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3-08-18 17:26:29

序论:在您撰写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1篇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心理学 心理教育 情感

心理学理论认为,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是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凭借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从而熏陶、感化和塑造学生,使学生爱学、乐学。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让学生喜爱地理这门学科、乐意去学、有兴趣去学,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心理学在课程改革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地理教学的基本过程应该彻底摆脱纯形式化的模式,以开放的体系再现学科内容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能力。即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强调学习过程和方式。

一、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1.地理教师的心理学素养,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符合心理学规律。

地理教师的良好心理学素养,以及教学方法运用符合心理学规律,也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除了教师的地理学基础理论是否扎实、教学技能是否娴熟外,与教师是否掌握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符合心理学原则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地理教师能够运用心理学理论,根据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激发规律潜移默化地进行学习地理目的的教育,能够根据学生注意力变化规律巧妙地组织地理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思维规律并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妥善地安排恰当方法掌握知识技能,根据学生的记忆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布置复习和作业,就会在地理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这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

对于教师来说,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应该说,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师具有高尚的品德、完善的人格,有自己丰富的个性、鲜明的风格,爱岗敬业,默默耕耘,既做学生的“经师”,更做学生的“人师”。在中学阶段,地理学科长期以来是一门被忽视的学科,地理教师心理压力较大,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而教师的心理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影响的深刻性、长远性和多重性。只有教师心理健康,才能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地理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这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前提。

3.选择正确的方法,让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发挥作用。

(1)利用心理学知识增强学生的记忆。教师应该重视和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作用,让学生在更多的途径和环境下有效识记地理学的知识点。这种利用无意识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直观活泼的图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法积极地消除学生存在的记忆障碍。

(2)要善于创设情境,揭示问题。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课堂关系就是单一的教师与学生你讲我听,就不可能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这门学科的学习。这样,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始终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所谓“问题情境”不仅仅是教师的发问,实际上是渗透在教师的启发式讲授中,渗透在学生的感知和理解中。这些问题应该是系统深入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应该是充满情趣的,而不是呆板枯燥的;应该是力所能及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这样,在一节课中,教师质疑设问,学生独立思考,整个课堂成为思维的王国。

4.挖掘地理教学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发展,必须挖掘教材的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使教学内容既有意义又有兴趣,以惊异吸引学生,以悬念维持学生的注意,以满足增强学生的自信,以情趣感染学生。同时,还可以利用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如人物、事物等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完善自我意识,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自我发展能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健康成长的榜样和范例。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介绍科学家的百折不挠、攀登科学高峰的感人事迹,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在上地理课时激励学生奋发图强、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形成坚持性、自制性、果断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例如向学生介绍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事迹,使学生懂得科学技术要面向国家的经济建设,急国家所急,想人民所想,为祖国和民族的富强而奋进。

二、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心理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转变教育观念和评价体系。

不要用单一的学习成绩去对学生进行评价。地理教学的目的是多样性的,绝不是把一个学生培养成一个考试的工具,要教会学生学习掌握地理的方法,领会地理知识的魅力,能够正确地对地理现象进行评价,从而让所有的学生在地理的学习中体会到不同程度的操纵感和自我胜任感,既提高学习能力,又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2.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地,就根本没有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现在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产生的很重要的心理问题就是成天跟着老师被动地学习,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伏案不停地记笔记,久而久之,学生在心理上对本应愉快的地理教学产生极度的恐惧感,自然也就谈不上教学的成功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去想象、去创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3.成功体验,巩固情感教育的成果。

心理学研究认为,成功体验是指个体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当学生学习取得成功时,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一种“好了还要再好”的自我激励、自我要求心理,成为促使其进步学好的内部诱因;当学生学习遭受失败时,可能引起学生灰心、烦躁、自卑等消极的情感体验,以致丧失学习信心,挫伤学习的热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在地理教学中,要改变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苦的被动局面,教师必须重视发挥情感的教育功能,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体会学习地理的乐趣,这是我们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我们所肩负的光荣使命。

总之,当心理学越来越成为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时,我们不要错误地认为学生的心理指导工作仅仅是由心理学教师去完成的。地理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向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如果我们能够利用本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及思想教育,就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而且可以让地理教学在学生心理上产生割舍不下的亲和力,从而成功地完成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仲小敏.基于探究教学的地理教师知识素养的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5).

[2]彭相刚.浅析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第[J].读与写杂志,2008,(7).

[3]雷春花.浅议地理教学中的心理学教学[J].教研论坛,2010,(4).

