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校消防安全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23 16:34:48

序论:在您撰写高校消防安全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校消防安全教育

第1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消防安全; 宣传教育

【中国分类法】:D631.6

一、高等院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是培育高等专业人才的场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学校就能稳定一方。消防工作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既是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需要,也是确保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高校也是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具有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对其未来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将带来积极影响。然而,近年来,我国高校火灾事故持续频发。据公安消防部门不完全统计,2000~2009年,我国高校火灾事故共发生3700 余起,共造成111人死亡,23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4230余万元。如2008年上海商学院火灾,被困4名女生缺乏火灾自救知识仓促选择跳楼全部身亡、2010年南京海宁宾馆火灾,被困两名女大学生在发现火情后没有及时逃离火场,忙于收拾个人物品以致延误逃生时间最终丧生⋯⋯风华正茂的生命就这样被大火吞噬,每场火灾都是那么触目惊心,一次次敲响大学校园消防安全教育的警钟。鉴于校园火灾危害的事实,国家教育部等相关安全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系列消防安全教育规定,消防安全俨然成为了当前高等院校安全工作的重点。然而,目前高校的消防安全教育状况参差不齐、不容乐观,因此,如何促进学校进一步提高对消防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是我们无法回避,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高等院校消防安全教育现状及问题

2009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要求高等院校要根据消防安全教育的需要,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和培训内容;对每届新生进行不低于4学时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但由于我国将消防安全教育正式纳入大中小学教育体系的时间较短,各高校的教育领导者自身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思想重视不够和消防安全的社会传统与氛围淡漠等种种原因使得高校消防安全教育严重缺失,问题重重。

(一)重硬件,轻教育。

国家现行的校园建筑消防安全设计规范、消防安全行政部门对校园消防硬件设施的验收考核标准,以及违规带来的经济惩罚均使得高校不得不重视校园消防硬件工作,校园消防安全设施器材齐备。与此同时,对高校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硬性考核标准的缺乏导致了众多高校在重视消防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为数众多的高校对学生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严重缺失。

(二)重形式,轻效果。

思想上的轻视,教育目的定位的偏失直接导致高校把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重点放在了形式和表面上。没有考虑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实际效果,更多的高校采用在诸如春秋火灾高发季节,通过拉横幅,摆放展板,开设一两次讲座等简单形式来教育学生提高消防安全知识。殊不知此类形式的教育虽在一定程度或一定时期内引起少部分学生对消防安全知识的了解和重视,但无法让全体学生根本上提高消防安全知识,无法让全体学生对消防安全时刻警醒。

(三)教育不规范,专业教育人员缺乏。

据不完全统计,只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能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章总则中第六条“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的相关规定,将消防安全教育课纳入正常教学计划。绝大多数的高校在消防安全教育方面仍属空白,没有将消防安全教育课列入正常的教学计划,高校一般虽设有专门的校园消防教育管理部门,但与庞大的学生群体相比,专业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者严重不足,这也导致了无法对全体学生开展专业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滞后,直接导致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四)大学生消防意识淡薄

当前高校大部分学生消防意识淡薄。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如热得快、电饭锅等;二是手机、电脑的充电器长时间充电、私拉乱接电线等违章用电严重;三是部分学生有卧床抽烟等不良习惯。四是宿舍或楼道内杂乱堆放。尽管学校保卫处、宿舍管理科等部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了详细安全管理规章。但每次突击性安全检查,总是收缴各类禁用的大功率用电器成百上千。这种规章完善与不安全行为“并行”的现象,在全国高校普遍存在。从安全原理角度分析,是因为没有对受教对象完善安全教育。

对高校火灾案例进行总结,发现火灾情况下学生的应急处置技能严重缺乏,如不懂如何报警、不会使用手持式灭火器、不了解逃生基本技能等。因此,加强消防安全知识教育与培训,提高消防意识,强化消防应急技能尤其是逃生技能培训,对“平安校园”建设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三、高等院校构建消防安全教育模式的路径和措施

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才会对火灾有高度警惕性,才能时刻把消防安全放在首位,从而自觉约束自身行为。正确意识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它必须通过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也不是单靠教育管理部门的督促检查,更需要的是学校和师生共同参与。

(一)转变消防安全教育管理模式。

造成安全监管力度穿透性不强、安全管理效果甚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安全管理职能不够渗透,学生群体没有共同参与,停留在被动安全监管状态。因此,要贯彻消防安全监管,就必须在管理体制上层层落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1、淡化宿舍区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监管关系,营造安全宿舍区的文化氛围。

将消防安全文化列入公共课或第二课堂的必修课,包括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保持平安教育的持续性,成为求学和今后工作中的“必修课”。在实践环节上,需要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将所学知识“生活化”。以宿舍区为主,囊括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安全管理人员组织学生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隐患识别、排查,并按专业、片区等分组评比等活动,公布考核结果,实施奖惩策略,促进和巩固效果。

