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47:18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是直到我教了两年的实验教材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到的。课本无非只是那么薄薄的一本,由几十页的纸张粘帖而成。而新的理念下的语文却是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近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好例子即是说理透彻;用足例子是运用要充分;用活例子是要有创造性。回顾工作之路,在“活”上主要体现在这几点:
一、活化教材、补充教材
语文这一科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打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语文课堂,又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
比如:在学习第三单元课文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把《品德与生活》课本中的夸家乡、描绘家乡的章节引入到语文课中。教学中产生引导学生自主地走向生活,通过生活观察,与家长、亲朋的访谈、询问,利用网络查询等方式搜集家乡风景、特产、人物和建设成就等方面的情况;其次是指导学生将了解到的情况用口头或局面语言的形式进行加工整理;最后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这样一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以致用地快乐。发现生活与语文的天然联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与生活的天然渊源,发现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开发一个无限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从而使学生能自主地、合作地、探究地学习语文,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能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单元主题特点以课文作为源头,挖掘出新的活水,为课文注入新的空气,进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游戏中学习,激活思维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一节课四十钟不可能完全处于学习状态,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开发创造思维,无疑少不了引入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把学习当成乐事。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提高。比如课前品尝“游戏点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预习课文,用知识得到巩固与积累,同时唤起他们的学习需要,使其进入积极主动的状态,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如生字卡片传递,既是对字的认识与巩固,又是词语的积累;课中畅游“游戏世界”,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这样的游戏多运用于生字的认、写学习中。如猜字谜、拼装部件成字等游戏,让孩子乐于学习,游戏于教学。让孩子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自觉参与、主动学习
如在教学《画家与牧童》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充分体验画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师生在交流“还有什么人在夸赞大画家的画?”时,让学生领会到“纷纷夸赞”的意思。另外,教师又以让学生对大画家、小牧童说句话的交流形式,入情入理地体会他们的好品质。这样既注意了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敢于表述自己真实感受的习惯。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再如在识字教学中,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主加拼音、组词,课前预习就要解决一些问题。用查字典、查资料或询问做好提前预习,给学生心灵放飞的自由,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学习潜力就会充分发挥!学习一量和学生个体的经验结合起来,就会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会升华为一种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从识字这个角度来说,就转化为新课标提出的“主动识字的愿望”―“浓厚的兴趣”进面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我教学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有创意。但这却同时带来了不少问题,即放得太多时有些放纵,不易于调控;生生之间缺少合作,自私自利与语文一种人性化教学相悖;生字教学方法单一等。针对生字教学单一问题,我大胆地启用学习班长教学生字(即从班里挑选一个学生临时代替老师进行生字教学)。一个学生一种方法,学生不易枯燥,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加强孩子的合作意识,我先以一种命令式让孩子两两合作确立一帮一互助小组,并定期进行检查,落实合作情况。对合作好的小组进行奖励,调动孩子们的合作兴趣,进而为在课堂上多人小组合作打下基础。同时,合作交流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如果教师能把学习变成乐事,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教学效果必然大大提高。同时也还了孩子一个真正快乐的童年。雅斯贝尔斯《什么是幸福》一书中反复强调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他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真正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诠释了教育的过程。我们的教育应该更多地提出和实施生命教育,使学生拥有自由的空气、民主的精神、平等的对话、心灵的撞击、成长的体验、探索的追求、丰富的生活、未来的憧憬。真正树立终身教育观,让教育成为唤醒心灵的音乐,让学生享受教育,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兴趣教学
