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47:07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坚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一味地讲解,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并且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仅仅借助于黑板和教师自己进行讲解。在课堂上,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许多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方式,不愿意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学习。久而久之,许多小学生就会渐渐地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没有太大的帮助。另外,我国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方法了解不够,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不愿意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二、提高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1.教师应该全面进行单元分析和掌握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组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首先全面地对课文中的单元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掌握,讲解单元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所占据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以及各个单元的主要特点,然后从各个方面对单元进行分析,从而全面地了解并且把握单元。例如,当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了解并且掌握教材中的单元,即游历山水的单元、真心对待其他人的单元、观察自然所带来启示的单元、战争与和平的单元以及乡村生活的单元等。在讲解这些单元的时候,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单元之间的并列关系,掌握每个单元之间的联结关系,进而在课堂上更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合理的教学环境。
2.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为了更好地提高单元整体教学质量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和思考问题,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学情。众所周知,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但是他们所具备的逻辑思维需要与我们生活中一些具体的事物进行联系,需要他们进行体验,因此,这时,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符合教学内容的课堂情境,增加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实际经验。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将新旧知识进行适当的联系,相互贯通,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对旧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
3.加大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力度
关键词:数字化;小学语文;单元教育;信息化教学
在21世纪,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在数字化的环境下,教师的教学与传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的数字化教学是在数字教学的理念下实行的一系列先进的,具有创新高效的教育方法,它所培养的新一代人才要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降临。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讨论现代教学活动如何适应全新的教学体制。
一、数字化环境对教育的意义
1.做好备课
传统式的教学是学生被动的接受课程信息,并未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而数字化的教学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采用新颖的数字化教学,将问题提炼出来,转化为两三个层次的问题,并且网络平台上,让学生可以对此产生兴趣,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库去探寻问题的答案,这是数字化教学的关键中心,文本资料,视频和音频资料等等都包含在其中,网络就是教学实施环境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师需要对各种数字化的技术和资料进行整合,运用多媒体的方法来完成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2.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让学生在自主、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在对问题的深刻理解下,学生自主地探索和学习,学生可以自主、自觉地获取网络上的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理解,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着重帮助学生在网络上解决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要收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整合起来,进行集中答解,让学生加深印象。之后,也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对语文单元的认识,进行作品演示。让学生确定主题,并且对有关问题进行收集整理,进行取舍,提炼精华。再做成PPT,让全校学生对此成果进行共享。
现阶段,我国小学课堂对数字化教学的认知程度还不高,没有积极顺应时代的变化,在目前,有海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涌现出来,其中有许多过时的或者繁杂的信息。人们很难直接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被垃圾信息堵塞了心灵。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学习者快速的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丰富资源信息,并且快速选择与利用,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进行创新的地方。所以有序地建设与利用数字化都是必须的。现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创者,仅仅注重技术的革新,而对使用者的体验没有过多关注,数字化教学资源应该按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习活动规律来变化,这样才能很好地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
另一方面,小学教师都是多年的老资历,自身知识结构的老化和学习能力的不足,促使他们对新的事物不能做到步步紧跟,很难很好地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使得数字化教学的推广率不高,使得小学课程还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运用单课时教育,内容分散,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使得学习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没有体现出来,所以应该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方式,这样就能很好地发挥数字化的优点,正确、充分、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来教学。
二、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研究
目前学校课本使用的是一个单元一个主题,再也不用每篇文章都去归纳主题思想,我们只需要侧重于文章本身的特点,只要找出文章中所侧重的不同就可以了。教学的方式要随着课本的编排而变化,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不能再是每篇文章都去总结主题思想。而是要好好利用课程资源,按照新教材的编排特点,进行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学生先预设目标,再为目标而进行数字化的探索,换句话说,在新的课程标准上,学生是主题,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服务,学生才是学习的主题,所以如何促进学生学习便成为现代教学思考的重要课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是新课标的目标。使得课堂教学可以“提速”,同时也可以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学生得以厚积薄发,不仅让普通的学习生活走进课堂,而且让学生把学习语言与体验生活结合起来。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是依据语文学习需要大量阅读的规律,前提是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以单元主题为一个学习整体,使得课内外阅读拓展开来,语文素养在学生的学习中得到提高。不同学习能力水平的学习者都可以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得到良好的兼顾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学习环境,小组教学十分重视合作学习,学习者本质上各有不同能力水平与兴趣,思想的碰撞火花,不仅有利于思考的激荡也使得团队更有凝聚力。人类智能包含语文、逻辑、空间、肢体运作、音乐、人际、内省及自然探索等八项智能,单元整体教学符合人类本质,所以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促进人类多元智慧的发展。
我们开展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是为了改变传统语文学习低效率的特点,让学生拥有文化底蕴,使得语文教学丰富多彩,让小学的语文课堂不再乏味无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是侧重于知识的落实,对能力的培养没有加深,对课内传授侧重,但是轻视课外的实践。面对现行新课标所提倡的,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就是单元整体式教学,整合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在使知识外延,丰富的课外知识被了解,在生活中可以真正地利用。其次,以九年一贯的思路来设计的新课标,语文的连贯性被加强,“全盘考虑”的意识十分符合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内容及策略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完美地体现。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单篇孤立的教育模式,使语文内在的联系被切割,僵化了语文的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是单元整体教学,这是一个独特的平台来发挥教师创造性。单元整体教学,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以及发现问题、实践体验、探究问题、建构认识等能力得以提升,更加适合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胡海舟.主题单元教学资源整合的策略.小学教学设计,2006(10).
