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3 13:40:44
序论:在您撰写英语口语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自身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只有充分提高学生自身口语能力,才能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在第二课堂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在第二课堂自主学习中,应充分结合自身学习需要,丰富课堂内容,如:多收听英文广播、英文歌曲,观看英文电影,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英语演讲、歌唱、小品比赛。这些渠道的锻炼不仅使学生英语口语训练变得丰富多彩,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避免学生在英语交流期间出现怯场现象。
3.规范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测试,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英语能力进行评估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理论测试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整个英语教学的指挥棒。而传统的测试仅注重考试成绩,没有正确地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进行评估。如何摆脱传统英语测试模式,探索出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英语测试方法,并使其为英语口语更好地服务是当前技师院校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能更为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进行评估,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全面改革英语测试内容。在测试时,教师应将教材内容进行延伸,使考试内容更为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所学专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2)创新改革测试形式。教师可以虚拟场景,采用分组对话形式,由教师根据场景提出问题。在场景拟定上,教师应将场景和教学内容相结合,激发学生参与和学习英语的热情。
1.1原评估方案
整个实训主要通过完成训练任务强化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因此考核应重视学生每一次训练的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由练习任务完成情况考核(60%)和听说测试考核(40%)组成。听力练习任务可以故事复述的形式进行,口语练习任务则可采用monologue和dialogue两种形式,听力和口语作业均可以要求学生以录音的形式完成,上交录好的音频文件作为考核依据。考核的项目指标见下表:
1.2改进后的评估方案
考核由练习任务完成情况考核(50%)和视听说测试考核(50%)组成。视听说练习任务可以故事复述和短片配音的形式进行,口语练习任务则可采用和dialogue两种形式,听力和口语作业均可以要求学生以录音的形式完成,上交录好的音频文件作为考核依据;小组讨论则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师当场打总体分,课后再根据录音进行细节评分。
2调查问卷及分析
为检验调整后方案的实施效果,同时也了解学生的情况,对13级两个班共计91个学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分两次进行,期初问卷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商务英语口语学习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调查内容主要是:学生喜爱的课堂实训方式、感兴趣的话题、对商务英语口语实训教学的要求及对自己商务英语口语能力的初步打分。末期的调查是对为期两周的商务英语口语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估,调查学生最喜欢的实训方式、对教学内容(尤其是对新增加的视听说训练以及商务磋商训练)及教学进度的安排是否满意,学习商务英语口语的兴趣是否得到提高,要求他们对教学提出改进意见。征求学生对不同评估方式的意见,最后要求学生对自己商务英语口语能力再次打分。对两个班级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86.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口语实际运用能力在两周内获得改进,其中75.8%的学生认为自己有非常明显的改进;89.01%的学生认同这种任务式的教学方式;85.71%的学生觉得通过两周的实训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了提高;91.3%的学生教学评估方案,认为它能比较全面地考核自己的商务英语口语水平。此外,68.5%的学生认为尽管由于时间关系(两周),自己的商务英语口语水平没有得到大辐度的提升,但是由于教师所提供了一些有效的课后训练方法,对今后提高商务英语口语水平有很大的信心。
3结束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使其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分析当今护理发展趋势及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并且强调学好英语口语是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与病人进行正常的交流,更好地服务病人,同时,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教师要创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摆脱束缚,不怕犯错,使其形成“敏于言、勇于言、惯于言”的学习观念。
