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3-08-24 16:50:28

序论:在您撰写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1篇

一、职业中专生物课程教学面临的现状

从当前职业中专生物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因多数中专学生在此前的义务教育阶段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较差,因而其对待生物课程欠缺投入感,表现为课堂听讲状态不佳、课前不做相关知识预习甚至出现自暴自弃等现象。而多数职业中专生物教师在面对此种生源状况和学生学情时,依然遵循传统的课堂知识讲授模式,因而无形中进一步加剧了中专学生对生物课程的排斥感和疏离感,从而使得生物课程教学质量进一步下降。

从社会就业层面看,诸多用人单位唯学历论的用人标准,使得职业中专的学生在学历层面处于不利状况,同时伴随着近年来就业压力的增大,导致职业中专学生难免对自身前途灰心失望,故而造成其学习主动性下降;从中专生的家庭教育层面来看,一部分学生家长并不寄希望于子女能够在中专学校习得一技之长,只是念及其年龄尚不足以进入社会,因而将中专学校视为托管子女的无奈选择,这部分家长的观念使其子女亦受到直接影响,进而在校期间得过且过,无心向学;从课程设置层面来看,生物课程的副科地位使该学科无法获得同主科同样的教学对待,因而也导致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二、生活化生物课程教学模式释义

所谓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乃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依托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布置同生活常识相关的作业以及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知识的学习契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首先,在职业中专生物课程教学中推广生活化教学模式,契合了中专学生习惯于通过感性认识实现知识学习与信息接收的特性。同时,此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对中专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调动,使学生借由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导入,降低生物知识学习难度,增进生物知识学习趣味性,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就感,进而实现对生物课程学习的投入度。其次,生物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源自生活,因而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在生物课堂的引入,能够使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实现有效的应对,进而为学生搭建起书本知识同实践知识的过渡桥梁,让学生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从而提升学生的生物知识实际应用能力。此外,通过在中专生物课堂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实现学生的知识视域拓展,从而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与增进专业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通过知识体系的丰富,获得自身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三、职业中专生物课程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通过前文对当前我国职业中专生物课程教学面临现状的阐述以及生活化生物课程教学模式的释义,结合自身的职业中专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当从下述方面着手实施职业中专生物课程生活化教学。

1.依托生活化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关系到能否使学生借由特定情境的进入,实现注意力集中,进而调节身心进入学习状态之中。生物教师所创设的生活化情境如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就更易于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一课时,先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了三分钟的广场舞视频作为教学导入情境,在视频播放完毕后,笔者要求学生回答视频中参加广场舞的人群以哪个年龄段的群体为主,这类人群参加广场舞健身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对这一生活化场景并不陌生,以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导入为教学切入点,使学生的注意力被有效吸引,进而激发起其求知欲望,在此情况下,笔者导入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真正领会细胞所需要面临的衰老和死亡的相关知识内容。

2.依托生活化教学模式降低生物知识领会难度

生物知识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生物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利用。基于此种情形,生物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生物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而欲实现此种教学目的,生物教师应当依托生活化教学模式提升授课内容的生动性,同时降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领会难度,进而帮助学生以生物学视角实现对现实事物的观察与分析,如此才能够有效地提升生物课程教学质量。

笔者在为学生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章内容时,考虑到多数学生热衷于以“攻城略地”为主题的网络游戏,因此在讲授时,笔者将细胞比喻为一个一个独立的城堡;将细胞膜比喻为城堡边缘所筑起的、能够发挥防护效用的城墙;将细胞核比喻为城堡的指挥中枢,其肩负着对细胞代谢与遗传的控制作用;将核酸比喻为城堡的城主,其能够决定细胞的生死;将细胞质比喻为城堡内的工业中心,其是细胞这个“城堡”中负责新陈代谢的场所。通过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案例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形成了形象的理解和掌握。在为学生讲授《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一章内容时,笔者选择生活中公众习惯购买非转基因豆油这一事例为切入点,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纷纷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竞相发表自身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见解。通过笔者对学生观点和见解的点评与总结,学生不但深化了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理解,同时社会责任感得以增强,进而为其日后走上职业道路奠定了职业伦理基础。

3.依托生活化教学模式实现生物知识点衔接

从现阶段国内职业中专生物教学的教材情况来看,在教材体例编排方面暴露出章节内容设置过于冗长以及知识点分散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学生难以实现对生物知识的全方位理解,因此,教师应当借助生活化案例的引入,实现不同知识点内容的衔接,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系统化的生物知识体系。

