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基础体育运动范文

时间:2023-08-21 16:58:17

序论:在您撰写基础体育运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基础体育运动

第1篇

关键词:兴趣;愉快教育;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5-186-01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是每一位体育工作者要思考的课题?我从事初中体育十多年,根据中学生的求知欲强、活泼好动、喜欢新奇、善于表现等身心特点,创设体育情境,创新教学形式,适时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发挥了体育教学中愉快教育的功能。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人们常误以为体育课就是让学生跑跑跳跳,锻练锻练身体。其实体育老师也是德育工作队伍中一员,也可渗透一些直观、多样的德育内容。如我常听到语文教学中有“课前五分钟活动”,后来在体育课也试试“课前五分钟活动”,创设一些情境,如讲述一些历史上今天所发生的与体育有关的新闻故事,这些典型、具体、生动的新闻故事来充实体育教学,这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在一堂以跨栏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中,我设置一些情境,讲述了刘翔如何成长为一名奥运冠军?如何成就我们东方人难以达到的巅峰?此时极大激发学生跨栏运动的兴趣,也把个个学生带入到备战奥运的运动场上,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都把自己当成了肩负重任的备战奥运会国家队选手,有的同学争着说:“十年后,我是下一个‘刘翔’,为我们东方人再创一个神话。”有的同学争着说:“我们要当冠军,为国争光。”这样的一节体育课,不仅达到教学目标,也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还渗透着极为丰富的德育内容。

我在进行耐力跑教学时,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烦、乏味和畏难情绪,先给学生讲述“马家军”连连打破世界女子长跑纪录的故事,讲述她们如何进行刻苦训练的故事,讲述王军霞是如何从一个小丫头成为一名奥运冠军、世界纪录创造者,使学生对她们崇拜、羡慕不已,从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地锻炼,更好地掌握耐久跑的技术、技能。

其实体育课不乏这样的丰富素材,只要教师潜心地挖掘,利用好课前五分钟,笔者相信学生们个个会想着“下一节体育课,该会是个什么故事”,久而久之,学生们个个会盼望着下一节体育课的到来,从而达到“我爱体育运动”的目标,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

二、创新形式,激活气氛

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又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游戏贯穿于体育课的始终,渗透在课堂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开展愉快教育,活跃课堂气氛,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大鱼网”的游戏中,我在场地上画出一定范围作“池塘”,由4-6名学生做“捕鱼人”,其余学生做“鱼”,分散在“池塘”里。教师发令后,“捕鱼人”进入“池塘”手拉手做成网捕“鱼”,被围住的“鱼”就算被捕捉了。被捕捉的学生立即与“捕鱼人”拉手起来捕捉其它的“鱼”,直到把所有的“鱼”全捕完,或剩少数“鱼”为止。

但是,学生初做会觉得有意思,再做就开始觉得单调,有些乏味,不再吸引他们。为此,我曾把“大鱼网”游戏改为“聪明的小鱼”,再精心设计游戏内容,老师当渔夫,学生是大海里自由自在的小鱼,并在游戏中启发他们通过大家的智慧,如何不被渔夫抓住,如何去救被抓住的小鱼。其实这是一个奔跑游戏,有一定强度,但在游戏中,他们传出欢快的尖叫声,“快、快、快跑”、“我来救你了”等等,个个是兴奋、欢快的,忘记了一时的疲劳,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下节课我们再来做一次吧!”练习形式活了,气氛也活了,学生收获也多了,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了创造能力,从而达到“我爱体育运动”。

三、适时竞赛,培养合作意识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新颖、独特、富有个性的体育教法,将会对学生的体育课兴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不要以为学校器材少、运动场所小等理由,无法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我们每一节体育课都是一次竞技赛场。体育竞赛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可以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竞赛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竞争、合作的意识,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在进行队列整理时,我们可以做到每节体育课“比比哪组整理快、好”,并及时走得好、走得齐的小组给予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第2篇

