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26:32
序论:在您撰写农村发展需求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农户 融资需求 约束条件
现阶段,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农户的金融需求主要表现在存款与贷款方面,因为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在农村的低效率运行,农户的存款需求虽基本得到了满足,但贷款需求却存在很大的缺口,农户的金融受到抑制。事实上,中国农村不但存在金融供给抑制,而且存在金融需求抑制,一方面农户在正规金融体系中借不到资金,另一方面,基于成本与收益的理性比较,农民也不愿意到银行与信用社去借资金,导致了中国农户的金融需求型抑制,农户的金融抑制是导致中国部分地区农村贫困与没落的主要原因。如何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将以湖南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研究湖南农户的资金需求及其约束条件,为优化湖南农村的金融体系,降低农民的企业家活动成本创造条件。
一、湖南农户消费性资金需求及其约束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经济生活内容丰富,由于农民所面临的风险增加,农户经营活动兼业化趋向强烈,农户现金收支也日益多样化。根据2007湖南农村统计年鉴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 2006年湖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 389. 81元,比上年增加272. 0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7. 6%,增幅同比上升0. 4个百分点;分解湖南农户的收入来源,可以发现其收入的主要增长来源于打工收入与政府对农民的转移支付,从住户抽样调查中我们发现: 2006年湖南农户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1 449. 65元,比上年增加220. 86元,增长18%,农民家庭经营的纯收入人均为1743. 52元,比上年增加30. 16元,增长1. 8%, 2006年农民转移性和财产性的纯收入人均为196. 64元,比上年增加21. 04元,增长12%。2006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13. 05元,比上年增加257. 07元,增长9. 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13. 05元占人均总收入的73. 99%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也体现在住房条件的改善中。无论是在较发达的长株潭地区,还是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湘西、湘西南,当农户积累了一定的财富,首先要做的就是盖房子。在湘西南的洞口、城步的住房建设成本在6~12万左右,一般也会产生3~10万的融资需求。农户的住房不只是生活必需品与颜面问题,而且也是生产过程中对其要求逐步提高的结果。防盗、粮食储存等各种问题在农村已经变得越来越严峻。因此,农户对于住房改建与扩建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以至在不“轻言借贷”的农村社区,农民建房时却在大举借债,拉动了农户的金融需求增长。
文化教育所占比重相应上升。在教育领域,随着计划生育在农村的不断深入,农民的子女生育数量明显减少,农民望子成龙的期望由此逐渐升高,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新生代子女素质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导致农民对子女教育投资观念转变。由此教育消费在农民家庭中的地位开始明显上升。而据研究,农民投资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成本要远远低于高等教育,而且其回报率比高等教育要高5个百分点。此外,文化、娱乐、信息方面的投资在湖南农村比较大,彩色电视机对黑白电视机的替代率达到了80%以上。
由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作用,农民收入与支出在年际之间很不平衡,且波动较大。农民除了以储蓄来调节当前支出和未来支出外,在收入和储蓄都不足以应付当前支出的情况下,只能以借贷作为收入和储蓄不足的弥补手段。农户资金借贷主要用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生活性借贷主要是为了弥补当年收入和储蓄余额不足以满足生活性支出需要的融资行为。生产性借贷既有用于农业生产,也有满足商业、工业、服务业、打工支出等方面的资金借贷。
二、湖南农户的生产性需求及其约束条件分析
农户生产性资金需求分两部分,即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和非农业经济发展资金需求。农户的生产性借贷用途结构反映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目前,作为弱质产业,农业投入中传统要素的比重正趋于下降,现代要素的比重则趋于上升。表现在金融方面,即是农民为购买现入要素,对资金融通服务的需求日益明显。大量的资金需求引致了对金融中介需求的增加。农村经济中的这种结构变化会引起对信贷等融资需求的扩张。
农民除了传统农业生产的投资之外,作为满足市场需求的农民企业家行为,部分农户开始转向了高效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方面的投资。农户的产业转型及其经营规模选择,是农户生产性融资需求的直接推动力,而在宏观上则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农户在不同时期的融资需求。笔者对望城含浦镇农信社的农户贷款情况调研表明, 2000年,在该农信社申请贷款的农户共有68户,贷款金额为117万元。其中73. 5%的农户贷款金额均在3000元至10 000元之间。到2004年,申请贷款的农户共有200户,贷款金额为714. 1万元,其中88%的农户贷款金额在1万元至10万元之间, 1%的农户贷款金额在10万元至30万元之间。
对于农户来说,传统的农业生产项目资金需求并不是农户资金需求的主要部分,而满足非农产业项目和高效农业项目的资金需求则是农户借贷的主要动机。因为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绝大多数来自农户自身,而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的另一标志就是生产要素的商品化。尽管湖南农户生产支出中流动资产投入的自给性仍很明显,但很多投入要素已经以商品形态出现,从而扩大了对农村金融的需求。这个变化与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生产连年亏损密切相关。湖南农户的资金缺口主要是农业生产中的畜牧、水产业和非农生产。农户生产性资金需求与农户的家庭经济水平、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农业产业化紧密相联。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澧县宜万乡和洞口秀丰乡,农村信用社农户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均低于经济发达的望城县含浦镇。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贷款80%以上是农村贷款,主要用于生活消费和农业生产,欠发达地区农户大多是传统型农户和过渡型农户,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或出外打工,土地依然是他们最基本的依靠。而在望城含浦镇农村信用社87%的贷款是其他贷款,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商业和养殖业。发达地区农户多为过渡型农户和商业型农户,农业生产不仅局限于传统农业,而是发展高效农业生产,许多农户从事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和农产品加工,总体来说,比起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农户的生产性资金需求较高。
依据农户的生活宽裕程度,可以将农户划分为贫困农户、维持型农户和富裕农户。贫困农户通常从事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经济剩余积累缓慢。其生活支出有很大缺口,遇到婚嫁、丧葬、疾病、子女求学和住房等较大金额支出,由于他们积蓄不够,则不得不举债。贫困农户的生产资金不但非常短缺,并且常被生活性支出挤占。维持型农户的支出除刚性的生活支出外,可以购买少许的奢侈品,虽然这此物品在城市几乎被看作必需品。维持型农户通常种植附加值高的农作物,或者养殖,还有的经营家庭手工业、家庭工厂,或是出外打工,总之,其收入包括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两类。但是非农收入金额小、风险大,并不足以使他们放弃农业生产。因此他们通常是双栖的,农业生产与非农业生产同时兼顾。他们的非农收入部分也会补贴到农业生产之中,其资金需求是混淆的,根本无法分清他们是进行生产,还是渡过生活难关。富裕型农户通常经营小型、或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或者是外出打工的成功者。富裕型农户的收入,已经可以应付生活刚性支出,并且购置了不少奢侈品,显露出其生活的豪华。因为家庭的生产功能已经与消费功能分离,也由于他们还保有传统农民“不轻言借贷”,富裕型农户主要是农村借贷资金的供给者。
由此可见不同农户类型具有不同的资金需求特征,而且为其提供的资金来源也有区别。对于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和微小型企业,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突出,导致其交易成本高昂;因此只有内生于农村经济体系中能够低成本运用农户之间现成信息的社区金融体系,才能满足这种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并缺乏抵押品的金融需求者。
三、结论与讨论
根据对湖南资金需求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湖南农户的资金需求尽管区域发展不平衡,但在现阶段仍存在一些共性,住房、医疗以及高校教育投资,成为拉动农户金融需求的主要力量。但此外,不同地区的金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经济发达的长株潭地区农户的生产性资金借贷比例较高,长株潭以外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的生活性资金借贷比例较高;欠发达地区农户的生活性需求较高,所以生活性借贷发生的频率较高,而发达地区农户的生活性资金需求相对低,导致生活性借贷频率低。农户的生产性资金需求是多元化的,传统的农业生产项目资金需求并不是农户生产性资金需求的主要部分,而满足非农产业项目和高效农业项目的资金需求成为农户资金借贷的主要动机。
第二,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生产规模的扩大,农户信贷需求呈现长期增长的态势,借贷笔数多,信贷金额绝对量大。当前利用借贷资金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虽然很低,然而,由于农户数量庞大,其借贷规模也相当惊人,充分说明了湖南农村借贷市场、尤其是资金借贷市场在目前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农村家庭承包制改革,农户掌握了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有了一定的生产经营权,从而成为具有独立财产权和经营权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一些农副产品加工户、种植养殖户以及农村商业的迅速兴起,正在逐步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将会极大地促进农村金融需求增长。
第三,不同经营类型农户间的资金需求的规模和结构分化非常明显,表明今后农村资金市场的结构性特征会越发突出,农户资金需求更加多层面、多方式、多结构、多元化。有借款户与无借款户在经营效益上出现明显的差别,有借款户的生产和生活的压力要比无借款户大得多。这一方面说明正规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救低息贷款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农村金融市场中的民间借贷这个资金供给主渠道提供的高利贷存在加重趋向,借款农户的举债负担加剧。
第四,农村民间借贷市场是目前农民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这一方面说明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由于贷款手续烦琐、程序复杂、审批时间过长、服务能力低下等,对于农户来讲,正规金融机构的门槛太高,利用成本太大。在湖南,绝大多数农户的收入水平低于城镇居民,他们选择贷款多是为了脱贫致富,增加家庭收入。特别湘西、湘西南等地区,贷款数额较低,对他们来说,商业银行“太贵了”。罗丝•莱文以及格林伍德和史密斯的金融发展模型指出,这种较高的固定成本是导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门坎效应”。另一方面也说明,民间金融活动很活跃,交易量很大,涉及的范围很广,说明了在现阶段的中国农村,金融的需求特征决定了金融的供给。因此,在金融政策的制定上,绝对不能忽视民间金融,而要对其加以规范、组织和引导,充分发挥其资金潜能,并满足农民企业家行为的融资需求,以调整产业结构,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为新农村建设的内生性奠定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祚祥.农户的逆向淘汰、需求型金融抑制与农村金融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 2007(4):134-138
