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航空航天进展范文

时间:2023-08-21 16:58:16

序论:在您撰写航空航天进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航空航天进展

第1篇

关键词:低膨胀高温合金;发展;Fe-Ni-Co;性能;因瓦效应;时效硬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D9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低膨胀高温合金发展,是以因瓦效应以及时效硬化的发现为基础的,在上世纪70年代,随着国内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逐渐为低膨胀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在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历程中,最早出现的商用Fe-Ni-Co系列合金,在通过使用Nb以及Ti进行强化,去除Al并加入Si等一系列成分变化后,对于原有的商用合金材料的应力加速晶界氧化脆性进行明显改善后,使得低膨胀高温合金在航天航空领域中的应用得到大量的突破。后来,为了改善低膨胀高温合金的抗氧化以及裂纹扩展速率等性能,又进行了相关的新合金系研究,形成了以Inconel 783合金为主的Fe-Ni-Co-Al-Cr系合金与以Haynes242合金为主的Ni-Mo-Cr系合金的研究主流,使得低膨胀高温合金能够在750度的高温环境中仍能够实现完全的抗氧化功能和作用。

1、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分析与概述

1.1 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基础分析

在现代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历程中,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是以“因瓦效应”以及“时效硬化”现象的发现为发展基础的。在19世纪90年代后期,法国的一位研究学者发现Fe-Ni合金中的Ni成分含量在合金所有成分含量的36%左右时,合金的热膨胀系数会出现最低值情况,促成了因瓦合金的提出,它为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发展基础。随后,在对于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研究中,由于精密仪器仪表行业以及电真空玻璃封装行业的发展需求,低膨胀高温合金以及定膨胀高温合金的的研究发展取得了较为突破性的发展与进步提升,在这一时期也先后出现了Fe-Ni系以及Fe-Ni-Co系、Fe-Ni-Cr系、Fe-Cr系等低膨胀以及定膨胀合金,也就是在低膨胀合金的这一发展过程与阶段时期,时效硬化现象被发现并研究提出,使得现代低膨胀合金发展的两大基础条件全部具备,并使得低膨胀高温合金随着时代的发展随之逐渐的发展起来。在现代低膨胀高温合金发展的两大基础条件中,时效硬化现象的发现提出,不仅使低膨胀高温合金的热稳定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且也为低膨胀合金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创造了可能性。

1.2 商用Fe-Ni-Co系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

在上世纪70年代,航空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能源危机的日益加重,最终促成了商用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出现产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发展中,应用低膨胀高温合金作为薄壁静子结构部件,比如机匣以及外环,或者是封严环、隔热环等,进行航空航天的生产制造应用,不仅具有生产制造控制部件间隙简单易行,并且能够减少航空航天机械设备的发动机零部件数量,降低发动机的重量以及生产制造成本,提高生产制造飞机的性能。随着商用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出现,上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某公司推出了第一种商用低膨胀高温合金,主要是以Nb以及Ti、Al时效强化的Fe-Ni-Co基合金,这种低膨胀高温合金具有与Inconel 783系合金相近的优良抗拉强度,但是该类型商用低膨胀高温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在Inconel 783系合金的热膨胀系数一半左右,能够应用于600度的高温环境中。在70年代中期,人们对于商用低膨胀高温合金进行了工艺以及成分上的研究探索,实现了添加Cr以及Hf、B成分,或者是降低合金中的Al含量来提高合金的应力加速晶界氧化脆性。随后,在80年代初期,对于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研究中,又出现了第三代低膨胀高温合金,也就是Incoloy 909/CTX-909系合金,这类低膨胀高温合金在原有合金的基础上提高了对于Si的含量,最终形成该系列低膨胀高温合金,使合金的强度以及韧性、抗应力加速晶界氧化脆性、低膨胀系数等得到了良好改善。

1.3 抗氧化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

在上世纪90年代,航空航天制造发展中,为了提高飞机发动机的效率,同时提高飞机发动机部件的工作温度,对于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飞机制造生产的低膨胀合金材料,也就提出了抗氧化以及高强度、低膨胀的要求,从而促进了抗氧化低膨胀高温合金的研究发展与应用实现。对于抗氧化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Fe-Co-Ni系合金成分的调整研究以及对于Ni-Mo-Cr系低定膨胀系数合金的研究上,从这两个研究思路出发,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及90年代中期,分别对于低膨胀高温合金有了新的研究与发展突破,实现了抗氧化性能好以及组织稳定、塑性损失小,工作温度可达到750度的低膨胀高温合金研究提出与应用实现。根据这一发展研究与应用趋势,低膨胀高温合金未来将集中于向抗氧化高强度低膨胀高温合金的研究与发展应用方向发展。

2、低膨胀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业的应用

在我国的航空以及航天事业发展中,都有对于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应用实现,但是,两个领域中对于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应用侧重点却有不同。首先,在航空领域以及行业应用中,由于低膨胀高温合金本身具有高强度以及低膨胀等性能特点,使得该类型的合金材料在进行航空设备发动机的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生产制造应用中,能够严格的进行生产制造部件间间隙与公差的控制,从而提高航空设备发动机能量的输出以及燃油效率,并且高强度的合金材料降低了飞机发动机的重量,使得低膨胀高温合金材料在燃气轮机以及蒸汽涡轮的密封环以及外环、隔热环、轴。机匣、叶片等结构部件制造中广泛应用。比如,CFM-56以及F101等发动机中都大量使用了低膨胀高温合金材料。而在航天领域中,低膨胀高温合金由于其特殊性能特征,在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制造中,也被考虑应用。

3、结束语

总之,低膨胀高温合金是一种具有特殊和突出性能材料,在航天航空领域中有广泛应用,进行低膨胀高温合金材料的分析,有利于促进应用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新云,赵宇新.长期时效对低膨胀高温合金GH783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航空材料学报.2006(4).

