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34:35
序论:在您撰写论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育;素质教育;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30-01
中职音乐教育的理念是继素质教育深入贯彻发展之后提出的,它是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组成部分。所谓中职音乐教育,是指在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对学生进行音乐素养和艺术情操的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能力,使之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为什么要实施中职音乐教育
当今社会,为了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越来越多的教师和专家开始重视并致力于中职教育事业。他们着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提升学生对周围一切美好事物的发现能力和鉴赏能力,努力发现全能型人才,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目前,中职音乐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就,由于其自身教育目标定位的不足和教学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音乐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过程中仍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职音乐教育刻不容缓。
二、中职音乐教育的优势
(一)艺术性和教育性。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音乐情境融入传统的教学课堂,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增强了教学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改变了教学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实施“填式”教学。这也有利于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感知音乐美和艺术美,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中艺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
(二)针对性和专业性。中职音乐教育不是针对社会人群,而是局限于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受教育者,把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约了教育人力资源和教学基础设施;在教育课程方面,中职音乐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三)创新性和综合性。增强课堂的活力和生机,创新授课模式,不再固守于传统的文本与板书教学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以更多的学习热情投入到课堂中,让他们真正乐学、好学,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同时,中职音乐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注重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鉴赏美的能力,因此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四)情感性和愉悦性。获取音乐知识本身就是一个身心愉悦、感受美好的过程,情感上的愉悦和满足是其他事物所不能取代的,中职音乐教育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教中学,在学中乐,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从而实现外在和内在、感性和理性的双重统一。
三、中职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音乐素养也是学生综合素质考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成长离不开音乐的陪伴,中职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情操和道德修养,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有效途径,使他们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升其对待生活的热情。教育的创造性和开拓性是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的两大因素,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灵感,培养她们创造音乐的能力。这种音乐教育所带来的艺术感染力和教学实际效果是其他教育所无法代替的。同时,通过中职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的品质,使其将现实生活和音乐巧妙结合,增强自我情绪调节能力。
(三)有利于深化社会主义素质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理念最早是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提出的,在如今的21世纪仍处于蓬勃发展状态。实施中职音乐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有效形式,并将这种形式渗透到新兴的教育理念中,营造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和课堂教学情境,有效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文化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四)为国家培养新型专业人才和素质人才。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才,同样也需要具备某种特定职业技能的专业型人才。中职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国家所需要的技术性音乐人才,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为国家输送专业音乐人才和素质人才。
总而言之,实施中职音乐教育是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深入贯彻落实中职音乐教育的方针政策,以此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更为蓬勃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明.中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几点思考[J].黄河之声,2012(17).
一、中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性
(一)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内涵
起初通过教育学习音乐,最终达到通过音乐教育人的目的。通过教育学习音乐,是让学生去感受、表现、创造音乐,体验到音乐的美,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有责任让音乐文化在他们身上传承下去;通过音乐教育人,是开设音乐课程的最终目的,通过学习音乐,培养出更能适应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人。
通过了解音乐课程的内涵,我们看出音乐课程的价值也就在于它本身和育人方面。
(二)解析《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1.传承文化
音乐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成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音乐诞生之日开始,人类社会就自动形成或者是主动创造出音乐文化的传承机制。先前是没有正规的学校音乐教育的,这种传承主要是靠音乐职业人师徒之间的传宗接代。随着正规的学校音乐教育出现之后,虽然还依然存在社会音乐环境、家庭音乐教育等多种传承途径,但不得不承认,学校的正规音乐教育和所开设的音乐课程已经成为了传承音乐文化的主要途径。