2、让安全管理渗透到学生群体,提高安全监管绩效。

由学校组织有关安全专家实地调查,制定学生宿舍区安全检查表。每个宿舍中选拔一到二名宿舍消防安全负责人 每天与宿舍楼管理人员共同实施安全监督管理,依据消防安全检查表,将消防安全工作予以记录存档,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和处置。

(二)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消防安全气氛,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高校要明确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各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多样地的采用各种教育方式。可以通过定期开设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消防安全知识及灭火逃生技能培训、举办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消防趣味运动会、组织学生排查消防安全隐患等教育形式,让更多的学生自身参与,在参与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努力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突出实践教育。提高受教育学生的灭火及逃生自救能力。

要营造浓厚的校园消防安全氛围,传播消防知识。充分利用高校先进的教育条件,如校报、校园广播、闭路电视、校园网络等媒介和传播手段,开设相对固定的消防宣传栏目,组织宣传火灾事故教训,曝光火灾隐患,提高防火安全意识,让学生时时提高警惕,思想上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防止火灾悲剧在学校发生。

(三)制定和完善消防安全教育制度。

高校要制定和不断完善现有的消防安全教育制度,将其列入学校教育大纲中,并对学生受教育情况适度考核。从课堂和社区实践两个层面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以学分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相关消防安全知识,具体实施按大学四年完成(对于三年制专业,可以调整内容和实施),如表1所示。

同时,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专业教育人员匮乏的现状,高校可以通过对学生辅导员等教育管理人员先行进行专业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聘请公安消防人员兼职学校消防教育辅导员,以此扩大专业教育队伍。

(四)与消防部队加强合作,探索建立校外消防教育基地。

学校可以通过与地方消防部队合作建立消防教育基地。将消防安全教育延伸到校外,定期组织学生到消防官兵所在营地体验观摩,增加受教育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总之,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要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经常性宣传教育与规范化制度管理相结合”,努力推动高等院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消防安全素质,从而保障校园的和谐与安全。

参考文献:

[1]姜海珍.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08,(6).

[2]黄如兰.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实践和思索[J].企业家天地,2010,(5).

[3]韦庆夫.浅议学校消防安全教育[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9).

[4]王萍.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探索[J].科技信息,2008,(31).

第2篇

一.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产业投入的不断增加,高等教育产业规模也随之扩大,出台了一系列的帮扶政策,使得高校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从招生人数和校园面积都有所体现,高校消防安全问题就显得越发重要性。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在某些高校内消防安全的观念还比较落后,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只注重日常文化教学,而忽视安全方面的教育,大学生及教师接受消防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消防安全意识薄弱,这些都难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而且部分领导对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消防安全主体意识薄弱,使得许多高校中由消防部门牵头举办的活动参与人数较少,许多师生都认为消防工作只是高校保卫部门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对最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都不甚了解,发生火灾时不知所措,不能在第一时间逃生或者报警,也不会使用灭火器等日常消防器材,更不会减小或者扑灭火灾,眼睁睁看着火势越来越大,最后悔之晚矣。这些都是侥幸心理,是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但正是有关领导的不作为,给这些高校的消防安全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火灾危险性。

另一方面,消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普遍现状,许多高校教育经费大量投入到基础建设方面,忽视了对消防安全方面的投入,导致使消防设备设施落后或不完善,这样都极易埋下事故隐患。有些高校仍然在使用老式建筑,其本身的建筑结构就不合理,缺乏现代的消防基本措施,改造不合理会增加其安全隐患。而且部分高校新建工程在设计使用过程中不合理,未经消防设计竣工验收,从而导致建设留下布局不合理。

二.加强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首先应当加强高校的消防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转变师生消防观念,普及消防安全教育。通过对新生入学时的教育、利用平时举办一些科普活动及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开展贴近生活的消防警示教育、组织师生导消防站参观以及举办一些易于接受和简单易懂的日常防火措施,比如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消防栓怎样使用,安全通道的设置等,让广大师生员工认识到火灾的严重性和防火的重要性,学习和掌握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常识和技能。

其次,高校应该确保消防经费的投入比例,要把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学校日常的经费开支当中,对较长使用年限的设备要做到有专人及时维修或更换,及时能够发现和解决问题。高校要建立分工明确的防火安全责任制,对不符合要求的建筑进行改善和加装相应的消防设施,高校要建立健全的用火用电管理制度,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用火用电设备应在某些不适宜场合应当禁止使用,重点检查教职工宿舍、学生集体宿舍、教学楼、图书馆等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增加楼宇门禁数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用火用电管理制度,不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制定相应奖惩措施,对必须使明火、用电等器件具作好看护工作,做到专人负责。

