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态治理新格局范文

时间:2023-08-18 17:26:28

序论:在您撰写生态治理新格局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生态治理新格局

第1篇

关键词一:优势

秦皇岛能够协办2008北京奥运会,得益于城市自身的优势和独特的魅力。“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之花,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找到了盛开的土壤。

优良的生态环境。秦皇岛是清新幽雅的园林城市。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蓝天与绿地相映、碧海与金沙成趣。三个城市区沿海岸线依次分布,以绿色林带相隔,呈组团式布局。这里拥有中国北方最好的沙质岸线和滨海森林。避暑胜地北戴河,有着“一湾金沙环碧海,两山绿树掩红楼”的迷人景色。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4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2%。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连续五年超过350天,被誉为中国“长城海滨公园、休闲度假中心和滨海观光胜地”。

厚重的历史文化。秦皇岛因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求仙至此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以皇帝名号命名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给秦皇岛留下众多的文化古迹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境内250公里长城集水中长城、平地长城、高山长城于一身,荟萃了万里长城最精华的部分。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是万里长城古军事防御体系保存最完整的部分,为“中国三大古城”之一。北戴河自1898年被御批为旅游避暑区,至今已闻名遐迩百余年,一代伟人曾在这里留下《浪淘沙・北戴河》的著名诗篇。秦皇行宫遗址、秦皇求仙入海处、长城博物馆、名人别墅等名胜古迹吸引无数海内外人士驻足流连。

良好的体育基础。秦皇岛是热爱体育的城市,拥有良好的体育运动传统和群众基础。近年来,秦皇岛成功承办了10多项国际赛事及20多项国家级赛事,积累了丰富的赛事组织经验。能容纳3.2万人的秦皇岛奥体中心体育场是京外赛区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奥运场馆,地处滨海地带,距大海零距离,是名副其实的海景赛场。赛区完善的场馆及配套设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奥运后,秦皇岛奥体中心将完善成为集体育赛事、娱乐休闲、大众健身为一体的体育主题公园,面向公众开放。秦皇岛还建成了一批体育健身场所,为市民创造了良好的健身环境。目前,秦皇岛正借奥运契机,努力打造“体育名城”。

关键词二:机遇

借奥运之帆,推动发展之舟,是秦皇岛筹办奥运伊始便确立的理念。

首先是借助奥运,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绿色奥运”,秦皇岛主攻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污染少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巩固提升金属压延、粮油食品、玻璃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战略支撑产业,培育发展港口物流、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经过几年的努力,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其次是借助奥运,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近年来,秦皇岛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7年底,累计投入280亿元,用于城市道路、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生态环境等基础建设。今年又全面实施迎奥运“环境建设十大提升工程”和“城市建设十大精品工程”,高水平建设和管理城市,城市功能和形象得到全面提升。

第三是借助奥运,加大招商引资步伐。秦皇岛是一块投资创业的热土,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承办奥运会,本身就是对秦皇岛全方位的宣传,以此为契机,秦皇岛将进一步宣传投资优势和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各方客商来秦投资兴业。

第四是借助奥运,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奥足赛筹办过程中,全市参与,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和关注体育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城市向心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干部队伍得到锻炼,政府执行力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关键词三:环保优先

秦皇岛是生态宜居的乐园。作为著名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十分重视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秦皇岛不断加大环保投入,逐步建立“点状监督、量化管理、责任到位、公众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有规划、有步骤地完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开展河流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等专项治理。为了解决煤炭运输对环境的污染,秦皇岛把治理煤尘污染作为全市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试验成功并全面应用了“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抑尘效果非常明显,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高度重视水源地和海水浴场水质保护,全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各海水浴场水质优于国家标准。开展“绿色秦皇岛”建设,营造城市森林,为奥足赛事成功举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关键词四:城市开放大通道

秦皇岛地处华北、东北地区的结合部,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秦皇岛正围绕做好沿海城市和沿海港口两篇大文章,依托区位优势,全面打开对内对外开放大通道。