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可以了解到祖国的音乐文化,借助着华夏民族音乐产生的强大的凝聚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感受世界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拓宽审美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由此看来,学校音乐课程所具有的音乐文化传承价值是巨大的,其他方面都是无可比拟的,这种传承方式远远超过了音乐文化本身。
2.发展个体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发展个体,音乐教育也是如此。通过让学生学习音乐课程,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张扬个性、创新的能力,最终能够全面和谐地发展。音乐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个体,音乐文化价值的体现也离不开个体,所以个体价值的体现是其他一切价值体现的根本前提。
(三)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个体体现出来大体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1.丰富生活方式,提高审美修养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有这样看似很不起眼的一条: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通过这句话我们感受到了这次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基本理念。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学校所开设的音乐课程在这方面毋庸置疑地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可以这样说,音乐课程最直接的价值莫过于提高个体的审美能力,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
从人类诞生之时起,音乐无时无刻不在身边,是音乐装点了人类的生活,是个体真正体现了自身的本质。
我们需要音乐,因为它唤醒了人心灵最深处最隐秘的东西,本来沉睡着的情绪、欲望和愿望都瞬间活跃起来,让我们体验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
具体到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从学校教育的现实来看,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比较单调,导致这样后果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任务过重,因此要“减负”。音乐教育必须在这场“减负”战争中能够有所作为。
2.开发潜能,培养创造性
①在开发个体潜能方面,我们尤其要着重提到音乐对于特殊群体(如智障、残疾人)的意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音乐给予他们全新的生命。
武汉的舟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特殊“指挥家”了,在他身上充分证明了音乐节奏智能的开发。正是音乐,开启了舟舟的音乐潜能,使他不仅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还有着独特的社会贡献。
假如没有音乐开发他们这类人的潜能,他的命运又会怎样呢?我们不难想象。
②音乐课程的价值也体现在培养人的创造性方面。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源泉。音乐的创造性体现在它本身以及创作、表演、欣赏活动中。
音乐因其有着强烈且清晰的个性而充满魅力。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冲动,让他们在这样一个轻松的氛围里快乐地学习,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尽显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
3.完善教育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音乐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它本身,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它对学习其他课程的激励和被借鉴作用。
在中小学教育中,过分偏重科学教育,忽视或轻视音乐教育是不对的。音乐教育应该加强,但牺牲科学教育也是不可取的。只偏重科学教育不行,只注重艺术教育也不行。英国着名博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说过,“最好的中小学教育应该是那种能使学生受到最好的科学教育和最好的艺术教育的教育,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地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山区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山区普遍音乐教育情况
1.受重视程度不高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对音乐课摆出一副轻视的态度,音乐课程在学校的教育体制里显得可有可无。
很多学校表面上倡导实施素质教育,事实上仍实施着应试教育的管理体制,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唯一目标,把考试排名当作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标准。音乐、美术等不列为是考试科目,因此有的学校安排的一两节所谓的音乐课就会被其他课程占有。
山区县中小学校的老师、家长对音乐教学、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使得音乐教师也随之成为不受重视的对象。
2.音乐师资缺失严重
山区县中小学音乐专职教师的配备一直是很难解决的老问题。现在,除个别重点学校有配备专职的音乐教师外,有90﹪以上的学校还缺失专职的音乐教师。有的专职教师因为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转行,有的即使没转行,因为受到年龄、经验、环境、文化背景等的影响,在教育观念上和城市的老师有所差距。
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乡村教学,认为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很多农村人由于对音乐的认识不够,也根本不让自己的子女向音乐的方向发展。种种因素,使得农村的师资严重紧缺,更不用说配备专职的音乐教师了。
3.音乐教学设施不足
教学设施是一所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良好教学设施的配置可以帮助学校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令人遗憾的是,虽然随着“普九”工作的展开和深入,全社会正打理捐资助学,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是发生了变化,但对于音乐的教育工作经费还是非常的有限。有的学校即使购置了部分乐器,但常年的闲置,破损的乐器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导致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4.教材的不合理配置
音乐的学习很系统化,必须采取递进式。结合现有的农村音乐教育状况,很难落实每册教材的学习任务,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费劲。这样的情况下,有的学校即使订了教材也是闲置一边,自己制定学习任务,还有的学校干脆不订教材。现有的教材有简谱和五线谱两种,山区县中小学采用的是简谱教学,在课堂上教师不涉及或很少涉及基本的乐理知识,学生也无法欣赏各个不同的音乐作品。
上述几种情况直接导致学生学习音乐时,没有感受到这门课程的系统性和丰富多样性,影响了整个音乐教学。
三、关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设想
面对在山区县中小学音乐教育不够重视、教育师资紧缺、设备配置落后、课本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我们必须针对地采取一些可取的积极办法,尽量改变当地中小学现在的相对落后状态。
