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人事信息档案管理范文

时间:2023-08-20 14:47:29

序论:在您撰写人事信息档案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人事信息档案管理

第1篇

一、医院人事档案的概念及其意义

(一)人事档案是医院有关部门按照党的政策,在工作中形成的记载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工资待遇等内容的文件资料。医院人事档案大致可分为三类,即人事档案、科技档案、工资档案。人事档案主要记载个人经历、政治思想等方面的材料,科技档案主要记录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研、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内容,工资档案主要记录职工工资及福利历次变动情况。

(二)人事档案既是真实反映职工个人经历的依据,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依据,更是单位及有关部门选贤举能、知人善任,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与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工作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现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手段陈旧,不利于人事档案的规范管理

在数字化、网络化浪潮的推动下,人事档案管理的管理手段明显显得滞后,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

1.管理较为分散。由于部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及场所的条件限制,较为普遍地存在“多^分散管理”的现象,人事档案、工资档案由人力资源部门管理,科技档案由科技管理部门管理,有些单位的工资档案是由财务部门管理的。

2.手工操作归档。手工操作的档案材料既不利于检索利用,更容易被人为破坏,而且人、财、物的消耗相对较大,大量档案卷宗存档导致成本与支出加大。且形成的档案也缺乏严肃性和多样性。

(二)管理形式落后,不利于人事档案的综合利用

1.现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过多的注重保管而忽视了对人事档案的开发利用。

2.对人事档案的频繁查阅极易造成磨损和意外丢失。

三、利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人事档案的科学管理,为医院发展提供人才信息服务

(一)数字化为人事档案信息的综合提供了物质实现条件基础

1.目前人事档案与其他管理方式中的个人信息存在着较多的交叉或重复,合理整合人事档案、科技档案、工资档案的内容,既可以优化人事档案信息,也有利于节约管理成本,更有利于人事档案的综合性开发。

2.充分发挥目前医疗卫生系统内部已运行成熟的医院信息化系统(HIS),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有效地使用现有资源,提高服务性能。

(二)利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人员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结构完整、操作便捷、系统稳定、安全性能较高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

1.计算机管理档案具有协作性、开放性,能够更加便捷的进行及时更新、查阅,同时还可利用计算机判别、诊断、筛选的功能进行档案鉴定工作。

2.运用计算机进行人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具有占用空间小、储存信息量大、应用能力强、传输速度快等特点,能及时、大量地提供档案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2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职院校;人事档案

引言

人事档案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重要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管理是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事档案从纸质向电子化的转变不仅形成了新的档案管理形式,也对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着严峻的转型,职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双重作用促使学校积极调整档案管理理念,以形成完善、健全的信息服务体系。

1更新管理理念,适应信息化档案管理变革

随着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建立与完善,传统档案管理理念与现代化管理工作之间的冲突也逐渐显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打破保守封闭的管理理念束缚,构建开放管理模式也成为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基本前提。在信息化档案管理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树立主动服务的理念,打破学校的边界,扩大档案服务范围,利用档案资源优势建立动态化的人事档案资料,将人员的各类信息纳入系统管理中来,并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以供相关部门的参考与使用。

2建立档案管理标准,推动信息资源共享

在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共享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职院校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的基本要求。信息共享需要建立规范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高职院校在优化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电子档案进行调整与完善,为人事档案资源共享做好准备。高职院校建立标准化人事档案管理体系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建立管理性标准规范。安全高校的档案管理是确保档案资源利用的前提,对于人事档案而言,形成管理性标准规范也是保护个人隐私的需要。目前我国针对信息安全管理需要建立了相关管理条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高职院校应基于相关规定建立信息管理标准化体系,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2)建立业务性标准规范。业务性标准规范是基于业务处理要求形成的基本规范,包括电子文件、档案的术语标准及管理规范,以及档案在信息化建设中形成的术语标准、资源标识、描述数字档案文件格式、元数据格式等,高职院校在人事档案优化的过程中,应根据业务需要,对档案内容进行提炼与完善,并形成符合档案信息系统的资源,为人事档案的整合与存储提供依据。(3)建立技术性标准规范。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风险也不断增加,技术人员需要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电子文件的存储、压缩格式进行规范化处理,并通过加密处理,形成规范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人事档案资源共享的安全性与有效性[1]。