2.创设情境,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帕默与洪贝就提出了情境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为学习者提供自然的语言情境,使学生自然地学习和使用语言。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情境教学法的一种,是指使教学内容剧情化,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人物,进入角色,体验生活,在角色扮演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护士服、护士帽、听诊器、体温表等实物道具,模拟创设学生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典型场景,如接待病人、采集病史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开真实的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口语对话,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英语口语学习的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采用构词法,丰富学生的英语词汇量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认为: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内容很少,而没有词汇,人们则什么都表达不了。由此可见,词汇在英语表达中的重要地位。针对高职学生没有找到好的学习英语词汇的方法这一现象,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英语构词法,如合成法、缀合法、转化法等,帮助学生学习并记住英语词汇。由于医学英语词汇是由大量的前缀、后缀及词根构成的,可以通过记忆表示固定概念的词缀与词根来学习记忆一些常用的医学英语词汇。医学英语词根多表示身体器官和系统,如card(i心),pleu(r胸膜),pulmo(肺);前缀多表达否定、数量、方位和程度等含义,如hyper-表示高的、过多,hypo-表示低的、不足,高血糖为hy-perglycemia,低血糖为hypoglycemia;后缀通常不改变词根的含义,但可以改变词汇的意思,如pleuritis(胸膜炎),pleura(l胸膜的)。
4.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介绍中西方护理文化差异
关键词:学生英语口语兴趣
笔者在学校进行成人英语教学的几年中,发现由于学生基础差,又是在职学习,学习时间不多,口语底子相当薄弱。当今社会对英语口语的要求很高,为了让学生能学有所用,我在口语教学方面格外下功夫,总结出口语教学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开口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积极性。被动的让学生学习英语口语往往是事倍功半,而底子薄的同学很容易产生放弃情绪,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经常变换教学内容和形式。
为了让学生较多使用英语,产生能用流利的英语讲话的欲望,我们向学生先传授一些非常有趣的短语、习惯用语等,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为学生打好基础,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我们可以举出一些短语,如“A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Indeepwater”(在水深火热中),“Themonkmayrunaway,butthetemplecan’trunwithhim.”(跑了和尚跑不了庙),“Toputonairs”(摆架子),“Athornintheflesh”(眼中钉),“Tofishintroubledwaters”(浑水摸鱼)等,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翻译过来,因为这些短语、习惯用语与日常生活比较贴近,所以课堂气氛马上高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出来。但当我让学生用这里的词造句,尽量表达流利时,教室里顿时沉默下来。他们开口说英语的最大阻力就是他们自己的心理障碍,怕说错了人家笑话。等了好几分钟,也没有人敢自愿上台,为了打破僵局,我用“Thickchecksbringsuccess”(厚着两脸皮,处处占便宜)来鼓励学生,终于有位学生主动站起来,虽然讲的不很合语法,但紧张的气氛被打破了,课堂又恢复了轻松愉快。学生们这时一个接一个地说,真正做到了开口说话的突破,那么在以后的课堂上类似的锻炼逐渐多了起来。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一些学生由于羞于开口,他们开口锻炼的机会就少得可怜。为了让这部分学生也开口说英语,我就经常给他们讲英语故事,用英语介绍时事政治,以培养他们的语感;或者在每堂课前安排几个学生各自用几分钟进行新闻汇报或讲笑话故事,并给他们打分。通过采取这样强硬的措施逼所有学生开口,无形之中他们说的机会就增多了,即使是以前很少抛头露面的学生经过几次这样的锻炼,以后也就不再怯场了。在课堂上的讨论话题应设计得巧妙,以让学生有话可讲,有事去讲。电影TheTitanic播映后,组织了讨论会,许多学生都发表了感慨。Whoisyourfavoritenovelist?(谁是你最喜欢的小说家),Whatisyourfavoritenovel(你最喜欢的小说是什么),Thefunofliving(潇洒人生),Aminuteonfun(开心一刻),Believeitornot(信不信由你),学生们对这些话题的讨论都很热烈。总之,永远保持一种新鲜感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很有必要的。
三、组织互助组,创造用英语说话的环境
我教的班级学生年龄的差距很大,有2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有40多岁的中年人,年龄的差异造成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方面快慢不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就让年轻的学生和年龄较大的学生、水平高的学生和水平低的学生互相帮助,结成互助组,让他们相互带动,共同提高。
根深蒂固的“母语”对于学习外语有一定的负作用,因此,我规定在课堂上学生和学生之间沟通只能用英语。一开始,学生很不适应,常常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但时间一长,学生的口语水平就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也养成了用英语说话的习惯。