(一)强化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对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良好的审美、创造能力,从而健康地发展,把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首先,当地的教育部门要给予大力的支持,为各个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各级领导以及各校长应该尽量带头加强自身对音乐的学习和认识,俗话说“真正的课程改革必定是观念和体制的同步改革,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力量和金钱,而是缺乏一个先进的理念”,利用领导强有力的号召力,在学校掀起一股真正的素质教育狂潮。
(二)加强建设师资队伍
师资是教育的根本,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直接影响到该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那音乐教育师资必定是很好地实施音乐教学的重要保证。
在很好的认识到音乐的价值之后,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也就不要专门避开艺术,根据孩子的兴趣给予很好的支持与引导,从根本上解决了音乐从事者的稀缺。其次,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支持,鼓励毕业生回到乡村发展,改变现有的较为片面的就业观念。再有,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在前面提到的问题中,比如教师转行、素质较低和技能较差,我们完全可以抽少部分经费,利用假期时间为教师们开设培训班,系统地学习,提高现有的专业水平。各个学校的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探讨关于音乐教学的经验方法。当然还有很多可以采取的办法,比如广泛招聘,这样也可以给农村输送大量的音乐专业的人才。
(三)改进音乐教材
关键词:音乐教育实习;试讲;重要性
普通高校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中小学教师,所以他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学生要胜任教师这一职业,除了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而教学能力的形成,则需要实践的磨练,以达到经验的积累。基于长期对教师素质的研究与教师知识的理论分析,有学者指出,一位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应主要具备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学科知识,即教师所具备的特定学科的知识;二是条件性知识,即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三是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所以作为教师教育和教育实习的一个重要实践性环节――试讲,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试讲的概念
试讲,是指高师学生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在同学之间模拟中学课堂教学,进行讲课练习,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试讲的主要作用是检查和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使学生获得教学的真实感受,克服正式上课时的紧张、盲目心理,逐步培养基础教育教学的各种能力。全面学习试讲的过程,提高实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提高实习生的教学能力。
(一)试讲的功能
试讲是上课前的准备阶段,目的是使上课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以为提高上课质量而服务。从目的来看,试讲是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高师学生教学能力而开展的一种集体教学研究方式。从内容来看,试讲涉及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这四个方面。可以看出,试讲是一种比备课更精细、更精准、更精密的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二)试讲的形式
根据试讲对象的不同,笔者将试讲分为两大类:
1.自身试讲
此类试讲的对象是受教者本人,即在教案形成后,自己身兼授教者与听课学生两个身份,想象情境。反复推敲琢磨,力求教案完整,教学语言组织准确、清晰、流畅,把教学内容要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都详细、清楚地表达出来,在关键环节衔接连贯自然。当然,这种试讲没有真正的教学对象(中小学生),试讲者难以进入真正教学状态,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只能作为三种试讲形式中的第一步骤。
2.指导教师组织试讲
对于还没有正式进入课堂授课的实习生,因其缺乏经验,指导老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教师组织试讲时,一个学生为试讲教师,老师及其他学生充当学习对象。这样就形成了一人讲,众人听,大家评的形式。
(三)试讲的效果
笔者实习时,曾听同窗上过一堂《民歌》课。因为首次上课,也并没有经过试讲,是比较紧张的。结果,在整堂课中出现“那接下来呢”这个词不下几十遍。这样就给学生带来一种厌烦感,所以在整堂课没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教室就出现了窃窃私语的现象,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分散了,所以可想而知,整堂课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拿另外一节经过反复试讲才正式进入教室的课作比较。讲课者经过多次试讲,指导老师与同学给出意见并让其反复修改,一堂课的下来,其自然是有条不紊,游刃有余。这就很明显的告诉我们,一堂有准备的课一定比没有准备的成功。
二、音乐教育实习中试讲的问题
校内试讲就是实习前的练兵。学生跳过了试讲这一环节,直接从理论到实践,难免对教学过程和方法把握不住。如果试讲期间不能较好地掌握课堂教学技能和方法,而是到了实习学校才临时抱佛脚,那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得不到良好的实习效果的。
根据笔者自身教育实习经验进行总结,将实习后存在的试讲问题分为三类:
(一)试讲前后仍会出现问题
试讲毕竟只是在正式上课前的演练,即使教案做的非常完备,试讲非常成功,但终不能避免正式课堂上的突况。所以,试讲后仍然会出现问题。究其原因,笔者将其分为三点:
1.听课对象不同
试讲时听讲的不是普通学生,而是自己的同学与指导老师,听课对象的知识水平不同。面对与自己知识水平相同,甚至高于自己的老师,授课目的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展示自己的授课能力,因此一部分学生的讲课心态改变,他们使用华丽的、富有诗意的书面语讲授,华而不实,因而试讲与实际教学效果相差甚远。因此“试讲”与教育实习(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有很大差异。
2.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会有换位现象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传授知识时,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但在试讲过程中,我们更注重的是自己,而不是学生。如果把这种思想带到以后的课堂中去,将会给教学活动带来很大的障碍。
3.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程度不同
由于试讲时间的限制,在试讲中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是一种常用手段,而对中小学实习学校而言,高科技的现在化辅助教学并不是完全具备,这就直接导致了实习生在校试讲时得心应手,在实习学校上课时手忙脚乱,无法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影音文件。
(二)不重视试讲
实习期间由于学生对试讲重视不够,在正式的课堂上就出现了诸多突如其来的问题,影响上课效果,破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试讲的过程是对实习生备课情况及教学技能的全面考核,一次成功的试讲活动其意义远超越了活动的本身。
(三)评课不够