一、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内容趣味化

学生有着好动、爱新鲜的天性、最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多变性,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在短跑中的途中跑练习时,全班分成四至六组,用接力赛的办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你追我赶的热烈的教学气氛。再如,在长跑的途中跑练习中,用超越跑的形式,教师在旁边鼓励、提示,增加趣味性,增强学生参与的热情。也可带领学生利用学校操场的现有条件,钻双杠、跳沙坑、摸篮板等,这样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二、根据学生差别,组成学习小组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例如,分组练习可按水平分组、按兴趣分组。这样分组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能相互探讨、相互协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也可按合作分组、友情分组,这样满足了学生的意愿,在体育活动中更能相互帮助,学习气氛更加和谐。

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学生在学习一项教学内容时,教学的过程显得非常重要,应该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新授课中更应该注意,要多做一些辅练习。例如,学习前滚翻动作时,先在体操垫上做一下低头、团身、抱膝等滚动动作,这样教师较易控制课堂运动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再就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相应的教法。例如,学习山羊的屈腿腾越时,要针对不同的体质情况来要求,对素质差的要降低标准,这样让不同学生的身心都能得以充分的发展。

四、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第3篇

>>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推进策略 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的中小学体育改革 对中小学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几点思考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推进策略研究 广西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模式研究 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分析 南宁市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研究 影响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探讨 制约西部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分析 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与对策 阻碍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原因以及对策分析 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 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对深入开展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建议 关于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性开展的研究 北京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组织与管理的研究 浅析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策略 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效途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

第4篇

摘 要 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初级中学的开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本研究针对某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初级中学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健康有序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初级中学 体育训练 发展

一、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

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是指学校组织学生在业余时间里由教练员执教的对具有一定运动天赋学生进行的专门性的技能训练,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后,学校体育从片面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向“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发展观念转变。抓好学校体育课余运动训练工作,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初级中学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开展进行理性的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级中学开展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主要问题

因为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是针对具有一定运动天赋的学生所进行的专门技能训练,它的涵盖面相对狭隘,对学校的年终考评与中考体育加试的影响不大,所以,一般学校领导对其并不重视。

其次,从“课余”二字不难看出其本身具有的业余性质。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参加课余训练必须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这是区别于专业运动员训练的一个特点。所以,初中课余体育运动训练存在着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的矛盾冲突。

第三,学生家长望子成龙,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文化成绩上多下功夫,以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他们对体育运动训练的认识都比较片面和消极,一般都并不支持孩子参加课余体育训练。

第四,初级中学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为人处世发面还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比较片面与粗浅,未能建立正确的训练动机,有待教练员等的正确指导,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训练观念。

第五,一般初级中学并无自己的产业产出,各项经费需要政府财政拨款与补助,在体育训练经费上并不充足,运动员训练基本上没有补贴,也很难保证营养恢复;教练员的经济补助也并不充分。

三、初级中学课余体育运动训练发展思路

(一)政府牵头,实施升学优惠政策

学生运动员面对着学习与训练的双重压力,在训练的同时难免会对文化学习造成影响,这是可以理解的。政府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关于优秀运动员初升高的相关优惠政策,联合本地区高中配合实施,以鼓励和促进本地区初级中学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健康有序开展。

(二)端正指导思想,转变重学轻训观念

一些领导对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存有偏颇,大部分学校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学轻训的观念长期存在。某些领导对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运动训练,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的艰巨性、系统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在对学校领导层的培养上,应注重对相关文件的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正确理解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作用与意义。通过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运动训练,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协作精神等现代社会的品质,满足部分有运动天赋的学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需求,开辟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渠道,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在改变各级领导指导思想问题的同时,也要针对各学生运动员班主任及其家长对课余运动训练的态度问题进行有效开导与调整。结合地区初中升高中的相关运动成绩优惠政策转变他们对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态度,同时在行动上给予支持,加强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辅导。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训练水平与选材能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执教能力和训练选材水平是搞好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关键。教练员基本都有提高自身专项能力的欲望,因此,领导要从战略眼光出发,合理安排教练员的工作,关心他们的成长,多组织他们学习现代运动训练的理论知识,掌握运动训练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并积极为教练员创造参加学术报告会的机会,提高教练员对科学训练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对优秀科研人员进行奖励,提倡科研兴教、科研促训,进一步提高教练员的科研水平以及科学选材的能力。同时,教练员也要加强自我培养意识,总结经验,善于实践和学习,勇于探索、创新,能够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有为体育事业而献身的敬业精神。