三.结语

第3篇

完好无损是高校安全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高校消防 思想安全教育 改进措施

引言

高校W生大多为住校,安全事故很多就发生在宿舍,如用电不当造成的火灾,后果相当惨重。分析这些火灾原因可以看出,许多是因为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或缺乏消防常识,用电器时粗心马虎,酿成悲剧。这给学校的安全管理敲响警钟。如何通过消防安全教育,从思想上全面提升师生安全意识从而避免安全事故是每个高校安全管理的当务之急。

一、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帮扶政策,使得高校得以蓬勃发展。但是,某些高校的消防安全的观念还比较落后,只注重日常文化教学,而忽视安全方面的教育,大学生及教师接受消防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消防安全意识薄弱,这些都难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而且部分领导对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消防安全主体意识薄弱,使得许多高校中由消防部门牵头举办的活动参与人数较少,许多师生都认为消防工作只是高校保卫部门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对最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都不甚了解,发生火灾时不知所措,不能在第一时间逃生或者报警,也不会使用灭火器等日常消防器材,更不会减小或者扑灭火灾,眼睁睁看着火势越来越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另一方面就是消防经费投入不足。高校教育经费大量投入到基础建设方面,忽视了对消防安全方面的投入,导致消防设备落后或质量不过关。这样都极易埋下事故隐患。有些高校仍然在使用老式的结构不合理的建筑,缺乏现代的消防基本设备。尽管有些新建校舍,但在设计使用过程中不合理,未经消防设计竣工验收,从而导致建设留下布局不合理。

二、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改进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

高校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政治理论学习等宣传思想政治活动,使广大教职工认清学校形势,明确了自身职责,增强了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了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和建设发展之中,使广大师生真正认识到“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同时,学校各级宣传思想政治部门通过挖掘、培养、选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爱岗敬业热忱,使广大教职工积极向先进人物看齐,带动了全校师生自觉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自觉遵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促进了学校安全生产,为学校消防安全提供了思想保证。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涉及诸多方面,人在执行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不情愿、不自觉、不重视等抵触情绪,在严格管理与思想松懈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或不稳定因素,而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正是消灭这一矛盾或不稳定因素的良药。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主要看人的意识和行为,当把人的意识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之后,行为随之就会走向正确的道路。所以,学校必须加大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力度,积极向师生宣传新的消防安全知识,化解师生心中的疑虑,把一切抵触情绪和不稳定因素全部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保证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有效实施。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学校消防安全管理

任何时候,人是单位最核心的元素。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的思想政治工作,其实就是做好师生的思想工作。而思想引领行动,只有师生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思想觉悟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在行动上重视消防安全,从各方面努力管理好消防安全工作。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如教育讲座、消防演练等,时刻为师生敲响消防安全的警钟,并使师生切实掌握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解决方法。与此同时,要把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消防安全管理的全过程,渗透到防火、灭火,安全逃生等各个环节,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消防运动会、技能竞赛,为广大师生搭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平台,使广大师生主动做好消防安全工作,自觉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不断促进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4.以人为本,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条的“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法定义务,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并严格贯彻执行。特别是要利用最佳时机,在新生入学、新学期开学时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在节假日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定期举行消防演习,增强学生自身消防意识,把因疏忽而造成火灾的几率减少到最小。

5.改善消防设备质量

学校要设立消防专项基金用于改善消防基础设施。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舍得在消防安全方面投资,否则出现事故损害的是更为宝贵的生命。要从加强消防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出发,切实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法规的要求,抓好消防设施的基础建设,顺应形势加大消防经费投入。有关部门和学校要保证消防经费的投入,保证有关消防设施和器材应配备到位,同时要科学合理的分配资金,重点消防部位要配备现代化的设备。要及时维修或更换老旧设备,以防不时之需。

结语

总之,做好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做好人的工作,消防安全管理才可能顺利展开。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此为前提来改进新的消防安全教育方式,促进学校平安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爱霞、苏海民.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现状调查――以宿州学院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1(12):110~112.

[2]焦叔平.高校学生宿舍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5):100~102.

