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34:56
序论:在您撰写红楼梦的历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云》即是曹雪芹自序 。在这篇自序中,曹雪芹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据曹雪芹自述,这是依托他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
(来源:文章屋网 )
摘要:《红楼梦》作为名著小说以书本为载体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认可,这是因为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有着悠久文字历史,文字这种形式发展成熟同时包含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内涵。然而自1895年开始依赖于视听特性的影视作品走进了人们生活。《红楼梦》作为一部广为人知的名著,凭借它巨大的影视改编潜能,自然被提上了影视改编的历程。
关键词:红楼梦;影视改编;历史
《红楼梦》是我国长篇小说奉献给世界文学的一朵奇葩,但由于不同语言造成的交流障碍,它尚不能普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影视的声画造型语言,比文字语言有着个更便捷的普及性。所以及时地对《红楼梦》的影视改编进行规律性总结,找出经验与不足,以进行更加高质量的改编,对于《红楼梦》更大范围的传播是十分有利的。所以《红楼梦》的影视改编是履待人们去研究的一个领域。
一、解放前
《红楼梦》问世不久后,就由文字走向了舞台。据史载:清朝嘉庆年间(1796),孔绍文创作了昆曲《葬花》,演出了林黛玉葬花的故事,此时距离曹雪芹逝世仅有三十多年。《红楼梦》最早走上银幕是1926年,当时梅兰芳演出的《黛玉葬花》曾被拍成电影。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电影公司的纷纷成立使得影片的数量激增。《红楼梦》为这些公司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仅1926年和1927年两年间,就有根据《红楼梦》改编的影片存在。包括:任彭年、俞伯岩导演的《红楼梦》(复旦影片公司),程树仁导演的《红楼梦》(孔雀影片公司)。
无声电影时期,尽管文学改编电影的实践已经司空见惯,但是由于当时简陋的拍摄技术,那些根据文学原著改编的影片还是显得简单、粗糙,只是抽取原著中的某个片段敷衍成片,因而影片的故事却反前后关联,线索不够清楚,人物性格也难以得到充分展示。它们大多数采用图解性镜头、幼稚的造型特征、冗长的细节和纯外部的剧情发展手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符合原著的思想内涵。
二、解放后至80年代
解放开始,《红楼梦》再次走上了银幕,同时也是在名著中首先被改编的。
杨小仲导演拍摄的《红楼二尤》被公认为是建国初期最好的影片之一。影片以原著的配角尤氏姐妹作为主人公,以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通过艺术的对比手法,成功塑造了意志薄弱、温柔善良的尤二姐和性情高尚的尤三姐这对性格迥异的姐妹。
1950年至1978年可以说是《红楼梦》电影创作的多产期和繁荣期,不但改编摄制的数量多,而且出了一些精品名作,尤其是1962年摄制的越剧电影《红楼梦》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
这一时期的《红楼梦》电影经历了从黑白片到彩色片的发展过程,影片改编的方式则更是多样化,不但有时装片,而且还有现代改编版。戏曲电影在这一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香港成为《红楼梦》电影生产的中心,这个时期的19部电影中有15部是香港的电影公司摄制的上海摄制了三部,其中两部著名的戏曲艺术片越剧《红楼梦》和京剧《尤三姐》是和香港合拍的,这也开了大陆与香港合拍电影的先河。
在这一时期的后几年,随着电视制作、播放技术的发展,《红楼梦》电视剧也开始出现在荧屏上,香港和台湾都改编摄制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其中香港的两部电视剧影响较大。而内地则由于经济、技术等原因而暂时落后,未有《红楼梦》电视剧面世。
1975一1978年在香港与内地先后掀起的“红楼”影视热潮让人感慨怀念。当时香港竟一下子推出七部“红楼”影视,有无线电视台的5集电视剧《红楼梦》、丽的电视的粤剧电视戏曲片《红楼宝黛》、佳艺电视台的100集电视剧《红楼梦》、“邵氏”的电影《金玉良缘红楼梦》和《红楼》、“思远”的电影《红楼春上春》和“今日”的电影《新红楼梦》,再加上1962年上海与香港合拍的越剧电影《红楼梦》也在香港上映,一时间,“红”流滚滚而来,汇成蔚为壮观的景象。而越剧电影《红楼梦》于1978年在内地重新放映,仅此一部影片即让全国人民如痴如醉,当时电影24小时轮转放映,人们通宵达旦排队购票,很多观众连续多次重复观看此片,真是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值得一提的是《金玉良缘红楼梦》,1977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邵氏制片厂摄制《金玉良缘红楼梦》,这部黄梅调电影模仿1962年越剧电影《红楼梦》改编摄制,剧情与之相似,在编剧方面缺少创新。因此,虽然导演手法细腻,布景服饰豪华,演员也极为卖力,却未能制造出感人的力量。但相对于那一年摄制的其他几部《红楼梦》电影来说,此片还算是较为成功的一部,主演贾宝玉的林青霞以及影片营造的“古典中国”幻象还是给观众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
从1979年至2008年,似可称为《红楼梦》电影改编摄制的沉滞期与复兴期,因为自1977一1978年重拍《红楼梦》的热潮过后,从1979年开始至1987年,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影坛对《红楼梦》题材似乎不再青睐,近10年来没有一部电影问世,这一阶段是《红楼梦》电影的沉寂期。
与电影不是很景气的境况相比,这一时期《红楼梦》电视剧(片)的改编摄制则处在一个发展和繁荣阶段,尤其是内地《红楼梦》电视剧制作发展迅猛,其中电视戏曲热闹非凡,“你方唱罢我登台”,不编“红楼”誓不休。从1980年开始至今,随着电视的发展、普及,以及戏曲和电视合作的加强,《红楼梦》电视戏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个不同剧种的戏曲竞相改编
1987年,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摄制36集《红楼梦》该电视剧第1至29集根据脂本改编,而第30至36集则没有根据一百二十回通行本(程高本)的后四十回改编,编剧周岭主要根据小说前八十回的伏线、脂评提供的信息以及红学探佚派的观点,重新编写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故事情节,以贾府最终一败涂地、众女子流散亡逝、宝玉沦落最终在茫茫雪地中走向远方告终。该剧是内地第一次全本改编的《红楼梦》电视连续剧,1987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来在海内外不断重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尽管评论界对这部电视剧褒贬纷纭,毁誉不一,但在《红楼梦》的影视改编史上,它还是比较成功的,并被不少人奉为“经典”。
2010版李少红版《红楼梦》,再次全本改编,选秀选出演员。此版电视剧较原来的改编有诸多的不同,进行了全本改编。因为有了全本改编大容量的保证,本来它可以对故事更多地撷取,更加从容细致地表现人物,从而较全面、更接近地传达原著的内容与精神。而选秀也是为了起用本色演员和年龄与原著人物岁数相仿的小演员,更真切地表现了大观园的单纯美好。
改编《红楼梦》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能亵渎经典也不能得不到观众的忍痛,甚至招来骂名。然而经典作品的诱惑和《红楼梦》本身所具有的改编潜能使大量的影视工作者投入其中,进行改编创作。中国的电影事业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那时就有了对《红楼梦》的电影改编,无论成功与否,人们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努力。《红楼梦》影视改编的历史,不仅是改编方法的演变也是文学和影视互动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是文化变迁的历史。
参考文献:
[1]黄书泉《论小说的影视改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2]许波《从语言艺术到视听艺术》,《电影艺术》,2004,2.
