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34:47
序论:在您撰写手术室护理技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手术是一种重要的诊疗技术手段,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进行2.34亿台主要手术,考虑到微创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并逐渐得到普及,这一数据仍将持续上升。手术是一种高风险的诊疗活动,因具有创伤性,存在安全风险,据WHO估计每年约有3%~25%患者因手术不良事件,延长住院时间、残障、死亡,在基础医疗服务质量水平较高的欧美发达国家,手术因具有创伤性、侵入性、需麻醉等特点,所带来的危害远超其他治疗手段[1]。手术室是医院高危科室,据统计约半数医源性有害事件与手术室活动有关。手术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后者直接影响手术安全,进而影响手术整体获益。WHO组织明确将疼痛列为体征指标之一,疼痛可影响呼吸、循环、泌尿、神经等多个系统,提高患者应激水平,影响患者耐受、消耗患者器官储备功能,增加手术风险[2]。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本院将无痛护理技术应用于围术期护理之中,取得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择期手术;(3)麻醉风险等级Ⅰ、Ⅱ级;(4)临床资料完整;(5)无手术禁忌证;(6)未合并感觉神经功能异常原发病;(7)认知、精神均正常;(8)知情同意;(9)无特殊人格。共纳入患者294例,其中男性119例、女性175例,年龄18~79岁,平均(49.2±7.2)岁。普外科184例、妇科48例、肝胆外科25例、其他37例。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先后分成均等的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麻醉方式等项目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
1.2.1疼痛检测评估
疼痛水平,主要包括疼痛部位、强度、强度变化、疼痛性质、疼痛恶化与改善条件、疼痛影响等,护士应熟练的应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准确评估疼痛。
1.2.2疼痛心理护理
提高患者耐痛阈是最直接、有效的镇痛方法,恐惧、抑郁、抗拒等负面情绪可能降低患者耐痛阈,同时疼痛可能引起生理变化,提高神经感觉强度,使患者对疼痛更加敏感。护士应掌握患者心理动态、性格特征,强化心理护理。主要包括:(1)耐心解释,避免患者因无知而产生畏惧,详细解释手术目的、方法、可能获益情况,详细解释麻醉药物、特性、起效机制、可能感受等,减轻患者顾虑,必要时现身说法,减轻患者担忧情绪;(2)态度亲切、和蔼,积极主动关心患者,许多患者担心医护人员不尽心尽力,要以积极的态度打消患者顾虑;(3)以娴熟的操作技巧,有条不紊、谨慎、认真、负责的工作状态,默契的医患配合,体现护士专业性,增强患者信心;(4)当患者出现疼痛,应积极抚慰,给予必要的同情、关切,促使其情绪稳定;(5)进行护理操作时,轻柔操作,减少刺激痛。
1.2.3无痛输液、注射与穿刺
正确熟练的应用穿刺技术,努力做到快、稳、准、轻,注意着力以及着力范围的把握,争取一针见血,规范操作。合理应用无痛护垫,消除止血带带来的束痛,许多小儿害怕束缚带捆绑。选择合适的外敷药物,在穿刺后外用,缓解疼痛。在输液过程中,多观察、巡回,细心、耐心,减轻患者输液痛苦,巡回护士应履行自己的职责。
1.2.4无痛导尿
导尿可缓解患者不适感,导尿也是预防尿潴留的重要方法,但尿管可能对尿道黏膜产生刺激,使患者在苏醒期产生躁动,故在术前应充分解释导尿必要性以及可能获得的感受,避免患者因尿道刺激产生紧张情绪,配合护士做好苏醒期管理。
1.2.5做好镇痛泵管理
护士应掌握三阶梯镇痛方法、麻醉基本理论知识、药物止痛原则,在麻醉镇痛期间做好监护工作,及时发现麻醉不良反应,评价镇痛效果,使麻醉既满足镇痛需要,又可将药物风险降至最低。麻醉镇痛因人而异,不同患者耐受不尽相同,应科学的给药,控制给药速度、时间间隔、药量。
1.3观察指标
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分、MAP水平、心率。观察不良事件发生如一次穿刺失败、麻醉阻滞不完全、术中追加麻醉药物、麻醉过浅、麻醉苏醒质量不佳等。1.4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n(%)进行计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计量指标对比
对照组穿刺时、出苏醒室时,疼痛评分、MAP、心率水平高于观察组同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良事件
观察组二次穿刺率、术中追加麻醉药物率、麻醉苏醒质量不佳率、术后追加镇痛剂率、不良事件合计例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
手术室护理是医院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手术室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非常高, 除了要有非常丰富的手术室护理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之外, 还需要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水平和优秀的管理水平[1]。本研究在详细分析多家医院运行现状的基础上,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医院手术室护理技术的具体指标和各种手术的难度进行探讨和确定,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某市6家相对大型的医院, 从每家医院中随机选择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和3名主要负责人, 总共48名, 这些人员主要是将其负责或者执行的手术护理技术、护理操作规范以及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体会等内容进行详细记录。这些人员任职年限4~15年, 平均为9.5年。邀请行业内有名的专家30人, 包括护理管理领域专家和专业护理领域专家。这些专家最短任职年限8年, 最长30年, 平均19年。
1. 2 方法