第4篇

关键词:安全消防教育管理策略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因师生生活与教学集中而成为消防安全的重点保护单位。学校的安全消防涉及到诸多区域,诸如宿舍、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等,这些区域都是师生密集的场所,一旦火灾发生且得不到到有效控制,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宿舍火灾所占比例居多,而不合理用电则是主要危险源。

一、加强高校消防安全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一)从火灾的危险性看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高校是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从以下火灾事故的事例可说明其对校园安全的危害性。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4人死亡;2008年5月5日,中央民族大学一女生宿舍发生火灾,上千女生被迫疏散;2007年1月11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500余名学生被困寝室;2003年2月20日武汉大学一男生宿舍三楼突发大火,整个三楼被烧得只剩断壁残垣。可见火灾会造成人员的伤亡、财产的损失,破坏校园的安全稳定、影响教学秩序、给事故学校带去负面影响等。据不完全统计,1998-20l0年间,全国高校发生的70起学生公寓火灾中,因用电引起的火灾有42起,占60%。由此可见,学生寝室是火灾多发区,加强对学生寝室的安全消防教育,对于高校的安全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从当前安全观念现状看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学校的师生,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比较麻痹大意。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管理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的一面。学生主要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往往在安全意识方面不上心;教师则把工作重点放在各自课程的教学上,加上安全知识教育一般由相关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再受到人员、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就忽视了必要的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而管理者则由于各自分工不同、注意力有所侧重,导致在安全学习、教育与管理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在消防安全方面的认识程度也明显不够。火灾的预防,需要平时加强消防意识,注意身边可能导致火灾的隐患,往往一些细小的疏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对安全的不重视造成的。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对于学校安全消防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三)消防安全教育是确保校园稳定的客观要求

校园消防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既有宿舍、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等区域,又要设及到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不同情况。高校校园与中小学校园有着根本的不同,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校园,而不是封闭的校园。这就给消防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难度和压力。对于高校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国高校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多校区、多层次办学使治安管理难度加大;二是校园内盗比外盗多;三是突发性、群体性伤害案件增多;四是智能化犯罪增多;五是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校园安全事故增多。这种复杂的特征,给校园的管理者增添了管理难度,但校园稳定又是必须要得到保障的。因此,加强校园的安全消防教育和管理是客观现实的需求,也是维护校园广大师生安全的要求,对此不能存在丝毫的麻痹大意,不允许有不安定因素的存在。

二、高校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管理有待加强

(一)消防安全观念和防范意识薄弱

不管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师生,在消防安全问题上普遍存在着侥幸与心理,总觉得火灾不会发生在自己的学校和自己身上,所以安全意识薄弱,平时也不太注意安全问题。就拿事故发生较多的寝室来说,学生宿舍一般是6-8人住在一间寝室,人员住宿密集,大量使用电脑等电器,宿舍内摆放的物品杂乱无章。《楚天金报》记者采访武汉市消防部门得知,武汉市当年发生校园火灾43起,其中电气引发火灾22起,占火灾起数一半以上。但是在校园的学生寝室,不时出现部分学生违规私拉电线、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的现象,甚至还有使用伪劣电器的现象。这些伪劣产品尽管从外在看不出问题,但是由于没有达到安全标准,极容易成为火灾事故的隐患。这些现象的存在都给校园安全埋下了不同程度的隐患,因为它们很容易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加上学生遇到火情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惊恐不安,这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消防安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有缺失

高校的课程设置上关于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极少,一方面造成了学生对消防安全的认识不足,让他们误认为这一课程是可有可无的,这也说明学校对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导致学生缺乏现场自救与逃生常识。大部分高校进行火灾安全教育是在大学新生刚入校的时候,往往以广播、墙报、班会或者以学院讲座的形式开展消防知识宣传,因为这些形式比较传统和单一,没有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也没有提高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导致学习效果明显不足,最终没有达到学生安全消防教育的初衷。同时,高校进行安全教育的宣讲者大多是非专业人员,很少有专职消防人员进行讲解。少数高校是请专职消防人员进行讲解,而大多数学校是让本校负责安全保卫的老师来讲解,还有的就是让学生自己组织安全教育班会来完成学习。即使有的学校以公共安全教育课的形式进行讲解,也是让对安全消防缺乏实际经验的教学人员来上课。由于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只能照本宣科,泛泛而谈,缺乏真正的实际操作经验与应战能力,因而不能让学习者对消防安全学习产生兴趣,安全教育若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必然是大打折扣。当学生们遇到突发火灾事件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火灾逃生技巧,往往表现出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三)管理体系松散,缺乏效率