[3]李立《视觉文化语境中名著改编的审美得失》,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陈艳涛《王扶林:尊重原著,谨慎发挥》,《新世纪周刊》, 2008,20,113―115.
[5]谢铁骊《尊重原著是改编之本》,《中国艺术报》,2002, 8,3.
[6]蔡义江《走向了两个极端――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观后》,《团结报》,1987.
[7]赵凤翔.房莉《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关键词:山羊血黎洞丸;《外科证治全生集 》;《医宗金鉴》;《红楼梦》成书时间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4-0106-04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读者从中可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从医学角度言,《红楼梦》中涉及中医药知识之丰富,是中国古代其它小说无法比拟的;书中的成方或自拟方皆有依据,且符合中医之遣药组方规律。本文仅对《红楼梦》中的经典方剂――山羊血黎洞丸加以考释,并据以推断《红楼梦》的成书时间。
一、记载黎洞丸的早期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杨继振旧藏本《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第三十回末和第三十一回首叙写袭人被贾宝玉踢了一脚后,“只觉得肋下疼的心里发闹”,“肋上青了碗大的一块”,后又引起吐血,宝玉“即刻便叫人烫黄酒,要山羊血黎洞丸来”① 医治。山羊血黎洞丸即黎洞丸,以地名山黎峒山(即五指山或黎母山)而命名。一说因传为黎洞真人所创,故名。因黎洞丸配方用山羊血,故全称“山羊血黎洞丸”。
需要指出的是,黎洞丸是正式方剂名,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方剂大辞典》② 和《外科证治全生集》③ 均称“黎洞丸”。黎洞丸又有异名,或称“山黎峒丸”,或称“黎峒丸”等。而黎洞丸与其异名,也反映在《红楼梦》的不同版本中。
总的来看,大多数《红楼梦》版本称“山羊血黎洞丸”。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国家图书馆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南京图书馆藏《戚蓼生序本石头记》;国家图书馆藏梦觉主人序《甲辰本红楼梦》;首都图书馆藏《舒元炜序本红楼梦》;国家图书馆藏《蒙古王府本红楼梦》等,均称“山羊血黎洞丸”。有的版本称“山羊血山黎峒丸”,如清乾隆五十六年萃文书屋活字本《红楼梦》(程甲本),清乾隆五十七年萃文书屋活字本《红楼梦》(程乙本),均称“山羊血山黎峒丸”。也有版本称“山羊血黎峒丸”,如启功等以程本为底本整理的《红楼梦》注释本称“山羊血黎峒丸”。据《中医方剂大辞典》可知,无论称“黎洞丸”,还是称“山黎峒丸”、“黎峒丸”,名虽稍异,实为一方。
中国传统中医药学发达,记载药方的书籍有很多,据目前所能查到的文献可知,黎洞丸最早见于清乾隆时期的医学文献《外科证治全生集》和《医宗金鉴》。后世医书探讨黎洞丸方源时或认为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如《简明中医辞典》④;或认为出自《医宗金鉴》,如《中医方剂大辞典》⑤。由于《外科证治全生集》和《医宗金鉴》这两部医书成书时间接近,较易引起人们的误会,造成判断上的差异。
《外科C治全生集》为清代名医王维德(1669―1749年)所著。王维德,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吴县人,世代为外科医家。关于《外科证治全生集》的成书与刊刻时间,《外科证治全生集》自序称:“特以祖遗之秘,自己临证,并药到病愈之方,精制药石之法,和盘托出,尽登是集,并序而梓之;以质诸世之留心救人者,依方修合,依法法制,依证用药,庶免枉死;使天下后世,知疮疽果无死证云尔。乾隆五年岁在庚申仲春朔日,林屋王维德洪绪氏书 。”⑥ 隆乾五年,以干支纪年为庚申,故称“岁在庚申”,即1740年;仲春朔日,即农历二月初一。根据古人一般在成书后写序,或在刻书完成时写序的通例,我们可以断定,《外科证治全生集》应该早于乾隆五年编辑成书并于此年农历二月刊刻完成问世。
《医宗金鉴》是清代乾隆年间皇帝诏令太医院御医吴谦主持编修的一部大型医药书。关于成书的背景与时间,《医宗金鉴》序言的几篇奏折中有明确交代:“乾隆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右院判臣王炳、御医臣吴谦奉上谕:‘尔等衙门该修医书,以正医学。钦此。’”⑦ “照管医书馆事务和硕和亲王臣弘昼谨奏:请将大内所有医书,及吴谦删订未成之书,一并发与太医院,选择吉期,即行开馆纂修。其应行事宜,俱照原议办理。今既有大内之书,并吴谦未成之书,足可纂修。应将行文各省咨取医书之处,毋庸议等因。于乾隆五年二月十六日具奏。”⑧ “照管医书馆事务和硕和亲王臣弘昼等,奉敕纂修医书,今已告成。谨奉表恭进者……乾隆七年十二月十五日。”⑨ 由以上奏折可知,乾隆四年十一月十七日皇帝下令纂修《医宗金鉴》;随后相关人员用时三个月进行查处、商议、斟酌,并于乾隆五年二月十六日具折奏请“选择吉期,即行开馆纂修”;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该书于乾隆七年即1742年12月15日前编纂完成。
由上可见,《外科证治全生集》于乾隆五年农历二月刊刻面世,《医宗金鉴》尚处于编纂之前的筹备中;显然,《外科证治全生集》成书在前,《医宗金鉴》成书在后。当然,《医宗金鉴》是朝廷组织编纂的医学经典,有90卷15分册,由皇帝钦定颁行,无疑更具权威性和影响力。至于《医宗金鉴》中的黎洞丸方剂是否抄自《外科证治全生集》,我们不敢贸然下断,因为该书中的方剂都没有说明来源。
