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47:14
序论:在您撰写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湖湘文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03-01
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极富湖湘特点、时代特点和特定的地域文化,其精华的发扬光大可以充实、扩展、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研究意义
(一)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对于特色地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处在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地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如彭跃农在《湖湘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阐述了湖湘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在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如欧阳军喜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依赖于中国传统文化;再如殷忠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出发,从中吸取力量,获得涵养。
(2)极少数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硕博士论文中部分涉及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如《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等。
(二)理论与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2013年以来,在不同的场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湖湘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继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凸显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服务的时代责任。这对于我们今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引导青年学生建立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2)现实意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民族文化的根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是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背景下,探究如何弘扬包括湖湘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培养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理清湖湘文化的渊源、发展脉络;理清湖湘文化的独创性、价值观念、鲜明特点,增强文化自信。
认真汲取湖湘文化的精华和思想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湖湘文化“淳朴重义”“敢为人先”“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的文化价值,让湖湘文化成为培育现代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做好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合文章,重点做好创新性措施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
(1)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
(2)湖湘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3)弘扬湖湘文化并融入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及措施研究。
(三)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拟采用但不局限于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利用图书馆及互联网查找相关的研究文献及先进做法,积累相关的研究资料。
(2)案例研究法。以过去几年和项目实施过程中湖南本土兄弟院校如长沙民政职院和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利用湖湘文化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案例,以科学分析原则为指导,分析探索具有传媒特色的湖南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
(3)实证研究法:通过对兄弟院校的实证研究,检验目前利用特色地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以期通过实证研究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事实支撑与路径选择。
(四)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
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对于体验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信与自觉,具有重要价值。围绕这一目标,我们拟解决以下问题:
(1)把湖湘文化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并积极开展湖湘文化传统宣传学习活动;
(2)积极深化研究探讨湖湘文化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的载体途径和方式方法;
(3)把湖湘文化优良传统有效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知、情、意的深度融合,让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并达到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宁先圣. 创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5,04:30-32.
关键词: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045-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本质体现,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它体现了指导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高度,因其理论高度必然带来一定的实践难度。若要致力于探求理论高度与实践难度的融通之道,则应在实践生活中寻找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现实生长点,而这个生长点恰恰蕴含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是衔接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高度和实践难度的文化桥梁。因此,在高校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经验调研富有深远意义。2015年6~7月,课题组以南华工商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广东高职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960份,回收有效问卷904份,施测率为94%。另外,课题组对以上学院近五年校园官网相关教育信息报道进行了收集,再结合个别院校访谈,基于以上三个研究视觉,我们对于高校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与经验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一、大学生对于高校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较高共识
1.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系认识达成了高度共识。研究发现:当问及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时,其中认为“紧密联系,继承和发扬”和“有一定关系,新时期有新的含义”分别占62.5%(565人)和36.9%(334人),共有高达99.4%(899人)的受访学生能够以历史发展的视觉认识到两者关系并且有新的期待。
2.大学生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能够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识也达成了普遍共识。当问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一定能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时,有28.25%(258人)的学生认为“一定能”,有66%(592人)的学生认为“可能”,仅有5.25%(54人)的学生认为“不可能”。可见,有近30%的学生持坚定乐观态度,而将近70%的学生持积极展望态度。
3.大学生对于所在院校运用中华优秀文化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整体工作满意度评价也体现了高度共识。当问及“你对自己学校在运用中华优秀文化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工作满意”时,表示很满意的有5.9%(54人),表示较满意的有35.6%(322人),表示基本满意的有49.2%(445人)。若将“很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这三项相加则高达90.7%,仅有9.3%的学生要求相对较高。从“满意”态度学生的学院分布来看,南华工商学院和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满意度最高,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居其次。
二、高校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经验
1.实践探索点面纷呈各放异彩。近年来,受国外全人教育、通识教育等观念启发,许多高校日益重视大学生素质教育,有些高校早在2006年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候,就开始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
(1)设置了专门机构院校根基较牢靠。研究发现,切实建立了相关传扬中国传统文化机构的高校,推进工作中会更有规划性和可行性。例如:在受访高职院校中,推进博雅教育步伐较快的有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和南华工商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早年就创建了博雅学院和博雅教育工作室;南华工商学院则坚持“一线定位、博雅教育”的办学理念,成立了博雅教育推进办,每年扶持若干博雅教育研究课题,设置博雅学术讲坛,成立了博雅教育教研室。
(2)设置了专门课程院校工作更踏实。开设专门课程教育,把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灌输给广大学生,切实推进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覆盖面最为广泛且有效的方式。如: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将“明德、笃学、砺能、自强”融合到博雅教育中,为全体学生提供全人教育板块。南华工商学院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两门博雅课设置为全院必修课,力度大,效果好。此外,还辅助博雅讲坛系列专题讲座,场数目前过百。