除了课堂上指导学生,课后最好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随时找、问些口语学习方面的问题。翻译要相当精密,符合语法。让学生在掌握大量词汇的基础上,讲究翻译技巧,循序渐进,我们应向学生提供这方面的经验。课后自由交谈,可纠正读音,也可让学生准备些话题,营造一个语言环境,多说多讲,尽量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热情会让人爱学,努力学,勇于学。热情会产生兴趣,对英语口语感兴趣的话,自然会喜欢上它。因为喜欢就会孜孜不倦的寻找各种资料和方法来提高它。对口语的喜欢意味着无时无刻不把它放在心上和嘴上。只要遇见陌生单词就会细心的看上几遍并默记在心,而且记着一定要找词典查它的用法。只要自己有空闲时间就会在脑中编一个故事用英语来描述,并尽量用上自己新学的词汇。英语角更是不可错过的场所。在那里随心所欲地展现自己的用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但有时心中会怯懦不敢先向别人尤其是外国人开口,可是在要讲口语的热情的激励下,总会鼓起勇气向对方说声Hello。我有一个朋友,她有些内向,平时话不多。但在外教的课上她总是寻找一切机会发言。要知道五年前要想让中国学生在课上发言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更何况是一个内向的女孩。我性格也有些内向,不愿多说话。有一次我只身在北京旅行,大街上偶然出现的几个外国人总会吸引我的目光。有几次我试图找几个女孩聊聊,但眼看着她们从身边走过自己却无法开口,心里特别着急。后来看见一个年轻女孩独自穿梭在人群中,我悄悄地跟着她。她漫无目的,走走停停,有时还回头看看。最后我终于鼓起勇气走近她,向她说了声Howdoyoudo,她看着我笑了。现在,回想起来,也许她早就发现我了,故意慢下脚步等我向她开口。因此,对英语口语的热情会激励自己做出一切努力,甚至克服性格缺陷,来提高口语水平。
热情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来培养对英语的热情呢?
首先,认识英语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势的语言。据统计,目前世界纸质出版物使用英语的占大多数,公开发表的世界一流科学论文几乎都使用英语,国际互联网内容中使用英语的占总量的80%。因此,母语非英语的人在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同时,熟练掌握英语便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英语就是力量,英语就是财富,英语就是格调。英语的普及程度成为衡量一个不发达国家是否愿意融入世界主流体系的尺度,同时是这些国家中产阶级和体力阶层的划分标准之一。如此说来,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了。
其次,深入地了解说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环境等。发现他们令人尊敬,钦佩和向往的地方。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和令人骄傲人或事,多了解这个国家就会使自己慢慢地喜欢上这个国家,从而喜欢上这个国家的语言。拿英国来举例。英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人物:伊丽莎白女王为了避免政治联姻伤害国家利益,终生未婚,孤独地走完了一生,却留下了一个国力日盛、处于上升态势中的英国;在1603年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己最著名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莎士比亚是世界闻名的大诗人和剧作家,为英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的英国以世界级的教育水平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留学生。美国更不可小视,虽然历史只有200多年,却创造了最现代化的文明。现代美国科学技术十分发达,在许多领域居领先地位,是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心。如果想更多更准确更新的了解这些国家,想和这些国家的人交流,想去这些国家发展,那就努力地学习英语口语吧。
再次,一批批学习了好多年哑巴英语的学生从学校走出来,到了社会上才知道口语的重要,有志之士们自己想办法来训练自己的口语。所以为什么不从在校学生就注重英语口语的培养呢?因此教师有责任和义务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学生对口语的热情。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强化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意识,重视学生情感的释放和情绪的表达,以真诚、接受、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合作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在教学实际上,要创设一个“心理安全”,“心里自由”的轻松和谐的外语课堂教学氛围。一方面外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特别要注意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不妨多采用合作型的小组活动形式。因为成功的小组活动形式可以使学生产生归属感,有积极的和相互支持的气氛,可以促进各成员的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从而提高语言学习效果。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的另一方面是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具备三个要素:(1)真实(reality)或真诚(genuineness)。教师应创造机会和学生交流,沟通;(2)奖赏(reward),也称接受(acceptance)。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重视学生的情感,欣赏并赞扬学生的优点,同时也宽容学生的缺点,维护学生的尊严与爱好,相信学生能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3)移情性理解(empathicunderstanding)。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生活环境,性格倾向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其思想和情感,不要对对方作定性评价,而只表示同情,理解和尊重。只有建立起情感型师生关系,才能有利于发挥学生潜能,塑造和谐的氛围,提高语言教学效果。
作为现代都市人,我们没有理由回避或者拒绝学习英语口语,反而应该尽早学习,掌握多一门技能,这对于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十分有用,口语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一种学习趋势。热情是一种素质,是一种性格。伟大的热情能战胜一切,因此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一个人,当他有无限热情时,就可以成就任何事情。这就是对热情的定义。一旦激发起了对英语口语的热情就会义无反顾的去学习它,并持之以恒,直到实现自己所梦想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生英语教学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2]阚红梅.职校学生英语现状及提高策略.职业教育与研究,2005,(4).[3]刘子青.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职业教育与研究,2005,(4).