3引入网络技术,完善档案网络服务平台

以单机和局域网组成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通常只能满足高职院校自身对人事档案的应用需求,难以从社会化服务的角度体现档案资源的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在信息化背景下,应积极引入网络技术,打造开放性的网络服务平台,为高职院校的人才供给与市场人才需求建立联系,推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高职院校在档案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中,应依托网络技术,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1)明确网络服务平台的使用范围。技术人员应根据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特点,明确网络站点的目的以及用户的类型;利用关键信息,如学生的基本资料、学科成绩、职业资格等建立逻辑结构,并形成网络服务平台的基本框架,提高档案信息网络服务的精准性[2]。(2)确定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技术人员不仅要从高职院校内部需求确定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查询提出的要求,还需结合市场竞争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人事档案提出的要求,通过技术手段确定档案网络服务平台的整体风格,兼顾不同服务对象的信息查询与应用的需要,体现个性化服务特点。(3)完善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块,包括用户注册,即高职院校师生以及非校内用户通过界面指导实现身份录入,进而启动人事档案网络服务平台,实现档案资源的在线利用;信息查询,即根据用户身份,提供不同类型信息,根据开放与非开放的区别,提高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保护相关人员隐私;用户服务,即系统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注销用户、删除资料、修改资料、接收信息、刊登资料等服务,确保用户能够实现信息处理,同时呈现更加完善、可靠的人事档案信息资源[3]。

4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构建大数据管理平台

在信息化档案管理过程中,依托“互联网+”模式,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并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大数据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成为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方向。高职院校具备明显的档案资源优势,但是在传统管理模式中,这一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实际的应用价值。在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平台,将档案转化为开发的数据资源,而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建立可视的数据模型,从而更加直观立体地反映个人的基本信息,凸显其优势,并预测发展方向。这无论是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还是企业的人才选择都是十分重要的。高职院校在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需从以下几点入手:(1)建立数据库。从人事档案到大数据资源,需要利用技术手段对档案信息进行转化。随着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推进,电子档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事档案存储的主要方式。基于此,学校可以将电子信息录入网络平台,并根据相应标准建立数据库,形成内容完善,逻辑清晰的大数据库,以供信息开发与利用。(2)建立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在数据资源利用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注重信息质量,利用技术手段建立安全防护机制,弥补信息系统漏洞,提高数据库安全性,确保相关模型分析的真实可靠。(3)引入信息化管理流程。在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中,高职院校应引入信息化流程,通过检索、收集、整理、统计、编研等功能,打造自动化数据处理平台,以挖掘大数据资源,提高大数据分析与利用效率。(4)完善数据处理与开发体系。立足高职院校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对人事档案信息进行大数据开发,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模型,为相关发展决策提供依据,提高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4]。

5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信息时代,高职院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打造专业化的档案管理队伍是高职院校提高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中的管理人员,不仅从技术层面难以适应信息化管理环境,在思想认识层面也缺乏服务意识,导致高职院校的人事档案管理难以建立完善、主动的服务体系。因此,高职院校要依托信息化档案管理转型的机遇,实现对专业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1)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完整、真实、系统、安全是人事档案质量的基本要求,而要想达到这一标准,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在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应根据国家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对其职业责任建立标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2)培养管理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随着档案资源的开发,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的利用率也不断提高,而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应该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兼顾整体管理效果,并通过团队合作不断完善档案服务体系。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加强管理团队培养,利用团队合作优化档案管理模式。(3)加强信息化管理技术技能的训练。高职院校应依托当前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为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技能训练指导,例如结合专门的档案管理软件为管理人员设计技术培养方案,提高其软件操作能力,有效利用软件功能,降低档案管理的失误率。(4)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档案管理本身具有浓厚的服务色彩,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立足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对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打破传统管理理念的局限,从服务角度重新定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结合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将人事档案服务纳入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并在实践中驱动管理人员改善服务;利用绩效评价评估社会体系建设效果,检验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并体现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服务职能。