由于《外科证治全生集》、《医宗金鉴》在医学界的影响甚大,此后不少医学文献都提到过黎洞丸。如成书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在“藤黄”条下云:“《纲目》主治条下,只言点蛀牙自落,无他治也。张石顽云:藤黄性毒而能攻毒,故治牙虫蛀齿,点之即落,毒能损骨伤肾可知。叶氏《得宜本草》云:服藤黄药忌吃烟。按三黄宝蜡丸、黎峒丸俱用藤黄,以其善解毒也。有中藤黄毒者,食海蜇即解。”⑩ 嘉庆时期成书的《伤科补要》(1808年)、《伤科汇纂》(1818年)、同治时期成书的《厚德堂集验方萃编》(1865年)、光绪时期成书的《血症论》(1884年)等,都记载了黎洞丸,只是均未提及方源或所转引的医书。因为《外科证治全生集》、《医宗金鉴》是最早记载黎洞丸方剂的两部医书,所以人们自然认为后来这些医书所载黎洞丸的方源是此二书。到了现当代,关于黎洞丸方源或立方人的研究,便出现两种意见,一是认为黎洞丸立方人是清王维德或方源是《外科证治全生集》,如《汉药丸散膏酒标准配本》、《简明中医辞典》(修订本)、《中成药实用手册》、《新编中成药临床应用》、《中华名方大全》、《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等;另一是认为方源是《医宗金鉴》,如《中医方剂大辞典》、《骨伤方剂学》、《骨伤方歌白话解》等。不过,这些研究结论对本文的讨论影响不大,因为二书成书时间接近,都在清乾隆初年。
总之,无论是《外科证治全生集》,还是《医宗金鉴》,都是清乾隆早期成书并在社会上流传的,因此,黎洞丸成方并被世人所知当在乾隆初年,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二、黎洞丸的组成、制法、主治和功效
关于黎洞丸的组成和制法,不同医书的记载略有差异。《外科证治全生集》载:“牛黄、冰片各二钱,阿魏、雄黄各一两,大黄、乳香、没药、儿茶、天竺黄、三七、血竭各二两,山羊血五钱。前药各为末,取山羊血拌晒干再磨为末,加藤黄二两,隔汤煮十余次,去净浮腻,入末为丸如芡实大,等药干少加熟蜜可也。丸宜阴干,以黄蜡包裹珍藏。临用破蜡壳取丸,陈酒化服。专治肿毒跌打危重之证,内服、外敷皆效。”11 《医宗金鉴》载:“京牛黄、冰片、麝香各二钱五分,阿魏、雄黄各一两,川大黄、儿茶、天竺黄、三七、瓜儿血竭、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二两,藤黄(隔汤煮十数次,去浮沫,用山羊血五钱拌晒。如无山羊血,以子羊血代之)二两。以上十三味,共为细末,将藤黄化开为丸,如芡实大。若干,稍加白蜜,外用蜡皮封固。内服用无灰酒送下,外敷用茶卤磨涂。忌一切生冷发物。”12 两相比较,二方主要药物相同,后方仅多麝香一味;剂量略有差异;制法基本相同,只是后方更加具体。单就方剂比较,后方更为完善细致,可能是以前方为基础进行了改进。至于此方的主治和功效,前方载:“专治肿毒跌打危重之证,内服、外敷皆效。”后方则载:“治跌打损伤、瘀血奔心、昏晕不省,及一切无名肿毒、昏困欲死等证。”二方主治完全一致,只是后方比前方在对症治疗上更加具体。
就黎洞丸之组方功效看,方中三七能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生大黄有活血祛瘀,止血之功效;《本草新编》称此药能“导瘀血”,“止疼痛”,“欲其速驰,生用为佳”13。阿魏能解毒。儿茶能活血疗伤,止血生肌。天竺黄可清心定惊,用于治疗外科创伤时主要取其清热之功效,如《神农本草经疏》载用该药“疗金创者,总取甘寒凉血清热之功耳”14。血竭能活血化瘀,止痛止血。乳香和没药为活血止痛的常用药,“乳香功专活血而定痛,没药功专散血而消肿”15。雄黄不仅能解毒,而且据《景岳全书・本草正》载其可“化瘀血”16。山羊血能活血散瘀,通络解毒。麝香能活血,止痛;可“走窍入筋,能通筋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17。牛黄能清热解毒,化痰开窍。藤黄能止血消肿。冰片有清热止痛之功效,《景岳全书・本草正》称此药“味微甘,大辛。敷用者,其凉如冰,而气雄力锐,性本非热,阳中有阴也。善散气散血,散火散滞”18。而黄酒可活血通络止痛,烫后增效。
通过对方剂中各成份的功效分析可以见出,黎洞丸确为主治跌打损伤后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出现肋下青紫,疼痛难眠,咳痰吐血等一系列症状的有效方剂。由此可见,《红楼梦》写宝玉“叫人烫黄酒,要山羊血黎洞丸来”医治袭人的跌打损伤,是有着充分的医学和药学根据的。从医学角度言,此方与诊治的病症可谓丝丝入扣。仅从这点看,也证明黎洞丸绝非《红楼梦》作者向壁虚构的药方。此一方剂,当是作者在生活中接触过或研读过,且深谙其药理,故能于行文中信笔拈来;虽是小说家言,却据之有方,合于医理。
三、从黎洞丸推断《红楼梦》成书时间
关于《红楼梦》的成书年代,学界存有争议。有认为《红楼梦》成书于康熙朝者,有认为成书于乾隆朝者。例如,邓狂言《红楼梦释真》认为原本《红楼梦》成书于康熙时代:“盖原本之《红楼》,明清兴亡史也”;“曰‘增删五次’者,见现行《红楼》之历史,已非仅原本《红楼》之历史也”;“盖《红楼梦》之作当在康熙时代(疑吴梅村作,或非一人作)”19。方豪考察《红楼梦》中提到的西洋物品,依据文献中有关西洋物品在顺治至乾隆时期流传的情形,从而推断:“惟乾隆时,无论在朝廷或民间,外国物品已司空见惯,至少若干物品,不应如书中所描写之为罕见。若在顺治时,则宫中之外国物品,亦不能如《红楼梦》所记之多。故以外国物品论,则《红楼梦》最适宜之时代,应为康熙朝。”20 欧阳健则依据袁枚、陈其元等人的记载,断定“曹雪芹是曹寅的儿子,是康熙年间的人”;并据《红楼梦》中所言“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历百年”,指出:“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下推至康熙四十四年(1705),已历九十年,《红楼梦》大体就是在此时成书的。”21 从而得出《红楼梦》大约成书于康熙四十四年的结论。然而,据现存文献可知,黎洞丸最早见于《外科证治全生集》和《医宗金鉴》,此前未见有文献记载。《外科证治全生集》刊于乾隆五年(1740年),而《医宗金鉴》成书于乾隆七年(1742年),则《红楼梦》第三十一回的成书时间也当在乾隆初年或以后,最早不能早于乾隆五年。据此而论,则上述所谓《红楼梦》成书于康熙朝的说法,显然难以成立。
或许有人会说,可能在乾隆五年前就有关于黎洞丸的记载,《红楼梦》作者在《外科证治全生集》成书和刊刻前接触到该方;只是因为这些记载我们暂时未看到,或者相关文献已散佚,今人已无法看到了。我们无法排除这种“可能”,但这种“可能”其实是一种假设。假设是需要事实来论证的,科学研究就是求证。我们可以“大胆的假设”,但必须“小心的求证”,如果不能用事实来证明这一假设,这一假设就暂时不能成立。把未经论证的假设作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讨论,这样的研究应该是不科学的。因为假设本身就有两种可能,假设者并不能排除根本就没有这种记载的可能。而根据事实得出的结论,即使错误也是科学的,因为它是被证实的,也是可以被证伪的,如果谁发现了新的事实,谁就可用此事实来原有的结论,从而推动这一认识的发展22。这是我们所提倡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正确的研究态度。
