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16:58:11
序论:在您撰写云计算的基本种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高中数学;集合概念;类型;运算方法
一、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首先是确定性。只要构成一个集合,那么集合中的元素就是确定的,可以明显的知道这个元素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不会出现含糊的现象。例如,“所有的无理数”构成一个集合,意思是任何一个数要么属于无理数,要么不属于,这个集合的范围和元素是非常清晰、确定的。反之,“高个子的人”无法构成一个集合,不具有确定性,无法对它进行元素的归属,其范围是模糊的,除非对它给予一个确定的数值。我们一般用A、B、C或其他表示集合,用a、b、c或其他表示集合中的元素,符号“∈”表示属于,“?”表示不属于。
其次是互异性。一个集合当中的元素是互异的,也就是集合中不存在重复的元素。例如,一个集合中包含“1、2、3”这几个数字,那么不能写成这个集合包含数字“1、2、2、3”,因为数字“2”不能出现重复的元素。假如可以重复,就无法明确这个集合的范围,造成混乱的局面,这也就是为什么集合具有互异性。
还有就是无序性。我们对一个集合中元素的顺序不作要求,一般只关注这个集合当中包含哪些元素,而不是它的排序如何。因此,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无序的。比如说数字“1、2、3”和数字“2、3、1”所表示的是同一个集合,其中元素的顺序可以随意颠倒。
二、集合的类型及表示方法
(一)集合的分类
集合的类型主要有并集、交集、补集和空集这几个类型。
并集指的是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其中任意一个元素要么属于集合A或者属于集合B,那么称这个集合为A和B的并集,同时也称作全集U,集合A和集合B也叫集合U的子集,不管集合U中的元素在A和B中的出现次数,只要保证元素会出现在这两个集合中。
交集是指既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B,所构成元素的集合,表示这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会同时出现在A和B当中,该集合同属于A和B的子集。
补集指的是该集合所有元素属于全集U却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所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的补集,与集合A都是全集U的子集,但相互之间元素不存在任何的交叉。
所谓空集,顾名思义指的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同时它也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也是学生最容易忽略的,以致计算结果不全面。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通常在书面上表示集合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
所谓列举法,是在该集合为有限集,并且元素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实现的,将其中的元素进行一一列举,归纳在大括号内表示。这种方法既简单明了,又能清晰的反映出集合当中的所有元素。
通常一个集合中的元素较多、无限制的时候,不可能用列举法来进行一一列举,可以采用描述法的方法进行阐述,对其中的元素的规律进行探索。同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存在一定的共性,可以针对它们的共同性质来进行描述,比如说“2的倍数”所构成的集合。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图示法,常用的表示形式就是用一条封闭的曲线构成一个集合,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这个图形的个体就是一个集合,其内部包含的元素就是这个集合中的元素。
三、关于集合基本运算
集合的运算是相当广泛的,在求解不等式的过程中,集合和不等式存在紧密联系,往往需要通过转换和数形结合进行求解。在求解一个函数时,此时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其实就是以两个集合的形式存在的,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解析式来表示,通过定义域求得值域,成为解答函数的一个载体。在表示一个数列时,可以用集合的方式来表示该数列当中所包含的元素,使整个数列更直观、更明了的以一定规律的形式呈现。
除此之外,在排列组合、圆锥曲线和三角函数的运算当中,集合同样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成为解题的关键。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集合可以说是整个教学的基础,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四、结语
其实高中数学中的集合并不难学,只要了解清楚它的概念和特征,把握其基本运算方式,就可以轻易的解决与之关联的其他问题。学生需要重视集合这一概念的学习,其概括性是极强的,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广泛运用。其实学好数学不难,主要理清整个脉络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注重这一点,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以更好地姿态迎接后面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干亚清.集合概念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上海中学数学,2007(09).
[2] 冯寅.挖掘高考中集合的五大联系[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07(16).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2-0065-02
1引言
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代表的信息社会,各种新技术、新软件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在高等院校中开设了大量与计算机技术有关的课程,国家也实行了全国统一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我校也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实行了“计算机不断线计划安排”。学生在计算机技术有关课程的学习中也花费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提高学习与计算机技术有关课程的效率和效果就显得十分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快速高效的提高学习与计算机技术有关课程的效率和效果呢?笔者认为应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学以致用的方法为手段,展开与计算机有关课程的教学活动。这便是“以人为本”理念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2人与计算机的关系
众所周知:计算机是一种部分代替人脑力劳动的工具。既然如此,这就说明了“人”与计算机的基本关系,即计算机是人的“工具”,人是计算机的“主人”,是计算机的为人服务,而绝非人是计算机的“奴隶”。是计算机主动的适应人的需求和要求,而绝不是人去适应计算机。摆正人与计算机的关系,这是我们学习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机的一个前提,也是我们学好用好计算机的基础。在这里我们应重点突出人的主导作用和领导地位。
3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与使用过程
任何一个计算机软件(或技术)的开发都是以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通常采用下图1所示的开发过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最终的应用软件(技术)都是要满足我们的实际需求。满足的程度越高,说明软件的功能越强,反之,软件的功能就越差。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软件则是毫无意义可言。人们在使用软件(技术)时,往往和开发过程相反。如图2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对一个使用者而言,只要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即可,并不去关心软件内部是如何工作、如何实现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对一般的用户,他关心的是结果,不管关心过程。