(3)开展相关活动院校更为学生乐见。本次被调查的所有院校这个方面普遍做得较好。当问到“你希望学院以何种形式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有64.8%(586人)的学生选择“古代服装秀”表演;51.5%(466人)的学生选择“书法绘画展”;有大约45%的学生选择学术讲座、传统文化课、成语竞赛、志愿者实践活动。此外,“征文比赛”形式也有25%的学生赞成。例如: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的“关心孤寡老人,关注洲心幸福院”志愿服务活动、南华工商学院的“汉服时装秀”活动、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国学知识竞赛等。
2.经验积累初具雏形且日渐丰富。
(1)理论成果初见雏形。据了解,受调查的8所学院近年在探索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确实积累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其中不乏著书、学术论文和课题研究,不少教育工作者为此付出了大量努力。著书方面:南华工商学院易江教授上世纪90年就的《博雅人生》一书今年已再版发行。科研方面:粗略统计省部级课题至少3项,院级课题多项。例: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博雅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文训模式探究》课题获得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资格。相关学术论文愈50篇,例:《地域文化视阀下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论研究――以广东为例》(余展洪,中国成人教育,2013-21)等。
(2)实践经验日渐丰富。通过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实现理论高度和实践难度的对立统一,近年实践探索均有得失,受访院校为我们提供了经验之谈。其一,办学理念体现了文化传承性。如:南华工商学院校训中的“儒雅自尊”、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训中的“修德强能”等。其二,教育实施体现顶层设计思路。不少院校能够做到从课程设置、学术讲座到学生活动内外渗透,形成全员参与的战略格局。其三,学生自觉参与意识愈发喜人。调查显示:当问及你“是否愿意参加旨在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时,表示“尽量参加”的占49.3%(446人),“周末参加”的占34.1%(309人),而选择“不参加但支持”的占16.1%(146人)。可见有近85%的学生愿意参加相关活动,情况令人欣喜。
三、高校进一步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路和方法
诚然,调查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其一,不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高,其中认为很了解的仅占7.69%(72人),“一般”的为77.4%(700人),“很少”的为15.1%(137人)。其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认知程度不高。被调查学生中仅有8.2%(75人)的学生认为耳熟能详,有34.7%(314人)的学生知道大部分,有51.6%(467人)的学生选择“知道一点”,还有7.9%(72人)的学生一点也不晓得。其三,对于本学院相关课程设置了解程度不高,当问及“所在学校有否开设类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去推进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时,40.7%(368人)的学生认为“有”;42%(380人)的学生表示“不清楚”;17.2%(156人)的学生认为“没有”。因此,高校这项工作的推进任务依然任重道远,下来谈谈推进思路和方法。
1.进一步推进高校师生对于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共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首先应尊重与聆听学生的心声。例如:调查中,不少学生能够提出良好意见和建议,包括大力支持高校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应开设课程、多组织举办知识竞赛等活动,且提出希望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不要用过于强硬的手段去要求学生学习,且认为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等等。其次,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推进工作的价值认识也非常重要,高校应该搭建良好平台以促进师生价值共识是首要任务。
2.进一步挖掘地缘文化优势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地缘文化与中华文化是点和面的关系,优秀的地缘文化是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生长点。例如:通过传扬新时期广东精神(“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来拓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接地气的做法,更容易达到良效。
3.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的构建以积累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从上至下逐层建议:国家教育部门从政策上对推进工作予以扶持,高校完善机制建立相应教育机构,教师自觉提高自身涵养,形成全方位育人教育环境和氛围,假以时日,高校必将形成厚重的学习氛围和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1]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强烈认同感,促使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校园文化作为具体的实施载体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2]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校园,这也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基本阵地也将是校园。因此,如何把校园文化作为载体资源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生中的实效性有着重要作用。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所处环境的熏陶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成效。主观能动性和情境暗示性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种基本教育方法,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则是二者有效互补的重要“黏合剂”,校园文化载体具有管理和传媒等一些其它传统形式载体所不同的优势。
二、增强校园文化生动性有助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度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它既可以是美轮美奂的文艺活动,也可以是昂扬向上的体育活动,还可以是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它既可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性活动,也可以是院系班级社团组织的个体活动;它既可以是提前安排和规定动作,也可以是临时设计的自选动作。高校校园文化做呈现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一直深深吸引着广大同学。广大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校园文化引导下,逐渐会将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学校积极倡导的价值观教育融会贯通,而且具有鲜明学校特色和底蕴的校园文化在被大学生接受后,势必将形成思维定势固化下来。因此如果我们想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中的认同度,通过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引领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增强校园文化广泛性有助于拓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校园文化的载体广泛性主要呈现为:第一它的群众基础十分广泛,高校中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广大的教职员工都可以作为主体参与到校园文化的载体建设中来;第二它的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能使得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群体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全校广大师生员工都有发挥自身能动性,自觉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主观意愿,受到校园文化的感染,逐步积淀形成“文化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有机组成的,和谐是二者共同的价值标准。作为拥有和谐共生的文化积淀和形式多样的广泛性的校园文化载体,为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层面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增强校园文化的时代性有助于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向心力
拥有鲜明的时代性的是校园文化载体的突出特征,它体现在:一是其本身具有时代性。每一种文化在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都经过了演化和完善,是悠悠历史长河中岁月的积淀。校园文化在载体建设的过程中要保持时代特色,这具体要求在内容上要弘扬主旋律、体现正能量,保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地位;在形式上也要能呈现多样的概念,即可以通过有效的表达方式发挥其宣传引导和凝聚教育的重要作用。二是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参与主体的大学生群体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就在具体工作中为我们提出了现实要求,在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中要注重发挥出大学生的主体时代特性,在大学生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价值观取向多元化背景下的今天,如何使广大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价值观凝聚力和认同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无论是从社会进步还是从个人成长发展的角度来看,在高校中通过校园文化载体积极拓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增强校园文化的主体性有助于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操作性