[2]胡必亮.村庄信任与标会[J].经济研究, 2004(10):115-125
内容摘要:从农村金融体系应发挥的有效功能角度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既应有为个体私营经济、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又要有为农民服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因此,我国应建立以商业金融为主,合作金融、政策金融为辅,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多层次、机构多样化的复合信用型农村金融体系。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则是约束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庞大的城市金融体系相比,我国的农村金融还相当薄弱,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几经变迁,虽然形成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分工协作的制度安排格局,但实际上缺少层次性、矛盾冲突多、内耗大、功能和作用出现萎缩、农村金融服务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提升金融对农业发展的功能,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利益、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已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原则
衡量一种组织体系是否完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它是否与社会的现状相适应,是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样,构建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应该体现在它与我国农村现状的适应性问题上,要求与我国农村特定的经济形态、交易方式和经济结构相吻合,并以此达到效率性、稳定性的目的。这种适应性表现在:
金融组织体系应与经济发展水平或阶段相适应。从经济社会的发展史来看,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或阶段,社会分工及其细化程度、市场规模和交易方式大不相同,对应的金融组织体系必须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和复杂程度,与货币信用程度较高的国民经济运行体系相适应。
金融组织体系应与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机制是市场机制,必然要求市场化的现代金融制度结构与之相适应。就金融机构体系而言,它必须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础上的,具有货币资金商品化、金融实体法人化、金融调控间接化和金融行为规范化的特征。
金融机构体系应与经济运行结构相适应。为了促进经济有效运行和增长,金融组织体系应根据不同区域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实行分层次的组织运行结构,并通过不同的管理方式来调节资金的运行,以实现不同区域的资金优化配置和有效运用。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路径
从产业结构看,我国农村经济已不是单一的第一产业;就农业内部结构看,畜牧业和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所有制结构看,随着乡镇企业的“改制”,私营经济和股份经济成份大幅度增加。因此,我国农村经济结构明显趋于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多元化是指各种所有制形式、各种经济组织类型、各种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主体在市场中都已稳定地占有相当的比例,且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一特点在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体现的尤为明显。多层次化是指在全国经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一特点在农村经济领域体现的尤为突出,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均GDP水平相差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仅对融资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在其他金融业务上也有新的要求。援引适应性标准,参照国外农村金融机构模式,笔者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既应有为个体私营经济、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又要有为农民、农户服务的农村信用社,以及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机构多样化的复合信用型的农业金融机构体系,即由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民间金融等多元性质的金融机构组成。(一)大力发展农村商业金融体系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组织的架构要与经济架构相吻合,随着经济主体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化,农村金融组织必须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础上的,才能跟上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所以从总体上说,商业性金融机构应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主体。首先,有关部门对中国村庄农户实地的调查显示,农民不仅能够承受商业化金融的利息,而且,其还款率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大大超过农村的非农企业。其次,地方性商业金融,工作人员都是本乡本土,只要有合理完善的约束管理机制,完全能解决管理和监督成本较高的问题。再者,农村经济不仅仅由农业和农户组成,用发展的眼光看,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和商业企业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资金的需求量也会成倍增长。因此,大规模的金融需求,为商业化的金融组织进入 农村市场创造了条件。
(二)合作金融是现阶段农村的市场需求
合作金融的主要组织形式有合作银行、信用社等,通过为其成员提供社区化的、互(非盈利性)的、数额有限的金融服务,目的是通过资金联合使资金实力弱小者之间实现互助。因而从这个意义上看,合作金融组织的社员普遍是经济上的弱小者,他们投入的资金有限,相应的合作金融的资本规模较小,其服务对象也主要集中在成员范围之内。就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而言,把完全商业化的金融服务形式引入农村,那么,由于银行资本逐利的本性,困难群体将很难得到充分的金融服务。如果农民、农户没有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为其服务,则大量县域金融市场的真空,就可能为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灰、黑色金融去填补。对农村分散而经济实力弱小的农民来说,通过自愿的联合实现资金互助是一种必然选择。就现阶段来说,对于中国大多数农村地区,我国现行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农村信用社,由于其办社宗旨是服务于“三农”和入股社员,客观地决定了农村信用社主要以入股的农民为服务对象,在资金使用上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这就较好地解决了农业投入产出比较效益低的矛盾;而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级法人,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在经营上比其他商业银行有更大灵活性;且其网点众多,市场主体分散,最能便利地为分散的千家万户的农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这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合作金融成为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政策性金融不可或缺
作为弱势产业,农业信贷的低收益、高风险的矛盾突出,靠商业银行和合作信用机构的力量,难以满足农业对信贷资金的需要。为了解决农业金融吸引资金水平低和能力差的问题,为保证农业资金的充足供给,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很重视并参与农业金融活动,设有官方农业金融机构,对农村公共设施、农村环境保护、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农业综合开发给予支持,我国的农业发展银行已承担起这份职责。下一步要解决的只是如何更好地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的问题。
(四)民间资本的有益补充
由于现有的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不论公益还是赢利,农村金融服务都存在很大的市场缺口,民间的资金融通客观上为农村个体经济和私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条件,农村普遍存在着三种不规范的非正规金融组织,一是自发的民间借贷,其形成基础是个人间的亲缘、友情或邻里关系;二是为解决经营资金而进行的自发民间融资;三是以基金会、互助会或其他行会等形式存在的有组织的融资活动。由于这些非正规金融机构发育层次低,运作不规范。其实,仅从防范金融风险考虑,而将民间金融组织全面封杀,未免有些偏颇。我国的现状是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发展很不平衡,一律禁止“民间借贷”既行不通,也于国于民不利。对它们要做具体分析,在合理划分正规金融机构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应规范和培育现有非正规机构,可以考虑放松对民营金融组织市场准入限制,从法律、制度、政策的完善入手,将其纳入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加以监管,使其公开化、规范化营运,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中多层次的融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则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02(4)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消费市场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1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也呈逐年递增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高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消费层次也在不断提高,以粮食为主食的支出比重大幅下降,副食支出比重显著上升,肉、家禽、蛋类等人均消费量增速快,居民的食品消费向营养型转化。娱乐服务业特别是健身业都在兴起。
1.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在满足传统消费的基础上,消费领域不断拓宽。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以往有大幅提高,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食品消费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追求精神生活和耐用物品享受已成趋势,用于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人均支出不断提高。
1.3 农村科学消费观念不断增强
农民消费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从过去一味追逐低价质次产品,逐步变成了价格、质量、品牌并重。在冬季农闲时间打破了以往大办婚丧嫁娶、吃喝赌等恶习,有了钱,他们注重改善居住条件、交通工具,还有许多农户买了健康保险。这说明农民生活改善后,就会将手中的钱投入到健康、子女教育、交通通讯等方面,走上了科学消费的道路。
2 制约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2.1 农民收入低下,限制了其购买力