在一般的计算机教学中,通常采用以使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为线索的教学模型。在这里,软件是教学的核心,一切都是以软件为基础展开的。强调人如何使用软件、应用软件。这种教学方法的一个潜在的理念,就是“人” 怎样去应用这个软件。自觉不自觉的就把“人”放在了一个被动的地位,从属的地位,把“主人”变成了“奴隶”。这种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把许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怎样把这个软件学好用好上来,也导致了学生需要记忆许多的功能、操作、代码等等,学生学起来感觉到枯燥、乏味,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和主动学习的源动力。
4“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
既然任何软件(技术)都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终目的,那么我们何不以实际问题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把具体的软件只看作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手段而已。“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可以用图3来加以说明: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重点强调“我想干什么”。以“我”为中心,让软件来满足“我”的要求,从传统的“你能干什么”转变到“我想干什么”上来,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现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如以解释、说明:
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要写一个报告(或总结)之类的工作。我们把它归纳一下,无非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首先要写一个初稿,然后要对初稿进行反复的修改、润色,直到满意为至,最后用一定大小的稿纸,一定的格式,一定的字体把它再抄写一遍。这样的工作我们完全可以用一个字处理软件来实现。同理,在一个字处理软件中我们也是按照同样的顺序进行,首先需要写初稿,即文字的输入,当然可以有多种输入方法,有键盘输入法;手写笔;语音输入法;扫描+OCR法等等。具体的输入方式有区位码,全拼,双拼,智能输入法,五笔字形法,表形码等,不管怎样它如何的变化,无非就是要解决一个文字的输入问题。接下来要对初稿进行修改,即编辑。若发现有字错了,要修改它,字处理软件一定会提供修改功能;发现丢了一个字,字处理软件一定会有字插入功能;若要调整段落的顺序,字处理软件一定会提供块的移动功能,如此等等。最后为了使我们打印的文稿美观、大方,就要对文稿进行排版。在这里我们是先提出一个要求,然后到软件中去寻找能满足这种要求的功能。要有这样一个信念,只要你能提出的要求,软件一定会具有这样的功能,因为软件就是为我服务的。若软件真的没有提供你所要求的功能,那我们可以毫不客气的更换软件,找一个更能满足我们要求,能为我们提供更周到服务的软件。
再来看看日常生活中的绘画。当我们坐下来绘画时,我们需要什么东西呢?最主要的要有一个画布(或画纸);许多各式各样的画笔;还有各种颜色的颜料。好了在Photoshop中同样有与之对的视图,工具条,调色板。
学习一种计算机语言也是如此。当我们编写一个程序时,先提出一个功能,然后再到语言中去寻找能实现此功能的语句。而不能先有语句,再来看它能实现哪些功能。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的介绍,若采用从要求到软件(或语言)的教学模式,重点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人在学习、使用中的主动权和主导地位,真正把人从众多的软件和语言学习中解脱出来。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笔者先后进行过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图形图像软件培训;桂林市地税局干部培训;广西区干部培训等多个计算机培训班的教学实践,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员的好评。
5结论
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主要取决于教师在对知识本身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不能仅局限于一种或两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童慧儿,于可红. 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 浙江体育科学,2006,(1).
[2] 谢爱武. 论“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J]. 珠江工学院学报, 2005, 19,(5).
[3] 杜伟略. 浅谈教学中的以人为本[J].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3).
[4] 曹彤,管华. 浅谈以人为本的多媒体课堂教学[J]. 中国冶金教育, 2001, (6).
[5] 杨德广. 树立“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J]. 大学教育科学, 2005, 93, (5).
[6] 肖炬元. 树立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观[J]. 教育探索, 2005, 180,(6).
[7] 谭厚国. 现代教育评价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6, 8,(1).
[8] 陶敏.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6, (3).
作者简介: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碱解氮;全氮;含量;空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 S15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213-02
氮素是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是土壤养分最重要的指标,土壤中氮素的丰缺及供给状况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多为陆地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土壤碱解氮是衡量氮素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能够灵敏地反映土壤氮素动态变化和供氮水平[1-3]。土壤氮素受土壤有机质、外界干扰[4]和植物群落[5]等的影响。另外,农业栽培措施(如轮作、施肥)及利用方式的转变(如放牧草地转化为耕地等)也影响土壤氮的数量和结构[3]。土壤氮素由多种形态氮组成,其形态是影响植物利用土壤氮素效率的因素之一,各种形态氮的动态平衡是土壤肥力保持和提高的重要内容之一[6]。目前,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做了大量的研究,而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坡位处土壤剖面下土壤氮素的分布规律的详细研究较少。因此,该研究选取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抚仙湖流域尖山河小流域典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氮素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以为该小流域内坡耕地施肥及退耕还林还草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珠江南北盘江上游岩溶区域的玉溪市澄江县抚仙湖流域尖山河小流域,隶属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养白牛村委会,北接龙街镇广龙村委会,南接禄充管委会,东临抚仙湖,西接晋宁县,地理位置为东经102°47′21″~102°52′02″,北纬24°32′00″~24°37′38″,流域总面积35 142 km2。研究区地貌类型为中山高原地带,多年平均降雨量1 050 mm,干湿季分明,雨季为5月下旬至10月下旬,暴雨基本出现在雨季,年平均径流深30 mm,年均蒸发量为900 mm。流域土壤主要是红紫泥土和红壤。在小流域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次生林地、坡耕地、人工林地及灌草丛地。次生林内乔木主要为云南松、旱冬瓜,草本种类有紫茎泽兰等;坡耕地主要种植烤烟;人工林内乔木主要为云南松、蓝桉,草本种类有紫茎泽兰等;灌草丛地内主要草本种类有紫茎泽兰、黄茅等。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品采集。确定采样点之后,对以上4种土地利用类型坡上部、坡中部及坡下部0~60 cm土层按分层取样法(0~20、20~40、40~60 cm)取样,每个样点重复取3个样作为平行,3个重复之间水平距离为5 m,坡位之间的间隔为10 m。将所取样带回实验室后立即将鲜土样在室内铺于牛皮纸上,自然风干后去除石块、根茎及各种新生体和侵入体,研磨,过筛后测定土壤含水量及土壤各养分含量。
