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中数学中的美育范文

时间:2023-08-20 14:47:35

序论:在您撰写初中数学中的美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初中数学中的美育

第1篇

美育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已被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所认识。在数学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正确地欣赏、评价自然美、艺术美和精神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一、教师审美情趣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求知本来是一项费神的脑力劳动,所以有“苦读”之说。有人靠外力的督促,有人靠理性的内驱力,使这项劳动持续下去。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开启了感情的闸门,让枯涩的思想、学理化为清凉的甘泉,汩汩流入学生的心田,那么求知的沉重与艰苦感即可消解,变为轻松愉快的享受,变“苦学”为“乐学”。如在讲《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这一课时,我提出了两个问题:“进入教室,你怎样找到你的座位的呢?到电影院看电影,你又怎样找到你的座位的?”我通过简单的两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上自我生成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水到渠成。这里教师良好的审美情趣起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教师审美情趣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与创造性思考

新课程认为课程不仅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不仅仅是文本课程,同时也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此时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师生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是照本宣科,还是努力发掘?是以“零度风格”共作冷处理,还是以自己的思考与激情,给听者以鲜活的感受并推动听众一起去思考、去激动?诗人苏聪常常“把自己的探索、思考、疑虑袒露在读者面前,请他们同自己一起共思考、共欢乐或共悲伤,相互信任与相互理解便由此产生”。教师对知识的传达,也应如此。

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教学激情,其实就是教师审美情趣自然流泻的主渠道。教学激情犹如火种,缺少了它,就无法燃起课堂上浓密绚烂的求知渴望、思考状态、盎然兴味的光焰。教学激情绝不是浮泛的、做作的虚情假意;相反,教学激情有赖于教师整个人格结构、知识结构、审美理想的全员参与,缺一则无法完成。

如在讲“圆周角定理推广的应用”时,老师提问:“同学们知不知道‘破镜重圆’这个成语?如果小明不慎把一个圆形玻璃镜子掉在地上,打成几块碎片,你能把碎片重新拼成新的圆形镜子吗?”“你认为什么方法最好?你能用学过的教学知识解释这个问题吗?”……课例中,老师用成语“破镜重圆”引发学生帮助小明补全破碎镜子,这就是把课程内容在面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呈现出来。老师的问:“你用什么方法把它粘起来?”引发了学生探究粘镜子的知识,即已知圆心和圆的半径确定一个圆,就是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确定一个圆的知识。此时老师的审美情趣所酿造的课堂氛围是轻松愉快的,并且有正确导向和增进学习兴趣的功效,给学生一种愉悦之感。但这种愉悦应来自教师所传达的知识信息之真与新,应来自教师所运用的那种严谨或幽默的智慧语言,应来自教师激情的火种所点起的情感燃烧,应来自学生因之而茅塞顿开的两种突然领悟。总之,伴随愉悦的是充实感――学识的充实,人格的充实。

课堂上的愉悦是一种深层的心灵反应,它的外化状态更多的应是神情上的默契与会意,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心灵的敏感”,那种“对教育者的语言细微色彩、目光、手势、微笑、思索和缄默的微妙感受”,它是人与人之间,在高层次上,借助认识相通、情感共鸣作为媒介而形成的和谐与超越的境界。所以说教师的审美情趣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将决定教学的向度、深度与广度。

三、教师审美情趣有利于化非审美因素为审美因素,加强教学效果

教学行为是一种有着严格规范的科学,各科教材也都是遵循认识规律,主要从认识的角度考虑编定(包括音乐、美术、语文中的文学部分),绝大部分教材均非审美因素构成,充满灰色的理性。这当然同正处于青春激情阶段的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有距离。缩短以至消除这个距离,只能寄望于教师的审美情趣。而优秀教师总能借助审美情趣,将教材与课堂的灰色气氛转化为明丽欢快的色彩。

爱因斯坦创立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这一理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统一,加深了人们对物质与运动的认识。它的博大精深,它的体系严密,不言而喻。这种理论不是一般人能把握的。可是,爱因斯坦却以一种风趣的口吻对此作了解说:“你坐在一个漂亮姑娘旁边,坐了两个小时,觉得只过了一分钟;如果你挨着一个火炉,只坐了一分钟,却觉得过了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当然,这个诙谐的解说不可能代替相对论的科学研究,但是,整个相对论的精髓与神韵,从这个短小的比喻中,不难心领神会,而且经久难忘。谁说理论是灰色的、死板的?一旦有可审美情趣的调色,它就会流光溢彩,极具生机。