第3篇

关键词: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人事档案就是对企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当前社会经济以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企事业单位要实现良好的发展就应积极加强人才的管理,认识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人才的稳定、高效发展具有积极地意义。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应积极转变人事档案的管理方法,促进人事档案实现信息化的管理与建设,更好的适应社会以及单位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信息资源来承载,人事档案是对人的成长以及社会经历进行记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不再是传统的纸质管理,将人事档案信息录人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保证人事档案信息的全面、真实,避免出现信息丢失的情况。利用计算机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有助于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有助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人事档案中的信息数量比较大,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管理有助于提高信息的更新速度,强化信息资源的共享,避免传统纸质管理中复杂的工作环节,减少劳动力的支出。通过及时更新人事档案信息资料,企事业单位领导能够更加全面、及时、准确的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为人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效率以及效果的实现,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信息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是在计算机上对档案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和更新的,能够避免破坏原始档案资料,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权威性。人事档案信息的建设应尊重员工,保证员工的知情权,这样人事档案才有利用的价值,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化建设,员工能够通过网络查询了解自己的档案信息,为员工解疑答惑,体现人性化服务。因此应加强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和水平的提高。

二、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策

1.提高对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

当前信息化建设逐渐推进,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动态化、即时性的建设,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应提高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了解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应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纳人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不断提升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效果和水平,对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综合的研究和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2j[,使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高效、顺利的建设与发展。

2.加强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力度

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利用信息管理平台来实现,因此应档案管理以及科学技术人员应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对各种操作系统进行升级,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数据系统,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推进,在人事档案数据系统建设时,应注重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数据管理系统应具有一定的查询、传输、处理等功能3j[,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中,数据库中包含着大量人员信息,这些信息数据是需要重复利用的,因此要以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核心,促进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信息的共享,保证信息资源的科学性、安全性,提高人事档案的信息服务质量,促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高效推进。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

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最终还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在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应努力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中,需要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等进行加工处理,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并通过人事档案管理平台实现人事档案的传输和共享,以便满足人们的人事档案需求。档案管理人员应掌握一定的信息处理基础,明确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以高度的责任感投人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4.做好人事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

由于计算机本身的局限性,使得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加强对人事档案信息安全的管理,在做好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应注重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避免由于档案信息泄露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努力强化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保证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对计算机中的人事档案做好备份工作,并明确人事档案数据库的使用权限,保证人事档案的管理能够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实现人事档案的安全管理。

三、结束语

当前社会经济以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生产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人事档案管理中,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普及,实现了纸质档案向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转变,促进了人事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雨薇,李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设策略分析口].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4(11):148一149.

[2]都小红.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田.办公室业务,2012.11(15):142一143.

第4篇

一、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人事档案是人事、组织、劳资等部门从事人事管理活动过程时在培养、选拔和使用人员工作中形成的宝贵历史材料,记录个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真实和客观地记录和反映了个人经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以及个人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材料。由于多方面因素形成当前人事档案中普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重视不够,表现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在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就是保管的事务性工作,只要不丢失,不泄密,能做好外调、查阅就行了。因此,忽视人事档案工作的管理,诚然档案存在的问题也不会解决,其办公场所、经费、人员没有保障,档案工作也就做不好。

管理人员配置不足,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人事档案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单独存放。然而,由于单位或部门的人事管理人员编制不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量大,通常人事档案管理大多数是由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去做,属于非专业人员管理,并且人员变动频繁,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对档案工作投入不足,因此,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

管理手段也较陈旧,在档案管理手段上,由于没有单独的人事档案管理软件,管理人员一直采用手工编辑、检索,致使人事档案材料不能及时整理归档,出现档案资料不完整的情况。调阅档案时依然采用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

管理人员业务不熟,大多数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业务不熟,对档案的重要性、管理档案的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熟悉,难以适应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2、人事档案保密性不强

根据国家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规定,“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人事档案对当事人保密的目的是出于安全需要和方便组织管理,正是这种高度保密性反而降低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组织意见”本人是不知道,而使档案材料的主观随意性增大。

3、人事档案存在弄虚作假

人事档案的生命在于其真实性,在现有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下,“弄虚作假”现象屡屡出现。如高考、职工调动、就业、报考公务员、考研等,个别人通过在人事档案中修改姓名冒名顶替达到读书、工作、参军等目的。或者是为了竞聘较高级领导职位,伪造干部履历、入党材料和学历证书等。也有单位个别领导通过档案打击报复,给职工带来极大的伤害。不同形式虚假档案现象屡屡出现,使档案管理制度的严肃性、真实性、惟一性屡遭挑战。

4、人事档案材料不完整

人事档案内容短缺,材料内容不完整:如履历表、年度考核表、学历、职称、工资、表彰、处分等材料不全,填写项目不完整。其原因是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及时收集各部门、科室应该归档的档案材料,导致收集档案材料不全;有时只是将档案材料仅作为保存的资料加以收集堆放,没有及时对材料鉴别归档;对档案材料内容未认真审核,造成内容残缺不全。