(四)按课次制定训练计划,遵循灵活多变、易操作的原则

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是运动训练过程的中心环节,是训练活动中的重要决策,贯穿于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全部训练实践活动中,它可以使训练目标进一步具体化,统一运动活动参与者的认识和行动,为有效地控制运动训练过程奠定必要的基础。教练员应提高对制定课时训练计划的认识,按时制定课时训练计划,以期保证训练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同时,教练员要考虑到参加初级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运动员的第一身份是学生,然后才是运动员,所以,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在此之后才能进行课余训练,训练的时间要服从学习时间。因此,训练计划的制定就要遵循这个特殊要求,要按学校的作息时间规律安排,特别是要灵活具体易于操作,以科学训练、提高效率来减少训练时间。

(五)加强运动员思想教育,提高认识

初中学生因受年龄阅历限制而多不成熟,很多时候不能正确看待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对训练动机也没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从个人前途与国家需要的结合上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帮助学生解决训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巩固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应充分利用中学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师资力量的优势,妥善解决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的难题,对在训学生实行双重管理,为他们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

同时,学校可安排专门的教练员和思政教师对学生运动员进行引导,让学生运动员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田径训练后备人才的候选人,是肩负着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神圣使命的新一代。通过学习教育,使训练参与者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

(六)增加经费投入,提供保障措施

课余训练经费的严重短缺,教练员、学生训练没有训练补贴,这些都不利于调动训练参与者的内在动机,给课余训练工作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应加强对学校课余训练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以提高各级领导对体育工作的思想认识,保证必要的学校财政拨款,使训练条件得到保证。学校领导要关心带队教师的疾苦,给予相应的工作量和补贴,职称评定要与工作成绩挂钩。对多年来在课余训练中做出了较大或突出贡献者,评优评先时应优先考虑,以此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教练员工作的积极性。

(七)重视营养补充,注重恢复性训练

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运动员受到学习与训练的双重任务压力,需要消耗更多的体能,若不及时给予补充和训练恢复,很可能会形成过度训练,从而影响训练和学习。校领导应重视营养补充等对于疲劳恢复的作用,确保营养补充的费用占整体训练经费的一定比例,满足运动员的营养供给。教练员要重视训练结束部分的整理放松过程,应对运动员明确指出其是训练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敷衍了事,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结束时的放松练习;同时,要正视训练恢复的作用,安排一定比例的恢复训练,调整运动员的状态。

(八)结合社会力量,推动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与频繁。我们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时,可以考虑结合社会力量,走社会化的道路,与周边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等组建共建单位,学校体育活动和比赛的开展寻求社会的赞助与支持,减轻政府与学校财政负担。其次,要更新观念,促进学校体育产业化,向社会开放体育运动场馆收取合理费用来增补训练经费。依靠社会力量和帮助,改善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条件,促进运动训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 盖宏鸿.无锡市高级中学课余田径运动训练的调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第5篇

摘 要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初中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对体育运动技能教学进行必要的创新。本文通过对创新体育运动技能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创新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策略和基本方法,旨在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创新教学 方法

体育教学没有运动技能教学,就失去了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当前体育运动技术教学还是基本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初中体育运动技术教学效果差、成效慢等方面的问题。现在体育运动技术的教学离不开教学方法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创新才能为体育运动技术教学提供不竭的动力。