1. 2. 1 文献研读 调研人员在对6家医院的手术室护理技术使用概况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通过中国知网或者其他报道、研究课题等与手术室护理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 判断文献资料的可信度, 并进行详细的标注, 然后对提取出的有较高可参考度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1. 2. 2 专家咨询 专家咨询的前提是已经完成文献研读工作。专家咨询具体指的是调研人员将收集并总结的文献相关内容通过电话访问、视频访问或者现场咨询的方式寻求专家的看法和意见。然后将专家的意见和建义进行分析和总结。
1. 2. 3 现场调研 现场调研指的是调研人员到6家医院进行实际观察, 进入到手术始终, 对护士人员在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技术运用进行全程监控和记录, 总结手术室护理人员执行护理基础的原则、过程以及效果等。
1.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对文献资料数据和专家咨询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详细记录所有数据的总数、平均数以及比例等内容。
2 结果
调研人员总结所有调研结果后得出手术室护理技术的具体指标(总共有29类指标)、手术护理技术的难度系数(难度平均值5.41, 其中最高和最低分贝为洗手配合技术和环境评估技术, 难度系数分别为7.46和3.11), 具体的手术技术指标和难度系数确定如表1所示。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医院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项目之一, 由于手术室接待的大多均是病情比较严重、身体状况比较差的患者, 因此, 手术室除了要求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医师主刀外, 还需要有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护理人员辅助支持。可以说, 手术室护理人员是否掌握有较高水平的技能、是否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具有临危不乱的心态、是否能够真正为患者生命着想、是否能够配合好医生工作、是否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等, 都直接关系到一个手术的成功和医院的信誉问题。在对手术室护理组成项目进行分析后发现, 手术室护理技术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关键, 直接关系整个手术室护理的最终水平问题[2]。本研究在对6家医院的手术室护理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使用多种调查方法(现场调研、文献研读以及专家咨询)对医院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次管理中的各项具体指标及其操作难度系数进行分析和总结, 得出建立和完善医院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次管理实施是最主要关键点, 且多数专家对该管理方法持赞同态度, 认为该方法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有重大推动作用, 为其建立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手术室专科护理模式的转变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理论的发展,先进的医疗技术的不断涌现,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工作的职责与功能,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要求,其工作范围也逐步增大。老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手术室护理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需抓紧时间将以服从型、被动型及配角型为主的传统护理模式逐步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主动型或主角型的现代模式。手术室护理方面的工作要不断开拓创新,确立新的制度、岗位职责及细责,要以患者的利益为起始点,为患者提供便利,摆正自己心态,积极向上,创造互相团结相互帮助的气氛。进行手术室所有人员、整个过程、各个方位的全程护理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满足手术室专业护理工作的发展需求。
2现代洁净手术室的使用
手术室是医院进行疾病诊断、治疗时不可或缺的处所,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手术环境,有助于伤口感染的控制,必须以洁净手术室为当前的发展方向。如今我国一部分的大型医院满足洁净手术室的条件。因为净化空调系统市场价格偏高,用地面积偏大,因此普及还存在一定困难。洁净手术室包含于生物洁净的范畴,该洁净系统是由空气处理机组、空气过滤器、空气加湿器以及回风口和净化天花板等部件组成,是当前最理想、最高效、最便利的洁净空气法。依据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尘粒(粒子直径≥0.5μm)数量的多少,分为100级、1000级、10000级。净化空调需要安排专业人员管理,对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需要依特定的时间或者手术室检测的标准适时清洁、及时更换,确保手术中的空气达到净化的标准。但凡需要进入手术室的人必须按照要求进行着装,护理人员需规范操作,禁止在手术室中收整敷料、禁止在手术室中折叠毛巾和被子,尽力控制人员的流动,减少手术过程中开门关门的次数和设备移动的次数,避免产生新的气体流动,保证空气净化的质量。手术室要合理布局,满足功能流层及洁污分流的原则,设有工作人员使用通道、患者通道、污物处理通道。
3手术室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进行转变
