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34:40
序论:在您撰写急诊科优质护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常规护理;急诊科;应用价值
急诊科是急重症患者救治的场所,医护人员需要面对病情复杂的患者,处理不当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甚至诱发护患纠纷。为改进急诊科护理质量,减少意外事件发生风险,需要进一步转变护理模式。优质护理强调全程实施优质护理,改进急诊科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措施。此次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中的应用价值,为了能够得到最科学的研究结果,本院特别选择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男128例,女122例,年龄5~74岁,平均年龄(38.6±12.6)岁;研究组男134例,女116例,年龄6~75岁,平均年龄(39.2±1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等[1]。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加以优化的优质护理模式,其护理内容主要为:①对就诊流程进行优化,以先治疗再挂号的就诊方式替换先挂号再治疗的传统就诊流程,这一改变将极大的缩短患者入院就诊的时间,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地救治;医院的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的诉求,并对患者家属加以安抚;对护理人员的常规工作要进行严格规范,避免因护理人员的操作不当导致患者受到不必要的伤害。②护理观念改变:医院的护理工作要做到一切以患者为工作重心,时刻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专业且有效的服务;要重视患者的基础护理,使得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③对医院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由于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多数在夜间,这就要求医院对急诊科的夜间值班护士进行必要的责任意识培训,提高综合素质,确保其能在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帮助;在安排夜间值班护士时,排班人员要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进行考虑,并进行合理搭配,改善急诊科的护理服务质量[2]。④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强化培训:因为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准确地评估,所以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医院要对其专业技能配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
1.3观察项目
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结论
急诊科作为医院重症患者最为集中的科室,具有疾病种类较多、繁重的抢救和日常管理工作任务、护理纠纷的高发生率等特点,要求科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高,使科室的护理质量得到保障。作为新型临床护理方式,优质护理模式是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护理上加以创新和优化,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以有效提高。经过临床研究证明,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使得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大大降低[3]。此次研究通过对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并和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护理质量和基础护理水平分别为98、97分,高于对照组的91、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使得护理纠纷发生率大大降低,应该加大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1]唐玲.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2):248.
[2]孙琳.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及价值评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2(28):262-263.
1.服务态度冷淡:多数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欠佳,无法耐心解释患者或者其家属提出的问题,态度冷淡,甚至大声呵斥病人,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敌意甚至拒绝服从治疗。一些年轻的护士缺乏临床经验,没有灵活应变能力,与患者沟通时缺乏技巧,引起护患矛盾,导致不必要的纠纷的发生。
2.未履行告知义务:个别患者对于告知义务的概念模糊,在患者就医过程中为及时告知操作的方法、目的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导致患者的痛苦和伤害。
二、基层医院急诊科优质护理的开展措施
1.改善服务态度,尊重与关爱病人:基层医院急诊科在治疗时会接触到各个阶层的病人,护理人员想要打造优质护理,必须做到对患者一视同仁,不因医疗意外的因素而产生差异。急诊科护士在与患者接触时,应当注意态度,充分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心理,及时权威、沟通,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耐心解释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利于在后续治疗中患者的依从性和其家属的理解支持,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应该树立起尊重和关爱病人的观念,对于新进的护士,严格做好思想教育,一审作则,做到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还关注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落实在实处。
2.加强护理责任心,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基层医院急诊科创建优质护理的其中重要一项就是树立工作责任心,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进行岗位责任制,严把患者生命关。每一位急诊科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责任心,提高工作中的自律性,使护理质量与收入和职称直接挂钩,促使护理人员纠正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自觉增强工作责任感。
3.加强理论技术培训,提高急救操作技能:专业能力是一家医院,一名医护人员赖以生存的根本,针对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普遍专业理论储备不足,专业技能不扎实,临床经验不足等情况,定期开展全体护理人员的理论培训,进行操作考试,将合格率与业务考核成绩挂钩。要求护理人员做到熟练掌握急诊科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完善交接班制度,明确危重病人的抢救制度以及医嘱的执行制度等,保证急救护理工作的准确进行。