1.2.2 相关计算及数据分析。采用SPSS11.5实用统计软件和Excel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坡位土壤全氮的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的全氮含量均出现表聚现象,且从表层到深层都呈现递减趋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坡位处土壤全氮含量都呈现出坡下部>坡中部>坡上部,可能由于研究区域多雨,长期冲刷使许多矿物风化产物随着地表和地下径流由高处向下坡位及其坡脚淋洗迁移,下坡位或坡脚是其他坡位水土流失的汇集。在次生林、坡耕地、人工林和灌草丛中,土壤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67.7、205.9、183.0、273.0 g/kg,依次表现为灌草丛>坡耕地>人工林>次生林,原因可能是草地草本植物分布广泛,具有致密的浅层根系,可以富集土壤养分[4-5],坡耕地由于人为施肥等对坡地土壤养分影响较大。进一步分析可知,土壤氮素含量中人类影响因素占主导地位,且与人类干扰强度呈正相关。在土壤垂直方向,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全氮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加深均呈下降趋势。0~20 cm土层,次生林、坡耕地、人工林、灌草丛的平均全氮含量分别为203.0、281.0、205.0、331.8 g/kg,20~40 cm土层全氮含量分别为172.2、209.9、191.4、291.7 g/kg;40~60 cm土层全氮含量分别为149.1、170.3、167.2、233.4 g/kg,说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的全氮含量均出现表聚现象,且从表层到深层都呈现递减趋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坡位土壤碱解氮的分布
从图2可以看出,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的碱解氮含量与全氮含量分布规律相似,均出现表聚现象,且从表层到深层都呈现递减趋势,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坡位处土壤碱解氮含量也呈现出坡下部>坡中部>坡上部的趋势。在次生林、坡耕地、人工林和灌草丛中,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分别为66.69、71.03、50.68、51.24 mg/kg。与全氮含量分布不同,4种土地利用类型碱解氮平均含量依次表现为坡耕地>次生林>灌草丛>人工林。坡耕地由于人为施肥等对坡地土壤养分影响较大,土壤碱解氮含量中人类影响因素占主导地位。其他3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次生林地土壤碱解氮含量居首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即0~20 cm土层碱解氮含量最大,40~60 cm土层最小。
2.3 土壤全氮碱解氮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表明,土壤碱解氮含量与坡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666**(P
3 结论与讨论
(1)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全氮平均含量表现为灌草丛>坡耕地>人工林>次生林;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表现为坡耕地>次生林>灌草丛>人工林;同一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坡位土壤全氮及碱解氮含量均表现为坡下部>坡中部>坡上部,这与高雪松等[7]、龙健等[8]的研究一致。
(2)同一土地利用类型,上层土壤全氮及碱解氮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下层土壤,即0~20 cm土层>20~40 cm土层>40~6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与碱解氮含量之间有着显著相关性,这与龚珊珊等[9]、王洪杰等[10]的研究一致。
(3)土壤全氮含量与碱解氮含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4 参考文献
[1] 张智猛,戴良香,张电学,等.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期内碱解氮、硝态氮时空变化及施氮安全值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4,35(1):38-42.
[2] 施春健,庄秋丽,李琪,等.东北地区不同纬度农田土壤碱解氮的剖面分布[J].生态学杂志,2007,26(4):501-504.
[3] VITOUSEK P M,ABER J D,HOWARTH R W,et al.Human alteration of the global nitrogen cycle:Sources and consequences[J].Ecological Appl-ications,1997,7(3):737-750.
[4] SILVEIRA M L,COMERFORD N B,REDDY K R,et al.Soil properties as indicators of disturbance in forest ecosystems of Georgia,USA[J].Ecological Indicators,2009,9(4):740-747.
[5] 杨成德,龙瑞军,陈秀蓉,等.东祁连山不同高寒草地类型土壤表层碳、氮、磷密度特征[J].中国草地学报,2008,30(1):1-5.
[6] ISHAQ M,IBRAHIM M.Tillage effects on soil propertie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Punjab,Pakistan[J].Soil&Tillage Research,2002,68(2):93-99.
[7] 高雪松,邓良基,张世熔,等.不同利用方式与坡位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2):53-56,60,79.
[8] 龙健,黄昌勇,李娟.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1):76-79.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物联网;煤炭企业;车辆装载运输监控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2-0241-03
Abstract: Paper describes some of the problems occurring in coal enterprises during loading and transportation, we proposed the use of cloud computing and internet of things to solve this old problem. It introduces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s of coal vehicle loading and transportation monitoring management system architecture diagram. And on its basis, it details the application layer, the platform layer, the infrastructure layer. The system has solved the co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loopholes in the way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and transportation, improv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level and management efficiency.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al enterprise; loading and transportation vehicle monitoring management system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加剧,成本已经成为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开始重视降低成本的一个原因。特别是现在煤炭价格不高,各个企业都迫切的需要降低煤炭的成本。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如在内部管理和销售等环节上降低成本。在煤炭企业内部进行管理的软件较多,起到了降低煤炭企业成本的作用。但是对于煤炭的运输环节,各个煤炭企业一直重视度不够。以往总是通过人工管理,成本较高,效率较低,且容易造成人员疲劳而产生装卸和运输管理上的漏洞,给企业带来损失。随着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这些新技术引入到煤炭企业的装卸和运输过程的信息技术开发中,可以解决以前不能完全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最终使煤炭生产企业受益。
