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6:50:17
序论:在您撰写基础会计的基本职能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面向专业
本课程将面向财务管理专业新生。财务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来源有两种途径: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无论是哪种来源,此类学生的文化课程掌握程度都比普通高校学生要薄弱些。虽然该专业学生的学习情绪不高,但他们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比如说对实践环节的兴趣就会明显高于理论课程的学习。
(二)计划课时安排
本课程原本属于纯理论的课程,但基于职业能力本位这样的定位后,预计将原来的纯理论课程修改成“理论+实践”的课程,一学期中有56课时是理论部门,16课时是操作课程。改革后,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动手实操技能。
二、课程改革目标
(一)重点解决的教学问题
很多高职院校基础会计的教学主要是以让学生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为主要目标,虽然学校会设置实训课,但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考证而进行的特训,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会使学生有个优异的考试成绩并顺利拿到从业资格证书,但是当步入社会时他们仍旧需要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培训时间才能真正上岗。
(二)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制定教学目标
本课程将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考虑《基础会计》课程的重要性,结合企业对会计岗位能力的要求,准备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来构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写和各种经济业务的核算以及会计报表的填制等专业知识。
三、师资建设改革
《基础会计》课程在整个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前提。所以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会影响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一)专职教师实行“3+1”培养模式
专职教师是财务专业师资的核心力量,因此,应重视该课程的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教学团队。做到专职教师能够每三年到企业的财务相关部门脱产实践一年,实现“3+1”师资培养模式。
(二)兼职教师实行定期考核制
兼职教师应具有丰富的会计行业工作经验,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此外,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应该做到每学期考核一次,具体采用督导听课及学生测评的方式来评价其教学水平。
(三)行业专家实行校外导师制
学校每学期将联系一定数量的财务专业的行业专家来学校给学生讲学,讲学过程一定要形成考核机制,作为学生实训成绩的一部分。行业专家将成为学生的校外导师,定期和学生联系并向学生布置任务。这种机制将为将来学生校内综合实训做好准备。
四、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
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共同探索人才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根据各个岗位的要求与订单式培养协议来安排教学内容。在学校办特色班级,可以用委托培养企业来命名,比如苏宁班,就是以学生实习企业名称来命名的。订单培养能使学生所学内容更加接近将来就职的企业,从而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五、教学方法改革
在实际教学中,除了采用我们传统的教学授课方式,也要学会使用一些新的授课方式,像使用任务驱动法、角色体验法、案例教学法等活泼生动的方法。比如在《基础会计》课程“短期借款业务”这一章节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方法。比如学习“短期借款业务”,教师首先给学生一张企业借款借据,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比如短期借款的特点是什么、怎样编制短期借款的记账凭证。
(二)案例分析法
在学习“短期借款特点”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比如A没有通过正常渠道而私自把单位的10万元借给了B去炒股,结果不幸全被套住。此时可以提出“怎样管理短期借款的借入和使用”等问题让学生思考。
(三)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模拟真实的业务场景,让学生在网上进行会计核算。《基础会计》理论课配套有《会计模拟实验》课程,要求学生完全利用计算机模拟手工操作的方式,模拟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并完成整个会计循环过程。
六、总结
我们倡导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应该以专业职业能力本位教育,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让社会与学校相联系,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能力本位的教学改革应用到高等职业院校,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所必须的。
参考文献:
[1]蔺婷.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2]王炜,杨欣.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会计职业能力”课程标准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1).