高校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一般是积极主动的,基本是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活动。学校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娱乐、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作用,注重在正确方向的引领、方式方法的指导以及政策条件的保障上下功夫,从而促进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在此过程中学生能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内容的喜悦,培养自身自律的习惯,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品位,这也正说明了高校大学生作为个体在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中的处于主体地位的特征,也体现出我国高等教育通过外化与行、内化于心的手段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导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依靠教育者强制性填鸭式的说教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而没有引导学生从内心去接收,往往会引起学生抵触心理起到事倍功半的教育效果;而校园文化作为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有效载体恰恰为开展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也将大大提升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 Education
JING Yang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ichuan, Chengdu, Sichuan 610101)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not only promotes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but also has brought many problems to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owi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by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es, thoughts, ideas, etc., college students of the world, life and values by a certain influence, relevant to the needs of educators attention.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analyzes its importance and urgency, and proposed an effective means of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 education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1.1 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于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人们从自身需求以及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对各种物质、精神现象以及主体行为对于个人、社会等的意义,进行考察和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也是凝聚人心的重要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社会政府和人们共同为之努力的价值取向,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形态下,政府和人们的共同理想。
1.2 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3 基本特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的形势下,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1)普遍性。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最为本质的体现,是对所有价值判断的支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2)民族性。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坚持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努力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崇高性。核心价值观所反映的,是社会和人类长远利益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目标,在本质上,不仅属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环节,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指向。
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实现了与世界的全面接轨,在经济、文化以及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交流,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社会形态的差异性,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腐朽思想也开始对我国进行侵蚀,这一点在大学生身上尤为明显,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受到了影响。
(1)理想弱化,缺乏坚定信仰。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尚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金钱至上等思想观念对我国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部分大学生自身缺乏坚定的信仰和稳定的价值取向,将追求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目标和追求,导致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扭曲,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大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缺乏。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忽视了人文教育,沉重的学业负担也使得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掌握相应的知识。而进入大学之后,由于需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样忽视了人文教育,使得部分大学生缺乏对于道德情操的陶冶,目光短浅,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缺乏自信和态度,最终碌碌无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大学生成为了学习的机器,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
(3)缺乏良好的教育方法和资源。实际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当前社会下的许多事例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但是,部分教师受自身观念的限制,没有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挖掘和利用,教师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资源无法得到共享,使得教学中使用的资源大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内容,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部分大学教师沿用传统的(下转第31页)(上接第24页)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得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缺乏兴趣。
3 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3.1 原则
首先,必须切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学生角度来分析问题,开展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高教育的说服力和有效性;然后,要贴近大学教育的精神诉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3.2 方法
(1)对比分析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使得学生可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作用和意义,为学生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提供正确的指导。同时,要认清各种社会思潮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一方面,要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对错误和腐朽的思想进行批判,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使得学生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2)创新教育理念。首先,教师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提升的教育理念,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观念进行创新,确保其可以得到真正落实。其次,要注重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针,使得学生在对专业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修养,促进大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全面发展。
(3)强化实践教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顺利实施,首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确保其可以吸引大学生的目光,为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保证。在当前形势下,要确保教学内容与时政、社会以及学生实际相互融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其次,要全面强化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出社会实践的作用。通过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掌握社会的真实情况,可以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是时展的要求,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田永静,陈树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22-24.
