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土木工程方向范文

时间:2023-08-23 16:34:42

序论:在您撰写土木工程方向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土木工程方向

第1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发展;趋势

我国基本国情决定始终且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即便土木工程实现了快速腾飞,然而经济建设、设备系统层面的条件仍然无法符合大众日益丰富的多样化需要,因此在建设发展进程中仍旧包含较多需要处理的问题。

1土木工程发展状况

当前,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将关注焦点至于高层项目、设计规划结构、建设地下项目等领域,令高层建筑迈向了崭新时期。同时,随着各类现代化技术设备、创新建设模式、新型工艺系统的拓宽应用,特别是跨学科自动化手段的引入,令土木工程项目面积持续增长,高度上不断攀升,令我国在该领域之中的科学技术水平向着世界先进行列不断前行。一般来说,地震荷载以及风荷载对设计结构产生根本影响,各类大规模项目系统结构在抗风、抗震方面的表现以及设计受到更多人群的重视。当前,普遍研究的课题内容便是大跨度桥梁抗震、防风系统设计等。新时期,我国土木工程获取了显著成绩,无论是施工技术方式、规划理念还是结构研究均不断优化,整体建设水平持续增长。当然,同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水平比较,我国仍然包含一定差距,因此员工应给与足够重视,树立长远战略目标,方能确保土木工程整体质量,提升综合效益水平。

2土木工程未来趋势

2.1土木工程材料发展

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环保绿色的工作目标,因此土木工程建设应用的材料应符合无污染绿色标准,同时应在抗腐蚀性能、挥发性能等层面加强管理控制。当前,化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下,一些土木工程应用建设材料阶段中,最初阶段并不会发生任何异常状况,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长期应用,便会对空气质量以及四周环境形成负面影响,不能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另外,土木工程项目材料采购需要投入庞大的经费,一些建筑方为了缩减成本经费,便会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不但会令土木工程可靠安全建设受不良威胁,还会对后续正常服务应用形成负面影响,无法符合持续全面发展的要求。针对社会各界的强烈要求,应进一步提升土木工程领域对于应用材料的研究开发力度,由客观层面以及主观角度推动材料不断丰富多样,进而为土木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多重的应用选择机会,实现健康优质的发展。

2.2土木工程设计环节发展

土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前期要做好全面周密的规划设计,唯有完成设计环节方能实施后续环节,因而,土木工程未来的优质发展,势必离不开设计环节的认真细致工作。设计规划始终是土木工程项目的核心构成内容,直接关系的项目能否优质、长效的服务应用,在较多层面均会形成鲜明的作用影响。纵观当前土木工程设计规划状况以及日常工作经验,土木工程项目设计应全面推行绿色生态设计。当前,人居环境极为脆弱,土木工程项目设计坚决不应突破固有的外部环境,同时应积极同生态环境合理融合。利用规范化、科学化、美观优秀的绿色设计,真正调节完善四周生态环境,避免向外界环境过度释放污染物质或是有毒气体。另外,在设计规划阶段,应进一步夯实实践管理,对四周状况实施细致深化的研究调查,预防过于理论化形成不良影响。再者,设计环节应全面同现场施工有效结合,方能真正提升规划设计有效性与合理性。

2.3土木工程施工、应用与拆除环节发展

通常来说,土木项目工程施工建设环节包含前期的施工准备以及具体的项目建设环节,该两个环节均属于具体的工作,为实现科学有效发展,需要将两个环节划分开来分步推进,同时应注重持续全面发展的一体化目标,预防导致前后环节出现矛盾问题。土木项目施工环节,应在前期准备阶段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目标,选择品质良好优秀的应用材料以及科学施工技术。另外,应做好全面完整的分析准备工作,分析有否包含更适合的选项。另外,项目建设施工环节,如果出现材料受到污染或是技术存在漏洞与误差,则要快速暂停应用。应依照项目施工建设进度安排与具体标准,合理选择低污染、无污染环保材料与绿色技术,推动土木工程项目持续向着科学、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针对土木项目工程来说,不论规模怎样都会包含部分临时性项目,在具体建设施工阶段中,该类临时项目会发挥应有的积极功能与作用。当然在项目任务完结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拆除处理,倘若不遵循规范原则而是胡乱随意的拆除,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破坏以及污染影响。为此,土木工程项目应用以及拆除过程中应确保规范科学,使用当中应按照操作标准执行,不应形成随意破坏现象。而在拆除阶段中则应合理提升拆除处理效率,确保应有质量,将有持续应用价值的材料搜集起来,完成绿色循环应用。