港口方面,百年老港秦皇岛港已跻身世界2亿吨大港行列。目前正按照“以工促港、以贸养港、以城育港、以港兴市、港城一体、加快发展”的新思路,在保持秦皇岛港煤炭运输主枢纽港地位的同时,调整岸线布局,完善港口功能,大力发展集装箱和杂货运输,推动秦皇岛港向多功能、现代化、环保型、综合性国际港口转变。启动实施“西港东迁”,西港区整体向东搬迁,建设现代化、专业化的深水专用泊位和大型集装箱港区,将搬迁后的西港区调整为生活岸线,开发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功能新区。在巩固已有秦皇岛至韩国仁川、秦皇岛至日本关东航线的同时,积极培育开通秦皇岛至广州等南方港口城市的国内集装箱班轮航线,开辟远洋国际集装箱航线,扩大与俄罗斯、蒙古、中亚各国的国际集装箱转运合作。

公路方面,正在构筑以京秦、沿海、承秦“大”字型高速公路为主干的交通网络。沿海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将成为东北通往南方各省最便捷的一条过境交通大通道,可将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天津港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环渤海港口综合航运规模优势。正在启动建设的承秦高速公路,可使内蒙古中东部、辽宁西部、承德和张家口地区的资源快速输送至港。

铁路方面,规划中的津秦客运专线将于2010年6月底通车,通车后年客运输送能力将大大增强,从而实现真正的客货分线运输,拉近秦皇岛与北京、天津的距离。连接青龙满族自治县山神庙与辽宁省凌源市刀尔登的山刀铁路,已列为全省“十一五”铁路建设规划,建成后,可以增加内蒙古、辽西大宗货物往来。

空运方面,依托山海关机场,相继开通了至上海、深圳、石家庄等地的数条国内航线和至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旅游

包机航线。目前,秦皇岛正在启动建设专用民航机场,实现秦皇岛空港的全面开放。

关键词五:黄金海岸新区

黄金海岸,位于昌黎县东南面的渤海岸边,自然地理条件独特,有中国北方最优质沙滩海水浴场、世界罕见海洋大漠,有我国目前最大的泻湖“七里海”,还有十万亩连绵葱郁的滨海林带,是中国最美的海岸之一。

秦皇岛在这片美丽海岸启动了黄金海岸新区建设,将与周边的唐山曹妃甸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沧州渤海新区实现错位发展,实施资源整合、城乡统筹策略,优化滨海地带“一带四组团”串珠式发展的空间布局,成为秦皇岛未来建设和空间拓展的核心区域,打造以人文和生态为核心的中国北方休闲旅游文化新区。

关键词六:沿海强市

作为河北省三个沿海城市之一、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重要城市,秦皇岛以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秦皇岛为总目标,全面推进以实力、活力、魅力、竞争力为标志的沿海强市建设。

在产业发展上,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发展洁净产业,主攻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建设“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即中国北方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港口物流集散基地和生态休闲度假中心;在港口发展上,调整岸线布局,完善港口功能,大力发展集装箱和杂货运输,力争把秦皇岛港建设成为多功能、现代化、环保型、综合性国际港口;在城市发展上,坚持高标准、高水平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逐步形成“一带四组团”的城市格局;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有效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保护好海洋、河流、水源地等生态系统,营造城市森林,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在城乡协调发展上,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支持各县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在改善民生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让群众的幸福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强,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具有秦皇岛特色的发展之路。

秦皇岛将构建五个发展新格局: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格局;三是产业特色鲜明、县域实力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新格局;四是一带三轴四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五是关注民生、发扬民主、促进民和、保障民安的和谐发展新格局。

秦皇岛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12年实现“两个突破、两个明显高于”,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6万元(2005年价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力争翻一番以上,突破8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第2篇