文学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美学,作为小学学习的一门必修,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但在调查中发现,小学生普遍反映语文的学习较为枯燥,形式特别单一,更看不到语文中的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语文教学方式的不合理而造成的,所以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使学生看到小学语文中的乐趣是语文教育创新的第一要务,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教学中这一系列的问题锐意创新,力求以创新促进语文教学,以兴趣提高语文成绩。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将提出一种兴趣教学的方法,以期为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提供帮助,为语文教学的创新和语文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 培养人文关怀,学做良师益友
语文是一种美的艺术,是一种崇高思想的载体,在苏教版语文的许多篇目里都充满着人文关怀,比如经典的古诗《回乡偶书》无不透露着人文的美,我们在这些文章的教学中,应尽量避免教条式的灌输,告诉学生要爱国、要爱家乡。人文关怀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文学的灵魂,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真诚探讨课文中的人文色彩,引导学生避掉浮华,领悟课文的精髓。让学生在感悟中对老师、对课文都产生兴趣,乐意去接触,去深入语文的教学。
二、巧妙设计开篇,促进氛围和谐
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端往往是学生深入课堂的基础,因此,老师在课文的学习中,有必要巧妙的设计新课文的开篇,在一开始就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和谐和快乐的氛围。他们的思维,尤其是抽象思维甚至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必须给他们创造这种自主发挥氛围,氛围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这就决定了它是富有弹性的,在不同课文的开端,教师先为课文的学习营造一个合适的氛围是必要的,试着在氛围中让学生由看客成为主人,以一种趣味和好奇的心态投入学习。在实践当中,这种方法是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学生在课上明显更为专注了,不再为语文的枯燥而抱怨,如此一来,成绩的提高必然水到渠成。
三、留下自主空间,引发自主学习
文学的美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其发散性和不确定性,不像数学、科学等学科一样,每个题目的答案都是唯一的,语文的答案可以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学生只有看到语文的这种多样美,才能真正去自主探索,探索文学中的多种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要去定义语文,不要让学生形成语文很单一,语文就是课文的这种思维定势,而是要激励他们在学习中去自主探索。在自由的空间里,学生才能对语文产生兴趣,没有人愿意生活在束缚当中,更没有学生愿意在束缚下进行学习,在开放式的文章学习完成后让学生扩写既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发现语文的开放美和不确定美,像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是当今语文教学所可以采用的。
四、精心设计课堂语言
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多是老师讲解或老师与学生讨论的,作为课堂引导者的老师对课堂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的语文老师必须要让自己的语言简单易懂,并且诙谐幽默,死板的说教是引不起学生兴趣的,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学生反感语文的一个重要要原因。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僵化模式,精心设计课堂语言。这样,才能更加完美的创造合适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投入学习。
此外,老师还可以在文章的教学中运用自己的语言来嘲笑和评价文中人物,比如讲课外读物时,尤其是讽刺性文章比如孔乙己,比如范进等人物。学生对这种讽刺性文章一般都当笑话看待,引不起思考和讨论,而如果老师能这样引导性的给学生指出思索的方向,学生就能体会到到一些有血有肉的文学形象,而不是空洞的文字理解。这种体会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是十分有益的,而小学生自制力差,精神难以长时间集中,所以这种兴趣方法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所必不可少的,从内心的体悟文章才能真正融入语文,获得语文成绩的提高。
结语:语文是语句的美,是描写的美,是开放的美,是人性的美,是快乐的美,但小学生目前对语文的认知还很肤浅,只有让学生体悟到语文的这些美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从兴趣中得到提高。而现在,传统僵化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不足以打动学生的,本文笔者已经介绍了兴趣教学的多种方式,希望能给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借鉴,以期小学语文能真正以创新促教学,以兴趣促成绩。
参考文献:
[1]王芳.应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成才之路.2009(26).
[2]王振忠.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兴趣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1(03).