4.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基层医院的急诊科由于处在医疗前线,抢救病人成为第一要务,有时无暇顾及法律条规,许多医疗人员甚至不了解医疗法律相关事项,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导致救治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许多医疗纠纷。针对这一情况,要求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学习相关的医疗法律知识,增强以来哦操作过程中的法律意识,牢固树立起操作安全与病人生命并重的医疗理念。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注意医疗服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严格避免操作时超越医疗范围,引起医患矛盾,导致医疗纠纷。
5.尊重患者合法权益,履行告知义务:我国已经明文规定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必须将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在基层医院急诊科的优质护理创建中,也必须切实做到这一点,树立“告知义务”的理念,尊重患者,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耐心解释急症操作的目的和意义,在征求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方可进行操作,若在对患者及其家属耐心完备的解释后依然不同意进行治疗,应及时签署“后果自负”等字据,同时进行文本记录,防止事后医疗纠纷的发生。
6.保证急救药品和设备等的完好: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是急诊科的立身之本,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应当对急救药品和设备做到专人管理、固定点放置、固定量供应、按时进行消毒排查和维修,以保持急症药物和设备等的性能完好,防止在抢救护理过程中出现药物失效或者设备故障,引发严重的医患矛盾。
7.保证急救病例的质量:我国的医疗法规规定,病历中的客观记录的部分,患者可以随时进行复印,所以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及时、客观、完成的填写医疗病例,确保无漏写、错写。同时,护理记录应当与医生记录吻合。在急诊科进行危重病人抢救时,对于医生的口头医嘱,护理人员必须复述一遍,在经两人核对后无误方可执行,操作后及时完成病例的记录,护理人员同时要妥善管理患者的病历资料,防止丢失。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应当及时封停病例,切勿修改医疗资料,对于进入抢救室急救的病人,应当重新书写重症护理记录。
三、结论
当发生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时,往往无法将病院运送至距离较远的大型医院,为了抢救生命,一般选择就近治疗,因此,基层医院的急诊科成为我国救死扶伤的最前沿。但是由于基础医院的设备不足,人员文化水平较落后,临床经验欠缺等因素,基层医院急诊科的医疗纠纷发生率一直处于全国前沿,使得基层医院的社会形象较差。在急诊科中,护理人员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由于科室性质特殊,医生往往无暇顾及一些重要的细节,所以护理人员就成了急诊科的内当家,是急症医生的左膀右臂,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基层医院的急诊护理人员一般毕业于专科院校,医疗理念不强,加之平时管理制度不严,存在倦怠松懈的不良心理,对于患者的服务质量不高,影响医疗效果。因此,在基层医院急诊科建立起一支高效优质的护理队伍,创建优质护理,成为我国基层医院迫切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急诊护理;优质护理;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单位: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急诊科 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2010年起,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响应卫生部的号召,制定方案,通过引导、示范、推广,在多个病区开展了优质护理报务,取得可喜的成绩,全面提高了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今年,我院相继在急诊科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要求夯实基础护理,做实专科护理,提升护理服务品质,以全面提高急诊急救护理工作水平,努力实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护理服务新目标。大胆尝试,初见成效,现将我院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工作报道如下。
1 更新护理服务理念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以患者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要满足患者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患者的安全,要保持患者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患者的心理,取得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患者与社会的满意度。在快而准、忙而不乱的急诊护理中溶入主动的优质护理,根据不同时境、不同患者和不同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主动性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高效率的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的培养。
2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目的、意义、工作实质的思想认识,结合急诊急救专业特点,我科集思广益,制定规章制度、拓展服务领域,有序的在急诊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院长庄建良亲自担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组长,组织召开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专题会及现场办公会,专题研究解决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保证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在急诊科全面顺利展开。我科采取了激励政策并医院组织编印《护理管理手册》、《优质护理活动细则》等,充分调动了医护人员积极性。量化制度标准,细化科学管理,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护理人员和各班护士职责和工作标准、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规范了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确保核心制度落实到位和护理行为的规范,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3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院部为优化急诊护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急诊科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确实充实了急诊护士队伍。护士长依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等要素实施合理弹性排班,合理有效实施人力调配。
