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成就范文

时间:2023-08-18 17:26:31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发展的成就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发展的成就

第1篇

我国信息产业是在全球经济化和全球信息化的浪潮背景下展开的,国际产业转为我国参与国际信息产业的分工提供了机遇,信息产业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代表了世纪交替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从外部环境看,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而我国是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双封逼近”的背景下,通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再分配,向信息产业倾斜,实现要素的间接转移来发展信息化的。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信息化“是一种在国际环境影响下,受外部冲击的逼迫而引发的变革,是对现代性之外部挑战的回应”。从内部环境看,通过自身的改革开放,一方面积极融入世界信息产业的分工,延伸国内产业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国内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经济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在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的条件下,瞄准信息技术的跳跃发展和广泛渗透性特征,努力通过推广应用信息化经济的发展进程,能够通过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来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就

1、信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三十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2~3倍于GDP的增长速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2007年,我国电话普及率达到57%,通信业务总量完成2万亿元。(2)截止2008年6月,我国网名数量已达到2.53亿,成为为世界上网名最多的国家,宽带网民数量达2.14亿人,手机网民达7305万人。IPV4地址数排名世界第三,CN国家顶级域名数为世界第二,建成全球最大的下一代互联网IPV6示范网,第三代移动通信实验网也初具规模。(3)通信普及、用户使用和产业规模三者的良性互动,奠定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基础,使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国信息经济的发展也加快了步伐,利用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信息经济,使信息经济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2、软件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产业

我国软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70年代的萌芽,80年代的起步,90年代的成长,2000年以后的快速发展四个阶段。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产业销售收入从2000年593亿元增长到2007年5834亿元,增长了8.8倍;软件出口由2000年的4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02美元;软件从业人员达148万人;软件产业规模在全球软件产业中的份额,已由2000年的1.2%提升到2007年的8.7%,产业规模达到5834亿元,居世界第四位。

三、我国信息化产业和信息化经济发展的特点

1、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信息化采取什么发展道路,是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我国是政府推动下的国内市场型,即政府引导下的国际信息产业引进,一方面,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延伸产业发展链;另一方面,用信息技术促进国内产业的升级和改造,形成了以政府指导下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模式。

2、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政府主导模式

信息化建设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我国政府还是发达国家的政府,其做法根本是一致的,政府的主导方式来自于政策和法律。政府的政策导向与经济手段上的有力扶持,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信息化发展思路,即:始终以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现实状况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信息化走向市场化的发展采取逐步推进模式;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政策制定的前瞻性,有利地保证了信息化每一阶段所取得的成果。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使得我国的信息经济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发展,既避免了信息经济发展过快带来了经济泡沫,也避免了信息经济发展过慢而阻碍信息产业的发展。

3、通过自主创新来构造新的产业链

通过不断地自主创新,构建了我国信息产业新的产业链。一是通过挺进世界市场,利用好地区合作,争夺高技术领域的战略优势。二是继续以国家工程带动产业发展,开发好国内市场。三是以产业群和龙头企业为平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我国信息化产业和信息经济的发展趋势

1、信息化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首选

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为了巩固或取得更加有利的国际分工地位,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并不断注入新的发展内容和投入巨额资金。发达国际侧重于技术、标准和法规的制定,发展中国家则侧重于方针政策的落实。我国从国家到地方,各层面纷纷确立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尤其是2006年提出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措施,使作为信息化基础的信息产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高点上。

2、信息产业化与全球经济化紧密结合

国际产业转移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也极大推进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突显了国际分工及区域产业链越来越紧密的互相趋向。由于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在工业和服务部门已经相当成熟和普及,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必然带来信息技术的扩散,全球化市场和技术的相互依赖已成为必然。因为与传统的国家间产业分工的不同,(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国际分工变现出内容多层次、主体多元化,实现方式多样化的特征,形成了一种全球产业高关联度和复杂程序化的产业链。

五、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 会展业;会展经济;城市发展;拉动效应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5. 028

[中图分类号] F71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5- 0040- 03

1 会展经济对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1 会展业带动呼和浩特市经济增长

近几年,在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呼和浩特会展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些国际性、全国性的展会陆续登陆青城,如“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世界草原与草地大会”、“中国内蒙古农博会”、“中国内蒙古国际农业博览会”等。