虽然近几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相比较之下,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更快,10a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7.2% ,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仅12.6%。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间的差距较大,并有扩大趋势,从1998年的1:2.56上升到2008年的1:3.09。
2.2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消费环境不好
近年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虽有改善,但整体水平较差,普遍存在供水困难、交通不畅、电视信号覆盖率低等问题,从客观上增加了农民的消费成本,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同时,居住分散、信息不灵、售后服务跟不上等,从而使相关的消费不能得到有效启动。
2.3 商品的适应性差,安全状况欠佳,使农民不敢在农村市场上花钱
由于农村流通网络的主体主要是小规模的个体经营者,且分散度大,市场监管难以奏效,农民对商品识真辨假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大量假冒伪劣商品投向农村。
2.4 农村居民消费市场启而不动或启动不明显
我国近10a(1998~2008年)农村(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步,逐年递增。尽管如此,农村居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却呈逐年递减趋势,由1998年的55.3%下降至2009年的45.1%。这主要是因为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影响农民的消费预期。
3 开拓农村居民消费市场的对策与思路
3.1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农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加大现有农村低保政策的落实,扩大低保面,提高低保水平,让更多的穷人享受政策的实惠;逐步建立农民与市民、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平等一致的、覆盖全社会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民的补贴,提高对农业补助水平,确保粮食丰产丰收,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加大对非贫困地区的穷人扶贫开发支持和帮助,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拉动消费。
3.2 各地要将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消费结构变化结合起来
在进行城镇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活特点和经济承受能力,开发有利于农民生活、生产的小城镇,使其成为拉动农村居民消费市场的增长点,拓宽农村居民消费渠道。
3.3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农村居民消费基础
大力增加农民农业收入,关键是提高单产和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当前,急需改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增加投入,提高农民农业收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4 鼓励和支持农民外出打工,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要改善农民非农就业的体制环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要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力度;要通过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3.5 加强农民消费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消费能力
消费教育要以中小学教育为基础,以成人教育为重点;要把消费教育和保护农村居民消费者权益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引导农村居民文明消费、理性消费,改变传统的消费陋习,减少并最终消除那些愚昧落后、腐朽庸俗的消费,提高消费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金磊.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与中国消费需求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2.
关键词:农村水利 饮水安全工程 自来水工程
一、农村水利发展状况
农村饮水工程作为农村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中呈现出如下趋势,即从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再向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其发展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确保饮水水质达标
造成农村饮水水质不达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自然因素。在形成的农村饮用水中存在严重超标的有害物质、化学元素,如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氮等含量超标,造成不安全饮水。其二,人为因素。农村地区人口众多、饮用水源分散、保护难度大,加之农民对水源的保护意识淡薄,使得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农药化肥对水源造成严重污染。而发展农村自来水工程,能够统一规划供水、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化水质检测,有效解决饮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2.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饮水设施以传统的分散式供水为主,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不仅影响着农民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还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想法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农村自来水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实现农村集中供水,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安全的供水服务,从而提高农民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
3.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推进城镇化建设
农村自来水工程的建设,能够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在公共服务上的差异,使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供水服务,同时,农村自来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农村水利发展,完善了农村水利基本设施,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进程。
4.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规范农村饮水工程长效运行
大力发展农村自来水工程,有利于构建农村饮水工程的长效运行机制,促进农村饮水工程可持续发展。首先,农村自来水工程的规模化建设能够吸引社会资金,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其次,农村自来水向城市、工业园区供水,能够促进以城带乡发展,并且实现以工业用水反哺农村居民用水。再次,农村自来水工程以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为主,有利于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理主体责任,避免出现重建轻管的问题。
5.农村自来水工程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我国,农村用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农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另一方面则是农田灌溉用水。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都普遍存在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严重浪费的双重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农村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农民的节约用水意识较差,同时,相应技术和管理工作也不到位。而通过农村自来水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合理用水和节水的意识,而且还能通过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措施提高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这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此外,农村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还会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思考
1.需要解决水厂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目前,由于农村的大部分居民都进城务工,从而使得每户的人口越来越少。但水厂的实际供水规模却是按照农村的人口总数进行设计的,从而造成了供需之间的差距较大,由此导致了水厂的整体运行成本偏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当采取合理规划、分期施工的方法对水厂进行建设。首先,水厂在设计供水规模时,应当根据当地居民的饮用水需求来确定水量标准;其次,要合理确定水压标准,进户的水压既不能过高,也不得过低,在具体设计时,应当达到95%以上的用户自由水头在4-15m之间,供水管道的安装也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再次,为了既降低水厂的运行成本,又能确保农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可以制定合理的供水时间,前提是每日供水时间不得低于6h。
2.需要解决自来水入户率低的问题
大部分农村居民受传统用水习惯的影响,对自来水工程产生了抵触情绪,易造成自来水入户率低,这也成为了阻碍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应加大自来水入户的宣传力度,稳步推进自来水工程建设。各乡镇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提高农民居民健康水平、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向广大农村居民宣传自来水工程带来的好处,提高对自来水工程的正确认识,使农村居民自觉地投入到自来水工程建设中。
3.需要解决水体功能改变的问题
由于部分农村的自来水工程建设将水质相对较好的水库作为水源,从而导致了工程与水库原有的功能产生矛盾冲突,致使水体功能发生改变,这与自来水工程建设的初衷相违背。为此,地方政府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地方政府出台与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借此来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规范。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缓解工程与水库功能之间的矛盾,这样不但能够确保自来水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保证水库原有功能不受影响。
三、结论
总而言之,从农村饮水工程的发展趋势上分析,农村自来水工程必然成为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由于农村自来水工程在提高水质标准、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构建农村饮水工程长效运行机制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我国必须将农村自来水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并解决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自来水工程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风明.促进农村饮水工程持续利用的建议[J].大观周刊.2012(49).