目前的医学模式在护理学方面的基础要求是“以患者为中心”。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以适应和满足患者需求,确保整体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术前访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当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手术的每个患者都带着自己独特的身心需要进入手术室,对将要开始的手术了解的不全面或者缺乏对手术的了解而产生恐惧。通过手术前探视患者,护理人员可以清楚的了解各患者在身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并确定怎样满足患者的需求。患者能够和护士直接对话以阐述个人的愿望及需求,了解关于手术方面的相关情况,进而消除患者的疑虑,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念。在护士和患者在手术室中见面时,将不会感觉陌生。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是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护士需要一切以患者为主,体察患者的冷暖,关心爱护患者,对患者的安全和利益予以多方面照顾,尽力使患者在身理及心理方面都觉得舒适,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手术后的随访是术后患者身体恢复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今在国内各个医院手术室中的制度并未形成,未能执行,手术室中的专业护理人员能定期去病房探望,征询意见,安排回访,从而完善手术室的护理工作。
4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
手术室护理及管理水平对医院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强调精细分工专职专护,整体观点综合护理是护理工作发展的趋势,是高级护理阶段发展的重要标志。如何培训手术室专科护理人员是目前的重要课题。如今,我国的护理人员多数具有大专或者本科学历,而国外的一部分医院已经对于手术室中护理人员进行短期的有计划的定向培训,培养和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专科护士骨干队伍。
由于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新技术、高精尖仪器设备在手术领域里的应用,对专科护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迎合新时展的需要,跟上科学技术的创新脚步,进行定专业、定专科的训练方法,使手术室的护士更专业的发展。领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及手术过程中相互配合的技能,,为满足专科配合技术专业化、程序化及规范化以推动手术室专业护理的发展,将出现专业分组、专人配合、特定病种配合的局面。
5手术室护理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
手术室专科护理技术不断创新带动护理学科的高速发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全面实施,让护理学科的新方法、新观点、新技术、新知识持续涌现,这就使得手术室护士要不间断的更新自己专业知识,以跟上护理学科的发展节奏。目前高等教育是我国护理教育事业总的发展趋势,但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国外的水平差距相对较大。护理人员多数是大专学历,大学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的护士较少,应加大护理高等教育的发展力度,在培养高学历人才、高水平人才方面下功夫。因为手术室学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对新药物、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引入,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也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使得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解放个人思想、与时共进,努力学习,跟上终身医学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脚步,领悟更多的、更新的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从而满足多学科理论、专业技术发展的需求,不断的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水平和服务的质量。
6手术室护理信息化管理和应用
将计算机和系统论、信息论及通信技术广泛的应用到管理中,产生一系列的系统管理技术及管理方式,把管理并入科学化发展的领域这就是目前手术室护理信息化管理技术?,它使手术室护理技术程序化管理效率得到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站系统包含手术提前预约、手术价格预算、手术室工作质量数据录取、手术必需品的请领、手术护理人员工作量的统记和手术时的麻醉记录信息化管理,计算机系统在手术室中的运用,显著节省了人力,增强了手术室与病室间的网络联系,而且可以准确快速地提供各类数据,进一步增强了手术室的现代化管理技术水平。
7“两室”的构建有便于专业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
麻醉准备室与手术后患者恢复室(PACU)是如今各类大型医院不断改善的一个课题。国外的各种医院均设有麻醉准备室和术后恢复室,是以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为目的。我国同种医院只有少数医院布置有术后恢复室,没有专门配备的麻醉准备室,相对的配置还比较落后。麻醉准备室是设立在医院手术室外面的一间专用的房间,将患者放于可推动的手术床上,由麻醉护理人员负责麻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进行麻醉,过后再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内进行手术,降低伤口感染几率,提高手术台周转速度。PACU是在手术后患者恢复的早期,针对患者的各类情况予以特定的监护和疗理。这对保证患者术后的安全和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确保手术和麻醉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全身麻醉手术后的患者在术后恢复室内进行统一的监护管理,能够及时的发现手术和麻醉引发的并发症,适时实施监护和急救。因而在有相关技术水平的医院应当设立这两个专用病室,同时配备专业护理人员作此项工作,以便为手术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洪琳.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583.
