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6:50:13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学发展阶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从短期经济运行看。2016年中国经济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等几个核心指标看,仍处于高增长和低通胀的最佳组合状态。对这个判断,有几个问题可能会引起争议。
第一是对经济增长态势的看法。2016年经济增长6.7%,到底是高还是低?从中国经济自身纵向对比,与过去7%的年增长目标和高于7%的年实际增长率对比,2016年的经济增长是处于较低水平状态。但这种简单的朴素对比未必科学,对这个问题应科学地判断。判断一个增长率是否适度,不是简单地看其数值的高低,而是要根据产出缺口(output gap)来进行评估:高增长率有可能预示经济过热,资源紧张;低增长率有可能预示经济过冷,资源闲置。通过一些经济指标综合判断,2016年中国的产出缺口逐步缩小,经济处于趋优的增长态势。中国经济总量早已稳居世界第二,在基数继续快速扩大的情况下,经济增势放缓完全符合规律。就是2016年这个放缓的增长率,与世界一些经济大国比较,仍处于鹤立鸡群的状态。因此,从产出缺口揭示的资源利用水平和全球经济增长对比看,说中国经济仍处于中高位增长,是无须质疑的。
第二是对货币供应量的看法。近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一度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加。在经济总量达五六十万亿元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早已超百万亿元,货币供应总量几近经济总量的一倍,于是人们惊呼:货币供应量太多了,银行流动性过剩,钱多了不值钱了。从绝对数量看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似带有较浓的感彩,应找一个科学的参照物。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判断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一般用物价和利率这两个指标较为合理。但这两个指标也使人们感到茫然,那么我们接下来再看这两个方面。
第三是对物价的看法。在宏观经济中考察物价,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变化来度量。2016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处于国际上典型的低通胀状态。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将通胀的控制目标一般定在消费物价上涨2%以内。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物价的感受要比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强烈。教育、医疗、娱乐、蔬菜和食品价格以及房价不同程度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人们对物价基本稳定的感受。实际上,近年来的物价有涨有跌,跌得较多的是家用电器、计算机、通信、汽车、电视机等。统计的物价水平和感受的物价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消费结构变化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目前还处于量变的阶段,一旦深化为质变,则应通过改变核算制度予以准确反映。因此,对物价的判断,统计的没错,人们感受的也没错,问题的关键是目前还未到从量变到质变进而影响宏观政策决策的阶段。
第四是对利率的看法。利率是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价格型工具,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决定性进展,利率的市场弹性正在逐步扩大。现存的主要问题是,官方利率与市场利率出现方向性的背离,利率对资金供求关系的反映出现不同的信号,这增加了对形势和政策的把控难度。2016年中央银行确定的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低于2%,贷款利率低于5%,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后的实际利率,存款利率为负数,贷款利率约在2%左右,已属典型的低利率。但与此同时,具有市场利率属性的民间借贷利率,一般在三分以上,常见的在四五分,有的甚至更高,趋势还在继续上扬,已属典型的高利贷。官方利率反映货币供应量宽松,资金充裕;而市场利率反映货币供应量偏紧,资金短缺。是什么原因造成金融市场上的这种强烈反差呢?是货币需求问题,还是货币供应问题,亦或是货币的传导机制问题,人们在茫然的同时,纷纷指向资金脱实向虚。
五是对资金脱实向虚的看法。所谓资金脱实向虚,一般是指在货币宽松,银行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银行有钱也不贷给实体经济企业,而将这些富裕的资金投向同业往来或融资票据,通过同业之间融资产品的利差或费差来获取丰厚利润。在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大环境下,人们将这种金融同业之间的大量资金运用,斥之为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在金融这个虚拟经济圈中自我循环周转。更有人将这种金融同业之间的大量资金运用,斥之为资金脱实向虚的“空转”!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个理念在中国这样一个需要实业立国的大国环境下,在任何时候政治上都是正确的。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否意味着应把所有的资金均投向实体经济企业才对呢?也不尽然。因为在金融深化的过程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相伴而生的。针对实体经济而言,金融提供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针对现代虚拟经济而言,金融提供的是货币的储藏手段;而且,在货币的价值尺度这个功能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在市场定价上具有相互比对验证的机理。因此,对虚拟经济也应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前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若与经济增长和物价对比,2016年广义货币(M2)增长超过11%,显得偏多。但考虑虚拟经济吸纳的具有财富储藏功能的以各种金融投资形式存在的大量货币,以及物价水平的低位稳定,应该说当前的货币供应量是基本适度的。虚拟经济在本质上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以上从短期经济运行角度,考察了人们颇有争议的五个问题。认识这些问题,有些具有稳定的核算基础,相对来讲容易辨清;有些核算基础欠缺,增加了认识的难度。有些经济现象似乎符合经济学原理,容易形成共识;有些经济现象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用经济学原理很难解释,容易形成分歧。
