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互联网科技创新范文

时间:2023-08-24 16:50:13

序论:在您撰写互联网科技创新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互联网科技创新

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科技创新;产业

互联网背景下科技创新方式和路径都有明显变化,如何适应新形势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市场的变化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成为目前各行业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充分把握互联网的优势,利用互联网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才能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方式和思路

互联网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创新驱动力,加速了创新的步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汇总和记录,解决了科学创新的知识支撑限制。互联网的存在使得人类多个世纪积累的科学技术知识得以系统储存,“互联网+”就是将这种静态的科学价值库储存的价值转化为生产力,将虚拟的知识价值转化为现实的物质财富,实现财富获得途径的升级。其次,利用互联网将科技同创意相结合,解决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3D打印等技术使得创意转化为产品的周期大大缩短。在互联网和创意产品的有机结合中,将奇思妙想通过工业手段实现。这为人们提供一个制造平台,只需要在电脑上利用制图软件将想法落实到图纸上,打印设备便能将这个想法变成一个实物。这为创新理念变为现实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有效的解决了创新技术驱动不足的问题,降低了自主创新的门槛,极大了丰富了创新的来源和可能性。再次,提供个性化服务,解决传统流水线制作的同类化问题。“互联网+”奉行的是个性化和小规模制造,通过互联网的连接,同硬件平台实现空间上的结合,使得每一个创客都拥有了一个小型制造场,有效的解决了各项技术和发明结合的限制,缩短了产品从创意到客户手中的时间周期,解决了创新驱动中工程设备不足的问题,发展了集中创新的新模式。最后,解决了制度创新不足的问题。互联网能够释放出创新的潜力,其主要特点是门槛低、转化速度快、个性化定制容易实现,从而对创新者产生了强大的激励作用,因而能解决制度创新不足的问题,为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

2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的建议和对策

2.1重视大数据创新人才培养

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保证企业创新任务的顺利完成,需要依靠跨学科的众多领域的人才的共同合作,尤其是大数据分析人才。这类人才能够抓取有用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有价值的意见。为了保持该类科技人才的持续化发展,首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倡导尊敬科技型人才;其次要完善基础生活设施,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吸引该类人才的流入和长期保持。最后要提高对大数据人才的待遇,为留住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2.2积极推行互联网创新模式

首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资源提供平台,引起广大创新人才的关注,吸引专业科研人员,发现和挖掘潜在的科技创新人才;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台金融和税收方面的创冲优惠,鼓励和倡导科研人员尝试利用互联网来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为了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推行,应该对关键数据资源共享、知识产权等项目进行预判分析,避免由此造成的失败给创新带来负面影响。

2.3完善互联网创新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有效的降低网络数据安全风险,加强对创新项目的保护,确保科技创新任务的顺利完成,国家应该尽快成立网络风险管理委员会,出台网络安全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成果版权的归属判定细则的完善。通过建立有效的、健全的科技创新和信息安全防护手段,规范网络行为,避免可能产生的创新知识产权的纠纷和经济纠纷,为科技创新成果的共享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2.4建立健全网络创新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对互联网和云服务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因而网络创新机制的建立变得迫在眉睫。首先,应该规范网络技术的准入制度,遏制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产权侵犯的不良行为;其次,引入招投标制度,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科技创新解决方案;再次,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对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定级;最后制定合理的奖惩计划,激励企业进行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完善网络创新机制,降低因知识产权纠纷造成的风险,保证创新任务的顺利完成。

3结束语

在我国鼓励创新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互联网以其优越的功能为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互联网通过连接硬件设施,降低创新的技术门槛,鼓励企业和个体自由深度的探索加快科技发展;通过互联网加企业的模式,壮大创新型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为企业进行互联网创新提供健全的利益保护制度,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法律和社会环境。以此解决我国当前科技创新缺乏动力来源的深层次矛盾,加速了科技创新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兆安.实施“互联网+”战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J].宏观经济管理,2015(04).

[2]张今杰,刘小飞.基于科技创新视角下的科技体制改革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5(02).