[3]张琳.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研究[J].职教通讯,2016(18).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职业能力,课程改革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2年,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 高职高专的在读学生中,会计专业的学生人数占到了全部高职高专学生人数的十分之一,尽管有人对这种比例过高的现状表示了担忧,但是,学生们认可、家长热情很高、社会需求又大量存在的现状,还是维护了这个高报考率的现状,而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与我国会计制度的一步步完善,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还会保持一段相对长时间的旺盛需求格局。
一、基于职业能力本位,优化会计专业相关课程
为解决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内容重复问题,我院对会计专业的一些主干课程进行了调整,对内容上相重复的一些课程进行整合,比如《财务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涉外会计》等多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发生重复,既占用了学生的宝贵在校时间,也没有学到更多的新知识,为此我院将以上课程统一为《初级会计实务》,这样做的目的,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又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考取助理会计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金融学》的部分内容也有重复,而重复设置课程内容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并对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的培养目标无益,为此我院将以上课程统一选为《财务管理》,此门课程的系统性学习,将为学生将来适应中高层财务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学生走向社会考取中级会计师职称提供有力的帮助,科学发展,一举多得。
二、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
近年来我院会计专业课程均是以围绕会计职业能力培养来开发相关课程的,而开发的每门课程必须深入现实社会,并对会计职业进行广泛认真的实地考察与调研,内容涵盖企业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职业能力要求、技能要求、证书及其他要求等方面。通过对多家企业的走访与人力资源市场调查,分析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目标,来确定会计从业能力标准(包括学生应该掌握哪些重要的理论知识、相关实践技能和基本的职业能力等内容)依据职业能力标准,将相关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会贯通,挖掘课程内涵,旨在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三、注重双师型队伍建设,顺应教育主体多元化的要求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学校的很多老师都是出校门进校门,属于典型的理论型教师,实际会计工作经验比较缺乏,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从本科院校外聘的兼职教师,他们中有些人并不是双师型教师,而且本科学校教学模式并不适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师资力量的强弱是能否提高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要素,高职高专院校更应打破以学历、职称和科研成果作为高职高专教师评价体系的旧有模式,不能总是鼓励教师追求高学历和无穷无尽科研成果,而对会计实务工作和职业技能的系统培养却无暇顾及,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不能与本科院校和学术研究型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相比,而更应具有教学实践经验特色,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岗位实际工作能力培养。
四、认真做好会计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高专教育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是升华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习实训基地又细分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主要以模仿企业的实际工作环节和真实场境而建立起来的。模拟真实职业场所,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把专业课程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在校内得以巩固和熟练的主要场所,此举的完成,将对于学生初步了解、掌握相关职业岗位的相关能力要求有重要作用。我院会计专业拥有3个校内实训实验室:用友ERP实训室,用友U8财务软件实训室、会计技能实训室,以上实习实训室的建成使用,可以充分为学生提供模拟现实工作内容和工作环节的真实场所,使学生们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五、大力开发会计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弥补了校内教学硬件设施的不足,但这样的实习实训基地毕竟是仿真虚拟的,不是真实存在,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因此它还无法使学生真实、完整的了解企业文化和相关会计规章制度,也很难感受到现实企业中真实的工作场景与氛围。在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的还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众所周知,岗位实战锻炼不仅是简单的亲自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也是身临其境的工作环境中面临多重复杂压力下的综合能力的一种有力锻炼,在纷繁复杂的因素和压力中分析问题,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然后动手操作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才是社会所需的能力,而这些恰恰就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对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有力补充,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要充分认识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做到工学结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办法。
总之,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是以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核心,突出关键能力,注重创新能力,重新整合现在课程,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既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兼顾学生关键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真正做到让学生掌握相关综合职业能力,以应对未来竞争愈加激烈的职场环境。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是体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关键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黄健琴.奥地利商业学校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借鉴[J].中国培训, 2004, (7).