第2篇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综观当本文由收集整理前的教育形势,举国上下正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德育已得到高度的重视,教育界高举“德育领先”旗帜;智育在传统教学中有着深厚的根基,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体育本着全民健身的宗旨,活动有声有势;劳动教育或许与生活实践比较密切,也相应受到越来载多的人的关注;然而,美育?……美育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此外,我们在谈论人文精神的时候,常常把人文精神定位在追求“真、善、美”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之最高层面上,在讨论艺术美的理论中,也常常谈到“真、善、美”三位一体的问题。怀特海曾经指出,初中数学是真、善、美的辩证统一。一个正确的初中数学理论,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真;初中数学理论不管离现实多远,最后总能找到它的实际用途,体现其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这是初中数学的善;初中数学理论本身的奇特、微妙、简洁有力以及建立这些理论时人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初中数学的美。而这些观点在初中数学过程中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吗?没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此,不想夸大美育的作用,但是,作用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确是深感遗憾。值得高兴的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已提出了初中数学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别是“初中数学与文化”这一单元体现了初中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美学方面,这种功能是鼓舞人们对初中数学的追求化为一种对完善的追求。基于此,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或许对中学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美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1.初中数学美的表现

美,作为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初中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我们知道,初中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我们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

初中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初中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初中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

经通过对初中数学美表现的研究,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初中数学中含有美的因素,初中数学发展受美育思想的影响,在此,可以借助古代哲学家、初中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2.初中数学美的功能

审美教育的范围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而且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得到美的

熏陶,美化精神的境界。美育,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初中数学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初中数学美能够培养人们创造、发明初中数学的激情。

(2)初中数学美能启发人们探求真理的思路。

(3)初中数学美感有检验真理的作用。

(4)寓美于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初中数学美感能达到以美启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中数学美之教育途径

在科学美层次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和艺术一样,都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起着陶冶情操,完善思维品质的作用。其中包括:科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探索科学规律获得的愉悦,科学思维方法的美妙等诸多方面。科学美的发掘,可以通过种种渠道进行,包括视觉上的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讶美”,证明技巧运用中的“机智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的“实用美”,撰写小论文时的感受到的“创造美”。在中学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学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的美,如概念之美、证明之美、体系之美、无限之美、平衡之美等方面加以探讨,带领学生进入初中数学美的乐园,陶冶精神情操,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当作为必要的审美示范,引导学生感知,欣赏初中数学美。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将美知识应用于实践,审能教育才有意义,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初中数学美之教育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展示美,二是应用美。其具体探究途径如下:

(1)展示隐含的美。

(2)挖掘初中数学美。

第3篇

一、用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指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是美的,人的爱美天性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数学教师理应抓住这个最佳时期,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浓厚兴趣才能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才能积极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表面上看,数学学习要跟一些数字和算式打交道,确实是枯燥无味。但是,何以有那么多学生深深地迷恋上数学呢?美的吸引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受知识水平、审美能力的限制,面对审美对象往往很难形成理想的审美感,很难把审美客体的真正含义充分体现出来。数学中的简洁与灵巧的美、对称与和谐的美以及深刻丰富的内在美,学生很难自发地去发现它们,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这些审美内容,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从抽象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从逻辑推理中领略到美的神韵、从表面的形式中看到数学中内蕴的那种特有的美的品质。

二、用数学之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美育因素,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语言作为信息载体,在丰富生动的审美教学中,是沟通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媒介,它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用明白、准确、形象、优美、动听、富有情感的语言,不仅可以提高知识传授的清晰度、可接受度,而且可以增强数学语言的艺术性、感染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语言美;在直观教学中让学生欣赏插图、幻灯投影等的色彩美;在计算法则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美;教师以合理的板书,恰当的教学方法,适当的课堂练习,教学的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有条不紊,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体会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和谐美;教师得体、朴素、大方的着装给学生以仪表美的享受;以甜美的微笑,温暖学生的心,让学生体验教师那惟妙惟肖的神态美。