展会给呼和浩特市带来了可观的直接经济收入和间接贸易收入,除此之外,呼和浩特市的服务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会展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宾馆、饭店也迎来了一个黄金期。“2012年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展览面积7.6万平方米,参展参会的国内外企业1 900余家,参会客商11 000多人,参观总人数近40万人,总交易额27亿元。

投资及其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必将成为拉动呼和浩特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众多展会的举办,吸引了大批中外展商和参观人员,他们到呼和浩特参加会议、寻找商机、洽谈合作、考察学习、旅游娱乐等,强力刺激消费,推动商业、餐饮服务业的发展,进而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1.2 会展业带动呼和浩特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呼和浩特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就,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40平方千米扩展到210平方千米,建成了体育场、博物院、乌兰恰特剧院等一批大型公用项目,打造了成吉思汗大街、蒙元文化特色景观街、伊斯兰特色景观街等特色街区,对大召、公主府、昭君博物院等文化古迹进行了修缮和扩建,城市品位明显提升,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基本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2011 年将全面推进呼市至杀虎口高速公路、十七沟至大饭铺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呼市至包头段扩建、京新高速呼市至集宁段建设工程,加快建设209国道和林至清水河一级公路,开工建设 110国道呼市至包头二级改一级公路、武川至葛根塔拉一级公路、呼市至集宁一级公路、金山至塔布赛一级公路和准格尔至兴和重载公路,建成呼武公路复线、 109国道十七沟至清水河一级公路。开工建设呼张客运专线、呼—准—东快速铁路,完成集包铁路三四线续建工程,不断增强发展保障能力。

1.3 会展业带动呼和浩特市相关产业的发展

(1)会展业对交通运输业的带动作用。会展业对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带动作用。在会展活动举办期间,会有大量的人流出行,会增加对城市交通的需求,增加交通运输业的收入。特别是较大型的展览会都会有外商参展,这对该城市的航空业及市内的交通运输业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会展业对旅游酒店业的带动作用。会展业是都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10年,呼和浩特市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 1 302.14万人次(其中过夜旅游者827.79万人次,一日游游客474.35万人次),同比增长25%;国内旅游收入178.92亿元,同比增长23%;接待入境旅游者9.4万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外汇收入6 881.85万美元,同比增长 25%。旅游人数、旅游收入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区第一,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呼和浩特市拥有百余家星级酒店,特别是近几年,香格里拉、喜来登等一批世界知名酒店的进入,极大提升了呼和浩特市酒店业的整体水平。拥有完善的服务业和完备的基础设施,为世界各地的客商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合作环境。

(3)会展业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每一次展会都要许多人的通力协作才能完成,增建改建交通、通讯、宾馆等服务设施,以及提供衣、食、住、行、游等专业服务和一系列配套服务,在整个展会的运作过程中,需要有许多各行各业的人员参与其中,由于会展业的不断发展,这方面的从业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2 强化会展经济拉动作用的对策及建议

2.1 加强政府在会展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主导会展业发展的领域是对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职能的限定,也是会展业发展过程中各地政府应该承担的职责。因此,为了提升呼和浩特会展业的整体利益,除了要发挥政府的作用理顺本地会展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之外,理顺区域内各地会展业的关系就变得更加重要。

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决定产业发展方向、规模和速度的重要因素。就会展业来说,产业政策主要包含3个方面:一是会展业的地区扶持政策。呼和浩特会展业虽然起点低,但发展速度较快,高利润使得行业发展初期出现了市场无序性,出现“遍地开花”的局面。但从目前会展业发展状况和会展资源的布局以及发展会展业的条件来看,呼和浩特只能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会展业,并制定合理的扶持政策。对会展业的重点发展区域和非重点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对符合地区产业布局政策的展会,给予税收减免、土地使用优惠、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二是会展业的行业扶持政策。从目前的情况看,绝大多数行业都有举办展会的动机,但一哄而上、规模“小而散”、内容“多而杂”的办展格局,不利于提高呼和浩特会展业的行业竞争力,因而根据呼和浩特市经济的整体产业发展重点和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布局,有重点地选择相关行业给予政策扶持,应当加大对乳业、生物制药等产业和内蒙古民族商品交易博览会的扶持力度,这对提高呼和浩特会展业的组织化水平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2 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精品展会,加快会展经济发展