第2篇

腾讯在这份报告的前言部分写道:

从经济社会跨入技术社会,这是摆在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一个全新的AI世界即将到来;一场大融合的序幕正在缓缓拉开。

技术社会发展的引擎正由互联网逐步转换为AI。

从技术创新来看,在可预见的未来的智能IOT时代,所有的智能终端都将植入智能芯片,未来的不再有云计算一统天下,而智能计算、认知计算、网络计算、边缘计算将大行其道。

从技术文化来看,AI技术也将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力量,按照自己的逻辑前进,支配并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从技术商业来看,如何利用资本市场等要素的力量,培养我们商业运作乃至产业化落地的意识对于技术商业化至关重要。中国正在进入技术商业化的加速推进时代。

第3篇

(一)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互联网思维嫁接模式1、两种思维嫁接的方式: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是用户思维,其次是社会化思维,其本质是物质与信息传递,而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过程本身也是信息的传导过程。通过互联网思维方式的嫁接,吸取更大范围、更多资源参与技术创新,实现科技人员之间、科技人员与用户之间、科技人员与市场的全方位互动,促进技术成果的完善。同时大大缩短技术推广的中间环节,体现技术成果转化的简单快捷、直观可视与应用标准化。2、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思维转换:在互联网思维引导下,传统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必然要与市场接近,科技创新可由项目管理部门组织,由科技人员、企业、农民提出研发需求,将研发需求放到互联网平台上,打破原有部门、地域界限,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通过网络,组织相关人士出谋划策,广泛征集创新思路与产业发展意见,让者和其他思维碰撞,让用户参与研发,让未来的成果提前与市场对接。即使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亦能使研究与产业应用更加接近。3、互联网思维下的农业技术推广大布局:一是实现农业技术推广途径的多元化。通过推广体系的技术示范与农民培训、电视频道、科技入户等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畅通技术推广渠道;二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品种、技术在线展示与自助培训,实行定向推送技术。三是构建线上展示与线下示范的O2O形式的农技推广新模式。强化物联网应用,在有条件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立农业技术云服务平台落地服务站,集中在网上展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实现线下现场观摩与线上展示结合。

(二)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技术创新推广思维的融合模式1、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目标与方向。与互联网思维的融合:一是基于互联网思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泛团队集群研究为平台,打破部门地域、技术领域界限,体现群策群力的技术创新与推广思维模式。二是基于互联网平台,以技术“物化”创新与推广为导向,以简约化创新与技术标准化信息传递为目标的推广思维模式。三是基于农业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网络在线展示与标准化技术在线自助培训推广新模式。四是基于移动互联平台,集成农业政务信息、技术与市场信息、农资产品、农产品配送等功能,建立模块化、菜单化与技术推广定制的农民电商园、智慧农民手机卡的技术推广与产品营销云服务平台模式。2、建立面向农户、农业企业的农业科技推广云服务平台。以互联网思维实现农业技术的泛推广,须统筹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大数据库,建立国家级或省级区域性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云平台。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云平台运作前,必然要回答建立哪些类型的数据库,由谁建?建立后的数据库怎样为农业生产发挥作用?如农业产能数据、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技术创新成果数据、农业生产技术数据等,做好云平台的顶层设计。其次,通过推广服务云平台,解决好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结合点、云平台服务方式与农技人员、农民的结合点以及农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模式;第三,要解决技术传播与互联网媒体、微媒体的结合方式,使尽可能多地覆盖更多地区、更多领域、更多农户。3、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标准化信息传递与推广。与互联网思维融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必然要求提供标准化的技术信息。首先,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想到将农业技术成果变成数字化、可信息传递的网络“产品”,变为农民、企业易于接受的图片、动画视频、标准化文字等。科技管理部门要将提供适合互联网传播的数字化产品与各类农业应用型研究项目的评价考核挂钩;其次,通过平台集聚相关涉农科技成果,建立易于分类、检索与推广的农业大数据库,实行全国范围的农业大数据联网互通;第三,通过线上与线下示范,以及手机推送App、微信平台载体技术,让农技人员、农民知道最新技术成果,实时了解市场行情,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第四,通过农民及农技人员互联网应用后的口碑宣传,扩大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提高农业技术普及率。