第2篇

一、应用积极心理学调整教师的教学理念

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每件事都有积极的一面,如果我们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人和事,或许结果会更理想一些。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分析,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的限制,出错是难免的。只要有认识就会有错误,但在这些错误中也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客观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如果我们站在新的视角对错误的价值进行重新定位,会发现错误是一种丰富的资源。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很好地把学生学习中所犯的错误当成一种积极有效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甚至害怕学生出错,认为“没有错”便是成功,于是“没有错”成了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容许学生犯错,以把握生成之美。面对成绩差的学生,我们不能厌恶他们,应该换个角度去看待学生的缺点,用真实的情感、真挚的语言获取学生的信任和依赖。

二、应用积极心理学构建幸福的地理课堂

教育以人的生活为目的,而人的生活以幸福为目的,所以教育最终是以人的幸福为目的的。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培养人的生活能力,培养人的幸福能力。

1.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幸福。

积极心理学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享受到成功体验,就能避免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进而焕发学习热情。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操作性强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在独立完成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用智慧生活是幸福的。学生要想用智慧生活,就必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是学会学习的最高要求。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了地理原理之后,让其设计制作验证地理原理的实验装置,如让学生设计验证热力环流、水循环的实验装置等,还可以变作业为作品。地图对学习地理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整理编绘自己的地图册。另外,鼓励学生编写练习题,可大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对待作业的心态,让其充分感受作业带来的幸福。

2.帮学生扬起信心的风帆。

1968年,美国有两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去一所小学对所有学生进行了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名单交给教师,说名单上的学生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名单是随意拟定的。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却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名单的学生,不但学习成绩提高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原因是由于这两位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一种情感,其掩饰不住的深情通过语言、眼神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这些学生建立了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这些学生有了显著进步。这个实验对地理教学的启迪是,要重视对学生的激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发言的时候,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会给他们热忱的眼神、鼓励的笑容,如果发言很精彩会以掌声表示感谢和鼓励。批改作业时笔者尝试不打叉,而是用问号或是写评语去评价以细心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3.激发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积极心理学提倡,让学生幸福地学习不但要重视认知教育,更要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各章节的难点,寓教于乐,举一些生动的例子。如讲授地球自转意义中的时差时,可以成龙主演的电影《环游地球八十天》为例。剧中“成龙”一行,环绕地球一周,再次回到出发地,实际比预期提前一天,共用79天。原因是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往东要减一天,借助剧情以让学生理解日界线这一地理概念。再如讲洋流时可用电影《海底总动员》剧情导入,小丑鱼玛林和一群海龟正是乘着东澳大利亚暖流南下,借用洋流的力量最终找到儿子尼莫的。用熟悉的电影举例,能使学生兴趣十足。

4.教学生学会审视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

第3篇

驾驭学习的能力

学生学习生活中有“专念”和“潜念”两部分,前者是有益的,而后者是有害的,它们的力量都非常强大。 “专念”状态能让学生更好地驾驭地理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迎来“第二阵风” 在地理学习中,学生经常会说“累死了”“烦死了”。这种疲劳和厌倦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未仔细推敲的预期。比如,一位学生重复写“自然带、自然带……”,身心俱疲才停笔,他说自己的手都麻了,连一个标点都写不动了。此时,如果让他在试卷上写下班级和姓名,他会轻松地完成,他并没有真正耗尽能量。当学习背景发生改变后,学生又找到了新的力量,这种新背景下的新能量称为“第二阵风”。感知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同样是地理学科的学习,在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刺激。具有专念意识的学生会主动想办法改变,迎来“第二阵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变地理学习的内容、方式等,这些都有助于打破疲惫的定势。

从平常中洞见创思 如果学生尝试了很多次,但都无功而返,那么许多学生就会放弃。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通过研究告诉人们,即便是有了转机,这种习得性无助也会让他们坐以待毙。被心理定势掌握头脑的学生不会重新审视周围的情况,不会对新出现的有利信息做出反应。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才能把世界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水循环》一节中,笔者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以辩论的形式让学生表述对“水循环”的理解。辩题是:水资源是否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笔者把全班同学分成正方、反方两组。此过程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两点:水循环维护全球水体动态平衡;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水资源的更新数量,或使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转变角色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信息传递方式。

变被教为互相学习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和学生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不把自己的形象定格为“权威”,而应该和他们一起学习、探讨,对他们的优秀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在课堂上多说一说“你真棒”。

变被问为主动质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有了安全感,才会充满信心,思维才会被激活,在课堂上才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