摘要: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参与者和接班者,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功与否。大学生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可以通过“对话——体验——生活”的环节来实现,基于此,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路径可以从情感契合的叙事对话、真实情境的个人体验、知行统一的生活熏陶三个维度进行尝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教育;内化;路径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参与者和接班者,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文化的信仰认同和民族的情感认同,关系到大学生未来政治参与和社会治理的能力和素养。大学生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根植于心灵深处,产生归宿感和敬畏感,才能外化于行,成为每个人习以为常并践履的实践精神,进而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可以通过“对话——体验——生活”的环节来实现,在承载着价值观的理论叙事基础上,促进受教育主体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形成良性互动和精神交往,使受教育者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生命意义,领悟自身存在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最终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和群体共需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一、情感契合的叙事对话
知是行之始,“情”“意”是“信”和“行”的中介。“有道德的生活”首先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使其成为“有道德知识的人”,能够影响和指导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有道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的前提,对话不能停留在叙述性的实然层面,更指向了应然层面,让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即生活的“可能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现成的直接道德知识的灌输,而是间接道德观念的养成,只有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头脑里灌满了关于道德的观念却不付诸道德实践。第一,情感促进认知的升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以大学生的正确认知为首要前提,即大学生能够正确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知识是经验世界的总结,知识要成为每个人的“德性”和“德行”就要通过叙事对话以情感契合碰撞激发出情感共鸣。叙事对话是前提,情感契合是结果,对话蕴含着情感,事理要有情理,情理通过事理得到验证。真正的教育是苏格拉底式的,是对话式的,是经过反复辩难、比较、修正才形成共识的。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引起学生独立的思考,才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一味地灌输只能造就出有“道德知识”的人。
马克思多次强调“人的世界”和“现实的人”,只有富有生命力的创造者和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责任者才是教育的价值归宿。所以,要努力探求对话的方法来取代灌输。强制地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陷入杜威抨击的“直接道德教学”的怪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教育,绝不能单纯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只获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成为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的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具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而且学生在此种方式下获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也可能是与其外化的行为无关的和零碎的片段知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是统一的,也是有张力的,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是两种世界的教育方式,人的生存具有二重性,人不但要认识自然,也要认识社会,二者统一于人的认识世界,基于此,科学世界的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教育也应该是统一的,生活德育不是万能的,知性德育也是必需的。道德知识作为一种知识符号,无法在教育中替代道德教育本身,道德知识的道德意蕴才是道德教育的本质表现。第二,情景促进认知的发生。叙事对话教学不是简单的对话,更要重视情感因素,不但要有体验,还要有启发。
在教育教学中,部分教师以知识为中心,干瘪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进行叙事对话,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情感因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过程的内化要依赖于情感因素,所有道德判断都内含鲜明的情感倾向,因此,要创设情境,营造情感氛围,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列宁明确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情感是一切人相互依存的东西,教育作用的发生一定有情感因素在其中,同时培养有情感的学生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是师生之间心灵对话和精神交往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教育所发生的影响是通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情境中的认知活动和体验活动共同生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情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认知伴随着情感,情感升华着认知。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是单纯地依靠理性认知和实践经验来获得,必然有自我的情感共鸣,并据此作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否则难以持之以恒。只有通过这种“心理层面”的心际沟通和情感交流,才能在“思想层面”上上升为对真理的追求。[2]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承载着价值观的理论叙事基础上形成良性互动,是以心际沟通与情感交流为基础的精神交往,绝不是一厢情愿。
二、真实情境的个人体验