二、互联网思维对园艺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影响与实践探索

(一)互联网思维对园艺科技创新与推广思维方式的影响1、园艺产业技术创新思路转变。农民、农业企业对园艺产业技术创新的要求较高,对园艺产品的市场价格比产量更加关注。对园艺产业技术创新的思维逐步从传统“品种--配套技术--加工”狭义的产业体系技术研究,转变为从生产到餐桌,从农资供应、机械耕作、信息指导到物流配送的广义产业链式研究。根据顶层设计、反向推导、目标公开、底层互动、跨界协作、系统集成、成果物化、迭展的原则,构建园艺产业科技创新大团队、技术集成大平台的互联网创新思维。2、建立园艺技术物化与集成优化网络化推广的思维理念。在园艺生产中,更多的技术成果通过技术物化方式被用户所接受,如种质资源以种子种苗的形式进行物化推广,农业生产资料如新型农膜、基质、新型肥料、生物农药、微生物制剂,以及新型设施装备、新型农机等等本身就是物化成果;对于灌溉技术通过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对于授粉坐果技术以提供蜜蜂、熊蜂、生长调节剂进行物化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也可通过色板、性诱剂、杀虫灯等进行物化推广。即使对于难以物化的栽培技术,也可通过微电影、视频、图文教材、挂图进行物化推广。园艺产业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生产模块,标准化的物化产品,提出不同设施、不同品种、不同区域的系列技术集成优化方案。

(二)构建园艺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大数据平台1、构建园艺产能经济数据监测平台。园艺产业产能经济数据监测平台包括区域内园艺生产产能的监测、生产基地与市场价格指数分析,产业发展分析与产业政务信息等方面,由政府部门相关产业政务信息,加强省、市、县农业部门对区域园艺基地生产运行监测,包括品种结构、种植面积、产能与上市时间等。及时准确、系统掌握区域内园艺生产信息与发展动态。通过监测平台,实现园艺产业发展运行预测预警,准确把握行业走势,及时发现产业发展中的苗头性问题,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为政府宏观决策、指导服务。2、构建园艺产品质量追溯平台。以园艺产品优质优价为导向,与产销对接平台对接,重点引导区域内园艺生产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加强质量产品追溯,并积极加入省园艺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提高上线园艺企业生产的品牌、质量意识。大力发展地理标志品牌农产品,实现产地追溯、品牌追溯、质量追溯。通过园艺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实现优质产品产能监测分析,集中重点宣传展示江苏园艺品牌产品。3、建立联产联销的产销对接服务平台,推进园艺产品消费定制。一是为省内园艺生产者、经纪人、批发市场、集团消费大户提供供需信息的平台,促进产销对接。二是为优质可追溯的园艺产品提供联产联销的云服务平台。通过平台,改变传统“生产基地+经纪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消费者”的营销模式,以产品溯源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园艺产品配送企业和城市溯源果蔬联营店,实现优质产品的联产连销,实现优质优价而不超价。三是实现园艺产品从大宗消费走向品牌定制消费。结合部省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在商品化、品牌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园艺生产基地销售分拣、分级、品牌销售。通过平台,进一步推进云订单、云销售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园艺生产基地,通过物联网技术使消费者在互联网上能够实时看到基地田间生长状况、了解种植过程及投入品使用情况,增加对基地产品的认同和信任,建立定制需求,逐步引导蔬菜生产实现生产溯源。4、构建园艺产业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服务云平台。建立区域性园艺生产技术在线培训系统,改变传统面对面的技术培训模式。一是建立园艺技术创新需求互动平台。园艺技术创新需求与创新方向,实现技术人员之间、技术人员与用户之间、研发人员与推广人员之间互动。实现专家在线解答,组织远程视频诊断等;二是建立园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的网上示范平台,在安排科技示范任务时,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线下实体展示点,在网络相关展示信息,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开辟现场视频展示,成为农业科技云平台的线下落地服务站;三是建立农业技术推广资源数据库。集中国内外园艺科技创新成果,购买、委托制作或网友免费提供园艺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可视化技术推广课件,如生产微视频,图文电子教材、专家现场培训课件等,供网络(移动互联)在线学习;四是建立园艺技术推广与营销互动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互联网互动方式,如农民学习技术交流讨论,学习分享园地,专家智库等;五是建立集聚农民及生产者关心的农资采购与优选平台。通过各类农资产品的网络展示、现场示范与用户评价,推出一批优质农资产品。通过网络平台,集中推出一批江苏名牌园艺产业、名牌园艺产品品牌、名牌园艺产业基地、名牌园艺技术成果、名牌园艺技术专家,推进园艺生产全程标准化。

