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16:58:02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教学成果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此次展出的近200幅(件)作品是上海市退休职工大学向该校学习团队“玉兰书画社”以及国画、素描、书法、摄影、编织等近40个班级2000余名学员进行征集、经过专业老师精心遴选而得。这些作品展示了学员们潜心学习、刻苦钻研的丰硕成果;体现了老师们细心教学、乐于奉献的无私精神。作品还充分展示出学员们“最美不过夕阳红”的璀璨人生!
上海市退休职工大学现在有在校学员逾万人,开设课程涉及书画、保健、家政、文艺、钢琴、外语等系列,国画、素描、书法、摄影、绒编等课程一直深受广大老年学员的喜爱和欢迎。今年,上海市退休职工大学将迎来建校25周年,本次作品展也拉开了校庆25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文莱健康游活动隆重举行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2018年度教学成果展演暨师生新年联谊会。首先,我谨代表呼伦贝尔市老年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关心、支持和帮助市老年大学发展的致以美好的祝愿!向为老年大学辛勤付出的全体教师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全校的学员朋友们们表示美好的祝福!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2018年,是改革开放的40周年。40年来,老年教育的从无到有,老年大学的初创到发展,全靠改革开放的正确思想指导和改革创新的有效举措。在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我们的呼伦贝尔老年大学宣告成立。
我校自1998年成立以来,如今已走过了20个春秋。“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0年积极探索,20年稳步发展。一步步摸索前行,一步步脚踏实地,一步步走进了每一位学员的心里。“看今朝,旖旎风光秀。”今年九月,我校顺利搬入位于伊敏桥下的新校址, 多平方米的教学楼使我校风貌焕然一新,为我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也为我市老年教育的长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我校开设了32个专业,89个教学班,现有教师41名。2018年,各位学员在任课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勤奋学习,努力实践,在各自学习的专业上有了很大提高。在学期结束之际我们举办这场联谊会,希望老年朋友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唱出晚年幸福生活、舞动夕阳美丽风采、奏响师生和谐篇章。
今年1月,呼伦贝尔市政府印发了《全市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指明了我市老年大学工作开展的目标与具体做法。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呼伦贝尔市老年大学定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新环境、新起点展示出新风貌。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读一读,再抄写”中的词语。
2、让我们看看子弟兵怎样战斗的?战斗的结果如何?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1、描写场面1:大堤抢险
2、画出描写子弟兵动作神速、奋不顾身、豪言壮语和英雄气概的词语。
3、讨论:“惊心动魄”可以用在哪些情况下?
4、男生、女生分层次朗读。
三、精读第三、四自然段
1、描写场面2:铁汉本色
2、你认为黄晓文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顾全大局、意志坚强、动作敏捷)
3、指导朗读。
四、精读第五自然段
1、默读,找出四个排比句,圈出排比词。
2、说说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3、“闪烁”可以用来形容什么?
4、男生、女生分层次朗读,齐读。
5、练习背诵:试背,齐背。
五、精读第六自然段
1、齐读。
2、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六、完成练习
1、画出感人的语句,自读。
2、造句:回忆使用情境和对象,自己造句,交流,修改。
七、作业
1、背诵课文片断。
2、完成《练习册》。
3、完成《拓展阅读》。
4、完成感想文。
教学反思:
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强化语文诵读训练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他们需要画面丰富自己的认识。
小学生的性格具有情感性的特点,他们需要激情点燃自己的智慧。
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活动中,要重视“读”,读出画面来,读出情感来,在读中激趣、启思、燃情,在读中品味、积累、应用,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美国;大学教师发展;历史进程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6)06-0066-05
大学教师发展(facultydevelopment)广义上指发生在大学教师身上的总体变化,这些变化源于学校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狭义上指为改进大学教师的教学或科研成效而设计的一些发展项目,它包含四个层次:改进课程的设计,改进教学技能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教学发展);提高专门技能或学科研究(专业发展);提高管理职能方面的绩效(组织发展);改变大学教师对自身的理解和认识,改善他们的社会和组织环境,改变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态度(个人发展)。
一、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历史
在美国,大学教师发展长期以来就是增强高等教育活力必不可少的策略和手段。尽管休假年从1800年起就在美国大学实行,但是大学教师发展更多特指学科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对本学科教学的精通。从20世纪70年代起,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侧重培养特定学科领域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新教师的定位、教授职位的审查、学术休假和课程负担的削减等等,后来又扩大为包括专题学术讨论会报告、出公差、教学效能计划。所有这些策略都是为了更好地确保大学教师在高校里的生存和发展。