[2]喻景生.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单元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11.
[3]朱洁如,高鸣鸿.建构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运行系统.新语文学习,2008(1).
一、明确不同学段单元整合的重点
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前,首先需要教师明确不同的学段应当有的单元整合重点,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非常重要。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接受能力上还是自身的基础知识、能力上差异都比较大,如果教师盲目地对所有学生采取相同或者相似的教学方式,单元整合的教学重点也没有区分,很难收获预期的教学成效,单元整体教学的优越性也无法体现。因此,教师首先要从这一点上有所突破,要结合具体的教学主体以及教学目标,确立有针对性的单元整合的教学重点。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显然存在差异,教师要仔细分析这种差异,这样才能够制定更明确的单元整合教学重点,让单元整体教学更好地发挥其效用。
对于一、二年级低学段教学而言,生字词的掌握依然是教学重点,因此一、二年级适合将“识字”作为整合点。对于三、四年级的中段学生而言,教学重点在于加强对字词的理解,尤其是要重视句、段的理解,在文本朗读时能够读出感受,所以三、四年级在教学整合时可以以单元主题为主线,指导学生预习,重点在句段推敲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效果。对于五、六年级的高学段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有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表达思想的能力,我们可以以单元主题为发散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充分整合课外内容,指导学生通过句段和篇章的对比,体悟感情。只有明确不同学段的单元整合重点才能够让教学过程更有针对性,这也是让单元整体教学能够发挥效用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明确单元整合的教学重点,这样才能够让教学过程收获更好的成效。
二、主题学习课教学整合
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除了可以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确立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教师也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知识技能训练的不同方向来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这同样是训练学生各方面学习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主题学习来进行教学整合,无论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文本朗读能力的训练还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这些都可以成为独立的单元整体展开教学。在确立了明确的教学主题后,教师要进一步针对教学内容展开细致而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够让单元整合教学更好地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推动。
可以以文本的诵读作为一个教学主题,以此来深化学生对教学文本的体验与感知。课文诵读模块要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思想感情。很多单元的教学内容都可以以课文诵读作为主题模块展开,如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几篇文章,《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麋鹿》都非常适合诵读,并且能够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增强对文章情感的体会。理解领悟模块也可以作为一个主题,所谓理解内容就是指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理解文章说了什么,并能体会到文字背后传递的情感。口语交际与习作密切相连,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单元主题。口语交际的语言组织与调整,就是对习作思路的归纳与调整。通过口语交际还能够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帮助学生积累习作所需的内容题材,为习作奠定基础。对于教学主题的确立与整合才能够让单元整体教学更有针对性,也能够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素养。
三、回顾拓展课教学整合
对于学过的内容进行回顾,并且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进行教学拓展与延伸,这同样是语文课程的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对于文本的回顾拓展也可以作为一个教学主题,以此展开的单元整体教学将会很好地巩固学生对学过内容的掌握。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创设一些有意思的学习活动,以活动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良好地展开对于学过内容的梳理与回顾。同时,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内容作出拓宽与延伸,这将会很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单元整体的综合性学习。所谓综合型学习就是将课内知识技能学习与课外语文实践学习有机结合的重要模块。学生可以通过课外实践、课内展示的方式拓宽视野,锻炼能力。比如上完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学习之后,可以安排学生将任意自己喜欢的片段,编写成剧本,然后再召集演员,分小组设计表演,最后在全班展示。这不仅是对文本教学的一种深化,在这种趣味化的教学活动中也很好地帮学生进行了课本知识的回顾,将会增强学生对学过内容的体验与感受。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
一、小学语文主题式整体教学的优势