第4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泰州市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281-02

泰州市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是一个开放式的资源对接平台,在整个行业的科研管理提升和生产制造业的科技创新中,打造了最优的线上线下资源对接。平台主要为企业找技术、找专家、找项目,为企业提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网上交易,并且定期举行网上科技洽谈会。对于高校、研究机构来说,是一个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合适的项目能够被孵化为相应的产业;对于企业来说,则是一个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平台。

1 泰州市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的实现目标

泰州市科技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是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创新型信息服务集成。宗旨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该项目从科技促进创业入手,利用目前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及通信技术,并投入开发应用。在此基础上,提供线上及线下交流沟通和信息共享服务。此平台通过建设服务机构库、人才库,打造移动互联平台、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信息交互平台,构建科技创业服务体系和辐射网络,解决了创新创业者在创新过程中资源共享不足、信息不对称、创新内容与市场需求不适应,协同互动不通畅,创新合作不对位,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不匹配,创新成本高等问题。[1]

2 泰州市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思路研究

基于“互联网 +”行动计划的实施,泰州市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紧紧依托互联网技术,提供了良好的互联网线上交流载体,实现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化。构建该平台需要从开发平台的选择入手。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是面对创业导师、服务基地、平台和创业者的信息服务体系,因其便捷、稳定的特性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能够方便构建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所以选择主流的软硬件开发平台。[2]另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因此该平台是基于 Web 的应用,原因在于该平台还要满足良好的互联网和移动平台无缝对接。

2.1 通用数据访问层的设计

在实践的应用中,由于平台需要不断地应对各种应用需求,因而在设计数据库访问时需要融入分层设计理念,将数据库访问层设计成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之间的媒介,数据信息可以直接通过数据访问层进行业务逻辑层的访问。也就是利用 ADO 实现数据库访问层的设计。本平台选择 数据库访问模型,以便于切实完善对数据库的访问。这种模型提供与 .Net 框架无缝对接,同时还支持Internet 上的多层应用程序的功能。具体的设计如下:根据客户需求及时切换服务实时模型,同时修改客户端代码;为不同数据提供独立的程序数据服务,因此能保证 Web Service 的独立;客户端调用采用透明接口的方法,从而保证客户访问数据库能方便快捷。

2.2 系统应用界面的设计

前台网站和后台管理系统构成了泰州市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界面。前台网站主要是面向客户而言的,主要包括注册用户的接口,包括单位用户和个人用户。[3]其中个人用户主要是获得服务,包括导师信息填报、问题咨询、信息展示以及相关资料的查询等;而单位用户在处理上述的权限之外还享有平台申报、项目申报以及科技创新创业需求征集等权限。

3 泰州市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保障措施

构建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除了要设计完善的平台系统之外,还需要做好系列的保障措施。从而保证系统平台平稳的向前发展,综合性线上服务于科技创新。主要有如下保障措施:一是依托基地、服务平台资源,加强科技创新梦想基地和服务平台的交流、互动。[4]服务平台的信息整合包括对创新创业梦想导师、创新创业梦想孵化器及创新创业梦想服务平台的信息采集,服务情况的记录和宣传、动态服务过程的跟踪。信息采集包括分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两个类别,线上信息和线下信息两个方面。线上信息可以分析和记录在线的交流沟通服务系统,线下的服务内容就需要专人跟踪采编服务者和服务对象。因此,内容获取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二是政策支持,拓宽渠道。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离不开政府的有力引导,政策、资金的支持,其中后续的运维保障是关键,因此需要建立专门的保障制度和完善的保障体系;三是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为了保障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功能的有效实现和数据安全,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具体就是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制度、选择性能完善的设备、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工作等。