若我把眼光放得更宏观和更长远一些,则对问题的认识有可能更深入。从中长期经济发展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根据一些经典经济学家的研究结论,来自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这个结论正适应中国现阶段的经济运行。不论我们感知与否,也不论我们承认与否,中国经济现正处于深度的结构调整之中。
首先,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调整。随着改革开放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众化和多元化并存,一些新兴的消费方式,既带来了经济的活力,也带来了经济核算和经济管理的难度。这导致一些经济活动很难用传统的经济学原理来解释,经济理论的创新赶不上经济实践的创新,增加了人们认识问题的难度。
其次,就业结构在持续发生重大改变。我国的就业统计目前只包括城镇正式在编职工,对于农民、进城的农民工和大量的非编制职工,目前就业统计核算并未覆盖。过去是靠单位安排工作,现在是找工作,除公职有编制约束外,大量的自由择业和自谋职业者,已成为主要的劳动生力军。而且,除了法律禁用童工外,除了公职单位有到龄退休的约束外,大量非公职单位,自愿就业、自愿退休或退休返聘已成常态。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既对消费有影响,也对产业发展有影响。
再次,产业结构也正面临艰苦的调整。将粗放经济转化为集约经济,将低端产品转化为高端品牌,将低附加值的产业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业,将排污产业转化为绿色产业,将短线拉长,将长线压短,这些均是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重大挑战。可喜的是,当前在传统产业面临困境、举步维艰的时刻,一些借助科技进步成长起来的新型产业,正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总体时间:2009年7月20日至2009年8月底。
二、主要内容:该阶段主要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做好测评总结四个主要环节,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扎实推进。
(一)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具体时间:7月20日-7月28日。整改落实方案以《市经委(国资委)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情况分析检查报告》、委党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会前征求到的六个方面28条意见与建议为依据,围绕科学发展、工业强市,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切实做到“四明确一承诺”(即明确整改落实的项目,明确目标和时限,明确整改落实措施,明确责任领导和科室,向群众做出公开承诺),整改措施做到“三有”(有量化指标、有硬性手段、有时限要求),要把任务分解细化,把责任落实到人,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委机关、直属单位广大党员要围绕制定、落实整改落实方案,积极建言献策,努力转变作风、改进工作。
(二)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具体时间:7月20日-8月15日。委机关要进一步明确在加快推进工业强市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向和工作方法,切实解决查找出来的、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要围绕服务基层企业和促进科学发展,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侧重解决当前工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对2009年市政府下达我委的各项工作任务提出具体措施,抓好工作落实。对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问题,要积极探索上下互动、左右联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促进工业发展。
(三)完善体制机制工作。具体时间:8月10日-20日。委机关要从促进科学发展、工业强市、服务企业的需要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逐步形成在加快推进工业强市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认真清理现有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废、改、立工作,建立完善委机关各项制度规定,推动经济工作健康发展。
(四)做好测评总结工作。具体时间:8月20日-28日。委机关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时,要认真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并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通报。委机关要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完善整改落实措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继续得到有效解决。要通过求真务实地抓整改、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具体要求
整改落实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出成果的阶段,既是对调研学习、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效果的检验,更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创新与成效所在。委机关各科室要认真按照委党组制定的工作方案,把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继续加强学习,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委机关各科室要继续深入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才能为整改落实打好基础,才能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地指导实践。
