的组织凝聚作用。在针对教育现状与发展的探讨中,班级的研究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领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正能量呢?

一、确立教育公平观念实现班级管理

为什么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特别强调教育公平的理念?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破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潜在的“精英教育”理念。在传统教育中,有太多的教育不公平,我们国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实行的是“精英教育”理念,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精英,而不是着眼于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具体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眼中主要是一些升学有希望的、将来能上大学的学生,这些学生是班主任关心、关注的对象,这些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班主任的心,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则排除在班主任的视线之外。

第二、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对待学生不公平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恶化师生关系,不利于教育效果的提高。

第三、班主任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也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班主任公平对待学生,意味着班主任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既不偏袒任何一名学生,也不委屈任何一名学生,意味着班主任要是非分明、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既要实事求是看到他们的缺点,也要真心赞扬他们的优点。

二、优化德育教育实现班级管理

班主任应该既是思想教育的实施者,也是道德教育的实施者,故而,班主任既要通晓思想教育,也要通晓道德教育。在一般的情况下,班主任并不知晓两种教育在实质、内涵、方法、功能等方面的区别,在实践当中,通常以道德教育的方法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或者以思想教育的方式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班主任工作只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途径之一,而不是全部。很多人,包括不少老师,一谈到德育,就想到班主任,认为班主任是进行德育的唯一途径,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很多,比方说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其其他的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校园生活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途径。那种把班主任当成德育唯一途径的想法在实际中是有害的,不仅加重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而且窄化了德育的途径,不利于对学生全方位进行德育。

三、优化班主任的行为实现班级管理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是学生的措模,言谈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班主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能够为学生树立行为榜样。在某种意义上,包括班主任在内的教师管理水平实际上代表和体现了这个班级的管理教学水平。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其在管理决策和日常事物中的行为对整个班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对于教学计划的策划与执行也是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任何决策与行为的失误可能对整个班集体的管理与人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一位优秀的教师也有可能通过决策和行为创造奇迹,使得问题严重的班级管理和班风班纪得以扭转,并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魏书生成功管理班级的经验告知我们,班主任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地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行为在班级行为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就是决策和执行整个班级行为活动的发展和走向,管理和引导着整个班级的行为状态。

四、优化班风学风实现班级管理

班风学风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反映了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和形象,体现了班级成员共同的价值理念、思想认识、行为规范和班级精神。因而班风学风的建设水平实质上反映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水平,体现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文化意识。班风学风是巩固与发展班集体的必要条件,是班集体最终形成的综合标志。班旗、班歌、班徽、班训的设计等都是班风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班级最具特色的标志。好的班旗、班歌、班徽、班训不仅能给人以美好而鲜明的印象,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班集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从而加强班级的凝聚力,推动班级管理。

五、班主任应对对其他班级的管理发挥正能量

一方面,从身份上讲,班主任首要身份是教师,其次才是班主任。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从单个学校范围看,“教书育人”的对象不仅指学校范围内的本班学生,也指学校范围内别班的学生。由于担任班主任的老师的精力、时间有限,且在工作的范围、职责上同一般的普通教师(不担任班主任)有别,故而,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本班学生,教育别班学生是花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要少些,这是情理之中的,但绝不是说不要教育别班的学生。

另一方面看,学校的教育工作必须形成合力。班主任要组织和管理好本班学生,不仅需要沟本班通科任教师、家长,还需要和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一起努力。学生在校生活是一个整体,教育在方向上必须一致。班主任在班级里教育学生要守诚信,然而学校的超市里却公然销售伪劣产品、过期商品,学校食堂里的师傅在给学生打饭菜时缺斤少两;班主任在班级教育学生要有正义感,然而,学生目睹别的老师冷漠观看学校学生打架而不加劝阻等等。在新的时代,不少学校提出建构学校学习共同体,这是在学校建立教育共同体是形成“教育合力”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冯忠汉、睢文龙、廖时人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第7篇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状况堪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学生对个人发展持急功近利的态度,关注眼前利益,对职业责任很少考虑。在择业观方面,他们关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对劳动付出缺少思考;在敬业精神方面,他们功利色彩意识浓厚,风险意识薄弱。他们有成就事业的愿望,缺乏实干的精神,往往把眼下的单位当“跳板”,待遇好就呆着,待遇不好就跳槽,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2.职业道德教育知识化,缺乏对职业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不少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只是一种知识的传授,只是要求学生能牢记职业道德方面的规范和准则,而很少考虑社会环境对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养成的负面影响,忽视了社会实践,致使学生遇到一些问题时无所适从,或明知道一些现象是错误的,但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可以放弃自身的道德追求,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

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内容

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在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把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公民作为基本目标,确立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内容。

1.途径

通过课堂、影视、在企业实习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走向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现象,从实践中学习、思考、领悟,亲身体验、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检验自己能否成为合格的职业人。这是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使学生形成社会所期待的职业道德品质。

2.内容

(1)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知耻心是人们为善去恶、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羞耻感、知耻心是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而追求道德的高标准,首先必须达到道德的低标准。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涵盖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整个内容,以“八荣八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观念,让学生懂得什么为耻、什么为荣,约束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羞耻之心不可无,耻辱之事不可为”。

(2)加强“劳动光荣”的教育。无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是光荣的劳动者,人格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促使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就业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定位。

(3)开展“稳定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发展的历史与前景、专业的性质与特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职业生活的权利和义务,珍惜和热爱职业,立足本职工作,“干一行,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

(4)进行择业观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职业差异。选择职业不仅要看到目前的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更要看到今后的发展前景。让学生明白,不论自己的职业如何,只要勤奋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相应的贡献,都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5)进行职业责任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认识自己的职业责任,把握基本的职业行为规范,树立“以遵守职业道德为荣,以违背职业道德为耻”的荣辱观。

(6)加强职业纪律教育。职业纪律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它反映社会生产和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并以规章制度等形式确定下来,成为职业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尽管每个人的岗位不同,但其基本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求从业人员要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认真负责。

(7)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实施职业道德建设的主体,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状况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有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教师应本着负责的态度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