3结论

中国当前仍旧处于发展中阶段,土木工程在现代社会环境之下虽实现了快速更新发展,然而通过实践工作不难看出,其仍旧包含一些不足问题。因此,土木工程发展建设工作中,应全面分析行业现实状况、内部特征,基于现实需要制定科学发展对策,清晰未来发展趋势,树立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强材料应用、设计规划、施工应用以及拆除环节控制管理,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实现又好又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秋荣,叶龙,李向召.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及趋势[J].制造业自动化,2011(12):150-152.

[2]李青柱.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浅析[J].民营科技,2012(6):181.

[3]薛扬欣.土木工程发展现状与趋势探讨[J].山西建筑,2012(27):277-278.

第2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秦巴山区;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5-0081-02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地下工程应用领域已经越来越广,规模也越来越大,现今的21世纪已经正在成为地下空间发展的世纪,地下工程建设在水电、铁路、公路、矿山、国防等部门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和开发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土木工程已经成为工程界的共识。另外在新的专业目录中,土木工程专业面大为扩展,淡化了原有的各专业界限。它是建筑、岩土、地下建筑、桥梁、隧道、道路、铁路、矿山建筑、港口等工程的统称,它的主干学科为结构工程学、岩土工程学、流体力学等。还有,全球高等教育和工程师注册制度的接轨要求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宽口径下的土木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因此,在学科定位上,根据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学科特色,考虑岩土工程的学科特点,提出了突出建筑工程办学定位,创办具有自己特色的岩土工程专业方向,以此提高专业竞争力。

一、岩土工程方向设置的必要性

第一,宽口径的土木工程专业,涵盖了建筑工程方向(工业与民用建筑)、岩土工程方向、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隧道工程方向等。这就要求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该领域的专业基础及某方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如果学生只具备一个方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不能满足新设置土木工程专业目录的要求。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对现有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以适应现代化土木工程的要求。第二,我校自1986年开办土木工程专业(初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以来,近30年一直仅有房屋建筑工程方向,虽然开设的课程涵盖了道路、地下工程等方向,但这都是在原有方向基础之上改造而成,专业面相对较窄,缺乏灵活性,不具有系统性,也不利于学科的长远发展。目前这样的一个现实,必然造成岩土工程硕士的支撑作用减弱,对我院申请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产生一定影响,与省内同水平院校的发展也不一致,使学科发展受限。同时,对学生的择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土木工程专业中设置岩土工程方向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专业方向设置构建

(一)设置构想

鉴于我院岩土工程方向师资的实际情况,且专业方向设置初期需要一个过渡期,依托我校结构工程重点学科优势,申报专业硕士学位的条件,围绕秦巴山区建设有的岩土工程问题,在对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校特色的专业设置方案。即在我院原有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增设岩土工程方向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实现学生在学好建筑工程方向专业课的同时,掌握好岩土工程方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实现我校创建省内外知名大学目标抢占学科制高点。新调整后的专业设置增加岩土工程方向后,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建筑工程方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具有岩土工程方向的基础知识,毕业后不仅能从事建筑工程方向的各类工作,也能从事岩土工程方向的工作。1.设置原则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版)、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文件和《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学科调整后的专业目录要求,实行大土木方向下的课程设置。同时,本着增强基础、淡化专业、注重素质培养的办学理念,一定程度上压缩有关专业课程的课时,拓宽专业课程的门数和涵盖面。结合我校现有土木工程专业特色,在学生入学后,前两年各专业方向基本按照教学计划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从第三学年开始适当增加岩土工程方向的教学课程,构建具有特色的我校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岩土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获得岩土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岩土工程行业从事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与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方向的学生首先要具备岩土工程方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应具备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成为土木工程宽口径专业内岩土工程方向的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优化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和岩土工程方向)的学生应该采用统一的专业基础课教材,统一的讲授内容,统一的课时数,在此基础上,按照我院现有的课程设置原则,确定岩土工程方向的主干学科为:高等数学-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钢结构、土力学、基础工程、地质工程、岩石力学、地下结构设计、边坡工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高层结构基础工程等。特别是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增加岩土工程方向毕业设计选题。这样做既可以发挥我校原有专业方向的特色,又能使岩土工程方向得到拓宽和改造。