[2]郭绍庆,李晓红,袁鸿,毛唯,颜鸣皋.低膨胀高温合金焊缝金属凝固行为的模拟预测[J].航空材料学报.2004(6).

[3]孙雅茹,孙文儒,孙晓峰,郭守仁,刘正,胡壮麒.P的分布形态对一种低膨胀高温合金持久性能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2008(3).

[4]贾新云,赵宇新,张绍维.热处理对GH783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6(1).

第2篇

记者:主席,非常感谢您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期间接受我刊的独家专访。您在2004年出席北京召开的“国际空间法研讨会”时曾接受我的专访,我记得您当时说过一句让我至今印象深刻的话:“亚洲已进入空间时代。”如今,在亚洲特别是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完美地诠释了您当初的预言。您对本届国际宇航大会有何评价?

汤加:感谢你和《太空探索》杂志长期以来对国际空间法学会及空间法学事业的关注。我认为在中国北京召开这次国际宇航大会绝对是一项正确的决策,无论从注册参会的人数和投递的论文数来说,都创了一个新高,名副其实的国际宇航盛会。特别是,中国航天的巨大进步和辉煌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我羡慕并且祝福中国航天人。

记者:一年一度的国际宇航大会都由国际宇航联、国际宇航科学院、国际空间法学会“三驾马车”联合主办。您能不能对三家主办方的合作关系做一个介绍?

汤加:国际空间法学会和国际宇航科学院均由国际宇航联1960年创建,国际空间法学会2007年从国际宇航联中正式独立出来(国际宇航科学院更早一些),目前,这两个组织分别有自己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系统,学术活动、行政管理和财务都是独立的,但三方的密切合作关系一直持续至今,主席均列席国际宇航联执行局会议,而且在国际宇航联的统一安排下,在每年的国际宇航大会期间联合或独立开展各自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

此外,国际空间法学会具有联合国外空委及其附属机构的正式观察员身份。国际空间法学会经常应邀向联合国外空委、外空厅提供决策建议并对空间法领域重大问题出具法律意见。比如近年来,国际空间法学会出具了关于空间碎片及规范亚轨道飞行活动的法律意见。此外,国际空间法学会对联合国“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等重要议题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若干年前,鉴于国际社会在外层空间(特别是月球土地)私人所有权问题上出现争议,国际空间法学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澄清了一些法律认识。我们相信,国际空间法学会作为一个中立和独立的国际性学术组织,将对空间法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记者:国际宇航大会被视为世界航天领域最大的学术交流活动,您如何看待国际空间法学会为国际宇航大会所创造的独特价值?

汤加:空间法与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的直接关联度可以说是与日俱增,我们乐见越来越多的同仁开始使用跨学科方法研究重大复杂问题。国际空间法学会的系列活动是国际宇航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空间法学会每年均在国际宇航大会期间举办学术年会,我们把空间法和其他空间社会科学(如空间政策)领域分为五个专题研讨会。

1992年以来,国际空间法学会还举办一年一度的曼弗雷德·拉克斯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模拟法庭竞赛活动不仅为国际宇航大会带来三名国际法院现任大法官,还吸引大批青年学子现场观摩,国际影响力在全球独一无二。

记者:您如何预见空间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汤加:我相信,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制定的外层空间法律制度将被进一步细化和补充,而且将以私法、区域协定、双边协定、国家空间立法等形式出现。随着空间活动民营化、商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我们更加需要对此类空间活动进行规制。

今后的国际空间立法可能不一定采取国际公约这种形式,因为各国似乎不太愿意为了遵守国际公约而放弃其权利。需要指出,近来出现的各类空间活动指南、最佳实践以及国家立法活动均有助于提供法律确定性。过去由于无知或偏见,法律经常被误认为会对某些活动的开展构成障碍,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一个明确的、可预见的法律制度体系是空间活动获得成功的可靠保障,因为它能够为管理者、投资者和开发者提供法律的确定性。如果您事先知道规则是什么,您的投资风险便会大为减少。此外,在知识产权和责任等问题上,明确的规则只会帮助那些想要保护自己发明专利的科研人员。在一个项目启动之初(而不是结束时)就重视这些问题,能够为空间项目顺利开展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保障。

记者:你如何评价目前中国空间立法现状?作为世界航天大国,中国还没有制定自己的航天法,您对此有何建议?

汤加:中国虽然没有国家航天法,但已经有相当实质性的航天政策;我深信中国最终会通过航天法。或许当民营活动变得更加广泛,立法需求就会自动呈现。在空间活动由国家进行主导的条件下,立法需求可能不是很急迫,但通过立法对不同部门的职能进行规制也十分必要。此外,中国在空间活动特定领域也需要立法,如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责任承担。中国在空间应用领域目前还没有法律规制,比如卫星导航,而这些领域对于广大民众而言的确是越来越重要。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将航天立法工作提上日程十分明智。

记者:您如何评价中国目前的空间法研究状况?对未来中国空间法的研究发展,您有何建议?

汤加:近年来,中国学者的空间法国际论文数量逐年增加,但是与中国作为航天大国的地位还不太相称。中国的许多法学院过去似乎更倾向于纯学术研究。我很高兴地获知,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空间法学会通过竞争性招标方式组织和赞助了28个空间法研究项目,促进了空间法学研究工作,活跃了学术气氛。这是中国首次出现较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空间法研究活动,有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中国空间法学会源于航天科技工业部门,可以发挥其同时服务政府、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桥梁作用,促进空间法教育质量的提升和空间法能力建设的实践性和市场导向性。

如果我们从世界航天大国角度审视中国,我认为,建立国家级的空间法律政策研究机构,并且拥有一批专职研究人员十分有益。国家级研究机构的建立,对于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服务中国航天事业将发挥很好的基础作用。通过有组织的形式吸引和鼓励有才华的青年学者研究空间法律政策非常重要,而建立这样一个机构将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我们当年在荷兰莱顿大学起步,于1986年建立了国际航天航空法研究机构。这个项目可以说在世界上非常独特,现在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并且吸引了来自各国学者和学生的积极参与,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重镇。希望这个成功案例对中国决策者和同行能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记者:我们了解到,国际空间法学会一直高度重视通过每年的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来教育和激励青年学生。您如何看待大赛为空间法研究创造的独特价值?