[2]高兴辉.我国农村饮水工程现状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5).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人才现状、农村人才激励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激励理论为指导,同时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提出健康、和谐的农村人才激励机制的总体思路。农村人才资源的匮乏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人才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如何吸引外来人才、留住优秀人才对于农村的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就在人才资源,然而农村人才资源的短缺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而更为严重的是,农村缺少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和发挥优秀人才作用的良性机制。如何吸引、留住优秀人才、激发人才资源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人才激励机制的建设是关键环节,这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人才资源现状
1、农村自有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外来人才少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人才资源的支撑,这些人才一部分来自农村本土,即产生于农民,另一部分则要从外部引进,如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和科研人员等。但从现有情况来看,农村本土的劳动力资源虽很丰富,但很多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都大量流向城市,这使得农村现存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还比较低,包括文化知识水平和文化知识的使用能力都非常低。要提高这一部分劳动力的素质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同时也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来起带动作用,因此,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是引进一批优秀的人才,以逐步带动农村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虽然近年来出台了不少政策鼓励人才下乡支持农村发展,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优秀人才都不愿意选择农村,更不愿扎根农村,农村现有外来人才的存量还是相当少的。
2、农村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且仍在持续
农村的劳务输出被称为脱贫致富的新型产业,实践也证明劳务输出是南部山区贫困村农民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因此很多农村特别是偏远和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力度还在逐年加大,稍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基本上都实现了劳务输出。全国政协委员邵国培表达了自己的忧虑:“现在每次到农村去,都痛感农村空了,青壮年走了,留在农村的多是老弱妇幼。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只有进城的单向流动,这种人才状况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长远来看,农村劳务输出将使城乡经济差距越拉越大,农村人才的流失严重阻碍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对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吸引并留住人才,构建一支稳定而健全的人才队伍来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不容忽视的。
3、农村人才结构不合理
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自然条件等影响,农村所需的人才类型有一定范围限制。《农村。农业。农民》杂志执行总编认为,中国农村最需要的人才有四类:财富型人才、知识型人才、营销型人才、市场管理型人才。本文也赞同这一观点,但本文认为财富型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厚的资本还要有投资的意愿,而知识型人才不仅仅包括具有农业技能的专业人才,还包括金融、保险、医疗以及法律等专业的人才。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多激励措施都鼓励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下乡,特别是管理型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人数已达到13万人以上,而金融、保险、医疗及法律专业方面的人才却很少。这种不合理的人才结构是不利于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
农村外来人才少,优秀人才难以引进且流失严重,一些行业专业人才缺乏,究其原因还是激励机制不完善所造成的。一方面由于没有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很多优秀人才不愿意到农村,更不愿意留在农村扎根;另一方面由于激励措施没有到位,使得有些人才根本没有激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导致人才对农村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能充分显现。因此,我们必须构建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把农村人才的激励工作提到战略高度,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农村人才激励的具体措施
美国心理学家维克多。弗隆姆(VictorH.Vroom)的期望理论(expectancytheory)认为,人是有思想的、有理性的,人们的需要、目标、期望决定了激励的程度,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有需要,并且有着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时,积极性才会比较高,激励水平也比较高。因此,要让优秀人才“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就要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较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构建内容丰的精神激励
(1)给以情感上的温暖。一些优秀人才来到农村会有心理上的落差,首先得给他们情感上的温暖。一方面,他们来到农村之前,各级领导要给他们以鼓励,到了农村之后,各级领导也要经常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表示关怀,定期或不定期的找他们了解一些情况,包括所取得的成绩或者遇到的困难,特别是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另一方面,要给他们一个温暖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觉得身边的每一位都是他们的亲人,自己就是农村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通过各方面的关爱来稳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觉得在农村工作是快乐的。
(2)强化责任感。较强的责任心是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动因,强化责任感可以通过外部施加压力来实现,比如制度监管,但是这种从物质上、精神上多方面进行约束的方式,是一种强迫人们尽职尽责工作的手段,容易给人们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最后可能会使得其反。对于支持农村发展的这一相对特殊的人才群体,要他们能自我驱动强化自身责任感会更好。首先,要给他们充分的权力,有了负责任的权力,再给他们压担子,他们自然就不会抗拒了;其次,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规划好未来的人生蓝图,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这样就可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2、构建个性化的环境激励
(1)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农村的工作环境和城市有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初次来到农村的人才,可能会因为对农村的诸多问题不了解,对很多事情无从下手,或者说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只好撒手不管。因此,对于来到农村工作的人才,首先必须有一个能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特别是农业技能型人才和投资型人才。对于农业技能型人才,他们不仅要发挥自己的技能优势进行农业生产或科研,还要带动全部农民提高农业技能,这没有大量的具有规模的农业项目、实验基地以及农民们的广泛配合是难以实现的。而对于投资型的人才来说,大量的农业项目和政府的相关配套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2)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根据马斯洛(Abralana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ofNeedsTheory),人才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层次的需求。任何人都是需要得到尊重的,对于来到农村的人才,本身心理上可能就有一定的落差,就更需要被尊重。来到农村,主要工作对象和工作伙伴是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农民的问题,农民们虽然淳朴善良,但也不乏蛮横不讲理的群体,不能让优秀人才初来乍到就受挫。因此,良好的工作氛围尤其重要。首先,营造心情舒畅、和谐融洽、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是必要的,特别是要增强农民群体对引进的优秀人才的凝集力、感召力和这些人才对农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其次,要尊重人才的意见和行为方法,用他们自己认同的目标、理想、信念等精神因素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营造温馨的生活环境。思想轻松,工作才能愉快。农村的娱乐设施相对比较少,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也许只能独自在家里“自我放松”,这对于工作减压可能没有太大的帮助。对于在农村工作的人才特别是只身一人在农村工作的人才,家庭的温暖和组织的温暖是同等重要的,因此,经常组织一些以家庭为单位的集体娱乐活动非常有必要。农村作为一个天然的大生态园是很多城市工作人员可望不可及的,那么来到农村的这些人才正好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开展一些原生态的娱乐活动。
3、构建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
(1)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农村难以引进并留住优秀的人才,除了农村没有好的发展前景之外,最为关键的原因还是很多农村的贫困让优秀人才望而却步。为了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薪酬水平的高低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首先,对于初次就业来到农村的人才,其薪酬水平要和邻近城市工作人员的平均薪酬水平相当。其次,对于职称高的、经验丰富的人才,其薪酬水平应该比原来工作单位的薪酬更高,同时还要略高于同级别的城市工作人员。人才来到农村,在工作生活环境、发展前景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用物质来弥补也不愧为一种好的选择。
Analysis of Demand Poverty of Rural Reading and the Principle of Non-Development
Abstract Demand poverty of rural reading is the scarcit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mand, so it often forms the trap of reading demand, which has made rural reading construction, service and research into a misunderstanding, and has caused the judgment and assistance contrary to reality,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rural reading resources, de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input and poor service, etc. This is also the reason why rural reading career has been developing unsatisfactorily and has caused the waste of social resources. Persisting in the principle of non-development can handle the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eading demand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types and forms of the farmers' reading demands correctly, and fully know the conditionality and complexity of reading. Thereby libraries can well play the role of rural reading service, overcome the blind psychological comparisons, and solve the problems of rural reading difficult groups targeted.