(三)实践教学

随着市场的发展,土木工程各行业已经开始相互结合、共同完成项目,比如,建筑公司也能承接一些岩土公司的工程项目等。这就要求我们有侧重的综合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各方向学生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对我们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它的作用是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对于岩土工程方向的学生,该环节应包括计算机应用(工程常用软件实训)、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三、结束语

通过专业改革探索,提出在土木工程专业原有建筑工程方向基础上增设岩土工程方向,依托我校现有学科优势及师资力量,提出适应我校专业特色的改革方案,促进我校办学特色实践的实现。而现有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及相关的教学要求有很多方面亟待我们去探索和改革。比如,随着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调整及专业方向的拓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和拓宽所教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院应加强骨干教师的进修、深造和引进新专业方向的专业教师。为满足增加专业方向后的教学需要,学院应购买相关教学仪器及配套设备;教师应积极主动申请并力争获批有关科研项目等。

参考文献

[1]高大钊.岩土工程的回顾与前瞻[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霍润科.土木工程专业中设置隧道与地下工程方向的可行性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3):119-121.

[3]姜秀英,俞亚南.土木工程专业方向设置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2,45(5):47-49.

[4]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张南.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工程方向的教学构想[J].高等建筑教育,1999,31(3):39-40.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7]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文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8]刘西拉.21世纪的中国土木工程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1):95-99.

第3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U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土木工程的现状

自建国以后,国内的土木工程行业发展进程就不断加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物的需求量大大提高,带动了国内的土木工程飞速发展。土木工程的建设范围是全国性的,包括体育馆、博物馆、交通道路、水利渠道等等在全国各地都在不断涌现。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土木工程的施工材料不断创新、施工技术不断改进、施工设备逐渐信息化等等,为土木工程的施工带来了新的发展。

1.1、高层建筑增多,建筑规模扩大

经过简单分析可以发现,随着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全国高层建筑的数量大大提高了。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因为缺乏施工设备,所以建筑施工都是依赖于人力,所以,建筑物的特点可能是规模较大,但是楼层与建筑物的高度相对有限。

随着施工设备的逐渐提高,施工的规模与难度也逐渐提升。首先,由于手脚架、升降机的出现,结构设计的改进等等都为高层建筑的施工带来了保障。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高层建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建筑规模也不断扩大。比如说,现下城市工作人员与企业的增多,办公楼的规模也随之扩大,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住宅小区的规模比以往较大。

1.2、施工设备的现代化

土木工程不同于其他行业,施工特点主要就是周期长、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大。随着施工设备的出现,施工过程中,可以节约部分的人力。由于施工设备的更新速度较快,为施工过程带来的便利也越来越多。比如说,运输机器的产生,施工过程中就减少了搬运工的数量,再比如说吊车的出现,为高空传递施工材料与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的同时,还减少了安全隐患。

而且施工设备的现代化,带来了施工效率的突破,节约了施工时间,缩短了工程的施工周期,从而节约了工程造价。

总之,施工设备的现代化,为施工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收益,降低了施工危险系数,提高了施工企业的社会效益。

1.3、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突破

以往人们在土木建筑上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较少,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学习专业也不多。但是,随着土木工程需求量的提高,人们在建筑结构设计上投入也加大了。解决了很多以往无法完成的结构设计。比如说,我国的长江大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解决的结构设计问题,在多年的设计人员努力与钻研下,才得以建成。最终方便了交通运输,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4、土木工程设计、管理的信息化

互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在各行各业内得到有效利用,土木工程走向信息化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土木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类似建筑物的设计,了解现下世界各地建筑设计的方向,从而根据当地环境特点作出设计调整,尤其是设计软件的推出对于土木工程的设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次,施工管理的信息化,由于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相当复杂,在管理过程中的难题较多。而管理信息化减少了管理工作量的同时,还方便随时调整施工进度与施工内容,更大大有利于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合理分配。

1.5、施工材料的更新

施工材料的层出不穷,为土木工程施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限材料对于施工设计还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说,2008年奥运会的游泳馆“水立方”,整个造型像是水做成的立方体。外观很漂亮,其实正是由于采用了新型材料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如果是采用传统的水泥或者是砖块都是无法实现的。