1.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学教师发展
在高等教育领域,尽管人们对教学改革的关注由来已久,但大学教师发展办公室和中心也只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20世纪60年代教学新方法在高校的推广,其中一条途径就是建立视听中心。最初只是提供一些技术服务,后来扩大为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的咨询。在很多校园里,新的视听中心是管理者的骄傲,也是来参观的州议员的一个必经之地。然而,起初该中心却鲜有教师光顾,因此初建时对教师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美国大学教师发展运动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1970年以前,美国很少有人关注大学教师发展,很少有学院和大学提供持久连续的教学改革项目。第一个教师与教学发展中心(成立于1961年)是密执安大学和密执安州立大学的教师与教学发展中心。
这一时期的教师发展项目和活动只是少数大学的自发行为,大学教师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不管是项目还是活动都是很零星的,不成体系的,主要还是针对教学发展而提出的。全面系统的教师发展项目尚未形成,大学教师发展的概念也不是很明确,还没有人为大学教师发展提出明晰的系统的概念框架。因此,这一时期人们对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解还很模糊。尽管休假年、访问教授和资助出席专业会议在高校中存在已有一段时间,但直到本科教学成为一个主要议题提上日程,大学教师发展才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主要关注点,所以这时的大学教师发展专业人员几乎没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1958~1968年这段时期被称为美国联邦对学院和大学资助的“黄金时代”,因为大学研究费用增至三倍还多。到1968年,美国政府以学生资助、研究经费和建楼及实验室贷款等形式的资助扩展到美国92%的学院和大学。20世纪60年代早期和中期,受政府资助的激励,美国大学继续扩张,博士学位的数量暴增,这种增长有助于保持美国高等教育的扩张,致使综合大学和很多文科学院也都强调教师研究。由于持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显著增长,这一时期的大学教师发展活动几乎全都以学术休假和公休假等形式进行。
2.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大学教师发展
从1970年起,美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格雷厄姆(Graham)(1997)所说的“停滞的十年”时期,渴望获得联邦资助的幻想破灭。美国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高通货膨胀和其它经济危机,导致了入学率的下降和开支的紧缩。这种情况造成了两种结果:教师流动性的降低和学生批评声的增加,学生们普遍认为大学不关注他们的需要。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爆发了学生抗议运动,指责学院式的课程和教学,尤其是某些课程无关紧要以及教学质量较低等问题。由于抗议发生在一流学者最集中的大学,从而摧毁了这样一个神话,即“一位好教师必须做到的是精通其所教科目”。一些非传统研究生数量的增长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他们中很多人要求更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大学教师的平均水平开始上升,教学的重要性也增强了。随着教师职位的减少和学生抱怨的增加,大学开始把教师发展的努力方向放在教学上,积极关注教学的改进,开始重新审视他们的资源及其利用效率。直到20世纪70年代,高校才开始特别关注更有意义和有目的的教师发展,而人们对这一新领域的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增加。
20世纪70年代,很多负责大学教师培训和发展的中心或单位纷纷建立,推动了大学教师发展项目的快速发展。这些中心通常提供短期课程、习明纳(一种研究生讨论班)、工作坊(一种专题讨论会)、咨询和评价。这时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很大程度上主要依赖于来自基金会的外部支持,如丹佛斯、莉莉、凯洛格、梅隆、卡内基、福特和布什基金会等。借助基金会的支持,大学教师发展活动常常与高等教育教学与学习的研究计划联系在一起,如锡拉丘兹大学、西北大学、密执安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截止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过半数的学院和大学都设立了教师发展项目。伯格威斯特(WilliamH.Bergquist)和菲利普斯(StevenR.Phillips)等把这一时期称为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成熟期。在这一时期,有三本大学教师发展的奠基之作面世:伯格威斯特和菲利普斯的《大学教师发展手册》、盖夫(JerryGaff)的《关于大学教师更新》、林德威斯特(Lindquist)的《教学改进项目的设计》。盖夫在著作《关于教师更新:教师教学和组织发展的进步》中明确指出,大学教师发展的三维结构是由教师发展、教学发展和组织发展构成的。在这一时期,美国大学的教师开发者们极其关注在校园内赢得对教师发展活动的信任和支持。有专家称,20世纪70年代是大学教师发展的背景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这些变化包括人口统计状况、学生数量的递减、成本的上涨和职业期望的变化等等,它们开始显著地影响大学教师的工作环境。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制已经逐渐形成并日渐完善,而且遍及到大多数的大学校园。另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进步,尤其是盖夫和伯格威斯特等人澄清了大学教师发展的概念,并建立了概念框架,使得人们对大学教师发展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在校园内,大学教师发展不再是个别学校的自发行为,相关的组织和机构纷纷建立,尤其是在1976年高等教育专业与组织发展网络(POD)的建立,社会各界也逐渐达成共识,从思想上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行动上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大学教师发展不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开始受到多方援助的集体行为。