一人讲,大家听议,指导教师评。因为试讲中出现的问题与失误有个性也有共性。所以试讲后,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相互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取长补短。如果说试讲中的指导是一场“及时雨”,那么试讲后的评价就是一支“催化剂”。在某种意义上说,作好试讲后的评价工作比试讲中的指导更为重要和需要,因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
三、音乐学科试讲特殊性
(一)设计音乐化的语言组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自己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正是点明了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艺术学科主要是通过讲解示范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讲解要求言简意明、深入浅出、主次分明、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和感染力,这些都需要实习者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试讲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有条不紊的讲清楚教材内容、教法运用、学法选择、教学程序,如果实习者语言功底差,,语言表达能力差,是很难试讲成功的。因此,通过试讲锻炼无疑对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系统性、连贯性以及艺术性的提高都会有所帮助。
(二)技术展示设计
1.范唱
中小学音乐课以教唱为主,所以老师范唱的设计是很重要的。什么时候范唱,怎样范唱就成了一个要在试讲时设计的问 题。实习时有一同学在教唱《送别》时把难点节奏型写出来:X XX x・X X,这是4/4拍的一个小节,很明显已经多了一拍, 学生只是解释附点的作用,而且还把附点的“附”字写成“符”,并且不做示范,这节奏型不教念写出来有何意义。
2.弹唱
弹唱作为音乐师范生必备专业技能之一,在实习过程中是不能缺少的。而面对中小学生,我们在弹奏的时候更是应该注意细节问题,例如,设计前奏要考虑到孩子的接受情况,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难度设计的不同。这样,学生除了能接受之外,还会不断提高。一位同学在实习时教唱《桑塔露琪亚》,歌曲里出现了5#44,在做范唱时这位同学都唱不准。还有,歌曲里会出现一些特殊记号如,学生在说完名称之后都不做示范,这些特殊记号都有实际演奏效果,学生只说名称而不唱(奏)有何意义,等等。
四、通过试讲培养综合能力
试讲者普遍存在着紧张的心理。紧张心理是导致授课失败的首要因素,如声音发颤,思绪混乱,遗忘内容等现象。其次,控制协调能力较差。如课程进度、课堂气氛以及时间长短的控制、协调能力明显不足。多数讲得太快,往往不到时间内容己讲完,以致造成冷场,少数讲得太慢,以至内容讲不完;缺少互动与交流,没有和谐的教学气氛。
针对“试讲”应具备的能力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笔者进行总结归纳建议应在试讲时注意提高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一)语言的训练
教学语言是伴随着教育而产生的,有教育就有教学语言在。教学语言的根本任务在于较好的运用自然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同时对学生的知识迁移,文化熏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启发性、规范性、生动性、简洁性化作了教学语言普遍存在的特点。即也成为了教学语言的普遍性。
在各类学科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不同,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不同。语言是教师进行知识输出的重要工具,教师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能运用生动感人的教学语言的教师,能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达到很出色的教学效果;教学语言平平淡淡的教师,却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语言修养,做到准确简练,生动形象,严谨周密。
(二)教态的训练
教态,即教师口语表达的情态。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时交流思想的一种工具,是教学上的无声语言。它是合格教师的重要素质之一,其地位并不亚于板书和教语。如果没有良好的教态,那么教学效果还是要大为逊色的,因为教态是教师实施教法使用教材的直接的,最重要的一项手段。由于平时职业习惯培养的不够,一些实习生上课时身体不停地左右摇晃,或者重复某一个无助于讲课的动作,如搔头、扼腕等。试讲则可以促使实习生产生明确的认识,有意识的自觉纠正它们,努力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教态。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态亲切、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三)应变的训练
教师应变能力通常是指教师能正确处理课堂中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使教学进程得以继续并取得良好效果的能力。
音乐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教学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对教师或教材的观点提出质疑,而打乱了预定的教学计划,但是,如果我们想一想与其强行将学生拉回教师预设的教学思路,不如因势利导,以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为契机,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尽管这节课偏离了原来的计划,却为后续的学习做了铺垫。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摘要】音乐教育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理想、能力、意识、修养、情趣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音乐欣赏教学音乐表演与活动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审美、情感、节奏、音准、创意等内容,都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素,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情感培养和能力培养,它是衡量学生素质的基准。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指出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高尚的人格。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音乐应该同其它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际上音乐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素质教育。音乐教育是人的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音乐提高学生们的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音乐教育既能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又让学生们在审美观念、理想、能力、意识、修养、情趣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1.音乐欣赏中陶冶学生情感
音乐教育能陶冶情感——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说:“心灵的器官是乐音,心灵的艺术意识语言是音乐。”当我们接触一部音乐作品时,我们正感受着作曲家的灵魂,并直接触摸到了他们的情感,不管是欢快还是悲伤的音乐都能引起听者的共鸣,这就是音乐的语言。在平时的课堂音乐欣赏教学中,笔者就着重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获得真、善、美和获得心灵的净化。