汤加:模拟法庭竞赛让全世界数百计的青年学生接触到空间法;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十分宝贵的人生经历。许多辩手目前虽然已经身居高位,但仍然怀念他们的竞赛经历。参加竞赛不仅有利于青年学生学习表达和写作、展现团队精神,还可以结识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并成为终生好友。更重要的是,他们将把空间法和法律思维应用到实践当中,从而宣传推广空间法、促进航天事业发展。

中国空间法学会近几年来组织了若干届国家级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给予中国学生以极大的帮助,竞赛成绩逐年提升。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把亚太赛区带到中国。这对中国青年学子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展示机会,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学生的空间法研究应用能力及中国高校的空间法教学研究工作。

记者:中国空间法学会是国际空间法学会的主要成员之一,多年来一直与国际空间法学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您如何预见这种关系的发展潜力?

汤加:今年的国际宇航大会获得巨大成功,全面加强了国际空间法学会和中国空间法学会的战略合作。我们十分珍视与中国空间法学会的伙伴关系,并且通过中国空间法学会,我们确实有机会更加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和中国航天领军人物。在这里,我想表达我们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宇航学会及中国空间法学会的衷心感谢,感谢他们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期间对国际空间法学会各项活动的大力支持。我们期待中国空间法学会将继续与我们开展模拟法庭竞赛、学术年会及其他领域的合作,并且希望有更多的合作项目,包括对中国未来第一部航天法的立法研究。

记者:祝贺您再次当选国际空间法学会主席,我想问一个私密的问题。一方面您多年担任国际空间法学会主席职务,并且得到了全会的尊重和认可。另一方面,您在莱顿大学教授空间法同时做了大量工作,您是如何协调这两个角色并取得平衡的?

第3篇

关键词:药用植物;太空航天育种;进展

中图分类号:G633.91

航天育种又称空间诱变育种或太空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卫星、飞船或高空气球将作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等材料送入太空,利用太空中的宇宙空间特殊的环境诱导植物变异,再返回地面进行选育、筛选植物优良品种的技术。航天育种开创了育种新途径,除了应用于农作物、蔬菜、园艺花卉等植物种子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外,在林业、牧草、药用植物、水产动物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也已经启动,且前景广阔。

1太空航天育种的原理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较小和遗传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植物本身发生自发突变的频率极低,并因植物种类和基因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而地球外太空的大气结构、密度、压力、辐射等条件与地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都可能引起植物种子遗传信息产生变异。航天育种充分利用了这种不同于地面的空间环境,如强宇宙射线辐射、高真空、微重力、交变磁场等。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于种子的核酸物质,使DNA分子的电子激活,结果造成DNA分子链的解链或突变,或者引起染色体缺失、倒位、易位、重复等畸变,从而对植物种子遗传信息产生诱变,获得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某些变异。当航天器返回地面后对变异种子进行性状筛选,最后种植推广,培育得到具有优良品质的新品种。科学实验证明,宇宙辐射和微重力是影响植物种子的生理和遗传性状的主要因素。

1.1宇宙辐射

太空中存在着各种质子、电子、离子、粒子、高空重离子等高能粒子以及x射线、?射线和其他宇宙射线,它们能穿透卫星舱体外壁,作用行器中的生物。首先射线的能量沉积在物质上,引起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的激发与电离,电离过程随后形成自由基,自由基与DNA作用可以引起DNA多种类型的损伤,包括碱基变化、脱落、氢键的断裂、单双键断裂、DNA即蛋白质分子内和分子之间的交联,细胞为求得生存会出现应急效应(SOS)。同样,当生物被宇宙射线中的高能重粒子击中,引起细胞内遗传物质DNA分子的双键断裂,其中非重接性断裂所占比例很高,细胞为求得生存也会出现应急效应(SOS)。以上SOS反应中主要进行的是倾向差错的修复,此修复过程诱导产生缺乏校对功能的DNA聚合酶,它能在DNA损伤部位进行复制而避免了死亡,但带来了高的突变率。因此,细胞中发生多重染色体DNA畸变且畸变且是非特异性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可以获得地面常规方法较难得到的罕见种质材料和资源,从而选育出突破性新品种。

2太空航天育种的特点

航天育种是创造新种质资源和新品种的一种有效途径,与常规育种相比,可出现常规育种不易出现的变异,可以为遗传育种的定向选择提供丰富的资源,并可能获得地球环境下不可能产生的特殊性状。

2.1变异频率高

传统辐射诱变的有益变异频率仅为1‰-5‰,而太空辐射诱变的有益变异频率为1%-5%,最高的诱变率可超出33%以上。

2.2后代稳定快,缩短育种周期

多数太空变异性状稳定较快,有利于加快育种进程。在地球上选育一个植物新品种所需的时间,太空育种则可以将其缩短一半,可以节约许多人力物力。

2.3打破基因连锁,实现基因重组,创造多种突变体,丰富种质资源

很多突变体是自然界本来没有的新性状,因此可以极大地丰富种质资源,供植物遗传育种直接或间接利用,为育种者提供良好的选择机会。

2.4改良农作物的品质,能够提高产量

经试验选育,作物穗形大、分蘖增多,单产得到提高。航天选育的品种具有果形大而饱满、营养成分含量高、口感好、耐贮存等。种植试验表明水稻蛋白质含量可提高8.7%-12%;青椒果实大、品质优,果实中的维生素C含量提高10%-25%。