在煤炭车辆的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可以在煤炭车辆上装有射频识别(RFID) 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使得车辆与系统总部始终保持信息交换和通信,从而达到利用物联网在装卸和运输途中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功能,实现了煤炭企业在装卸和运输途中的基础网络。
通过云计算平台,可以解决企业自己组建平台时存在购买软件成本高或者自己开发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减少了不菲的硬件成本和需要面对不断升级和改造的要求,还有也解决了要面对高额的维护费用等问题,达到了减轻煤炭企业负担的目的。云计算平台还具有运算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特别适合对煤炭车辆进行监控时处理大量图像问题的需要。因为图像处理本来就是高维数据的问题,对硬件要求比较高。为了实现对运输过程中的煤炭车辆进行实时监控,需要对图像的处理速度快。
1 煤炭车辆装载运输监控管理系统平台建设
通过对煤炭企业的车辆在实际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的调查和研究,提出了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煤炭车辆装载运输监控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煤炭车辆装载运输监控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从图1可以看出,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煤炭车辆装载运输监控管理系统包含三层,应用层SaaS,平台层PaaS,基础设施层IaaS。通过企业客户端的台式电脑,笔记本,手机,移动手持终端,平板电脑和承运商客户端的台式电脑,笔记本,手机,移动手持终端,平板电脑,分别接入应用层。
2 系统架构
2.1 应用层
应用层设计包括客户管理、提货管理、车辆信息管理、车辆装载管理、车辆运输监控5个子模块。它是根据客户在煤炭车辆装载运输监控管理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具体功能而建立起来的模块。
1)客户管理。该模块对购煤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包括客户基本信息、客户性质、客户信用。其中客户基本信息又包括客户的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地址。客户性质包括事业单位、国有、民营、私营、个人。客户信用是客户及时还款或者预付款情况,根据以前的信用情况进行判断,此次是否给予发货。包括预付款记录、欠款记录、还款记录。
2)提货管理是对客户提货的相关情况进行管理的模块。包括提货单管理、余额管理。提货单管理包括了提货的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地址、提货品种、提货数量、提货时间、经手人。余额管理是客户此次提货后剩余货款或者欠款数额,如果是有欠款还要有还款日期及担保人信息。
3)车辆信息管理是对实际运载煤炭的车辆的信息进行采集管理。为购煤客户选择车辆时提供信息,并能够让客户自主选择运输车辆。它包括车辆所属单位信息、车辆类型、车辆载重量、车牌号、车辆司机信息、车辆选择。
4)车辆装载管理包括排队管理、上磅管理、提货单审核、发票管理、领导审核。它是对运煤车辆在运煤场进行装载过程的管理,通过扫描车牌号进行上磅管理,通过电子签名进行提货单审核和领导审核。根据客户的需要,发票可随车带给客户、邮寄客户、客户自领、并且在发票开出后发送邮件通知客户。
5)车辆运输监控是对运煤车辆在运煤途中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管理。该模块是利用物联网技术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是应用层的重点模块。包括信息发送、煤车定位跟踪、煤车历史轨迹、监控查看、预警功能。信息发送包括人工信息发送和自动信息发送。煤车定位追踪包括煤车位置追踪、煤车车况信息追踪、煤车定点定位追踪。煤车定位追踪能够实时把煤车运行到哪里显示在地图上,并且能够把煤车的方向,运行速度标示在地图上,并且具有放大、缩小等功能。煤车历史轨迹可以查询每辆车在需要查询的时间段内的历史轨迹,并且可在地图上弹出个对话框显示其方向、速度、图片等。监控查看包括历史视频查看、实时视频查看。历史视频查看可以对煤车所有时间段的视频进行播放查看。实时视频查看则是可以在线实时查看任意车辆的运输情况的视频。
预警功能包括预警提醒、风险提醒、警情处理、违规车辆信息。预警提醒包括不按照规定路线行驶的预警提示;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到达预定运输地点的预警提示;发现半路卸煤、偷煤、换煤的预警提示;煤车超速预警;司机疲劳驾驶预警。风险提醒是煤车进入高风险区进行的风险提醒。警情处理是对煤车进行预警提醒后由工作人员准确及时的进行沟通处理。违规车辆信息是对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运输的车辆和运输途中煤的质量、重量发生变化的车辆信息进行记录,包括车牌号、司机姓名、联系电话、违规原因等。
2.2 平台层
分为系统卸载、系统计费、系统管理、用户管理、使用管理、版本更新、权限管理7个模块。它是根据使用该系统的不同客户需要,进行系统和软件维护。
1)系统卸载是提供系统服务的功能,可进行卸载或重载安装。包括有系统安装、系统下载、系统卸载、系统查障功能,对各个功能的使用有文字描述进行帮助。
2)系统计费是对使用该系统的用户根据其实际使用时间进行相关的计算收费,并对使用不同时长的客户有不同的折扣优惠,并在规定的期限给客户账户发送邮件以核对计费数额。
3)系统管理是对使用该系统的用户进行用户注册、用户登录、用户注销、用户退出等功能。用户注册是使用该系统的用户进行注册登记,包括用户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用户账户、用户账户密码。用户登录是用户通过注册的用户账户和密码进行登录,以能运行该软件。用户注销是用户不再使用该系统后进行相关信息的注销。用户退出是用户登录运行该系统结束后进行退出,以便下次需要时再次登录该系统。
4)用户管理是对使用该系统的不同的用户进行管理,如煤炭企业用户管理、煤炭运输企业用户管理、煤炭车辆司机用户管理,这样三种用户进行管理。分别包括企业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煤炭种类;企业名称、地址、联系电话、信用和商誉、运输车辆类型、以往运输的煤炭企业;姓名、性别、电话、车辆类型、开运输车时间、是否有不良开车记录。
5)使用管理是对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用户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类,以便以后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进一步对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它包括使用信息次数、系统评价、系统问题。系统评价分为好、一般、差三个等级。系统问题又分为功能模块设计是否合理、系统运行是否良好、收费是否合理。
6)版本更新是针对不同煤炭企业使用不同的版本。不同的版本在细节上会有不同,并且根据实际煤炭企业的需要可以不断的更新版本。模块包括煤炭企业类型、版本类型、版本种类。煤炭企业类型包括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版本类型包括特大型企业版本、大型企业版本、中型企业版本、小型企业版本、微型企业版本。版本种类根据具体开发版本的时间设为不同的版本名称。版本更新模块包括版本上传、版本下载、版本在线更新。版本上传是新版本可上传到该模块。版本下载是用户点击需要的版本可下载到指定的下载地址上。版本在线更新是用户可以在在线的状态下更新其所需要的版本。
7)权限管理是对不同使用权限的用户进行管理。如煤炭企业用户、运输煤炭企业用户、购煤用户等分别具有系统不同的使用权限。如购煤用户只能监控到负责运煤的车辆的运输监控,无法看到其他客户运煤车辆的运输情况。它分为用户类型、用户权限。
2.3 基础设施层
分为计费信息、资源管理、数据管理3模块。其中数据管理模块需要较好的硬件支持,客户不需要自己配置实现这些功能的硬件,只需要使用该层就可实现这两个功能。它是对使用该系统不同企业进行管理和满足不同企业对监控和数据处理的要求。
1)计费信息是对不同使用系统用户的详细使用情况进行计费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类型、企业名称、企业联系电话、企业地址、企业历史记录、企业当前计费记录、企业付款情况、联络记录。企业类型包括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企业历史记录包括企业是否曾经使用过云网络,使用多少次,多少时间,收费情况,使用哪个版本。企业当前计费记录是该企业现在租用云网络的情况,使用了多少分钟,哪个版本,收费是多少。企业付款情况包括企业是否及时付款,是否有欠款,欠款是否达到预警线。联络记录是根据企业以往历史使用云网络付款情况,决定是否通过人工沟通及时进行感情联络,了解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更新以满足客户的需要。
2)资源管理,对不同的使用系统的企业进行不同的管理服务,对该项功能设置不同的查看和修改权限。对不满足继续使用该系统的企业可以暂停系统服务。
3)数据管理。对使用该系统的各个用户产生的所有数据根据日期进行保存、查看、修改和删除。各个用户单独拥有使用权限,其他人不能进行查看和修改。
参考文献:
[1] 欧莹元.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研究[J]. 中国煤炭, 2014(7).
