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16:58:20
序论:在您撰写老年医学与保健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建立的研究 李亚明,朱粹青,林水淼,赵伟康
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法观察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凋亡 顾琪,朱汉民,贺恒益,张学军
核素心血池显像对58例老年人右室起搏前后左室功能评价 朱毅,陈阳,唐熙,李瑾,宫玲,邱朝晖,蒋茂松,郑柏生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血清NO等改变 严庆惠,王文霞,王凯,林桦
关注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次成功会议--第二届华裔老人国际研讨会简报 彭亮
上海地区老年人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缪应新,朱汉民,朱晓颖,甘洁民,陈淑英
老年病房426株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药敏分析 黄革,董婷,黄爱伟,张燕萍
应激性高血糖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顾薇,郑柏生,陈阳,谈中茹,尤传一
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尿酸的影响 邱朝晖,曹奕,郑安琳,张维,朱毅,焦青萍,李瑾
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及其治疗--附235例分析 叶红,石凤英
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老年胃癌疗效观察 陈洁,姚健凤,于晓峰,夏俊,岑戎,赵尚敏,王根生
上海市中心城区1997年和2001年老年人生存质量抽样调查的比较 徐大麟,蒋雄万,王润平,孙晋福,方梅珍
1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国际功能指数-5(ⅡEF-5)调查报告 庄申榕,马洪铭,潘天明,新
559例老年人胃镜检查分析 包剑浩
心动过速诱发的心房心肌病3例报告 王维中
探索农村老年护理医院的发展 何耀明,孙其明,戚祖望
干细胞技术应用于器官和机体复状的可能性 傅文庆
健康长寿靠自己(三) 王传馥
老年贫血浅说 胡允平
哪些食物适合脂肪肝患者 郭振东
冷天生活起居有学问 廖朝金
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男科学会议简介 江鱼
老年人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IDCM) 袁方,郑更生,马建伟,吴卫华,沈泽宁,徐应倩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庞小芬,巩云霞,朱理敏,沈戈,沈倍倍
老年人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顾芹,尤传一,顾同进,李文贤,庞仲华,朱惠莉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48例报告 黄斌
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几种用药方案的观察分析 童如镜,奚菁颖,陈焰,宋钟娟,郑慧丽
老年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心律失常 艾华,潘士荣
老年中晚期前列腺癌放射治疗的疗效探讨 付美娜,宋美芳,王国民
老年性颅内肿瘤临床特点分析 李云峰,李宁,胡秉诚,李国文
8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分析 徐垠,陈彦飞,黄峰平
应用三层复合人工网片修复腹壁缺损 胡挺,姚成汉
老年大肠癌急性梗阻的外科治疗 李蔚萍,陆琪,唐健雄
老龄期及老龄前期肺囊疱性疾患的外科治疗 毕磊,倪国兴
阴超检测用三苯氧胺治疗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作用 孔玉屏,盛一芳,李慧林
51例老年鼻咽癌临床分析 喻红之,阮盛祥,王沁,朱文娟,魏崴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36例临床应用体会 阮圣辉,陈华斌,钟辉,屠雷钧
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丁怡,王燕,王诚忠,朱力
COPD诊治的进展 蔡映云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老年腹股沟疝中的体会 李秋发
皮肤瘙痒需解脱 何芳德
健康长寿靠自己 王传馥
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尿吡啶啉测定的临床应用 甘洁民,陈淑英,施泓,张月丽,杨俭英
口服灵芝茶保健品误诊中华分支睾吸虫病一例 杨湘鄂,唐发祥,刘世凯
老年垂体腺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占世坤,胡秉诚
老年人肺部感染与血清白蛋白关系的初步探讨 保志军,郑松柏,戚元琳
前列腺素E1和丹参对老年人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比较 黄勇,任建英
各种人工网片修补腹股沟疝的观察 吴伟岗,苏奕斌,黄景华,张祖案,李嘉宏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90例临床分析 黄润生,张清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钙调节激素、骨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 徐建纯
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1例临床报告 丛燕,刘立根,赵沄,张红娣