2.5航天育种选育出来的产品无基因安全性问题

航天诱变育种不是转基因育种,它没有外源基因的引入,而是利用太空的物理条件作为诱变因子,使植物产生基因突变,这种变异本质上与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自然变异没有区别,只是加速了生物界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自然变异的变异过程。

3我国航天搭载药用植物的研究概况

我国空间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搭载过的药用植物包括梭梭和肉苁蓉种子、黄芩、桔梗、红花、藿香、甘草、洋金花等。刚开始主要是国防科工委航天医学研究所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做了一些工作,他们把种子放入自行研制出的小型生物舱内进行空间飞行,从而进行研究。至此之后,我国发射了多颗宇宙飞船与卫星,搭载各种种质材料进入太空,其中包括多种药用植物。

4太空环境对药用植物的影响

4.1生物学性状变异

个体水平的植物空间诱变效应主要表现在对SP1代植株的形态学改变、不育性及致死效应等方面。经过太空环境处理的药用植物种子性状表现因品种而异,发现航天搭载可提高种子的出苗率,促进了幼苗的生长发育,植株的开花期提前1周左右。降低了植株的单株结实率,增加了单株籽粒重,显著增加了地上的分支数和主果穗长度,提高了根鲜重。

4.2细胞结构和染色体的变异

许多研究表明,植物种子进行空间飞行后,太空环境或卫星发射过程中的强烈冲击,会使植物细胞壁产生破损,造成种子吸水能力提高、导电性增强。如红豆草经过空间诱导后,其叶片细胞壁不规则增厚,液泡变大,叶绿体变小,基粒片层数量明显增多。在染色体方面,经过空间诱导的植物,分裂过程中的G1期延长,有丝分裂指数减少,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会出现细胞歧化和反常的分裂数,以及染色体在分裂中期不沿赤道板排列等现象。经过卫星搭载后,苜蓿细胞的有丝分裂被促进或抑制,其种子根尖细胞染色体则出现了微核、染色体桥、断片、落后等畸变类型。

4.3生理生化的变化

植物经过辐射后,其光合色素量、酶蛋白活性的检测和酯酶同工酶谱等生理生化指标都会发生一定变化。多数植物的酶活性升高,表现出一定的抗性特征,其SP1代幼苗的酯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会有新酶带生成或酶带活性增强。

4.4化学成分差异

太空环境对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如经过航天搭载后的甘草种子发育成熟的根,它的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2.19和1.18倍。

4.5基因组变化

空间环境下,植物细胞受微重力、空间辐射、亚磁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染色体容易发生变异。

参考文献:

[1]李桂花,张衍荣,曹健.农业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03(12):33-36.

第4篇

空间站的航天员和地面控制人员分别调用手持摄像机和空间站外置摄像头来获取更清晰的画面。10日,地面控制中心调用了空间站机械臂,试图对泄漏点进行定位,但未能成功。当日晚,美航宇局作出决定,于11日派两名空间站航天员进行舱外行走,以确定泄漏点的位置并试图维修。

“突然忙碌起来了!”航天员汤姆·马什本在他的推特上写道。他和另一名航天员克里斯’卡西迪一起被安排进行这次紧急舱外行走。“空间站外的液氨泄漏迫使我和卡西迪在明天进行舱外行走,我们将试图修复它。”

任务控制小组忙活了一整晚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针对电力系统目前状况的应急措施。任务管理小组在次日早晨开会,明确本次太空行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并向国际合作者们征求建议。

“整个空间站乘组都在为出舱做准备,大伙像是运行在钟点上。我为自己能成为组长而感到骄傲。一群多么杰出能干又好玩的人啊。”本次空间站指令长,克里斯·哈德菲尔德在推特上说。

美航宇局宣称,虽然冷却剂泄漏对空间站电力系统影响严重,但对航天员并无任何危险。空间站的每片大型太阳翼都有独立的冷却回路,经确认,受到影响的是编号为2B的太阳翼。为确保空间站的正常运转,所有依靠2B线路供电的仪器设备都已切换至其他供电线路,同时其它线路进行分流以保证所有设备和系统能继续全功率运行。

执行本次太空行走任务的两位航天员克里斯·卡西迪和汤姆·马什本部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他们都进行过三次太空行走,其中一次是在2009年乘坐“奋进”号航天飞机并在如今发生泄漏的同一位置——P6桁架上更换即将老化的蓄电池。他们也进行过针对“12种重大情况”的舱外行走训练,这是每个航天员都必须经历的训练。

与此同时,美航宇局约翰逊航天中心使用名为“中性浮力实验室”——一个12米深,内部装有空间站模型的巨大训练水池来模拟卡西迪和马什本将要在太空进行的任务。欧空局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法瑞迪和美航宇局航天员特里·维蒂在水池中演练了本次任务,为的是确保太空人能在适当时间内完成任务,并预先找出潜藏的危险,随后把取得的经验分享给太空中的同事们。

美航宇局并不明确泄漏发生的确切位置。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冷却泵和流量计上。这个位置在2007年就发生过液氨泄漏,可能是微陨石撞击造成的。2012年,两名航天员出舱重新布设了冷却管线并安装了一个额外的散热片,这一问题似乎得到解决。那次发生的泄漏在舱外维修时都几乎看不出来,但此次的泄漏从舱内就可以轻易看到。

促使这次太空行走尽快进行的原因之一是目前尚不确定泄漏点的具置。如果舱外活动时泄漏仍在发生,航天员用目视就可以轻易确定泄漏位置,但如果液氨已经漏光,定位就变得困难许多。出舱后的第一个任务是锁定泄漏点,随后更换备用的冷却泵和流量计,看看问题是否解决。如果无效,他们将搜索整个区域来寻找泄漏点。美航宇局认为泄漏还可能发生在系统内部的冷却泵上。果真这样,那就不可能快速找到泄漏点了,幸好情况并非如此。