[2] 李勇. 基于云计算的煤矿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中国煤炭, 2014(2).
关键词: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油悬浮剂;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飞机防治
中图分类号:S494;S433.4;S76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8-4394-02
四川省盐亭县地处嘉陵江、涪江分水岭之间,属丘陵地区,地势南低北高,海拔350~650 m;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全县有林地面积9.25万hm2,森林植被种类较多,现有森林均系人工栽培。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林是盐亭县主要森林植被之一,分布广,以纯林为主,林相结构单一,在土层瘠薄的坡地上生长缓慢。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俗称小柏毛虫,是柏木林区最重要的食叶害虫,以卵或初孵幼虫在柏木鳞叶上越冬,越冬代危害最为严重[1],以幼虫危害,仅取食鳞叶或嫩枝,受害鳞叶枯萎变黄并逐渐脱落,大范围危害成灾时柏木鳞叶被成片吃光,形似火烧,严重的还被啃食细枝嫩皮,造成林木死亡[2]。蜀柏毒蛾为该县主要虫害,一年发生2代, 2000年以来,年均发生面积1.2万hm2左右,2007年危害最重,达到1.68万hm2。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菌,是一种低毒生物源杀虫剂,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或数种杀虫晶体蛋白。它也是国内外的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研究最多的微生物杀虫菌,已应用于防治鳞翅目、双翅目、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多种农林害虫[3]。本试验重点研究Bt油悬浮剂飞机超低容量喷雾防治蜀柏毒蛾的关键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研制、湖北康欣农用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内蒙古赤峰中农大生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点位于四川省盐亭县云溪镇石岭村西风山和塔子山。试验区为纯柏木片林,面积分别为43.3、43.3、34.6 hm2,平均树龄20年,株高6~7 m,郁闭度0.6~0.8,虫口密度45.2头/株,有虫株率55%,虫龄3龄。2011年4月17日进行飞机防治。
试验地试验期间的气象资料见表1。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即:1. 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450 g/hm2;2. 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600 g/hm2;3. 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450 g/hm2;4.空白对照,未进行飞机防治。每个试验区的山脚、山腰、山顶各选择高度适合的柏木植株7株,共28株做定点调查。
1.4 药效调查
在飞机防治前1 d调查各处理虫口基数,施药后1、3、5、7 d调查残虫数,计算防治效果(防效,以虫口减退率评估);6月25日调查柏木鳞叶被取食情况及柏木被害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飞机防治后1、3、5、7 d调查结果见表2,6月25日调查柏木鳞叶被取食情况及柏木被害情况结果见表3。由调查结果可见,2种剂量的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施药后3 d蜀柏毒蛾出现死亡高峰,现场观察发现害虫停止取食;5 d防治效果达到75%以上,7 d防治效果达85%以上。6月25日调查柏木鳞叶被取食率及柏木被害比例,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具有良好的持效性,能有效降低第一代幼虫对柏木的危害,可以达到生物防治要求。结合防治效果与药剂成本,推荐使用量为450~600 g/hm2。
3 小结与讨论
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属微生物杀虫剂,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黏附性,并能生长繁殖,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苏云金杆菌的传染能力和致病能力提高,害虫死亡加快,防治效果好[3],该药剂对人畜和天敌安全,配药操作时无不适气味、无毒害,也不刺激皮肤。结合防治效果与药剂成本,推荐使用量为450~600 g/hm2。
陈京元等[4]研究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对林间昆虫群落多样性影响,证实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对林间生态安全。喷施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区林间昆虫群落基本种类没有发生较大变化,没有发生某种类生物突然消失的现象,生物多样性水平相对对照区还有一定程度上升,膜翅目昆虫(主要是蚂蚁)和蛛形纲动物(主要是蜘蛛)的种类以及个体数量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参考文献:
[1] 隆孝雄.蜀柏毒蛾虫情监测方法[J].四川林业科技,2001,22(3):73-76.
[2] 常国彬,刘金燕,熊慧君,等.两种杀虫剂对蜀柏毒蛾的生物活性和林间防效[J].中国森林病虫,2011,30(6):43-45.
关键词:泸西;园林;植物多样性;应用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0012103
1引言