老年急症胆道手术的麻醉处理 黄一鸣,卢剑卫,阮健,杨旅军,陈雄斌
综合性医院阿尔茨海默病就诊情况调查 黄流清,黄树其,邵福源,赵忠新
城市中老年回族居民常见慢性疾病调查与社区医疗保健 侯本贞,邹富琴,王峰,蔡璐
大理州8585例肺结核病人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对策 周舟
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前列腺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比较 魏志义,张延均,蔡秋萍
重视老年人的临床心身疾病 郑安琳
肥胖症的若干问题 朱志明,庄永发
老年疾病与微量元素 敖拉哈
某些制剂抗衰老作用研究进展 黄雅曼,许志文,沙宝康
老年性痴呆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塞冬
老年糖尿病能预防或根治吗? 尤传一
新一代CT为什么能做心脏的检查? 王鸣鹏
谈谈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保健 辛沈,耿玫姝
医师成材问题之我见 徐德隆
规范开展老年性疾病的介入治疗 胡大一,赵明中
老年人肺部疾病的介入治疗 王国民,徐怀玉
老年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胡大一,李瑞杰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进展 沈卫峰
颈段食管梗阻的金属支架治疗 茅爱武,高中度
老年肝癌的介入治疗 王建华,杨正强
胰腺癌的介入治疗 傅德良
脑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新进展 李明华,方淳
浅析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几个误区 茅爱武
终末期冠心病的干细胞移植治疗 葛均波
老年高危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沈卫峰
冠心病的血管重塑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王一尘
增龄致老年期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加重 陆惠华
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在老年人中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李小鹰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王箴,葛均波,张峰,钱菊英,樊冰,陈灏珠
1643例中老年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调查 杜萱,吴畅,巩云霞,梁伟,林云,王熠华,沈倍倍
加兰他敏双盲治疗增龄相关记忆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 谢素珍,马永兴,朱秀英,吴素芬,刘凤娣,杨俭英,顾跃娣
三维动态增强MRA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嵇鸣,苗华栋,叶春涛,臧雪如,刘骏,王臣
老年病房与普通病房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对比分析 于志臻,曹敏华,万敏,鲁怡
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与信心量相关关系研究 林爱伟,李晓曦,姜敏
451例老年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 周玉洪,王国忠,严德钧,张高兆,魏烈
麝香保心丸结合消心痛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 梁国才
清热解毒汤治疗老年(热毒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吴跃申,周群,徐琴言,水润英,范雯,何芳德,马绍尧
急性冠脉综合征--非ST段抬高型心梗(附一例报道) 顾玉婷,陆惠华,方宁远
老年中风患者匀浆膳应用体会 张静,施伟琴
中国百岁老人健康状况的研究 刘汴生,沈凯,刘浩,樊玲
前列腺癌病理形态学诊断的辅助方法 肖立,陆孝禹
无创机械通气和医源性肺炎的关系 施小璐,朱惠莉
【关键词】老年医学;成功老化;综合评估;老年共病;心血管病
作者:范利(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
我国社会正面临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的趋势。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报告,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的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0%。与此同时是家庭小型化、空巢化趋势的逐年增长,这将势必使社会医疗、养老保障的需求迅猛增加。因此,发展现代老年医学在中国势在必行。然而,目前我国大多地区的老年保健医学体系仍停留在以单纯疾病诊治为主的传统专科模式,缺乏现代老年医学知识理念。老年科医务人员缺乏系统规范的老年多学科系统训练。因此,推广现代老年医学理念、更新老年保健医学知识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挑战的当务之急。
1转变老年保健医学服务理念和模式