第一,教育构建的情境是师生共同作用的教育教学环体。教育构建的情境离不开对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深度挖掘。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在历史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积淀下来的知识、经验、技能、制度、人格、理念、设施等基本要素。而针对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是可以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的教育资源,主要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为轴心所能辐射出的各种各样的一切知识、信息和经验。狭义的教育资源概念具有包容性的同时,更具有针对性,体现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该概念的基本内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高校通过营造出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二是教师通过提升专业素质和创新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示范功能。三是大学生积极参与的各种活动教学,活动教学促成彼此交流和互动,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实现大学生群体的凝聚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要善于抓住和运用这些教学资源,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衔接,实现课堂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教育绝不是单纯的言传,更是身教。在知识爆炸时代,获取知识的手段丰富多样。可以说,在知识性方面,谁都不缺老师,但学生素养的熏陶、理想信念的引领、思想境界的提升、思维方式的转换、人格品性的养成、创造精神的培育,需要人师的心灵感化、文化濡化和深度对话,以教师的教育性和师范性的专业引领促进学生成长。大学生在“修业”的同时,更要注重“修身”;所有教师不能片面地注重“言传”,更应该强化“身教”。所以,要在教育中实现教育教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所有这一切才构成教育的情景。教育情境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生成的,也可以在预设后的教育进行中生成。教育情境预设是教师和学生根据教育目标,经过精心的挑选设计或者积极主动构建的、针对相应教育内容的教育环境。这种教育环境具有生动性、情感性、仿真性,它包含教育教学所需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它不同于现实的“事物的环境”,它是经过艺术地、科学地组织和加工注入知识信息和文化的“文化环境”,它能激发学生教育教学中的深刻体验,对学生具有更高的认识意义和认识价值。学生在教育中获得知识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成长,通过日常生活实践获得现实世界所必须的学习,这部分知识来源于经验世界;二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进入符号意义的精神文化世界获得所必须的学习,这部分是精神文化世界的继承。要实现两个世界知识成为学生自我世界的知识的目的,需要构建情境,完成知识由学生的外部世界向学生自我世界的转化,而转化发生的场域就是教育情境。
第二,情感体验是价值观教育成功的基础。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也总是以某种情感来了解、认知和学习,由于“触景生情”,才有了认同和信奉,如果这个过程缺乏感情,就很难教育和感化学生。进入教育构建的情境世界,对学生而言,除了蕴含的认知意义之外,还具有情感意义,学生置身于学习情境之中时,犹如身临其境,情感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这样学生得到的认知才是理性的认知,才能够再次指导实践活动。教育情境即一种实践活动的建构,在情境的对象世界中获得对象的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一定的情境和生活空间里发生的,因此,要把学生带入体验情境中,使其有能力体验自我和创造自我。教育情境的建构应以人对生命意义的把握过程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主体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体验教育情境中蕴含着的生命意义,领悟自身存在以及世界的意义。个体的体验不是抽象存在的,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现实和文化沉淀。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通过把握表象经验和现实生活的关系,把体验生命的过程建立在新鲜材料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美好理想和价值理念渗透在教学情境之中,促进外部生活世界与学生情感世界的恰当对接,促进教育需要的各种情境与真实的学生生活世界相互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但要强化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理解,更应当强化对价值观的情境体验。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在活动中养成,就如不下水而学游泳。教育是为人类能够终身领悟世界和自我真谛服务的,这个教育过程需要构建教育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知。
三、知行统一的生活熏陶
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立足大学生的生活,确保大学生在生活中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生活世界。第一,要认知于生活世界。“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起源于生活,脱离生活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生成价值自觉和实践自觉。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是教育的目的,生活既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的方式。促进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接轨,是大学生将理论内化于心的必经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生活,首先,可以从大学生的生活诉求着手。生活诉求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可回避的话题,因此,应该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生活诉求的一致性,让学生真实地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例如,促进大学生有序参与高校民主管理,保证大学生有利益诉求和维护权益的常规渠道。其次,可以从大学生的各类生活着手。
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面临多方面的具体生活问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可以融入班集体建设,也可以融入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再次,可以从大学生的生活话语着手。由于大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点和“互联网+”的微时代等因素,使得大学生拥有了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如“蓝瘦、香菇”“三生三世体”等独特话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表达方式,也要尝试用类似的话语表达来解读和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转向生活化。第二,要服务生活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生活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到社会生活中,从而服务于生活,这样扎根生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有牢固的基础,才能有绵延不绝的生命力。要影响人们的生活,激发每个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或者难点问题紧密关联。例如就业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教育问题、国家利益问题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和剖析这些问题,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判断,也会促进大学生外显出行为的自觉,同时又印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的、具体的、实用的。“