变被考为自我诊断 教师主要是改变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本身才是最好的奖励,从而乐于参与考试。

变被评为参与评价 教师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相结合,弱化评价的甄别功能和选拔功能,以激励学生创新。评价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是否能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评价学生的探索性活动水平;评价学生的理解水平;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有效性。

积极情感感染学生 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笔者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总是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即便是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的答案,也热情鼓励和引导。

合理利用信息传递 教师所传递的信息也是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是否新颖、科学,教学结构是否严密,对内容的表述是否形象、生动、具体,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等,都会影响知识的可信度。

创设多种情境教学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积极情绪下,人会获得幸福,促进其工作和学习;而在消极情绪下,人的生活学习满意度下降,行为禁止系统发生回避行为。这就是“你怎么讲课他都麻木了”。所以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教学,从学生角度设计课堂活动。

及时激励

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及时激励指教师、学校、家长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任何良好学习心理品质和学习行为水平的行为或结果及时给予的激励。运用及时激励要注意:第一,激励的内容。主要激励良好学习态度、积极学习行为、发散的学习结果。第二,激励的手段。以精神激励为主,辅以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可通过明示激励和暗示激励加以实施。第三,激励的场合。包括当众激励、个别交流激励和师长面前激励等。通过及时激励能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

第4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高中地理 教学

随着人类步入信息社会,地理学与计算机科学、航天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孵化出地理学的一门新型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结合地理学和地图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而它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把它引进高中地理课堂将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信息技术将会对高中地理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教学论认为:“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到实践中去应用。学生获得的知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有生命力。如果只会机械的背诵概念、记住一些定义、原理和公式、而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感到束手无策,那么所学知识就是毫无意义的。”而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因为辅助工具的约束性,偏重于如何加强学生的记忆,导致学生只是依靠死记硬背去记地名、背物产、记地形、背气候等地理知识,或者通过机械训练获得一些地理技能,缺乏较高层次的地理学科能力。学生学会了如何应付考卷上的试题,却没有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不能灵活正确的应用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在实际问题或者实践面前只能束手无措。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引进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蓬勃发展,当今时代已然成为一个信息时代,而在这个时代的到来给地理教学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资料,丰富了地理教学。然而面对这个庞大的信息库,传统的教学辅助工具,例如地图、多媒体计算机等往往不能够很好的处理这些信息。而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收集与分析的一个重要载体,能为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契机,同时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课堂中应用体现出的互动性和可视性等特点更能加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从而丰富地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一位叫杨根平的老师曾经说过:“拥有正确的教育思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代化的教具,科学教法的地理基础教育,必将为全民素质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进地理信息系统不但是信息时代对地理教学的要求,还是实行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关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几点思考

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结构。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曾经说过:“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行动可以促进观念的转变。”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思维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材和教学方式仅仅注重文字的推理和记忆,而这种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教学观念相悖。所以要将地理信息系统更好的应用于高中的地理课堂,首先就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让教师认识到现阶段地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用简捷的方法形象的展现各种思维重组,帮助学生理性的升华认知过程。

2.在教学内容上适度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的地理课堂中,学生的第一学习目标不应该是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而应该是对学生的地理自学能力的培养,这样做不仅能够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还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辅助教学,强调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指定一个课题,让学生利用网络上的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地图库进行自主性研究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到一定的地理知识的同时,还掌握了如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将地理信息系统引入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案设计中。地理现象的多样性经常让学生不能对地理知识有非常直观的认知,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将地理信息系统引入到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案设计中。例如中国地理上有一条很重要的界限——秦淮线,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只是笼统的告诉学生这条界限是根据气温、天气、降水等地带性问题确定的,但是如果将地理信息系统引入到地理教学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图层叠加功能,将中国地形图、中国积温图、年降水量分布图、年均温分布图等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叠加,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秦淮线并不是一条线,而是一条带,在地理知识的传授中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地理