2、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

2.1、土木工程修建大型化趋势

传统的土木工程建筑,受到当时的条件限制,比如说施工材料种类有限、质量不高,施工设备缺乏,大多采用人力来完成,所以传统的土木建筑规模较小、房屋建筑较矮、施工工艺粗陋、施工质量不高等等的特点。

但是随着土木工程业的发展,施工材料与设备的更新,新结构与新工艺的涌现,人们正在追求建造出更多大规模、大型化的建筑物。这也是世界各国都在发展的新目标,不断获得规模上的突破。国内比较具备标志性的当属,2008年的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建筑的规模比较大。另外还有我国的三峡水电站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规模较大的水电站之一。由于传统技术发展的落后,无法完成的工程,在未来都会实现,而且建筑的规模会走向大型化发展。

2.2、土木工程施工设计绿色化、环保化

由于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不断增多,加上城市人口较多,汽车数量暴增,导致人们的空气质量与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威胁。而且在以往的土木工程设计中比较侧重于建筑物本身的设计而忽略了绿化的设计,因为绿化带有着重要的防尘、隔音功效,所以,绿化带的缺乏对于土木工程的最终使用有着很大的不利影响。

现在的业主与社会各界对于建筑物周围设计绿化的意识不断提高,在土木工程的设计中,绿色环保的意识也加强。除了绿化的增多,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也逐渐环保与绿色,比如说,木制地板是以往建筑设计的重点,但是这个材料的使用必须依靠砍伐大量的树木,这对于整个地球的环境与生态平衡而言,都是很不利的。所以,在建筑物设计中,尽可能的采用替代材料。

2.3、土木工程建筑地点将会发生转变

众所周知,全球的路面面积只占到30%,其他都是海洋面积。所以,随着全球各地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与建筑物的兴建,势必将来的陆地面积不够构建更多大范围的建筑物。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创造性的发展。将来的土木工程建筑地点可能将发生改变。比如说,现在各国都在注重海洋的利用,各国也在加快各自的航空事业发展进程。这些发展的目的都是为了给人类寻求到更多的生活场所。如果发展成功,土木工程的建筑地点将会改为海洋世界或者是外太空,这些也都是可能的。

2.4、土木工程的结构形式多样化

人们在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上每年投入的资金都相当可观,设计师们也在着力于设计出更多样化的土木工程建筑。标新立异是每个设计师的重要努力方向,现在全球各地的建筑差异并不大,建筑结构的形式也是大同小异。而随着发展,各个国家的建筑将会逐渐体现各自的文化特色与设计师的创新性。

2.5、施工设备全自动化

尽管现下的施工设备已经为施工过程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施工过程中投入的人力还是相当大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土木工程的施工设备会达到全自动化,或许一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只需要不同设备的操作人员就可以完成整个工程的构建,为节约成本与确保人员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目前国内的土木工程发展已经提高很多,施工规模逐渐扩大,施工设备不断改进,施工设计与施工材料的创新以及施工设计、管理的信息化等等。这些创新性元素是确保土木工程发展现状的重要影响因素。尽管如此,土木工程的发展并不会止步,由于持续发展观的影响,未来的土木工程将会更环保、更稳固、规模更大,主要是施工材料的创新、施工设备的发展、结构设计的进步等等都会带动土木工程的绿色化、超大规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从严,梁有峰,吴庆. 土木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综述[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2) .

[2] 李磊. 二十一世纪土木工程发展探索[J]. 当代建设, 2002,(02) .

[3] 王海艳,岳祖润,王书海. 土木工程信息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03,(02) .

[4] 刘瑜. 土木工程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1) .