(1)制定品牌战略。要培育一个会展业的名牌展览会,首先要经营者与管理者牢固树立品牌观念,认识到走品牌化的发展道路才是实现会展业良性发展的唯一途径。只有树立了这样的品牌观念,才会从场馆的设计、主题的立项、会展活动的规划、会展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具体方面来实施会展业品牌化发展。同时,也要认识到会展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会展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制定长期发展规划,确立会展业的品牌发展战略。竞争策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只有在较长时间内坚持一种策略,而不轻易发生游离的企业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2)提升品牌质量。会展因不同的主题和风格形成不同的品牌,会展业的品牌除了在名称上有所区别外,在质量上也有差别。高质量的会展品牌可以造就名牌展览会,会展品牌质量的提升应从会展活动的软件和硬件入手。硬件设施是影响品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上著名的品牌展会中所使用的设备往往是最先进的。软件实际上指的是会展活动的专业服务水准。会展业应该追求名牌化的发展,不断提升展览会的品牌质量。

(3)拓展品牌空间。会展品牌的拓展空间具有三维性,即时间维、空间维和价值维。时间维是指品牌的影响力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不断发散和扩张。一般来说,会展活动延续的时间越长则参展商和参观者之间的交流就越充分,会展的效果就越显著。空间维指品牌在地域上的扩张。价值维则指品牌作为会展业的无形资产,其经济价值的含量是可以增加的,品牌价值的提升实际上也为会展品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拓展创造了条件。因此,会展活动组织者要灵活运用各种经营方法和手段,努力扩大会展品牌在时间、空间上的影响力,最终实现会展品牌价值的提升。

2.3 借鉴优秀经验,办出呼和浩特会展经济特色

呼和浩特会展经济只有在借鉴世界先进会展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挥呼和浩特的优势,才能使呼和浩特的会展经济扩大影响,更好地“走出去”,为更好地“引进来”打好基础。呼和浩特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毗邻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迅速发展的乳业和装备制造业等众多推动自治区发展的资源和产业,是造就呼和浩特品牌展览会的优势资源。坚持改革与创新,做大做强“昭君文化节”等具有地区特色的品牌展览会。继续打造“内蒙古民族商品交易会”、“内蒙古文化产业博览会”、“内蒙古旅游交易会”、“内蒙古药品保健品交易会”等已初具规模和品牌效益的展会。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向军.试论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J].求实,2000(12).

[2]李永江.中国展览业发展现状白皮书(摘要)[J].中国会展,2005(5).

[3]苏海舟.中国会展业发展状况及产业素质评价[J].中国展览,2005(15).

[4]柳静.会展业对城市及行业经济发展的推动效应分析[J].管理纵横,2005(6).

第3篇

关键词:西部 城市经济 可持续发展

城市经济是指由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地区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十分突出的地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城市迅速崛起,城市经济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20世纪初,中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西部城市迅速发展,以重庆成都等为代表的西部大中城市迅速崛起,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的成功典范。然而中国西部城市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辐射作用小,远远落后于东部城市且西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不合理政策和只求速度,不讲质量的做法反到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西部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式还有待于改进,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经济的可持续

经济的可持续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合理规划城市产业布局,符合城市经济发展空间,使城市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其次,加快西部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优化:1.在稳定农业和工业经济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高新技术,提高第一生产力的能级。2.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建立以主导产业为支撑的产业高地。3.调整和完善城市所有制结构,推动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再次,加快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西部地区这种多元化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情况,在把握好原有地区的区位优势以及资源优势的基础之上积极引进新的产业,发展特色经济,从而形成一个资源互补、产业链衔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最后,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大力培育高素质的人才,为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二、政治的可持续

政治作为国家的上层建筑,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西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治上的正确指导和支持,实现政治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1.稳定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走国家政策与地方具体情况相结合的道路。2.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完善政府职能,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完善西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机制和法制,妥善解决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为城市经济发展铺平道路。3.加强政府的公正廉政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原则,杜绝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腐败发生。

三、文化的可持续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西部城市文化多样且底蕴浓厚,有巨大的市场挖掘潜力,然而西部城市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没有形成以西南地区或西北地区为代表文化产业圈。促进西部文化的发展,并大力发展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新型产业,不仅可以居民的文化水平,弘扬西部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