在结束本文之前,有必要说明,“山羊血黎洞丸”在《红楼梦》的个别版本中称“山羊血牛黄丸”。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据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编定的《石头记》(简称列藏本)第三十一回中写道:“宝玉的意思即刻便叫人烫黄酒,要山羊血牛黄丸等药去。”23 遍查相关医药类文献,从无“山羊血牛黄丸”方剂记载,临床也无在牛黄丸里加山羊血的用法。如果断句为“要山羊血、牛黄丸等药去”,山羊血虽有药用功效,但无单独成方的用法;“牛黄丸”是否为对症方药呢?《红楼梦》描写袭人被踢后肋上青紫,属于外科的软组织损伤后引起局部血瘀所致,气血瘀阻,经j不通,不通则痛,故袭人“觉得肋下疼的心里发闹”,后又出现吐血症状。通晓医理的人都知道,此时最需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药物,而牛黄丸并无此功效,因而用在袭人身上并不对症。《中医方剂大辞典》载有命名为牛黄丸的方剂144种(第15110条―第15254条),方剂虽多,互有异同,但主要用于搜风化痰,宁心开窍,主治小儿各种急、慢性惊风、痫疾和成人中风、热病发狂、神志不宁等,也可主治小儿疳疾痞症。此外,牛黄丸还有治风毒、喘嗽、大便不通、传尸恶疰、小儿脑长、小儿身体温壮等用法24。牛黄丸用法虽多,却并无一种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的。而正如医学专家和红学家们论证的那样,《红楼梦》的作者精通医理25,在小说中写了大量从医学角度分析都堪称精辟的医案26,我们不能设想作者会用毫不对症的牛黄丸来治袭人之伤。而黎洞丸是治疗跌打损伤的常用方剂,用于被踢打至青紫瘀血,肋下疼痛的袭人,正是医之成理,据之有方。因此,列藏本中“要山羊血牛黄丸等药”一语,无论断句为“山羊血牛黄丸”或“山羊血、牛黄丸”,其实都不成立,不是精通医理的作者的原意。列藏本的这一记载,当是《红楼梦》传抄过程中讹误所致。当然,《外科证治全生集》、《医宗金鉴》所载黎洞丸方剂中第一味药即牛黄,山羊血又是其制作药丸的重要成分,所以写成“山羊血牛黄丸”也非全无来历。
综上所述,《红楼梦》叙写袭人被踢伤后,宝玉命人取“山羊血黎洞丸”,从医学角度而言,此药与袭人被踢伤后所需诊治的病症完全吻合;而个别版本中的“山羊血牛黄丸”则是传抄过程中讹误所致,不足为信。从现存文献看,最早记载黎洞丸的《外科证治全生集》、《医宗金鉴》均成书和刊刻于乾隆初年,随后在社会上传播开来;随着这些医书的传播,里面的方剂也流行于世,使得医者、病家和文人等有机会得以接触、研读和记载这些方剂。据此推断,《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内容写定时间当在乾隆初年或以后,最早不早于乾隆五年(1740年),因而所谓《红楼梦》成书于康熙朝的说法,恐怕难以成立。
注释: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杨继振旧藏本:《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67页。
②⑤24 彭怀仁主编:《中医方剂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版,第1331、1331、692―714页。
③⑥11 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影印版,第23、2、23―24页。
④ 《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简明中医辞典》(修订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版,第1011页。
⑦⑧⑨12 吴谦等编:《医宗金鉴》,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3、7―8、9―10、2317页。
⑩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第233―234页。
13 陈士铎:《本草新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年版,第206页。
14 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
15 严洁等:《得配本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年版,第197页。
1618 张介宾:《景岳全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版,第958、950页。
17 张璐:《本经逢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年版,第275页。
19 邓狂言:《红楼梦释真》,转引自一粟编《红楼梦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35―336页。
20 方豪:《从〈红楼梦〉所记西洋物品考故事的背景》,《方豪六十自定稿》,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版,第482页。
21 欧阳健:《曹雪芹的时代》,《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1期。
22 王齐洲:《〈三国志演义〉成书时间新探――兼论世代累积型作品成书时间的研究方法》,《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23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编定《石头记》(简称列藏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64页。