老年保健医学的服务理念由老年健康的定义和老年疾病的特点所决定。1996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了我国健康老年人的标准,包括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无神经系统疾病,无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无慢性肺部功能不全,无肝肾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恶性肿瘤,还要有一定的视听能力、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情绪稳定,能恰当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及具有社交能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更多使用成功老化的概念[1,2]。因老化是排除了疾病因素以外,随年龄增长不可避免而发生的生理、社会和认知功能下降的状态。成功老化是指生理功能、认知功能正常,无抑郁,具有良好社会支持的状态。能够获得成功老化的老年人,就可以积极享受生活,维持身体功能和身心健康、避免疾病。成功老化不一定没有疾病;对于患有老年疾病也可通过多方面的干预帮助其达到成功老化。近年来,老年医学领域的研究更加强调评估老年健康的标准应侧重于功能而不是疾病。
老年疾病的管理亦有不同于成年人疾病管理的特点。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器官疾病,合并多种并发症,疾病表现不典型[3]。在治疗方案的选择方面,目前针对许多疾病指南的研究证据大多来源于成年人的研究结果,缺少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的疾病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老年人患有的常见慢性疾病大多难以彻底治愈,致残率较高,导致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当代老年医学的理念是全面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维持老年人的功能,降低不可治愈的疾病引起的机体不适,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保健医学的服务模式也应随之转变。服务目标除了传统的防治疾病外,更应强调维持老年生理、认知功能和心理康复治疗,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康复照料,促进老年独立自主地生活。在处理老年疾病问题时需要多学科团队综合评估病情,明确患者每次就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根据预期存活寿命和保证老年生活质量确定综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老年保健医学的服务对象应由传统的“患者”扩展到所有老年人。老年保健医学服务的内容不应局限于“治病”,还应该给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体检和健康咨询。老年医学服务、管理机构应与社区卫生机构联合,建立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社区老年健康服务管理体系;开展多学科合作服务模式和全科医生培训;应根据老年的不同年龄段制定具有不同侧重点(帮助老人成功老化、防治慢病、给予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管理策略,建立动态的、终生的医学管理模式。
2重视老年综合评估
老年健康的现代概念和老年疾病的特点决定了老年综合评估是老年医学的核心技术和核心内容[4]。它通过由老年科医生为主导,组织药剂师、营养师、心理科医生、康复科医生、护理人员等多学科团队对老年人在医学、功能、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评估,达到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判断疗效和预后、合理安排医疗和长期护理服务的目的。老年综合评估的内容涵盖医学问题、躯体功能(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跌倒评估)、认知情绪问题(包括痴呆、谵妄、抑郁和焦虑)、社会支持、环境因素、信仰医疗意愿等多维度。医学问题里又包括老年合并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管理、多重用药问题、老年综合征(跌倒、痴呆、抑郁、睡眠障碍、疼痛、营养不良、尿失禁)的评估。通过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对于医疗机构可以减少对医院资源的占用,提高成本效益比;明确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时转诊、出院。对于医护人员能够避免漏诊、误诊,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对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老年人家中居住时间,降低慢性病导致的死亡率,减少残疾、促进康复,减少医疗费用[5,6]。目前,国外对于社区的老年人和住院的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等已开展了大量有关老年综合评估的研究报道。有研究表明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可以降低近期老年人死亡率,延长家中居住时间[7]。
改善躯体和认知功能。澳大利亚的研究开展了边远地区在线老年综合评估系统的使用[8]。我国已有关于社区开展老年综合评估的研究报道,以医院为基础的老年综合评估研究刚刚起步。目前我国尚未见到有关在线、远程老年综合评估的报道。未来还需要开展针对我国医疗背景和文化背景下老年综合评估量表的研究,评价特异性量表是否较普适性量表作用更佳。应扩大老年综合评估的应用范围,对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和社区老年人开展不同侧重点的老年综合评估。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不同量表的有效性及其作用,建立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远程评估系统和随访、干预、管理体系也将是老年综合评估研究的发展方向。