过去十年,我国网络服务经济借助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宽松的创新环境异军突起,成为全球网络服务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实现了由传统实体经济向现代网络平台服务经济的跨越发展。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此衍生出的风险。一是畸形的定价机制。传统经济产业定价权始终掌握在产品和内容制造商手里,服务流通环节是在产品制造成本基础上增加服务附加值而形成的定价机制。而目前的网络平台服务经济发展模式则是服务平台商主导绑架消费者,制造商困于低价销售。这既造成了经济不能有效循环、良性发展,催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也不利于营造制造业由中低端向高端发展的市场环境。二是网络付费消费的机制不健全。由此滋生了各种深不可测的不透明商业模式,造成价值分配扭曲和价值泡沫化,使得真正的产品制造商和专业内容服务提供商难以获取实际的制造和创作价值,对网络服务望而却步。三是网络可信监督机制不完善。知识泛化成了不确定的模糊信息,原本希望通过网络搜索得到的精准信息定位和专业知识解答入口成为虚假广告的策源地,大众不得不擦亮眼睛、自我明辨是非。对网上假冒伪劣产品缺乏有效监督和惩戒机制,建立社会化监督机制势在必行。四是竞争性垄断现象严重。网络平台服务经济造就了少数大平台任性撒钱、垄断市场的格局,中小服务商难以独立生存,要么被大平台收购吃掉,要么因烧不起钱而破产。因此,现阶段的网络平台型服务经济形态应该被视为一种过渡性的新兴行业自发行为,并非健康良性的数字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的最终形态。当前,我国正逐步进入以数字经济为代表,以创新驱动为第一发展要素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继传统实体经济向网络平台经济跨越发展之后的第三个经济发展阶段,是一次新的跨越。这一时期的关键任务是修正企业主导的竞争垄断型平台经济弊端,构建以产业生态环境为核心的透明服务网络数字经济运行新格局。这种新格局更强调在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公共基础服务、公平价值交换服务贸易和社会化监督等方面的体系化和生态化布局,可以支撑价值分配更均衡、资源信息更透明、公共服务更公平、经济协作更高效、生产服务更专业、网络治理更精准、社会监督更穿透的经济发展模式。如今,国家已采取了一系列的网络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措施。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出发,着力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数字经济公平竞争监管制度、预防和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制度。

把握数字文化经济价值高地,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发展体系

一是积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推动文化数字化创新发展。文化是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是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资源,文化、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和核心价值。过去,我国文化产业主体市场竞争意识不足,缺乏依靠科技提升竞争力的主动意识,导致在企业主导的网络平台数字经济发展阶段,传统文化产业难以形成集聚化经营资源和竞争优势。在当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期和机遇期,文化产业应积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调整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数字文化经济,加快推进文化数字化创新发展进程。二是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发展体系,构建数字文化经济生态体系。文化数字化不是简单的文化资源和内容数字化加工处理,而是涵盖文化发展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首先,要将优秀文化资源转换为具有网络经济价值的资产。过去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把文化遗产资源全拿过来,不分优劣、不谈价值地全盘转化,这是缺乏意义和效益的。文化遗产资源是整个中华民族拥有的财富,是全社会的和公益的。这些资源只有在有限权责下经过加工整理处理,形成可复用、可转换的资产,才会具有经济循环的产业价值。其次,要积极构建数字文化经济生态体系,形成数字文化经济健康发展的市场秩序。按照新型数字经济运行格局在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公共基础服务、公平价值交换服务贸易以及社会化监督生态化体系构建的要求,建立包含文化市场监管、数字版权保护、舆情风控与文化传播安全、文化服务信用和服务质量保障等功能的数字文化市场治理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数字文化市场治理现代化;建立数据隐私保护、社会公共文化资源服务等公共基础服务体系,将公共资源和个人隐私信息数据采集从各类互联网应用中剥离,统一下移至公共基础服务体系中;建立公平透明的价值交换服务贸易体系,保障产业生态中各方利益,打击垄断性定价,杜绝价值迂现;建立基于区块链的社会化监督及辅助管理体系,强化从业自律及社会化监督管理功能。

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切实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系

第3篇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正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和群众反映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急”。对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工作上操之过急,缺乏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二是“偏”。对目标的全面性、完整性认识不够,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新村建设”,偏重于新村规划和村庄整治,对发展生产、农民增收、深化改革等任务重视不够。三是“冒”。脱离当地实际,超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盲目攀比发达地区,把标准定得过高。四是“同”。不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不区分轻重缓急,一种模式,一个步调。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