Key words rural reading difficult groups; farmers in minority regions; farmer book house; reading care from library
一直以来,农村阅读问题都受到学界的重点关注,人们从阅读建设、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有个重要问题始终未能引起足够的注意,即探讨农村阅读内部因由的不多,更少有探寻农民自身因素的研究。笔者于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陆续在齐齐哈尔市的富拉尔基区、梅里斯区、龙江县、富裕县、讷河市、泰来县等6个地区调研了29个少数民族村的阅读状况,对村长(支书)进行了专题采访,对农家书屋做了实地考察,还对达斡尔族、朝鲜族、满族、鄂温克族和柯尔克孜族670名农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家访,结果发现,农村阅读的需求贫困问题是导致一些地区农村阅读建设和服务徘徊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就农村阅读需求贫困的某些现象与农村阅读建设、服务和研究的认识误区进行分析,并对解决农村阅读需求陷阱问题应坚持的“不发展”原则进行探索,希望能为进一步提高农村阅读推广成效,以及扩大全民阅读成果的服务路径提供新的借鉴和思考。
1 农村阅读的需求贫困
阅读的需求贫困,即阅读需求的有效性不足,具体是指现实生活中看似服务对象对阅读有需求,而在提供阅读资源和服务时,服务对象却又不能有效利用,甚至仍不阅读的一种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这种需要并非有效需求,不具有真实性和指向性,是一种佯需求、伪需求[1]。农村阅读的需求贫困主要表现在农民对阅读认知与阅读行动的脱节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阅读需求贫困的问题比较突出,且带有一定普遍性。
一是对阅读意义认识高,但阅读行动实施率低。阅读对于集体和个人的重要作用,绝大多数农民都能说出几条,在我们采访中,573人认为看书“非常有用”和“有用”,占85.5%。但是,近十年来,从未看过书报刊的则有515人,达76.9%。在阅读人群中,看过1~2本书的有40人,为6.0%;看过3~4本书的为19人,占2.8%;看过5本书以上的只有6人,为0.9%;有78人(占11.6%)看的仅是报刊(含数字阅读)。而每天看书包括看报刊10分钟至1个小时的有58人,占8.7%;看1至2个小时的有36人,为5.4%;看2个小时以上的不过12人,占1.8%;间隔很长时间才偶尔看一看的有49人,占7.3%。说起来“有用”,行动中“不用”的现象,目前在农村阅读中仍然很常见。
二是了解阅读设施的很多,利用阅读条件的却很少。调研发现,知道图书馆的有447人,为66.7%,而去过各类型图书馆的为138人,占20.6%,有些人仅是进屋转转,看过书和借过书的分别为63人和60人,占9.4%和9.0%;知道书店的为495人,在书店买过书的有172人,分别占73.9%和25.7%,其中多是给孩子买教辅资料;向亲朋好友或邻居和同学借过书刊的有24人,占3.6%。如果把买过、借过和看过书的人都单算,总人次才有47.7%。家里有藏书的72人,占10.7%;有报刊的95人,为14.2%。实际藏书报刊者是105人,占15.7%,而其中自己花钱买书买报刊的为89人,其余都是上级领导机构下发或亲友赠送,而且党建类、政治类、经济类和教学参考书的数量较多。有书不到10册的为47人,有11~20册的为16人,有21~50册的为9人,50册以上的没有。藏书最多的9人中多数是退休返乡的教师。
三是能要求别人阅读,却不能管理自己。在我们的调查中,村干部都认为村民是应该看点书的,但自己很少看:29个村长(支书)没有一个人去图书馆看过书;自己花钱买书的也不多,家里有藏书的只有1人,而且不足10册。学生家长也大都愿意孩子看些课外书,共有443人,占66.1%,但是,其中328人希望看的是教辅资料,为74.0%;能陪孩子看书的家长有228人,占51.5%,但绝大多数是边干家务活边看孩子写家庭作业。而能与孩子同读一本书或指导孩子阅读,包括能辅导小学生做作业的只有58人,其余48.5%的家长都是放任自流。
四是热切盼望阅读援助,却消极对待阅读资源。从1950年开始,农村阅读设施建设几次掀起,如文化部等组织了“农村图书室网”建设,各部委陆续开展了“万村书库”、“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工程”、“希望工程图书室”、“知识工程”建设,各种基金会等在农村援建了很多读书活动室,各地区公共图书馆还在农村设立了各种形式的“流通站”、“分馆”等,可是到头来,能得到利用的阅读设施还是不多。譬如,“农家书屋工程”于2007年启动后,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投入180多亿元,各地区轰轰烈烈地建设了5年多,在全国64万个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在我们走访的29个调研点里,每个村的农家书屋藏书都有1千多册。可是,在接受我们采访的农民中,6~7年来去过农家书屋的总共只有284人,年/屋均1.63人,其中看过书的有76人,借过书的为89人,年/屋均0.44人和0.51人。如果把进过书屋的人都算在内,每年对各书屋的总利用率仅有2%。
2 农村阅读需求贫困的负效应
农村阅读的需求贫困,即不能形成有效需求的最大负效应,它使人们形成片面化思维,进入认识误区,从而跌进阅读需求陷阱。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则是对农民在看书少原因上存在认识误区:
一是认为农村阅读资源短缺。以为农民对阅读意义认知高,阅读需求必然多,而由于农村书少,所以农民才看书少[2-3],并以此为据呼吁或实施加大农村阅读建设、服务和研究的力度[4-5]。这种观点的偏执,是把农民的阅读认知与阅读需求硬性等同起来,却又只看到了农民对阅读的浅层认识,而人的阅读认知与其阅读需求则是两回事。一般来说,有效阅读需求的形成,既要对阅读有充分的认知,还要有一定的阅读偏好和阅读动机,三个环节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现实中,对阅读有一般的认识,并非必然有阅读偏好和阅读动机,因而,很多人不见得能产生有效阅读需求,也未见得会实施阅读行为,尤其在阅读环境和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所以,对农村阅读的贫困需求付出的再多,也难免事与愿违。
二是以为农村阅读的社会保障不够。把农村书少痼疾的根源归咎为社会阅读资源分配不公[6-7],认为城乡存在的阅读差别,是农民的阅读权益没有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保障的结果[8],强烈地表示了对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关切[9],也常常为此而批评农村阅读建设投入不足[2,10]。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公正与否的判断具有角度性,不同角度的人对公正问题的感受和态度并不一样。在农村阅读上,学界认为不公正的,农民则不一定有同感和抱怨。因为,很多农民没有阅读兴趣,无法产生应有的阅读需求。显而易见,在这样的背景下,向农村投放与城市等量的阅读资源,并不能改变农民看书少的现状,也不可能实现所谓的社会公正。
三是认定农村阅读服务不对路。很多学者以为农民不愿意走进阅读和阅读成效少,主要是由于图书馆员服务精神缺失造成的[2-3,10]。这种认识实际是一种线性思维:农民对阅读认知很高而阅读很少,其原因自然就在提供阅读服务的人身上。这种粗率的指责明显失之偏颇。一则,混淆了阅读服务及其效果中主客体的作用。农村阅读服务的主体是馆员,而利用阅读的主体则是农民,农民在利用服务成效上起着主导作用。不难想象,在农民不想阅读或没有阅读能力的情况下,即使传统服务再热情,提供的阅读资源再多,又能有多少人阅读?他们又会阅读多少书?何来阅读的成效?二则,只注意了农民没买书和不看书的消极性,却未了解农民参加其它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如很多乡村调查都表明,农民首选的文化生活方式是看电视。农村电视机普及率高,家有两台电视机的很常见,而且电视节目应有尽有又喜闻乐见,其美感和乐趣无疑超过孤独的一个人阅读。三则,目前农村生产生活还需要互相帮衬,相互间仍有很大的依存性和依赖性,人际关系占有重要位置。因而,人们更看重面对面的往来活动,对独立看书的安静并不买账。
这些认识误区,也导致农村阅读援助策略中出现了“资源配置公平论”、“服务精英论”和夸大图书馆作用的倾向。有的人以为,只要农村有了阅读服务,尤其多建图书馆[11],农民就会有阅读热潮,农村的贫困状态也能因此而得到改变[5]。其实,这些策略也跌进了农村阅读需求陷阱。如在实现“普遍均等”建设和服务上,图书馆人所做的很多努力和尝试都没能扭转“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依然停留在几近为零的水平上”[12]的尴尬,而为了转变“年年送书下乡、年年还闹书荒”的状况,新闻出版部门等启动了“农家书屋工程”。这一工程旨在一并解决农村“买书难、借书难和看书难”的问题,从根本上帮助农民“摆脱贫困”[13]。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宣传声势和实施力度史无前例,在全国行政村所实现的全覆盖比以往任何一次农村阅读设施建设都更具普遍性和均等性。但是,时至今日,在我们调研的29个村里,农家书屋没有一家是开门的,全覆盖后的阅读设施又都全瘫痪,处于过剩闲置和空耗浪费状态。各书屋的发展经历如出一辙,即头几天有人来,多是孩子,大都是看看热闹,也有的随便翻翻,借书回家看的很少,但都从来没卖出过一本书。我们要参观农家书屋时,有9个村甚至是村长(支书)也没找到门钥匙。这也并非齐齐哈尔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个案。全国的农家书屋不仅迄今没有关于卖书的报道和工作总结[14],借书工作也相当不理想,即便在经济和文化发达的苏州地区,于农家书屋覆盖后的2010年,就已经有三分之一不能正常开放,三分之一不开放了[15]。为什么无论哪个机构,采取怎样的策略,农村阅读的起色都不大?其根源就在于,农民阅读需求的内因起着主导作用。而农村阅读援助和研究主体并没有真正在农民买书、借书和看书的因果关系上理清楚对农村阅读需求的认识,为一些假象所迷惑,仅仅停留在农村书少问题的表面上。