[2]郭 亮,晋 波.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研究[J].会计之友, 2004, (7).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会计电算化代替了人工记账、算帐、报账等会计活动,成为会计行业的主要计算模式;是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以及发展的需要;是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和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会计电算化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而已经发展为一门多种学科的综合体。本文就会计电算化在行业中的实施对传统的会计职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一、电算化会计在行业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基本特点
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主要是指应用电子技术对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现阶段主要表现为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替代部分在手工会计下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判断。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的过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1、首先,是电子计算机为主要的计算工具,数据处理代码化,速度快,精度高。电算化会计是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工会计下人工记录和处理数据的替代物。它采用对系统原始数据编码的方式,以缩短数据项的长度,减少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从而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
2、其次,数据的处理是人机结合,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复杂化。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比如,一般对操作权限的限制设有密码程序,验证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有校验程序等。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
3、再次,电算化会计与手工记账规则发生了变化,手工记账规定日记账、总账都要使用订本账册,明细账要采用活页式账册,通过若十个套账来实现相互牵制、相互核对。凭证、账本记录的错误之处要用划线法和红字更正法更正。电算化会计形成的账页都是通过打印输出的,可以装订成为活页式,打印输出的一般是日记账、总账和报表,由于明细账涉及大量的二级科目、三级科口,打印数量比较大,因此,一般都是用磁盘、光盘等形式输出,对账工作一般是依靠会计软件完成,只要输人的原始凭证是正确的,计算机可以迅速完成手工条件下的各种账务处理功能。手工会计下的账册核对功能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已由计算机代替,明细账记载的各种会计资料只需计算机查询功能就可完成显示或者在需要时打印出来。人们更多的是依赖电算化系统建立各种辅助账,更多地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
对于账簿记录错误的处理,已不再采用手工方式下的改错法,但为了保证监督审核。一般规定,凡是已经审核过的数据不得更改。如果出现错误,那一定是合理性问题,采用输人“更正凭证”的方法加以更正,类同于红字更正法,这样就可以保留更正的痕迹。
二、财务会计电算化对于财会工作的影响的基本特点
会计电算化不仅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大大提高了企业财会信息的处理和传递速度,更重要的是企业财会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使企业财务真正做到统一规范。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企业可以轻松的实现对财务数据处理和业务流程的规范,避免了在传统会计期间因人为因素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不统一和不对应,减少了实际工作中标准的模糊性以及主观人为地不确定性,增强了会计工作客观性和会计信息可比性,方便企业对财务及业务流程进行控制。
2、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由于基于网络化处理,不仅可以做到在财务各岗位间的资源共享,保证财务数据一体化;而且对生成的财务信息,在设置权限的情况下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任意查询。在传统会计时期,由于分工传递和手工操作,不仅财务以外无法获得所需信息,即使在各财务各岗位间也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3、便于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一方面最大可能地细化和明确了会计工作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参照依据和考核标准,可以对会计人员和工作进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实现了有效实时监控,所有数据及操作情况均记入系统日志,各分支机构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减少。
4、强化了财务管理。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使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能力更及时和准确,反映的信息更加细致、全面和深入、信息查询对领导掌握财务运行提供了方便,保证了财务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三、会计电算化对于财务审计上的影响表现
一、反映与核算辨析
“反映”是指按照反映论的原理,对经济活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对于将“反映”作为会计职能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反映”包括观察、计量、记录、归纳、综合、分析、判断、预测和决策在内,是深刻地认识客观经济活动的过程。即“反映”是对过去、现在的反映和对未来的预测,是对表象和实质的反映,是对客观经济活动过程的深刻认识。还有人认为“反映的过程就是把大量会计数据转换为财务信息的过程。”
“核算”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的资金运动真实、准确、完整地进行记录、计算和报告。会计核算往往贯穿于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经济业务事项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会计法》所规范的会计核算,主要限于事后核算方面的内容,即对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作出规定,而没有过多涉及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等管理会计的内容。