一、创新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策略

(一)创新模块下的运动技能单元教学计划

根据学年和学期教学计划,确定模块选项教学内容,由一个大单元和若干个小单元组成,一个学年度为大单元,每学期设置若干个小单元。单元之间的运动技能教学要有整体性、连贯性、合理性和系统性。运动技能教学内容的创新和重构,要体现时代性、教育性、健康性、价值性、兴趣性、技术性、推广性。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构建出层次性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进而掌握体育运动技能。

(二)创新教学内容体现运动技能的多元化

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学生的发展水平,选择有效的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与教学空间合理而有效地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充分体现运动技能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层次性和递进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发展性和价值性。在教学中要克服单纯的为运动技术教而教,我们应通过如下种形式进行设计和运用:竞争竞赛、挑战自我、悬念刺激、自我显示、精神激励等特征。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将课堂教学具有吸引力与感染力,将教学方式多元化,从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体育缎炼奠定基础。

(三)创新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实际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我们在创新和重构教学内容的同时,精心设计教学形式,构建符合课标与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的运动技术技能。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最大的缺点就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而新课程下的运动技能教学,强调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方式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喜悦,提高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创新和重构教学内容时,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挖掘学生的运动潜力,增强学生参与体育缎炼的意识。

(四)创新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被较广泛运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例如幻灯、录音机、CD、多媒体计算机等。它可以把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情景、过程等,全部再现于学生面前,能使许多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得教学化萦为简,变难为易。譬如在跳绳的教学中,引人音乐伴奏的节拍器可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节奏体验,减少失误次数。合理地运用教学手段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更生动,而且更能强化体验式学习,从而有效地达到预定的技能教学目标。

二、创新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简化技术结构,减小运动难度,使其增强体能,提高技术技能,增进健康又能减轻学生运动时生理和心理负担。如在跑的教学内容是有快速跑、接力跑、耐力跑、障碍跑等。这些教材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和耐久跑能力。如果简化跑的技术,用趣味性或游戏性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游戏中点拨技术要点,乐中学,学中乐。如“贴膏药”、“长江、黄河”、“让距离跑”等,还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线路跑,持物跑、障碍跑、多人合作跑、与其他项目相结合的跑等。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练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技能和体能的提高。

(二)调整场地器材规格,修改竞技比赛规则,如球类教材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对场地器材要求比较高,有时难以进行正规的教学和比赛,那么,我们可设计简易场地,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来组织教学,如“端线篮球赛”、“4对4篮球场足球比赛”、“滚运球”、“两人三足运二球”等。

(三)降低负荷要求,使运动负荷易控制在最佳范围内,满足学生健身需求。如投掷教学内容有推铅球、投实心球等。这些教材旨在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投掷能力,我们可以篮球的头上传球、足球的掷界外球替代铅球或实心球的教学,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在教学中设计各种抛、滚、提和挥臂等方法。

(四)要灵活调整和转换竞技项目的特点,充分拓展运动项目的多种功能,更多地考虑教材的健身、健心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功能。如跳跃教学有跳高、跳远、立定跳远等。这些教材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弹跳力。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方法的跳绳或跳橡皮筋;或跳过一定高度的障碍物;可以引导学生创编情景式的游戏“冲过火力线”等。

创新是对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拓展和开发,有助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个体需求,以及本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使竞技运动项目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使学生的运动技术技能不断提高,体能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 季浏.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教育出版社.2001.

第6篇

关键词: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 现状 对策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以技能教学为中心,过分追求系统和完整,苛求技术细节,势必造成“过难”、“过繁”的现象,学生接受不了,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于是乎为迎合学生在实际教学中体育课已经没有了运动技能的教学,变成为活动的课、休闲的课、游玩的课,失去了体育教学的实际意义。体育教学应该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体现学科内部和学科外部整合的课程改革趋势,这是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我国目前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态度分析

1、学生对学习运动技能的态度兴趣一般。运动乐趣是体育的魅力和生命力所在,是人们从事体育运动的一种重要的追求。可如今的体育教学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对不同个体的人采用统一模式、统一标准,传授同样的竞技运动技术,同时,练习方法的单一性和重复性难以满足学生对体育的趣味性和健身性的需求。