小学教材中的主题式整体教学对小学课文的学习和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都有益处。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教学法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加深课文文本的学习,语文的学习是对生活的认知,丰富的材料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每个单元都有固定的主题,其文本内容息息相关,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对课文内容加深理解。主题式单元教学,可以将学习的主题延伸到课堂之外,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该单元的一个月中进行某主题的德育教育或者思想教育,充分发挥了语文教育的隐性德育教育功能。此外,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教学重心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而主题式单元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联系单元内的其他课文,从而形成运用普遍联系的方法看问题的哲学思维。
二、小学语文主题式整体教学的方法
1.抓文本内在联系点,让同一主题下的各部分资源相互支持,互为补充
系统论认为有结构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应该树立整体教学观,整体思考、整体设计、整体认识并整体运用同一主题下各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它们互相支持,互为补充,从而发挥整体力量。
如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由四篇课文和一个综合练习组成:《海浪》《读海》《我家门前的海》《海底世界》“探索记录――海洋的研究”。这个单元的文本内容都与海有关,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对四篇课文和综合练习的内容进行整合,将收集到的关于海洋的素材资料运用到各课文的讲解当中。例如,在网络上搜索关于海的视频,BBC世界地理中关于海洋的内容非常精彩。在讲《海浪》时可以观察视频中的图像,在讲《海底世界》时可以观看纪录片中的各种海底生物。这样在课文文本之外,学生对海浪和海底世界都有直观的认识和感知,借着BBC中的旁白,学生对海洋的了解远远超出课文,在这种情况下《读海》一文的学习就非常容易了。这三篇课文学习之后学生对海洋自然会产生特殊的情感,在《我家门前的海》学习中,学生对作者对门前的海的热爱之情也会理解得更加深刻。在第六单元的教学中,发掘各篇课文的内在联系,先认识美丽的海浪,在潜到海底世界去认识各种各样的海底生物,不知不觉间就读懂了大海,自然而然会与《我家门前的海》的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教学逻辑和教学内容安排能够使各篇课文相辅相成,便于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深入理解。
2.找文本外部联系点,沟通单元主题与学生经验以及现实生活的联系
现实生活是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课程资源,只要我们用心捕捉,将其与单元主题有机融合,不仅可以以学定教,有的放矢,还可以化难为易,提高效率。
(1)根据单元主题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迁移性应用。例如,在第五册第五单元电子时代的主题下,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来看看哪些电子软件和电子服务让学生的生活方便多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用鼠标上网和玩电脑的经验畅想未来书包的样子。电子时代的主题下,与当下的互联网信息时代高度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从而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可以深入浅出地对课文进行讲解。当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到课文学习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根据单元主题内涵,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创造性运用,从而使学生将学习语文课文的中心思想运用到指导其日常生活中。教材文本都是对一种正能量的意识形态进行宣传,让学生通过学习对现实生活有所感悟,有利于其养成健康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第五册第四单元“美丽的乡村”主题中,要让学生对乡村的花园有认识,要让学生对《我从山里回》中作者的所见所思所感有深刻理解。然后让学生对比山村生活和自己的城市生活有哪些不同,从而使学生珍惜优越的物质生活。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教学法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来加深课文文本的学习;主题式单元教学法延伸到课外,可以在该单元的一个月中进行某主题的德育教育或者思想教育,充分发挥了语文教育的隐性德育教育功能;主题式单元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联系单元内的其他课文,从而养成运用普遍联系的方法看问题的哲学思维。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要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单元内文本之间的联系,发掘文本的外部联系,从而以文本为载体,联系教材内外,突出单元主题。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出后,单元整体教学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育手法。传统的课堂教育手段难以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以课本知识为教育主体的教育写作手法,过多重视课程的总体教学,对单元教育缺少探究。借助于单元整体教学理论和小学语文知识结构的相互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课堂教育的教学效率,增进单元教育的教学成效。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含义
单元整体教学指的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的章节、重点进行有机的划分,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教学手法。通过了解小学语文的发展结构,能够对将单元章节进行有机归纳,进一步分析语文教材中的单元序列性,增进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秩序。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在不同年级的构建中,细化语文教育的单元知识层次能够使语文教育的教学成果更加显著。
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小学语文的教学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教育单元之间的连通性不足