[3]尚立宽,赵多彩.对沉闷的语文教学说再见[J].甘肃教育.2009(13).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针对性;趣味性;拓展性
语文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养为主要任务,而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如果从本质上看,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至少还反映了他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素养是人的多种素质的综合反映,他决定了学生成长的质量。那么,怎样做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就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能读书能作文,能够以良好的言语,规范的行为,聪慧的心智,高超的技能进行工作、交际的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必须以新课标为指导,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调动学学生的学习性。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尤其应加强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作为在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更有义务和责任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会自主学习,奠定其文学素养的根基,我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针对性
由于本文探讨的语文教学对象是处于童年时期的小学生,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层次以及对语文知识的接受程度。在我看来,小学时期是学生识字学习的重要时期,识字学习任务,对于刚刚踏入学校大门的低年级学生,显得尤为“繁重”。所谓“识字”,不仅要知道如何读,而且要懂得其意,如果教学策略不得法,那么,学生不仅容易忘记如何读,如何写,而且不会正确运用。如何使得学生不仅记得牢,而且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是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所以,作为老师就应当针对这一点多下功夫。教师要根据汉字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即不仅要对学生说明汉字可分为象形字、形声字、指示字、会意字等,而且要向学生讲明白何为象形字、形声字且指示字、会意字等,使得学生不仅记得字音,理解其意,而且在日后的使用中,灵活自如地正确运用。到了小学的中级阶段,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逐渐“出现”了许多的多音字、同音字等。教师要从“细节”上讲清楚其内在的区别和不同的运用方法及正确的使用场景,教会学生正确地记忆、理解和运用,为遣词造句打下坚实的基础。到小学阶段的后期的识字学习中,要正确指导学生提高识字学习中的自学能力,学会查字典。遇到生字,即使不知道读音,也要明白其属于象形字、形声字、指示字还是会意字,并进一步明白其结构、含义等。然后,通过偏旁、结构等字面信息,从字典上查出正确读音,如果是多音字,还要学会从生字的出处,判断生字在该段文字中的正确读音。通过查字典学生字,学生不仅能举一反三地学习到可能存在的多音字的其他读音和使用,而且能学到该字的其他组词方式和词义,也就是说,通过对于每个字的认真学习和掌握,扩展到对于词的学习与了解。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通过查字典能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为进一步学会写作并提高写作能力夯实坚实的文字基础。需要强调的是,年级越低,小学生在识字学习中的遗忘率越高,因此,在小学生识字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循环巩固练习。此外,教师还要正确引导小学生识字,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字”,而且要引导小学生“会学字”,既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达到小学语文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要求。
二、趣味性
纵观我国这些年来的语文教学现状,许多老师都满足于“照本宣科”的陈旧方式。由于语文这一学科的特殊性,不存在像数学那样专门性的思维训练,老师往往可以直接按照书本及教案进行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记忆与背诵。久而久之,语言教学就容易陷入单一枯燥的窠臼,这样极容易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老师对课堂教学方式的懈怠,一味照搬书本,不愿充分挖掘书本知识,也不愿探索如何灵活运用自身修养,从而改善课堂氛围,使得语文教学生动起来。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所以,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学习质量,就得充分发挥授课过程的趣味性,如此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充分激发了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学习才不是一种负担,才是孩子们内在的一种享受。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喜好变化快,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从内心愿意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想让小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那也是不现实的。有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注意力最多也就是20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但是我们如果能够转变单一的教学方法,比如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我们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开展,丰富教学的授课形式,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制定出他们喜欢的各种游戏,把教学的内容融于游戏中,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要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就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不断地丰富教学方法,巩固识字练习。
三、拓展性
一、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学语文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对小学语文的了解,对现代教学工具的运用,以及教学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现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一般关注基础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其实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授与对学生情感的教育是有关联的、相互帮助的,只强调一方面显然是错误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基础知识的传授与人文思想的教育,依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不但向学生充分展示语言文化的魅力,丰富他们的思想情感,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而且要积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现代教学工具不的使用不科学合理。
这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被我国许多小学广泛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图文并茂的课堂教育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但有的学校将多媒体工具当做一种教学新方法,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工具的功能。在课堂上,学生始终盯着大屏幕,老师仅仅进行教学内容的演示,这样让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课,很难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更减少了学生思考的时间。
3.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占主流地位。