干部职工对人事档案认识不足。他们在填写履历表、年度考核表等表格时,有的人能省则省甚至不填写,敷衍了事;有的材料如学历、培训、职称等材料留在个人手中,认为自己保管更安全,用起来也更方便,不愿意将材料交给档案管理部门。

5、管理制度落后于人事制度改革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人才流动日渐频繁,选拔和使用人才的手续不断简化。由于人事档案管理落后,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和修正,阻碍了人才的流动。甚至有的单位为了留住人才扣留了档案,造成人事档案材料不完整,给招录单位在人事审核、审批工作时带来不便。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进步,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弊端日益显露。人事信息具有信息量大、管理范围广以及易变动等特点,致使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经常更新人事信息,要与人事信息的变动保持同步。然而,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是以纸质版人事档案为主要管理对象的实体管理模式,使得人事信息的更新相当困难,无法与现代人事信息的变动保持同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事档案管理被赋予了更多职责和作用,其管理模式也逐步由传统的纸质管理变为现代的信息化管理。然而,由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如领导及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意识淡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不大,缺乏资金保障;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技术基础薄弱等等,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进度,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价值和功能的发挥,应该引起有关单位或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

三、如何实施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1、提高领导对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认识

领导要转变观念,在思想上重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树立思想决定行动,要认识到转变观念是全面推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就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而言,一方面,只有进一步提高领导对其重要性认识程度,才能进一步加大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扶持力度,有效协调内部组织、人事等部门,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人事档案管理结构,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还应加大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单位有关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识,组织有关人员积极参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此外,还应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由单一服务职能转变为具有较强综合服务职能的管理。

2、加大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俗话说物质决定意识。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既离不开思想基础,又离不开物质基础,只有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物质投入,才能确保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实现。其中其资金的投入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单位应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筹集足够的资金,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科技程度。同时要根据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项科研成果,推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领域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单位或部门还应充分挖掘自身内部的科技人才,安排其从事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工作,这样,既可以加快单位自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又大大降低了资本投入。

3、培养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

以人为本,培养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人,信息是一种媒介或者辅助工具,因此,应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充分发挥其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价值和功能。树立单位培养复合型人才意识,定期组织相关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能。培训的内容既要突出技术层面的内容,也要突出管理层面的内容;培训要有实效性,使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既懂得管理的相关知识,又精通信息化技术。此外,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不断拓宽自己新知识技术视野,丰富自己档案管理的逻辑思维,进一步提高自身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4、实现人事档案信息“三化”

通过实施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最终实现的目标是“三化”。即档案信息数据化、服务利用网络化以及管理人员专业化。所谓档案信息数据化,是为了改变传统以纸质档案为管理对象的实体管理模式,实现信息查询以及系统设置的数据化。在现代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应以原始纸质档案为依据,将其包含的信息录入计算机,实现人事档案的数据化。此外,为了便于查询,还应对档案资料规整分类,实现人事档案信息数据的分类管理。所谓服务利用网络化,是指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这一媒介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为单位内部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管理人员专业化,是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又一发展目标。人事档案管理的最终实现主体是人,因此,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要求管理人员不仅应掌握最基本的管理知识,还要掌握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只有实现档案信息“三化”,档案管理信息化才会达到其目的。

第5篇

1.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冲击。医院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多采用手工管理的方式,纸质材料的收集、整理、组卷、归档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医院大量的纸质档案还没有完全实行信息化管理,在建立索引数据和档案信息登记时还依靠手工操作,档案资料查询使用上会耗费很大时间和人力。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医院人事管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信息诸如电子文档、影像资料、网络新闻报道等多种信息类型,也需要得到分类收集、整理和归档。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很难适应大数据环境下对工作效率和时间效益的较高要求,也很难实现新的信息流、数据源的存储、提取和使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急需加快信息化实现进程。2.医院人事档案信息数据特征。医院人事档案数据信息好比一个水池,不同种类的信息就是各种颜色的水流,目前来看,这个水池越来越大,汇入不同的信息流种类越来越多、数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医院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呈现出信息量大、信息种类多的特征。随着医改的深入,医院人员结构日益复杂多样,人员数量也在与日俱增,同时由于专业类别不同、编制类别差异、科室情况区分等原因在各个职能部门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档案信息数量庞大。医院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变动、学习学位信息变动,以及频率较高的职称晋升工作、岗位聘任工作工作、职工奖惩工作、考试考核、评先评优工作等都会产生不同种类的信息,其中包括纸质资料,也包括电子信息,使得档案信息种类增多。3.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人事档案管理应为人事管理服务。人事档案作为记录医院工作人员个人履历、工作表现等内容的载体,是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人事决策、职称评审、人员奖惩等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面对海量且种类繁多的人事信息,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依靠人工翻阅检索等方式,费时费力,重复劳动多而且容易出错,显然对于这些人事管理工作中人员相关信息的提取利用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效率低下,同时也使得人员信息更新速度和信息收集范围有限,人事管理的档案材料参考价值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