例如,从作曲家冼星海的生平、作品的历史背景入手,在音乐欣赏中注重学生们情感的体验。冼星海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是人们早已熟悉的作品,但对生活在温室的学生们来说,他们还不太了解也很难理解那个时候的历史,于是笔者从事件入手,给学生们讲解抗战时期的有关历史,还把自己大学时观赏纪录片《》的经历和感受与大家探讨。当学生们再次聆听《黄河大合唱》时,他们的内心都能感受到音乐作品对心灵的震撼,都有一种深深的感动,同时也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
优秀的音乐作品能使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优秀的民族音乐,渗透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民族文化的独特气质,学习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例如,在学生们感受华夏音乐的博大和精深,放一曲古代编钟音乐《凯旋》。学生听乐曲的同时,笔者讲述:编钟同中国古代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一样,是一个被世人瞩目的伟大奇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聆听宏亮的钟声音乐,让每个炎黄子孙为之自豪,为之振奋。再放一曲古琴曲《流水》,学生们无不被它淡泊致远而积极进取的民族气质所感染。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的音乐语言,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有效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音乐审美中渗透德育教育
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情感的,音乐则能美化人的灵魂,使人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
例如,讲解古曲《春江花月夜》时,让学生从音乐欣赏中获得心灵上的享受,获得美的享受,让学生静下心来聆听、欣赏。首先用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来让学生们感受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然后拿出一幅《春江花月夜》山水画让学生欣赏并讨论,学生们的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接着让学生聆听音乐,并要求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起讨论每一个标题音乐的意境及其音乐形象,让学生静下心来感受乐曲的生动、凄美——不少学生为乐曲的旋律所打动,他们用身体的语言来表现此曲的感动与共鸣。大家都被这生动、优美的旋律(时而舒缓,进而急骤)所陶醉。从一曲《春江花月夜》可让学生获得心灵的净化,道德情操的升华,抛弃了一切尘世杂念,达到崇高的境界,可以在音乐教育、审美教育的同时又融入思想品德教育。
3.音乐活动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大多数音乐活动,都是集体活动,音乐教学有利于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音乐课上的合唱、表演唱及课外的歌咏比赛等,大都以集体的形式出现,每个参加合唱的学生通过音乐艺术的实践,训练并形成统一的节奏,和谐的声音,均衡的声部,一致的速度与力度。每个人都要自觉地维护并保持合唱在旋律、情绪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形成具有统一要求和共同感情的集体。学生们都会自觉地接受纪律的约束,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遵守、协调统一的集体主义精神。
2008年的汶川地震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每一个中华儿女纷纷慷慨解囊献爱心,患难见真情。此时我们也接到了上级下达的合唱训练任务,笔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让世界充满爱》。讲到地震令人感动的真人真事,训练场地一得寂静,偶尔能听到一些学生的唏嘘哭泣声,我们一起带着感动走进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歌曲虽通俗却增添了深深的感动,学生们的情绪悄然入歌。笔者还在合唱当中创设了一个心型,大家内心都充盈着深深的感动。
4.音乐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学习个性
在音乐教学中,不管是音乐欣赏,还是音乐表演,对于同一首作品,每一个人在审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的差异,都带着一定的主观性和个性,从而使同一首作品产生的个体差异,即通常所说的“二度创作”。音乐教育的这一特点使其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作用。课堂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现教学目标。笔者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创作活动——即兴表演,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和情感投入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要避免出现把学生管制得个个安分守己,不敢活动,如果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呆板,毫无情感体验,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在音乐学习中营造一个和谐的音乐天地和学习环境,更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信心的形成。因此,要鼓励学生即兴演奏和即兴创作。
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处于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让学生解放肢体,用身体语言做律动来表现音乐,通过音乐具有的动态特征,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的联系,音乐动态包括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创作等,节奏感的培养必须通过学生的身体运动和体验。
例如,在教学音乐欣赏广东民歌《赛龙夺锦》一课中,笔者通过讲解端午节龙舟赛的由来,让学生感受乐曲激昂的情绪,让学生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再展示龙舟赛的彩图,引导学生感受其节日群情鼎沸的气氛,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要求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而融为即兴创作。提问:讨论①用什么乐器渲染气氛(鼓、锣、踏地)?②用什么作龙舟(凳子等)?全班同学都参与到热烈的龙舟赛中。笔者播放音乐,随着一声开始,两队开始龙舟赛的即兴表演。其他学生打击鼓、踏地等助兴,有些队用手作划船动作,边划边向前行进,有的学生用凳子作龙舟,课堂气氛非常活到,笑声、鼓声、音乐声,飞出了课室,飞进的校园、飞进了每个人的心田。学生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并在欣赏和表演中感受音乐魅力,在参与中培养集体观念,促进团结协作,并养成相互尊重的良好行为习惯。
以上所述说明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深刻而全面的作用,现在的音乐教育不仅仅重视音乐水平,而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部在2000年新编的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地提出了音乐教育的几项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共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由此可见,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实际上,音乐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素质教育。我会在音乐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让音乐教学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重要性 高素质人才