实施小组制护理,将护理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包干到组,责任到人,既保证了分工明确又体现了紧密配合,让护理人员更为团结协作。各班次人员做到高、低年资合理搭配,职责分工明确,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进行指导,确保护理安全。
4 优化急诊急救护理
把制度承诺从墙上“请”下来,让优质服务从文件中“走”出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充分理解落实基础护理是护士的基本职责,是回归护理工作的本质,基础护理和急救护理并重,坚持以人为本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夯实服务内涵,提高护理质量,推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满意的护理服务,增进护患和谐,全面的改善护患关系。
急诊患者到院有人接,出院有人送。繁忙的急诊工作做到紧张而有秩序,严肃而不失人文。急诊按病情的轻重缓急将患者分级安排就诊,确保危重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做到预检、挂号一站式服务。急诊抢救室、留观察患者一卡式电子化服务,实现一卡持在手,服务不用愁。急诊药品发放、配制一体化,现配现输,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为患者减少麻烦。
开展多形式体贴式健康教育服务,健康知识普及模式健康教育无缝隙讲解。 充分利用预检分诊、护理操作的过程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常见病、多发病的成因、病变过程、药物治疗及护理保健等知识。通俗易懂,形式新颖,专科性强,体贴式的健康教育模式效果甚佳。
5 强化护理质量管理
科学调研,同工同酬,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重视护理安全,加强分层培训,夯实理论和技能水平。推进创优活动,进行角色扮演,鼓励换位思考,实时专项满意度调查,重视患者就医感受。
在预检分诊服务方面:规范服务要求,促进有效沟通。根据急诊患者的需求,进行服务方面的规范化培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使用礼貌语言;主动接诊服务,从细节之处彰显优质护理的品质,加强自我的主动服务意识,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最终让自己满意。
在急诊急救技能方面: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分层次对我科护士进行基础护理操作和急救技能培训。针对急诊患者病情重、病种多、病情变化快的特殊工作环境,我科制定了护士培训计划,交流临床抢救经验,培养护士的应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设专人负责定期考核。
在带教进修学习方面:采取“一帮一、一带一”的形式,放手不放眼。由高年资护士带动低年资护士成长,发挥各自在操作和理论上的特长,搭配合理,取长补短,互帮互助,互相提高,团结协作,不断强化自身业务素质,为优质护理在我科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6 接受院部社会监督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而忙的急诊护理工作承担着急诊和急救以及教学等多项任务,是医院的窗口示范单位,我科力争在急诊优质护理中作出表率。护理人员职责明确、有章可循,抢救工作规范化,护理人员配合程序化,护理工作规范化,护理操作程序化,物品管理制度化。在急诊护理过程的各环节中,推广应用急诊优质护理,建立“服务在患者开口前”的各项护理服务活动,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设立意见箱及意见本等交流平台,开放投诉电话、加强巡视、主动询问等多种方式接受社会各界及院部的监督指导。
通过在急诊护理中推广应用优质护理服务,院部对急诊科的护理质量考核分由之前的92分上升到95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之前的96%上升到98%,无纠纷投诉事件发生。
目的:探讨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与实施成效。方法:医院急诊科自2015年3月开始,对全体护理人员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培训与学习,强化基础护理与护理管理工作,实施一系列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优质护理实施前后分别对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的评分结果。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急诊科护理质量评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4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7.20%(P<0.05)。结论:在急诊科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基础护理服务,能够切实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让患者满意,缓和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矛盾。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急诊科;基础护理;医患关系
急诊科作为治疗危急重症,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科室,其肩负的工作职责重大。急诊患者的病情危急、变化多端,对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应变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关系到患者的生死,所以急诊科也是医院内医患关系最为紧张的科室[1]。近年来,随着人们医疗意识的增强及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急诊科自2015年引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以来,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医院急诊科护士共有24人,均为女性,年龄为24~45岁,平均年龄为(33.60±5.70)岁;大专7人,本科14人,研究生3人;护师8人,主管护师1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6人。
1.2方法
2015年3月以前,急诊科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自2015年3月开始,医院急诊科对全体护理人员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培训与学习,并制定了一整套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1)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文件精神学习:护士长组织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全体护理人员通过学习文件精神,充分掌握优质护理服务的精神内核。深度剖析急诊科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相关内容,掌握并内化文件精神,明确优质护理的目标与要求。科室护士可通过集中学习讨论、领导讲解答疑、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学习完成后集中进行优质护理理论及实践考试,以保证全科护理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优质护理相关文件精神。(2)强化护理管理工作:派科室护士长到其他医院学习成功的优质护理实施经验,然后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管理实施方案。