虽然素质教育早就开始推广,但传统的教育方式仍然大量存在,黑板、教材在教学活动中仍旧占重要地位,课堂的主体是老师,学生只是被迫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几乎不在。在学习过程中,课堂保守封闭,学生接受的知识只是教材的内容,不能充分了解课外知识,并且老师重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和机械化的学习。时间长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打击。
二、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想创新教学方法,老师首先应该具有创新意识,挑战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设计及组织形式都要积极创新。老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创新教育真正实现,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激励他们运用创新性思维;对学生抱有充分的信心,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积极创设相互信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尽情地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新发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加强合作,丰富教学形式。
老师可以提前依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能力进行合理多样的分组,让不同个性和特点的学生一起相互帮助,学习他人的优点。在课堂小组讨论过程中,老师要积极与学生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情况。同时为了增强课堂讨论的效果,让讨论发挥真正意义上的作用,老师要有目的地进行辅导,让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3.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
小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课外活动,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课外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老师应该积极提倡学生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进行导读活动,这样学生不但能巩固课内学到的知识,而且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另外,要引导学生创办校报、校广播站,为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条件的平台,从而使他们通过课外活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语文教什么: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语文教什么,首先要树立语文的本体意识,基于语言的学习运用做好教学目标的顶层设计。“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1]。新课标中的这句话旗帜鲜明地交代了语文的本体内容――语言文字运用。但是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很难处理好文字运用与思想渗透的关系,往往很难摆脱过分强调语文教学社会功能的束缚,总希望在语文教学中能更好地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以体现语文教学的社会性。新课程实施后,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但并不是要放弃对学生的语文本质的教学要求。如何处理好语文教学工具性和社会性的关系也就成为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难题。
如笔者在第一次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就忽视了学会语言文字运用这一点,其实更多时候教师认为强调语文的社会性好像才是语文教学的高端,字词教学是很容易解决的低层次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对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没有彻底搞清楚,没有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本体内容。笔者之前执教这一课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3.通过对司马迁及《史记》的深入了解,激发学生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
这三个教学目标基本与“教参”如出一辙,尤其是第二点,指向理解司马迁的发愤精神,从言语学习与运用来说,这显然不是语文课程的内容。因此,如果将“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一条加入到教学目标中,切中的恰恰就是语言学习与运用的要害,将语言文字学习与运用落到了实处,既接“地气”,又能从运用语言文字的角度更深层次地理解“发愤”,而不是就文本的理解而理解、感悟而感悟。说白了,目标的精准定位,其实就是在确立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的地位。
二、语文学什么:析词品句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字词教学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初级目标,并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析词品句和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新课标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从语文学习的目标和本质来看,最基本的是要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妥帖,并以运用语言为目标设计学习过程。语文教学在文字运用的基础上,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析词品句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学习课文语言的精确妥帖,比较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乌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如在第一次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是循着策“一词”而动“全篇”的阅读思路展开,设计了“锁定题眼聚焦‘发愤’”“析词品句感悟‘发愤’”“历练表达抒写‘发愤’”“生命感召升腾‘发愤’”四个板块,本以为是一种很不错的教学方式,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发愤”体会了,但品词析句似乎没有落实。所以在第二次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将目标改为“感悟发愤,析词品句”,这样就将教学目标真正落实在了析词品句上。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一连串问题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思想,他们并没有从中获得析词品句的方法,更别说提高用好词语写好句子的自觉,以及运用语言的质量了。为此,在第二次执教时,笔者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析词品句的方法,感受遣词造句的精确妥帖,理解言语表达的方式,始终以学习与运用语言为目标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说这是学习与运用语言一个很大的转变,其实也是回到了语文学习的原点上来。析词品句要教给学生方法,不是简单地找出关键词就可以解决问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中哪些词句凸显了司马迁的发愤?这是上好这堂课的关键,这个核心问题教师一定要想清楚、想明白,否则还是在教课文。对此我们必须“想明白”――语文学什么,析词品句永远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三、语文教学要做什么:关键是通过语言表达去感悟课文思想情感
语文教学还要做什么?最关键的一c就是要有意识地通过课文的言语表达形式去挖掘、发现渗透在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要弄明白是怎样渗透,如何渗透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回到言语运用上来,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其思想情感自然就流露了出来。即在学会语言文字运用和析词品句的基础上,学生能运用自己学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一点,笔者在第二次教学中得到了认识和提高。
如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历练表达来抒写“发愤”,突出“发愤”,写出“发愤”。先让学生交流所积累的关于“发愤”的精彩词句,这样既给学生一些提示,又能落实课标中“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一条。