从上述“反映”和“核算”的概念中可看出,两者反映的对象都是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采用专门的方法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同时依据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参与决策。两者的区别在于:1.“反映”比较抽象、概括,“核算”比较直接、具体;2.“反映”的范围大于“核算”,并且“核算”侧重于过程,而“反映”侧重于结果。
在讨论会计职能的过程中,究竟用“反映”还是“核算”的争议最初来自于对“观念总结”的不同理解,有人将其理解为“反映”,有人将其理解为“核算”,还有人将其理解为“反映或核算”。笔者认为,“观念总结”是指运用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包括三层含义:1.利用观念上的计量标准和尺度(货币),客观、正确地计量和反映经济活动;2.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记账、算账、报账,对会计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分析;3.对经济活动进行考核、评价,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反馈作用。将“观念总结”表述为“反映”源于马克思关于会计性质、作用的论述,因此用“反映”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既符合“观念总结”的原意,又能体现会计的本质,还能弥补采用“核算”的不足。
二、控制与监督辨析
从会计角度看,“控制”是指会计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应用一定的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驾驭或支配,即通过指挥、调节和监督等手段完成预期的目标。“监督”,一般理解为监察督促。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反映来进行监察督促,使资金运动符合财经法纪和规章制度。监督一般应建立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利益冲突的基础上,没有双方利益的矛盾存在,也就不会产生监督问题。由此看出,“会计控制”与“会计监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也有联系:“会计监督是会计控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与特殊的经济环境相联系的一种会计控制。”
笔者认为应将“控制”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其理由主要有:1.从词义上讲,“控制”所包含的内容比“监督”要全面,控制包括预测、决策、计划、监督、分析、考核等内容,而监督只是控制的手段和方法; 2.“控制”符合马克思关于“过程的控制”的本意;3.“控制”比“监督”的要求更高。如果在《会计法》中将会计职能规定为“控制”(代替监督),在贯彻实施中就很难操作。同时,应看到《会计法》中的“会计监督”包括“会计的监督”和“对会计的监督”两个方面,从而形成了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而单位的内部监督是靠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来实现的。
三、会计本质与会计职能
会计本质上包括经济信息系统和经济控制系统两个子系统。会计本质决定会计职能,经济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是提供信息,即“反映”;经济控制系统的基本职能是加强经济管理,即“控制”。会计职能体现会计本质,“反映”主要体现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职能;“控制”主要体现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的职能。因此,会计的基本职能应是“反映和控制”,它高度概括了会计内在的功能,揭示了会计的本质特征。
四、反映职能与控制职能的关系
一、“反映”与“核算辨析”
“反映”是指按照反映论的原理,对经济活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对于将“反映”作为会计职能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反映”包括观察、计量、记录、归纳、综合、分析、判断、预测和决策在内,是深刻地认识客观经济活动的过程。即“反映”是对过去、现在的反映和对未来的预测,是对表象和实质的反映,是对客观经济活动过程的深刻认识。还有人认为“反映的过程就 是把大量会计数据转换为财务信息的过程。”
“核算”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的资金运动真实、准确、完整地进行记录、计算和报告。会计核算往往贯穿于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经济业务事项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会计法》所规范的会计核算,主要限于事后核算方面的内容,即对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作出规定,而没有过多涉及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等管理会计的内容。
从上述“反映”和“核算”的概念中可看出,两者反映的对象都是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采用专门的方法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同时依据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参与决策。两者的区别在于:!“反映”比较抽象、概括,“核算”比较直接、具体;"“反映”的范围大于“核算”,并且“核算”侧重于过程,而“反映”侧重于结果。
在讨论会计职能的过程中,究竟用“反映”还是“核算”的争议最初来自于对“观念总结”的不同理解,有人将其理解为“反映”,有人将其理解为“核算”,还有人将其理解为“反映或核算”。笔者认为,“观念总结”是指运用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包括三层含义:!利用观念上的计量标准和尺度(货币),客观、正确地计量和反映经济活动;"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记账、算账、报账,对会计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对经济活动进行考核、评价,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反馈作用。将“观念总结”表述为“反映”源于马克思关于会计性质、作用的论述,因此用“反映”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既符合“观念总结”的原意,又能体现会计的本质,还能弥补采用“核算”的不足。|
三、会计本科与会计职能
从会计角度看,“控制”是指会计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应用一定的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驾驭或支配,即通过指挥、调节和监督等手段完成预期的目标。“监督”,一般理解为监察督促。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反映来进行监察督促,使资金运动符合财经法纪和规章制度。监督一般应建立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利益冲突的基础上,没有双方利益的矛盾存在,也就不会产生监督问题。由此看出,“会计控制”与“会计监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也有联系:“会计监督是会计控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与特殊的经济环境相联系的一种会计控制。”笔者认为应将“控制”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其理由主要有:!从词义上讲,“控制”所包含的内容比“监督”要全面,控制包括预测、决策、计划、监督、分析、考核等内容,而监督只是控制的手段和方法;"“控制”符合马克思关于“过程的控制”的本意;#“控制”比“监督”的要求更高。如果在《会计法》中将会计职能规定为“控制”(代替监督),在贯彻实施中就很难操作。同时,应看到《会计法》中的“会计监督”包括“会计的监督”和“对会计的监督”两个方面,从而形成了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而单位的内部监督是靠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来实现的。