3重视老年共病问题
老年共病是指老年患者中同时患有≥2种慢性疾病的现象,不同研究表明老年共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达55%~98%[9]。最常见的合并疾病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合并脑卒中。一项亚洲研究报道[10],老年人中的四种最常见的合并疾病类型是(1)心血管病+代谢综合征;(2)关节+肺+眼部疾病;(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4)消化系统+肿瘤。高龄、女性、社会地位低者共生疾病发病率增高。目前,老年共病的危险因素不明,遗传背景、生物学因素(血压、血脂、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空气污染、社会环境)可能都参与了老年共病的发生。老年共病的不良后果是导致机体机能和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费用增加。因此,老年共病现象是老年保健医学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目前关于老年共病如何发生、发展,在同一个体发生的显著不相关的共生疾病的机制是什么,在这一事件链发生之前早期识别手段,以及减少或阻止多种共生疾病的有效措施有哪些,还都没有定论。因此,老年共病问题研究的未来方向是探讨多种共生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理机制,探讨生命阶段、人格、焦虑与共病发生和进展的关系,研究老年共病的早期诊断技术、疾病预防策略、新型护理模式。在老年保健医学管理层面,探讨针对共生疾病的健康护理模式和保健医疗机构,建立以老年科医师为主、多学科专业科室、专家协作的老年整体医学模式、和将医疗部门+社会服务机构整合的持续医学模式将有助于减少老年共病对社会、老年个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4重视老年多重用药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多重用药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和复杂。因为老年人的药物使用适应证和药物剂量均可能与成年人的标准不同;且老年人常罹患多种慢性疾病,因此,老年人的用药管理策略应结合老年保健机构、内科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多方意见,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11]。一项研究显示[12],根据Beers标准,老年不合理用药的比例在23.3%,女性、过多给药、反复就诊与不合理用药显著相关。
还有研究发现,面对临床医师、药师和其他人员或宣传途径推荐的药物,多数老年人更加信任从内科医师与药师处获得的药品有效性及其药物价格的信息;因此,临床医师和药师的合理呼吁有助于改善价格因素所致的药物依从性差的现象[13]。
5掌握常见老年疾病防治面临的新挑战
基于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防治老年常见疾病仍是老年医学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因此,掌握常见老年疾病的研究进展和热点对于提高老年保健医学水平、延长老年患者的平均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根据美国2011年最新统计数据[14],60岁以上的高血压人群的治疗率78.4%,控制率仅48.0%。中国高血压患者合并脑卒中的发生率远远高于西方人,心血管死亡率及总死亡率高于同龄正常人,常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痴呆、糖尿病、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15]。目前对于高血压病防治的理念是越早进行综合评估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及临床疾病,越早干预,获益越大。高血压防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1)如何早期识别高血压,早期预防;(2)如何开展有效社区防治;(3)开发血压检测器材和动态血压实时传送技术,进行有效的血压管理,保证血压达标;(4)如何帮助老年人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5)开发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实践——血压管理“云服务”。不但可收集海量的临床数据(心血管风险、资源消耗、生活质量改善),为临床治疗与管理大样本患者群体提供技术平台,还可为临床研究、进行长期随访奠定基础。
缺血性心脏病或脑卒中也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心血管病是美国的首位死亡原因(死亡80万/年),美国心血管病的医疗费用是4440亿/年[14]。在我国,每年有250万新发卒中病例和750万卒中生存患者,脑卒中超过心脏疾病,是中国老年的首位致死、致残原因。