第5篇

比赛项目众多 竞赛日程紧凑

近年来,航管中心在赛事改革与创新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2011年全国航模锦标赛增加了F3K遥控手掷模型滑翔机和P3D遥控固定翼花式绕标飞行两个项目。2012年,这两项比赛无论从参赛人数还是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突破。在此基础上,今年的比赛又新增了P3M-D固定翼花式双机编队飞行和P3N-D模型直升机双机编队飞行两个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比赛内容。

虽然总的比赛项目增加到25个,但比赛总时间却并未延长,从5月20开始到23日中午结束,仅有不到4天。为了按时完成比赛,竞赛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凑(表1)。任务最重的一天,比赛项目达到9个。为此,大部分项目都削减为两轮比赛以节省时间,同时每天开赛时间也大大提前。特别是有F1自由飞项目的前三天,比赛在凌晨5点半就正式开始了(图1)。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2012全国航模锦标赛圆满完成了各项比赛。

老项目焕青春 新项目展活力

笔者最近几年一直跟踪报道全国航模锦标赛,客观地说,前几年的赛事进步并不明显,有时还会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但今年的比赛却令人倍感欣喜,无论是传统的老项目还是刚开发的新项目,都出现了很多积极的变化,有些项目的进步还不小。下面笔者就结合各项目比赛的具体情况为大家展现2012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的新发展。

1.自由飞项目

通常,日出、日落前后时段的气流状况是全天最稳定的,对自由飞模型飞机的飞行最为有利。因此,自由飞比赛往往选取这个时段进行。本次比赛尤甚,三项自由飞项目分别被安排在前三天清晨进行,每天5点半就开始正式比赛,而运动员和裁判员则必须在凌晨4点多起床赶赴赛场(图1)。

5月的安阳刚刚入夏,清晨的航校气温还有点低,比赛就在这丝丝凉意中开始了。令人意外的是,比赛前两天不到5点就开始起风,而且越刮越大,对自由飞比赛的影响颇大。虽然安阳航校占地面积达2.4km2,场地宽阔平整,但面对大风,这样的场地对自由飞模型还是显得不太够用。

F1C活塞式发动机动力模型滑翔机和F1B橡筋动力模型滑翔机分别在5月20和21日早晨开赛,模型刚升空便被大风吹向下风区,盘旋不到两圈就远离了视线。加之当时天色暗淡,能见度不高,大部分模型尚在高空就在裁判员的视野中消失了,严重影响了比赛成绩。最终,只有四川队的杨维威和董坤江分别在F1C和F1B项目中两轮均获满分,他们也借此成绩分获这两项比赛的个人冠军,并带领队友获得团体冠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将杨维威,刚刚退休的他是国内F1C比赛的常客,但之前没有获得过一个冠军。退休后,他完全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参加比赛,压力没有了,冠军反而到手了(图2)。

5月22日天气好转,早晨基本无风,对F1A牵引模型滑翔机比赛非常有利。两轮比赛结束后,共有8位选手获得满分,需进行加时赛。最终,河南队老将徐俊芳以404s的绝对留空时间获得个人冠军,团体冠军则被江西队摘得。这么多人进入F1A加时赛近年少有,而21名选手参赛也创了纪录。参加F1B和F1C比赛的选手也不少,各有10余人。除了一些自由飞老将重返赛场外,新人的加入成为此次赛事的一大亮点,虽然他们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但却是国内自由飞发展的新生力量。

除了参赛人数显著增加外,自由飞技术水平也有了新突破。四川队在强手如林的比赛中独占鳌头,这与他们在技术上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在自由飞赛场上,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四川队带来的一套风速、温度自动记录仪(图3)。每天在仪器前围观询问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还有人现场就想购买。不过据四川队介绍,这台仪器属于“非卖品”,是他们专门为自由飞世锦赛设计制作的,前后历时两年多才完成。通过对仪器记录曲线的分析,选手就能更精确地把握出手时机,进而更充分地利用上升气流提高模型留空时间。

江西队夺得F1A团体冠军也与技术有很大关系。他们的模型不仅使用了先进的电子控时器,且能随时进行在线编程设置,比传统的机械控时器更方便精确(图4)。而国内自由飞发烧友何立文自主开发的电子控时器这次被部分选手采用,效果良好,不少选手纷纷表达了换装的意愿。通过大家在使用中反馈意见进一步改进完善,相信国产电子控时器必将越来越好。

为了保护模型,控时器一般都有迫降功能,选手可根据比赛最大测定时间事先进行设定,但模型起飞后地面则无法更改,一旦出现险情时只好“听天由命”。江西队的高原在比赛时就遭遇险情,而就在模型快要撞树时,他利用随身携带的远程遥控迫降设备使模型安全迫降。该设备小巧便携,可戴在手臂上。模型遇险时只要按下按钮,就能使模型立即转入迫降模式(图5)。

笔者在本届比赛赛场上认识了一位来自上海的老先生王来春。他长期从事橡筋技术研发,早年曾为国家队研制F1B模型专用橡筋,最近又重操旧业开始生产F1B橡筋。这次他专门来到赛场,为选手们免费提供橡筋试用。希望不久之后,王先生的国产橡筋能打破美国公司在全球F1B模型专用橡筋领域的垄断地位。

2.航天项目

航天项目包括S3A/2、S4A/2、S6A/2、S9A/2、S7和S8DP共6项,分别被安排在各项自由飞比赛结束后进行。其中S7花样仿真模型火箭仍以“红旗-2”火箭为原型,只有上海队、河南队和宁波队3支队伍参赛。上海队和河南队的模型火箭比例、外形和细节都非常精确细致,外观得分也在伯仲之间。最终,只有上海队的3枚火箭完成发射取得冠军(图6)。S8DP遥控火箭助推模型滑翔机项目受大风影响,没有一位选手两轮比赛均取得满分。世界冠军卢征也难免紧张,在第二轮比赛中模型在大风中未能准确命中标靶,没有拿到满分。不过河南队在该项目上实力超群,卢征、李士其和张兆年3人均打入前5进入加时赛。最终,卢征和李士其分获冠、亚军,张兆年取得第4名,河南队毫无悬念地取得S8DP团体冠军。