[2]周力.进一步改善手术室管理的新思路[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44.
[3]王淑芬,贺安莉,邢玉梅.全面做好手术室感染工作[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4):249.
[4]陈翠屏,高胜梅.术前访问的现状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3):55.
[5]孙建荷,张秀清,吴福利,等.手术专科规范化培训课程设置[J].护理杂志,2003,20(5):76.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 无瘤操作
无瘤操作技术是指在恶性肿瘤根治手术中,既要彻底根除恶性肿瘤,又要防止术中癌细胞沿血行转移、淋巴道扩散、创面种植等造成的医源性扩散的一项操作技术,它与无菌操作技术同等重要,但往往容易作者忽视,因此加强无瘤观念,认真进行护理配合是提高恶性肿瘤手术根治率的重要保障。我科在多年的无瘤技术的护理配合工作中,认真配合每一例恶性肿瘤的根治手术,无瘤技术的护理配合也日趋完善,现总结如下。
1 术前准备
1.1术前1日巡回护士访视患者,全面了解患者的有关情况(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做到手术护理配合心中有数,根据手术要求准备充足的手术用物。
1.2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做好心理护理,特别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的执行,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以最佳状态配合手术。
1.3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师施行麻醉,安置适当的,并观察。
2 术中配合
2.1由器械护士在无菌器械台上建立相对的无瘤区,应将无瘤操作原则贯穿于恶性肿瘤切除手术的全过程。护士在术中应及时更换纱布垫,不得重复使用。与癌细胞接触过的物品应立即弃于污物袋中。
2.2手术过程中,术者切勿碰破肿瘤、转移淋巴结及病灶,如有碰破,相关人员应立即更换无菌手术衣及手套,与破损瘤组织接触的器械立即放入弯盘内,视为瘤污染,在此次手术中不得再次使用瘤污染的器械。对于已破溃的恶性肿瘤,尤其是鳞状细胞癌,常以溃疡为主,在手术时溃疡面脱落的癌细胞易引起种植,应先将其溃疡面用厚盐水纱布垫覆盖、包裹,再行切除。
2.3肿瘤切除时的护理配合。病灶切除过程是直接或间接接触癌细胞的高危过程,应谨慎操作。凡已被暴露出来的肿瘤部分,用生理盐水厚纱布垫严密遮盖,保护隔离正常组织,洗手护士应建立相应的瘤区。准备切除病灶用的相关器械,在切除肿瘤过程中固定使用。将切除的组织标本,按序放入标本袋中,传递组织时应用钳子直接放于标本袋内,遵医嘱行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或常规病理检查。 转贴于
2.4肿瘤切除后的护理配合。病灶切除后,撤去瘤区的敷料及直接接触过癌细胞的纱布垫、器械等物品同弯盘内切除的组织一并放在指定的区域内。手术人员须重新刷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更换用物等[1]采用41~43℃灭菌蒸馏水1000~3000ml大量冲洗。如病灶在腹腔或胸腔,可适当浸泡5~10min,蒸馏水内可根据医嘱配入抗癌药物,也可用浸有抗癌药物的湿蒸馏水纱布敷于病灶切除处。由于蒸馏水是低渗液体,可以裂解细胞膜,使肿瘤细胞失去活性,因此术中用大量蒸馏水冲洗创面,可以破坏瘤细胞,且当肿瘤细胞接受致死量温度信号刺激后,可发生自我控制性死亡, 即细胞凋亡。在无瘤操作中,蒸馏水作为目前应用冲洗液,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肿瘤细胞的种植和播散。加温治疗诱导细胞凋亡是加温治疗杀伤肿瘤细胞的重要方式[2]。
3 体会
作为手术室护士,应该视无瘤观念与无菌观念同等重要。在紧张繁琐的手术过程中,操作者往往会忽略无瘤操作的某些环节,造成操作不规范、不完整,无意中会在患者体内留下肉眼看不见的癌细胞,给患者造成恶性肿瘤复发的隐患。所以手术室护士在配合恶性肿瘤切除的手术中,不但要有娴熟过硬的业务技术,而且要有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慎独”的工作作风,做到既是执行者,又是督促者,也是检查者及管理者。将无瘤技术认真贯穿在恶性肿瘤手术根治术护理配合的始终,有效地防止癌细胞医源性扩散。