中学地理教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整w教学环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学地理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关系。在新课程改革下,在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成熟阶段,信息科技运用到中学里比教学中,为中学地理带来了重要的变化,为中学地理教学增添生机与活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鉴于此,本文将具体探讨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1.信息技术承载的信息量比较大。在信息技术融入到中学地理教学之前,教师教学一般都是依照粉笔、黑板等传统的手段,教师将自己要讲解的内容写在黑板上,然后一一的进行讲解,书写的时间就要占好多,特别是地理课程中,地图的描绘更浪费时间。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弊端,信息技术大多采用的是课件教学,PPT的容量比较大,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在课件上展示出来,教师备课的时候将课件制作好,上课的时候直接运用,为教学节省了许多的时间,省下来的时间学生可以自由的思考、讨论,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利用课件展示,还可以有动画的功能,山川地形展现出来,可以反复播放,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2.信息技术表达形式灵活多样。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学基本上就是教师教课,学生听课,信息技术运用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声音、图片、文字、影响结合在一起的集成功能,将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处理,对学生视觉、听觉进行刺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习丘陵地带的时候,传统的学习方式下,教师只能图像来想象,现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展示丘陵的视频,理解的更加的透彻,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1.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论是多么发达,那也是辅助作用,取代不了人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与实践中,大多数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时候,往往过分依赖,将传统教学的优点全部丢弃,必须要的板书环节也被忽略了,更是没有依据地理教学实际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多媒体展示教学速度非常快,一节课可以讲解很多内容,学生吸收不了过多的知识,慢慢就会对课程教学失去兴趣,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升。

2.信息技术与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多彩的画面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有的时候,学生并没有对学习内容有多大的兴趣,而是对其中的画面产生兴趣。并没有达到信息技术御用的目标。让他们讨论的时候,往往讨论的是多媒体上的画面,而不是具体的知识,在课后更不会继续学习,信息技术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总学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体作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声音、图片、文字、音像结合在一起,具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还可以用动画进行展示,有利于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弥补传统教学手段下的不足,为地理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新颖的教学方式,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识通过信息技术通俗易懂的的教给学生。信息技术不仅仅有利于传授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帮助学生优化学习的环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

2.利用多媒体,创设适应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学的主要工具是挂图、插图、投影等等,这些工具虽然好用,但是展现出来的教学内容都是静止的,地理事物中的运动变化展现不出来,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学生也了解不到位,学习兴趣调动不起来。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可以在网站上搜集资料,并且利用动画进行模拟与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事物的变化,学生在观察中思考交流与讨论,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出来,让教师的教育学生学习统一起来,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可以展示动态画面,可以随时观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3.信息技术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那个,有很多重点与难点,利用传统教学方法来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地理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将重点与难点展示出来,便于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加强教学容量,合理分配课堂时间,零散的知识点更容易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4.信息技术可以对学生产生刺激,提高学习的效率。大量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记忆的时候需要受到感官上的刺激,刺激越大,人的记忆就会越长久,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学生的视觉听觉都受到刺激,文字、声音、图片结合在一起,采取交互式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5.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开放性、个性化的特点,可以创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主要采取演示型的、探索型、练习型教学模式等等,将重点难点、切入点都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探索思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模式,符合教育教学的目标。中学地理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便提升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6篇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multimedia assisted instruction in education play an increasing role. In this paper, geography teaching, for example, discusses the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geography teaching.

关键词:多媒体 地理教学 应用

Key words: multimedia Geography Teaching and Learning

作者简介:姜惠玲,女,(1972.11-),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给教学过程增添了无限生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本文以地理教学为例,论述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 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图文音像的有机结合、丰富的色彩和动画的展示、直观的教学效果来创设生动、愉悦的学习氛围,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给地理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使得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识,可以通过多媒体通俗易懂地教给学生。多媒体信息技术注重知识的传授,也重视智力的开发与能力的培养,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技术保证,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与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地理教学中,主要使用的教具是挂图、课本里面的插图和一些投影,但这些图像都是静止的,不能反映出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一些抽象的知识,学生也难于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不起来。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资料,通过动画模拟和演示过程,使学生感受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讨论,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地理学科中的很多画面通过动态过程表现出来,比如大气环流、水循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各种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直观形象地展示出这些画面。可以在3DS平台上利用动画来模拟大气环流,再显示在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下,三风四带及三圈环流的形成、移动等。多媒体可以动态演示也可以静态观察,可以局部也可以整体来看大气环流的情况,教师根据教学需求,随时调整画面,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借助多媒体可以突出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地理学科,有很多重点和难点,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讲起来比较吃力,学生学起来也难理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可以使地理教学形象化、直观化,提高教学效果,易于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生容易理解。利用多媒体,既可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又可以广泛地获取知识,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使难点简易化,易于被学生所理解、接受,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介绍黄山风景区是,涉及到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既是这一课的重点,也是这一课的难点。很多学生没有去过黄山,不了解黄山为什么是我国特点最多的名山。针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黄山四绝图片,再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使这些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具体,学会易于理解,也提高了教学效果。讲“地球的形状”时,可以利用动画来演示,用动画海岸观察船的变化过程和月食中月相的变化过程来解释地球是一个球体。讲“我国东部季风影响的雨带移动规律”时,可以画出锋面同时也配以风声、雨声,并用醒目的颜色来标注冷气团、暖气团,这样学生可以了解整个过程,也同时学到了一些专业术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大大增加课堂容量,合理分配课堂利用率,运用于复习课教学更有优势,可以复习比较零散的知识点,通过点击鼠标使主界面与分支界面之间自由跳转,学生能够很清楚地了解这些散乱的知识点在整个单元知识结构中的位置。这样在复习中,达到了点面结合,学生的知识也得到了升华,形成完备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