四、交通的可持续

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道路交通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部城市交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凸显出来,如西部地区地形崎岖,道路建设较为困难且投资巨大,许多小城镇交通闭塞,城市交通拥挤、交通用地不合理、交通污染严重等,完善西部道路交通建设是西部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1.加大对道路交通建设的投资,实行政府投资、企业投资与民间投资相结合的投资模式。2.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络,将城市之间、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连接成一个交错互织的网络,提高道路利用效率及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的能力,建设形成大城市为核心辐射范围的城市功能群。3.发展以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和交通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型立体交通体系。

五、生态环境的可持续

城市环境与城市经济建设相辅相成。经济发展既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又是解决环境问题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可持续发展观认为,谋求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统一,而西部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如城市的环境效应、城市的大气水污染效应等。因此,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相同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要做到以下几点:1.改革环境管理制度,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从立法、执法和守法三个方面加强环境保护。2.发展循环经济,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运用链的技术,建立起不同层次的循环链接,实现良性循环,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相统一。3.推行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建设生态住宅,发展环保产业。

六、资源的可持续

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森林、水能等资源,以攀枝花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迅速崛起,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建设的需要,许多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超过了资源的再生承受能力,导致资源的破坏和枯竭,走资源节约型城市的道路是资源可持续的要求,实现资源的可持续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根据城市矿物资源种类、储量、开发程度等,制定一个能够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2.扩展产业链,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发展下游加工业和相关的服务业,建立起资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产业群。3.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三大机制相结合的制度,有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东,彭应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02)

[2]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2008

第4篇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发展;关系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状况来看,通常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也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其城市化水平也较低,可以说,经济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城市化实现的历史。关于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运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可借助文字、图形、表格、数学模型等种种手段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一、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互相作用的类型分析

现阶段的城市化进程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现有的文献资料以及学术界一般认为存在单方影响和双方互相影响两种类型。在单方影响的类型中一般理论会认为是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是带动城市化的主要原因。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大幅提高,人们会从第一产业的发展中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中去,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传统的人口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人口会出现大量的迁移,主要表现为人口向城市迁移集中,慢慢地推动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的建设。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会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但是单方影响中仅仅只是肯定了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我们可以看到,在双方互相影响的理论内涵中不仅仅会肯定经济发展会带动城市化的发展,相反的,城市化的M程发展水平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会为经济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空间基础。就目前来说,更多的研究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专家学者都是比较肯定双方互相影响的理论。即肯定的是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得出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离不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和经济发展这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可以互相促进发展;同时这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依赖关系,片面地离开城市化进程去发展经济是不现实的,同时如果没有了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是没有任何支撑点的。而且我们必须明白这种发展趋势将会是一种长期的发展模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水平是协同发展的,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配合的关系。我们分析和研究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社会发展是否平稳健康,就看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是否相匹配。在这个双向影响的理论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我们必须要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去分析和讨论。否则这个问题就不会有存在的意义。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都是不能脱离实际情况的,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

二、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特点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以罕见的速度实现着城市化进程,城镇化居民的人口比重不断提升。受到我国的历史发展特点和经济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大差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规律。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城市化进城虽然发展迅速,但过快的发展却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部分地区存在盲目城市化的问题,城市化的速度超过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并且大量的占用了农业用地,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其次,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在不同的地区差异显著。如在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且城市化发展较为健康;而中西部则城市化发展水平缓慢,城市化中存在滞后性、盲目性等特点,进一步加大了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第三,城市化发展迅速进一步加剧了收入不均匀的问题,同时进城务工人员只能从事低收入工作,城市化的发展对居民收入平衡和生活保障问题的考虑仍然存在不足。

三、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下的相关意见

城市化、经济发展二者关系上能够相互作用。所以实际发展中,除考虑短时间内通过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带动经济增长外,还要求保证城市化长远发展方得以明确,各地区可根据自身实际发展状况,进行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构建,确保城市化发展能够带动经济增长。需注意的是城市化发展中,极易出现城乡差距拉大情况,因公平性缺失而使社会稳定性受到影响。因此,城市化发展中应以公平作为指导理念,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尽可能使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以此满足城市经济发展要求。如税收调节、财政支出等,对于发展公平城市化道路,可起到明显作用。

四、结论与展望

我们逐渐地意识到,每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都是处于不同的阶段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性。所以对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研究,我们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的热点研究,综合国内外的关于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研究理论,我们可以探讨出一个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道路,利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3(8):16-23.