从大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现实中每一个具体而微的场景,结合身边每一个具体可感的‘故事’,通过感知、领悟和升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知识体系’转变为‘认知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最后升华为‘信仰体系’,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成为大学生心灵的罗盘,而且成为他们行为的指南,从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5]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影响人们的生活,激发每个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内化成为每个人配享幸福的素养,影响每个人对生活的看法、观念和日常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有意义。在生活中检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必将是一场“持久战”,要想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就要杜绝虎头蛇尾,避免浮于表面的不良现象,始终如一地致力于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工作,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落到细节上来,落到小事中,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道德品格的新时代大学生。“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这就说明了社会生活能够成为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途径,一是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认知方式还不完善,自我认知结构尚未成熟,尽管有时候他们在思想观念上已经认为形成了深刻而全面的认知,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往往与之前所认知的观念相反,在行动上呈现出“半截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成为了行动上的“矮子”;如果只是凭借知识性的考试,或者大学生的主观范围内的原地徘徊,问题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同时,也不能单纯诉诸于核心价值观理论本身的客观性,必须要有大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来综合衡量;二是由社会生活自身所具有的特性所决定的,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可以使得大学生的主体认知与实际行动相比较,从而得到更为可靠的检验结果。总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打破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就会变成高居殿堂的空壳理论,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原则,从多角度积极探索创新价值观教育的内化路径,使大学生生成符合主流价值的健康价值判断和合理行为选择,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细致入微和扎扎实实。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李春会.大众化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大众4t5'’的路径
一、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遇到的问题
人的思想转化规律、认识规律和社会发展现状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长期性的。
曾经说过:“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
首先,人们只有在认识和实践之间反复转换的过程中才能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规律的认识。
再者,人的思想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行为准则化,认识大众化上也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
同时,以社会发展现状来说,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再加上经济体制的转变必然会引起社会生活、经济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变动,而政策、体制、法律、管理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都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过程。
目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众化遇到的问题包括:
(一)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未融入大众的生活
就目前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提的很多,也被许多专家、学者研究和分析,但其仅仅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未真正融入大众的生活,并未被大众所熟知、掌握和运用。
(二)忽视环境自我教育功能
环境是联系主客体的载体和中介,对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努力营造一个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润物无声的良好氛围,使社会逐渐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这无疑会提高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接受水平。但在现实社会中,却忽视环境的自我教育功能。
(三)理论不够凝练,很难被大众熟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概念的规定未对其的解读、阐释加以合适的区分,由于使用了过多的解释性的话,以致使人难以记忆,难以接受。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尚且很难做到一字不落地将其记下来,对于大众而言就更不可能了。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