针对学生基础较薄弱的问题,每周进行一次英语绕口令游戏,通过游戏分辨一组易混淆的音素,首先解决学生的语音问题,如:Ihavenotseensuchabrightnightliketonight.分辨音素[r]、[l]和[n]。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比赛,课堂气氛非常好。
2.运用任务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通过视听材料解决学生开口难的问题,从视听材料的分角色朗读,到根据材料的即兴问题,再到运用材料中的相应句型做对话。第二,每个单元的学习之后,补充一个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话题,如:Howdidyoufeelwhenyoufirstarrivedoncampus?先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再选一位代表面向全班就讨论结果做陈述,其他学生可以在陈述结束后自由提问,我称之为interview。这个环节的好处是使那些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先通过小范围的小组讨论开口,慢慢过渡到面向全班的演讲,增加他们开口说英语的勇气,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就。第三,创造丰富多样的课堂语境。课堂教学不完全局限于课本内容,适当补充一些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有关的知识,如要求学生以某一岗位员工的身份介绍公司、产品等。另外,让学生以代言人的身份向全班推介自己的家乡也是一个较有效的方法。我在做这一环节时,有的学生用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介绍,有的借助网络图片,还有的做了视频,学生对这一环节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第四,改革考核方法,用过程考核替代原有的终结性考试方法,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次发言都有相应的成绩记载,学期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分组将所学句型在合理的语境下串成一个大对话,如以某公司接待客户为背景,从机场接人、安排住宿、介绍行程到参观公司等。学生的最终英语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作业成绩综合而来。过程考核可以有效地督促学生的学习。
3.教师应努力创造口语训练的语境
第一,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以保证口语课堂上的学习语境。第二,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课堂外的口语练习机会,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角、英语小话剧表演等。
4.结束语
(一)用传播交流
促进英语口语习得传播意味着信息的传递和“运动”。在英语口语习得中,习得者不断地获取信息点,同时,又不断地交流和传递知识。课内的师生互动,课外的实践练习都可以被视为语言的传播。学习者在交流中利用传播渠道,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进而沉淀为知识。在传播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和善于向别人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会促使学习者抓住时机,利用各种氛围,做好英语口语的传播交流。在课堂互动期间,面对集体、小组或两人等形式的任务设置,习得者的人际传播的欲望和积极性激励他们有效介入。在这种人际传播交流中,学习者巩固了知识点,把交流中的点不断集结为模块,丰富学习的成果,夯实英语口语基础。在培养学习者习惯方面,要注重以下两方面:第一,让习得者充分做好自身“功课”。习得者要利用不同时间段,常回忆,勤动嘴,学会“自言自语”。从人内传播的理论角度看,习得者个体对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归位和自控式输出可以增加传播的频率,提高习得效率。养成动嘴的习惯,从自身努力,在习得中发挥学习者的聪明才智,勤奋努力,用内在的自身传播巩固所学。第二,勤于人际交流,加工和输出大脑储存信息。学习者要在课堂互动和老师布置和设置的情景练习中积极介入,在和同学的交流中突出自己的存在和话语权。从理论的角度看,内外传播对学生英语口语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二)通过传播建立师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观
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基•西美尔(Georg•Simmel,1858-1918)认为社会是一个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社会。西美尔指出交流的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互动的结果,二人间有可能互相依赖,三人组有可能把意志强加给别人,多人小组有可能造成一定的混乱。西美尔是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不同人数的组群在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影响和产生的效果。依据西美尔理论观点,在进行英语口语习得和指导学生的互动交流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生的交流活动要避开不利因素,让参与者能够发挥所长,在氛围的助推下,让输入和产出等量进行。教师应该有紧迫感,时刻把握英语口语实践的机遇,起到引领者的作用。