第4篇

1土木工程发展历史

1.1古代土木工程公元前5000年开始至17世纪中叶时期,称为古代土木工程阶段。土木工程的古代时期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人们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从事营造活动,后来出现了砖和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使人类第一次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砖和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广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直至18~19世纪,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砖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甚至在目前还被广泛采用。历经漫长的古代大型土木工程的发展,土木工程建设内容更加丰富,建设工具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人们积累了丰富的土木工程建设的经验,为大型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近代土木工程产业革命的开始是近代土木工程发展的开端。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需求也不断增长,这些不仅反映在吃穿行上,还反映在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方面。而电力的应用,使高层建筑实用化成为可能;电气照明、给水排水、供热通风、道路桥梁等市政设施与房屋建筑结合配套,开始了市政建设和居住条件的近代化;在结构上要求安全和经济,在建筑上要求美观和适用。随着大型土木工程近代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在19世纪中叶为满足科学技术发展和分工的需要,土木和建筑开始分成为各有侧重的两个单独学科分支。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促进了理论的发展。材料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等学科逐步形成,各种静定和超静定桁架内力分析方法和图解法得到很快的发展。这为大型土木工程建设的理论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有利于促进土木工程建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理论上的突破,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工程实践的发展,这样就使近代土木工程这个工程学科日臻成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近代土木工程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个时期的一个标志是道路、桥梁、房屋等大规模建设的出现。另一个标志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1.3现代土木工程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刚好是现代土木工程发展的开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生产力出现了新的飞跃,现代主义运动取得了全面胜利。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土木工程进入一个新时代。在近40年中,前20年土木工程的特点是进一步大规模工业化,而后20年的特点则是现代科学技术对土木工程的进一步渗透。首先,现代主义的高层建筑在理论计算方面有了新的发展,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计算已基本告别传统的手工计算而采用计算机程序计算,基本上都采用三维空间结构分析计算程序。其次,高层建筑由于对抗震、抗风的要求高,且建筑多样化,层数、高度日益提高。再者,现代主义的高层建筑反对外部包装、建筑含义和历史风格,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和技术,技术上升到艺术层次。

2土木工程理论、材料及技术的发展

通过多年来实践探索,土木工程的发展日臻完善。在科学理论方面,理论研究精密化,计算力学、结构动力学、动态规划法、网络理论、随机过程论、滤波理论的成果,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而渗进了土木工程领域。结构动力学也已发展完备,荷载不再是静止的和确定性的,而被作为随时间变化的随机过程来处理。静态的、确定的、线性的、单个的分析,逐步被动态的、随机的、非线性的、系统与空间的分析所代替。电子计算机使高次超静定的分析成为可能,进而使得高层建筑中框架-剪刀墙体系、筒中筒体系空间工作和大跨度的桥梁得以实现。大跨度建筑的形式层出不穷,薄壳、悬索、网架和充气结构覆盖大片面积,满足种种大型社会公共活动的需要。从材料特性、结构分析、结构抗力计算到极限状态理论,在土木工程各个分支中都也得到了充分发展。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使现代土木工程取得了许多质的进展。在工程材料方面,标号为500~600号的混凝土已在工程中普遍应用,而轻质、高强化的混凝土成为大跨、高层、结构复杂的工程的新要求。高强钢材与高强混凝土的结合使预应力结构得到较大的发展,先张法和后张法的预应力混凝土屋架、吊车梁和空心板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广泛使用。同时铝合金、镀膜玻璃、石膏板、玻璃钢等工程材料以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背景发展迅速,为大跨、高层、结构复杂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支持。在施工技术方面,种种现场机械化施工方法发展得特别快。同步液压千斤顶,滑模,直升机安装天线,用一群小提升机同步提升大面积平板的升板结构等一系列施工方法广泛应用。此外,钢制大型吊装设备与混凝土自动化搅拌楼、输送泵等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现场机械化施工工艺,使传统的现场灌筑混凝土方法获得了新生命,在高层、多层房屋和桥梁中部分地取代了装配化,成为一种发展很快的方法。精密化的理论研究、全新的工程材料和先进的施工技术,使得大跨、高层、结构复杂的大型土木工程的建设成为可能。