25 ⒓陈存仁、宋淇:《红楼梦人物医事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高振达:《〈红楼梦〉中的医人医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论文摘要:《红楼梦》手抄本名为《石头记》,而书中更有女蜗补天之石、通灵宝玉等和石、玉相关的意象,甚至男女主人公也以“玉”命名,可见玉石在书中的地位.本文试从文化角度入手,分析作品中浓孟的玉石崇拜心理.并挖掘其文化底蕴,以求更深层次地理解曹曾芹的创作本竞。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和玉石有着如此深厚的渊源。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像玉石一样把富贵、高雅与纯洁、质朴如此有机地融合成一体。玉石,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我们形容富足的生活是“锦衣玉食”,我们比喻高贵的出身是“金枝玉叶”,我们赞美高雅的品质为“冰清玉洁”.我们祝福幸福的婚姻为“金玉良缘”,我们向往的最美的居所是“雕栏玉砌”.我们坚定自己意志的时候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这就是中国独特的玉石文化。
毫无疑问,在这样一个大的文化氛围中,《红楼梦》深受其影响也就不是一个什么难以理解的问题。很明显,《红楼梦)手抄本名为《石头记》,而书中更有女蜗补天之石、通灵宝玉等和石、玉相关的意象,书中重要人物也均以‘.玉”命名,如“宝玉”、“黛玉”、“妙玉”等等。都体现了浓重的玉石崇拜心理。但对作品中出现的女蜗所炼补天之石以及贯穿全书的通灵宝玉如何理解.还有诸多相关问题,历年来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际上,若能揭开这个谜.也就更能理解曹雪芹的思想情感.更接近他的创作本意。
在此,本文试从中华民族的玉石文化人手,透过作品的玉石崇拜心理.挖掘其文化底蕴,以求更深层次地理解曹雪芹的创作。
人类对石头的崇拜,应始于石器时代。当先民们面对强大的自然界以求得生存时,从石头或石头磨制的石器中得到勇气和力量,由此产生了崇拜.敬畏的心理。特别是当我们的祖先从石头中认识了比石头更精美的玉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发现。于是,在把它从石头中分离出来的时候更加感受到了玉的珍贵。因此,人们把各种想法寄托在它上面,并赋予一定的思想内涵。
早在中国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玉就已经成为通灵的神器。因此玉常常被称作通灵宝玉。西方用宗教来通神,而中国人则用玉来通神,也就是说一开始玉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了神圣的地位。
提到玉。不能不让人想起中国历史上关于玉石的最著名的传说:在春秋战国时代,楚人卞和发现了一块璞玉,他先后两次向两代楚王进献,因其不识宝物.以为是块石头,卞和便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双脚。等到第三个楚王上台,卞和又将璞玉献上,这回楚王命人剖开石头,一块宝玉出现在楚国君臣面前。卞和洗清了罪名,他所献的宝玉也被雕成了象征最高权力的玉璧。后人为了纪念卞和,就叫它和氏璧。在这个故事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卞和的执着精神,还有玉石的非凡价值。后来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和氏璧被加工成一块御玺。显然,秦始皇希望能借助宝玉的神力护佑他的王朝千秋万世。从此以后.历代君王将各种宝玉雕琢成玉玺,玉便成了王权的象征。
在中国关于玉的神话传说有很多很多,人们相信:食玉成仙.饮玉还童,玉能使生人长命百岁,使死人灵魂升天;玉有神兆,能因人而变,因世而现;玉法力无边,能驱凶避邪,惩恶扬善……
与此同时,中国人还把很多美好的想法熔铸在玉石上面,使其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如幸福、吉祥、和平、圈满、高贵、圣洁……最为重要的是:玉石的天然品质竟如此惊人地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特质相吻合。玉坚硬而柔和.晶莹又剔透.圆润且丰满.恰好成为我们这个温文擂雅、坚强平和的东方民族的绝妙象征。我们所创造的美玉文化,以其独到的方式连接着古老的文明,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它已悄悄地渗透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活当中.历久不衰。
可以说,曹雪芹深得中国玉石文化的精髓。所以才会在这部被演绎得如此美纶美焕的(红楼梦》中将玉石文化的丰富内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今天的读者已深深感到,《红楼梦》中的玉石意象最吸引人也最令人费解。
作品第一回就讲到,“女蜗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蜗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堪人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此后被一僧一道幻化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并携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替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立业。”由此“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作者在开篇独具匠心地设置了这个神话故事,不仅仅是为J’吸引读者、引起兴趣,更重要的是从作品的总体构思出发,使这块女蜗补天之石即后来的通灵宝玉成为连接梦幻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实物依托,从而实现作者写’‘梦”、写“幻”的’‘立意本旨”。同时,通灵宝玉还是结构全书情节的线索,种种纷繁复杂的事件、亦真亦幻而又众多的人物皆因通灵宝玉而相互钩连。且看前八十回的几个重要情节:宝玉衔玉而诞—宝。黛勿见,宝玉摔玉—探宝钗通灵遇金琐—路祭秦可卿.北静王赏玉一一姐弟逢五鬼,癫头和尚、踱足道人说通灵一边是神仙世界,一边是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又是一个多重的世界,包含着贾宝玉的人生悲剧、大观园的女儿悲剧、宝黛钗的爱情悲剧、贾府的盛衰悲剧等等.这些悲剧彼此牵连,形成诸多线索,最终皆由通灵宝玉而收拢,从而建立了全书的立体结构,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如梦如幻的艺术世界。更为重要的是这块女蜗补天之石即通灵宝玉由大荒山无稽崖被携人红尘,在“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后又回到青埂峰下,使全书形成了一个完整、周密的圆形结构。自然天成而又浑然无迹。