抓住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一是抓好农业生产,切实让农民得实惠。重点抓好生产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多下功夫。为此,应继续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二是突破资金投入瓶颈制约。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土地征用制度改革。适应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四是真正把决策权交给农民,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向和物资运用都应让农民知情,接受农民监督。五是搞好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注重实效。进一步细分地域类型、工作措施,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和总体要求。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产业体系。基于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不断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稳定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保障国内产业和供给安全;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农业的多元模式。

拓宽农业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开发农业在特色产业、生物质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农业文化产业等方面新的产业形态,构建现代大农业产业体系,把农业基础建设好、发展好、巩固好、维护好;立足产业特色和地域条件,发挥产业优势,重点培育主导产业,推进规模扩张,形成产业群;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或集团,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体系,不断加强农业物质装备建设,实现农业科研与推广应用的有效对接;用现代科学文化、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着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第4篇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正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和群众反映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急”。对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工作上操之过急,缺乏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二是“偏”。对目标的全面性、完整性认识不够,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新村建设”,偏重于新村规划和村庄整治,对发展生产、农民增收、深化改革等任务重视不够。三是“冒”。脱离当地实际,超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盲目攀比发达地区,把标准定得过高。四是“同”。不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不区分轻重缓急,一种模式,一个步调。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

抓住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一是抓好农业生产,切实让农民得实惠。重点抓好生产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多下功夫。为此,应继续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二是突破资金投入瓶颈制约。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土地征用制度改革。适应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四是真正把决策权交给农民,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向和物资运用都应让农民知情,接受农民监督。五是搞好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注重实效。进一步细分地域类型、工作措施,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和总体要求。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产业体系。基于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不断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稳定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保障国内产业和供给安全;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农业的多元模式。

拓宽农业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开发农业在特色产业、生物质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农业文化产业等方面新的产业形态,构建现代大农业产业体系,把农业基础建设好、发展好、巩固好、维护好;立足产业特色和地域条件,发挥产业优势,重点培育主导产业,推进规模扩张,形成产业群;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或集团,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体系,不断加强农业物质装备建设,实现农业科研与推广应用的有效对接;用现代科学文化、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着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第5篇

一、坚定实施农业奠基、工业立市战略,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优势互利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坚持以工促农、工农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把育强扶壮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关键,全力构筑具有讷河特色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1.强化龙头企业的牵动效应。从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把大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重点扶持和培育了以乳品、肉制品、糖业、粮油、马铃薯制品、骨胶等为重点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通过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招商引资,引进项目271项,到位资金49.9亿元,建设超亿元大项目14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8家,工业增加值增长84.2%,拉动工业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已创建省级龙头企业2家,齐齐哈尔市级龙头企业24家,构建起了上下联动、左右配套、链条紧密的主导产业优化发展的总体框架。

2.强化基地的支撑作用。以国家级粮食生产基地县为依托,全力打造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基地,为产业化体系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是发展壮大种植业基地。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机遇,大力推进百万亩良田改造工程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80万亩,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基地监测验收212万亩,建设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万亩、无公害生产基地243万亩。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30亿斤。二是发展壮大养殖业基地。紧紧抓住被列为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的机遇,推动畜牧业向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养殖、科学化饲养、良种化繁育、优质化服务方向发展,全市存栏黄肉牛16.8万头、奶牛1.2万头、生猪68.2万头、禽305万只,水产品总量6 140吨,畜牧业总产值实现26.3亿元,增长19.4%。三是发展壮大特色产品基地。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方向,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以无壳白瓜、毛葱、杂粮杂豆等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以蔬菜、瓜果等为重点的现代园艺业,以有机猪、生态鸡、野生鱼等为重点的特色养殖业,以草莓、葡萄、山野菜等为重点的土特产品业,形成了讷河市农业特色经济发展新优势。