二、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信息数据不够完整。由于人员结构复杂,医院只对部分有编制的人员具有档案管理权,大量编外人员实行人事,其人事档案则由人社部门指定的机构代为管理。这就造成医院所掌握人员信息不够完整,而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是针对包括人事职工在内的全院职工而言,每次需要查阅非在编人员档案信息时只能由人事档案工作人员去相关机构查阅,这极大阻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也极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由于医院档案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在收集信息过程中欠缺一定的规范性,难免会出现疏漏现象,容易造成信息数据的不完整。2.诸多信息数据源对接困难。在医院人员管理过程中,人事部门所掌握的信息主要涉及工作人员个人基本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党团关系、工资表等信息,而其他信息则掌握在其他相关部门。如医务处对医疗人员能开展的手术级别、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对口支援情况、外出进修情况等信息,护理部掌握着各护理单元中护理人员的考核情况、服务评价等信息,继续教育部门掌握着医务人员的不同类型的考试考核频次、考核结果等信息,质控部门掌握着各个科室质量管理情况,院感部门掌握着各个科室的感控情况,科研处掌握着职工的科研信息,另外还有职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其他信息掌握在其他部门。这些都是医院工作人员评价的重要依据,却分散在各个部门,没有实现信息交流,联通互动,造成人员信息完整度差,各种信息数据也很难实现对接,进一步增大了这些信息的利用难度。3.基础配备不到位。在人员配置方面,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往往是超负荷工作,很难达到每一千人配备一个专职档案管理员的标准,同时,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长期习惯于传统档案管理方式,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理念不够强,而且很少掌握信息统计和整理的方法和技术;在硬件设施方面,各种档案信息的采集整理需要不同的工具来进行,采用不同的载体来储存,而医院往往鲜少在这方面进行全方位资金支持;在软件系统方面,虽然信息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收集整理,但是在信息整合以及检索和开发利用上缺乏行之有效的系统支持,由于不同医院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目前并没有一个适用于不同需求的档案管理系统,因此软件系统就需要根据各自实际进行开发,而这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和试用才能够实现。

三、大数据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供依托

1.大数据带来人事档案信息来源渠道增加。在医院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与人员有关的信息数据。如医德考评会体现医务人员的医德品行状况,进修培训情况会体现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升情况,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等可以体现工作人员的理论掌握水平和操作能力,科研课题、情况会体现工作人员的科研水平,院内外评先评优、社会兼职等可以体现工作人员的社会价值,等等这些信息的大量产生,都可以作为完善人事相关档案信息的来源,会极大丰富医院人力资源数据,作为实现全方位评价人才的重要依据,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相应参考价值。2.大数据有助于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实用价值。大数据带来的人事档案信息的丰富,会是医院管理的巨大无形财富。通过汇集、整合各种信息数据,形成全面丰富的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变被动整理档案材料为主动挖掘档案信息价值,主动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服务。例如可以将个人手术视频、个人典型病例报告、科研专项进展等个性化内容纳入职工个人人事档案,更加侧重对专业技术、科研教学等信息的收集,丰富人事档案内涵。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医院将不同种类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进行数据分析,能够深入挖掘人事档案的价值,有效利用各种档案信息资源,对医务工作者实现更全面的评价,从而实现适才适用,以至于更精准的开发人才资源,更好地服务患者,更大程度的去造福社会。