前言:音乐教育是我国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出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的主要输出地,每年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因此,音乐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实行高素质教育,培育高素质人才的主要载体,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探索能力,提高审美评价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健全了学生的人格魅力,激发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音乐教育是高职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高职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
一、高职音乐教育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提高艺术素养
音乐教育是人类历经千年艺术积淀而形成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是人文文化和历史内涵的独特写照。因此,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开设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了解音乐本身的知识技能,更是在接触历史不同时期,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的各种艺术领域、艺术群体。通过音乐教育能够有效的,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不同层次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此,在音乐的世界里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针对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拓展学生视野的重要性,高职教育应该加大对学生的音乐教育培养。在音乐课堂上,引导大学生去感触中外不同的音乐作品,了解音乐的风格、形式,作品、作家在音乐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不断的拓展学生的个人视野、事业观、人生观,以达到音乐教育的重要使命。
二、高职音乐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感受艺术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最富有现实艺术的美。它是真实社会的写照,体现了人们对现实社会最直接的心理需求。同时,又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经过艺术加工而来的,比现实美更高深、高激烈、更耐人寻味。因此,音乐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高职院校开设的音乐教育课堂中,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提高对音乐所体现出来的现实美的感知,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加与艺术亲近的机会。在专业音乐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逐步的分析,使学生在足够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旋律、调性、力度、曲式等音乐形象的基础上,能够很好的把握音乐中所要表达的心声、音乐所表现的艺术情感,以达到引起精神层次的共鸣,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对美的认知,达到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
三、高职音乐教育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树立健康的情感
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是一个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基本条件。高职音乐教育正是大学生人格、情感的重要载体。在高职音乐教育中,老师通过讲述、播放不同节奏、旋律、速度、音调、音色的乐曲,有效的激起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运动,从而调节大学生个人情感、情绪的本能反应。而当大学生真正沉醉于音乐时,势必可以做到与音乐所释放的语言、旋律共同悲伤、消沉、振奋、开心、愉悦,真正做到调节心理、机体平衡,经历多种感觉的体现,健康大学生的情感健康,从而健康大学生的个人人格。
正如,我国古典乐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乐曲中大学生可以充分的体会到人世间的真善、美、悲、愁、喜等等所有人的情绪、心理。通过音乐教育的积极指导,将作品中的真实情感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教学中、感受中来,以多种情感的灌输,提高学生积极、健康情感的建立,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如果说体育教育是强健学生的体魄、耐力,那音乐教育则是强健学生的心理、情感。音乐教育所培养的重点则是大学生的品质、品格。因此音乐教育作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综合导师,在与其他教育手段相比有着不可替代性。
四、高职音乐教育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完善
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是科学技术呈现高端综合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全面综合发展的各种素质,从而实现高端人才化。而学生的创新能力,正是综合能力中不可小觑的一个关键素质之一。创新能力不仅仅源于人们对事物的想象,更源于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开发,是创造终极目标的追求。而音乐教育恰恰包括了创新能力,它具有极大包容能力,和极大的想象空间,是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正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授奖仪式上所讲,他的成功除了要感谢他的科研团队,家人的理解支持外,还特别提出音乐艺术对他科学研究的重要启发性,在囊括百川的音乐世界里,带给钱学森丰富的精神世界,广阔的思维方式,在脱离了机械的唯物主义论述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去感受自然、科学的创新能力。因此,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
同时,通过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两个半球又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左脑具有语言、计算等逻辑思维能力;右脑则具有审美、情绪等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辅相成,形成人类最基本的思考。在目前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通常是面对左脑进行开发的应试教育,而对右脑开发极少,造成大脑发展不均匀,大大的降低了大脑的利用率,无法充分的发挥大脑的功能。而音乐教育恰恰正是右脑进行操作、使用的。在进行音乐赏析、音乐学习的时候,正好是对右脑进行全面使用、练习。长久下去,势必可以平衡左、右大脑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大的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完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充分的说明了高职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科学与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早已呈现出高知识化、高素质化的综合人才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知识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以使用音乐教育手段,达到文化与素质相融合,着手于现在,利于未来,从学生的整体人文知识和艺术底蕴上加大培养,以适应新时代下对大学生的全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华. 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感性优势[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4)