对于安全消防的管理,一般学校都认为是安全保卫部门的事情,而安全保卫部门又以校园的安全稳定为工作重点。这样就缺乏有效的全面的安全消防管理体系,没有形成校领导———安全部门———班级———师生多级化的安全消防体系,缺乏安全消防全面联动的机制,没有很好地实现各级领导、各级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没有让“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的路线落到实处。部分学校寝室的安全消防任务是由寝室管理员负责,由于宿舍管理员都是年纪较大的人,学生寝室的管理又是多方面的管理,需耗费很多精力,致使管理员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细致的消防安全的检查工作中去。管理员对消防安全的应急能力也相对比较迟缓,这样的现象并不利于学校火灾易发区的安全保障工作。不少学校的安全保卫人员配备数量少,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这就导致安全检查和安全问题落实起来缺乏力度。这样就不能实现安全消防工作落到每一个角落,不能实现安全消防工作的全面覆盖。让安全事故预防留有死角,就是给消防安全工作留下隐患。消防安全工作还存在侧重于学生寝室、教室,而忽视实验室、图书馆的现象,这就让实验室与图书馆成为了安全消防的隐患。实际上,有的实验室中存放着一定量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物品,如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其所产生的后果也不容小视。图书馆的消防安全管理也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的现象。由于图书馆的书籍器材都是易燃物品,加之高校图书馆各种电子电器设备运用的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安全事故的发生,轻则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师生的安危受到威胁,重则引起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对学校和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实验室和图书馆同样应该成为消防工作的重点对象,不应成为被安全消防忽视的角落。

(四)缺乏必要的经费投入和消防设备更新

安全经费投入少和消防器材的更新不及时,成为安全消防工作的又一制约因素。不少高校由于缺乏正确的安全消防意识,以致其为减少经费开支而在安全消防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不足,这种现象在民办高校尤为突出。消防安全没有建立起消防户籍化管理制度,各单位之间的有关消防安全相关信息处于彼此分离的现象。没有将各单位安全消防的相关信息,诸如:消防人员信息、消防器材情况、单位建筑情况、消防记录等建立起完善的消防信息网络体系。区域之间的消防体系缺乏有效的联系,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制约了相互间消防力量的支援与沟通,制约了安全消防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高校消防安全教育管理改进的策略

(一)提高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观念和防范意识

为杜绝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各级领导、部门和广大师生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高校的消防安全必须走“预防为主、群防群治”路线,通过建立有效的多级防御体系,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与教育,加强安全投入,密切区域消防安全的联动机制,提高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建立消防安全教育体系的多元化

设置合理的消防安全机构及消防安全教育管理体系。建立起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由一名学校领导总负责,建立起院系、班级、师生的多级消防安全联动机制,发挥好领导沟通各部门的积极作用,再由学校安全保卫机构具体操作安全事务,同时利用好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经常沟通这个桥梁,发挥宿舍管理员、班级安全员的积极作用。要运用创新的方式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运用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师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消防安全能力的提升和增强火灾安全事故的应变能力,让消防安全教育管理起到实际效果。

(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消防设施

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消防设施和装备,是预防校园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学校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要认识到消防安全对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性,积极加大必要的消防安全投入,对于老化的消防设施进行及时更换,对于老教室、寝室加大改造投入的力度,确保消防安全事故从源头上消除。增强科技防范的作用,构建严密的防范体系。改变过去单纯运用人来管理消防安全的局面,通过加大财力、物力支持,增加科技在消防安全中的作用。运用校内外安全探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超电流自动断电等设施,来有效地防范与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

(四)建立健全制度,强化安全消防机构管理

1.建立健全全面的规章制度。每个高校应该在组织广大师生全面学习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根据社会发展与自身特点,在有关法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实施细则、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实验室安全操作管理规定、图书馆安全条例等一系列制度,通过制度来建立健全安全防护网。对于管理人员、宿舍管理员、校园保安等相关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有效管理,确保校园安全问题万无一失。

2.利用好消防安全资源。建立起区域的消防安全相关信息,利用好网络提供的信息,实现消防安全资源的共享,促进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3.高校应该科学地制定消防安全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料性等特点,发生突发事件时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进行有效处理。因此,只有做好平时的安全教育与预防工作,加强对安全设施的检查工作,做好应对校园消防安全突发事件的预案,才可能避免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旭东,郝向民.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在高校学生公寓防火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

[2]廖善光.新形势下高校安全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3]周寿江,田景超.电器起火成校园火灾“祸首”[N].楚天金报,2011-11-26,(03).

第5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学生消防安全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59-01

近年来,高校学生公寓火灾事故频发,作为国家和社会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在学校尤其是在学生公寓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和日常安全教育都与辅导员工作密切相关。

一 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1.消防意识淡薄,缺乏危机意识

教育管理者和学生是高校学生公寓消防安全管理的两个主体。一方面,有的教育管理者思想跟不上,有的消防知识和技能欠缺,不能正确判断和分析消防安全隐患的实际情况而主动灵活地采取措施。另一方面,学生仅在入学的时候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对自身周围的环境条件等缺乏清晰的认识,消防意识淡薄。

2.消防漏洞多,存在侥幸心理

新生入学时,学校和老师都对其进行校规校纪和消防安全教育,严禁在公寓内乱拉电线、使用各种违章电器,如有发现将按照规定严肃处理。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在使用时采取相应的防查措施,认为只要不被发现和查处,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遇到学校大检查就临时停用;此外,有些公寓电脑台数较多,超负荷用电现象严重。