四、大数据视角下实现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举措

1.树立大数据信息管理理念。医院应树立为培养人才服务的档案观,以大数据视角推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从医院人才发展规划角度而不仅仅是人事档案管理角度来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通过进行顶层设计,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地位,实现人事、医务、护理、继教、科研、质控等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纳入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以大数据的视角,来增强各个部门大数据信息管理意识,推动档案管理方式创新,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2.形成联通互动及时更新的大数据平台。面对庞大的数据源,医院应当在医院内网中构建数字化大数据系统平台,发挥医院信息科职能的同时,引进专业的大数据信息管理团队,研发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信息系统,使各部门、科室产生的各种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得到及时的汇集整理,构建科学合理、分类明确的数据库。利用好医院已有的信息系统,通过技术升级,将医院现有的HIS系统、HRP系统、OA系统等实现数据抓取甚至实现对接,将极大丰富人事管理信息。同时需要注重信息收集的方式的优化,加快将纸质材料转换为电子档案的步伐,通过叠加专有电子水印和电子签章保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提升提取信息的时间效益。另外,人员信息数据及时更新也十分重要,相关部门需配备专职信息统计人员,及时整理和上传各种数据。同时,在信息检索研发方面,要做好意见征求工作,提高信息属性和检索字段的实用价值,在将相关信息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使查询条件更具灵活性,输出报表更符合实际需求,以便于医院及相关部门实现更加便捷有效的人员信息检索和利用。3.完善支持保障措施。在人员支持方面,应组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以及各部门相关信息统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或去有先进经验的医院参观学习,增加沟通交流和技能提升的渠道,不断掌握新技术和新知识,提升相关人员的信息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构建新型人事档案管理团队,提升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层次。在硬件支持方面,医院应加大资金投入,为档案管理部门配备数据记录必要的计算机、刻录机、复印机、数码相机、微缩相机、扫描仪和存储服务器等设备,同时为信息科配备大容量的伺服器,为软件信息系统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在制度建设方面,医院应制定统一的档案管理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录入、修改、和归档、更新信息,将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贯穿到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全过程中,从制度上减少随意篡改、删除档案的可能性,重视考核和追责,确保人事档案在信息化过程中仍能安全有序。在信息安全方面,应加强人事档案信息的保密性管理,严格权限设置,实现信息系统操作记录归档和定期审核,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严肃流程管理和交接制度;另外,需要通过提高数据库的防护水平,及时做好数据备份和防火墙提升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倩.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J].兰台内外,2018(11)下:68.

[2]陈康.大数据时代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刍议——以公立医院为例[J].办公室业务,2019(03)上:136-137.

第6篇

一、 现阶段人事档案管理分析

(一)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从事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仅应具备较高的档案管理技能,同时对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要求较高。现实中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多数并不是档案管理相关主业出身,虽然在长期的档案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档案管理能力,但是计算机技术多数仅限于简单的应用,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撑。由此导致在建设信息化的人事档案过程中,不能快速准确地完成信息的检索和录入。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是难以规避的存在,这也是进行档案管理所必需承担的风险。在信息化人事档案的建设中,一旦发生信息泄露,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现阶段对于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

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客观原因。良好的制度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高效运行的基础,但是,目前条件下相应的保障制度不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设施环境得不到保障,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欠缺,管理模式落后,管理信息不通畅,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无法高效运行,不能为单位和组织发展提供积极动力。在制度建设层面,虽然《档案法》和《全国档案系统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已经颁布并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落实不足,也没有相关的档案管理细则以供参考。因此很多单位内部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成体系的制度,在没有具体实施细则指导的前提下,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长期停步不前,多数单位的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停留在口号中并没有落实在具体的实践上。

(二)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纸质档案管理是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最主要的方式,显然这样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发展的需要,纸质档案管理和保存难度大,而且更新不及时,人事调整,人员成果不能及时反映到纸质档案上,?е氯耸碌蛋赋戮桑?信息准确性不高,而且难以对纸质人事档案进行全面监控管理,一些人员私自更改人事档案资料的现象难以杜绝。实现人事的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及时更新人事档案,提高人事档案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传统纸质档案查询、检索效率低,而且反复查阅还会造成对纸质档案的损坏,增加了档案保管的难度。而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建立相应的人事档案信息库及检索目录,可以大大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

传统的纸质人事档案对于工作人员的能力分析作用甚微,不能快速完成人员的比对与分析,因此,纸质档案的作用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经常被忽略。但是经过信息化建设的档案管理能实现快速的信息筛选和分类对比,完成多个角度的工作人员能力分析,从而为人员工作岗位调整和人力资源配制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在建立信息化的人事档案的过程中,通过人事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对于提高资源的整合能力具有突出作用。