3.强化市场主体的开拓能力。围绕着产品卖向哪里、劳动力转向哪里、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自哪里三大主要问题,大力提高市场主体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的开放性、市场化水平。一是培育农民中介组织,引导农民、农业、农村经济走向市场。通过宣传发动、典型带动、政策推动、联利互动,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 218个,流转土地192万亩,全市规模经营和连片种植面积达183万亩。二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地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致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质品牌,实行以质取胜的市场扩张策略。红光白糖获中国名牌产品、国家级驰名商标,北龙米业有限公司“冰玉”牌大米获得黑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港进集团的水晶粉丝、康利达的脱水蔬菜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三是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增收工程,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以市职教中心为龙头,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外埠基地建设,确保农民转得出、留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4.8万人,人均增收2 100元,向俄罗斯、韩国、日本输出4 370人。

二、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着力构建以城带乡、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我们把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作为建设新讷河的主要目标,坚持四高原则,全面提高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利度和公共安全度。

1.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着力在市区、中心乡镇和中心村三个层面上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修编完善了城乡总体规划和新农村试点村规划,并按规划拆除违章建筑140余户5 800平方米。

2.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按照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投入公路建设资金7.48亿元,建成了205公里通乡公路、1 128公里通村公路,贯通了全部乡镇151个行政村;筹资4 600万元,保障了111国道升级高速公路讷河段征地动迁工作顺利完工;着力打造林水相依、适宜人居的新型城区,先后投入资金2.6亿元,完成了集中供热、城区给排水、污水处理、东西城壕治理及劳动湖一期工程,完成了新体育场选址以及城区主干道白色路面铺设任务,建成了3个城区休闲广场,组建了4家物业公司240个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进一步加强,通江街道被评为中国社区服务先进街道办,爱民社区被评为中国社区服务先进社区。

3.统筹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坚持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引领城乡全面协调发展。新建“四馆合一”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成了一批高标准的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130个村开通有线电视。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全省群众文化先进单位。

三、坚持民生福祉高于一切,着力构建人民群众和谐发展新格局

坚持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市人民。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学有所教。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不断夯实教育发展之基。投入918.2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15所;投入1 846万元,新建2所省级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招录和配备了中小学教师316名,有效解决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高考成绩在齐齐哈尔市位居前列,职业教育全省领先。被评为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先进市。

2.搭建多元就业平台,保障人民群众劳有所得。高度重视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把扩大就业放在保稳定、促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位置,着力形成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创业带就业工程。三年来,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 196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2 086个,为29 424名灵活就业者发放社会保障补贴2 870万元。

3.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我们在群众最急的看病难上抓落实,在群众最怨的买药贵上抓改革,在群众最需的卫生保健上动脑筋,在群众最盼的报销快上促整改,全面落实国家医改政策,增加就医点,提高报销面,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常住人口参合率达到99.2%。加强市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4.落实国家惠民政策,保障人民群众老有所养。坚持解决老龄化趋势与“421家庭”统筹考虑,创造条件把党和国家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同时,努力提高机关事业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率,实现了退休金及时足额发放;将“五七工”、“家属工”纳入了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农村五保户供养率达到100%,投资1 000万元的市中心敬老院已交付使用;强化城乡低保动态管理,低保覆盖人群达到4.4万人。

5.着力解决住房困难,保障人民群众住有所居。既关注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又大力实施农村泥草房改造工程,启动“两改”工作,完成泥草房改造8 015户,改造面积48万平方米,建设节能新区3个,被确定为全省节能房改造试点市。城市棚户区已拆迁11万平方米,建成交付使用18万平方米。1.3万平方米的廉租房建设已经启动,交付使用廉租房324套,完成38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使部分困难群众实现了居者有其屋。

四、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着力构建生态良好的发展新格局

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新讷河的重要目标,既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又要生态良好,大力倡导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营造人人关爱生态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1.以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为重点,积极推进生态功能区域建设。以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为主攻方向,统筹建设生态保护区、科学建设生态功能区、有序建设生态旅游区,以尼尔基水库为依托,精心打造旅游品牌和精品线路,引资5 000万元开发尼尔基斯湖四季生态旅游度假区,尼尔基斯湖滑雪场晋升为国家4S级滑雪场。