语文学习是为了学会表达,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写作指导中,以往教师都会强调学生的写作意识。结果,学生的写作意识有了,但是写什么?为什么要写?怎么写?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追求的只是情感上的渲染与共鸣。对此,笔者认为如果能够从课文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去引申,可能更能凸显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同时也具有社会性,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渗透思想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在《司马迁发愤写》一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经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句及素材,把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过程想像着写下来,以此来填补课文中的空白。学生通过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和析词品句的训练,很快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写作任务。有的同学不仅用了好词好句来表达,还把一些相关联的材料融入到自己的表达中来。
语文教学要教什么,让学生学什么,怎样才能学好,看似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实也是简单的问题,语文离不开文字,文字离不开理解和感悟,学习文章和字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运用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方法和出路。
参考文献
[1] 王景.语文教学的典型范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3.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兴趣 能力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具有不稳定、不成熟的特性。因此,对他们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较为艰巨的任务。教师不能像对初中生以及高中生那样采取严厉的教学方式对待小学生,那样只能收到相反的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多变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死气沉沉、只是一味传授知识的课堂,可以通过游戏、表演、猜谜、讨论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给老人让座这一课时,在学生熟读了课文,领会课文大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文进行表演,分派小组,由组员分别出演老人、学生、乘客及司机等。通过表演,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主旨,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通过表演中的对话,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技能,也可使学生树立尊老爱幼、懂礼貌、知谦让的道德观念,有助于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这种表演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在众人面前表达的勇气,有效地减轻了学生怯场所带来的紧张感。可以说这种表演的教学方式从各个方面都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与单纯的书本教学相比,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语文中的一些开放性题目,这种小组讨论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友谊,有利于和谐进步班集体的形成;另外,这也有利于团体成员间的合作与协调,从而使学生树立团队团结的意识。这种趣味无穷的上课方法,益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了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开展语文竞赛,加强师生交流
教师可以以班级或者学校为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举行语文竞赛,如听写大赛、朗诵大赛、成语大赛等,以鼓动学生学习语文。通过听写大赛,可以检验学生对汉字及其读音的学习是否达到标准。对于学生这种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应该予以充分重视,毕竟汉字和发音是语文学习的根基,如果基础知识都无法保证完全正确,那么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将无法顺利进行。比如,朗诵比赛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汉字读音的基础上,得到对全篇课文的朗读训练。与读汉字相比较,朗诵除了要求学生对每个汉字都能够准确发音外,还要求学生根据全文的大意和主旨来确定朗读的感情基调,语气或者轻快、或者悲伤,这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朗读比赛是一项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竞赛。又如,成语大赛则考验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几人为一组进行成语接龙的游戏,看哪个小组能够接得多又快,或者可以考学生成语产生的由来等。通过成语比赛,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语文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文化的悠久历史,体会到我国文化的深厚,让他们以祖国为傲,并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的文化传承任务的艰巨。
此外,教师也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扮演朋友的角色,认真倾听他们真实的想法,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达出来,并给予他们意见和建议,做学生思想和行动上的导师,做他们生活中的朋友,这种平等的交往方式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①对于语文成绩进步的学生,教师应积极地鼓励他们;对于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应指点与帮助他们,为他们指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误区,鼓励他们坚持不懈、不要放弃。教师可以让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去帮助语文较差的学生,这种方法不仅加强了学生本身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还有利于班级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氛围,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增强学生班级荣誉感,促进班集体的共同进步。
三、运用电子教学设备改进教学方式
近几年科技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社会中的各个方面似乎都与电子科技相联系,学校也不例外。如今学校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电子设备,如多媒体、投影仪、电子阅览室及语音室等。这些设备的引入无疑为学校教学方式的创新带来了便捷的条件。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新设备进行教学,将书本上的静态图片通过幻灯片、投影仪等形式变为动态画面,③这样势必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由于学生刚接触到文言文,所以他们理解起来可能会困难些,这时教师可以使用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先利用传统教学讲解让学生明白文言文中词语和句子与现代汉语的不同,再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将每句诗词的意思用图片体现出来,这样的图片再现方法可以让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并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因此,随着时代在进步,教师也应该按照时代的发展改造和创新教学方法,这些新兴的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是教育宗旨所提倡的。④小学生喜欢新奇事物,这些不同往常的教学方法一定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大脑快速发育时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应该把握住这一时期。对于语文的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及时纠正学生汉字发音、汉字字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还应该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改变在学生心中严肃的形象,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平日可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关系。总之,小学语文在教学方式上的改革是小学教育变革的一个良好开端,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和教训,有利于小学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这个追求创新理念的社会中,创新人才受到社会的欢迎。因此,在这种创新教学方式下培养出的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定会被社会和国家所重用的,有利于学生个人及社会的发展。