园林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景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把“编制城市建成区植物物种多样性规划”列入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水平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
2调查地概况
泸西县位于云南东南部,红河州北部,地处红河、文山、昆明、曲靖四州市交汇处,与贵州省的黔西南州遥遥相望,处于滇中经济圈的节点上,是昆明的“后花园”、红河州的“北大门”。东北面与师宗县接界,东南面与丘北县相望,西南面与弥勒市毗邻,西北面与路南、陆良县相连。县城中枢镇居县境中部,海拔1710m,距昆明市206km。
县域土壤以红壤为主,属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受岩溶缺水地貌影响,植被以次生植被石山灌木林和灌丛为主。年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34.1℃,最低气温-7℃,年均日照2122h,年均降雨量979mm,无霜期272.7d[1]。
3调查方法
调查采取实地踏查的方式,于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对城市建成区内五大绿地进行调查,统计各绿地单元植物种类、生长状况等数据。
4结果与分析
4.1种类及数量
经实地调查,目前泸西县城市绿地共应用园林植物98科243属368种。乔灌草藤竹比例为15∶13∶10∶2∶1,常绿落叶之比为6.5∶3.5。
按进化顺序分,蕨类植物1科1属1种,约占总数的0.27%;裸子植物8科17属31种,约占总数的8.42%;被子植物89科225属336种,约占总数的91.30%。
按生长习性分,乔木种类134种,约占总种数的36.41%,其中常绿植物为81种,落叶植物为53种,常绿落叶比约为1.53:1;灌木种类117种,约占总种数的31.79%,其中常绿植物为84种,落叶植物为33种,常绿落叶比约为2.55:1;草本种类90种,约占总种数的29.17%,其中多年生草本较多,一二年生较少;藤本种类18种,其中常绿藤本为10种,落叶藤本为8种,常绿落叶比约为1.25:1,约占总种数的4.89 %,竹类9种,约占总数的2.45%。
4.2区系组成
4.2.1科的分析
在县城建成区应用的园林植物98科中,应用最多的为蔷薇科,达到27种,占植物总种类的27.84%;其次为桑科、禾本科、木兰科、柏科、百合科、木樨科、蝶形花科、棕榈科、天南星科和五加科,应用种类在10种以上;而樟科、菊科、含羞草科、苏木科、马鞭草科、紫葳科、松科、石蒜科、美人蕉科、夹竹桃科、大戟科、鸢尾科、杨柳科、杉科、忍冬科、槭树科、葡萄科、锦葵科、芸香科、桃金娘科、鼠李科、柿树科、山茶科、莎草科、茄科、黄杨科、海桐花科、杜鹃花科、冬青科、百合科、芭蕉科、紫茉莉科、小檗科、无患子科、卫矛科、苏铁科、睡莲科、山茱萸科、茜草科、千屈菜科、漆树科、牛儿苗科、楝科、金缕梅科、葫芦科等45个科应用种类在2种到9种;酢浆草科、醉鱼草科、泽泻科、榆科、银杏科、杨梅科、鸭跖草科、旋花科、绣球花科、菜科、香蒲科、仙人掌科、西番莲科、梧桐科、商陆科、山龙眼科、山柑科、南洋杉科、毛茛科、马钱科、马齿苋科、罗汉松科、龙血树科、藜科、肋果茶科、蓝果树科、蜡梅科、壳斗科、姜科、胡桃科、厚壳树科、红豆杉科、旱金莲科、珙桐科、凤仙花科、杜仲科、杜英科、唇形科、柽柳科、安石榴科、肾蕨科等41科应用种类仅为1种。
4.2.2属的分析
在科下属的等级中,应用最多的为榕属(桑科),达16种;其次为含笑属(木兰科)、女贞属(木樨科)、梅属(蔷薇科)、扁柏属(柏科)、圆柏属(柏科)、木兰属(木兰科)、樟属(樟科)、沿阶草属(百合科)、美人蕉属(美人蕉科)、鹅掌柴属(五加科),应用种类都达4种以上;而银杏属(银杏科)等多达184个属的植物都仅应用了1种。
在属的等级中,包含种数在3种及以上的共有26属,对这26属根据吴征镒院士的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进行划分[2,3],一定程度上能代表泸西县城市园林植物的区系分布总体状况。其中热带区系属15属,占总属数的57.69%,温带区系属11属,占总属数的42.31%,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之比约为6∶4。由此可知,泸西县城市园林植物具有较大优势的热带区系成分,能较好地符合该区北回归线以北的位置和典型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也能较好地体现本区植物区系由温带向热带过渡的性质。
4.3应用广泛性及生长状况分析
通过对建成区范围内的103个基本绿地单元进行实地调查,统计同种植物在所有基本绿地单元中出现的次数,得出该种植物在建成区内基本绿地单元的使用频度。经统计,建成区使用较为广泛的树种有86种(使用频度6.80%以上),其中乔木为37种,灌木为34种,草本18种,藤本3种,竹类1种。
4.3.1乔木
应用最广泛的37种乔木中,小叶榕应用最为广泛,38.83%的绿地都有应用;桂花、阴香、加那利海枣、女贞、雪松、滇朴、猴樟、南洋杉、枇杷、紫薇、白兰、杜英、干香柏、广玉兰、龙柏、香樟、银杏、大丝葵、复羽叶栾树、黄连木、清香木、日本樱花应用也较为广泛,应用频度都超过了10%;冬樱花、柳杉、雅榕、圆柏、白玉兰、木莲、云南樱花、侧柏、垂枝槐、二乔玉兰、高榕、红花羊蹄甲、乐昌含笑、球花石楠应用频度也超过了6.80%。
4.3.2灌木
在应用最广泛的40种灌木中,金叶假连翘、红花木和光叶子花应用频度最高也最为突出,都达到40%以上;其次为鹅掌柴、苏铁、萼距花、红叶石楠、锦绣杜鹃、南天竹、金竹等7种,应用频度都在20%以上;再次为灰莉、双荚决明、石榴、金叶女贞、月季、八角金盘、海桐、鸡爪槭、小蜡、江边刺葵、大叶黄杨、华东山茶、毛桃、米仔兰、小叶女贞、金钱榕、杨梅、圆叶榕、紫叶李、垂花悬铃花、垂丝海棠、凤尾丝兰、龟甲冬青、花孝顺竹、雀舌黄杨、紫竹、含笑、花椒、黄金榕、洒金千头柏。
4.3.3草本
应用最为广泛的草本植物为肾蕨,其次为银边沿阶草、春羽、吊兰和美人蕉。
4.3.4藤本
藤本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常春藤和三叶地锦,占有绝对优势,其次为炮仗花和常春油麻藤,其余较少。
4.4主要绿地斑块物种多样性
公园绿地中,植物种类最多的为文化中心绿地,达到113种,其次为阿庐公园、滨河绿地和钟秀公园,分别达到93种、58种和53种。各公园绿地植物造景较能体现地方特色,管理较为规范,造景较为细腻,特别是广场绿地配有民族、地域元素的雕塑和小品,整体效果较好,但各绿地植物搭配也或多或少存在较为同质化的缺点。
道路绿地中,植物种类最多的是泸发大街和迎宾路,其次是阿庐大街,植物种类分别为17种、17种和13种。
单位附属绿地中,应用植物种类超过20种的有12个,超过40种的有住建局和泸西一中,分别为47种和46种。新建单位一般养护管理基本到位,少数单位绿化管养不够规范,导致草坪退化严重,植物生长稍显凌乱。