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节时,先带领学生学习了基因突变的含义,其后引导学生分析了碱基对和蛋白质、生物性状间、不同改变方式间的连带关系。为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内容有深刻领会,笔者为学生播放了医院放射科对患者检查所需注意事项的内容,其中均提及女性进行X射线检查的禁止事项。通过这些视频内容导出X射线对基因突变的影响,使学生实现了对这部分教学知识点与现实知识之间的有效衔接。

四、结束语

经济新常态时代背景对当前国内职业中专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全新的标准和要求,作为中专生物教师而言,应当注重掌握学生的具体学情,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反馈以及反思,依托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导入,为学生创设高效的生物课堂。需要看到的是,生活化教学模式只是作为教学辅助方式之一。教师在应用该教学模式过程中必须注重同教学内容的有效对接,如此才能够确保生活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提升的实效性,才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域,使学生成为合格的中等职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凤俊.生活实践与生物课堂教学的结合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5,(2).

[2]曹丽辉.探析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气氛调节与营造[J].学周刊,2015,(1).

第2篇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中职生;进出口贸易实务

一、提出问题

中职学生,学习兴趣淡薄,理解能力相对欠缺,这是客观现实。而中职学校是要让这些学生去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又中职学生从小学开始,一直学习最基础的语文、数学、英语、社会、思想政治等通识性知识,对于进出口贸易实务这种非常专业化的知识从未接触过,更没有从事外贸方面实际工作的经验和经历,这就导致这些学生一进入职高的外贸专业就面临他们前所未见的新知识,而且这些新的外贸知识同他们长期以来在头脑中所构建的知识体系的结合点非常少,几乎是“空中楼阁”。而现行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岗位模拟等教学方法,都是直接由一笔外贸业务引入,这让中职学生感觉非常遥远,扑簌迷离。教师应如何找到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最佳结合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究、提升,最后让学生能真正应用这些专业知识。

二、“生活化教学”在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下面我从以下两点分析在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中推行“生活化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生活化教学”体现了专业起源于生活

“生活化教学”是要尽量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充分挖掘其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体验间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的理解。这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畏难心理,也使专业课的“空中楼阁”成为“平地高楼”。国际贸易原本就来源于生活中买卖的交易,这有助于学生学习国际贸易。

(二)“生活化教学”实现了专业服务于实践

“生活化教学”帮助我们理解了专业知识,使专业知识快速溶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但这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要使学生能将所学专业知识服务于实践,尤其创造性的运用于实践,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如学生学了外贸知识,能到阿里巴巴网站寻找货源,自己开网店,甚至与外商做生意,这才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

三、“生活化教学”在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生活化教学”在合同的磋商这一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一)用“生活化”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化情境,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我们的进出口贸易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来源于生活中的买卖,是国内贸易的国际化,我们何不利用生活中的买卖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买卖的操作流程在国际贸易中的可行及不可行之处,分析得出国际贸易与生活中买卖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样的“生活化教学”使国际贸易不再是空中楼阁。而生活中买卖的流程即是进出口贸易流程的简化版、压缩版,故在整个进出口贸易实务的学习中,我们都可以用生活中的买卖来引导学生探究进出口贸易。

例如,在合同的磋商中,根据事先调查,班级中有60%同学自己买衣服,有46%的同学有网购的经历,我创设了一生活中买衣服的情境。

同学A(买方):老板,这衣服多少钱?

同学B(老板):300。

同学A(买方):太贵了,120行不。

同学B(老板):150吧

同学A(买方):好吧,就150。

(二)从“生活化”深入,探究知识内涵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有了前面的情境,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热情高涨,开始激烈的讨论,还原生活中的场景,这时顺理成章提出询盘(询价)、发盘(发价)、还盘(还价)、接受的流程,还意外地收获了还价的技巧。当然,教师的认可和积极的评价,是激励学生探究的最好动力。接着再接合情境深入探究,在探究中注意生活用语向专业用语的转化,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完成“生活化”到“专业化”的对接。

问题:300,具体指什么意思?