3.消防宣传片面,缺少教育实践

多数高校没有开设公共安全课程,缺乏消防安全教育。学生不了解防火灭火常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住学生公寓时不注意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情况,对于疏散通道堆放杂物、安全出口锁闭、设置防护栅栏等现象熟视无睹、漠不关心等。同时,学校没有专门针对学生公寓楼的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或是有预案但未开展演练,学生缺乏基本防火灭火技能,应急反应能力、自防自救能力较差。

二 辅导员在学生消防安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教育体系构建

高校辅导员是在校大学生学生事务的管理者、指导者和组织者,负责学校学生最基本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直接地实施教学、管理育人,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管理、教育和服务。

1.提高宣传教育广度与深度,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利用学生军训、大小会议、宿舍、办公室等场合和网络及时向学生强调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掌握消防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学会应对火灾时的逃生自救方法,增强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针对各类违规现象,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加大处罚力度,防止和杜绝火灾问题的发生。

2.教育学习与实践演练相结合,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消防安全教育形成意识是条件,教育学习是保障,实践演练是关键。辅导员通过定期深入宿舍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归纳整理,编订成册,对违纪现象和发现的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另外,要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演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自防、自救能力,尽可能将危害降到最低。

3.以点带面实现全员育人,发挥各部门在学生消防教育中的作用

一所高校要真正抓好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光靠辅导员及保卫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充分发挥他们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在协助学校消防保卫部门开展消防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发动班主任、教学科、学生家长、学生党员骨干及校内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到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中,形成一套自上而下行之有效的高校消防管理体系。

三 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促进消防安全素质教育

作为高校安全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要从政治、工作、生活方面重视辅导员的培养和使用,坚持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为辅导员提供和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要加强对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普及辅导员的应急管理知识,定期组织召开应急疏散演练专项会议,掌握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不断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内容。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在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中承担着教育者、研究者、服务者的多重角色,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爱霞、苏海民.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现状调查――以宿州学院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1(12):110~112

[2]焦叔平.高校学生宿舍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5):100~102

第6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消防安全;教育模式

众所周知,高等院校是国家培育人才,创造未来发展的重要机构。维护好高等院校的安全,普及安全知识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院校基数增多,高等院校师生也更多元与自由,高等院校教学秩序与环境安全,渐渐地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高等院校火灾事故频发,高等院校学生与教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隐患重重,主要存在的隐患与原因分析如下。

1高等院校消防安全现状与原因分析

高等院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而又安全的校园环境是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的关键。然而,高等院校的消防安全环境却令人担忧,无论是学校基础建设、还是专业人才配备、还是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与技能,都显得非常薄弱。同时,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尚未建立,也是高校的消防隐患之一。

1.1高等院校建筑设备老旧,消防隐患大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知识教育起源早。当下社会高等院校都有几十年、百年历史,建筑年代久远,文化底蕴深厚。高等院校的建筑主要是砖木结构,建筑设计富有文化艺术性,建筑早期设计中防火技术不普及,例如没有专门的消防安全通道、电线铺设没有防火保护措施、通电设备老旧,有些无法安装消防栓和应急照明灯等消防安全设备,这些都导致高等院校建筑珍贵又易损坏。同时,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足,造成了火灾事故极易发生,且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将难以控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2高等院校没有专业消防安全工作人员

高等院校作为人口集聚场所,没有设立相应的专业消防安全工作人员,往往由普通的职工代行消防监督工作,专业性弱且容易敷衍了事,不能真正承担起维护高等院校消防安全的责任。缺少专业消防工作人员也导致高等院校师生无法许多消防安全隐患提前察觉,火灾预防工作难以进行。

1.3院校用电需求大,师生使用不规范

高校师生数量大,学生公寓少,使得学生公寓往往满员入住,房间拥挤不堪。书籍、电器、床位、衣柜、书桌,混乱难言。同时电路设计久远,难以及时更新换代,满足不了满员入住的用电需求。同时,社会发展迅猛,每个人都离不开手机、电脑、PAD、空调、洗衣机等等电器。特别是在校师生,对生活品质要求高,原有建筑配套的生活电器往往无法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便会自主购买使用大量大功率电器,而他们对建筑的电线负荷知识不了解,往往超负荷使用违规电器,造成电线短路,引起火灾。1.4学生公寓管理存在漏洞,火灾自救难度大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往往青春年少,不易管理。许多高等院校为保护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对他们的活动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比如,宵禁。学生公寓一般早上6点开门,晚上11点关门,期间学生难以自由出入。同时,学生公寓内防盗设备齐全,门窗都往往增设铁门与锁扣,这些都导致火灾发生后,学生没有安全通道以自救,火势蔓延后,更会造成拥堵与踩踏,造成更严重的伤亡。