3.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大学教师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大学对研究的资助上升,而对教学中心的资助下降。继20世纪70年代开支紧缩之后,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开支扩大。大学从私营部门、州和地方政府那里寻求和获得资助。教师招聘继续保持低调,教师职位短缺。另外,一批新式学生进入美国学院和大学的课堂。他们精通技术和多媒体,这就迫使其他教师反思他们的教学方法,并寻找促进学习的备选策略。到80年代中期,大约60%的美国学院和大学都确立了某种类型的教学改进项目,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在校园里很普遍。与70年代相比,大部分大学教师发展项目仍然受到私人基金会的资助,所不同的是,除了私人基金会,还受到一些联邦机构的资助。这一时期,TA发展项目的增长达到高峰,教学与学习中心以及类似的组织机构也大量涌现,大学教师发展开始向组织化方向迈进。这些中心都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而且拥有稳定的经费支持。教师发展项目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全面,覆盖全校,大学教师发展开始系统化、全面化。
在此期间,一些批评美国高等教育及其对本科教育的报告相继出现。这些报告来自国家人文科学基金、美国学院和大学联合会、卡内基基金会的欧内斯特·博耶和全国教育协会。报告指出了高等教育中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报告唤起人们对学院和大学中的科目和课程内容广度不足、预备教师的过度专业化和教学与学习质量下降等问题的关注。报告用足够的事实证明,大学需要给教师和教学以更多关注,重建对教师发展的兴趣。1988年全国本科教育质量改进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是由美国学院和大学联合会以及西北密苏里州立大学发起的,主要探讨了高校教学质量和多样化的问题。教师开发者开始提供不同类型教学策略的信息,这些策略能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这一时期信息技术出现了,并成为全美教师开发者的主要关注点。
在80年代,人们对在职培训的关注远比70年代多,教职员培训项目即便不是普及的,至少也是常见的。问责制在高校的建立,也推动了高校对大学教师发展尤其是教学发展的重新关注。人们进一步肯定了一些大学教师需要通过培训项目提高其教学能力,而管理者需要一些发展项目提高其领导和协调能力,其中大学管理者的专业发展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领域。
4.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美国大学教师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大学教师发展专家开始再次检查他们的作用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例如,提供的资源和激励并不总是充分影响到教学和学习或组织过程,并使之发生系统持久的变化;为教师提供一系列的教学效能习明纳或把一些教学书放在图书馆书架上并不能充分促进课堂中实际的教学技能的掌握;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和了解他们关于什么最能发挥作用的观点是设计有效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的关键,而实现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教师个人的积极参与;在90年代,问责的重要性增强了,高等教育消费者和社会舆论对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提高,希望教师在课堂上有更精彩的表现,希望大学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鉴于以上的背景,90年代大学教师发展又有了新的特点。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在高校中普遍设立,中心的人员配备和硬件设置都大大增强了,高校拿出常规经费来支持中心的发展,教师的个人发展得到重视。针对教师个人的人生规划、职业生涯的工作坊开设起来。针对研究生助教的发展项目也日益增加,增强了研究生的职业技能,为他们以后的求职做了较好的准备。另外,终身教职后的教师发展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也开始强调组织的发展,通过为教师发展创设良好的组织氛围,提高发展的有效性。这一时期,大学兼职教师的发展问题开始提上日程,雇用兼职教师可以大大节省成本,因此各类高校不仅仅是社区学院开始大量聘用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发展也日益得到关注。
随着我们对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解逐渐成熟,大学教师发展的范围已经并正在扩展。教师发展的原始动力——改进教师个人的教学技能——已经纳入到高校的生存需要轨道。现在的发展问题不仅仅要求如何改进教师的教学技能,还要求从总体上实现教师的发展,着眼于如何为教师创造全新的事业选择,如何再开发出吸引新学生群的课程和如何保持大学的活力和竞争力。虽然成功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未必能解决高校中的所有问题,但由于项目的推广,教师态度、过程、体制已经发生了变化。成功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通常对校园有广泛的影响力,所以虽然财政紧缩,绝大多数的大学还是继续坚持教师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由前面的历史不难看出,大学教师发展主要围绕教师个人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学技能。经过过去的三十多年,在高节奏的科技化和全球化的社会,这种传统的甚至有些狭隘的大学教师发展观不再充分地满足教师和大学的需要,大学教师发展当前的努力更多地集中于:应对生命力与更新的问题;加强同事之间的关系,支持既定的大学使命;应对教师和大学的“生存能力”问题。可见,每一时期大学教师发展都有不同的内容和侧重点,这与当时的社会变化和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
二、对我国大学教师发展的启示