优质护理方案在科室全体会议上进行讨论、修正,最后提交上级审核。审核通过后,严格按照优质护理服务方案执行,对护理管理工作加以强化。护理管理强化措施包括:①确保急诊绿色通道随时畅通,以实现危重患者转移与抢救的无缝连接。②在“以患者为中心”这一护理宗旨的指引下,健全急诊科相关服务流程与标准。③培养并强化服务意识,组织全体护士学习护理心理学知识,以利于护患交流。④开展三级岗护理模式,一级岗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要及时地向二级或三级岗护理人员汇报,获得帮助。⑤定期组织患者、患者家属、社会监督员举办座谈会,听取多方意见与建议,不断地完善护理管理制度,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3)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根据护理人员考评体系,加强三级知识学习,组织护理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着重培养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能力,为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按照护理人员不同的岗位设置,对各级岗护理人员实施相应的业务能力培训、考核,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业务素质水平,从而为临床护理服务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4)加强基础护理:根据优质护理服务文件精神,对急诊科的基础护理流程加以细化和完善,随时保持科室内部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要求科室护士做到技术操作规范、娴熟,举止大方,值班护士务必检查确保各类抢救设备随时运作良好。三级岗护士负责监督基础护理质量,护士长每周不定时抽查,了解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工作情况。强化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并将科室的护理服务流程、标准公布给患者,让患者对科室的护理服务流程了然于心,有助于加深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理解,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5)健全激励机制:定期对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水平、业务能力进行考核,三级岗每隔2年进行1次竞聘上岗,这能够有效激励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我业务能力,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3观察指标
①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分别随机抽取250名急诊科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②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分别对急诊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基础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总评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护理服务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为(χ±s),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1。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
2.2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2。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4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7.20%(P<0.05)。
3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的危急重症科室,其中任何一项医疗护理操作都可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急诊科护理人员承担的护理服务责任十分重大,同时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的优劣也将关系到患者对医疗工作的满意程度及医院的整体形象[2]。因此,在急诊科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切实提高基础护理及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医院急诊科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在医院护理部的支持与引导下,组织科室全体护理人员积极学习优质护理服务文件精神,并根据急诊科实际情况,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意识,从临床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着手,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护理管理,加强基础护理等措施,以实现急诊科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3]。急诊科除了要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治疗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转运,比如将患者转运至手术室、普通病房或检查室等,存在着一定的转运风险。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对急诊科的护理流程进行了优化、改进,且这一工作涉及医院多个科室,在医院各科室的配合支持下,保证了危重患者转运流程、抢救流程的无缝连接[4]。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是关键,只有护理人员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养、业务水平,才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护理服务,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是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其不仅需要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还应当满足患者其他方面的护理需求,比如心理方面、生活方面、健康教育方面等等,其是护理工作之本[5]。优质护理服务重视基础护理服务,同时也强调护理服务质量监督,双管齐下以有效提高基础护理服务质量。综上所述,在急诊科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基础护理服务,能够切实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让患者满意,缓和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矛盾。
参考文献
[1]陈祥莺,陈祥燕.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272-273.
[2]郭亚丽.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1):1026-1027.
[3]刘颖.循证护理在急诊科抢救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9):41-42.