(秦皇岛市海港区新生路小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要】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旋律响起人们往往就会不由自主的投入到音乐的氛围当中。最早的音乐起源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但是早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
关键词 发展;压力;审美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旋律响起人们往往就会不由自主的投入到音乐的氛围当中。最早的音乐起源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但是早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音乐从起源到现在,经过不断的发展,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经常被人们认为是减压的最好方式之一,另外音乐还有励志,抒感等作用。由此可见音乐作用之广泛。在小学教育中,音乐也是启蒙学生思想,培养学生情感,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方式。可是在当今的小学中,音乐仅仅被作为“副科”来对待,与语文,数学等方面的重视相比,音乐学科与之相差甚远。为了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音乐方面的教育教学必须要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结合平时的工作教学经验,总结出音乐课的重要性有如下几个方面,下面谈谈我的粗略看法:
1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大脑发展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在儿童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在儿童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时,小学时期属于儿童智力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阶段,对学生加以引导,可以使大脑最大程度开发。有人做过实验,给农作物听巴赫的音乐,植物可以长得更好。人也是如此,经过音乐长期的熏陶,也会提升智力。科学研究表明,音乐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放松大脑皮层,减轻平时的课业压力,缓解紧绷的神经。在学生头脑成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些对于头脑的发育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说,在这一时期开设音乐课十分有必要,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使孩子奠定较好的智力发展基础,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快更好地接受知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2减轻课业压力,放松身心
当今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原因是学校和家长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视,也是因为如今的升学困难,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成绩想去一个好的学校学习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师给学生留许多家庭作业,家长利用大部分的空闲时间在家督促孩子,尽管这些方式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可是却让小学生们有了极大的压力,每天都是做不完的作业,学不完的习。长期这样保持高压的学习状态,对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自闭、抑郁等心理疾病。对于这种情况,必须要有一个释放点,去卸掉学生们身上的压力,让他们可以放松身心去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这样会让学习效率更高,学生们也学的更轻松,而这个释放点,就是音乐教育教学。音乐的起源比文字更早,长期以来音乐就是人们娱乐、放松心情的重要方式。优秀的音乐能使精神愉悦、情绪振奋,同时音乐通过听觉器官穿入大脑皮层,有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增进健康的作用。在新课改实行的今天,开设音乐课更是重中之重。在音乐课上,学生通过对于音乐的学习和赏析,会放松原本紧绷的神经,让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放松。放下行囊才能再次出发,始终带着巨大的压力是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的。音乐课的教育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的科目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有一条最重要的就是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学生们会学会用耳朵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比如在欣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时,学生们通过舒缓的旋律,再加上老师的指导,学生们会在脑海中形成与舒缓的节奏相匹配的的画面。《列子·汤问》中写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子期对于伯牙的音乐的欣赏和比喻,就是对于音乐审美的一种促进和培养。
4有利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音乐学习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可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鉴赏水平与独特音乐审美能力。而巧妙的情境创设,无疑是更好贯彻、落实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如:李斯特的《爱之梦》是音乐学习过程中的经典学习曲目,可是,由于学生自身社会阅历、人生智慧等的不足,单纯依靠聆听该曲目很难真正明白与领悟乐曲所要表现的意境与情感。这时,教师有必要将这首音乐曲目的创作背景充分展示给学生:年轻的李斯特爱上了一位漂亮的贵族小姐,可是由于地位过于悬殊,他始终没敢向贵族小组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意;偶然的机会,李斯特读到了一首诗,并觉得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意境与他的所思所想完全吻合,于是,便为这首诗谱写了曲子,后来又将其改编成了一首钢琴曲,这就是《爱之梦》的由来。如此,借助这一背景知识的扩展,我们便能真正深入创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之中。音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深入挖掘音乐教材中的有利因素,积极为学生创设与营造独特的学习情境与氛围,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真正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通过长期的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
以上所述四个方面,是我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归结出的音乐对于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它能够娱乐放松人们的心情、减轻人们的压力。因此在小学的课堂上,开设音乐课十分有必要。我们作为当代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识到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减轻学生们平时的课业压力,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 音乐鉴赏能力培养 重要性