三、用数学之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存在于数学教学的很多地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要学会发现美、鉴赏美,还要学会创造美,逐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在学习、解题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大胆创造,激发美的思维火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乐教对教育教学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使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因为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学生的活动参与、动手操作、主动获取,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灵感,调动各种感官配合工作,有效刺激大脑皮层,使大脑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状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净化心灵,受到审美教育,提高精神境界和审美品味。

第4篇

关键词:助推思维;数学兴趣;知识理解;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352-01

初中数学教学的美学教育,是把数学教育提高到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教育活动,为了保证这个活动顺利进行,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不断更新教学语言,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数学美学教育的彰显形式,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教学效果。同时,数学教师平时要多读一些美学书籍和文学书籍,用美学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去探索数学中的美,用文学书籍中呈现出来的美好艺术享受去触摸数学中的美,寻找数学中的美。美无处不在,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去探索和发现,让“美”贯穿数学教学始终,终结数学课堂枯燥的时代。

一、美学教育可以助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最佳时机。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技能。培养技能的方法很多,譬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变等。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创设思维境界,使学生对数学所彰显出来美让学生感受最灵敏、最强烈、最深刻。感受最深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也就进入了最佳时期,他们会感受到数学中彰显出来的美,从而体验到喜悦和成功后乐趣。数学美的诱发力唤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的奇异之美,陶醉在了数学美的愉悦之中,思维能力得到井盆式爆发。

二、美学教育可以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长期以来,困扰老师们的教学难题是学生对数学课没有兴趣,课堂上打瞌睡或人在教室心在外者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数学课堂上严重捣乱,破坏课堂纪律,与老师唱反调。要彻底改变此种打瞌睡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数学的美学教育上下功夫。为了达到美学教育的效果,可以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形象的直观教具,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等引入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进展情况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用处。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数学家探索数学思维王国的奥妙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献身数学的光荣。还可以把数学教学作高度生活化的处理,让数学书上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都能找到影子,学生会觉得他没有白学数学一场,如此,学生会“不用扬鞭自奋蹄”。

三、美学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的美学教育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美学特征可以将数学枯燥的符号和公式形象化,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利用了美学教育的数学课堂,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会从直观形象上升为理性形象,使学生易于接受。另外,教师通过严密的推理,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图形,科学的板书等作出审美示范,创设思维情境,把数学美简单统一、和谐对称等特征融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会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另外,多媒体教育也是一个能将数学教学美学化的重要工具,通过多媒体的美化,能使许多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使用多媒体,许多需要老师费劲口舌才能表达清楚的概念等,学生会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得到深刻感悟。

四、美学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和加强学生道德修养

第5篇

关键词: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培养思维;陶冶情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060-01

初中数学的教学,绝不只是进行简单的知识传授那样简单,任何学科,都有它一定的美学特征。数学,尤其是初中数学,它的美学特征长期以来一直被枯燥的公式和符号遮掩着,符号和公式成了它的外衣,数学成了一个冷面人。欣赏美,感受美,在美中得到陶冶,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初中学生,作为一个潮气蓬勃的群体,他们对美的感受更加强烈和渴望。发掘初中数学的美,让学生徜徉在数学所营造的美学教育中,很有必要性。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美学教育可以激发学学生数学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长期以来,困扰老师们的教学难题是学生对数学课没有兴趣,课堂上打瞌睡或人在教室心在外者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数学课堂上严重捣乱,破坏课堂纪律,与老师唱反调。

要彻底改变此种打瞌睡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数学的美学教育上下功夫。为了达到美学教育的效果,可以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形象的直观教具,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等引入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进展情况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用处。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数学家探索数学思维王国的奥妙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献身数学的光荣。还可以把数学教学作高度生活化的处理,让数学书上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都能找到影子,学生会觉得他没有白学数学一场,如此,学生会“不用扬鞭自奋蹄”。

二、初中数学教学的美学教育可以加深知识理解

数学的美学教育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美学特征可以将数学枯燥的符号和公式形象化,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利用了美学教育的数学课堂,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会从直观形象上升为理性形象,使学生易于接受。

另外,教师通过严密的推理,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图形,科学的板书等作出审美示范,创设思维情境,把数学美简单统一、和谐对称等特征融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会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另外,多媒体教育也是一个能将数学教学美学化的重要工具,通过多媒体的美化,能使许多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使用多媒体,许多需要老师费劲口舌才能表达清楚的概念等,学生会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得到深刻感悟。