居住区附属绿地以近年来新建居住区绿地率最高,应用植物种类最多,效果也最好,从侧面也说明政府和民众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的营造,生态建设越来越深入人心。
在居住区绿地建设中,应用植物最多的是明珠花园,其次为金桥寨、阳光花园、锦绣园、建馨苑,应用植物种类分别为70种、57种、56种和56种,大部分新建小区物种较为丰富,景观优美,养护到位。
2014年10月绿色科技第10期
宋 鼎,等:泸西县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园林与景观
4.5观赏特性分析
4.5.1观花植物
泸西县城应用的观花乔木有138种,主要乔木有红花木莲、白兰、醉香含笑、云南拟单性木兰、冬樱花、云南樱花、黑荆、滇合欢、头状四照花等;灌木包括萼距花、石榴、华东茶、光叶子花、八仙花、马缨丹等;藤本包括多花素馨、藤本月季、金银花;草本包括万寿菊、孔雀草、萱草、美人蕉、蜘蛛兰等,以蔷薇科和木兰科植物为最多。
总之,由于该地气候适宜、植物搭配等因素,泸西县建成区园林植物基本能做到四季有花,但以春花植物最多,其它季节开花植物相对较少。
4.5.2观果植物
在调查中发现,泸西县园林绿化所应用的观果植物也相对较多,光乔木种类就有73种,分别为银杏、雪松、华山松、罗汉松、云南红豆杉、望春玉兰、山玉兰、白玉兰、广玉兰、大果木莲、红花木莲、白兰、醉香含笑、深山含笑、峨眉含笑、云南含笑、黄兰、乐昌含笑、紫叶小檗、南天竹、石榴、西番莲、丝瓜、佛手瓜、商陆、山桃、贴梗海棠、云南山楂、枇杷、西府海棠、球花石楠、杏、紫叶李、冬樱花、桃树、光核桃、梅、李、川梨、梨、老虎刺、杨梅、辟荔、大果冬青、冬青、多脉猫乳、枣、葡萄、九里香、花椒、复羽叶栾树、川滇无患子、清香木、核桃、洒金桃叶珊瑚、头状四照花、喜树、毛叶柿、君迁子、柿树、糖胶树、法国冬青、皱叶荚、滇厚壳树、假烟叶树、梓、西南猫尾树、天门冬、山麦冬、银边沿阶草、沿阶草、假槟榔和董棕。
4.5.3色叶树种
泸西县建成区应用较多的常色叶树种按树叶颜色可分为红叶、紫叶类、黄叶类、花叶类,约有42种。紫叶、红叶类的有红花木、红叶石楠、红叶李、紫锦木、红叶桃等5种;黄叶类的有金叶假连翘、香冠柏、黄金榕、金叶大花六道木、金森女贞、金叶女贞、千层金、洒金千头柏8种;花叶类的有花叶假连翘、黄纹万年麻、花叶万年麻、欧洲黄梢刺柏、银姬小蜡、银心吊兰、银边沿阶草、花叶鹅掌柴、花叶榕、花叶叶子花、花叶蔓长春、花叶常春藤等12种。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该区处于南亚热带,植物季相变化极不明显,一些很好的秋色叶植物如枫香、银杏、西府海棠、垂丝海棠、冬樱花、川滇无患子、槭树类等虽然落叶,但落叶期短,基本无秋色叶观赏价值。
4.5.4特色观赏植物
(1)万寿菊。万寿菊在该地区已形成产业规模,同时花大,具特殊香味,花期长,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具有泸西特色。
(2)珙桐。珙桐在园林中应用较少,但在泸西文化中心绿地中已有批量应用,效果较好。
(3)永椿香槐。永椿香槐也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为香槐属发现的一个新种,在向阳乡有胸径接近2m的大树,但目前园林中尚未应用,具有较高开发价值。
(4)红花木莲。红花木莲具有较高观赏价值,花果俱美,但由于其对气候适应性较差,目前园林上使用受到限制,但在泸西园林中表现良好。
(5)短萼海桐。短萼海桐株型秀丽,花芳香醉人,目前尚未在园林中大量应用,泸西作为石灰岩分布区域,有较大量短萼海桐野生分布,少量在园林中应用,植株表现良好。
(6)灯盏花。灯盏花也是泸西高园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乡镇有大量栽培,但目前在园林中尚未发现有应用。
4.6乡土植物应用
由于良好的适应性、较低的养护管理成本,加上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明显的地域特色,乡土树种的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
泸西县地处北亚热带地区,境内野生植物种类繁多,特别是石灰岩山地植物,具有较高代表性。目前泸西县建成区应用的乡土树种约有177种,主要有肾蕨、云南红豆杉、山玉兰、大果木莲、红花木莲、云南拟单性木兰、猴樟、阴香、香樟、云南樟、野香橼花、短萼海桐、肋果茶、云南山楂、球花石楠、冬樱花、蒙自合欢、滇合欢、枫香、杜仲、清香桂、杨梅、铁橡栎、滇朴、大果冬青、复羽叶栾树、川滇无患子、小叶青皮槭、黄连木、清香木、头状四照花等。
5讨论及建议
(1)大量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有待开发。虽然泸西县应用乡土园林植物种类较多,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泸西特色,但应当看到,这些种类只占应用植物总种类的48.10%,乡土园林植物的比例还有待提高,按可开发观赏植物资源种类占植物总种类的1/3计算,光泸西县有野生分布的园林植物资源就有700种以上,尚有500种以上有待开发。
(2)加强资金及人才支持力度。一些新建道路、单位、小区的绿化正越来越重视乡土树种,乡土树种的利用强度正不断加大,开发利用的种类也进一步增多,呈现趋好发展态势,但也应看到,泸西县尚无专门的公司从事乡土树种的引种驯化及开发,限于技术条件、人才引进和资金等问题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3)提高绿地建设和养护管理水平。特别在以后的植物配置中,可适当增加常绿树种比例,丰富群落结构,更好地营造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域景观。
(4)做好相关规划编制和实施。做好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及树种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规划的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泸西县志编纂委员会.泸西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2]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13(增IV):1~139.
[3]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增订和勘误[J].云南植物研究,1993,15(增IV):141~178.