1.5消防安全教育实践性弱

高等院校师生作为国家高素质人才,知识储备丰富,然而动手操作能力欠佳。在消防安全知识教育之中,高等院校师生往往能侃侃而谈,而实践自救的应急技能却不会操作,心理素质也较为脆弱,在火灾发生后,容易手忙脚乱。不会运用消防安全知识,也成为目前高校消防安全教育的一大难题。

1.6教育体系对消防安全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消防安全教育未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之中,从幼儿园到大学期间,其教育地位一直处于边缘状态,难以得到应有的深度普及与重视,造成社会对消防安全教育的忽视。尤其在高等院校之中,师生应付于专业学科,在心理与意识层面上,无法给予消防安全以足够重视。学习教学建筑、教学设备,师生生活建筑与设备中缺失消防措施保障,师生生活之中忽视消防安全,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教育体系重视程度不够。

1.7针对高等院校消防安全管理,未形成统一制度

高等院校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应在基础校园工作人员规章制度上,延伸到老师、学生的行为规范准则中,将高等院校的校、师、生,三个集体融合起来,在消防安全管理上相互监督,维护整体利益。同时,社会各界更应积极关注高校消防安全教育,推进高等院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推进社会消防文化向前迈进。

2高等院校消防安全教育模式探讨

针对以上对高校的消防安全隐患与原因分析中,可以了解到造成高校消防隐患重重的主要原因不只是高校的消防设备落后,更主要的是高校师生与职工的消防意识薄弱。而深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高等院校消防安全教育模式的缺失。消防安全教育未深入到社会、校园,未进入师生学习工作的主要环节,而使得其重要性受到忽视,造成消防安全隐患难以根除。

2.1增强高校老师的消防安全教育

高校师生集体庞大,老师的社会阅历丰富,文化知识水平高,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增强对高校老师的消防安全教育,让老师重视消防安全,从而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将有利于学生重视消防安全,且更易接收信息。同时,为了增强高校老师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需要先定期举办教师消防安全教育会议,要求老师以身作则,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演练消防安全技能,学会火灾自救与救人,进而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2.2增强学生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学生是高校的核心成员,需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才能真正有效的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因而,为了引起学生对消防安全的重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是关键。实践证明,消防演练模式的教育,可以带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有效地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加强其消防实践能力。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将理念渗透于生活,减少违规电器的使用,注重生活中的消防细节。

2.3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高等院校师生考核

在高等院校集体之中,无论是对学生、老师还是普通职工,都需要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考核。对学生来说,主要是增加消防安全科目,分理论笔试与实践操作两部分,以专业的科目审核要求来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从而提高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质量。对于老师而言,不仅要有消防安全本身的知识科目考核,还要增加对学生的宣传教育情况考核,将其纳入教师等级评定之中,使其成为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对于普通职工而言,在于消防安全的实践性操作,维护校园消防安全设施,定期排查师生的违规用电隐患,将其纳入工作报告之中,以评定优秀职工称号。

2.4高等院校建立专业消防安全工作组

高等院校需要设立专门消防安全工作组,接受专业消防培训,掌握消防安全正确求援措施,管理校区公共空间的消防设备,熟悉消防器材使用规则,维护消防设备的良好状态。在硬性条件上,保障校区消防安全。同时,制定校消防安全工作开展章程,将工作细化分配给每位消防安全工作组成员,对其进行消防安全业绩考核,从而提升消防安全工作组成员对自我工作的重视。

2.5社会监督高校消防工作落实

高等院校应积极接受社会各部门的审查,对校区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指导,强化高等院校师生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强化维护自我生命财产安全的意识,最后,形成消防校区。

3结束语

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保证高校的消防安全,从根本上排除高校的消防安全隐患,是高校未来发展不可忽视的内容。构建高校消防安全教育模式,建立社会监督、高校管理、师生实践、专业消防,四大层面的相互支持与监督模式和,才是在高校的高素质人才中形成消防安全文化的有效措施。推进高校消防安全教育模式的完善,是形成和谐校园的重要一步,也是不断完善全面人才培养的重要一步。唯有如此,才能从高校中培养出未来的具有消防意识的社会栋梁,从而减少社会的火灾事故,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东方文慧.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手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2]张力,于霞.浅论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5).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

受应试教育体制及传统教育内容局限性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并没有将安全教育工作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上。这也导致当代大学生普遍性存在安全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完善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应有的内容之一,也是大学生个人亟需正视和重视的问题。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概述