4 结束语

泰州市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是为创新创业者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全要素创业扶持与服务的众创加速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打造了一个创业知识分享、创新创业者社交以及创新创意碰撞的线上活动空间。在这里创新创业者将获得创业加速能力、创业承载能力、开放支持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教育培训能力等的全方位支持。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努力营造适合泰州地区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和“互联网 +”的环境,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要求,利用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以“互联网 +”模式来搭建实时信息沟通和互动通道的桥梁,为泰州市科技创新梦想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杉,孙滔.移动互联网下科技查新服务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5(5).

[2] 王炎.“互联网 + ”视角下科技型知识服务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J].情报杂志,2015(8).

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信息工程类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工程类专业是高校规模较大的专业,专业方向多,学生人数多,一般高校都有开设,如: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计算机、电气工程等。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国家科技进步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一、信息工程类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困难

目前,信息工程类专业教育存在着潜在问题。课题组连续多年与信息工程类学生和企业进行了就业方面的调研、走访,总结发现以下问题:(1)学生在面试或笔试时经常被问及一些专业技术问题,有的学生听都没听过;(2)学生在面试时会被问一些在项目实际中很具体的过程,有的学生接触得很少甚至元器件都不认识;(3)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一般能找到专业对口的研发工作,而动手能力弱的学生由于缺少实际项目经验,比较茫然,缺乏自信;(4)一些学生毕业后从事非信息工程类专业如销售、房产、办公文秘等工作;(5)企业希望应聘的学生在校内有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经历以及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研究表明,毕业后只有为企业、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被重用,才能在职场上站稳脚跟。这就要求高校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与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践能力的提升当中。

二、信息工程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课题组发表的相关论文成果已经进行了研究。本文继续对另外两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1.“互联网+”模式下的创新、创业

2016年1月8日国务院在北京举行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在传统产业广泛开展“互联网+”行动。科技创新人才是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要具有时代特色的互联网思维。2015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30余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鼓励的政策。以黑龙江东方学院为例,信息工程类创新实验室有共同创业梦想的学生于2013年创办了基于互联网B2C的高科技公司Air Dream。业务范围主要以单片机、嵌入式开发、项目设计,PCB设计、加工,电子技术培训为主,为我院家庭生活条件较困难的学生提供带薪兼职岗位20余个;拿出部分净利润反哺创新实验室,使创新实验室可以稳定、健康地发展;同时辐射信息工程类专业至少100人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实践中。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学生,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形成了梯队建设,学生毕业后很容易找到与专业对口的研发工作,一部分竞赛成果通过该公司的平台已转化为生产,教师通过学生所承接项目积累的资料为各类实践教学课程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Air Dream在2014年“创青春”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铜奖,在第五届哈尔滨大学生创业大赛1023余个作品中位列29,荣获百强项目称号,本学期初龙广交通台对实验室学生进行了专门的电话直播采访。

2.科技创新专业网站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网络公开课、慕课(MOOC)、E-learning、翻转课堂等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学习方式,打破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育模式,高校可以建立科技创新专业网站,培养并打造出“大数据化”科技创新人才。网站内容包括:学校创新创业激励政策、校企对接、国家政策、学生感言、导师介绍、创新实验室介绍、就业信息、参赛照片、组织管理机构、关注企业、竞赛区、校友录、作品展、慕课(MOOC)、人才培养、优秀学生简介、网络维护机构、公告纳新、组织活动等。这些内容由科技协会组建和维护,网站可以对企业开放,以方便选拔人才。目前,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网站的高校呈上升趋势,如哈尔滨工程大学网站在“学生活动”栏目下建立了“学科科技竞赛”网页。通过互联网,学生的学习能力会显著提高,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说:远期目标是让北京大学的每一门课都有一个在线版本即MOOC+线下课堂讨论的形式。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工程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我们要重视基于互联网项目的学习,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实践,重视基于小公司运营的创新实验室,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重视基于MOOC技能的培养,与企业建立多维合作,重视校友资源。