随着我国逐渐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和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高校在关注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同时,对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关注,由此也就把焦点集中在高校教师身上。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教师都寄予很高的期望。一方面他们是教育者,负责“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还是学习者,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跟上时展的步伐,传授新的适应时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在国内,上至教育主管部门,下至高校,并没有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
首先,在国内虽然很多人意识到教师需要学习,需要发展,但通常认为学习和发展是教师个人的事,属于自我提升,别人似乎没有这个义务帮助他们。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并没有把教师的发展问题纳入考虑的日程,教师考核远远重于教师发展,对教师发展没有给予积极主动的支持。其次,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又束缚着教师的自我发展,沉重的教学负担,巨大的评价压力,使得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一线上奔忙,抽不出时间自我发展,即便他们很想提升自己,但是缺乏时间和精力。再次,近年来高校也开始重视在职培训,选派一些教师到知名大学进行培训和学习,虽然有成效,但是培训不等于发展,培训是发展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内容,而且教师发展是长期性的计划,不是短期的培训就能实现的。美国的大学教师发展在联邦、州和院校层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教学管理者们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给教师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机会。基于此,国内高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大学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
这里的环境包括校内外的制度环境和心理环境。校外环境,就是国家设立一些针对大学教师发展的专项拨款和基金,为大学教师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资金;教育部成立一些集中的教师发展机构和组织,以负责一些具体的教师发展活动和项目的运作,并评价其实施结果。校内环境,指的是在院校层面重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把教师发展作为一个重要议题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战略轨道上来,为教师发展创设良好的组织氛围,让全校意识到它不仅是教师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学校继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形成教师发展的紧迫意识,成立一些院校层面的中心或办公室,由相关专家负责管理,专门负责本校的教师发展,设计一些适合本校教师特点和培养目标的发展项目。在系所层面上也可以组织一些发展活动或项目,帮助本系所的教师发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同行之间展开合作。在不同的学科之间展开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交叉学科教师的发展,并对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师提供一些发展机会,使发展贯穿教师的一生。
2.采用弹性的评价考核机制
当前高校的教师评价机制,规定得过死,缺乏弹性,没有真正起到以评价促发展的作用。教师在评价的巨大压力下,苦不堪言。一方面,他们肩负着教学的沉重负担,尽心尽力地上课,过多的教学工作量让他们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他们还必须应对校内的各种考核,除了教学,在科研上还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否则任期考核面临不过关的危险。国内的高校教师在考核评价的巨大压力下,发展根本无从谈起。首先在时间上就无法保证,心理上也没有准备。所以,采用灵活的富有弹性的评价考核机制十分必要。教学上好的教师,在考核时要关注到他们这方面的优势;科研上突出的教师,评价时也要注意到。引入同行评议机制,由同行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进行评价,为教师的晋升和留任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并使评价过程更加公正和透明。通过组织一些专门的习明纳和工作坊,分别对这两类教师进行培训。例如,可以组织教学工作坊和习明纳,帮助一些新教师掌握教学技能和方法;组织一些科研工作坊,请一些专家或科研上突出的同行介绍经验,相互学习和促进。另外,要把评价和发展结合起来,以评价结果确定教师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计划,实现有针对性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拓展训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6-0095-02
众所周知,我国大学中的国际市场营销教学还处于理论重于训练、知识的传授重于能力训练的阶段。由于大学的国际市场营销教学中缺少实务型的训练,近几年企业对于经济贸易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实际职业能力颇有微词。大学国际市场营销课的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国际市场营销的实用本领,在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加大对学生国际市场营销必备的商务主题表述能力、商务沟通能力、商务礼仪的行为规范、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的训练,以锤炼学生的商务心理和勇气,塑造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这些实实在在的能力和职业道德,是我们的教育和国际市场营销课中长期忽略的内容,是学生走向未来职业生涯的竞争力,因此,需要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拓展训练。
一、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中的职业能力训练
1.训练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勇气