(一)基本概念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观点,生理与安全的需要是人的低层次需要,也是最基本的需要。大学生安全教育,即是指把国家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通过安全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以维护大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大学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安全知识是大学生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之一,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没有安全,谈何和谐。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高校正常运转的基础,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

笔者所在学校的安全教育主要是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开展。首先是新生入学教育安全知识讲座,之后按照江西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组织新生参加全省的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期间,偶尔有防地震演习或者小范围的消防演习(教部分学生如何使用灭火器)。整体而言,当前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以下不足:

(一)形式主义严重

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的安全知识讲座,参与的学生人数众多,基本上是一个学院的新生在一起听,老师单一的灌输一些基本知识,学生的参与性不强,效果差强人意。江西省每年组织的大学生安全知识大赛都是开卷,由大一新生参加。这样的安全教育模式,形式大于内容,很难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在平时的学生工作中,学校则强调由辅导员自行召开主题班会,强调安全问题。

(二)师资力量薄弱

从2013年开始,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我的平安我做主》,主要由学校保卫处牵头,临时组织相关师资力量给大一新生安排了9课时的课程,其中涉及法制、公共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其课任教师既有保卫处工作人员和其他非教学部门的教职工,也有专职辅导员和专任教师,也没有规定统一的师资资格要求,似乎谁都可以给大学生上安全知识的课。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安全教育课仅仅是满足了形式上的教学要求,教学效果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三)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落后

在教学方法上,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课主要是通过讲座的形式,而宣讲式的教育手段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缺乏参与的热情,普遍把安全教育课当作任务去完成。实践中,很少有学校通过邀请专家或专业人士进行现场指导,演示安全技能,学生难以掌握实用的安全技能。

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围绕宣传治安、交通、防盗等传统安全问题展开,而对心理健康教育、社交安全、文化安全教育和信息安全教育内容很少涉及。另外,开课单位没有提前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没有安排统一备课,备课由教师自行完成,教学方法因人而异,教学效果因此大打折扣。

(四)教学经费不足,缺少模拟环节

在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中,教师使用与学生相同的书本作为教材,没有额外的参考资料,没有正规的教研室。而且,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与其他课程不同,部分章节必须采用模拟教学的方法才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总结出来的经验才真实可信。但由于教学经费不足,教师无法开展模拟教育,只能在教室里单一的灌输安全知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新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1、高校领导层重视

众所周知,大学生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更关系到高校的整体安全与稳定。学校一旦发生安全事件,既影响学生个人及家庭幸福,也影响整个学校的安全与稳定,严重的安全事件甚至会对社会安全产生冲击。因此,高校领导层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的领导机构,加强安全教育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安全教育不是学校单个部门的责任和职责,高校应切实落实安全教育的相应责任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只有制度和机制上的完善,才能防患于未然,真正落实和保证校园安全。

2、相关部门要切实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

与安全教育有关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做好高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如教务部门,要组织好师资力量,做好课程的安排工作、备课工作、教学资料的购买等,充分保障教学质量。保卫部门,要加强校园内的安全巡逻,完善防盗的技术手段,提高破案工作能力与手段,做好消防的演习工作等。学工部门,应利用已有的学工队伍,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宣传部门,利用校内多渠道的宣传平台,广播、黑板报、宣传栏,增设安全教育的版块,特别是安全教育日活动,或安全教育周活动等。网管部门,应对那些不适宜大学生观看的暴力网站、进行相应的干预,加强对学生网络信息的监管。后勤部门,加强对校内食堂、超市、摊点的监督管理,对违规使用或销售不合格肉产品、蔬菜、食品等的,一经发现进行严肃处理,切实保障学生的食品安全。

(二)多层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安全教育应该走上专业化道路,像其他专业课一样,拥有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潜心钻研与自己学校匹配的安全教育模式,并根据时代变化适时调整教育内容,以达到大学生安全教育系统化,规范化。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受众应该是所有在校的大学生,而如此艰巨的教学任务仅靠专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一定的选拔机制,组建一支由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乃至校外安全教育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他们有着丰富的安全教育经验,对于充实安全教育师资队伍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夯实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物质基础

高校应保障充足的经费用于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主要体现在教材的使用、教学手段的提高和相关教学场地的建设方面。目前,市面上有种类繁多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有些内容已经过时,有些内容讲授的并不全面。从本校安全教育的实际出发,确定教材,有条件的可以组织教师自行编写教材,从而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条件允许的高校还可建设安全教育专用模拟教学场地,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火灾逃生模拟教学,模拟车祸现场进行教学,强化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参考文献:

[1]唐荣宁,吴胜利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2期.

[2]华小丽,孙侃等.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创新探析[J].科教文汇,2013,(3)下.

[3]容岚.关于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8).

[4]朱兴华.论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养[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

[5]张钟元.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途径探索[J].高等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