很多人应该对小将张兆年还有印象,去年S8DP决赛中他的模型发射失败,遗憾地输在“起跑线”上,今年他的发挥还算正常。不过在第二轮比赛时,他差点因未能按时交回设备而被取消成绩。好在年轻人身体素质不错,在比赛结束前他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及时交回设备(图7)。

3.线操纵项目

线操纵包括F2B和F2D两项。F2D线操纵空战比赛仍采用双败淘汰制,参赛人数较去年增加了不少,除了几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外,基本都是年轻的新人。虽然新手们的冲劲和胆量不容小觑,但因技术经验有限,纷纷败下阵来。新老对抗的大部分场次,因选手间水平差距较大,比赛场面精彩不足,却惊险有余。不过F2D偶然性较大,山西队小将王万钧意外闯入决赛,与新疆队老将杨卫民争夺冠军。也许是因为太紧张,小将表现得过于急躁,裁判发令开打之前他就发起进攻,被直接判负(图8)。老将杨卫民则非常“无耐”地成功卫冕。尽管此次比赛中小将们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还需在平时刻苦训练进一步提高,但新生力量的加入对项目的持续发展大有益处。

F2B线操纵特技项目是我国的传统强项,这次比赛可谓三老带三新。韩新平、郭书军和杨钧三位世界冠军同场竞技,让人领略了国际一流水平(图9)。杨柳、邢磊和温思远三位小将则让人看到了中国F2B项目未来的希望。比赛中,杨钧依然使用他参加2010年F2B世锦赛时带有方向舵的模型,郭书军则对模型做了改装,也加上了方向舵(图10)。不过据他们介绍,现有的方向舵面积过小,对模型操纵性能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2012年又是新的F2B世锦赛比赛年,三位世界冠军将继续出征为国争光。他们新做的模型都加装了方向舵,但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他们已准备加大其面积,切实提高模型性能。有关2012年F2B世锦赛的相关情况,《航空模型》将持续关注。

4.遥控项目

遥控项目每年都是比赛的重头戏,今年又增加了两项,总计达到14个。

P3M-D和P3N-D分别为遥控固定翼和直升机双机编队飞行项目,对选手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把自己的飞行动作做好,相互间的配合也必须默契。作为初设的比赛项目,两项比赛的难度设置并不高,只需要选手配合完成一套较为简单的规定动作。由于这两个项目各只有两支队伍参赛,因此更像是表演赛(图11、图12)。最终,河南队和上海队分获P3M-D和P3N-D冠军,四川队获两项目亚军。相比之下,传统的F3M、F3N单机花式飞行项目则分为规定动作和配乐自选动作,观赏性更强(图13、图14)。F3C遥控特技模型直升机项目因只有上海队的薛童铭和张颂华两人参加,实际上成为他们的专场表演。

新项目的创设都要经历发展壮大的过程,去年刚刚增设的F3K和P3D项目就是典型的例子。2012年,上述两个项目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参加F3K项目的选手比去年成倍增加。不仅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使用的器材也“鸟枪换炮”,轻木构架结构的小模型大都被复合材料的大模型代替(图15)。如此一来,成绩自然也水涨船高。比赛前几名基本被上海和河南选手瓜分,不过差距不大,成绩非常接近。P3D今年共有6位选手参赛,一连串的超低空穿越飞行对选手的心理素质是严峻的考验(图16)。比赛进行到一半时,有位选手穿越限宽门后没能经受住考验,模型直接坠毁在跑道上,令人惋惜。之后,各位选手显然受到了事故的影响,模型飞行高度普遍升高,安全性提高了,但比赛精彩程度和成绩则有所降低。最后,上海队黄振迪力压群雄夺得冠军。

介绍完新项目,再看看老项目的情况。今年变化最大的要数P3Z遥控空战了。以往油动、电动混战、消极怠战的场面一去不复返,比赛的对抗和精彩程度大大增强。这些积极的变化源自对规则的大幅修改。首先,要求参战模型全部采用油动发动机,这样模型的性能、特别是飞行速度等特征相近,增加了格斗交战的机会。其次,全长4分钟的比赛被均分为上、下半场,红、蓝双方在上、下半场进行攻防转换,且规定攻方飞越边界不扣分,守方飞越则扣分。再次,消极怠战可被连续警告并扣分,且取消定点着陆,确保双方模型在空中就决出胜负。确立了上述有利攻方的比赛规则后,选手的进攻积极性大增,激烈的空战场面频繁上演,反败为胜的案例也不时出现。最后的决赛在贵州队蒋波和河南队牛晓斌间展开,他们都是遥控空战项目的老手。决赛一开始两机就激烈缠斗,4分钟内双方均咬口一次打成平手,随后开始2分钟的加时赛。加时赛采取类似足球比赛“金球制”的“突然死亡法”。蒋波先拔头筹,一举击败牛晓斌夺得冠军(图17、图18)。虽然今年的空战非常精彩,但已有裁判提出了改进的设想,希望来年的比赛更上一层楼。针对目前攻击时尾飘带常常一次就被完全咬断,使攻方无法再次得分的状况,有人认为,应缩短尾飘带系绳,延长尾飘带,这样更利于多次进攻。

此外,还有几个项目也值得关注。F3A遥控特技模型飞机项目今年实行了最新的P-13和F-13动作,但由于国际航联的动作图及解释文件较晚,加上规则准备及翻译非常仓促,因此一个动作的解释有误。为此,裁判组和选手们现场讨论并确定了最终动作。而F3A-P遥控特技模型飞机(普及级)项目今年参赛人数创出新高,特别是上海队的两位小队员,年龄都很小,虽然最后成绩垫底,但日后只要勤学苦练,谁又能知道他们会不会成长为中国的克里斯托弗呢(图19)!