国际市场营销是非常具有挑战的职业。国际市场的变化性决定了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和方法是不拘一格的,遇见陌生的领域和困难、挫折要在变化中应对,在挑战中发展。作为国际市场营销课的主要训练就是要启发学生富于挑战的精神和创新思维。不要设定标准答案,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和多向思维,探索不同的思路并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挑战老师、挑战权威。鼓励学生之间互动,鼓励学生和老师互动。教师传授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思路,鼓励学生课上、课下研究探讨,对于勇于发言而且营销思路正确的学生予以平时成绩加分激励。让学生在精彩的互动中从不敢说到不怕说、再到抢着发表见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索国际市场营销热点问题的热情和对课程的热爱。要培养学生不怕失败的勇气。
2.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把学生有意识地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例如,通过小组的团队合作来完成对国际市场营销的热点问题的研究和主题演讲,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查阅资料、归纳整理、幻灯片制作、主题演讲语言表达等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作主题演讲的小组进行评议,指出他们在演讲过程中从内容、主题、幻灯片制作水平、服装、演讲的声调、语言速度等方面的优缺点。被评论的小组可以对评论人的观点进行认同或反驳,最后由老师进行评议和给定分数。这种教学方式把枯燥的概念变成了有趣的争论,让学生的国际市场营销思维激烈的碰撞,极大地唤起学生探讨国际市场营销热点问题的兴趣。每个小组都同心协力、不甘人后,争取上乘的表现而积极准备,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商务能力和主题演讲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展示了自己小组的合作能力和彼此的有效配合,使学生认识到团队中他人的长处,因为有机会与他们共事感到骄傲。通过小组的团队合作,学生们认识到优秀的团队就是把平凡的人组织起来做不平凡的事业,对团队合作精神有了切实的体会。此外,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业务有精深的了解,掌握出色的表达技巧,创造能够唤醒和发掘自己和他人潜力的氛围,能够把各种思考清晰地表述出来,小组团队工作绝对认真但并不过分在乎自己,善于与团队建立互信,懂得分享成功。通过团队的有效合作,能够在困难时勇于担当。培养学生对国际市场营销工作有一种衷心的、强烈的、真实的兴奋感,随时冲向国际市场营销的战场,享受国际市场营销所带来的挑战和快乐。
3.训练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真诚是人类交流最有利的工具。为人一定要真诚,世界上不缺聪明的商人,但成功的国际市场营销人士一定是沟通能力超强的。凡是能成功实现自身国际市场营销效果的人的洞察力都是非凡的。所以你在他们面前还是要真诚,把你本色的东西和才能表现出来,会让你赢得很多机会。教育学生对国际市场业务范围要充分了解;要有过硬的业务操作本领,像英语的口语能力、计算机办公处理能力、跨文化的认同能力和商业文化理解能力;要教授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宗教、价值观、思维方式的理解;教育学生赢是国际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实现有效的沟通一定要对国际市场营销环境有充分的掌握,对国际市场营销目标客户有充分的调查和交流;要具备非常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要把营销目的讲述清晰;按计划进行客户市场的开发;教育学生在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要注意网络的安全和保密,重要的合同和重要凭证的电子邮件不要使用免费邮箱,以免造成损失和给客户造成可信度低、实力差的印象。
4.训练学生的着装意识和社交礼仪
要注重仪表、讲究风度。教育学生懂得现代社会是高效时代,可以说初次见面的两分钟内就能形成第一印象,就可能创造或失去商机。因此,作为未来国际市场营销人士应该举止端庄、注意言行,在正式的场合要着装正式、服装搭配讲究;要教授学生着装的艺术和如何展示自己风采的修饰艺术。此外,在国际市场营销课堂上要训练学生谈判、握手、交换名片、参加宴请、发出邀请等社交礼仪的规范,使学生规范自己的商务习惯并树立商务意识;要用脑做事,凡事要落到实处;对于不懂的礼仪要多观察、多思考,如果实在不了解有些礼仪,就可以少动、少说、多看、多听。
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中的职业道德训练
商场如战场,国际市场营销可以说是竞争激烈的战场,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完美的职业道德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要有企业利益至上的职业风范。一个成功的国际型企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是很高的,一个国际市场的职业营销人员的成熟和成长意味着企业付出了巨大的培训成本,如果是个不讲诚信或是个人利益至上之人,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说,教育学生具备诚信、责任感和勇于担当是非常重要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要用感恩的心情对待客户和企业,要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连在一起,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是职业道德的最好体现。针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促进其追求个人商务职业生涯的成功并有助于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1.训练学生遵守时间的习惯
在国际市场营销教学中按照职场规范来约束学生。不来上课、迟到、事假、病假是不允许的,是要扣平时成绩的。因为国际市场竞争是无情的,是没有人同情你的,市场不会因为你有病、有事而停止竞争。严肃的职业纪律可以训练出杰出的国际市场营销人才。教育学生懂得参加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一定要按时到达,不能提前,不能打乱人家的计划,更不能迟到,要准时。如果不能赴约,必须事先通知对方;如确实因某种原因迟到了,也要表示歉意。不遵守时间,无故失约,是失礼的行为,在课堂教学中要严格学生的纪律和时间观念。
2.训练学生创造和谐的客户关系