理论因为能够解决和满足大众的现实问题和需要,所以被大众所掌握。科学彻底的理论总是来源于大众并随着大众的实际需要而不断发展。任何一种脱离实际、孤立封闭的理论都必将被大众所抛弃。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是使其投入大众之中,使之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同和掌握,并积极地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只有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工作,使其成为人们思想行为上的共识和准则,才能为有效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提供坚实的支撑和基础。
(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活化
日常生活往往被我们看作最稀松平常的事实,从而缺乏对之加以凝视的效果,德国的胡塞尔曾说过,“生活世界”是一个“非课题化”的世界,日常生活的“非课题化”表明我们对熟知的世界缺乏真知,缺乏一种反思的维度,而是将其直接作为理所当然的事实接受下来。因此,我们最熟悉的日常生活成了我们的陌生领域,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任务就在于使教育融入人们的生活,让大众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该生活化,为之创造生活的条件,让受教育者在日常活动中体会、比较、鉴别和接受。
比如,首先,可以建立并规范各种礼仪制度,开展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传播主流价值理念。其次,要重视精神文化产品,因为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提高人们的思想和道德情操。要注重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创作的主体内涵,用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有效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追求。
(二)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对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如时代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与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忧患意识有着一致性,民族精神的塑造与传统伦理中的爱国主义也有着必然联系。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和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因此,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众化就离不开与传统文化的对接。
在吸收传统文化时,要坚持继承与批判,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不能盲目批判和继承,要批判抛弃传统伦理中糟粕,继承发展传统伦理的精华,同时还要在继承发展传统伦理的精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比如,要批判传统伦理中的封建礼教和等级观念,抛弃“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官本位”等观念中的糟粕。但是对于传统伦理中的精华部分,比如,诚实守信、戒奢节俭、尊老爱幼、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修身养性之道;敬业乐群、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等,我们要继承和发展。这些优良传统美德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提升道德品质和修养境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凝练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和提炼应尽可能用简练、鲜明的语言加以表达,不宜用过多的解释性的语言,以致使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在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要高度重视“三贴近”工作,但也不能过分片面地强调照顾不同群体的接受要求,否则必然会降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使之不能科学地反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关键词:全球化;身心关系;天人关系;人际关系;现性
世界市场就此而形成,国际间的贸易、科技、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在当代社会,所有这些特征构成了我们所标榜的全球化时代,由此而造成了思维、生存和生产方式的显著变化:1思维方式上,由价值理性走向科技理性。2生活方式上,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的流行。3生产方式上,人与自然的对立。
所有这些变化最终影响的是人类的生活,瓦解了人对生活的意义的探寻,最终简化为物的诉求。人文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是在解决了社会“怎样发展”之后,更要回答“向何处发展”这一关乎人类命运的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思索从“轴心时代”就开始了,其影响力远未结束。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让古代的精神资源焕发出新的生机,寻找古代文明的现代意义,把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地引向深入。笔者拟从下列三个方面深入到传统文化的内核,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从修身到修心,寻求身心的协调统一
笛卡尔在其著作中,首先提出了心物二元论,即心理和身体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彼此互不干涉,这就为身心的分裂提供了哲学依据。或者说,这种学说恰是身心分裂这一现象在近代哲学上的反映。在当代,身心分裂的现象更为显著:都市的人们一方面寄身于繁荣富庶、交通拥挤的大城市,一方面又生活在想像的田园风光、自然山水中。对物质的追求与对山水、田园的向往,本身是对立的。小说《围城》中:城外人想进去,城内人想出来。彼此的安身之地与向往之地也揭示了身心的错位和矛盾。此岸的有限与彼岸世界的无限,也激发了有限个体对永恒存在的不竭追求,终极关怀本身就昭示了身心统一的艰难。应该看到,这种身心分裂状态自近代以来,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呈加剧状态。原因在于人类在满足身体的需要(舒适)时,不断地向自然宣战,而最终忘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
摆脱身心分裂状态无疑是一场自我救赎的过程,轴心期的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从苏格拉底开始,人类的目光开始由自然拉回到人间,“知道你自己”,构成了苏格拉底基本的哲学主张。但是,苏格拉底并没有将其引入心灵层面,而是将其导入了伦理道德领域,即我们所说的修身层次。苏格拉底对道德的定义是“美德即知识”。在他看来,有了知识,懂得了道德的本性,掌握了善的概念,就必然能够做出符合善的事情。在这里,修身的目的在于行为规范的确立,使一般社会成员的行为中规中矩。孔子毕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所谓周礼即是指上下尊卑各安本分,不越成规,为此要“克己复礼”,《论语・泰伯》云: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由此可见孔子对行为规范的重视。他又表扬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孜孜以求的是人的道德修养的完善和日常行为的合乎法度。