参 考 文 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1~12月采取“无缝隙护理”模式的80例手术室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实施“无缝隙护理”之前的80例手术室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14~77岁,平均(47.1±9.3)岁;患病情况:头颅外伤18例、急性阑尾炎14例、急性胆囊炎11例、急性胰腺炎13例、胆结石7例、肾结石9例、其他类型8例。观察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13~79岁,平均(47.3±9.6)岁;患病情况:头颅外伤19例、急性阑尾炎13例、急性胆囊炎12例、急性胰腺炎14例、胆结石8例、肾结石9例、其他类型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另外两组护士各20例,对照组护士年龄21~35岁,平均(29.9±5.0)岁;学历:中专(包括职业高中)8例,大专9例,本科3例;工作年限1~8年,平均(4.30±1.22)年;观察组护士年龄20~34岁,平均(28.3±4.2)岁;学历:中专(包括职业高中)7例,大专11例,本科2例;工作年限1~8年,平均(4.27±1.09)年。两组护士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无缝隙护理”管理方法
1.2.1 积极转变服务理念 在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之前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关于“无缝隙护理管理”的相关资料,将“无缝隙护理”理念及原
则融入及贯穿于整个围术期,与患者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接触”,为手术患者提供一个“优质、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以及护理服务[4]。
1.2.2 开展民主化管理 无缝隙管理过程提倡患者自我管理。在实行“无缝隙护理”管理之后提出科室全体护理人员人人都是护理质量小组成员的理念,人人都能参与质量控制,人人都为双重角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人人都需要为科室的护理工作献计献策,尽量积极主动地去做。护士长应经常性地同护士谈心、交流,听取多方的意见,并组织科室所有护士集中地进行探讨与分析,形成工作制度大家顶,预防对策大家提的工作氛围[5]。
1.2.3 实行规范化管理 首先,应使制度标准化: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管理需求,结合科室实际工作状况不断地修订职责、护理常规以及制度等。其次,护理行为合法化:在围术期延伸扩大了护理工作的基本内涵,修订了术前探访——术中个性化护理——术后回访工作的护理流程。整个流程由手术室的护士亲自执行,改变了往常由手术室护工到病房接患者的危险行为。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事先向患者进行告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肢体暴露。再次,实行弹性排班周末安排制度:改变传统的排班模式、减少固定班次以及增加可调控的班次,在制度上应将每班工作职责加以细化,每天按照手术任务合理地安排手术人员,并合理地配备护理人员[6]。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准备情况、医患满意度、护士考核成绩。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准备情况对比分析
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记录合格率及工作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267,x2=5.228,4.386,4.397,P<0.05)。见表1。
2.2 两组医患满意度及护士考核成绩对比分析
观察组医患满意度及护理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209,5.271,t=3.995,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与增强,医疗安全问题被提上日程,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与关注。
综上所述,“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加以推广及普及。
[参考文献]
[1] 陈佳.开展无缝隙护理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4):134-136.