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的职业,在营销活动中一切商业的智慧和商业的道德都是合作成功的前提。而且国际市场营销的竞争已经不是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是你和你的合作伙伴组成一个供应销售链条和对手竞争,因此要怀有感恩的心情对待你的客户和合作方,要学会赞美对方为你做出的努力。
创造和谐的客户关系是国际市场营销必备的职业道德。要学会发现客户的贡献和优势,无论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多么艰难,甚至多么不确定,但是和谐的客户关系会给合作双方带来愉快,并使大家齐心协力,赢得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成功。
3.训练学生诚信至上的营销理念
在教学中广泛摘选世界经典的诚信至上的案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训练。教学中要强调回馈顾客、感恩顾客是企业形象的最好名片,树立质量意识;重视服务质量,树立服务意识。
为客户提供超越想象的服务。热爱你的客户,视客户为上帝。不论客户的大小、强弱,都要设身处地为客户提供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为己任。像同仁堂之所以成长为百年老店的老字号,实质上就是一直秉承店家诚信至上、顾客至上的理念。通过典型企业的案例介绍,可以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国际市场营销课重点是研究国际市场开拓的方法,国际市场营销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软实力。国际市场营销还是特别富有挑战的职业,它需要具备集专业技能、文学素养、营销技巧、外语沟通、勇气和担当、胸怀和视野为一体的职业能力和宽厚诚信、爱人如己的职业道德。因此,在大学国际市场营销课教学中,通过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展对学生进行国际市场营销能力的拓展和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认同感,促进大学生商务高端人才的培养及职业生涯的成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张佰英 王丽娜:大学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拓展训练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关键词:教育教学;现状;计算机基础课程;发展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提上议程,并成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一课程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且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技术性人才[1]。现今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已经从过去的预备阶段转入了实施阶段,也是从幼稚进入成熟的表现,在进行课程教学中还发展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完善了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但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各项技术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大学生所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也是需要不断更新的,所以,如何发展计算机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1 课程安排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年就要开始学习的,而且是一门必修科,无论是哪个专业的学生都要进行学习,它主要内容是对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详细的讲解介绍,为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奠定基础。在一些条件比较方便的地方,学生们在小学或是中学就开始接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进入大学时已经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如果继续进行基础教育可能会造成重叠教学,不仅浪费学生的时间,还浪费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原本可以给供给其他学生使用的机房被白白占用,所以对于这些同学应主要进行综合素质培养[2]。但是,同一批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有条件优越的地方,自然也有条件艰苦的地方,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在重复教学的基础上又能完成有需求同学的基础教程,值得我们思考。
1.2 课时安排
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像传统的理论课程,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时,要多给学生们实践的机会,因为这门课程是需要自己亲身操作才可能学会的,而不是单纯的听老师讲课就能明白。在很多高校中,由于学校自身条件的影响,学生的理论课程时间总是比实践课程多了很多倍,这种情况下,学生是很难真正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的,更不可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的运用。所以,在进行课程教育时,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安排要合理的进行。正常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和实践的课时安排基本上是相同的,二者间隔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及时的运用在实践课程中,从而加深印象,并且在不断的涉及新知识时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在有些比较难学的计算机课程中,也可以适当的偏重于实践课程,比如VF编程,在这门课程中有一定的数据库编程[3],即使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在学习上也是有些困难的,所以需要对它加强练习,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透彻,学好学精。
1.3 实践安排