参考文献:

第6篇

>> “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的增值运作 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模式的变化 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的初审工作 “互联网+”背景下科技期刊国际化途径探讨 出版行业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 初探“互联网+”模式 互联网创新年 科技创新点燃互联网+ 中国科技期刊在互联网时期的发展转变 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发展的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 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研究 数字出版的“互联网思维” 浅谈移动互联网出版 “互联网+”助力教育出版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出版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期刊服务模式的创新 德国互联网的管制模式 互联网改变传统发行模式 互联网金融新模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国家新闻广电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5-04-14)[2016-10-23]..

[7]尹达.我国医学领域开放存取型学术期刊传播效果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0):145-148,封3.

[8]谭贝加.中国医学期刊开放获取的现状及分析――以DOAJ收录期刊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9):1113-1120.

[9]胡家胜,张带荣.科技期刊发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编辑学报,2013,25(5):51-53.

[10]金东,游苏宁.医学科技期刊市场发行现状及提升对策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3):395-397.

[11]朱强,何峻,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第7篇

【摘要】在我国金融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小微企业因为资产规模过小、进入门槛过低等问题,正面对着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由此,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关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形式创新对于我国经济提升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 金融 科技型 小微企业 融资 创新

小微企业是实施科技创新工作最多的群体。但是现阶段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融资途径变小、额度不断降低从而影响其工作的发展,要想保障小微企业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需要创造方便的、优质的融资形式。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的新渠道。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点

科技型小微企业本身主要是依据科技人才,设计和创造出高新技术,与以往的金融服务行业相比,小微企业具备多样化的优势,例如经营形式变为多样化,提升了增长的速度,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平台等等。由此,科技型小微企业依据自身的特点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其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科技创新性。这一特点远远高于以往企业,其产品技术附加值也较高,企业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基本不低于企业的销售额。第二,员工趋向于年轻化和知识化,从而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第三,技术孵化期较低,存在的商业风险高。在实际研发的过程中,需要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以后才能获取成功。其中存在的风险有技术、市场以及财务等。第四,市场灵敏度非常的高,具备的时效性也非常的强,需要的资金也在不断地提升,并且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条件。

二、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从金融结构系统分析,专门服务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缺位。我国实施的融资形式过于单一,通常情况下是依据社会发展股票、或者是债券等,还有的会向银行、民间资金啥时候借贷的方案进行。但是一般情况下,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形式存在很多的风险问题,因此要想解决实际发展中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拓展思维,创新融资的形式。第二,依据金融市场系统分析,多方面资本市场构建过于老套,这样难以满足实际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要求的融资信息,也没有解决发展中的融资问题。第三,依据金融服务系统分析,金融机构发展的同质化问题过于严重。虽然小微企业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国家也支持其的发展,但是依据实际发展情况分析,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优越。由于小微企业发展形式过于单一,要求相同,导致大部分银行产品服务大致相同,促使小微金融出现“同质化”。

三、互联网金融支持下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

现阶段,我国政府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逐渐加大了关注,为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得到互联网金融的支持和鼓励,引导其多样化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点工作实施:第一,依据民营商业银行为基础。依据民营商业银行获取更多的资金,结合两者实现协助发展的目标。同时,小型的民营商业银行了解所在区域小微企业的发展特点和情况,从而在小微企业出现问题的过程中更好的解决问题。创造出多样化的金融产业,确保科技型小微企业有选择的实施发展。第二,构建依据知识产权的服务组织,其有助于为科技型小微企业依据知识安全实施贷款提供便捷,促使贷款工作变得更加高效。第三,构建科学的融资管理系统,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引导其更好的发展。第四,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自主构建工作,促使其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并且引用更多优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第五,依据科技金融为基础引导科技型小微企业实施融资工作,有助于提升科技金融的影响程度,创造丰富的产品,为科技技术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与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两者存在着协同合作的优点。随着科技技术和金融理念的不断推广,促使其引导以往金融行业不断向前发展,并且金融的创新发展也可以更好的服务科技行业,促使科技与金融得到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