讨论得出:这衣服,300元一件我卖给你。

分析后得出构成发盘的要件:

1.应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发出——你。

2.内容必须十分确定——货物(这件衣服)、价格(300人民币元)、数量(一件)。

3.表明受约束的意思——我卖给你。

有了这些基础,再提升到专业的高度就是水到渠成了,此时接合国际贸易的特点,再让学生讨论国际贸易买卖中除了本发盘内容中的三个基本要素:货物名称、价格、数量外,还应有包装、装运、保险、付款等,这就构成了国际贸易发盘的七大要件。

接着结合前面已学的报价、包装、装运、保险、付款等知识,把刚才的发盘国际化,假设报价为FOB宁波价,数量2000件,要求2013年1月装运,付款为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在大家不断讨论、优化中得出国际化发盘可以写为:2000件每件300人民币元FOB宁波2013年1月装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讨论:发盘的有效期;发盘效力的终止;发盘的撤回、撤销及接受的要件等。

提出生活化的问题,消除学生对学科知识的陌生感,启发其思考,真正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探究知识内涵,这也符合学以致用的原则,更使“生活”与“专业”得到了无缝的对接。

(三)经“生活化”提升,真正理解专业

对于一系列生活化问题的提出,学生感觉熟悉又感到新奇、充满挑战,随着问题的解决,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知识的学习上经历一螺旋上升的过程。此时不是学习(下转第158页)(上接第156页)的结束,而是真正专业学习的开始。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让学生明白了磋商的流程、内容及注意点,把学生引入了门,而此时学生感觉自己俨然已是一外贸“专家”,我们就让这些“专家”进入外贸实训模拟室进行磋商模拟操作,把所学知识在模拟实训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让学生有充足的成就感。同时在操作中学生会碰到一系列问题,如:询盘时应怎样表达才能吸引对方的眼球?报价报多少报什么价才是最合理的?装运、数量、保险、付款等变化,价格应如何调整?等等。而这些问题又激励着学生不断学习,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学生也不断向外贸“专家”靠近。当然,除了软件模拟操作,我们还需到仿真模拟洽谈室进行合同的磋商,在仿真洽谈的过程中,学生又能深深感到除了专业知识,我们还得掌握一些《商务谈判礼仪》《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地理》《商品学》《市场营销学》等知识。有了一系列专业知识作铺垫,学生就可以借鉴学校的地理优势,在每年的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上大展身手,在应用中真正用活、活用知识,在应用中不断学习进取。

通过专业知识学习、软件模拟实习、场景仿真实训、社会实习,真正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运用中练就所学专业的实际能力。在整个“生活化教学”中,不仅内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更教会了学生学习。

四、反思

在“生活化教学”中,我们常常容易出现以下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1.只注重“生活化”,而忽略了特定的中职学生的生活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生活化主体,甚至出现仅为“生活化”而“生活化”,远离了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不可抗力时,我以911事件为切入点,没考虑到这些学生都是90后,对911事件毫无印象。因此,所选的话题或材料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2.注重“生活化”后的“专业化”,避免使专业化淡化

“生活化”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专业。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要及时让学生更近距离地接触专业,让学生感到学习专业的必要性,让学生体会专业的“专业性”,以提高其综合的专业技能。例如:在报价的学习中,我们让学生从生活中直接体验报价的重要性,同时还得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外贸报价的复杂性。如何做好其中的链接,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3.应重视“专业化”后的“实践”,注重知识的提升

学习本身是为了应用,专业的学习更得注重应用,重视实践。在外贸教学中,我们的实践较多的都是模拟、仿真,如何让学生把所学真正地创造性地应用到社会实践中,这值得我们思考,也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影,叶玮光.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之借鉴[J].教育理论研究,2009(03):25-26.

[2]许宝良.外贸业务协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

[3]费景明,罗理广.进出口贸易实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

[4]胡国枢.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08),1.

第3篇

关键词:项目化管理;志愿服务;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119-02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在20世纪60年代学雷锋活动基础上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的。1995年,团中央发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社区援助活动”的通知,有力推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了“政府支持、团委领导、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的活动模式,在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还不够多,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活动经费也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等。针对这些不足,近年来,我们把项目化管理应用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化管理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应用,是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的一种探索。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特点

项目化管理是当今世界较为先进的一种管理手段,在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化管理是指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运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对项目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其核心思想是以项目作为独立的组织单元,通过项目管理的形式,来保证活动组织的灵活性和管理责任的分散并有效落实,最终确保活动目标的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就是把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活动视为“项目”,进行项目设计:通过项目申报、项目审批、项目运作、项目检查、项目验收等程序,实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引入竞争机制、强化主体地位等特点。