[2]黄宇慧.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3):87-91.

[3]董大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2004(10):25-27.

[4]阿瑟`刘易斯.周师铭,沈丙杰,沈伯根,译.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16-517.

[5]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849.

[6]景普秋,张复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3):34-39.

第5篇

关键词:城市化;包容性发展;双线均衡;路径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1-0005-05

一、引言

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作为城市化经济运行分析的范畴,迎合了城市经济良性运行和城市化经济协调运转的基本需求,对指导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将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从1978年的17.92%跨越式发展到当前的51.27%,这种数量化优势对中国城市经济产生了高度的发展成效,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然而,在发展成效的背后隐藏着无数的危机,各种参与和发展机遇未能实现均等化,发展成效不能有效普惠全民,衍生出非共享性的现存局面,致使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差距不断出现,特别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城市贫困阶层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并未得到明显提升,半城市化问题不断显现,出现城市化的虚高问题,甚至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来换取城市经济增长,等等。这种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内涵的城市化,从微观层面来讲,不能有效体现经济社会结构转换的城市化本质;从中观层面而言,扩大了区域差异和城乡二元结构;从宏观层面而言,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转型发展。

面对这种发展格局,中国的城市化须在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在充分考虑各地城市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把包容性发展的基本思想纳入到城市化建设和发展中来,继续提升城市化质量内涵,并实行分区规划、重点引导。这种强调机会均等和成效共享的发展模式不但有助于减少城市发展中的社会差距和环境代价,促进城市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方式转变,实现对社会与环境效益的兼顾与包容,而且有助于优化城市不同发展主体权利的同质均等化,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化和城乡一体化,为建设高水平、均等化的城市社会服务体系提供借鉴,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同步化及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

肇始于包容性增长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囊括了包容性增长所忽略的其他内容[1]。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给予了高度关注,Malhotra(2011)以印度城市为典例,通过对健康社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认为包容性的城市规划能提升城市化发展质量[2];为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化,Ahmadi & Toghyani(2012)基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城市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因素为切入点,促进城市的合理规划,达到包容性发展的根本目标[3];Hansen & Harder(2011)则提出在城市发展和规划中要用包容性战略和方法[4];同时,国内学者何景熙(2011)借助于社会系统进化的相关原理,对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包容性发展方法是中国城市化的导向选择[5];农民工市民化则是重要体现[6](付文心、赫宝祺,2011)。张明斗、王雅莉(2012)对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一进程中应对发展成效的共享性进行全面考察,实现具有真正内涵的包容性发展[7];王雅莉、刘洋等(2012)则提出助推准城市人口、土地资源及产业发展的包容性[8]。综观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相关学者已逐步关注和重视包容性发展的理念,然而只是将包容性发展的基本理念引入到城市规划和城市化发展中,产生了特定的发展成效;但并未基于当前中国现实对其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路径进行有益设计,为本研究奠定研究基础。

二、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模式转换

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作为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分析范畴,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仍存在着内涵优化停滞魔咒和中等收入陷阱等各种挑战及城市病变。要想突破这些弊端、化解病变,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社会公平的新模式,满足城市化本质需求,以此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转换现存城市化发展模式当为一种重要思路。

(一)城市化由偏重数量的单线推进向质量和数量双线均衡转变

为实现以经济社会结构转变为内涵的城市化本质,需要城市化质量和数量的双线均衡。2011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为51.27%,已迈过50%的拐点,驶向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平均每年1%的速率递增,城市化数量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为全球各国所见证。然而,这种城市化数量的单线推进尚未具备发展内涵,并不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长久之计,应扭转现存局面,向城市化质量和数量并存的双线均衡转变,实现城市化质量推进下的城市化数量的增加。而这一转变的核心点则是如何使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换为非农业社会劳动者[9],体现城市化的内涵职能,因而非农化的职业转换至关重要,尤其表现为农民工这一群体,他们要求机会均等和发展成效共享,不但要职业转换,而且要得到身份的确认和制度认定。因此,实现城市化由偏重数量的单线推进向质量和数量双线均衡的转变成为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模式转换。