2、学生对体育课运动技能教学评价不高。目前,相当一部分体育课是处于松散无序的状态,基本上是凭学生的兴趣自由活动,原因在于学校领导大都对体育课不重视,加之体育教师自身的学识、素质以及教学经验都非常有限,这样就难以科学规范、合理地组织教学,造成体育教学组织混乱。另外,体育教学中理论课时的不足,使得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指导和讲授,学生阅读体育课本的习惯没有形成,造成了学生的体育知识欠缺。

二、教师、学校在运动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运动技能教学的态度热情不足。一堂体育课中,体育教师用于运动技能的教学时间偏少,且缺少必要的指导,影响了运动技能教学效果。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方法过于单一,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过分地强调“统一”的结果是学生缺乏主动、体育课缺乏生机,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指令下,疲于听讲解、看示范、反复练习,而没有时间去感受和体验健身运动的乐趣,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无从谈起。

2、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满足不了运动技能教学的需求。初中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不能满足运动技能教学的需要,而影响运动技能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还是场地器材缺乏与学校领导怕出现伤害事故。很多教学器材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学生们只能交替使用场地器材,因此,在锻炼时间、锻炼强度、技能的掌握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学校领导对运动技能教学不重视。相当一部分的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和学生对运动技能教学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明确或不了解,许多学校仍受“智育第一”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运动技能教学认识不够,说明学校领导观念比较落后,需要不断更新观念。

三、对发展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对策

1、通过竞技运动教材化,提高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热情。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校、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可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开发新的课程内容;以游戏的形式、比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学生“玩”的过程中讲解一些动作要领,提出一些动作要求,这样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玩”。

2、给学生选择运动技能学习内容的机会,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张扬学生的个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体育特长、运动兴趣及学校的教学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与活动方式,体验学习与成功的乐趣。每次课教学都要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留有选择的空间和发展的余地,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

3、通过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 2-3种体育运动技能,提高兴趣,终身受益。对于初中以上的学生来讲,掌握必要的、适用的运动技能是第一位的。在实际教学中,教什么体育项目、教多少体育技能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体育教师的问题。运动项目过多,势必会影响到学时,致使学时不足,学生不能掌握运动技能;但运动项目过少,却又涉及到竞技运动的普及、学生素质是否全面发展等问题。

4、加强学生的认知性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运动技能教学效果。在运动技能教学中一定要避免那种单纯地追求动作的完整划一,对动作精雕细刻,过于强调动作的细枝末节,像要求运动员那样要求学生。教师在传授运动技能时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运动情境或运动课题,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现成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更要引导学生懂得这些体育知识和技术是如何获得的。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为全体学生提供比赛机会,以使每一个学生在比赛中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并体验比赛带给自己的愉悦和成就感,进而通过比赛强化学生对技能运动本质的认识理解,又反过来通过学生以技能运动的理解促进其比赛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学习活动的良性循环。

5、加强体育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教师应该寓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无论是备上课、课后小结都应有渗透意识,尤其是在运动技能教学活动中有机地穿行,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给学生讲一些体育健康的基本常识性知识,如运动处方学、运动营养学等等。例如,通过运动处方学的学习,可以教会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方法,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情况,师生共同讨论制定锻炼计划,学生在运用改进或提高一段时间后再重新修改,效果非常好。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中,不仅要熟练基本技术,更要重视战术的学习、规则规范的学习,熟悉教练、裁判等使运动顺利进行的各种角色及其义务责任,使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时候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是体育教师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基础。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责任感、良好的师德修养,只有具有这些素养,他们才会主动地克服在运动技能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必须加强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以便为运动技能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要不断提高广大体育教师质量,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工作,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建立奖励激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陈雁飞 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看待运动技能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08,(4):60-61。

第7篇

摘 要 本文将上海市奉贤区初中生作为研究样本,将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切实提高初中生健康成长的政策导向。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连续3年对上海市奉贤区初中生机能和素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针对2013-2015年初中生体质的健康测试资料对比分析,将体检指标进行统计处理,分析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机能发展影响的变化情况,力求发现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机能和素质发展影响作用与规律问题。