1.优化资源配置

项目化管理不是以组织为纽带,而是以项目为纽带。项目的形成,要通过申报,申报的过程就是一个全面发动的过程、广泛参与的过程、集思广益的过程、好中选优的过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否充分利用资源,不仅涉及到在一定资源条件下,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怎样开展活动、参与人数是否足够多、受益面是否足够大等问题,还涉及到能否进一步挖掘、开拓新的潜在资源等。在众多项目中,通过项目竞争、整合,最终选取能够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项目进行立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实行项目化管理,由于事先没有现存的活动方案,没有框框条条的限制,可以使广大青年学生敞开思想、充分想象,大家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最终选择社会最需要、对学生教育意义最大的活动内容,形成最佳的活动方案。

2.引入竞争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项目要通过层层选拔、反复论证、仔细推敲、比较择优才能最终形成,充分运用了竞争机制。参与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广泛开展调查,充分进行论证:在可行性、创新性、团队协作、群众参与、效益收获等方面是否做到了最好;是否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经费、挖掘了新的潜在资源;面对评委能否作出客观的、有条理的清晰表述。只有在众多相似或相同类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中,表现出特色、优势,得到评委的充分认可,才有可能脱颖而出,获得立项。这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的形成机制,对众多参与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项目的设计、完善、竞争以及实施过程中,使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了锻炼提高。

3.强化主体地位

项目化管理的操作程序使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程度不断加深,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随之得到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由下而上的项目申报程序,使学生在申报、竞争过程中,充分表达了个人诉求,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项目获得立项,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要不折不扣地落实责任、完成任务,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执行能力;当完成了既定任务,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学生会真切地体会到成就感。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强化,参与热情自然高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施,淡化了行政组织行为,强化了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给学生更多发挥个性和创造力的空间,尊重并强化了学生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施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是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的探索,要充分发挥项目化管理特点,充分体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优势,实施过程是关键。在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立项、执行、评价是关键,不仅要在各个方面做好工作,而且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要通过健全项目化管理的相关制度、抓住项目化管理的首要环节、发挥项目化管理的主体作用、形成项目化管理的评价体系,形成和完善“立项、执行、评价”三位一体的活动体系,充分发挥项目化管理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管理职能。

1.健全项目化管理的相关制度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而言,是一项新的工作,在立项、执行、评价的各个方面都无章可循,所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首先要在立项、执行、评价的各个方面建立制度。制度内容要体现项目化管理的特点,有利于发挥项目化管理的优势。开始可以是试行,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修订,逐步健全配套的实施办法,使项目申报、评审立项、过程监督、结果评估、总结表彰,都有明确的操作程序,按章办事,既能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更加规范,也能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只有健全项目化管理的相关制度,才能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第4篇

论文关键词:项目化管理;志愿服务;应用

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在20世纪60年代学雷锋活动基础上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的。1995年,团中央发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社区援助活动”的通知,有力推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了“政府支持、团委领导、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的活动模式,在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还不够多,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活动经费也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等。针对这些不足,近年来,我们把项目化管理应用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化管理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应用,是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的一种探索。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特点

项目化管理是当今世界较为先进的一种管理手段,在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化管理是指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运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对项目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其核心思想是以项目作为独立的组织单元,通过项目管理的形式,来保证活动组织的灵活性和管理责任的分散并有效落实,最终确保活动目标的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就是把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活动视为“项目”,进行项目设计:通过项目申报、项目审批、项目运作、项目检查、项目验收等程序,实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引入竞争机制、强化主体地位等特点。

1.优化资源配置

项目化管理不是以组织为纽带,而是以项目为纽带。项目的形成,要通过申报,申报的过程就是一个全面发动的过程、广泛参与的过程、集思广益的过程、好中选优的过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否充分利用资源,不仅涉及到在一定资源条件下,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怎样开展活动、参与人数是否足够多、受益面是否足够大等问题,还涉及到能否进一步挖掘、开拓新的潜在资源等。在众多项目中,通过项目竞争、整合,最终选取能够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项目进行立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实行项目化管理,由于事先没有现存的活动方案,没有框框条条的限制,可以使广大青年学生敞开思想、充分想象,大家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最终选择社会最需要、对学生教育意义最大的活动内容,形成最佳的活动方案。

2.引入竞争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项目要通过层层选拔、反复论证、仔细推敲、比较择优才能最终形成,充分运用了竞争机制。参与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广泛开展调查,充分进行论证:在可行性、创新性、团队协作、群众参与、效益收获等方面是否做到了最好;是否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经费、挖掘了新的潜在资源;面对评委能否作出客观的、有条理的清晰表述。只有在众多相似或相同类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中,表现出特色、优势,得到评委的充分认可,才有可能脱颖而出,获得立项。这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的形成机制,对众多参与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项目的设计、完善、竞争以及实施过程中,使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了锻炼提高。