(二)城市化由重城轻乡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

重城轻乡作为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态势,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在城市化作为拉动内需增长的动力机制下,城市经济发展不断提上新的日程,作用力剧增。然而,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却损害了乡村地区的发展,这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事例中得到验证,这种重城轻乡的发展使得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呈现“一头大”的空间格局,非均衡态凸显,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深化,城乡差异越发明显。面对这种运行机制,城市化进程中应扭转这种发展理念,实现由重城轻乡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而这种转变的关键环节则是实现乡村人口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体现城市化的社会职能,把机会均等和发展成效共享的理念引入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有助于规避“城市化就是城市地区发展”的概念偏误,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因此,实现城市化由重城轻乡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成为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又一模式转换。

(三)城市化由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

在以增长绩效为考核的时效体制下,各地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往往把实现经济发展作为重头戏,导致城市化发展内涵的异化,根据城市经济运行的轨迹观瞻,这种经济发展的确促进了城市经济力的提升,实现了城市化的集聚、扩散和媒介等经济发展效应,这种经济单一维度的发展也会滋生经济社会不和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各种弊端,因此,因应于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及“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需求,必须实现由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转变,体现城市化的外延职能,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差距和环境代价,强化城市化建设发展中的机会均等性和成效共享性,完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逻辑体系,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因此,实现城市化由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转变成为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再一模式转变。

三、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设计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追求和战略取向,顺应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其路径设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遵循城市化客观运行规律的基础之上,从基本内核、要义、依托和保障等方面入手,实现包容性发展。

(一)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以发展成效共享为基本内核

在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践行的背景下,要求我们进一步贯彻和执行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而发展成效的全员共享性则是履行该思想的重要体现。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仍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并存的局面,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城市贫困阶层并未完全享受到城市化的发展效应,呈现发展成效非共享的残局,更不言及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因此,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发展成效惠及全民,不但有助于从本质上化解非共享性残局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而且有助于强化城市贫困阶层分享城市化发展成效的力度,在不断汲取发展成效的同时,规避过度依赖农民工不彻底转移所带来的半城市化问题造成的农民工权益的缺失,实现农民工的职业转换、地域转移和身份转变,以此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

(二)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以机会均等为基本要义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进程中,不但要实现发展成效共享的基本内核,还要坚持机会均等的基本要义。综观中国城市发展历程,并没有把机会均等作为其关键环节,衍生出大多数社会成员并没有参与城市化发展机遇的格局,缺乏市场话语权,甚至在特定情况下,城市迅速扩张侵占了周边土地,损害了人民利益,在不能实现产业转移、身份转换的前提下,参与机会的均等性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必须坚持以机会均等为基本要义,一方面,有助于升华人们参与城市化发展的热情和提升市场话语权,体现主人翁意识,实现发展的高效性;另一方面,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在充分发挥全体社会成员力量的同时,助推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

(三)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以两线均衡为基本依托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与欧美国家和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的尴尬局面,这种城市化数量的提升往往缺乏内涵,而如何弥合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差距,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及增强城市的可持续性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的重要议题。面对此种发展情形,坚持以城市化数量和质量两线均衡为依托的城市化包容性发展,全面发挥城市化对现代化进程的战略突破作用,不但是城市经济良性运行和城市化经济协调运转的使然,而且是扭转城市化发展现存格局和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强烈要求,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城市化质量,全面强化城市化的强度和广度,推动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良性重构和全面转型,实现其精明增长[10]。

(四)城市包容性发展以全员参与为基本保障

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以政府主导下的全民参与为基本保障。城市化进程中,以企业和居民为代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仍存在着非公平竞争和非诚信交易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包容性建设与发展。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企业等生产主体的公平竞争和居民等消费主体的诚信交易,打破原有的独自行事的基本格局,实现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全员参与,不但有助于进一步回归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基本内核和要义,实现发展成效的共享性和参与机会的均等性,而且有助于完善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优化包容性发展的市场环境与质量。

四、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战略选择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取向,是建立和谐社会及“两型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于促进城市经济良性运转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战略的合理选择成为必然。

(一)转换思维模式,提升城市化品质

城市化数量的单线推进向城市化质量和数量双线均衡的思维模式转变是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使然,也是城市化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这种转变不但有助于从整体上实现城市化的机会均等性和发展成效共享性,也有助于实现城市化内涵的提升。