3 对农村阅读需求认识偏差的原因
应当说,农村发生阅读需求贫困以至有需求陷阱不足为怪。任何群体的需求,无论在范围还是程度上都参差不齐,而且人们的阅读实践往往滞后于阅读认知,这也是农村的真实存在。所以,必须看到,当前人们是忽略了农村阅读需求贫困的问题,从而产生错觉,致使阅读建设、服务和研究出现偏差。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阅读援助和研究主体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没有认清农村阅读需求构成的真实性;二是对农村阅读需求的认识角度尚有局限性。
人的阅读需求不以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要有一定的动因、主观能动性和必要条件才能形成,而目前农村阅读需求结构中就缺少一些要件,阅读援助和研究主体等则恰恰疏忽了这些问题。
其一,农民阅读需求形成的外部动力微乎其微:农业生产需要很少。如今种植和养殖等农业劳动除了靠天气还要拼力气,还常有农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农民个人必须通过阅读学知识、技术的迫切性不大;农民生活需要的不多。党的富民政策大幅度向农村倾斜,尤其少数民族农民的幸福生活更有可靠的保障,读书与不读书的生活水平在农村没有明显差别;农村阅读氛围不足。无论干部还是农民,大都愿意参加各种应酬、娱乐和聚会,在绝大多数人都不阅读的环境里,不看书自然成为正常的事,而看书则会被一些人认为不正常。
其二,促进农民产生有效阅读需求的主观能动性较弱。一来大多农民缺乏主动阅读的劲头和自觉性;二则大都对阅读的兴趣和感情淡薄,更缺少阅读的习惯,能想到阅读的人也很少;三是缺失应有的阅读意志和毅力。这些问题不仅使一些有效阅读需求难以产生,也使一些有效阅读需求很难维持下去。所以,农民有明确阅读目的的极少,大多人的阅读目标模糊,有的则说不清楚,甚至还有认为阅读没啥用的。如在我们采访的农民中,20年没买书和没借书的分别有143人和175人,各占21.3%和26.1%,30年没买书和没借书的则有65人和85人,分别为9.7%和12.7%,有231人从来没想过看书的事,占34.5%。
其三,农民产生有效阅读需求的条件有限。一是不具有基本的识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现代阅读技术。我们的调研中,有29人是文盲,占4.3%;上过小学的有108人,为16.1%;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为412人,占61.5%;读过高中的仅115人,占17.2%。其中不少是辍学或肄业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一个也没有,可阅读的内容和范围相当狭窄;二是缺乏实施阅读的基本条件。农民中不仅有由于家庭环境、空间和光线等问题而不便实施阅读的,也有受经济条件制约,买书和借书都有些力不从心的;三是很多人的精力不够。既有因劳动强度大而没精力阅读的,也有没时间看书的。如在我们调研的村民中,天天看电视节目的为629人,占93.9 %,其中看电视不足1小时的有32人,为4.8%,看1~3小时的为346人,占51.6%,看3小时以上的达292人,为43.6%。比阅读更吸引人的,除了电视外还有很多文体活动。在我们调研中,农民喜欢唱歌、跳舞和体育活动的,分别有228人、236人和102人,占34.0%、35.2%和15.2%,还有占9.1%的61人喜欢喝点小酒和打打小牌。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农民阅读需求的程度。
农村阅读援助和研究主体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的局限主要由五个因素所致:一是工作心态浮躁。有的研究者不深入实际调研分析,只看现象不问实质,不认真发现现实问题和切实解决具体问题,靠主观决策凭感觉办事。单纯将城乡标准一致化是很长时间以来一些农村阅读建设、服务和研究中的误判;二是追求表面文章。受社会上形式主义风气的干扰,一些部门和机构忙于农村阅读建设的数量和规模,强调外在形式和社会声势,很少在建设质量和服务实效上下功夫;三是过于本位主义。在援助农村阅读的干什么和怎样干的筹划中,有的机构好大喜功,缺少大局观和全局意识,突出的是个体形象,看重的是部门业绩,却很少考虑国家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这些问题在阅读建设和服务中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四是缺乏自我约束力和敬畏心理。目前对农村阅读的建设、服务尚未提出科学的评估标准,也缺失监管的长效机制,更没有严格的问责制度,致使农村阅读建设和服务多以上级领导评价为标准,有失公允。重视起点、强调过程、不管结果,是目前一些虎头蛇尾文化活动的通病;五是急功近利思想冒进。对于农村阅读现象,个别研究者为了晋升职称而写论文,为了而研究,赶时髦、跟风头,很少下乡关注农村的实际问题。研究中也常常缺少认真的独立思考,往往人云亦云,以至出现误读。例如,有一些研究是把农家书屋与农村图书馆混为一谈的[3,16-18]。而农家书屋与农村图书馆不仅有建设主体和主权上的不同,还有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权威文件《“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于2007年就明确指出:农家书屋要完成“卖书”和“借书”两项任务,首要实现“发行网络进村”和培养“农村图书市场”的目标[19]。农家书屋与图书馆是农村阅读服务两股道上跑的车,两种性质服务不可能同日而语。诚然,在服务农民阅读上,图书馆可以与农家书屋联手合作,但不能混为一谈。
4 针对农村阅读需求贫困的“不发展”原则
面对当前农村阅读需求贫困的问题,无疑需要对以往工作和研究进行深刻反思,也应该对农村阅读反复投入建设和服务的任性说“不”。“不发展”是魏建琳对农村阅读建设问题提出的一个命题[20],即正视在大力发展中的不发展问题,不能一味地追求快速发展。笔者也赞同“不发展”的观点,是因为它符合农村阅读设施建设发展的艰难困顿实际。坚持“不发展”原则,可充分重视影响农村阅读发展的障碍,深入剖解不发展问题的成因,准确把握农村阅读需求的规律,为图书馆服务农村找准位置,在农村阅读设施建设上既有所坚守,也有所放弃,以控制盲目扩张而落入阅读需求陷阱。针对阅读需求贫困问题,当前亟待做好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理性地对待以往的农村阅读建设意识和服务目标,从而树立正确的理念和策略。
4.1 关于“普遍均等服务”理念
“普遍均等服务”是针对农村书少问题提出的策略,旨在保障城乡拥有均等的阅读资源和服务,从而实现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12]。这一主张在业界和学界得到广泛共识,已成为农村阅读建设、服务研究中的热点与主导思想。人们多以为文化基础设施的覆盖是“普遍均等服务”的基础”[21],即有了文化基础设施,就能解决群众看书少的问题。虽然这是图书馆人的理想和追求,这种意识对于城市阅读建设和服务的意义也毋庸置疑,但是,对于农村却并非这么简单。而且这一理念最容易使人们进入阅读建设和服务误区,以至跌进阅读需求陷阱。
从我们调研的结果看,农民看书少的主要原因,是农民阅读的有效需求少。这个问题特别值得关注,是因为农村有其固化甚至发展的现实基础。首先,是想看书的人不多,而且不断在分化和复杂化。农民阅读至少可分为三种类型[1]:一类是自由性阅读人群,即有强烈需求而且能随心所欲地坚持阅读;第二类是有限性阅读人群,即有一定需求但偶尔实施阅读行动。遗憾的是,目前农村不仅自由性阅读人群的数量不多,有限性阅读人群的数量也很少,而且不看书的人有增加的趋势。调查显示,近十年来经常看书和偶尔看书的,总共才有155人,仅占23.1%;第三类是无阅读行为人群,包括对阅读有能力但没需求,以及有需求而没能力和没需求也没能力的。其次,农民看书需求少,还与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相关。也就是,农民的文化活动和文化需求日趋多元化和多样化,分流了阅读活动。图书馆等阅读设施虽然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但并非不可替代。即便农村没书没报可读,农民的文化生活也不会枯燥和单调。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入,影视广播以及网络等的文化、文艺节目质量和数量不断提升,人们欣赏文学艺术和学习知识、技术的途径和条件更加广泛、便捷,农民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也非常活跃,日益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生活不仅使一些农民想不起来或顾不上阅读,也使他们对阅读设施和阅读资源不以为然。所以,农村即使有了足够的阅读设施和资源,很多人也不见得能有效利用。以往的很多农村阅读建设、服务和研究,忽略了农民阅读的复杂性和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及其对农村阅读需求的重要影响,因而投入越多,浪费和损失也越大。