教师的示范会让习得者积极效仿,在当今人才需求实践的社会大背景下,英语口语的实践性应该得到落实,教师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其实,西美尔的理论观点也是基于这种需求,因为传播本身就源于实践。人际传播是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循环,以英语语言为形式的英语口语传播是提升和强化习得者英语口语能力的很好途径,传播不仅锻炼了习得者的英语口语,而且在交流中加强了人际关系,扩展了相关知识。习得者的交流传播在不同范围内的效果不尽相同,引导习得者适应英语口语在不同场合的实践需求,这样才能使习得者的英语口语得到真正的提高。在英语口语的互动交流活动中,教师要鼓励习得者的合作精神,要兼顾对方、理解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诉求,让大家参与,大家有话语权。
(三)在传播中用情感
推动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习得英语语言的交流是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综合体现,在这种传播交流过程中,少不了人的情感。富有情感的交流加强和增进交流的实效性,能够获取令人满意的效果。在研究和实施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习得与教学实践中,应该避免单一的纯语言教学模式,教师对习得者要用情施教,富有亲和力,以此推动习得者学习的积极性,让习得者乐于张流。同时,教师要通过示范等形式让习得者之间的英语口语交流富有情谊,变得通畅自然,通过交流缩短交流传播者的情感距离。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认为“语言要成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就不但要意义上一致,而且也要有(无论这听起来多么奇怪)判断上的一致”。这种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情感交流来实现,学习者之间的口语传播交流在认同感和同位性强的情况下交流的欢悦度就高,输出、输入的成就感就强,交流传播者的“一致”性就多了。所以,注重传播交流中的感情因素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够加速成效的显现。
二、注重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传播交流的技巧
把传播学应用在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中是本次研究的创新。我国学校开设英语课的历史较长,源起于十九世纪,但英语实践应用的效果还有待提高。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教学需要调整思路,教师要注重社会市场需求,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落实英语口语习得中的技术与技巧。
(一)研究学生在英语口语传播交流中的心理
《2011年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和《2012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注重语言学习对学生的价值,英语口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主体,同时要承认差异。面对学生的差异,就要研究学生在差异现实中的心理轨迹,英语口语是语言的外壳,是人们交流和传播的外化体现。针对差异化的学习者,施教者需要在统筹全体学生教学大局的同时,照顾差异,让全体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受益,学习者的成就感是激励其继续学习的动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Karl.R.Rogers)主张要尊重个体的心理需求,促进学习者心理的良性发展和循环。由于英语口语习得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习得者遭遇多方面的压力,以至于产生压抑感,疏导学习者的种种不悦心理,倡导和扶植他们健康的心理是保证推进教学和习得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不能只抓好学生而放弃口语表达差的学生,这会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受影响。罗杰斯主张要给学习者创造快乐学习环境和树立学习信心,农村学校的学生受地理环境和各种条件的限制,在英语口语的学习和实践传播交流中有惧怕现象,走出这种困局,学生需要掌握学习技巧,需要教师给予技术指导。教师要对习得者有针对性地施以技术指导,让习得者在英语口语交流中学会使用技巧,以积极的心态和心理参与英语口语交流。
(二)把握好英语口语交流传播的时机
赫舍尔(A.J.Heschel)指出,人和人在相遇之后很可能要建立联系,彼此要合作。这从发展的角度阐释了语言传播交流的人类属性。作为个体,习得者的英语口语学习和交流同时也是在集体中进行。让习得者养成合作的习惯,英语口语交流习得应该像日常的生活一样自然。走出英语学习少口语的误区,英语口语实践和提高就会变成可能。所谓合作是指习得者能够抓住机会,主动积极和别人或同伴进行英语口语交流,这种交流符合传播学的要求。习得者谈论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实践学习内容,可强化口语表达能力。这种英语口语的人际传播是建立在人内传播基础上,习得者对习得内容的内在传播为英语口语的人际交流奠定了基础,使得与他人的交流变得顺畅。我国学者王怡红在《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中指出,传播中者会采取“策略”、“技巧”,进而形成“互动”、“关系”和“能力”等。这种观点十分符合语言交流传播的发展过程,它对指导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口语习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要把英语口语教学看作是语言交流,把对语法规则的解释和训练融入到口语交流中,避免把英语口语变成单一枯燥的规则课。教师应采取策略,教学中讲究策略,使用技巧,在课堂上充分互动,让教学内容在互动实践中进行,通过实践交流传播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口语能力。