第6篇

1 初创时期的人口经济学 

20世纪80年代,人口经济学刚刚在国内兴起。由于处于初创时期,学界多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以对人口经济的理论研究为主,注重从宏观上把握人口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结构体系等。吴忠观(1981)在对人口过程和经济过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与人口变动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王向明(1982)更是直接对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做出了解释,认为在中国应要高度重视两种生产之间协调性的调整。张国平(1984)从人口的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的角度,谈论了人口与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张文贤(1985)从人口投资与物质投资关系的角度,论述了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并将人口投资区分为积极的人口投资和消极的人口投资。彭松建(1987)对当代西方人口经济理论和人口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对当代西方人口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做出了总结。 

2 90年代的人口经济学 

进入90年代,人口经济学的视角逐渐聚焦于微观层面,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与80年代大为不同。李建军(1992)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人力投资与人口素质的关系,论证了建国后不同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得出人口素质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的结论。李涌平(1995)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市场经济背景下,人口数量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认为消费人群会通过市场供应弹性影响需求,因此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生活消费品计划;并分析了供应弹性在人口与消费关系中的作用。宋楚珠,张友干(1996)利用对陕西农村的调查数据,结合孩子的成本—效益理论,对被调查地区孩子的历史成本变化做了分析,并得出孩子的效益观会影响人们的生育决策的结论。郭志仪,卢平(1997)运用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论证了西北地区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人口素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对策和建议。 

3 进入21世纪后的人口经济学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口老龄化、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人口经济学研究内容和涉及领域也得以扩展。姜向群(2001)根据我国1990年简略生命表的人口结构,估计出我国人口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并通过建立模拟量表的形式,观察不同年龄段人口的经济价值,揭示了老年人的价值特征,认为推迟退休年龄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人口老龄化提出的必然要求等一系列观点。陈楠,林宗坚(2006)通过建立人口与经济系统的方程组模型,并引入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探讨了人口数量、人口空间分布与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张新平(2008)对传统的效用函数进行改进,建立了一个循环经济效用分析模型,通过分析环境资源状况和物质产品与人们获得的效用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技术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人口增长会给发展循环经济带来压力等结论。李通屏,郭熙保(2011)从人口与内需关系的角度,对人口因素变化的内需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中国1978-2009年的数据和国际银行2008年的数据对消费率的基本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人口适度增长有利于扩大内需,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低消费率和高投资率有较大影响。蒋伟(2015)利用1991-2011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对人口老龄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能够对通货膨胀率作出解释;老龄化严重、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通货膨胀会受到抑制。 

四、结论 

(一)主要成就。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文献梳理,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人口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学科研究呈现出由浅入深的变化特点。首先,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初创时期我国的人口经济研究多集中于对理论的探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了对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人力投资和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其次,研究方法更为多样。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人口与经济问题的研究上采取了实证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等,工具更为先进,研究更加具体。再次,研究与实际结合更为紧密。许多人口经济方面的研究是结合实际问题开展的,应用性更强。 

(二)主要问题。虽然我国人口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忽视了理论研究。人口经济学是建立在理论研究基础之上的,而近些年研究过于注重实证和模型,忽视了对理论的探讨,研究成果缺乏理论支撑而显得苍白,这也是学术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对人口经济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关注度不高。虽然国内已有一些相关的著作和成果,但从整体的研究情况看,大多数还局限于对现象和问题的探讨,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因此,未来我国对于人口经济学的研究,还应加强理论和学科建设的系统论证,弥补发展过程中暴漏出的问题,使之成为一门严谨的学科。 

参考文献 

[1]吴忠观.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人口经济学[J].西北人口,1981,(3):41-47. 

[2]王向明.两种生产的理论是人口理论的基本内容两种生产的比例是最基本的比例、更高层次的比例[J].人口研究,1982,(2):27-28. 

[3]张国平.人口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问题[J].学习与探索,1984,(4):101-104. 

[4]张文贤.人口投资·物质投资·智力投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6-10. 

[5]彭松建.当代西方人口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J].人口与经济,1987,(5):55-61. 

[6]李建军.我国人力投资与人口素质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2,(5):6-9. 

[7]李涌平.论市场经济下人口规模对市场需求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1995,(5):35-39. 

[8]宋楚珠,张友干.中国咸阳部分农村孩子成本与效益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6,(5):13-22. 

[9]郭志仪,卢平.人口因素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管理研究,1997,(2):32-34. 

[10]姜向群.对老年期价值变化的人口经济学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7(4):1-8. 

[11]陈楠,林宗坚.人口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动力学研究[J].测绘科学,2006,31(4):14-16. 