[2] 洁贞 ,周美英.全人护理理念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130-131.
[3] 陈瀚熙,赵瑜,蓝惠兰,等.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危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6):62-65.
[4] 龚锦,普鹰,张莹,等.不同人手术室对患者术前心理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l,11(5):15-17.
[5] 汪桂琴.手术患者2369例的全程无缝隙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6):6470-6471.
[6] 武艳会.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和预防措施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4):178-179.
[7] 莫永兰.全程无缝隙优质服务在中医康复区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9):69-70.
[8] 党玉连,李秀婷,胡家墙.手术室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的落实及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719-1720.
[9] 张颖,周立.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访视内容标准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61-363.
[10] 普鹰,龚锦,岑刚,等.腹腔镜胃肠术中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11A):2871-2872.
【关键词】无痛护理技术;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与手术室护理质量有关,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手术的质量,还可以降低术中患者的疼痛等症状。手术室的护理内容主要有无菌技术的操作、穿刺注射、皮肤护理及输液输血等。手术室患者在围术期会产生疼痛,进而给患者带来了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患者还出现心肺并发症、血栓及心理的障碍等机体器官的伤害。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了我院的66例行择期手术患者,对手术室的护理中通过无痛护理技术对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情况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了我院的66例行择期手术患者,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中包括男14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为22~7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4±2.9)岁;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16例,女17例,患者的年龄为21~7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7±3.5)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基础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给予无痛护理技术,无痛护理技术主要包括术前的无痛技术、术中的舒适无痛护理、术后的恢复护理和术后的随访等方面的无痛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无痛护理技术的主要内容:①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患者采用丁卡因胶浆进行表面麻醉后再利用静脉穿刺的方法进行穿刺,在术前30min护理人员在患者的病房接患者时需给予患者丁卡因胶浆来进行局部的涂抹,在约1mm处进行静脉穿刺后在表面敷一层薄膜进行表面的麻醉,再用无菌棉签清洁和碘伏消毒。②无痛导尿:患者在行全麻诱导后再利用导尿的方法可以减少术前患者的不适症状,对于在患者全身麻醉后采取导尿术的方法最佳。由于尿道黏膜受到尿管的刺激后变得比较敏感,患者在全麻苏醒期会产生躁动,所以在手术前需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患者可以在清醒后较好的进行配合,进而患者可以顺利的渡过术后麻醉的清醒期。③无痛置胃管:对患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干预,干预的目标是观察患者是否有不怡当的行为,并对不怡当的行为进行诱导干预,进而减轻患者的担忧。在术前给予患者胃镜胶浆进行口服,给予患者盐酸地卡因对留置在胃管造成的疼痛及不适进行缓解。叮嘱患者在胃管进入15cm时进行憋气和停止吞咽的动作,并迅速的把胃管送到患者的胃中。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观察并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心率和血压等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并比较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满意度的评定标准包括不满意、一般和满意。
1.4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与方差分析,计数的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的差,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2.7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2.2不同护理模式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的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3讨论
在手术中患者需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紧张感,术后患者的身体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及不适的刺激等,所以给予手术室患者无痛护理技术变得很重要。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无痛护理技术时需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患者接受无痛护理时还需进行其他的护理活动,给患者建立良好且舒适的护理模式。手术的患者一般都需在气管处插管后进行全身的麻醉,部分的患者在术前还需进行导尿和置胃管操作,该部位会被外界接触而产生强烈的刺激,进而在手术室中的患者会产生不适的感觉和疼痛,因此加剧了患者的紧张和不安情绪,严重的还会产生恐惧的情绪,患者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均会产生刺激性的变化,对治疗的过程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患者在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后肌肉可以变得松弛,血管充盈及神经反射变得迟钝等,因此降低了导尿过程中患者的疼痛及不适感,并消除了患者心理的尴尬。在置胃管的过程中给予患者丁卡因胶浆进行辅助治疗可以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过程中显著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2.7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与文献报道的一致。结果表明:无痛护理技术显著提高了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且术后的生理指标优于常规的护理干预。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在采取无痛护理技术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舒适度、得到显著的提高,术中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等生理指标均比较平稳,具有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纯,刘芳.注重无痛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J].当代医学,2011,17(18):111-112.