现如今,大大小小的学校都日益关注与音乐鉴赏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越来越注重音乐鉴赏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那么在大学的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又具体通过那些方法来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呢。
一、在大学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具有的重要性
1.音乐鉴赏,使得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体味到其中的乐趣,感受到愉快、轻松,再或者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那么,他们会更加主动积极的去学习。音乐鉴赏课的设立,会让每一位学生在感知音乐的过程当中,深切体会到音乐的美好以及音乐为我们的感官带来美的享受。因此,同学们就会怀揣积极的兴趣去积极的学习音乐,于此,教学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2.音乐鉴赏,使学生情感达到共鸣,陶冶高尚情操
音乐鉴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们的情感达到共鸣,音乐鉴赏让人们的道德得到了升华,与此同时,也陶冶了人们的高尚情操。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音乐中所独有的情感会渐渐的转化为受众的切身体验,这也让受众自动的跟着音乐的变化而陶醉其中,使审美得到了良好的享受,让学生们有如在广袤的天空自由翱翔一样。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感世界,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们的理性思维。
3.音乐欣赏课的设立,增强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音乐鉴赏课教学的过程当中,不同的人在鉴赏的过程中,会存在差异。因为鉴赏音乐的人员在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上都有所差异,所以,音乐的鉴赏上也会存在一些差异。也就是这些差异,导致了学生们在音乐的鉴赏过程当中,鉴赏能力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拥有较高鉴赏能力的学生,不单单只热衷于古典音乐的喜爱,对流行音乐也应较为欣赏。这样才会有利于学生们更加全面的理解分析音乐作品,更加好的鉴赏音乐作品。
通过音乐鉴赏课学习后,让同学们更加懂得欣赏、聆听和总结,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良好的音乐鉴赏力,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提高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具体措施
1.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培养对音乐鉴赏的兴趣
若想要想真正的体会并感受到音乐为我们带来的的美,就必须真真切切的走进音乐中去,跟随着音乐的节奏曲调与其一起走进丰富的联想世界,只有这样,才可以将过去的感性上欣赏音乐变化为理性上的理解音乐。在每个音乐作品中,包含着诸多方面的信息,大致上可以根据高低层次划分为三种,一般低层中所蕴含的信息,展现的是音乐的感性素材;中层中所蕴含的信息展现的是音乐语言的形式结构等等;高层蕴含的信息展现的是音乐语言将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艺术境界和音乐形象等等。在音乐鉴赏的过程当中,不单单要注重音乐的感性素材,只知道的展现那些优美的旋律、节奏以及音色等等,更加要全面具体理解音乐将要展现的思想情感以及精神境界。因此,在音乐的鉴赏过程中,音乐教育从业人员应更加注重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情感,这样能够有利于加强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例如,《梁祝》可以说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一首经典的小提琴曲,西方国家追求爱情的人们把它命名为“蝴蝶的爱情故事”。《梁祝》主要根据民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传说创作的,也是以两人的爱情悲剧为主要核心的,将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场凄美的爱恋,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也借此对古代的严守的封建礼教进行了严厉的抨击以及鞭挞,与此同时,还展现了现今社会下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梁祝》的每一段乐曲都会伴有一段故事情节与其对应,这些故事情节大致包括:草堂结拜、长亭相惜、英台抗婚、楼台会、化蝶等等。我想听过《梁祝》的学生们,应该都会很快的爱上这部作品吧。所以,在音乐的鉴赏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情感的的表达,培养对音乐鉴赏的兴趣。
2.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培养创新能力
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在上课之前,应先全面的了解一下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之后更多的挑选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音乐作品,例如,一些脍炙人口的电视插曲等,比如《》中的主题曲《十送》,先让学生们对这首歌曲进行鉴赏,再让他们学会唱这首歌曲。这首《十送》不仅曲调优美、亲切、舒畅,而且十分感人,让人忍不住流泪,乐曲当中展现了乡亲们十送的不舍之情,充分展现出了队伍和老百姓之间亲如一家的鱼水之情,也将队伍的伟大精神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这首歌的曲调不难,学习起来较容易些,通过教唱后,同学们应该会对歌曲有了更加深切的理解和感悟,使得其感情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音乐的鉴赏能力又进一步得到了提高。为了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音乐鉴赏的教育教学当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多组织一些活动,多多提供一些机会,就像《黄河大合唱》一样。授课之前,必须严格要求同学们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并了解要学习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创作过程等等,然后再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加强学生们交流讨论,并进行总结。因为,在同学们保持着较高积极性的状态下,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会更为全面。所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对于提高和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
总而言之,我们了解到了音乐鉴赏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的表达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一步一个脚印,一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并且培养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要使学生们真切的感受并体会到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美。
参考文献:
[1]王希.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3).
[2]易希平,陈文佩.从心理学角度谈培养音乐兴趣[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