因此,我们不能机械地理解“普遍均等服务”的内涵,不可根据理想中的“普遍均等服务”概念去研究和判断,以至对农村阅读进行概念建设和概念服务。我国农村阅读建设的历程已经证明,阅读设施形式对于农民看书多少的作用并不明显,阅读建设和服务所针对的对象没有有效需求,其成效就事与愿违,造成过剩和浪费。所以,我们要充分注意到,阅读服务的效益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有效阅读需求决定的。农村阅读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有效阅读需求。没有有效阅读需求,就没有有效阅读,也就没有有效阅读服务,阅读事业也不会有效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普遍均等服务”的前提是需求。只有产生“普遍均等的有效需求”,才能实现“普遍均等的服务”。否则,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普遍均等”,空耗社会资源。不言而喻,要切实提高阅读建设和发展成效,真正实现“普遍均等服务”,也就必须积极扩大人们的有效阅读需求。由此也可以得出结论,“普遍均等服务”不单单包括应有阅读设施和资源,当前更要重视的是开展各种形式的有效服务活动。理想的“普遍均等服务”目标虽然是农村阅读发展的努力方向,但应当列为中长期发展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经历较长的历史时期,而现阶段各乡村则不一定必须都有自己的阅读设施,要自己掌控阅读资源的所有权,而必须享有的则是持续而有针对性的阅读服务活动。简言之,当务之急是努力在农民中激发和培养“普遍均等”的有效阅读需求。其重点是应采取怎样的阅读服务方式,如何能让各类型群体农民都能想阅读和实施阅读。坚持“不发展”原则,就是既要透彻剖析不发展方面的各种因素,避免片面追求“普遍均等”,摒弃概念建设和概念服务,更多地关注和顾及农民阅读的最小努力原则需求[14],更要深入实地考察具体区域阅读问题的性质和原因,全面了解农民个人兴趣的倾向性、差异性,个体实施阅读的便利性、适宜性,以及把握其有效阅读需求的真实性和可能性,从而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地建设、服务和发展农村阅读。辨识阅读需求真伪和分出轻重缓急,发现和培养有效阅读需求,坚持条件性和规范性,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建设和提供服务,努力吸引和引导不想阅读的人走进阅读、喜欢阅读,才是现阶段扎扎实实地把农村阅读事业发展起来的重要基础。
4.2 关于精英目标
精英目标,是以培养农村人才,改善农民处境和状态为目的而开展的阅读活动计划。长期以来,人们常用成功人士的读书实例来激励农民读书[22-23],图书馆也始终在“阅读改变命运”理念的指导下,竭心尽力地为解决农村知识贫困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而开展农村阅读建设、服务和研究活动[5,7,11,24]。但是,这一奋斗目标虽然很鼓舞人、感动人,却也很容易让人失望。因为这种理念贯穿始终的是功利化意识,并未关注和了解农村个人的实际需求和能力,也未有针对相应问题的具体应对措施。尽管人们踌躇满志,做了大量工作,耗费诸多资源,但无论在激发和激励农民阅读的积极性上,还是在为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目标做贡献等方面,都未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和重视。而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实现这一目标的现状,必然使广大农民阅读的积极性受挫。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在农村阅读实践中还有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事实,即并非阅读服务决定阅读效果,阅读的作用和效果主要是由阅读者的内在素养决定的,至关重要的是个人的素质、能力和条件,而且也影响着他们的阅读需求状态。一般说来,不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人也难能有强烈、迫切的阅读需求。况且,目前农民个人获得、吸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极其有限,更遑论依靠阅读和阅读服务就可以使农民“改变命运”。精英目标之所以成为阅读建设者、服务者以及研究者的一厢情愿,是因为这些主体只考虑了自己的理想,并未注意到农村的客观现实。当今农村知识贫困绝非仅仅因为农村书少,除了有农民有效需求不足因素所限外,还受到个人素质、能力和条件问题的制约。换言之,农村不仅有为数不少的“不想读型”人群,而且有众多“不识读型”和“读不懂型”等人群[25]。社会现实中不是无论谁想阅读就能实施阅读,也不是谁想阅读受益就能遂心如意的,而且,农民并非不实施阅读就一定会发生知识贫困,在社会发展中有诸多渠道、途径和形式的知识、信息服务可以利用。同时,阅读也不能直接改变人的命运。知识只是改变命运的基础,阅读则是获得知识的基础,因而,阅读不过是人改变命运基础的基础。这些特点使得农民阅读和阅读服务作用的效果有很大局限性。所以,精英性目标虽然也可以作为激励农村阅读需求的一种策略,但不是唯一或主要的措施和手段,而且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副作用更大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这里还应特别指出的是,以精英为目标的急功近利服务倾向,不仅脱离了农村实际,而且不符合世界读书日的精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读书日主旨宣言中提出的是:希望所有人“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倡导全民阅读的根本意义是让更多的人读到书,享受阅读的乐趣。所以,我们的农村阅读建设和服务目标不能好高骛远,应给“锦上添花”的工作降降温,虽然要有鲜明、热情的服务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态度,但实践中应实事求是地开展农村阅读“扶贫工作”,要把更多功夫下在“雪中送炭”的服务上,重视提高农民基础素质的服务,脚踏实地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接受阅读和阅读服务做些具体、细致的工作。4.3 关于把图书馆作用理想化的倾向
学界以往热情宣传和坚持弘扬图书馆精神,认为图书馆是一种“维护社会公正的制度/机构” [26],而且在“领导”和“领跑”全民阅读[27],把图书馆的作用提升到一种理想中的“高起点、大作为、站排头”的新境界。但实践证明,这种“高大上”倾向,更多反映的是图书馆人欲展示自身价值和对改善其所处地位的一种渴望。人们所强调的仅仅是图书馆的应然性功能,图书馆还有实然性的效能。图书馆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在于读者的需求和个人素养,另一方面还有个体图书馆的阅读资源与服务能力、水平的局限,而目前图书馆尤其公共图书馆的阅读资源和服务仍有缺位甚至空位。据统计,我国还有19.3%的地市没有图书馆,12.2%的县没有图书馆[28],占27.1%的675个县级图书馆一年没有一分钱购书费[29]。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不足0.5册[28],其藏书保障率也非常低:若把2015年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公布的平均数4.56册作为图书保障率的话,那全国公共图书馆所拥有的近7亿册藏书也只能满足1.54亿人的需要。如果去掉各图书馆保存的基藏和古籍文献等不流通的图书资料,图书馆可以服务的人就更少。这样的效能怎能保障社会公正?何以领导和领跑全民阅读?图书馆理想中的“高大上”形象又会有多少社会影响度?所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图书馆地位与作用的有限性,即图书馆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阅读需求或人们的一部分阅读需要。把图书馆作用完美化、理想化,很容易影响图书馆威望以至使其失去吸引力。坚持“不发展”原则,就是要积极面对图书馆服务作用的有限性,从而对阅读需求辩伪存真,根据本馆实际,有效规避农村阅读需求陷阱。