[12]张新平.循环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理性认识[J].宏观经济研究,2008,(9):27-31. 

第7篇

“十一五”以来,邯郸市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冀中南重要经济增长极、建设区域经济中心战略目标,正确研判形势,沉着应对挑战,凝心聚力谋发展,创新克难求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15.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2779元,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858.01亿元、9363元,年均分别递增14.87%、14.15%。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全部财政收入201.3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80.2亿元,年均递增13.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7.2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44亿元,年均递增19.2%。邯郸以占全省6.4%的土地、13.5%的人口,创造了全省11.8%的生产总值和8.17%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武安市、涉县和邯郸县进入全省县域经济30强。2008年,在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比中,邯郸市跻身百强,名列第98位。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2009年三次产业比为12.1:55.1:32.8,结构逐步趋于优化。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8%。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达到66%,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7.2和2.2个百分点。2009年粮食总产452万吨,棉花总产14.8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9.37%、23.3%。工业主导作用不断加强,建立了门类齐全、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煤炭、电力、纺织等产业基地。持续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工业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09年工业增加值达1110.4亿元,占全市GDP的55.1%,是2005年的1.9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42个,比2005年增加了361个,实现增加值808.2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440.6亿元。服务业繁荣兴旺,餐饮、商贸、房地产业市场繁荣,文化、旅游、信息产业步伐加快,金融、保险、物流业日趋活跃,已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竞争有序的服务体系,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66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5年增长1.58倍,年均递增12.7%。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2006年-2009年,累计建成5000万元以上市重点项目345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14个,分别比“十五”时期多129个、48个;累计争列省重点项目424个,比“十五”时期多256个,2009年争取中央和省项目建设资金11.15亿元,501个项目得到中央资金支持,邯钢优质板材基地、中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兴装备材料及物流基地、力尔新型建材基地等121个项目列入省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6.9亿元,年均递增31.5%,比“十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速度高13个百分点。2006年至2009年是邯郸市重点项目建设投资最多、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921.3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2397亿元,增长157.3%,超过了1950年-2005年55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国电龙山发电厂、邯钢热轧薄板、纵横钢铁中宽带轧钢、邯峰电厂一期工程、邯郸热电厂2×125MW机组扩建、利达专用车、中国重汽邯郸路神专用车、邯钢彦亭煤化工、裕泰煤化工、彭楠煤化、圣戈班陶瓷、718所特种电子气体、邯郸机场、青兰高速公路冀鲁界至邯郸段、中华大街北延、鑫港国际商贸中心、稽山新天地等一批工业生产性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有力拉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市区面积拓展到462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了28平方公里,人口达147.4万,比2005年增加了6.55万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2005年的37.77%上升到2008年的43.1%,提高了5.33个百分点。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998.7万平方米,人均16.3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分别达到45%、38%和13平方米,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主城区集中供水、供气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100%、100%和84.1%。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510公里,536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油路,5351个村实现村村通客车;邯郸机场开通至上海、重庆、广州、大连等9条航线。电力、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建设快速发展,在城市实现了全面普及,在农村实现了广泛覆盖。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累计建成沼气池30.4万个,农村街道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取得新突破。

经济发展活力增强

以国企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改革、医疗卫生改革、公用事业改革等为重点的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农村改革扎实开展,初步建立了土地所有权有偿转让制度。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与100多个国家建立经贸合作关系,韩国现代、法国圣戈班、德国西门子、美国沃尔玛以及中粮、中棉、中冶、中国恒天等一大批国内外大企业、大品牌、战略投资者纷纷落户邯郸。邯郸市荣获全国十大开放型政府杰出奖,是河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2009年,邯郸市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67794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80.8%,年均递增29.5%;出口55586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74%,年均递增14.8%;实际利用外资33282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18.3%,年均递增21.6%。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科技成果148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730万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92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13项,17个县(市、区)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县考核,武安市、永年县被认定为国家科技进步县,邯郸市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网络基本形成,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招生分别比2005年增加1.67万人、5.68万人,在校生增加5.09万人、13.12万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明显,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形成了遍及城乡、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网,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数、技术人员分别比2005年增长174%、35.9%和128%,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武安平调落子等24个项目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居全省第一。广播覆盖率达到99.98%,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8.89%。邯郸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命名为全国“太极拳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