第5篇

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内容按照课程体系改革指导思想的要求,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内容有:(1)制定新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2)了解本专业学科范围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编写路桥方向课程体系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3)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进行改革实践;(4)建立实习基地,对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进行改革实践。课程体系改革的途径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学时少的情况下,优化课程设置,整合和重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实现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协调发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1.构建课程平台,明确专业方向。土木工程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基础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桥梁港口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管理等。土木工程专业各个不同的方向,在基础力学、工程材料和结构分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为了适应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和单位对人才的合理配置要求,为了加强学生的工程能力与素质教育,在大学的前三学年,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搭建公共教育平台(即公共基础课程、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到第四学年由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即专业方向课程),只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面向企业﹑服务社会。2.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点。在制定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上,应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设置。如将力学类、结构类、施工管理类及工程材料、工程测量课程等分别采用精简归并重复性内容,剥离共性理论性内容,重新构建课程等办法,避免课程的重复。同时,在课程间反复协调的基础上,修改课程教学大纲,使学科基础课实现“宽厚”,专业课实现门类多、内容新、学时精和信息量大。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土木工程专业的真正方向,较容易地解决“专业口径宽、学时少”出现的各种矛盾,以满足学生专业课学习的要求,满足毕业生在工作中的专业改向、新项目研究或继续专业学习的要求,为将来在不同的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提高教师素质,建设特色教材。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积极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同时还要进行科学研究,在自我学习提高的同时,有义务将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特色教材的建设中。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配套的系列教材是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的载体和改革得以实现的手段,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方向课程体系的教材内容应相互协调,紧密结合工程实际,要与教学计划要求吻合,要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施,在路桥方向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中,我们编写出版了《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高速公路》、《道路勘测设计》、《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毕业设计指导》等十几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紧跟学科发展,培养创新思维。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创新思维是关键。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我们适当增加了法律、管理、工程经济和反映本专业新技术的选修课等,例如:《交通工程学》、《公路经济学》、《公路网规划》、《道路景观设计》、《公路测设新技术》、《地铁与轻轨》、《路面管理系统》、《路基处理技术》、《工程加固技术最新进展》、《道路桥梁检测新技术》、《midasCivil软件工程应用》等,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满足企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例如:道路工程专题讲座和桥梁工程专题讲座。为了把握最新道路与桥梁工程知识,定期邀请设计院﹑施工企业、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目前道桥工程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管理方法、新颖的设计方案、成熟的施工经验、成功的工程案例和最新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应用能力。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我们有实验课、工地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课外科技创新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逐步确立工程结构意识。根据课程的特点,对体现专业内容的实验,在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学时的同时,由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内容对实验小组的每位同学进行现场提问考核,重点考核实验的步骤、环节,确保人人会做。实验后学生要上交一份内容详细的实验报告。充分利用校外的实践教学资源,选择央企、大型国有或民营企业,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工地实习。时间视工程情况而定,一般在6周时间。首先,邀请工地的技术人员给学生介绍工程概况,然后,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现场参观,技术人员讲解技术要求,最后,学生根据所见所闻向技术人员提问。实习期间,学生在工地现场由技术人员安排工作,专业教师协调管理。

实习后学生要上交一份图文并茂的实习报告。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课程设计,例如:《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和《路基路面工程》等均设置1周时间的课程设计。教师列出主要参考资料,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基础资料、认真讨论不同的方案。在结构计算中,首先要求学生必须明确工程结构概念,再结合具体设计内容,引导学生重视结构构造问题,并按规范要求认真。设计后,学生要上交一本计算书和施工图。为了加深学生对桥梁结构的了解,熟悉各种桥梁结构形式、构件构造特点及传力特点,给出要求,让学生采用最简单的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模型。通过做模型参加竞赛,使学生加深对各种桥梁结构形式构造的了解,让复杂的理论知识感性化,同时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进同学间的感情。6.改革考核方法,挖掘学生潜力。学生成绩考核的本身,对教学改革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学生成绩的考核包括:理论考试、课程设计考核、实验考核、实习考核、毕业设计考核及参加相关科技活动情况等部分。根据培养内容学分绩点的不同,在考核形式上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综合测试、大作业、命题论文、实习报告等多种形式。在考核内容上力求体现出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理解重点知识、灵活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这种考核办法改变了以前学生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尴尬局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挖掘其潜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通过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学改革要服务于社会,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使学生真正具备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以实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作者:赵青 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第6篇

学院

贵州大学XXXX

专业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

姓名

XXX

性别

民族

照片

出生年月

1995/12/8

籍贯

XXXXXX

身高

180cm

学历

大学本科

政治面貌

团员

体重

80kg

身份证号码

5XXXXXXXXXXXXXXX1

健康状况

健康

兴趣爱好

运动、文学(诗、词)、音乐、书法等。

专业技能

1、熟练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

2、熟练使用CAD、天正、PKPM/等画图软件

个人特长

善于合作、理解,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熟悉键盘快捷、WPS办公软件的操作等。

 