三、初中数学教学的美学教育可以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最佳时机。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技能。培养技能的方法很多,譬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变等。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创设思维境界,使学生对数学所彰显出来美让学生感受最灵敏、最强烈、最深刻。感受最深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也就进入了最佳时期,他们会感受到数学中彰显出来的美,从而体验到喜悦和成功后乐趣。数学美的诱发力唤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的奇异之美,陶醉在了数学美的愉悦之中,思维能力得到井盆式爆发。

四、初中数学教学的美学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思想情操

第6篇

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审美意识

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就是情感教育的目标,情感教育的实质就是审美教育.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有审美教育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要有审美意识.

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不断加强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既肩负着各种专业知识传授的责任,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更神圣的职责是培育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因此,教师应树立“教育是一门艺术”的理念,努力把一般教育创造性地提升到美的高度,以美的教育来塑造人,这样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审美素养. 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审美素养便是渗透美育的必要条件. 因此,审美素养便成了教师必备的素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不断加强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教师的审美素养有哪些呢?

1. 内在审美素养

内在审美素养是指内化于教师自身的心理——文化结构中不可见的、有着一定发展水平和稳定程度的审美素质. 其主要包括教师丰富的美学和美育理论知识、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以及健康的人格魅力三个层次.

2. 审美技能素养

审美技能素养是指流露于教师外部生活层面、具有一定技能的审美表现素质. 其主要包括教师形象美的设计技能和教学美的展现.

教师形象美的设计包括仪表美、教态美和生活审美化三个方面.

仪表美方面. 一方面,教师应当重视穿着服饰,本着整洁、稳重、美观、大方的原则进行修饰,不要穿着邋遢或怪异的服装走进课堂. 另一方面,教师应当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面貌. 事实证明,健康、幽默、活泼的教师总是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畅通无阻,而那些忧郁的教师则难以获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教态美方面. 教师的教态美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个成熟教师的教态总是端庄、自然、大方、严肃的. 教态美一般通过教师的行为举止和神情两方面表现出来. 审美素养水平高的教师只要一走进教室,其举手投足之间都会使学生产生好感,给学生一种审美的愉悦. 神情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乐观向上、生机勃勃的教师总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死气沉沉、冷漠无情,动辄训斥、辱骂,甚至体罚学生的教师,不仅会破坏自己在学生心中的美好形象,而且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教师教学美的展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的讲授表现出来的审美因素. 其主要包括课程审美化技能、语言审美化技能以及艺术表现与批评技能.

课程审美化技能是教师以符合美的形式、比例来设计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的能力.

语言审美化技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将日常生活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并增强其艺术表现力的特殊能力. 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规范,即做到教学语言科学、准确、简练、易懂,能给学生以明;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艺术,即融情入理,富有生动的形象性和情绪的感染力,语速快慢有序、轻重得法,有韵律的、运动的美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觉进入自由的审美境界,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

1. 什么是美

辩证法认为:美和真、善是统一的,和假、丑、恶是相对的. 初中数学是科学美的范畴,初中数学中有着丰富的感性内容和审美意蕴.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 例如,直线刚正,曲线柔媚,三角形富于变化之美,四边形富于对称之美,方形稳重,圆形流转;数学布局的合理性,结构的严谨性,关系的和谐性和形式的简洁性. 其中,有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解题思路的逻辑美、问题中的思想美,以及学生的团结、互助,吃苦、能干,坚强、勇敢,学习上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等都是美.

2. 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

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 例如,在七年级数学第一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的引言中,要求学生观察城市一角的照片,明白照片中的同一建筑物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不一样的,从而让学生感受和体会生活空间的图形是丰富多彩的,并用苏轼写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蕴涵的意境美来升华学生对这章课题的理解,使学生对这章内容的学习充满美好憧憬,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诱导学生创造美

1. 教师应认真设计板书,诱使学生作业时书写认真、规范,卷面整洁、有序

教师的板书认真、规范,能使学生仿效,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规范书写习惯. 教师设计的板书合理、协调、大方、自然、有创意,能给学生以欣赏、借鉴、美的享受,并诱使学生有创造美的欲望,作业时不用要求就自觉地认真、规范书写,保持卷面的整洁、有序. 这种作业及习惯不是在创造美,又是什么呢?