仍是第一回.因甄士隐的一梦.则又引出了绛珠仙草还泪的美丽神话:赤瑕宫的神瑛侍者每天以甘露灌溉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使她“久延岁月”,“修成个女体”:只因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欲下凡造历幻缘”,绛珠仙草也和他一起下世为人,并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于是,便有了宝(神瑛侍者》黛(绛珠仙草》缠绵排侧的爱情故事。应该注念的是,作者在这里并非故弄玄虚.而是独具匠心,道含深意。瑕,“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瑛,即美玉。可见.贾宝玉和玉的密切关系。也因而首先设置了一个机缘,让那一僧一道借“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人世”之时.将补天石幻化的通灵宝玉夹带其中,去人间“经历经历”。由此.补天石(通灵玉)、神瑛侍者同时降临人世.与贾宝玉三者合一融为一体;其次,“还泪”故事给宝黛爱悄蒙上了一层浪漫而又神秘的色调。这个宝、黛身前的因缘,倒极容易令人想起《搜神记·韩凭妻》、《孔雀东南飞》、《长恨歌》、《娇红记》、《梁山泊与祝英台》中男女主人公身后化成鸳鸯、比翼鸟、连理枝、蝴蝶的动人情节。身前也好身后也罢都象征了忠贞不渝、流芳千古的爱情;第三,交代“木石前盟”,以便展开后面的情节,形成“金玉”与“木石”的对立。‘.金玉良缘”意味着富贵婚姻,而“木石前盟”则代表着最素朴、最单纯、最坚实、最浑厚、最符合自然本性的爱情。这也正是全书所要突出的核心而这一核心又贯穿于贾府的荣辱兴衰之中。
再看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贾雨村亦讲了金陵甄府的宝玉。按脂砚斋甲戌本侧批:“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家之宝玉,则正为真宝玉传影。”蒙古本侧批:“灵玉却只有一块,而宝玉有两个,情性如一,亦如六耳、悟空之意耶?”它进一步点明了全书的总体设想,有一贾府便对应一个甄府,有一个贾宝玉就对应一个甄宝玉。二者不仅相互映衬.也彼此对照,并因通灵宝玉而连接挽合。
由此不难看出.补天之石即通灵宝玉在全书的总体构思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如果曹雪芹只是平铺直叙地讲故事.恐怕不会像现在这样有韵味、有深意,其艺术魅力无疑要大打折扣。
玉石本身的魅力在普通中国人的心中世代流传,而曹雪芹则作了最绝妙的诊释。
先说这块补天之石。在中国遍布名山大川,山中奇石自然众多。而作者独独选一块他自己杜撰出来的女蜗补天未用之石,这又有什么深意呢?“无才可去补苍天,枉人红尘若许年”,这是石头的自怨自艾之词。而贾宝玉“愚顽怕读文章”、“于国于家无望,.从世俗的眼光看就是无用.恰好说明了贾宝玉对传统人生道路的背离,尽管贾府盼其“补天”。一方面,作者慨叹石头亦是慨叹自己无力回天,充满悲凉之感;另一方面,对贾宝玉似贬实褒的评价又是肯定其行为。于是,作者在将石头、贾宝玉融为一体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明显的悖论,可以看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冲突。
再看这块通灵宝玉。玉是将石头精心雕琢而成,可谓集天地之精,必然更具灵性。宝玉衔玉而生,自是祥瑞之兆,且玉上还有字,人皆以为“来历不小”,故名宝玉,因而深得贾母的喜爱。不仅如此,宝玉自小聪明过人,显然是借玉而生出与常人殊异的灵性,通灵玉便成了他的灵魂。从中不难看出.贾宝玉是一个非写实的意象化了的人物,以玉命名是取其高贵、灵性之意。更何况.贾宝玉也确实如宝似玉.在贾府玉字辈乃至三代人(‘.文”字辈、“玉”字辈、“草,.字辈)中地位最突出。犹如蒙古本第三回脂砚斋回前批:‘.宝玉衔玉来.是补天之余,落地已久、得地气收藏,因人而现。其性质内阳外阴,其形体光白温润.天生有眼可穿。故名曰宝玉,将欲得者尽爱此玉之意也。”
“王夫人随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红楼梦》第三回)这是黛玉进贾府后和贾母第一次一起家宴的一个片段,从宴会开始的入座,到在一旁伺候的夫人丫鬟们站的顺序,还有严肃紧张、悄然无声的氛围,足见贾府的礼仪规制是何等的严格明晰。黛玉第一次到贾府,作为客人的她应该坐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这同时也是因为她是贾母嫡亲的外孙女,而且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母唯一的女儿,贾母对这个亲生的外甥女肯定十分疼爱,在座次上高看一眼也是正常的,黛玉坐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这也体现了“客人上座”的待客礼仪,这种待客之道体现了中国人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客人上座”的礼节作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一直保留至今。黛玉坐下之后,迎春姊妹三个依次坐上座位。王夫人、王熙凤、李纨在一旁拿筷盛饭伺候着,尽管后来贾母命王夫人坐下了,但是王夫人也没有同桌坐下来吃饭,而只是在旁侧陪着贾母而已。
还有在很多宴会中,王熙凤和李纨一直站在边上伺候着,这是当时“妇姑不同席”的风俗,应该是满族的礼制,即便是深得贾母欢心的王熙凤也是要遵守做儿媳的规矩的。《红楼梦》讲述的是“富贵百年望族”的生存流变,其中包括很多传统习俗和礼仪规矩,但它更大的意义是通过这些风俗人情的描写塑造了很多经典的文学形象,黛玉初进贾府,事事留心,处处在意,生怕自己出错,由此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心思缜密之人,从就座进餐到饭毕漱口吃茶,她一直在察言观色,言行谨慎没有半点不妥之处,这也是她多愁善感性格的一个侧面衬托。黛玉外表形象弱柳扶风、但是性格刚强、心思缜密,在贾府,她是一个没有父母双亲在身边陪伴,没有家族势力在身后支撑的“孤女”,处在寄人篱下的生存状态中,但是论相貌、论才学她都是当之无愧的头筹,在百花争艳、美女如云的贾府,宝二爷最为衷情的也是她,在逆境中生存是最磨炼心智的,如此高傲倔强的性格要想在纷繁芜杂的大家族中生存,没有时时留心、处处在意的缜密心智是不行的。黛玉进贾府第一次宴会的表现,就足以让黛玉的文学形象和性格特点“先声夺人”了。