无论在男性、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肥胖、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症在男性发生率分别为36.67%、30.09%、67.43%和26.69%;在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29.77%、24.79%、63.98%和23.62%[15]。老年保健医学研究在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6]是帮助老年评估、干预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缺乏体育活动及吸烟等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卒中单元,组织卒中后随访、康复训练,开展健康宣教,积极检测和管理血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卒中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我国2型糖尿病在60~70岁的患者男性和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18.1%和20.3%,在超过70岁的患者中这一比例分别达到21.8%和22.0%[17]。但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率低,不足40%。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比例显著增多,但“三高”控制率低于15%,而且新型糖尿病药物尚不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病率。老年医学工作者在糖尿病防治领域面临的挑战是加强糖尿病的标准化管理;推动如何将指南研究进展迅速转化为社区实践;重视糖尿病筛查,开发早期筛查工具;帮助老年人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建立多学科管理模式;还有与专科研究人员配合推动新型糖尿病药物的开发。
【关键词】老年患者;脑溢血;因素分析;预防保健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23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56-02
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疾患。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脑溢血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其极高的致死致残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1]。现将脑溢血的发病因素及预防保健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溢血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55-78岁,平均(66.8±1.2岁;其中高血压患者45例(75.00%,动脉硬化患者13例(21.67%,颅内血管畸形患者2例(3.33%;出血量7.2-62.5ml,平均(36.8±1.1ml。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溢血诊断标准。
1.2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总结老年脑溢血的常见因素。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在P
2结果
2.160例患者诱因分析60例患者中32例(53.33%因生活应激性事件引起情绪激动导致突发脑溢血,18例(30.00%因工作劳累发病,10例(16.67%患者无明显诱因。情绪激动因素所占比例53.33%明显高于其他诱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老年脑溢血部位及临床表现老年患者主要出血部位在基底节、丘脑及大脑,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和头痛、呕吐等,见表1。
3讨论
老年人群中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疾患发病率较高,在此基础上用力、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因素可诱发脑溢血,大多患者在活动中突然发病[2]。本组研究发现53.33%患者因生活应激性事件引起情绪激动导致突发脑溢血,30.00%患者因工作劳累发病,16.67%患者无明显诱因,且情绪激动因素所占比例53.33%明显高于其他诱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脑溢血是可以通过一些有效保健措施来预防的,研究总结预防保健措施包括很多方面:①控制血压:定期测量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征兆并药物治疗;②保持良好心态:持乐观态度,避免情绪激动;③良好饮食习惯:烟酒会促进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加速动脉硬化速度,因此要戒烟酒。同时注意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水果、蔬菜、豆制品、鱼等,多喝水,睡前、早起宜饮两杯温开水,防止血液粘稠。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便秘。最后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④防摔跤:老年患者血管壁脆弱,摔跤可导致颅内血管破裂而发生脑溢血;⑤多活动左手:多活动左上肢、左下肢可缓解大脑左半球负担,还可锻炼右半球;⑥注意季节变化:寒冷天气血管收缩导致血压上升,要注意保暖。
脑出血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搬运,以防出出血加重。出血量大的昏迷患者24-48h内禁食,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通畅,防止脑缺氧[4]。加强口腔护理,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发生。同时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综上所述,老年脑溢血的主要因素是情绪激动和劳动过度,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是预防脑溢血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海霞.对脑溢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1:314-315.