第6篇

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护航转型发展新格局

在“十二五”《建议》转型发展方面,各地传统产业、支柱产业纷纷以高新技术为带动,同时新兴产业在经济比重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例如,杭州“十二五”期间将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并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等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另外,“十二五”期间,深圳将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物联网和云计算,率先建设“无线城市”,着力打造“智慧深圳”。

以“菜篮子”稳定市场

现代农业方面,各市普遍把进一步加强“菜篮子”建设、稳定市场供应作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另外科技农业、特色精品农业、农业风险防范能力建设也是“十二五”期间各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着力点。其中,杭州“十二五”期间将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化“数字兴农”工程,加快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宁波等地也将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强农业风险防范能力。

构筑生态屏障 打造生态文明之城

各市在制定《建议》时根据中央和省委精神,结合地区实际,纷纷把努力打造水清、天蓝、树绿、气爽的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在武汉的《建议》中,“十二五”期间将加快大东湖生态水网的构建。深圳在《建议》中首次推出打造“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体系”这一概念,加快生态城市建设。严格管理基本生态控制线,修复和保育自然生态环境,切实保护森林植被、水源和生态湿地,提高生物多样性。

打造低碳城市 发展碳交易市场

节能减排、打造低碳环保城市是各市“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点,因此提倡低碳生活、完善检测体系、发展可再生能源也就成为各地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抓手。济南将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杭州也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加快打造“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深圳更是将发展碳交易市场写入规划《建议》之中。

用“市场”和“特色”做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方面,开放利用地域民俗、传统文化,大力实施产业集聚,鼓励引导非公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各地文化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济南“十二五”期间将着力培育泉文化品牌;深圳将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国家级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着力打造“设计之都”、“时尚之都”。

扩大社保覆盖面 逐步实现社保账户跨省可接续

做好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工作是“十二五”各地社保工作的基本要求。济南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宁波、厦门等地也将实现“社保账户跨省可接续工作”。

“一体化”开辟城镇化建设新局面

《建议》中“一体化”和“特色城镇”是“十二五”期间各地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例如杭州的城乡区域一体化、厦门的岛内外一体化、深圳大特区的“六个一体化”等。

第7篇

关键词:城市水域;生态景观治理;西安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166-01

一、前言

城市水域是城市中重要的绿色开放空间,是城市中自然要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复杂的地域,是城市最理想的生态走廊和最高质量的城市绿斑。城市水域由于自然景观的优势,也为城市人文景观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背景环境,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景观生态建设是指通过改造现有景观要素、引进新的景观组分,以改善受胁迫或受损生态系统,从而增加景观的异质性和稳定性,确保景观生态安全。

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大力进行城市水域景观生态建设,恢复水域空间,以期恢复优美宜人、充满生机的原貌,创造出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城市水域景观。在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水域,满足其景观、防洪和生态环境功能的同时,依托城市水域景观生态建设中表达出地方精神,挖掘出人文内涵。本文将结合西安市“八水绕长安”水域生态景观治理建设加以讨论。

二、西安基本水域景观生态概况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和政治中心,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这座驰名中外的古城之所以能成为十三朝古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八水丰盈绕长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西安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美称。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上林苑的巨丽之美,以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描述。市区东有灞河、汉,南有河、楹,西有涝河、沣河,北有渭河、泾河,八水之中,渭河汇入黄河,而其他七水原本各自直接汇入渭河。渭河横贯西安市境内约150 km,年径流量为25亿 m3。如今西安正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充分发掘自然人文资源。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西安市将形成“东连临潼、西接咸阳、南拓长安、北跨渭河”的发展新格局,昔日的“八水绕长安”将成为西安的城中河,“八水进长安”的城市水系新格局和有水文化特色的魅力城市正在形成,在增强城市防洪排水功能同时,美化城市人居环境。

三、“八水绕长安”治理建设概况

2006年,潆绕长安的8条河流中有7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被誉为“母亲河”的渭河水域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对此西安市政府以“清水行动”拉开序幕,并推出了“水气同治”的举措。