[4]曾文莉,付敏.急诊科患者实施个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4,35(1):136-138.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科;护理质量
医院里,急诊科是一个重要的对外窗口,其主要承担抢救急危病重患者的生命,同时也极易发生医疗纠纷。近年来,随着社会和医学地不断发展,患者生活水平等逐渐得到提高,然对护理服务也提出更高要求。为了满足患者需求,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我院对急诊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取得较好效果。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2年5月~2013年12月期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2年5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急诊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龄在21~65岁,平均为(52.5±1.5)岁。疾病类型:脑梗死20例、呼吸衰竭20例、肝硬化腹水10例、脑出血12例、重症胰腺炎8例。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存在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要进行气管切开,并进行机械辅助通气。此外,还需常规抗感染处理[1]。要认真地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做好早晨和晚间的护理工作,早期阶段,做好禁食、禁水工作[2]。要保持输液通畅,保障早期治疗顺利进行。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将其头部抬高30°,促进静脉回流,以避免患者发生脑水肿等现象[3]。
实施优质护理,如下:
呼吸道护理:对于急诊科患者来说,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需长时间卧床休息,因此及易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等情况。因此,要保持其呼吸道通畅,能有效地防止发生呼吸道感染和继发性损伤[4]。所以,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积极地呼吸道护理,比如可进行雾化吸入和拍背等[5]。当患者出现呼吸道阻塞时,可进行气管切开术,防止发生并发症。
护理:当患者出现耳鼻出血时,需让其处于头高脚低,避免出现血液倒流情况而使得其颅内积血。当其呕吐时,则可处于头侧位,以便及时清除其口腔内的异物,避免发生误吸而导致窒息情况[6]。存在脑积液患者,则需将其床头抬高15~30°,并将头偏向脑积液漏侧,防止出现堵塞。鼻饲营养者则需处于半卧位,在插入胃管后,需先吸少许的胃内容物,在确定插入到胃内后再灌注鼻饲液。要定时地协助其翻身,保持其身体干燥以及床铺的平整,此外,还可以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等,避免发生压疮。
康复护理:此类患者一般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所以需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要耐心地倾听患者的主诉,并且给予其必要的帮助和关心,树立其治疗自信心。要对其进行早期功能训练,促进其康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前后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及基础护理评分情况。护理质量评分由护理部组织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按照急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护理质量评定打分,内容包括科室管理、科室工作量、护患关系等,满分100分。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完成,满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经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为(98.75±1.02)分、基础护理评分为(99.06±0.41)分与护理前(92.19±1.25)分、(95.38±0.75)分比较(P
表1 护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基础护理评分、满意度( ±s,分)
3讨论
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主要是对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这是一种全新的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给患者带来最为专业且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其主要是以患者为服务中心,以患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急患者之所急。做到耐心、细致、体贴的服务患者,进而让患者感受到亲切和关怀,增强患者的治疗自信心。
急诊科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待患者病情稳定或减轻后可适当增加运动[1]。严密观察患者血糖和血压等情况,并及时做好记录。有效地评估患者所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和酗酒等因素,并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要积极与患者交流与沟通,了解患者心中所需,并尽量满足患者的实际要求。
由于急诊科患者大多为昏迷等状态,无法自主运动,同时受到医疗器械等束缚,极易导致患者发生肌肉萎缩等。所以,护理人员可采用针灸或按摩穴位等促进患者全身血液循环,减轻或避免发生肌肉萎缩等情况。经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为(98.75±1.02)分、基础护理评分为(99.06±0.41)分与护理前(92.19±1.25)分、(95.38±0.75)分比较(P
参考文献:
[1]刘贵霞,关晓辉.急诊留观室优质护理服务的探讨[J].护理研究,2011,25(18):1685+1691.
[2]闫文润,王晶晶,岳仙红.急诊外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效果[J].全科护理,2012,10(01):68-70.
[3]芦锁丽,白凤枝,张庆华.重症医学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15):1422-1423.