3.强化主体地位

项目化管理的操作程序使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程度不断加深,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随之得到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由下而上的项目申报程序,使学生在申报、竞争过程中,充分表达了个人诉求,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项目获得立项,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要不折不扣地落实责任、完成任务,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执行能力;当完成了既定任务,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学生会真切地体会到成就感。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强化,参与热情自然高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施,淡化了行政组织行为,强化了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给学生更多发挥个性和创造力的空间,尊重并强化了学生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施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是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的探索,要充分发挥项目化管理特点,充分体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优势,实施过程是关键。在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立项、执行、评价是关键,不仅要在各个方面做好工作,而且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要通过健全项目化管理的相关制度、抓住项目化管理的首要环节、发挥项目化管理的主体作用、形成项目化管理的评价体系,形成和完善“立项、执行、评价”三位一体的活动体系,充分发挥项目化管理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管理职能。

1.健全项目化管理的相关制度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而言,是一项新的工作,在立项、执行、评价的各个方面都无章可循,所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首先要在立项、执行、评价的各个方面建立制度。制度内容要体现项目化管理的特点,有利于发挥项目化管理的优势。开始可以是试行,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修订,逐步健全配套的实施办法,使项目申报、评审立项、过程监督、结果评估、总结表彰,都有明确的操作程序,按章办事,既能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更加规范,也能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只有健全项目化管理的相关制度,才能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2.抓好项目化管理的首要环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首要环节是立项,项目化管理的特点和优势都与立项有关,项目决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水平和成效。立项是个笼头,抓好这个笼头就有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取得成效。抓好立项,体现在立项内容上:要选择“热点”项目,即广大青年学生关注的、参与面广的活动;要选择“精品”项目,即项目在精不在多,有利于集中资源打造精品;要选择“实在”项目,即项目内容丰富、易于操作、效果明显。抓好立项,还体现在立项方式上:要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有利于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按章办事;要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竞争中增长才干。要充分运用项目化管理在立项上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好团组织的引导作用,围绕学校育人的中心工作,反映大学生成长成才迫切需求,把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结合起来,把社会工作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转贴于

3.发挥项目化管理的主体作用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主体是广大青年学生,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立项、执行、评价各个环节中,都要充分体现广大青年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服务中的主体作用,既是项目化管理的要求,也体现政府支持、团委领导、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的原则。在立项上,学生进行活动策划,设计标书,参与竞标;在执行上,由学生组成项目组,在标书的框架下自主开展活动:参与人员的组织、协调,活动经费的合理使用,校内外资源的深入挖掘,通过发挥自身最大潜力,把活动办成“精品”;在评价上,项目组要提供总结报告,分析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标书目标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最终由广大学生投票,为服务活动评分,决定优秀等级。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中,团委的领导作用,体现在方向上,是政治思想上的引导;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咨询上,是对疑难问题的解答。团委的领导和教师的引导,都应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4.形成项目化管理的评价体系

如何客观评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的水平和成效,还有赖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项目评价特点是参照项目组的总结报告,根据项目申报书的各项承诺,评估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效益,即是否解决了社会存在的问题,是否满足了社会需求,有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反响;二是学生认可程度,即有没有得到多数学生的赞许,学生是否欢迎这样的活动,参与者是否得到素质的提高;三是经费使用情况,是否在预算的范围内使用,是否超支,是否挖掘了新的潜在资源。按照评价体系,通过验收总结材料、组织座谈讨论、群众投票等方式,综合评价项目完成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向上级汇报。对评价结果,要有具体的奖惩措施,评选优秀项目负责人,对没有完成任务的项目管理组要责成总结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注意事项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不同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传统管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传统管理模式是团委主管主持,即由团委对志愿服务活动全面负责: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组织、实施都由团委作出决定,团总支、学生会负责具体实施,行政管理的色彩较强。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中,团委成为招标的甲方,团总支(或团支部)、学生会成为投标的乙方,甚至广大团员青年都可以自由组合,进行投标;一旦中标,投标中标方即团总支(或团支部或自由组合)将成立项目组,按标书的内容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团委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监督方,项目组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项目组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责任主体。由于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中,角色定位、工作职责与传统模式相比都有所变化,在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就有一些事项必须加以注意。