二、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措施分析

(一)增强安全管理。信息化人事档案的安全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严格控制档案信息的访问权限。其次,无关移动存储器不能与信息存储计算机链接。再次,安装杀毒软件并进行定期升级。最后,内部网络特别是存储管理网络不得与互联网链接,建立物理隔离。具体来看应制定详细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和惩罚手段,明确具体负责人的责任和义务,落实安全责任制。

(二)重视系统的定期维护。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信息录入完整详细,数据的完整性是后期管理的基础。其次,培养数据定期更新意识,委派专职人员对数据库进行信息更新和系统维护,人员变动和成长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只有将最新的信息录入系统才能保证系统在使用中的可靠性。

(三)重视人事档案的利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人事信息收集和统计、数据日常维护、信息检索和统计分析。在信息收集和统计过程中应对工作人员按照工作性质进行分类,并按照姓氏和编号分类,然后依据人事部门和组织部门在人员入职、培养和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建立个人电子档案,主要包括学历、社会关系、业务能力和奖惩情况等。便于在后期的工作人员职称评定和升迁中进行比对、同时在离退休人员办理手续的过程中也能提供全面详尽的信息。

第7篇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254-01

一、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事档案的管理方法不能墨守陈规,必须要充分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来丰富手段与方法,比如说信息化管理就是一个典型的方法。但是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却很容易出现问题,例如,信息没有及时更新,档案管理的内容没有随着信息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因此,人事档案要进行不断的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情况,针对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根本性的原因,完善档案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人事档案,方便工作人员信息的采集和整理,为人事工作提供方便。

二、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人事档案的管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要重视它。可是令人担忧的是,它被很多人忽视了。这深层次的原因值得人们去深思。原因是工作单位说这起不到特殊作用,所以对它的管理也就松懈了,与此同时,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低,工作分心,不专业,出现兼职情况。最终导致工作单位没有安排专业人员做好这项工作,人事部门的工作效率低下,而且经常出现错误等很多问题。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重视它,安排一些高端人员来做这项工作,要利用好网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操作这项工作,用它来取代传统的查询人事档案信息的方式。在人事档案管理上,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取得新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应该由档案学专业人才来从事,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许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都是非科班出身,基本上都是单位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因此在人事档案管理上容易造成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甚至缺乏必要的岗前培训,这样就容易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失误的现象;最后,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比较低,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很多员工都是以档案管理部门为跳板,最后调任到其他部门。

三、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思路

(一)增强网络与现代管理的手段

互联网的运用和普及也要求人事档案采取网络管理的模式,合理运用网络管理可以说是非常安全的,可以把人事档案进行归类存档,增加资料记录的条理性和有序性,把杂乱无章的员工档案进行有序分类,并及时保存,不占用空间。网络管理还可以及时刷新档案记录的信息,保证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转变人事档案管理的意识

管理意识和管理的责任感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从事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缺乏管理的意识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树立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是当务之急。首先,到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教育,强化工作人员正确管理档案的工作方法,并告知档案管理工作对于用人单位和其他组织的重要性,使工作人员认识到利害关系,树立起高度的集体责任感和责任心;其次,要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对人事管理工作赏罚分明,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再次,要定期开展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培训,因为实现管理信息化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来作为载体的;最后,要做好对档案工作管理人员进行权利与义务的法治教育工作,使工作人员尊重他人隐私权,做好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

(三)完善和强化信息化管理机制

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需要一定的制度来进行工作的制约,要让员工有一定的约束性,合理、合法的进行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严格做好每一项工作,不管是档案的归档还是查阅,都要按照制度规定的去做,这样才能使人事档案做到最好的管理,对一些有漏洞的制度进行纠正,保持制度的严密性。同时,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要对每个档案进行密码锁定,密码也要让专门保存,不能透漏给他人,还要安装一个杀毒软件,对档案进行定时的消毒,防止一些病毒的侵入。

(四)创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方式

现在的人事档案要实现现代化,运用高科技设备进行档案管理,采用独立的系统进行工作,不仅是做到档案的归档和查阅,还要能有预测、分析等功能,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要比传统的方式快的多,还很方便,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要建立相关的数据库用来管理档案,把档案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合理的运用数据库和系统,实行信息化,无纸化。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也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采取科学高效的方法进行管理工作,完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严守员工的工作信息,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只要在不断创新的完善的基础上,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欣.人事档案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中的优势[J].兰台世界,2013(1).

[2]包太敏.人才交流中心对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对策[J].黑龙江史志,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