四. 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以刺激,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对人的记忆起着重要作用,刺激越多越大,人对这个刺激的记忆就越长久,越清晰。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课堂提供多重刺激,让学生获得各种感官信息,组合起文字的、声音的、图像的材料,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也可以采用交互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给学生提供复述的机会,这样达到的效率会更高。

五. 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

地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了课堂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交互性、开放性、个性化的特点,创新了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创新了教学模式,促使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了教学质量。多媒体辅助教学环境下,主要教学模式有演示型模式,即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播放教学软件,主要是一些难以用口头表达清楚的教学难点;探索练习型模式主要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出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进而通过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个别化模式就是说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借助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多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使用不当,会得不偿失。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为适宜的教学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参考文献:

第7篇

摘 要:近几年,微信软件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和工作平台,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的同时,自然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于是,微信也慢慢地出现于高中地理教学领域,在地理教学中崭露头角,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微信;高中地理;教学

微信具有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资源共享的功能,微信的使用主体是学生,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事实使得微信走入高中地理教学成为可能。而微信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势必会促进学科教育领域多方位的革新。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呈现以及教学互动等,还会丰富学生的学习环境及学习工具。鉴于此,笔者从四个方面探讨微信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学习资料库

现实的课堂学习受时间的限制,教师的教学任务不能圆满完成,学生也不可能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全部知识,所以就必须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进一步吸收、消化课堂上的知识点,才能更加丰富、夯实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利用微信平台建立班级微信群,设置学习资料库,学生共享资料并展开探究。也可以将课余作业发送给学生,学生直接在微信群里完成作业,教师及时批阅。新型的微信平台让高中地理教学突破教室以及学时的限制,将其延伸到课外。借助微信,可以进入群聊模式,师生建立微信群,相当于构建了全天候的在线课堂。学生在方便的时候,随时都可打开微信进行学习。学习不再囿于教室里,也不限于上课时间,学生宛如随时置身于一个开放的课堂中,打造以自我为中心的时空学习环境,将高中地理教学延伸到课外,促进高中地理的弹性教学。

二、利用微信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中有一个效应叫“曝光效应”,是指人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也就是说若某个事物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就能增加人们对该事物的喜欢程度,也叫作“熟悉定律”。按照此定律,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地理,熟悉地理,有助于增强其对地理的喜欢程度。

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每天可以向关注用户群发多媒体信息。因此,教师可结合教学进度,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编辑图文信息或视频信息,向学生推送地理新闻阅读、地理事件分析、地理话题讨论、地理美文欣赏、地理问题解答、地理试题选做等,将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知识与课堂知识整合,使地理每天都能出现在学生的视线里,让学生从多方面感知地理知识的实用,进而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

三、利用微信,促进师生、生生互动

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理解讲授内容,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何评价,有何疑问,很难及时收到反馈意见。而微信带来的互动式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可以双向交流、沟通、分享、讨论,在这样彼此平等的交流环境下,甚至是辩论的环境中,老师和学生可以达到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的目的,这也是使教学双方的主动性都能得到极大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首先,老师(学生)可以将精简的学习材料(文字、图片、动态图、视频)在微信平台上,继而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阅读之后,对于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收藏”和“转发”的形式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对于理解困难和存在疑问的知识点则可以通过“评论”老师的朋友圈内容或给老师发“私信”的方式解答疑惑;其次,老师和学生也可以就某个地理问题、热点等自己感兴趣的地理内容发起群聊,并可邀请对地理感兴趣的其他同学参与讨论研究,方便快捷地聚集地理教学资源;再次,学生也可以通过“创建微群”把具有相同兴趣或者相近知识准备的同学聚拢在一起,让志趣相投的同学在相互尊重与互信的基础上,以微信的形式更加方便、集中地进行交流。

四、让微信互动课堂成为师生感情交流互动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