[2]倪颖,顾立兰,沈玉兰,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实施无痛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3,27(1):49-50.
[3]武玲玉,陈美好,阳莉萍.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17):129-130.
【关键词】无痛护理技术;手术室护理;质量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的手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治愈患者的数量也逐年上升。然而,由于手术过程中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会给患者的康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无痛护理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防止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出现,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为了更好地探究无痛护理技术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本文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男25例,女50例;年龄分布在18~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7±2.4)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48例;年龄分布在19~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9±2.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平均年龄等基本资料的对比上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包括各项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简单的宣传教育、术中和术后相应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无痛护理服务,具体内容表现如下。第一,无痛导尿技术。相关研究获取到的数据表明,手术采用全麻对诱导后导尿可在起到降低手术前导尿对患者造成的身体不适感,这就说明导尿术应用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更加适合。现阶段,无痛导尿技术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解决因尿管对尿道黏膜的刺激而导致患者全麻过程出现躁动。因此,在手术之前针对性地患者进行教育讲解,让患者对里面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内容更加了解,使得手术后清醒过来时能够降低躁动的发生频率,提升患者的配合度,保证麻醉清醒期的安稳度过。第二,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该技术采用的是丁卡因胶浆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然后实施静脉穿刺。在手术正式开始之前的30min左右,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在病先在患者的静脉穿刺处涂抹卡因胶浆,涂抹的厚度控制在1mm左右,不能太厚也不能过薄,表面覆盖一层薄膜表麻,30min利用无菌棉签进行清洗,碘伏消毒,静脉穿刺。第三,无痛置胃管。对于胃管的插管工作,借助可视喉镜。胃管插好后,实施诱导麻醉,医师在置入喉镜之前需要将胃管后鼻道处,然后导入视频喉镜插气管,气管导管插入之后再插入胃管。第四,减轻患者疼痛。医院应当给予患者良好的康复环境,定期打扫病房卫生,做好病房的清洁工作。病房窗帘尽可能选择遮光性较强的,避免因为光线的过度强烈引发患者的不适。对于出现疼痛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疼痛部位和疼痛感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地方式予以处理和解决,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主动地同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包括心率情况、收缩压情况以及舒张也情况。护理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项生理指标情况的比较分析
在实施两种不同的护理技术之后,比较分析两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通过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项生理指标要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情况的比较分析
在为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之后,通过调查问卷统计调查反馈回来的数据也明显不同。对照组满意患者35例,非常满意患者29例,总满意患者64例,满意度为85.3%;观察组满意患者33例,非常满意患者38例,总满意患者71例,满意度为94.7%。两组相比,观察组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前,人性化护理是临床护理中一直被强调和提倡的,护理质量的高低和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医务人员的态度和行动决定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升,应当抓住护理队伍这一群体,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保证护理人员树立积极的工作态度,将“以患为本”的护理理念贯彻执行到具体行动中[1-2]。无痛护理技术作为一种比较科学、比较先进的护理技术,应用在手术室患者的护理中,通过无痛导尿技术,不仅使得操作更加简单方便,还不会对患者造成疼痛感,消除患者的担心和恐惧[3-4]。通过在视频喉镜下的置胃管操作,有利于提升置胃管的成功率,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损伤[5]。但是,随着临床医学中新的情况不断出现,无痛护理技术也应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及时弥补临床护理中的空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实现安全无痛手术,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基本需求[6]。本文研究显示,通过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各项生命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种情况的出现,更加说明了无痛护理技术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对于患者各项身体指标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博得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综上所述,无痛护理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的身体康复,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杜萍 单位: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李冬梅.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2(03):204-205.
[2]张玉卫,张少莉.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研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12(01):113-115.
[3]许晓峰.无痛护理技术应用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09):46-47.
[4]童芙霞.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4(12):23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