根据第二阶段工作要求,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查找整理出影响和制约科学业发展的问题,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进行了逐条分析,制定了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分别召开了班子会,党员干部座谈会,就整改工作提出了修改和完善意见,并做到了“四明确一承诺”。一是明确了整改落实项目,集中整改的重点问题并进行归类排队,明确列出了哪些是学习实践活动中可以立即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可以立即解决的问题,分门别类提出整改意见。二是明确了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注重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在整改中化解了矛盾,赢得了民心。对提高办事效率实行一条龙服务流程,我局即时调整了工作人员随时办理改制企业下岗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等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是明确了整改落实措施,对需要整改落实的问题,逐项进行了研究分析,制定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并加强了沟通协调,上下互动,左右联动,形成了合力加以解决。四是明确了整改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整改落实责任制和承诺制,逐项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岗位和具体责任人员,把任务分解细化,责任落实到位,即分管领导主抓,股室负责人具体落实,工作人员具体实施。实行一抓到底,一步到位。建立了整改台账和销号制度,整改结束通过多种方式组织群众评议,群众满意才算整改到位。并将整改落实方案,在全局全社会公开,落实措施向全体党员和群众通报,自觉接受监督。
二、围绕整改,抓落实
通过整改集中解决问题是整改落实阶段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也是对学习实践活动实际成效的重要检验。截止目前,已经整改落实的事项有3项,其余正在按措施进行尾留工作的落实。在整改落实阶段中:一是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精心组织生产,积极开拓市场,极力促进产品销售,工业经济保持了平衡较快发展。1—7月份,全县规模内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92亿元,占计划任务31亿元的57.8%,同比增长78.5%;产品销售收入完成16.73亿元,同比增长70.1%;实现应交税金1.46亿元,同比增长60.2%;产销率达到93.4%。主要产品原煤产量为407万吨。目前,工业项目进度比较顺利,完成投资1.3亿元(其中设备订购4000万元),重点项目青岗坪煤矿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7.5亿元,已完成了工业广场土建工程,职工宿办楼主体工程,掘进井洞1300米。县城集中供热工程1—7月份完成投资17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52亿元,烟囱、凉水塔已建成,办公楼、主厂房、变电站、综合楼已竣工,目前正在建设输煤系统和安装设备。清塬、席家山、七里川煤矿技改扩能项目也全面展开。民营企业全民果干厂等小企业已进入试产阶段。二是加强银企合作,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其落实企业贷款问题。三是我局始终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认真执行整改落实方案,解决改制企业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注重为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好事。为县制药厂改制遗留的职工兑付安置费98%,职工失业保险已办理,统筹费、医保等问题正在协调缴费。
三、完善体制机制,健全规章制度
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是保证科学发展观落实的制度保障。根据工作职能积极探索,努力创新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职责制度、工作业务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制度等8项。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实行了股室目标责任制、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鼓励干部职工大胆创新,勤奋工作,确保实效。目前已建成制度册,使我局各项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关键词】技师院校;体育教学;重要性;发展困境
一、现阶段技师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一)体育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现阶段的技师院校学生由于专业压力比较大,没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而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课程时间成为了他们主要的锻炼时间。一方面由于技师院校学生各种专业课程紧密的安排,导致学生没有过多的精力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学生在课后的体育锻炼过程中又缺乏实际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法,导致锻炼效果不佳。所以在技师院校开展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而且还能够更好的传播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办法,引导学生积极锻炼,提高学习兴趣。
(二)体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相互之间的感情
技师学院的学生平时在一起,大多只是讨论专业学习或者是就业问题,而在教学课程中加强体育教学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们彼此增进了解的机会,在体育锻炼中讨论学习以外的事情,放松心情,为以后更好地投入学习提供身体保障。另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能够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老师与学生接触多了,就能够清楚的掌握学生的动态,清楚知道学生的思想状况,为学生提供具有指导性的意见。