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做到有效的结合。即使保证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在课时上对半分成,但是由于机房应用较为紧张,很多情况下都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分两部分集中的进行,这样就严重违反了两者相互交替进行的原则,使教学效果无法达到最初的预计效果,付出同等的教育力度却无法得到相应的教育结果。
2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发展
2.1 分层教育
上文中提到,新生在入学时由于各地区教学环境不同,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程度也不同,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在新生入学时可以通过测试的方法对学生有关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根据测试结果,将新生分为不同的班组,根据每个班组同学的基本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2.2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不同于中学小学的原因主要在于它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主,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4]。所以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时应该开设多项计算机选修课,使大学生可以自由对其学习的课程进行选择,调动学生的学习劲头。
2.3 改善理论与实践脱轨现状
由于各项条件的限制,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和实践学习会出现脱轨的情况,对于这一现象,可以由学校进行安排,将理论知识的课堂搬进实践学习的机房中,老师在进行理论讲解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导,这样既可以减少对教室的占用率还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而且在进行实践教学时,除了要巩固上课所学的基础知识以外,还应该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并且比较趣味性的实验题目,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灵活掌握。
[参考文献]
[1]李志祥,林克成,李前进,等.项目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2(04):30-32.
[2]刘晓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法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232.
这项调查由华盛顿大学信息学院的技术和社会变革小组(TASCHA)进行,是MOOC发展规划的核心组成部分,由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和网络课程评价网站Coursetalk联合倡议启动。该项调查由非营利性组织IREX管理,旨在利用网络公开课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构成了80%的MOOC学习者。
超过80%的MOOC学习者只有基本的或中级ICT自动在线测试技能,这对于网络公开课主要是由拥有较高级别技能的人选择的普遍观念是一种挑战。
49%的MOOC学习者接收了证书,另有30%的学习者完成一门MOOC课程。这远远高于其他报道中不足10%的比例。
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完成MOOC课程或获得认证。
MOOC学习者的主要动机是获得特定工作技能(61%),为教育做准备(39%),获得专业认证(37%)。
在非MOOC学习者中,缺乏时间(50%)是进行MOOC学习的最大障碍。“许多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MOOC只能由富人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使用,”TASCHA的研究助理教授、首席研究员玛丽亚・加里多(Maria Garrido)说,“我们很兴奋地发现情况并非如此,许多学习者来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群体。”
事实上,在接受调查的MOOC学习者中,只有不到50%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相比于2015年对美国 edX用户的研究,在71%的学习者中,有1/3的受访者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中,1/4的MOOC学习者称高中学历是他们所受教育的最高水平。
在所有接受调查的MOOC学习者中,近80%的学习者已经完成了至少一门课程。而在美国和欧洲,至少完成一门MOOC课程的人数所占比率是不确定的,在这些地区,课程完成率在5%~10%之间。
TASCHA网站的一份声明补充道,“提高MOOC的吸纳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对于边缘人群而言,其意义是明显的。数据显示,MOOC学习者通过网络公开课获得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实现自己的职业愿望”。高完成率和认证率可能与在三个国家的用户主要通过接受MOOC教育提高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或丰富职业生涯,而不是为了享受这一事实有关。经济较发达国家的学习者更倾向于认为学习是为了获得自我满足感,比如,关于Coursera用户的一项研究表明,他们中2/3的人生活在发达国家,并且为了好玩而加入其中远多于其他原因。
该研究了技术是发展中国家在MOOC推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的观点。在受访者中,非MOOC学习者很少用技术原因来解释自己没有进行MOOC学习。如互联网的成本高(6%)、低的计算机技能(2%)、缺乏计算机接入(4%)等因素,是最不被经常提及的理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祝宁、王美晨编译)
德国启动关于数字平台的在线公众讨论
2016年5月30日,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绿皮书,正式开启关于数字平台法律环境讨论的在线参与门户(http://de.digital/gruenbuch)。绿皮书提出了12个论点,并就这些论点提出了52个具体问题,市民、企业、行会、专家等可上网参与这场为期4个月的在线讨论,就搜索引擎、门户评价、个性化定价等主题发表见解。联邦政府将在这场公众讨论的基础上于2017年初白皮书,提出针对数字平台的具体调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