多年来,学界经常用落后于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问题说事,以促进政府等加大城乡阅读建设和服务投入[30-32]。见贤思齐无可非议,但不能仅仅强调这一点,也不能单单得出一种结论,更不可盲目攀比。我国农村以至城市一些图书馆的规模和服务能力,的确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但是,也有其必然性。各国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基础不同,社会发展背景不同,现有的经济条件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图书馆发展状况不可能相提并论。尤其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地进入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对国民素质要求较高,人们对知识和文化也有更多强烈的需求,而且在特定历史时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和途径较少。因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事业发展较快,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向高标准努力,这是我国发展图书馆事业应有的态度,然而,如何达标、怎样发展,既不能脱离国情,也不可拔苗助长。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应当透过外表看其内里,掌握其精髓实质。我国阅读发展问题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国家、地区在图书馆建设的实力上有一定距离;二是阅读困难群体尤其在农村规模较大,阅读需求贫困方面的问题较多。我国国民阅读素养以及在阅读兴趣和习惯上与国外相比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有效需求上的弱势就更突出,而国民的阅读兴趣和需求状态则是阅读实施以至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但是,我国农村阅读困难群体的问题却始终没有被重视起来,其中很多问题迄今在一些重要研究领域里仍被边缘化。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图书馆理想太高、追求过度而思维片面有关,是图书馆建设、服务和研究中经常落入农村阅读需求陷阱的一个内在因素。应当说,忽视国情、乡情客观实际的决定性作用和图书馆本身作用的局限性问题,都是农村阅读反复投入建设和服务,以至造成社会发展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服务设施的社会形象和魅力不在于称赞得有多高多大,而在于能解决什么问题尤其是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在这个角度上,国家和地区图书馆服务大众水平和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阅读困难群体的处境,阅读困难群体的状况也应当决定图书馆的阅读服务策略。
【关键词】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金融机构,金融需求
1.山西农村概况与金融需求的特征
1.1山西农村概况。我们选择了山西省的几个农村地区进行了走访与调研,分别对山西王庄堡村、山西西魏村、山西中庄寨。这几个农村的共概况如下:首先,贫困户占农村总户数的大约1/3,农户大部分依靠传统的种植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但种植业只能满足基本的自给自足。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比较重,不良资产过多,亏损严重而无法再发放贷款。其次,教育事业普遍落后,师资力量短缺,教学设备简陋。
1.2农户的基本经济特征
经过对农村农户的走访调查分析,归纳出农户的基本经济特征:(1)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年龄集中在25-40岁,且其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基本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水平。(2)大部分农户从事传统的种植业,靠天吃饭。只有少部分农户从事养殖业等副业。(3)大多数农户拥有的固定资产较少(除土地之外)
1.3农户的借贷状况
通过走访村委会以及对几个农村农户的随机采访,我们得知这几个农村农户的借贷情况如下:
(1)向亲友借贷是主要方式。根据走访调研,了解到农户借款渠道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向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另一种就是非正规渠道借款,包括农户之间互相借款、向民间组织贷款以及向亲戚朋友的借款等。从采访的农户口中了解到大部分农户更倾向于向亲戚朋友借钱。
(2)借贷的金额大多数为小额。根据走访调研以及采访,了解到农户借款以小额为主,单笔借款金额大部分在5000到10000元之间,只有很少的时候金额会在万元以上。
(3)借贷的用途很广泛,但大部分用于医疗和教育。根据采访与调查,了解到农户借款的最主要的几项用途依次为教育、购买农资(包括化肥、种子、耕地工具等等)、看病、建房子等等。教育支出以及医疗费用支出成为农户借贷的主要原因。据很多农户反映,很多家庭为了孩子的学费以及家人的医疗费用四处筹钱的情况非常普遍。
1.4农村金融需求的经济特征
(1)农户的金融需求仍以存贷需求为主,除了一些留有金融网点空白的农村之外,农户的存款需求基本都可以得到满足,但贷款需求满足率较低。从农户口中了解到,基本每家农户都会有一定额的存款,也希望能从信用社获得贷款。但由于信用社亏损严重,已经控制了贷款的发放,除非有非常良好的个人信用或者在信用社有可靠的人际关系,否则很难贷到款。
(2)农村中有一部分农户从事规模化养殖业、畜牧业或者进行农产品加工生产,他们有着强烈的贷款需求且数额一般比较大(超过小额贷款限额)。在调研的农村中,据村委会反映,该村一些个体工商户对贷款的需求很强烈,但大部分未能从正规的金融机构得到满足,此部分农户,一般只能通过亲朋好友筹集资金或者向民间的一些非正规金融组织筹集需要的资金。
(3)农户普遍反映贷款困难以及贷款手续繁琐。在访问中,很多农户认为贷款难,信用社的贷款程序太复杂,审批时间比较长,有些农户是急需资金,等信用社的贷款审批下来,估计已经错过机会了。而且有时候为了能顺利的贷款,必须花很多时间请那些有关负责人吃饭等,比较浪费时间。
(4)农户一般贷款期限为中短期,且其用途一般以生活性用途为主。据了解,农户主要借款一般为中短期,即借款期限一般在一年左右,一些农户告诉我们,虽然亲友借款也是一年左右,但亲友借款期限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一旦借款人有困难还不了,就会适当地自动延期。
2山西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及问题
2.1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经过调研与走访农户,总结出农村的金融发展总体上的现状为:(1)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难度大于从非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比较富裕的农户一般倾向于向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而贫困农户则主要向非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
(2)农村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比例上升。采访的有关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虽然近几年来不良贷款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信用社不良贷款负担仍然很重,并且已经成为信用社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而且他指出很多的不良贷款是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遗 留下来的历史旧账,短期内难以收回。
(3)能提供贷款金融机构很多,但真正能给农户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缺乏。据了解,虽然农业银行在大多数地区仍然保留了县级分支机构, 但由于实行严格的贷款权限控制, 县级农业银行普遍只存不贷, 农村资金供需矛盾更趋尖锐。而农村信用社受自身实力所限, 不可能支持大规模资金投放。近年来虽然农村邮政储蓄业务发展较快, 但其在农村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 吸收的存款大量上存人民银行,只有极小部分通过人民银行以支农再贷款的形式回流农村。
2.2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些原因
通过调研,总结几个原因制约着农村金融的发展:
(1)农户一般难以满足抵押担保条件。农户最大的资产一般为住房,而一般的贷款都是需要抵押物的。据了解大部分农户贷款的抵押物主要为房屋、银行存单。但在现阶段,农户住房作为抵押的意义相当有限,以银行存单作为贷款抵押物意义也是有限的。因此可以说,那些需要从金融机构的融资的农户一般很难满足贷款机构的抵押担保条件。
(2)农村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信用环境。一些金融机构不轻易对农户提供贷款一部分原因就是农户的个人信用以及整个农村的信用环境不好。这些金融机构为了避免不良贷款的发生,干脆越来越少地提供涉农贷款有的甚至是不在农村设网点。
(3)农村特殊的经济特征。由于农村特殊的经济特征使得涉农贷款高风险、高成本、缺乏抵押担保物,这样就导致了很多金融机构不愿意向农户提供贷款。
参考文献:
[1]谢华平、王一鸣: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建议:基于农村金融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