(三)体育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教学涵盖的内容非常广阔和复杂, 技师学院开展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教学生如何进行体育运动,丰富学生体育知识,而且还包括一些体育常识,为以后进入社会工作,能够适应社会。另外,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念,通过以健康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来完成自己的理想。在生活中就好比是一个竞技场,技师学院学生在今后面临进入社会工作时需要树立只要付出汗水,就会有收获的意识,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脱颖而出,得到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二、提高技师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策略
(一)落实教学责任主体,不断统一思想
在技师学院需要改变以往传统思想,避免陷入只重视专业技能的配选而忽视学生身体健康教育。落实教学责任主体需要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相互结合,落实教学责任主体,全校上下都应该重视开展体育教育,理解开展体育教育的目的和意x,不断建立统一的教学思想。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各个体育教师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此外,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成立专门的教学小组,不断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明确分工,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开展体育教学,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建立全方面的人才培养计划。
(二)营造体育教学氛围,加强宣传活动
在技师院校的日常体育教学活动安排中,教师要通过营造一个健康的教学环境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老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还应该增加教学设置的灵活性,减少传统体育教育的束缚,一方面使老师更有时间去设计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使学生也能够以更充分的热情去接受教学。现在的许多院校都开展了室内和室外两种体育教学,室内教授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室外开展体育实践,增加了体育的开放性和趣味性。此外,还应该不断加强体育教育的宣传活动,可以利用教学宣传栏、家长会、多媒体等方法加大体育教育的宣传,让学生充分明白体育教育的意义及价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应该多鼓励学生去宣传体育影响,动员家长也一起参与到体育中,让校园和家园相互结合,为学生的顺利成长不断营造健康的环境。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观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改变以往条条框框的教学束缚,不断接受符合当前时代潮流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老师需要重视开展体育教学的主体,重视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体育教学是对快乐教学的延伸和升级,开展这一项教学要求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自发主动的走向操场、走进阳光下参与体育锻炼。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以前以老师、课本为主体观念,给予学生足够的体育锻炼空间,通过以指引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主动的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四)完善相应的体育评价机制,构建体育教学保障体系
开展体育的为最根本目标是帮助提高学生的体质,能够有能好的身体基础,为今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开端。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完善相应的体育评价机制,检验阳光体育教学成果,提高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技能收效。在日常的体育测评中,要坚持不断完善体育评价机制,对不符合当前时展潮流的教学方式应该尽早淘汰,采取一些高效的评价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完善体育科目的测评工作,以此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另外,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积极的构建体育教学保障体系,提高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在教学和课后的体育锻炼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帮助学生为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心态。
三、结束语
现阶段技师学院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变得越来越重,需要培养出更具全面的人才,学院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锻炼出良好的体质和心理素质,帮助促进学生身体综合素质能力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陆永庆,寿文华.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与措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01:82-84.
[2]刘芷萌.做好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J].神州,2013,35:108.