(一)治理水域源头,净化水域环境

2006年“清水行动”,针对造纸企业采取以关为主的政策,逐步提高造纸企业生存的规模,使全市造纸企业的数量大幅度减少,由61家减少到20家,每年可节约水资源近1.5亿多吨,削减化学需氧量4万多吨。同时关停113家不符合国家产业规定的电镀企业。通过对水源的治理,沣河、涝河、黑河水质主要污染物已达到功能区标准,新河、太平河、皂河等重污染河流污染负荷下降70%-95%不等,渭河西安段出境水质优于入境水质。

(二)重点治理水污染,提高水域水质

市政府加快推进重点流域、重污染河流的水污染治理。2007年以来持续开展皂河、新河、太平河“三河”流域专项整治,“三河”水质达到了近十几年的历史最好水平。加大对涉水企业特别是造纸、化工、淀粉行业的现场执法力度,增加检查频次,严肃查处偷排、暗排和超标排放废水等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并督促企业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力度。伴随着西安的蓝天越来越多,河流也变得越来越清。受益于清水行动,如今一些被污染的河流已经重新碧波荡漾,又见鱼儿游。

(三)制定政策方案,投资水域景观治理建设

市政府颁布了《西安渭河城市段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环保部门开展主要河流排污口摸底建档工作,绘制《西安市地表水系及重点污染源分布示意图》。并相继投入资金2.3亿元,用于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市政部门新建截污管网737.72公里,全市污水管网总长度已达到1054.83公里,为已建污水处理厂收水运行提供了保障。通过政策方案落实、投资建设,“八水”水体污染得到缓解,生态景观得到恢复,生态功能得到发挥。

四、“八水进长安”水域生态景观评价

(一)水域景观面积广大

西安市河流众多,“八水绕长安”,境内有渭、灞、涝、沣、黑、石川等54条较大河流。水域总面积约192 038 km2,主河道长度1 708 km。随着“八水进长安”的水文生态景观治理建设,未来的西安将成为中国西部“东有哄惫阍颂丁⑽饔秀愫永ッ骱、南有唐城曲江池、北有汉城团结库、中有明清护城河”的独具特色历史文化与各类水系相得益彰的魅力水城。

(二)文化特色浓郁

渭河流域曾在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中华水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从十三朝古都兴衰,到大唐不夜城,水文化一直是西安的精神内核,水渗透了西安的文化和历史,延续着阡陌街巷的生命和活力。水是西安的血脉,晶莹灵动的水为西安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就像“晚来清渭上,一似楚江边”、“鱼网依沙岸,人家旁水田”,这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句一样细腻地摹画出了“绕长安”的八水带给人们恬淡、闲适生活的美景。

(三)水域景观治理初见成效

2009年,全市河流水质持续改善,10条河流24个断面中,7条河流、20个断面水质污染较上年同期减轻,综合污染指数较上年下降近40个百分点;新河、太平河、皂河等重污染河流水质更是整体好转,渭河干流西安段4个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降幅明显,入渭的7条支流中,黑河、沣河、涝河的化学需氧量已达到功能区划水质目标,皂河、新河、临河化学需氧量浓度降幅分别为74%、94%、82%。渭河西安段出境水质主要指标优于入境水质。据西安市水务局初步统计,截至目前,西安市共建成各类水面面积37793.2亩。2010年,西安市将开始治理沣河,恢复汉代昆明池,修建6处沣河平原水库,预计还可增减水面1万亩。休养生息的八水正在为古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八水进长安”水域景观缺乏主体特色

随着“八水”的治理建设,水进西安,但西安市的水域景观存在水文化建设主题不够突出,缺乏特色的问题。应加快对太液池、昆明湖恢复建设,打造皇家主题水文化。根据两湖在历史上地位和作用,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皇家水文化主题区,市民在休闲的同时,又可领略雄浑的汉唐文化,追忆辉煌的历史。进一步加快广运潭生态水文化建设,突出生态观光旅游度假主题水文化。广运潭将以其丰富的水资源和绿色资源成为西安的“绿肺”,服务于西安的生态建设,同时也将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加大加快渭河流域治理,打造渭河滨水特色文化主题区。渭河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时代的黄金之页,在建设生态特色滨水文化中融入历史文化,突出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l]孙麟.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