三、会计本质与会计职能
会计本质上包括经济信息系统和经济控制系统两个子系统。会计本质决定会计职能,经济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是提供信息,即“反映”;经济控制系统的基本职能是加强经济管理,即“控制”。会计职能体现会计本质,“反映”主要体现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职能;“控制”主要体现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的职能。因此,会计的基本职能应是“反映和控制”,它高度概括了会计内在的功能,揭示了会计的本质特征。
一、会计基本理论必须前后一贯
(一)“两论”结合,建立前后一贯的会计基础理论体系
会计基础理论体系包括:动因、对象、本质(结构)、职能、目标等范畴。
1.会计与会计学。
2.社会环境与会计系统。会计是为适应环境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对其有重大影响。社会环境千差万别,并不都与会计相关,即使与会计相关,其作用和影响也不一样。会计、统计、审计的社会环境相同,其本质和职能大不相同。应当充分重视社会环境的重大影响,深入研究会计系统的内部矛盾。
3.会计职能与动因。会计职能是会计系统的外在行为,联系会计系统与环境,体现会计环境包括会计主体及有关方面对会计的根本要求以及会计系统满足这些要求的可能性,是需要与可能的统一。
会计为什么会形成两种结构、两种本质、两种基本职能、两种基本目标呢?归根结底,在于建立会计系统的客观需求(或称客观必然性)。这里,首推节约劳动时间规律,它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根据动因要求,既要核算劳动时间的消耗量和劳动成果,又要强化管理,促进劳动时间的节约,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会计的结构、本质、基本职能和基本目标。动因反映社会环境对会计的需求,是环境需求与会计本质、职能结合的统一与概括。基本动因是制约会计本质、职能、目标等“一切矛盾的胚芽”。以基本动因为逻辑起点,以基本职能为研究起点,建立前后一贯的会计基础理论体系。
4.会计对象与会计对象要素。会计对象是价值运动,会计对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对象的初步分类。会计对象要素是会计科目的分类概括。会计反映是对会计对象要素具体内容的确认、记录、报告与分析。会计控制是对会计对象要素具体内容的规划、调节、监督与考评。
5.会计结构与本质。我国会计学界对什么决定本质、什么表现本质缺乏研究,从而影响对会计本质取得共识。决定事物本质和职能的是事物的结构,是事物的内在矛盾。两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外部表现是功能(职能)。功能表现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结构和本质的外部表现。通过基本职能研究结构和本质,不仅是系统理论的一般原理,也为会计理论研究所证明:通过反映职能,发现会计的信息处理结构和经济信息系统本质;通过控制职能,发现会计的经济管理结构和管理活动本质。
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都反映了会计本质,不应各执一词,而应将“两论”科学地结合起来,以全面地反映会计本质。职能内显结构和本质,外联环境和对象。结构和本质决定职能,职能表现本质和结构。本质和职能受环境影响,适应环境需要,但其决定因素不是环境而是结构——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6.会计目标与作用。会计目标是指导会计工作、评价会计准则的指南,是会计系统应当达到的境地。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职能是固有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目标随环境的变化按有关方面的需求而变化。没有该项职能就不可能提出相应的目标,因而直接决定会计基本目标的是会计的基本职能。葛家澍、余绪缨教授指出:职能是体现会计本质的功能,而目标则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
基本目标为总目标服务,受总目标指导,力求实现总目标。根据《会计法》第一条,会计的总目标应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目标是应当达到的,作用是已经达到的,从整体而言,会计目标达到了,会计作用也就发挥了。两者只是角度不同。
综上所述,会计基础理论体系简略图示如下:
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推动下,两种结构、两种本质、两种基本职能、两种基本目标,相互联系,前后一贯。按照质量要求,作用于会计对象,实现会计总目标。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结合是会计基础理论体系实现前后一贯的关键。
(二)以会计目标为起点,建立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
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或称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财务会计理论中最实用的一个部分,是用以指导和评价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在内的统一会计制度的理论体系。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包括会计目标、基本前提、会计原则、质量特征以及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
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以会计目标为起点,提供真实信息与强化经济管理并举,包括对会计规范、会计方法和会计工作的丰富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上承会计基础理论体系,下导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和会计工作,是两者的中介,构成前后一贯、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三)以会计对象为基础,建立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体系
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控制的客体,是统一会计制度、会计方法规范、核算、控制的内容,也是会计科学赖以建立的客观基础之一。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与其对象存在着相似关系,所以我们研究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都必须从其原型——会计对象出发,把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建筑在会计对象的基础上。
1、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2、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二、会计职能之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