注释:
①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②李如约.谈电教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功能[J].北京,1995.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文先导式;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小学生对作文进行写作的自主能力能够得以培养和提高。而“作文先导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本文就对“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进行探讨。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意义
1. 充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第一,小学老师要选择那些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小学生尽可能的展开他们的丰富想象力,使小学生能够轻松自然的表达出自己在所进行的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及所感。第二、小学语文老师要尊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性格差异,经常鼓励学生,尽最大努力让这些学生能够毫不保留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肯定他们在进行语言表达过程中的最大闪光点,此外,评价他们的口语表达时,要以夸奖为主[1]。第三,小学语文老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将句子进行由浅入深的表达通顺与完整,同时在表达的过程中,还要有一定的思维条理性,确保他们语言交流的能力能够不断提高。第四,小学语文老师要严格要求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要求小学生在对一段话进行表述时一定要尽量做到声音洪亮、口齿清晰以及态度端正。
2. 充分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培养小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第一,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老师要在在上学期教会学生怎样使用字典,同时,在进行拼音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指导小学生对拼音查字的学习,而在二年级下学期,则要教会学生怎样使用汉字的部首进行字典查字。第二,为了保持学生思路的连续性,将那些不认识的汉字用拼音来代替,完成之后在用查阅字典的方式将其拼音更改成汉字。第三、小学语文老师对小学生在词语运用上的要求是:语句通顺、准确以及内容完整[2]。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年级比较低的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小学生的口语表达作为先导模式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作文能力和知识指导的进行提前训练的一种现代化语文教学创新模式。这种模式并不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作文,它是一种对小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进行训练的辅助手段。以“作文”为导向,使学生在阅读、识字、拼音方面的学习能力得以带动。即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老师不但要让学生对拼音、识字以及阅读等内容进行熟练的掌握,而且还要将培养其作文写作能力作为改革重点,进一步打破那些以内容序列和教学程序为主导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3]。用写作和说话的方式,对作文常识教学与思维活跃训练进行灵活穿插,提前对学生的交流及表达能力进行开发。
1、加强训练学生的写说能力
“作文先导式”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训练小学生的写说能力。这种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看图写作、仿写儿歌、观察日记、活动作文、观察作文、编写故事以及体验作文等。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主要就是要求学生能比较完整的表达出一句或者几句话,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则转变为一些文章中片段的训练,在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要求学生要能书写出字量在三百-四百的小作文。训练小学生说写能力的模式通常可以设计成五种类型,即:a.玩耍说写。小学语文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游戏时间或者课外活动的时间来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b.绘画说写[4]。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要求学生先涂画一些花花草草等,再让他们学习与了解这些图画中所对应的颜色和正确的作画顺序等;c.动手写说。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做,激发学生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求知欲望,并让这些学生制作的过程与大家分享;d.听听说写。这种类型就是通过听一些音乐或者一个故事,展开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并用写作的方式将其感受表达出来;e.背诵书写与阅读说写。通过让学生阅读或者背诵一些优美的片段、诗歌、名言以及一些成语等,积累学生对文章进行写作的素材。
2、以开放式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开放式的教学引导活动为基础的。这种引导性活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a.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开阵一些具有意义的、比较丰富的活动,确保小学生在对语言文字中的独特魅力进行感悟的同时,能够获取一定的知识,而且还能有一些素材的积累;b.使学生课余生活尽量丰富,让孩子们多参加一些社会上的公益活动,培养这些孩子认真观察自然的能力,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不仅能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还能使其视野得以开阔;c.小学老师要对学科活动中现有的资源予以充分利用,并更好的应用到作文教学中,像美术课绘画、体育课做游戏以及音乐课听歌等;d.小学老师提供给学生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浅显易懂。尽量多使用一些视频片段或者故事性比较突出的图片等来激发学生兴趣。确保学生对其观察后能理解对材料所要表达的内容,并鼓励学生用所看到的阅读材料作为参考来进行作文写作[5]。
三、结语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小学生对学习的畏难情绪,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得以锻炼。所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低年级小学生作文写作的水平,而且对今后学生的文章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非常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鲁会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5):120-121.
[2] 刘申.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79-80,.
[3] 刘永丽.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B版,2013(5):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