这些先哲们试图通过修身的训练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从而指向于更为高远的“治国平天下”或“理想国”之事功。比照当今的社会现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出现了道德伦丧、欲壑难平的社会现象,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是当务之急,而其便捷之门路当是回归经典。
但是,在经济、政治秩序大变革和文化大碰撞的时代,单纯地建立伦理秩序规范是不足的,如何避免精神的纷挠和灵魂的痛苦,是在修身之后又一重要的问题:修心。
希腊晚期的哲学中提出了这个问题。从伊壁鸠鲁和皮浪开始,希腊哲学致力于人的幸福和快乐的研究。伊壁鸠鲁认为,除了物质的快乐外,还应有精神的快乐。这种快乐既反对了禁欲主义,又不同于无休止地追求感官享受的主义,而是要保持身体健康和灵魂的宁静。而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研究自然,掌握知识,才能克服对神和死亡的恐惧,从而获得身心的快乐和幸福。而皮浪认为,在事物之间寻找真假、对错,是灵魂的纷扰和烦闷的根源。只有不下结论,不怀追求,才不至于引起困惑。在中国哲学中,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寻找不动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否定主体。庄子在《逍遥游》中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无己。庄子眼中的至人是没有自己的,消灭了自我的主体地位,也就消灭了欲望,从而达到了心灵的宁静、灵魂的无痛苦。道家在妥善安置了人的灵魂之后,却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虚无主义。相对于这种否定主体的做法,王阳明的心学则走向了否定客体的道路,“心外无物”,“人心即是宇宙”,从而把主体凌驾于客体之上,一切听命于心,世界的纷绘复杂都在人心之中。
总的来看,道德关乎人际和谐和社会秩序,而心灵宁静则与个体生活、心理健康相攸关。因此,修身与修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不能割裂开来单独发展,由此才能达到个体行为与心灵完善的有机统一,社会整体与个体的有机统一,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的有机统一。
二、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及德性人生的追求
市场经济是讲究利益分配、自由竞争的社会调节方式,这必然促进了人对财富的渴求,展现了人性本身的物质欲望。另一方面,人性本身的复杂性挤压了道德的底线,义与利的关系再次暴露在人们面前。见利忘义和舍生取义的方式都是不妥当的。市场经济下的义利观涉及到利己和利他的双重要求,必须从学理上对其作进一步的发挥。
儒学对义和利的看法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解释。《论语・述而》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子罕》中又说: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从此可见,在当时文本环境下,义大于利,先义后利。而《周易》云:崇高莫大乎宝贵。《论语・述而》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这使得儒学的道德至上主义又滑向了功利主义,呈现出两种相互对立的态度。后人应该看到儒家在塑造道德楷模的同时,也彰显了一定的利益欲望。总的来看,儒家并没有简单地将其割裂开来,而是寻求二者的有机统一。《论语・述而》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周易》也认为:利者,义之和也。儒家始终把义看作至关重要的价值追求,以义驱利,以义驭利,完成了其道德至上的功利主义人生诉求。
倡导快乐主义的伊壁鸠鲁则不同,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当人们有了快乐和幸福,便拥有一切。当失去快乐和幸福,便努力去谋求它。快乐和幸福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为此,人首先要以一定的物质欲望的满足为条件。他同时强调这里所满足的只是保持生命和健康的必要的欲望。有些欲望是虚浮的,最终会转为更大的痛苦。另外,伊壁鸠鲁旗帜鲜明地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作了定性和定量,既肯定了物质利益的第一性,又肯定了精神利益在量上大于物质利益,代表西方哲人对义利问题的看法。
市场经济下的义利观不能简单地照搬原有的思想资源,而应在其基础之上,有所扬弃。(未完成)
三、以和谐为导向的天人关系、人际关系
当代社会过分地地依赖科学技术,以便更加有效地控制自然为人类服务,这必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最终带来了生态的危机,资源的枯竭,危害到人的生存。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加剧了人的异化和物化,人际关系的商品化,把人演变成官僚机器的齿轮,从而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所以,现代化的过程一方面是物质财富激增的过程,同时也是精神价值失落的过程,人类社会不可能永远跛足而行,重建价值理性,恢复传统社会中的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也涉及到回归古代经典的问题。
天人关系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来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有人道,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正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了人天地的一致关系。同时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儒家对天人关系亦有类似的表述,《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成为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总之,儒道两家孜孜以求的正是天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交相融的统一关系。西方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以后,人与自然逐渐分野,自然成为科技征服和奴役的对象,逐渐转化成人的对立面。在此之前,自然一直偎依在神的庇护之下,而没有独立发展的机会。人对神的敬畏使人对自然保有神秘感。苏格拉底就认为人只应该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情,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充满了神的特殊旨意和目的,是人无法认识的。神创论的观念在此后的西方文化中得到继承和发展,尤其是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直到斯宾诺莎,神与自然才合为一体:神即自然。在轴心文明时代,自然是超越人的力量的客观存在,人依附于自然。
在和谐的天人关系下,哲学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亦在情理之中。《论语・宪问》中,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又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见孔子对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视。伊壁鸠鲁为了消除对他人的恐惧,处理好人际关系,倡导人们通过约定来建立一种自然的公正,它的目的在于防范人们相互伤害。他说:“公正没有独立的存在,而是由相互约定而来。只要有一个防范彼此伤害的相互约定,公正就成立了。”相比较而言,儒家侧重于从内在修为上寻求人际和谐,而西人则注重契约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同于物化以后的人类社会,资本化进程中的金钱关系被排斥在了古代文明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