在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围绕着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对教育知识点的传授,但是却忽略了对其中思想内涵的组织和传达。使不同单元之间的知识点相互分散,难以凝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单元教育的创新意识淡薄
在单元整体教学活动中,单元成为教育活动范围的代名词。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中,学生需要对不同单元的识字教学、作文教学、阅读教学进行组合。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的创新意识不足,过多重视课程的总体教学,对单元教育缺少探究。难以针对学生进行创新,使学生缺少学习兴趣、无法发挥语文教学的教育效果。
三、强化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具体措施
(1)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开展教学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设计中,科学开展教学规划对语文单元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施此项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要进一步确保语文单元教育的发展规划。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手法,在每一项单元内容的发展初期,应当让学生对单元章节进行初步的预习、然后在由教师进行分层次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见解、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针对学生实际,提升单元整体质量
为了更好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有针对性的考虑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实际认知,要尊重学生所具备的逻辑思维,认真探究每个单元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设置符合教学情境的各项策略,例如小组合作教学、单元知识竞赛等手法,将小学语文教育变的更加生活化,促使学生能够处于一个教学情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单元整体教育的发展水平。
(3)增加整体特性,统一单元知识要点
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将新旧知识链接在一起,帮助学生转移知识要点,关注学生的发展能力和阅读水平。同时,教师要尝试引导学生参与到单元知识点的挖掘、整合中,在实践中激励知识素材,组织学习语言,让学生能够具备完善的教学理念,通过单元预习、单元交流、单元总结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围绕单元整体教学结构,通过一系列的开拓,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归纳意识才能得到发展。
(4)拉开教育层次,规划单元教学重点
在小学教育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教育上的发展目标也各不相同。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处于小学低年级,因此,对生字、生词的教学关注点较高。而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说,他们需要了解教学中的语句段落,因此需要以单元主题为导向,进一步增进学生对字词、语句的理解和体会。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综合感知能力,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发展基础,增进单元教学的教学规划。
(5)教师积极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教学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师资水平也得到显著的提升,但仍有一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及理论水平有待提升。例如有一部分教师仅局限于自己常用的教学策略,不善于进行新的教学策略的尝试及探索。当单元整体教学与其习惯的教学策略发生冲突时教师急于否认其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所展现的优越性。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及专业能力不足,无法胜任整合、统摄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此类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实施,同时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解放思想,从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束缚中挣脱出来,积极吸纳新的教学策略及文化知识,进行多方面教学资源的整合,勇于尝试积极探索,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及专业能力。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内容灵活的进行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调整。从而将单元整体教学落到实处,彻底改变单篇课文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彻底的将传统的教教材转变为灵活的运用教材。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始终秉承着规划、发展、整合、创新的发展优势,进一步提升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知识要点。以单元为基础结构,增进语文课程的思想性,使学生的学习情趣得到充分的调动,对整组的单元知识能够实现整理、归纳和概括,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段颖.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文学文本的“母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
一、课前预习真正成为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预习就应该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是,我们一直不够重视。我所观看到许多单篇课文的教学,是忽略学生的预习的。在实施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过程中,发现运用预习单元,能够给课堂展示一个良好的依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及自学能力。
二、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终身发展