[2]邵亚军.363例脑溢血护理体会[J].航空航天医药,2008,19(2:3119-120.
弹钢琴陶情怡性,选择钢琴,就是选择一位人生的良师益友。学习钢琴,是结交一位音乐朋友,快乐时弹她,她也快乐,烦闷时弹她,她却不烦闷、她帮助我们提高生活品位和质量,她还可以成为人们的养生伴侣和健康法宝。在赣南医学院中医教授彭先荣、赣州市立医院主任医师黎雪梅两位专家指导下,笔者对中、老年钢琴教学进行了一些浅显的实践与思考,请各位方家斧正。
一、抚琴健身
从中医经络学看,手在人体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十二经络的集散地。手上集中了许多与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的经络穴位,联系着全身和内脏。弹钢琴活动手指,能刺激有关穴位,改善神经调节功能和血液循环,对疾患起着协助祛病与积极预防的作用。
当人工作疲倦,只要坐上琴凳,握拳动指,弹上一曲,立即就会感到清醒,因为刺激脑部,最有效的就是手指尖。十指连心,指头的细致运动,刺激大脑皮层,使记忆力得到锻炼,能防止人老化,也是防止脑退化症(医学称阿尔茨海默症)的特效方法。
按照中医“五行”理论,大拇指为“土”,主脾胃;食指为“木”,主肝胆;中指为“火”,主心和小肠;无名指为“金”,主肺和大肠;小指为“水”,主肾脏。[1]中、老年朋友钢琴,活动十指,调节五脏六腑,能帮助养生健身。
二、助疗、愉悦
中风是血液循环紊乱,脑血管病变,大脑局部血液循环产生了障碍。经医学统计,脑溢血中风患者,70%左右是右脑半球微血管破裂。一般人右手使用多于左手,故主管左手的右脑血管壁较脆弱,易破裂出血。中、老年朋友学习钢琴,应注意加强左手练习,可选择《车尔尼718左手练习曲》等,有利于帮助降低中风发病率。
学习钢琴锻炼十指,一般而言,拇指补脑,食指健胃,中指强心,无名指护肝,小指壮肾。日日习琴,止病助疗,也在提高人生幸福指数。在中、老年朋友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无名指和小指的训练有人认为难度较高。由于年龄偏大,这两只手指往往较僵硬,较难控制。因此,开始学习时就要有意识地对弱指进行训练。
笔者认为,中、老年朋友在练弱指时,应将听觉感受和手指训练结合起来。首先,注意聆听无名指、小指弹奏的音量是否平均,音色是否协调;其次,可在碰到无名指、小指的音符上方加一记号,等练得有感觉了,再将记号抹去。这样循序渐进地练习,弱指弹奏应不会再“心有余而力不足”。
弹奏《平湖秋月》、《夕阳萧鼓》等中国乐曲,适合中、老年朋友调节情志、舒缓心绪;而弹奏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如莫扎特的曲子,则会使中、老年朋友的直感力变得敏锐,精神上也能得到很好的宽驰。一言蔽之,中、老年朋友学习钢琴,是一种很有益的爱好,自娱自乐,不必太追求技巧,以陶情怡性、愉悦身心为目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参予的过程,劳逸结合,恬愉为务。愉快的心情使人长寿,这是生活告诉我们的一条真理。让钢琴带给我们快乐,让音乐带给我们享受。享受钢琴、收获快乐吧——这是笔者一直笃信与秉持的钢琴教学理念。快乐胜过黄金,非常快乐就已经成功了,何必非要追求虚无缥缈的什么“家”不可呢?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结果。不结果的花在阳光下绽放,也许更美丽、更灿烂,如郁金香,又如玫瑰。中、老年朋友学习钢琴,如果能做到倾心于音乐而又不定格于音乐,将是一种非常惬意的生活状态。
三、开窗、洗手
前辈爱惜钢琴、讲究卫生,大多会用绒布给琴做个琴罩,其实这不必费心,商店的琴罩式样既美观也不贵,但重要的是要养成先洗手后弹琴的习惯,琴房注意开窗通风。
目前,预防流感、手足口病等,勤洗手和开窗通风,仍然是既简单又重要的措施。害怕隔墙有耳因钢琴枉遭横祸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中、老年朋友对钢琴最好的保养,不是罩住她,而是要弹奏她,弹奏才能与琴亲切交流,才能使琴具有灵性。人与琴结缘,在于长相思、长相伴、长相守。
练琴者,要注意保养双手,平时不要养成压迫手指关节的坏习惯,这会使指节间的气体挤出,令韧带及指筋过度伸张,致使指节脱离韧带,导致手指变形及关节炎。手是人体信息相对集中的部位,各种身体症状都会在手上显示,观察指甲与指上月牙,也能查病。重视钢琴保健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经常捡查弹琴的手提供给我们的一些身体信息。
四、琴畔活动
中、老年人弹琴,最多弹奏四、五十分钟就应休息。
对着钢琴默坐琴凳,容易入静。以目视鼻,以鼻对脐,调匀呼吸,志定神凝,让心火降下来,遍体会感觉和畅,这是一种养生妙招。郭沫若1914年留学日本,由于用脑过度,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通过练静坐,顽疾获痊愈,写下了《静坐的功夫》向世人推荐。
耄耋长者,更不宜久坐。弹累了,不妨在琴畔走动,甩甩双手,揉揉穴位,敲敲经络。迷恋钢琴的中、老年前辈,来日方长,决不要忘了起身活动。琴键生硬,不适合长时间弹奏,选琴时,高龄朋友可选择触感比较柔和、轻浅的钢琴品牌。
老不可无癖,但请把握好度,量力缓行。中、老年同志坚持弹琴大都能保持良好的记忆力,神经类疾病较少。“小炷留灯”,得尽天地之寿。
结语
中、老年朋友都积累了丰富的履历,爱过、恨过, 经历过人生大风大浪,任何一种经历都是生命中永恒的财富,它让人学会平和、宽容,不惑而知天命。每位前辈都已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养身方法和感受,本文旨在抛砖引玉。练琴的朋友,稍微留点心,把平时健身与练琴结合起来,或许就是属于自己的健康法宝。快乐的泉源来自内心,中、老年朋友要学会从身边寻乐子。看足球,无论输赢,找的就是一乐子;上茶馆,不管老幼,图的就是一开心。钢琴就是身旁的开心和乐子。活一天要精彩一天,活一天要开心一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音乐是美好的语言,钢琴是音乐的天使;健康是最大的幸福,健康的身心优于财富。而健康居然也能通过弹钢琴陶情怡性轻松地拥有。抚琴调息,您是否会觉得,钢琴这位“忘形交”也能防“百病”呢?