(三)把新课标的要求落实
在技巧性传播交流中九年义务制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教学要“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要突出“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语言应用的首要目标是传递信息和人际交流,口语使用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交流形式。2012年修正的普通高中应用教学大纲第三部分把学生的语言技能放在第一位,在语言技能中突出了英语口语表达,《修正》充分体现了口语传递交流的重要性。农村学校英语口语习得要实现课标的要求,强化学生的英语口语实践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理论指导,在实施中需要技巧。美国传播学学者丹尼尔•杰•切特罗姆(Daniel•J•Critrom)指出:“社会不仅是由于传递和传播而存在,也应该在传递和传播中存在。”切特罗姆从传播学的视角阐述传播和传递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英语口语在英语语言学习中也具有同样的作用。依据课标要求,正确把握语言的交流特性,依据传播理论,在互动、实践和传播中提升英语口语习得,让习得者形成用英语交流的良好习惯,让英语口语交流和传播存在于英语习得中,从而提高习得者的英语口语实际应用能力。
三、传播交流是英语口语的命脉
美国学者哈罗德•密芝尔(Harold•E•Mitzel)提出了有关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三大变量的学说。在教学的整体进程中,结果的变量来自于过程与付出,习得者英语口语提高需要个人、互动合作和教师的指导,形成交流圈。在英语口语习得的过程中,传播交流增进了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因此,指导学生经常自己反馈,同时,抓住机会,扩大交流实践。
(一)英语口语交流与传播的对接
英语语言学概论把语言描述为“Languageissymbolofarbitraryvocalsymbolsusedforhu-mancommunication”,所以,语言的属性就是首先满足人们交流的需求。作为第二语言,把主要精力放在记忆语言规则上是不妥的,它偏离了语言交流应用的主流方向,弱化了对英语口语交流的训练。轻视语言交流传播实践的现象有悖于外语教学原则,重视英语口语互动习得,把交流和传播对接才是英语教与学的正确方向。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交流传播中实践英语口语,通过预设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实践口语传播交流。根据传播学的人际交流精神,学生之间的交流传播是一种理想的实践和推动英语口语习得的方式,英语口语本身就是交流和传播的结合。无语言就无传播,不用以传播的语言就会退出语言世界,因此,从理论的角度看,把英语口语传播和交流的结合是有效提高英语口语的方法。二者的对接是从实践视角发展了英语口语习得。语言学专家贝纳德•斯伯尔斯基(Bernad•Spolsky)提出了二语习得中的几个因素,社会环境、诸多态度以及个人动机,英语口语的交流和传播符合斯伯尔斯基的观点,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口语习得要在交流和传播中实施。
(二)社会发展需要会英语口语交流的人力资源
世界的地球村发展趋势越发明显,人际交往的语言性也越发突出。农村英语教学不仅不能弱化口语,而且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突出和强化口语教学实践,彰显语言交流传播的特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96%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口语很重要,84%的被访学生认为学好英语口语可以提升整体英语水平。对于英语口语在英语习得和社会需求中的重要性,学生高度重视。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酒店餐饮业涉外经营与交往、对外贸易、劳动力输出等经营活动的增多,我国社会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国际化。因此,能够进行外语交流,特别是英语口语交流的劳动者会更容易就业。以酒店为例,懂英语交流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报酬高,工作面宽。现在的中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人力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当今各级学校教师的职责。捷克大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ComeniusJohannAmos)在《大教学论》中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让学生在英语口语交流传播中形成好习惯,自觉实践,服务社会,受益终生。交流传播是英语口语生存的根本,懂英语口语交流的人力资源在社会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