中国是礼仪之邦,也是茶文化的起源地,“客来敬茶”已经成为我们招待客人的一项基本礼仪活动。《红楼梦》中客人来了也都要先上一盏茶表示主人对客人的欢迎和重视。林黛玉初到贾府时,王熙凤首先捧茶献客;贾母八十岁寿宴时先请客人入大观园用茶,用茶更衣后才开始宴席。如果是尊贵的客人,还要献多道茶。贾元春省亲到达贾府省亲别院正殿时,贾家人首先是献了三道茶,如今“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礼仪活动,寻常百姓家来了客人无论是否宴请,都是要先沏茶送到客人手上。贾府还有一个规矩就是饭后献茶,共献两道,第一道茶是漱口茶,饭后茶水漱口是多多益处的,可以达到口腔保健的功效。那时尚无牙膏牙刷之类的东西,“以茶漱口”就相当于咱们现在刷牙的功用,那时,但凡用得起茶叶的名门贵族睡觉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以茶漱口”,不同的是,王宫贵族们一天要“以茶漱口”很多次,而且在很多不同的场合之后都会“以茶漱口”,在黛玉进贾府的这场宴饮中,饭后送来的第一道茶,黛玉不知是漱口的茶,但感觉和自己家中礼仪规制不同,她自然明白贾府规矩讲究很多,留心观察便知这是饭后漱口用的茶,幸亏黛玉心思缜密,不致于闹出笑话,试想如果当时黛玉把那该吐出来的漱口茶咽了下去,是要落下一个多么大的笑柄啊!《红楼梦》中很多场合都提到了“以茶漱口”,在第十四回中,凤姐哭秦可卿之后,来旺媳妇献茶漱口,宝玉在说“女儿”二字之前,都必用“清水香茗”漱口,不然“浊口臭舌”唐突了“女儿”二字是会被“凿牙穿腮”的。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用茶漱口”可谓益处良多,一是可以消除异味,二是可以保护牙齿,这功用相当于现在的牙膏,但是“以茶漱口”的其他功能却是牙膏所达不到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预防流感,经常用茶水漱口,儿茶素覆盖在口腔咽部的黏膜细胞上,能防止流感病毒和黏膜细胞结合,达到预防流感的作用。还有研究证明,哺乳期妇女用茶水漱口,有预防牙龈出血,提高乳汁质量的功效。临产期的孕妇用茶水漱口,能增加食欲,提高睡眠质量。由此可见,“以茶漱口”不仅是王宫贵族的一种宴饮礼仪,也是一套科学的养生之道。
“以茶漱口”是符合养生保健和有益健康的,但是饭后立刻饮热茶却是不科学的。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食物中的铁结合会形成不溶性的铁盐,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时间长了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茶叶中的鞣酸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鞣酸蛋白,会干扰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饭后立即饮茶,还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最科学的饮茶时间是餐后一小时饮茶,由此看来,黛玉在家中林如海教女饭后过一时再吃茶是符合养生之道的。但是作为王宫贵族的贾府的宴饮规制是不是对身体不利呢,这就要提到饮茶的种类、功用甚至是烹茶的火候了。茶在宴饮聚会中扮演着随处可见的角色,但在什么样的场合用什么样的茶是特别有讲究的。贾府中饭后饮用的茶肯定也是有不同功效的。在《红楼梦》中,光是茶的品种就有很多,如老君眉、普洱茶、六安茶、龙井茶、枫露茶、茉莉花茶等等。贾母最爱喝的是老君眉,在第四十一回中,妙玉给贾母献茶,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着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便吃了半盏。六安茶是前清名列御制贡茶六品之一的好茶,贾母为什么不喝呢?原因在于六安茶属于绿茶,老年人肠胃功能虚弱,吃过荤腥食物之后饮用绿茶可能引发腹泻。而老君眉口感清淡,滋味温和,有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老年人饭后饮用较为合适。《红楼梦》中提到较多的一种消食茶就是普洱茶。在第63回中,宝玉吃了面食,怕他积食,让他喝了一茶缸子普洱茶。要煎出一壶好茶,需要茶好、水好,还要掌握好火候。烹茶的水要以贮藏的天然泉水、雪水最佳。在《红楼梦》中,烹茶高手当属妙玉,妙玉用旧年的雨水烹好老君眉奉与贾母,用梅花上的雪水烹茶,招待大家。那时的雨水和雪水是天泉,没有污染,是最好的洁净水,最适合沏茶,和现在的雨水是不同的。烹茶的火候也是有一番讲究的,不能用刚煮开的沸水沏茶,一般要用80度左右的开水沏茶,这样才能保持茶的清醇幽香。品茶除了要看茶品茶器茶水之外,还要营造饮茶的环境和景致,可谓一杯茶关乎一场礼。曹雪琴借“红楼茶仙子”妙玉之口详细地论说了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博大精深。在《红楼梦》中,喝茶品茶在很多场合被赋予了风俗和礼节的含义,“吃茶定亲”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礼仪,虽然黛玉和宝玉最后没有走到一起,但在会开玩笑的王熙凤口中却是这样说给黛玉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原来,古代茶叶种植采用播撒菜籽的方法,人们希望出嫁以后的女儿能够像茶树一样,在丈夫家里落地生根、繁衍子孙、并且能“饮子之茶、与子偕老”,相依相守、直至白头,所谓“女子不吃两家茶”便是此意了,吃茶和定下姻缘就有了这样的关联。
宝玉的乳母李嬷嬷来看宝玉,看见酥酪,拿匙就吃。一个丫头说是“给袭人留着的”,结果李嬷嬷听后“赌气将酥酪吃尽”,宝玉回来后,袭人只得哄骗宝玉去吃“风干栗子”(《红楼梦》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第三十七回中写道:袭人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时鲜果品,又那一个,是一碟子风干栗子栗粉糕。这栗粉糕即板栗糕,是用栗子制成的。