关键词 阳光体育运动 肺活量 身体机能

初中生的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定,同时也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增强初中生体质,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结合上海市部分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状况,以及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机能和素质发展影响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策略,从而改进体育教学、提高锻炼水平,为今后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一、阳光体育运动

(一)阳光体育运动意义

阳光体育运动意义主要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后对学生机能和素质影响变化及规律的研究,进一步为提高学生机能和素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才是研究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

(二)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

上海市奉贤区阳光体育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主要形式是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向外延伸到家庭体育、节假日体育、社区体育等。比如上海奉贤半程马拉松赛“光明杯”,阳光体育大联赛等等。

二、初中生身体机能比较研究

(一)研究对象及指标

本文是以上海市华亭学校、古华中学、弘文学校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

机能指标:肺活量。

素质指标:50米、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

(二)研究方法

1.文I资料法

本次研究主要收集2013-2015年上海市奉贤区部分初中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资料。

2.专家访谈法

在对上海市奉贤区2013-2015年部分初中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向华亭学校、古华中学、弘文学校等3所学校的10名校领导和22名体育教师相关部门专家全面了解有关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问题,对初中生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对于本研究的研究指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内容进行访谈,为本文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3.数理统计法

对上海市奉贤区2013-2015年部分初中生三年间体质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根据调查所得到的结果以及对所调查学校的学生在阳光体育大联赛篮球比赛后学生体质指标进行处理作表分析。

4.逻辑分析法

对文献资料、访谈内容和调查结果进行逻辑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三)初中生身体机能和素质测试指标的比较分析

从统计数据可以得出,肺活量从2013年的及格率96.3%,增长到2015年98.7%,三年共增长2.4%,2013与2014年、2014与2015年有显著性差异。分析表明经过阳光体育运动后机能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变化。50米从2013年及格率96.5%,增长到2015年97.2%,三年共增长0.7%;坐位体前屈从2013年及格率94.2%,增长到2015年94.6%,三年共增长0.4%;一分钟跳绳从2013年及格率88.9%,增长到2015年92%,三年共增长3.1%;立定跳远从2013年及格率89.3%,增长到2015年91.1%,三年共增长1.8%;一分钟仰卧起坐从2013年及格率96.6%,增长到2015年98%,三年共增长1.4%;引体向上从2013年及格率33.5%,增长到2015年35.7%,三年共增长2.2%;耐力跑从2013年及格率88.7%,变化2015年及格率89%,三年共增长0.3%。所有身体机能和素质年度增长值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通过阳光体育运动后,2013与2014年、2014与2015年学生成绩指标明显趋于上升趋势,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上海市初中生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的动态变化说明,上海市初中生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显示阳光体育运动后明显提高,通过多年的基础体育素质教育和阳光体育锻炼,学生身体机能有一定的提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应对现行体育教学课程和手段进行改革,关注阳光体育运动,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力量素质训练。

三、进一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策略

进一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密切结合。体育教师要认真钻研新课程,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努力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对体育课有新鲜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要让他们在经过努力以后有成就感,慢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锻炼的好习惯。

进一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认真组织好两操和课外活动。一个学校“两操”组织的情况就能体现出这个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状况,所以体育教师要认真组织、形成特色。

进一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结合校外体育运动。比如上海奉贤半程马拉松赛“光明杯”,阳光体育大联赛。多年来,“阳光体育大联赛”篮球比赛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享受户外阳光的美好,教师非常重视在学生面前展示篮球技能。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来进行篮球训练,学生自然就会积极地参与其中。

四、阳光体育运动对身体机能和素质的影响

上海市初中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后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明显提高,并且3届学生机能和素质指标较前面几年有上升趋势,其中肺活量指标上升明显,说明上海市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有效提高身体素质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邱志江.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J].科普童话.2016(28):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