关键词:城市化;分层抽样;城市绿地;植物区系
中图分类号:S791.2 文献标识码:
尽管城市只占世界面积的2%,但它消耗了地球75%的自然资源,排放了80%的温室气体,它对生物多样性有重大影响[1]。城市建设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污染和景观破碎化使物种丧失速度加快,城市物理环境改变和强烈的人为干扰将使城市残存生境的生物多样性降低、群落结构简化,城市植物种类构成的变化反映了城市对自然植被的干扰及影响[2]。
植物区系组成是群落结构的基础,对于反映植物群落的性质有着重要作用[3]。植物区系研究是植被恢复的基础,是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提。广州市作为高度发达的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植物种类与区系都会发生变化,分析广州市中心城区绿地植物区系特征,可以为城市绿化、植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借鉴。
1研究区概况
广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理范围22°26′- 23°56′N,112°57′- 114°03′E。广州市土地面积7434.4 km2,常住人口1.27×107,行政区包括荔湾、越秀、海珠、天河、白云、黄埔、番禺、花都、南沙、萝岗10个区以及增城、从化2个市。广州市处于粤中低山与珠江三角洲之间的过渡地带,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水系发达,河道众多,水域面积广阔。广州市位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研究方法
2.1 调查地点与时间
调查区域为广州市中心六区,包括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海珠区、黄浦区和白云区。参考园林普查资料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根据绿地面积和分布情况,按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分层取样,并对荒地进行调查,共调查绿地136个。调查时间为2011年10~11月。
2.2 调查方法
对每个绿地,在对绿地进行样线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绿地异质性确定绿地调查样方数量,进行样方调查。乔木、灌木和草本样方大小分别设置为10m×10m、5m×5m和1m×1m。对于道路绿地,调查100m长度范围内的乔木,调查25m2的灌木,草本样方按照1m×1m进行调查。共调查乔木样方279个,灌木样方522个,草本样方1285个。记录样方的地理位置、绿地类型等,乔木记录物种名称、胸径、冠幅、高度等指标,灌木记录物种名称、高度、冠径等指标,草本记录物种名称、高度、株数等指标。
3结果与分析
3.1 绿地植物种类构成
广州市中心城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23科386属572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13科14属22种,占此次调查植物物种数量的3.8%。裸子植物7科14属17种,占此次调查植物物种数量的3.0%。被子植物最为丰富,共有103科358属533种,其中,单子叶植物20科97属132种,占此次调查植物物种数量的23.1%;双子叶植物83科261属401种,占此次调查植物物种数量的70.1%。
中心城区绿地植物中,乔木种类有214种,隶属于58科145属,占所有调查植物物种总数的37.4%;灌木种类31科67属107种,占调查植物物种总数的18.7%;草本种类最为丰富,物种数达228种,隶属于61科171属,占调查物种总数的39.9%;藤本种类15科19属23种,占调查物种总数的4.0%。
3.2 绿地植物科属组成
广州市中心城区绿地植物,包含10种以上的共有17科,是广州市中心城区绿地植物的主要组成科,共有191属299种植物,分别占中心城区绿地植物总属数的49.5%和总种数的52.3%。其中,含30种以上的科有2个,为禾本科(Poaceae)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共有51属75种植物,分别占总属数的13.2%和总种数的13.1%;含21~30种的科有3个,分别为菊科(Compositae)、棕榈科(Palmaceae)和桑科(Moraceae),共有43属69种植物,分别占总属数的11.1%和总种数的12.1%;含10~20种的科有桃金娘科(Myrtaceae)、茜草科(Rubiaceae)和苏木科(Caesalpiniaceae)等12科,共有97属155种植物,分别占总属数的25.1%和总种数的27.1%。
含5~9种的科有爵床科(Acanthaceae)、紫葳科(Bignoniaceae)和楝科(Meliaceae)等17科,共有73属109种植物,分别占总属数的18.9%和总种数的19.0%。单种科和包含2~4种植物的寡种科共有89科,占广州市建成区绿地植物总科数的72.4%,这些科包含122属164种植物,分别占总属数的31.6%和总种数的28.7%。单种科和寡种科植物主要为蕨类植物和观赏性较强的引种植物。
3.3 绿地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
广州市中心城区绿地蕨类植物属共有5个分布区类型,数量最多的泛热带分布属包括6个属,其次为热带亚洲分布属,包括3个属,世界分布属、旧世界分布属和北温带分布属分别包括2个、2个和1个属。
广州市中心城区绿地植物372个种子植物属涉及13个分布区类型和11个变型(表1),植物区系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以泛热带分布所占比例最大,达30.2%,其次为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占12.7%。中国特有属3个,占0.8%。
表1 广州市中心城区绿地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构成
分布区类型和变型 属数 *比例(%)
1 世界分布 18
2 泛热带分布 107 30.2
2-1 热带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间断 5 1.4
2-2 热带亚洲、非洲和南美洲间断 7 2.0
3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 45 12.7
4 旧世界热带 32 9.0
5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 22 6.2
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 24 6.8
7 热带亚洲 32 9.0
7-1 爪哇、喜马拉雅和华南、西南星散 2 0.6
7-2 热带印度至华南 1 0.3
7-4 越南至华南 4 1.1
8 北温带 26 7.4
8-4 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 2 0.6
9 东亚和北美洲间断 11 3.1
10 旧世界温带 6 1.7
10-1 地中海区、西亚和东亚间断 1 0.3
12 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 3 0.8
12-1 地中海区至中亚和南非洲、大洋洲间断 1 0.3
12-2 地中海区至中亚和墨西哥间断 1 0.3
12-3 地中海区至温带、热带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间断 1 0.3
12-4 地中海区至热带非洲和喜马拉雅间断 1 0.3
14 东亚 17 4.8
15 中国特有 3 0.8
合计 372 100
注:*比例计算时不包括世界分布属。
4结论与讨论
广州市中心城区绿地植物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在中心城区绿地植物中,热带属植物占总属数的79.3%,这与位于广州郊区的流溪河上游保存的常绿阔叶林(热带分布属占78.8%)[4]和邻近的深圳市城市森林植物(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80%)[5]具有相似特征。这说明广州市在城市绿化时,基本使用本地或相近地带植物物种,遵循了适地适树的原则。
城市化对中心城区绿地植物种类有重要影响。尽管广州市中心城区植物区系与整个市域类似,以泛热带分布为主,但是城市化已经使植物种类构成发生了变化,中心城区绿地植物物种数量比市域植物物种数少很多[6]。在未来城市绿化建设中,应该增加城市植物物种数量,增强城市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鉴于城市土地的稀缺性,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采取屋顶绿化、立交桥绿化等措施,增加物种丰富度。
参考文献
[1]Müller N, Werner P, Kelcey JG. Urban Biodiversity and Design [M]. John Wiley and Sons, 2010.
[2]Williams N, Schwartz M, Vesk P, et al.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predicting the effects of urban environments on floras [J]. Journal of Ecology, 2009, 97: 4-9.
[3] 张璐, 谢正生, 陈北光, 等. 广州帽峰山主要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成分分析[J]. 生态科学, 2002, 21(4):320-323.
[5]郭志华, 肖文发, 周云龙. 广州流溪河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地理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5):622-627.
[7] 宋艳暾, 史志华, 余世孝, 等. 城市化对绿地植物组成特征的影响——以深圳为例[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3):615-620.
[9]王瑞江主编. 广州陆生野生植物资源[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
[12]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 云南植物研究, 1991, (增刊Ⅳ) : 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