 

家庭住址

XXXXXXXXXX

外语程度

大学英语

计算机水平

计算机(VF)二级

社会实践

1、2012-2013学年加入XXX大学红十字会、多层参加省图书馆志愿者支教、敬老院看望老人等活动。

2、2013-2014学年进行测量实习,学习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绘制平面图。

3、2014-2015学年曾到工地见习,学习专业实际操作。

4、2015-2016学年暑假于罗甸县双阳建筑公司实现。

主修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土木工程专业制图及计算机绘图、土力学于地基基础工程、房屋建筑学、结构CAD、PKPM等。

第7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桩基、设计

桩基是高层建筑物的基础,它对于建筑来说据有很重要的意义。土木工程中,对桩基进行设计时,需要根据地质情况、施工条件以及工程的要求,进行桩型的选择、桩的各部位尺寸的计算、桩的数量以及承载能力和强度的计算、平面的布置等等。

一、桩型、桩长的设计

桩型、桩长的选择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桩基础设计,选择合理的桩型和桩长将带来很好的收效。

我们以一处建筑的实际设计为例,设计原先根据施工方的建议选择D400的预应力管桩,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选择桩长L=16m,单桩承载力的极限标准是850kN,为基础部分进行造价预算,得出每平方米165元,这在整个建筑的造价中的比例占了很大一部分。考虑到经济效益,设计的时候保持桩长不变,将桩型做了调整,选择250×250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小方桩,单桩承载力极限标准值约为600kN,而这种桩型经过预算得出的造价仅为每平方米85元,明显的降低了成本。具体情况见下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桩长有25米和34米两种选择,25米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小于34米桩,且所需工程桩数34米桩明显少于25米桩,这边可以看出,采用34米桩比较好。我们再根据两种长度桩的筏板设计方式,计算出筏板的厚度,25米桩所需筏板厚度为1200mm,34米桩所需筏板厚度为900mm,所以,从经济角度考虑,应该选择34米桩为宜。

总的来说,在进行桩基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选用多种方法,考虑经济效益、可行性等多方面的因素,选出适合的桩型和桩长,给施工带来更多的效益。

二、静载荷试验

如今很多桩基础的设计,设计过程往往受到时间的限制,设计者通常根据地质情况的一些参数来设计单桩承载力的数值,并将这个估算出来的数值直接用于桩基础设计和施工之中,通常都会在工程桩施工结束以后,才进行桩的静载荷试验。这样的操作很不合理,也不具备科学性,因为一旦静载荷试验结果不符合估算的要求,就要进行大规模的补桩工程,而且由于工程桩施工已完毕,补桩工作难度相当大。主要原因为地质报告提供的桩周围土壤摩擦力的标准值以及桩端土壤的承载力标准都是根据规范JGJ94-94计算出来的单桩承载力标准值,这个值是经验数值,不应该直接使用。而且,根据一些对各类桩基础的实际检验发现,很大部分桩的实际承载力水平都高于其计算出来的标准值,所以应该先对桩进行静载荷试验得出实际承载力的值进行撞基础的设计,这会给施工部门带来方便并带来了经济利益。

我们以一个小区住宅的设计为例,根据地质情况参数,选用D500的预应力管桩,桩长L选择20m,按照相关公式对单桩承载力值进行估算,得出单桩承载力值约为1400kN。对几根桩进行静载荷试验发现单桩承载力值为1900kN,比估算提高了35.7%,具体见下表3。我们在实际设计中采用实验值,节省了很多的投资。

总的来说,静载荷试验是桩基础设计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科学的试验,取得准确的数据,提出更加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缩短工期的同时还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三、总结

桩基作为这些高层建筑物的基础,在建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土木工程中,设计出合理的桩基尤为重要,它对于成本的节约和安全的保障方面有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桩基工程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桩基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做到统筹兼顾,使设计的各个方面的合理有效,桩基是整个工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基础土木工程的后续工作没有办法顺利进行,有的即使完工但是也会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所以针对这个想象,对于桩基的设计、排列、施工等又要有严格的技术控制,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使其经济效益更明显。

参考文献:

[1] 王涛;带裙房高层建筑桩基优化设计与桩土相互作用影响系数的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年

[2] 蒋晓静;多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和桩筏基础优化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