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是“主题”“整合”,读写实践都围绕主题展开。它与单篇教学比起来,我以为最大的转变是:单篇教学更多是老师带着文本走向学生,学生接受文本;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则更多是学生带着探究主题走向文本,老师引导帮助学生去阅读,去比较,去分析,去理解文本教材中对解决自己问题有帮助的信息资源,以加深学生对主题内涵的理解感悟。它真正的实践着“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理念。
三、教师更要有“取舍”“设计”的教学智慧
智慧的课堂需要设计。也只有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之中。比如对生字词预习的检测,不是将一单元的生字词语罗列出来,请学生读读,而是要独具匠心地挑重点难点,设计相关练习,以点带面地进行检测。再如引领学生探究“细节描写”的表达方式,一般都是学“独立找一找”“小组内说一说”“全班汇报”的活动方式。而这里可以设计请各小组选择一个人物演一演,相互评一评,全班演一演 ,评一评的方式,学生会更加兴致高昂地投入到对课文细节描写的品悟之中,也深刻体会到了“细节”对于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并将这种观察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
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堂容量大了,对老师解读教材,发现并整合资源的能力要求更高,同时要求老师有“取舍”的胆气和“疏密有致”的艺术智慧。
四、择高处站,就平地坐,观全局,路更宽
一、围绕主题高度整合,教学目标集中化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围绕某一个主题,将教材文本、课外拓展资源,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高度整合实施教学,使整个单元的教学变成由单纯的几课变成了不可分割的主题单元。它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在单元整体目标的统领下,每个课时的目标也相对集中。
二、课前预习真正成为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预习就应该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是,我们一直不够重视。我所观看到许多单篇课文的教学,是忽略学生的预习的。我们在实施主题教学研究过程中,发现运用预习学案,能够给学生预习一个良好的依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及自学能力。
第一,预习学案是按照阅读的一般规律来设计,同时关照学生阅读的年龄特点。比如第三学段主题单元阅读第一步:浏览,区别文体;第二步:默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与基本结构;第三步,对比发现,确定一到两个与作者一起探讨的话题或者问题;第四步,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通顺,扫清进一步分析阅读的拦路虎。第五步,围绕这个话题,搜集课外材料,准备实践材料,与作者一起交流;而第二学段的考虑到学生识字量的基本情况,将生字的读音过关放在第一步。
第二,预习的指导要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习有层次有计划地指导。比如刚刚开始指导预习的时候,需要帮助学生拎出生点难点。学生养成习惯之后,可以逐步放手,以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尊重更多学生的学习个性与学习需求。
第三,预习必须要有检测与反馈。我们以往的单篇教学是忽视这一点的。小学语文主题教检测预习整体感知就是立足学生预习的基础,结合预习单对学生进行的预习检测,对学生预习过程的再次指导。
三、更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终身发展
主题学习的核心是“主题”,读写实践都围绕主题展开。它与单篇教学比起来,我以为最大的转变是:单篇教学更多是老师带着文本走向学生,学生接受文本;主题教学则更多是学生带着探究主题走向文本,老师引导帮助学生去阅读,去比较,去分析,去理解文本教材中对解决自己问题有帮助的信息资源,以加深学生对主题内涵的理解感感悟。它真正的实践着“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理念。
我们的主题教学是以“主题读写”的形式展开的。【美】莫提默·J.艾德勒 莫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学习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阅读准备阶段(幼儿园)、认字会读简单读物阶段(一二年级)、字汇增长课文运用(三四年级)、在同一个主题上,对不同的作者所提出来的观点作比较,即简单的主题阅读,是阅读的成熟阶段(五六年级)。换句话说:学生小学毕业就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阅读者,只是还不够熟练罢了。这是一种终身需要的探究式的阅读方式,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
低中高年级的学生都可以进行主题阅读,只要要求与层次不同罢了。比如低年级学生在“主题”引领下进行海量阅读,生动有趣地进行大量的识字认字,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章热爱的情感。中年级学生在“主题”引领下,增强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增强积累,初步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品形象与作者情感。而到高年级,则尝试围绕“主题”开展探究性“主题阅读”。
四、教师更要有“取舍”“设计”的教学智慧
那么,这样的教学是不是会因为“模式化”而让课堂变得单调乏味?因为大容量而有隔靴搔痒的感觉?
模式不是设计。智慧的课堂需要设计。也只有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趣味盎然地投入到“主题学习教学”之中。比如对生字词预习的检测,不是将一单元的生字词语罗列出来,请学生读读。而是要独具匠心地挑重点难点,设计相关练习,以点带面地进行检测。再如引领学生探究“细节描写”的表达方式,一般都是学“独立找一找”“小组内说一说”“全班汇报”的活动方式。而这里可以设计请各小组选择一个人物演一演,相互评一评,全班演一演 ,评一评的方式,学生会更加兴致高昂地投入到对课文细节描写的品悟之中,也深刻体会到了“细节”对于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并将这种观察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堂容量大了,对老师解读教材,发现并整合资源的能力要求更高,同时要求老师有“取舍”的胆气有“疏密有致”的艺术智慧。
五、择高处站,就平地坐,观全局,路更宽
可以说,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是比单篇教学站位更高的教学模式。它看到的不是一棵树木,而是一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