【制作方法】
风干栗子:取新鲜栗子择净,放于布口袋中,悬挂于自然通风处阴干后即可取用,食用时去壳服食。
栗粉糕:鲜栗子、糯米粉、白糖适量。将栗子去皮壳,煮熟,打烂,与糯米粉、白糖适量拌匀,制成糕状,外撒上桂花少许,上笼中蒸熟即可服食。
【历史溯源】
栗粉糕见于南宋《武林旧事》一书,足见以栗子制糕为时甚早。《清稗类钞》载:“栗糕,以栗去壳,切片晒干,磨成细粉,三分之一加糯米粉拌匀,蜜水拌润,蒸熟食之,和入白糖。”清・袁枚《随园食单》也有“栗糕”条云:“煮栗极烂,以纯糯粉加糖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此重阳小食也。”又云:“新出之栗烂煮之,有松子香。厨人不肯煨烂,故金陵人有终身不知其味者。”贾府用新栗制糕上加桂花,当系极讲究的美味佳点。
【中医观点】
栗子,又称板栗,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每年8~10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去壳取仁用。栗子是我国的传统特产,在果品中,栗子的栽培历史最为久远,在陕西半坡村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便有栗子的踪影。栗子的食疗及药用价值亦堪称上品。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腰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反胃,泄泻及肾虚腰膝无力,小儿筋骨不健等。《名医别录》言其“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千金・食治》言其“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新修本草》言其“嚼生者涂病上,疗筋骨断碎,疼痛,肿瘀”。《滇南本草》言其“生吃止吐血、衄血、便血,一切血证俱可用”。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栗子做过深入的研究。他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有:“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颗顿愈。”据《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记载:“慈禧太后最爱吃栗子,御厨们为了保证老佛爷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栗子,便将栗子加工磨成粉,再佐以冰糖等佐料,制成小窝窝头,每餐必食。慈禧虽届耄耋之年,仍皮肤细嫩,光滑润泽。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栗子有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作用,老年人常吃栗子,可防老抗衰,益寿延年。
【营养分析】
袭人叫宋妈妈给史姑娘送东西去,宋妈妈说:“姑娘只管交给我,有话说与我,我收拾了就好一顺去。”于是袭人“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那一个,是一碟子糕”(《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题)。
大观园的姑娘们咏菊、吃蟹、饮酒,好不热闹,王熙凤又将舅太太那里送来的菱粉糕和鸡油卷儿等,命婆子们送来给姑娘们吃(《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这里的红菱即常用食物菱角;鸡头,即新鲜芡实;菱粉糕即用菱角研粉制成的。
【历史溯源】
菱粉糕为清代南方一味名食。清代《调鼎集》载:“老菱肉晒干,研末,和糯米粉三分,洋糖,印糕蒸,色极白润。”
【制作方法】
菱粉糕:鲜菱角、糯米粉、白糖适量。将菱角去皮壳,煮熟,打烂,与糯米粉、白糖适量拌匀,制成糕状,上笼中蒸熟即可服食。
鸡油卷:精面粉,熟鸡油,鸡蛋液,精盐各适量。将精制面粉制成发酵面,擀成薄片,刷上鸡油,抹上盐,切成丝条。另取酵面一块,搓长,擀成长方形薄片,将切成的丝条包进薄片里,接头处用鸡蛋液粘好,再切成长段,上笼蒸熟即可服食。
【中医观点】
菱,又称菱实、菱角、水菱,为菱科植物菱的果肉,生长于池塘河沼中,各地均有种植,8~9月间采收。中医认为,菱实性味甘、凉,入脾、胃经,有清热除烦、益气健脾之功。《本草纲目》言其“解伤寒积热,止消渴,解酒毒”。《名医别录》言其“安中补五脏,不饥轻身”。一般清热生津多生用,益气健脾多熟用,或用菱实粉。本品不宜多食,以免引起腹胀。另外,此物性凉,可平息男女,令人败性,故《食疗本草》言“凡水中之果,此物最发冷气,损阳,使人玉茎消衰”,故不宜久食,以免引起减退,或阳痿,或低下。
芡实,又名鸡头实、鸡头米,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产于湖南、江苏、湖北、安徽等地,9~10月采收,去掉硬壳,取出种仁,晒干备用。芡实生长于湖泊池沼的浅水中,叶子圆形,如同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荷叶一般,开紫色花朵,花谢后结的果壳像鸡头,故民间俗称“鸡头”。鲜时可当水果生吃,老后收获的种仁名芡实米。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心经,有补脾止泻、固肾涩精之功、适用于脾虚久泄、日久不止、肾虚遗精、小便频数等。《日用本草》言其“止烦渴,治泻痢,止白浊”。《本草从新》言其“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本草求真》言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使泄泻腹痛可治……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功能与山药相似,然山药之补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胜于山药,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止于脾肾而不及于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