1.学生干部角色定位的转换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中,学生干部通常为项目组的主要成员,同时还具有学生干部的身份。在日常活动中,他们代表学生组织(团总支或团支部、学生会或班委会),为学生组织负责;而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他们代表项目组,行使人员调配、经费使用的权力,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负责。这两种角色可能会在同一时空里轮流出现,因此,学生干部要认真处理好这两种角色的及时转换,适应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应用。

2.团委要切实承担监督职责

青年大学生热情高、创意多,但阅历浅、经验少。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团委虽然不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负具体责任,但也不能放任不管,要切实加强监督,担负监管职责。要关注服务活动进展情况、每个环节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尤其是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情况,都要及时听取汇报或实地调查。另外,在与社会组织的勾通、协调上,是否存在困难,也要给予帮助。团委加强活动项目运行过程监督,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3.服务活动结果评价要实事求是

第5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生活;化学作用

由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版到化学教科书上的内容全面而具体,除了应对化学学科的测验,更多的是能够学有所用,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并且有所创新,这才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本文将探讨高中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即化学生活。

一、化学生活

化学生活,即生活中由化学元素组成的部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一切都是物质,一切都是化学。化学与物理相似,都是贯通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区别于物理的是,化学,是微观世界展现的学科,寻找的是不同的宏观现象之间的微观联系。同时,化学也是一门极其神奇的科目,有限元素的排列组合,有限物质的随机碰撞。化学世界有太多的可能性,也正是这种可能性,让化学生活更为丰富多彩。化学日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相联系。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和化学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学科。化学与生活的这种密切联系,我们简称为化学生活。当今,化学在各大问题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例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人民温饱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等。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包括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许多元素和组成我们生活环境的元素。大部分化学物质都是天然存在的,是化学家们在不断探究自然界的过程中发现的,但有一部分是化学家为了得到性质更优、价格更低的化学物质而合成的,比如合成橡胶。总之,生活中处处都是化学。

二、生活化学

生活化学,即生活中的化学,这一部分,主要解释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生活中现象的化学解释。

1.化肥:化学肥料,利用化学反应的原理去制造肥料,把农作物需要的营养保留而耗散其余不需要的成分,以增加粮食产量。

2.化学药品:针对病菌的某些性质,例如表面是蛋白质等,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达到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目标,保证人体健康。

3.化学能源:能源的利用本身就是一个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而对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加以利用,这就是能源。化学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不仅解决了当代的生活需求,也是为了地球未来更好的发展。

现在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看看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1.醋。醋在化学中的专有名词叫乙酸(CH3COOH)。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功能,醋还有更多的用途:①醋,可以使钙质和磷质大量溶解,在煮汤时,适量加醋,可以提高营养的有效提取率。②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不易被破坏,烹饪时适量的加一些醋,可以保护食物中的维生素C不被破坏。③醋有解除腥味,杀灭细菌的功效。在生鱼片中放入适量的醋可以消除鱼腥味。

2.除水壶垢。①在水壶中放适量的醋,然后加水烧至沸腾,水垢便可除去。化学原理:水垢成分主要为CaCO3和Mg(OH)。②在水壶中放适量的小苏打,然后加水烧至沸腾,水垢便可除去。

3.去除衣服上的污渍。许多污渍仅仅利用洗衣粉、洗衣液等常用的去污产品根本不能有效清除,其实对污渍进行了化学组成的分析之后,去除污渍就会显得更为简单:①血渍:将有血渍的部位用过氧化氢或者漂白粉水浸泡,再搓洗。化学原理:因血液里含有蛋白质,可以通过过氧化氢和漂白粉进行溶解。②油渍:在油渍上滴上汽油或者酒精,油渍会随着汽油和酒精的挥发被带走。化学原理:酒精是能溶解衣服上油污,油污与其相溶后再溶于水,汽油能与衣服上油污相溶后直接挥发。

三、生活中使用化学药品注意事项

化学反应在生活中是普遍的,但是生活中化学药品较少有直接使用,不过有的物品的内部可能包含了一些化学药品,而有的化学药品是具有毒性或者强腐蚀性的,对于这些药品的使用,我们必须注意。有的化学药品甚至同时具有挥发性和毒性,例如水银。由于升温快,水银被用于温度计中,可是,温度计一旦被打破,水银泄漏,将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化学药品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必须了解化学药品的性质,并且尽可能地避免和未知性质的化学药品的直接接触。所以作为教学者,在校应教导学生在化学试验中注意事项如下:

实验室内大多数药品的化学性质我们都已经在课堂上介绍过,但是,部分药品的部分性质,对于化学家们而言,依旧是有待探究的,所以,在进入实验室之后,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规定,不可随意触碰药品,不能将未知反应的药品随意混合,更不能将未使用完的药品带出实验室。对于试验中使用过但没有使用完的药品,不能倒回原来的试剂瓶中,以免影响试剂的纯度。同时对于一些激烈的化学反应,很多学生都还不具备充分应对的能力。总之,学生要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实验,不能轻易尝试危险的未知的实验,其余的操作必须咨询在场教师。

危险的化学试剂有以下几种:易爆和不稳定物质、氧化性物质、可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和放射性物质。对于有这些性质的物质,只允许在特定的场合进行使用,绝对不能准许的生活中任意使用或者将其带到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合。在使用化学物质的过程中,不仅要确认使用者自身的安全,还要充分考虑群众以及周围的实验者的安全。

第6篇

【关键词】化学物质 生物降解 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新的化学物质不断的出现,据资料显示我国每一年都有一百多种新的化学物质注册。新化学物质的出现并在生活中使用,一定条件下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丰富了人们生活,而已经使用的化学物质和待使用的化学物质中可能有潜在的有害物质,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危害自然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高度重视化学物质安全评价工作。生物降解作为有机污染物降解重要降解过程之一,其生物降解性不是化合物的难易分解程度判断标准,也是生态环境中滞留时间长短的重要指标,对化合物在生态环境中的转化和风险评价有重要作用,能更好满足现实需求。文中从生物降解技术实际出发,做出如下分析。

一、生物降解技术概况

(一)生物降解概念

生物降解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其可能是微生物的有氧呼吸,也可能是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生物降解过程难易程度不仅与其本身特征有关系,与有机物的结构特征也有关系,其中简单的有机物先降解,复杂的有机物后降解。生物降解不一定是生物自身引起的化学物质结构变化,也可能是化合物被矿化或完全矿化化合物转化成c、h、o、n等稳定的无机化合物。有机物降解过程也是化学物质在环境中转化的重要过程之一,且是大部分化学物质在环境中转化的归趋。

(二)生物降解技术分类

目前来看,对生物降解技术有多种分类,主要有初级生物降解、最终生物降解、快速生物降解和固有生物降解等。初级生物降解就是化学物质在生物作用下化学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使化学物质本身丧失的过程;最终生物降解也可以称为好氧降解,是化学物质被微生物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矿物盐和新的微生物细胞成分的过程;快速生物降解是化学物质固定的时间内和接种物接触而表现出来的生物降解能力;固有生物降解就是在良好的试验条件下,化学物质和接种物长时间接触而表现出来的生物降解潜力。

二、基于有机污染物模拟实验分析生物降解技术

目前来看,国内外对化学物质生物降解技术研究的试验比较多,多数试验是用污泥作为接种体对污水处理厂中的生物降解进行分析。这种生物降解技术试验方法虽然经济,但是却不能对高浓度物质、母体化合物进行分析,从而使生物降解技术的结果得不到保证。加之试验过程中未充分考虑沉积物对降解的影响和不对受试物进行测定,其降解率相对较低。再加上污染物可能受微生物物质的影响而产生其他物理过程,不能更好的实现有机物生物降解实验。因此,有必要采用新的试验方法对有机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技术进行分析。

(一)实验准备

鉴于之前的化学物质生物降解技术试验,多为在未受污染区和污染较轻的天然水体中进行,其劳动强度大、用时长、资金量大。本文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对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技术进行研究。研究以甲基对硫磷为对比物,这种化合物质是一种高效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和石油;试验中选用的材料是经过两次蒸馏两次的纯水和乙腈;选用的仪器是液相色谱仪、恒温振荡培养器、离心分离机、微电脑酸度计、固相萃取小柱、玻璃瓶和标准检验筛等;接种物为天然地表水;试验装置采用的反应器是2l玻璃瓶,将其设置在可以调温的大型振荡器中,并对其进行旋转使其与自然水体流动相似,从而使颗粒物漂浮在水面;试验过程中需要采集水面60mm处的水为水样和沉积物上层约6mm左右的样品,并对样本的水温和ph值进行测定,再经过标准筛筛过之后,将其放置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试验。

(二)试验过程及分析处理结果

试验中要对水样和沉积物连续24小时搅拌,用重量差法来计算用泥量,再利用母液的形式增加4个玻璃瓶,用清洁的空气将丙酮吹散,并在两个反应瓶中各增加1l左右的地表水样,另外两个瓶中加入标准浓度的沉积物,对地表水进行定容。之后在适当的时间段