[3]郭伟.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下),2014,04:194-195.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阶段划分
一、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依据
林业系统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系统由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演变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发展”和连续的克服“不可持续”问题相结合的过程,要寻找由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阶段划分的理论依据,就不得不对“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依据作一简要分析。发展阶段划分理论依据是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理论。经济学从生产力的角度, 以社会生产的不同技术形式为依据,将社会发展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机器时代,加上后来的信息时代,实际上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五个时代。西方经济学家从发展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角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问题进行了侧重于生产力标准方面的划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划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他吸收了各学派的理论与方法,从生产力发展史的角度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和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20世纪80 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家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从信息经济学或知识经济的角度,依据经济的目标及制约因素的不同来划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农业经济社会、工业经济社会和知识经济(或信息经济)社会三个阶段,以后又增加了后农业经济和后工业经济两个转变时期。我国学者根据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理论,按生产力水平划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为五个阶段:农业经济社会阶段、向工业经济过渡的起飞阶段、工业经济社会阶段、向知识经济过渡的起飞阶段、知识经济社会阶段。
二、向可持续发展过渡的阶段划分理论构想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依据历次国际林业大会主题,将世界林业发展进程分为五个阶段:森林原始利用阶段、木材过度利用阶段、森林资源恢复发展阶段、森林多功能利用阶段和可持续林业发展阶段。《中国现代林业》对世界林业发展依据森林资源的消长状况,结合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森林经营方式,森林利用情况等六方面,将世界林业发展阶段分为:森林原始利用、森林工业利用和现代林业3 个阶段。根据社会历史阶段、人类需求、森林经营利用等方面,把中国林业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即狩猎林业、农耕林业、工业化林业、走向可持续林业。将现代林业建设划分为过渡阶段和提高阶段两个发展阶段。如果把林业发展的5 个阶段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5 个阶段作对应比较,森林原始利用阶段较好的相对应农业经济社会前期阶段,木材过度利用阶段较好的对应于农业经济社会中后期阶段和向工业经济过渡的起飞阶段,森林恢复发展阶段较好的对应于工业经济社会阶段,森林多功能利用阶段则较好的对应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起飞阶段,可持续林业发展阶段相对应于知识经济社会阶段。对应划分不可能完全一致,因为发展过程是渐变的,不同阶段的边界是模糊的,里面会有交叉和重叠,但大致是吻合的。这样把林业发展的阶段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相对应起来,阶段的划分有了理论依据。纵观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献资料, 对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综合评价研究一般是按照综合评价的指标值,给可持续发展划分等级,对林业向可持续发展过渡的阶段划分研究极少。不管林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系统特点如何,系统由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过渡的阶段划分上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借鉴我国著名学者马传栋对煤炭、农林及上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阶段的研究,把林业由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过渡划分为四个阶段:不可持续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过渡阶段、初步可持续发展阶段、较高可持续发展阶段。这一划分与我国林业将可持续发展一般分为极不可持续发展、不可持续发展、弱可持续发展、中可持续发展和强可持续发展5 类状态基本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理想境界和状态, 是一种发展的动态过程,它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只能逐步地接近它,而不能完全达到它,因此4 个阶段的划分更具合理性。
三、发展中国有林场或国乡(群)联营林场遇到的问题
1.国有林场及森林苗圃或国有垦殖场改制后,用于置换职工身份而归个人经营的山林,其林地所有权仍归国有不变,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按合同约定处理。但属国乡(群)联营的山场不得用于置换职工身份。
2.国有林场(圃)改制后,将山场划归所在地的乡或村集体经营管理的,其林地所有权归国有不变,其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按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予以规定,或补充完善落实。
3.国有林场联营山场中有农户的自留山、责任山,在联营合同到期之前,应保持稳定,不能单方面终止合同。林改后,如果林场与农户分成比例中,农户所得偏低,可以通过协商,适当提高农户所得分成比例,补签联营合同。若林改前是以集体与林场签订的合同,参照上述办法解决。
4.在林业“三定”时和以后的山林权属争议调解处理中,对于时期,赠送或划定给国有林场或社(乡)办林场的山场权属问题,本着尊重历史和面对现实经营状况的原则,绝大多数的山林权属已经得到了明确定权和由县政府发证。个别遗留的一些权属有争议的山场,只要国有林场或乡办林场能出示当时双方签订的协议书或赠送书,并经政府机关签章批准,同时自赠送或划定以来,一直由国有林场或乡办林场经营管理的,其山林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归国有林场或乡办林场所有不变。
参考文献:
[1]马传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济南:山
东人民出版社,2002:137-175.
[2]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
组.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
论 [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292-297.