2.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注意科学而富有幽默、风趣、活泼的艺术特点,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像磁铁般地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

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毫无顾忌地、大胆地、声音响亮地、有条不紊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及看法,并争先恐后地相互争辩对方的观点,这种课堂气氛难道不是在创造美吗?

第7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 初中数学 美育教学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应用教师提供的音频、视频、网络资源等材料进行自学,然后将自学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活动,并在教师的辅助下完成相应练习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中对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的激发有利于推动美育教学的展开,因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当与初中数学美育教学相结合,从而实现学生数学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一、翻转课堂模式下开展初中数学美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展开学习的前提,开展美育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数学之美,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会预先为学生准备电子资料,以供学生进行自学,这些资料中包含视频资料与音频资料,这些资料的引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切实的体验到数学之美。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仅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学生往往无法理解数学教育的真正含义,甚至认为数学对现实生活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思想会导致学生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遇到情绪还极有可能对数学产生抵触与厌恶的情绪。而翻转课堂中,教师准备的资料往往与生活联系紧密,能够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与知识相关的典故,让学生了解数学理论探究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博大精深,从而对科学、生命、对自然规律有所感悟。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之美的感悟

数学教育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艺术、文学相似,数学教育同样具有品德教育的功能,但是这种功能是潜在的,必须要进行深入的挖掘。初中生年纪较小,身心发展都尚不成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且思想的可塑性极强,初中生的这种特点为美育教学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数学之美在于形式上的见解、图形上的对称、结构上的严谨以及布局上的统一,在发展的过程中,数学美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过程也是逻辑思维的养成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因此初中数学教育也应当以此为出发点,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数学之美,感受到自然规律的神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他们的思维,使之对数学之美有更深的领悟,例如在讲解多边形镶嵌知识时,可首先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瓷砖进行观察,然后为学生展示体现着镶嵌知识的美术作品,利用颜色与图形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甚至可以自己进行相关创作,这一能够更加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认识到自己也可以利用相关知识进行创作,接着让学生展开对多边形镶嵌问题的探讨,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了解镶嵌中蕴藏的规律与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固定的思维,即通过感知身边的事物,找到其中蕴藏的规律并在实践中获得美的体验。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数学的形式虽然是理性的、抽象的,但是其中不乏有感性的内容,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美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审美想象力的提高,在进行定理、公式的讲解时,直接的讲述不仅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而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在美育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数字、符号设计不同的造型,使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赋予公式或定理新的形象,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用美育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例如,在讲解黄金分割数时,但就0.618这个数字来看,教学是枯燥的,但是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那么教学就会变得简单,可引用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想象,如当人体温度为37摄氏度时,而气温为23摄氏度时人体是最为舒适的,而23与37的比值恰好为0.618,当教师引入这一例子后,学生会来时想象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满足这一关系,然后主动去验证。

二、翻转课堂模式下开展初中数学美育教学的途径

(一)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

教师在授课前应当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实际情况,教师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目标不宜过高,也不可过低,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需求。确定好教学目标后,教师应当准备好想要的教学资料,如视频、音频等,将其上传至网络平台以供学生下载学习,学生在观看资料的同时能够对知识有着基本的了解,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质与数学审美意识。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料时除了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外,还应当对引入具有数学特点的艺术作品,使其能够带给学生最为直观的审美感受,提高数学美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把握好自主学习的尺度

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应当适当把握自主学习的尺度。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时应当保证材料内容不宜过度,一般来说,视频资料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为宜;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在观看教学材料时做好笔记,将有效的知识与不理解的知识记录下来,便于课堂讨论的展开。同时,教师应当告知学生不应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自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课堂知识有所了解,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接受能力与数学审美能力,而在自主学习中遇到不理解的难点是很正常的,学生应当正视自主学习。

(三)积极开展课堂交流

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后还需在课堂上对自主学习的成果进行交流,以小组的形式对自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加深对美育教学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除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外,教师也应当积极参与到交流中,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指导,从而提高美育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对学生自学成果予以评价,以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并对美育教学的成果予以肯定。

三、结语

美育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与想象力,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资料、课堂交流等手段,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完成美育教学,提高美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慧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美育教学[J].教育信息技术,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