内从瓶中取出适量的样品,进行离心除去悬浮颗粒,再经过小柱收集淋洗液。在此基础上用液相色谱仪等仪器对样品进行分析,依据生物降解半衰期公式进行计算。结果甲基对硫磷在地表水和沉积物中的降解过程与一级动力学规律相符,与实际水体中有机物降解过程也相同。当甲基对硫磷有沉积物存在时,其降解速度相对较快,而在地表水中,降解速度相对较慢。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悬浮物反应时,可能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浓缩或成为微生物菌落的载体。这与甲基对硫磷前三天和前四天的实验不同,之前测得浓度低于实验开始的添加的浓度,出现这种原因可能是物质自身特性或加入母液而引起的。经过甲基对硫磷在地表水和沉积物中应用分析,其结果与许多专家测得的结果一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化学物质生物降解技术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试验证明化学物质生物降解技术的良好效果,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保证人们身体健康。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化学物质研究相关的工作可能还会有新的问题,对生物降解技术的要求将会更高,这就需要对化学物质的生物降解技术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邱孟德,陈杏娟,邓代永,孙国萍,郭俊,许玫.溴代阻燃剂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10(07).

[2]张敏,安莎莎,宋洁,杨松,邱建辉.pbs/天然黄芩色素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12(01).

[3]李仲.硝基苯化合物生物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

第7篇

当人们用洗衣液、洗发水代替皂角水洗衣、洗头,喷洒农药将田间肆虐的害虫杀光,吞咽几片药片后就躲开死神的纠缠……我们不得不佩服人类的创造力,感叹化学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使脆弱的生命变得强大、坚韧。但所有的化学物质都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福音吗?当三聚氰氨掺入奶粉,瘦肉精出现在肉类食品中,膨大剂介入西瓜的生长,塑化剂引起人们的恐慌……我们领教了无数有害物质的毒性,更认识到化学其实是把双刃剑,一下子很难厘清是祸还是福,有的化学物质一段时间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最终却让人类尝到了生态失衡的苦果,有的化学物质如果用错了地方,就会变宝为害。如何趋利避害是化学研究的课题,更是化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师如果把化学教育只定位在让学生懂得已有的知识、应对考试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正确运用化学知识调控生活,使生活更加精彩。

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和认知,不应该只停留在书本上,更重要的是应用到生活中。因此,我们就应当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既宏观把握化学物质在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功用,又能深入到眼睛看不到、手摸不到的微观世界,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层面去认识身边的事物,弄清物质的起源,将可能产生的危害扼杀在源头。例如,当我们看到炒菜用的食盐时,自然联想到它的晶体结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离子会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用盐时就应考虑到适量,平时就应该少吃或不吃腌制食品;当我们吃饼干、喝牛奶、吃方便面与火腿肠时,可以先认真看看说明文字,了解这些食物中存在哪些食品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常见的亚硝酸钠、抗氧化剂、氢化油等)的组成、性质,长期食用对人体有无危害;当人们生病吃药时,就应该好好看看说明书,了解它的结构与性质,药物作用原理,有没有副作用等等。当我们知道了有关化学物质的性状,具体到分子、原子,搞清物质的来龙去脉,至少可以消除消费的盲目性,提升生活质量。

化学是发展变化的,我们既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并继承前人已有的化学研究成果,又应以创新的思维前瞻物质发展变化的端倪。可以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也可以作为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性课题,引导学生多一些洞察力,多一些对新物质的敏感与发现。例如,随着农用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大量地洒向农田,其中的一些有害物质通过土壤和水体在生物体内聚集,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畜禽体内,导致食物污染,最终损害人体健康,所以淘汰了传统的像“六六粉”之类的剧毒农药,而改用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再如,田间焚烧秸秆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怎样找到一种方便农民耕作,又能降低成本,充分利用秸秆资源的途径?学生对此类的问题很感兴趣,有的课题组就选择了这样的内容进行探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化学、发展化学,就是要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如果只注重现实的经济利益,就很危险了。也许学生正在读书期间,还没有能真正地面对种种物质的诱惑,但基本的世界观的形成,则是在青少年时期,教师在这方面的引导义不容辞。例如,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这本来是有利于人类的化学物质,可是一些不法商人却只顾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使之转而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学生是化学知识的接受者、运用者,也是未来化学知识的建构者,不管充当何种角色,都将面临利益的取舍,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施加正面影响,用长远目光看待化学物质的功用,赚取个人利益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社会的责任。

(于爱萍,江苏省泰兴中学,2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