【关键词】 老年保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方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强烈地期待长寿和健康,尤其是老年人,其健康意识实现了进一步发展更新。中国传统医学中对于老年健康保健的论述较为深入,尽管其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论述都较为分散,但总结起来都可归结为对于如何摄身的论述。中国传统医学中所涉及的养生之道在中医学发展历史中,对于老年人的健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根据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特征以及常见病情况,探讨分析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和方法在老年人日常养生保健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1 保持活动,活筋通脉
中医学中的多运动指的是定时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正是这一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中医学名医华陀曾指出:“人身常动摇则谷气消,血脉通,病不生,人犹户枢不朽是也”。华佗以前人所述“导引”理论为前提,编制了一套“五禽之戏”,并由其弟子吴普进行了广泛的推广。“五禽之戏”作为老年人健身的一大法宝,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广泛认可和推广,而易筋经、太极剑、太极拳、广播体操等其他健身项目,也都较为适合老年人,是具有舒筋活血、延年益寿功能的运动项目。只要老年人能够坚持不懈地长时间规律运动,则不仅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有助于部分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 节欲慎色,固存肾元
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肾精作为人体活动的基本能量来源,秉受于先天,补充于后天,会对人体的老、壮、长、生的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不可妄动,因此,节欲存精,则能够保先天之本,进而达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通常情况下,中医学名医都普遍认可节欲固精的重要作用,“顺其自然”指的就是注重养身固精者,则必然老而不衰,筋骨劲强,灵敏多智,精神健旺,肾气充盈[1]。
3 注意节食,平衡饮食
饮食调节也是一项重要老年病防治措施,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其消化能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多食则难消。所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大都主张清淡饮食,反对过食辛辣、膏粱厚脂,同时,十分强调避免暴饮暴食,注重适当进食,其主要目的都在于保护脾胃功能。中医学医疗主张脾主运化,属生化气血之源,为后天之本,并主肌肉四肢。从老年保健观点来看,老年节食应注重下述几点问题:第一,对饮食量进行适当控制,避免过饥或过饱,因过饥或过饱都会对老年人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而应得到注意。第二,注重五味调匀,避免偏食。五味主人之五脏,五味调匀有助于人体五脏功能保持协调平衡。尤其是老年人,因其自身脏气衰弱,一旦饮食有所偏颇,则必然会诱发疾病。由此可见,饮食均衡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2]。
4 调节情志,力求“戒怒”
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人有惊、恐、悲、思、忧、怒、喜七种情志的变化。人体通常情况下对于不同的外界事物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精神活动的正常范畴,只有在受到长期、过强或突然的情志刺激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气血脏腑功能障碍,进而诱发疾病。对于老年人来说,因其肾精已衰,本已存在肾水无法涵养肝木的病理基础,因而应注意避免七情受到过大刺激,日常生活中注重情志调节,特别要注意戒怒,因为怒为肝所主,如果肝气过旺,肝阳亢旺,则会导致人善怒、性躁,肝气横逆,进而造成脏腑功能紊乱,发生病理改变。由此可见,老年人在日常生活过程中,需保持与世无争、乐观、祥和、欢乐的思想境界,对情志变化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5 总 结
综上所述,多动、慎色、节食、戒怒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中,老年人保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这四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主要老年人能够坚持不懈,全面施行,则必然能够达到调匀气血,安和五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1月在本社区门诊就诊的慢性疾病235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50)和对照组(n=85),观察组男86例,女64例;年龄37~91岁,平均年龄为(56.8±8.9)岁,病程2~30年,平均病程(16.4±9.8)年;原发性高血压病72例,糖尿病41例,冠心病35例,慢阻肺24例,高脂血症37例,所有患者均处于疾病缓解期。对照组男46例,女39例;年龄36~93岁,平均年龄为(57.1±9.2)岁,病程3~33年,平均病程(17.3±9.9)年;原发性高血压病31例,糖尿病20例,高脂血症29例。所选两组患者均处于疾病缓解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进行预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进行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具体措施为:(1)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酒,低盐低脂及糖尿病饮食,注重减肥;提醒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防止皮肤感染。(2)运动干预:建议多参加体育锻炼,适量运动,根据患者体重、年龄等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以慢跑、走步、跳操、打太极拳等作为运动方式。(3)饮食干预:应以清淡、温和为宜,多吃富含维生素及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禽蛋、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4)心理指导:慢性疾病病程较长,常需长期服药或者终身服药,使患者感觉到烦躁,焦虑和恐惧,因此,应该积极开导患者,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也可采取听音乐等方式以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5)加强健康管理及健康教育:对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血脂,并记录在案。另外,对慢性疾病应该加强宣传教育,社区全科医生应该充分把社区的有效资源利用起来,利用板报、专栏、广播以及播放录像等形式,定期播放、张贴和更换一些慢性疾病的健康教育资料,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慢性疾病,并参与到有效防治慢性疾病的活动中来。(6)用药的健康指导: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治疗的目的、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和方法,教会患者及家属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指导患者不能随意加减药物的剂量,严格按照医生医嘱执行。