P3R-T模型直升机任务飞行比赛的现场,一位大腕级人物张颂华突然现身,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他的成绩——第6名。笔者原以为他轻轻松松进前3没什么问题,但现在看来,这貌似“简单”的任务飞行也需要一定的专门练习才能完成(图20)。另一项任务飞行P3R-K固定翼空投项目的冠军则长期被河南队垄断,这次也不例外。李士其以其精准的投放和着陆获得冠军(图21)。而上届冠军卢征这次运气不佳,他在投放时风力、风速变化剧烈,给投放时机的选择造成了很大困难,导致成绩不够理想,最后屈居亚军。

深受大风之苦的不止P3R-K项目,P3S遥控双机分离定点项目也是如此。模型起飞分离都没受多大影响,留空滑翔时甚至还要托大风之福(图22)。但在滑翔降落定点时,由于滑翔机没有动力,一般又选用重量很轻的S8DP模型滑翔机为子机,因此大风对模型的影响就显得非常大。选手稍有犹豫模型就可能偏离航线,非常考验操纵水平。

吸引力待提升 市场化需加强

虽然本次全国锦标赛出现了很多值得称道的变化与进步,但同样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应吸引更多优秀选手参赛,进一步巩固全国锦标赛作为代表国内航空模型运动最高水平的平台。《航空模型》曾报道过的3DX中国站比赛以及一些民间自己组织的DLG(F3K)比赛等都有着颇高的人气,选手们的技术水平也比较高。但目前他们参加全国锦标赛的途径还存在一些障碍,需要对现有比赛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和改革。

其次,应该吸引更多的专业和非专业观众到现场观赛,使普通民众有机会了解航空模型,扩大航空模型运动的影响力。目前,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包括成人、青少年及“飞北”等重大赛事的时间、地点及赛程等内容公布时间太晚,宣传力度也有限,即使模型爱好者也常常不知道这些赛事的相关信息。如果这些赛事信息能早日确定,并采用更广泛的宣传手段向社会公布,想去观赛的人就能及早安排行程。

第6篇

关键词: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45-02

引言

航空航天代表了科技和工业发展的最前沿,是促进国家科技发展、满足经济建设、增强国防安全和加快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航空航天类高校教育,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航空航天类专业人才是服务我国战略发展的必然需求。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高层次航空航天类人才的基础,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我国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的关键。当前,以美、俄为代表的航空航天大国都建设了自己特色的航空航天专业院系,开展了多年的教学实践,具有丰富的经验。论文旨在通过材料的梳理,了解国外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学生培养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总结经验,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一、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一)美国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美国是世界上航空航天类研究最发达、人才培养最成功的国家,其人才培养主要依赖其国内的大学。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类教学与科研由航空航天系负责,下设三个部门,分别是信息部、航空系统部、飞行器技术部。信息部分主要研究航天系统有关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技术,如卫星通信、高空侦察、空中通信、集成防御系统等,负责教授导航、制导、控制、通信、网络、实时软硬件系统等课程。航空系统部门主要研究航空航天高复杂性系统的设计、制造、操作方法,教授最优化方法、故障诊断、系统容错等课程,建有人机实验室、空间系统实验室、国际空运中心、操控台研究中心、复杂系统研究实验室等。飞行器技术部门负责计算方法、流体力学、推进技术、材料科学、结构技术等的研究和教学,建有宇航计算设计实验室、空气涡轮实验室、宇航微小结构协会、空间推进实验室、先进材料和结构技术实验室等。

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系隶属于工学院,承担航空专业的教学科研任务。该系的研究领域包括空气弹性变形及流体仿真、飞行器设计与控制、应用航空动力学、空气声学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动态系统计算、机器人控制、复杂材料与结构、湍流模拟、推进、高超声速流体、导航、控制系统辨识与优化、卫星工程、湍流与燃烧等。

(二)俄罗斯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俄罗斯也是航空航天强国,开设航空航天专业的主要学院有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建于1930年,拥有12个学院,56个系,128个实验室,3个设计局,几个计算机中心,一个实验工厂,一套运动航空训练设施,一个莫斯科附近的飞机场,两个科研机构(应用力学和电气力学,低温研究)。该学院通常以数字编号代替学院名称,从一院到十二院分别为航空工程院、发动机院、控制系统院、信息与电力院、无线电电子学院、经济与管理院、航空航天院、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院、应用数学和物理院、应用力学院、人文科学院、预科院。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拥有空间研究及高技术学院和航天技术学院,设置了飞机制造系、航空发动机与能源装备系、飞行器管理系统系、航空导弹技术系、飞行器无线电技术系统系。

(三)欧洲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在其工学院设置了航空系,主要负责飞机设计制造方面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包括航空动力学与航空结构学两个研究方向。航空动力学方向包含流体基础、航空飞行器设计、控制、生物医学、环境与工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航空结构学方向包括计算力学、冲击与损伤、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法国国家高等航天航空学院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欧洲航天业发展的中心地带,致力于培养顶尖的技术工程师,在研制协和式客机的工程师当中,有许多就是从法国高等航天航空学院毕业的。学院下设5个系和一个研究中心,分别是空气动力学、能源、推进系、结构与材料力学系、光电子与信号系、语言文化艺术系、航空宇航中心。

二、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一)学位与专业设置

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多数是本科四年,研究生二年,英国有本科3年,研究生1年。俄罗斯不同,如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预科1年、本科4年、硕士2年、博士3年。在学位设置上,各个院校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工学学士、航空航天工程学士、航空工学学士、航空航天工学学士、航空工程理科硕士、航空航天工程学士、航空与宇航工程学士、航空学理科硕士、航空与航天学理科硕士、机械与航天工程理科硕士。