[4]李小玲.ADL评估量表在脑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2,23(18):145-146.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科;应用效果;分析
我院急诊科近年来对救治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大大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效果良好。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1月至8月期间收治的248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3例,女性61例,年龄18至60岁,平均年龄为(30.42±8.4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急诊科患者纳入标准[2]:年龄18至60岁,理解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正常、无障碍。同时排出因各种原因而昏迷、急诊就诊时间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急诊科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急诊科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增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其护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患者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病情,对症进行疏导和安危,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2)加强健康教育,经常性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让患者在治疗期间提高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3)细化基础护理,给予患者提供细化的护理,对其出现的临床症状进行仔细观察,对高龄及体弱的患者采用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来进行护理辅导;(4)加强服药前护理及后勤服务治疗,严格掌握患者用药的相应指征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加强后勤保障,积极配置相应的护理用具,提供方便行动不便患者使用的设施和用具[1]。
1.3评价方法
让护士长或责任护士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定,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留观护理、护理文件、急诊管理等临床护理质量;发放问卷调查让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就诊环境、服务态度、用药指导、病房巡视等方面的满意度[2]。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选取患者进行统计处理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本文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服务下均无护理投诉和不良事件发生;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差异较大。
2.1两组临床护理质量对比分析,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目前优质护理服务已在各大医院推广和应用,并取的了满意的效果。就优质护理服务水平及患者调查情况来看,当前仍然存在着部分需要继续不断完善的地方。如在给予患者提供心理辅导方面,医院应该更好的培养更为专业的护理人员,形成专职的心理辅导医护人员,这样才能够更为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心理辅导服务;在管理上也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流程,并且在对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也应该按照相应的流程要求做好每一项工作,确保在工作中避免出现疏忽以及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影响;最后是要做好后勤的保障护理工作,确保患者能够在护理治疗期间满足自身的需要[3]。
本文观察组选取的124例急诊患者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基础护理、留观护理、护理文件、急诊管理等临床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就诊环境、服务态度、用药指导、病房巡视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
参考文献:
[1]陈尚英.优质护理在急诊科危重患者住院护送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08):116-117.
【关键词】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急诊科
由于急诊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等特点,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波动较大,需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才能更好的配合治疗。本院为了验证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了部分急诊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对患者的表格调查统计并对比了两组患者评估的就诊环境、护理水平、服务态度以及沟通等方面,现将对比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的急诊科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35~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5.2)岁;对照组3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37~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6.1)岁。排除两组患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老年痴呆以及意识障碍等,使得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及指标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遵医嘱护理即可。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是培训急诊科护士的护理理念,通过会议方式对全体急诊科护士进行优质护理方案的学习,学习期间可以分组讨论护理方案和护理方法,加强护士的理解。同时加强护士急救知识和急救流程的培训,提高其急救和应急能力。第二是分配岗位责任制,所有护士应严格执行护理管理安全制度,细化护理工作,明确岗位职责。第三是排班制度,排班要人性化,医院会最大程度保障急诊科的护士数量,根据岗位、工作量及专业技术进行合理化排班。第四是优化诊疗过程,由专门人员负责将急诊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保证严重的患者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救治。采取一卡式电子服务,方便于患者挂号交费及拿药输液,保障用药安全。第五是确保患者舒适的医疗环境,护理人员先引导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帮助患者解决生活所需,保证患者身体舒适的同时平衡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的紧张、恐惧及不安等消极情绪,积极乐观的配合治疗。本院通过自制的调查表让患者对两种护理服务的就诊环境、服务态度、护士仪表、护理水平以及沟通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每一项满分100分,得分越高效果越好。
1.3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的就诊环境、服务态度、护士仪表、护理水平以及沟通水平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诊科属于大多数医院的重要科室,也是所有重症患者进入医院后的第一重要渠道,集中了病种最复杂、抢救管理任务最繁重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水平的要求也随之升高,尤其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在保证常规护理效果的基础上坚持新型服务理念。同时不断深化护理人员的内涵和专业技能,满足患者基本的生活所需,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建设,消除患者由于突发重病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通过具有亲和力的交流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患者的信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旨在更好的配合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本院通过分组对比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就诊环境、服务态度、护士仪表、护理水平以及沟通水平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为为患者提供了更舒适的就诊环境,服务态度好,护士的仪表让患者感觉舒服,护理水平更高,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更顺畅,总的来说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更利于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丽芬.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4):238-239
[2]童凤玲,陈秋星.目标管理在急诊肠造口护理中的实践与效果[J].安徽医学,2014,35(22):2743-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