到2030年,中国或将变成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的经济现象会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现象。中国经济继续向前的转型发展之路是艰难的,在转型中,还将存在更多的矛盾冲突。我们要坚持以本土化的研究思想了解中国的发展阶段特性,用现在主流的经济研究方式研究经济转型,这样才能让中国的伟大复兴成为一个真正可以实现的目标。
推动中国经济学的创新有三个来源:中国的经济现象、了解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阶段特性的不同、用西方主流的范式来研究。
扬弃西天取经
研究中国问题,要有一种长足心态,必须把现有理论抛开,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现象背后的条件是什么,决策的目标是什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等。从西天取的经,都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所提出来的,看似对发展中国家问题解释得很好,但如果真的应用,结果将与预期相差甚远。原因在于理论是否适用,决定理论的条件和前提是否存在。
现有的理论不能指导我们更好转型,发展中国家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因为发达国家发展的是先进生产力,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是落后生产力。根据主流理论去转型,开始可能建立起一些现代化的大产业,但很快经济会陷入到停滞。要扬弃西天取经,因为西天取的经来自于发达国家,也必然是以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社会制度等为理论前提,中国强行嫁接只会出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问题。
要实现中国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应该在发展中国家,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现象,了解其背后成功和失败的道理,提出新的理。而提出新的理论必须要有继承与扬弃。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学界要进行理论创新与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中国的经济现象。因为新的理论总是来自于新的现象,但中国的现象如何来理解,一个是必须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因为讲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研究当然是希望前进,必须从基本道理中寻求认识。一个是以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范畴来进行研究。只有以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研究出来的成果才能和世界经济学界进行交流沟通。
引入自生能力
认识到中国问题不能完全用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来研究以后,就可以开始对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主流研究方式的结合点是在要素禀赋和结构上。一个国家要在产业上、收入水平上赶上发达国家,前提条件是其要素禀赋结构要赶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所以应该想方设法增加资本在其禀赋结构中的比例。这就必须利用其现有的要素禀赋结构,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最有竞争力的产业,创造最多的剩余和最快的积累,从而提升要素禀赋结构。要素禀赋提升以后,原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会失掉比较优势,而新的优势产业也会涌现,这样产业升级就变得可能。另外,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决定了是有比较优势的企业,随着资本积累增多,将成为资本密集型产业。
新经济结构理论中把企业自生能力引进现代经济研究领域。引进企业自生能力概念以后,对发展、转型以及经济运行都会有很多不同看法。
从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这就要劳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需要企业从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向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不断转型升级。转型升级的前提条件是,如果是内生,就必须改变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要素禀赋状况,根据每个发展阶段的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来推动经济发展。从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有竞争优势就会产生剩余,有剩余才会有更高的积极性进行积累,资本从相对短缺变成相对丰富,然后产业就会不断升级。
从转型的角度来看,企业自生能力概念可以对很多转型现象中的一些矛盾现象提出合理解释。比如,转型中的国家开始转型的时候,认为休克疗法是最好的方法,渐进双轨是最糟糕的方式。但是如果有了企业自生能力这个概念以后,会发现在转型之前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政府按照休克疗法补贴的话,这些产业就会,之后会造成极大的失业,社会不稳定,经济不发展。任何当局者都不会允许这种状况发生,无论是把补贴都取消掉还是继续补贴,效率都是很低。渐进双轨被认为是最糟的方式,但同时又最务实。渐进双轨是一方面政府给予企业补贴,另一方面放开比较符合当时发展状况的企业的准入,不仅准入,而且发挥政府的因势利导作用,实现经济稳定和高速增长。
认识阶段特征差异
在不同发展阶段国家,金融结构、人力资本、货币政策是不一样的,经济运行理论创新与发展路径会有所不同。
发达国家资本密集,产业技术升级必须依靠发明,这其中风险很大,所以必须有良好的金融安排。这对发展中国家并不好使,发展中国家有自生能力的企业,一般劳动力较密集,资本需求少,且风险生产的产品成熟。所以发展中国家的风险和资本需求与发达国家是不一样的。
人力资本非常重要,但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企业不同,所需的人力资本结构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在最前沿,技术都必须自己发明。所以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是更成熟的。在产业发展中,发展中国家要学习发达国家现有的技术,人力资源资本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