1.3观察指标(1)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空腹血糖(FBG),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2hPG);(3)血脂测定包括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 P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SBP、DBP 、FBG、2hPG、TG、TC、HDL-C和 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关键词:老年人群;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干预;生存质量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数量剧增,而且年龄的增长使得人体各器官系统逐渐老化,身体免疫力随之不断降低,大大的提高了患病风险性[1]。相关调查显示,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疾病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均比年轻人高,由于大多数老年人已经退休生活在社区中,所以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最基层的卫生保健部门,在老年人卫生服务中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采用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保健模式,如全科医学保健模式,为老年人群提供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本文选取87例社区老年人进行研究,分析全科医学保健模式下社区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某社区已建立健康档案的87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49例男性,38例女性,年龄60~86岁。所有老年人均进行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干预,且定期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排除患严重慢性疾病、肿瘤以及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的老年人,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合理。
1.2方法
1.2.1成立干预小组 对社区老年人群进行干预前,先成立干预小组,小组成员由5个社区医护人员组成,担任组长的是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全科医生,干预小组成立后,对组员进行全科保健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患沟通技巧、常见疾病诊断、心理疏导等。
1.2.2全科医学保健模式 全科医学保健模式主要包括:①健康教育。通过个别指导、健康教育讲座、墙报、印发健康教育手册等方式,向老年人宣传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防治知识,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②生活指导。指导老年人改善饮食结构,严禁烟酒,多食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食物,禁食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少食多餐,同时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最佳摄入量为少于5g;指导老年人进行适当运动锻炼,以老年人耐受程度为适宜运动量,严禁过度运动。③心理疏导。主动上门与老年人进行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为其提供坚强的心理支持,从而有效缓解不良心理反应,而且在取得老年人信任后,反复强调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使老年人积极配合治疗[2]。④随访。定期随访社区老年人,通过电话、上门等随访方式,详细了解老年人饮食、运动、疾病药物治疗以及进展情况。
1.3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记录所有老年人干预前后生存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环境等情况,作为干预效果评定依据。干预后,对老年人重新进行体检和诊断,并运用统计学对其生存质量和各领域进行评分,以100分为标准,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5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P
2结果
所有社区老年人均顺利进行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干预,干预后老年人生存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环境明显优于干预前,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
3讨论
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增加了老年人口,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所以必须重视老年人群生存质量[4]。本文选取87例社区老年人作为对象,研究全科医学保健模式下社区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结果显示,经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心理疏导、随访等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干预后,老年人生存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环境明显提高。全科医学保健模式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模式,可对老年人生理、心理进行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通过各种方式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和疾病相关知识认识度。通过生活指导、心理疏导、随访,可改善老年人饮食方式、生活方式,降低各种疾病患病率。
总之,对社区老年人群进行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干预,能有效控制各类常见疾病患病率,从根本上提高老年人群生存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环境,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衣运玲,张新宇,刘晶,等.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生存质量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02):310-311.
[2]姚雪霜.在全科医学保健模式下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J].兵团医学,2013,36(0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