(二)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课程体系

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与航天专业是美国同领域中最有名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世界闻名。MIT航空与航天系设有两个本科专业方向:航空与航天科学工程专业和航空与航天信息科学工程专业,两个方向的课程设置都建立在航空航天基础(核心)课程上,下面分别以A和B代指这两个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全校统一要求课程和系课程构成。全校统一要求课程包括基础科学课程(6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8门)、科学与技术限选课程(2门)、实验课程(1门);系课程包括系核心必修课程、专业课程、试验与进展课程,其中系核心必修课程包括一体化工程I、II、III、IV,计算机和工程问题求解引论,自动控制原理、动力学、随机系统分析、微分方程;专业课程中专业A包括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推进系统引论、航天工程中的计算方法,专业B包括航天系统的评估与控制、数字系统实验室介绍、实时系统与软件、交互系统工程、人为因素工程、自主决策原理;试验与进展课程包括飞行器工程、空间系统工程、试验项目I、试验项目II、飞行器进展、空间系统进展I、空间系统进展II。

(三)学时学分要求

1.学分组成。课程学分组成考虑教学环节,如MIT飞行动力学课程,总学分12分,构成包括课堂3分、实验1分、预习和复习8分。另外还有无学分课程,课程必修但无学分,如普林斯顿没有学分制、强调上课门数,斯坦福大学基础课程要求5门航空航天基础课程,专业课程4选3。英国大学一般不设立学分制,所有学生都按部就班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

2.学分要求。美国大部分学校有明确的毕业学分数要求。如MIT航空航天工程系根据培养计划设课程学分,又分成4类,分别是核心课(core)108、专业领域课(professio-

nal area)48、实验和综合应用(experiment and Capstone)30、非限制性选修课(unrestrictived elective)48,总学分大于234学分。但是在学分数量并不统一,差异很悬殊,如密歇根128学分、MIT大于234学分、宾州州立132学分。航空航天专业必修课比例很高,有的高达90%以上,如斯坦福、佐治亚理工、普渡。另外还有只要求课程而不要求学分的,如普林斯顿毕业要求共36门课。

3.学时要求。有些大学要求学时达到一定数量,如悉尼大学本科至少192学时,研究生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至少144学时。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基础课程设置门数要求,其他按学时要求,数学(6个学时)、技术选修(12学时)、人文社科类选修(45学时)。

三、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专业培养特色

归纳起来,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在专业培养上具有如下特色。一是国外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设置宽、窄各有特色。美英等专业设置以宽口径、大类培养为主,基本不针对特定航空航天器划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只是体现在个别课程的选择上。俄罗斯、乌克兰等的专业划分细而精,如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几乎整个大学的院系专业就代表了航空航天器的各个不同部分,专业面向具体而明确。二是国外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少而精且多样化特色。美英等课程每学期课程数量相对较少,但课业工作量不少。学生毕业所需学时学分也不少。美英等航空航天专业的课程必修多、选修少,完全学分制的作用并不明显,反映了航空航天专业的特殊性。课程学习课内外并重,还有较多实践环节、交流讨论、项目设计等。课程的环节丰富多样(如剑桥)。教授授课。三是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在通识教育上,在课程设置中有重视科技写作、科研道德规范、表达与交流、团队协作、人文素质培养和工程师就业指导。在专业教育上,强化多样化实践环节、注重专题课程和生产实习。四是注重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培养。例如南安普敦大学设置有工程管理与相关法律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让学生学习在工程实践中如何领导团队、进行项目管理与风险评估、做出决策以及熟悉与之相关的法律知识。还会从工业部门请来客座教师来协助授课,并安排有相应的实践环节。针对个性化培养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具有较大的选择基数。

四、总结

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高层次航空航天类人才的基础,是航空航天类研究生人才的后备军。论文主要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学位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学时学分要求点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人才培养特色,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田正雨,李桦.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类本科生课程体系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1).

[2]MIT航空航天系战略计划[Z].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译.1991.

第7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二四二医院主办的全国性国家级学术期刊,1990年创刊,规格为国际通用的大16开本,月刊。国内刊号cn23-1379/r,国际刊号issn 1005-9334,邮发代号14-8,每月10号出版,每期12元,全年定价144元。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先后被选为:

    ①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②中国科学技术核心期刊;

    ③黑龙江省优秀期刊;

    ④全国性临床综合医学及特种医学优秀期刊;

    ⑤曾被选送参加在德国莱比西举办的国际书展,并获金奖等。

    被以下国内知名数据库收录:

    ①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②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③万方数据库等。 

重要通知

本刊从2011年1月始更名为《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原名《航空航天医药》请登陆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 

办刊方针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实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紧围绕航空航天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突出航空航天工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有关的医学科研,组织交流航空航天医药卫生基础理论研究和疾病防治工作中的经验,及科研成果,其主要任务是对航空航天医药的有关范畴,测重于航空航天工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一般临床医学、进行航空航天工业卫生、预防保健、疾病防治等的科研成果报道与学术信息交流 

期刊简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0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二四二医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4-8,(自2009年7月起已经改为月刊)。广告经营许可证号:2301004070005。 

主要栏目

专题讲座、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研究生园地、卫生事业管理、医学综述、护理园地、经验论坛、调查报告、中医中药与中西医结合、个案报道、医药新动态。重要栏目说明: 

专题讲座:每期将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针对性的对某一项医学研究的科学分析与总结。 

论著:以报道医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重点课题的医学进展、医疗新技术和诊疗经验为主要内容。 

基础研究:报道获国家级、省市级医药卫生获奖成果。 

研究生园地:专门刊发学校研究生或在职研究生所撰写的学科论文。 

卫生事业管理:主要刊登科学化医院管理的论述性文章。 

医学综述:主要刊登作者对跟某医学领域一些重点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 

临床研究:主要由临床医生应用临床工作中的诊断、治疗方法,通过分析一定数量的病例进行科学分析总结,介绍诊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