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营管理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8-18 17:26:27

序论:在您撰写经营管理的认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营管理的认识

第1篇

1 民营医院的自主经营体制,促使管理者重视先进的人才管理模式

1.1 坚持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提高团队整体水平

1.1.1 实行人人平等、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人员聘用制度。各岗位制定科学的工作要求和考核标准,通过考核评定,能达标的就干,不能达标的就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彻底打破“铁饭碗”的梦想,并使每个员工在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的同时,更加珍惜岗位、努力工作。

1.1.2 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开展中层干部(职能科室主任、科主任、护士长)竞选上岗和定期述职考核制度,以发现人才、培养干部、知人善任。从而把思想品德优、领导能力强、工作作风正、工作实绩好、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人才放在中层领导岗位上,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创建良好的管理组织架构。

1.2 深入主人翁意识,严格制度化管理

1.2.1 教育员工树立与医院荣辱与共、爱岗敬业、爱院如家的高度责任心。进医院的门,是医院的人,要使“医院靠我发展,我靠医院生存”的主人翁意识深入人心,彻底将“你要我做”的被动局面蜕变为“我要做”的主动工作格局,从而使医院的各项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有序运行。

1.2.2 严格制度化管理,培养员工慎独精神。要求员工把每个患者都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和亲人,在各项医疗服务环节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确保为患者提供安全、周到、细致、规范的优质服务。

1.2.3 重视素质教育,加强沟通协作。各部门管理人员要重视本部门人员的素质教育,发现问题要大胆管理,因势利导,及时整改,不断提高。一切工作的安排,都要顺应医院发展的需要和临床工作的需要。员工之间要遵循密切沟通、相互尊重、通力合作的原则,鼓励多做有利于医院发展的事,坚决杜绝损害医院利益的不良作为。

1.3 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全面调动员工积极性

1.3.1 管理人员对员工要坦诚相待、一视同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经常深入临床一线,切实了解、检查、督促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对各科室、各人员的工作质量,做到公正评价、奖惩分明;积极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高凝聚力的工作团队,使大家能自觉地为医院、为患者而努力工作。

1.3.2 积极开展人才梯队建设,加强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除高薪引进国内外有名望、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外,并建立本院业务骨干培养制度,为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人员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以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训进修方式,培养他,提升他,并使其发挥业务专长为我院所用。

1.3.3 对于那些专科业务精、医疗技术高、医患沟通好、医德医风优的专科业务人才,要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予及时的表彰和鼓励,如:职务提升、职称晋升、加薪加酬、外出进修等,从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1.3.4 实行绩、效、利挂钩的分配制度,重视员工报酬与医院效益挂钩,使个人的价值回报与医院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多种竞赛和评比,如:医疗文书书写竞赛、护理技能操作竞赛、星级天使与十佳员工评比等,一是为员工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实现人生价值;二是表彰奖励本身,就是对员工工作成就的认可,让她们从精神上获得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工作热情。

2 医疗市场严峻的竞争格局,促使管理者重视医院的品牌文化建设

医院品牌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患者的忠诚度,如何树立医院自身的美誉度则是培育患者忠诚度的重要关键[1]。

2.1 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理念 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流程,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真正落实到日常医疗服务工作中。几年来,本院不断在改进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服务环节,改善就诊环境等方面采取了多项便民措施,如:开展24小时网络电话咨询预约挂号、午晚间门诊、全年无假日服务、预约辅助检查、承诺限时报告、准妈妈大学、优生咨询门诊、亲子氧吧、母婴生活馆、及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并根据基层单位、社区居民的要求委派资深专家前往健康讲座、健康咨询和义诊。

2.2 树立“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理念

2.2.1 质量是生命,是效益,是声望,是老百姓的口碑,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2]。医院信誉取决于医疗质量,而医疗质量取决于技术创新,要在设备、技术、人才各方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精心培育自己的学科群,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有利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2.2.2 提高医疗质量 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涉及到医院各个部门,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依赖于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所以,要求人人从自身开始,从岗位做起,形成后勤保临床、临床保患者、全院保质量的全方位保障体系。加大医疗设备投入,提高医疗服务的科技含量;始终把追求的目标定位于医学发展的最新领域,努力做到“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树立鲜明的一流医院品牌形象。

2.2.3 制定并完善医疗管理规章制度和强化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实行全员、全面、全程质量管理,使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设置质控机构,完善质控网络,始终把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来抓。医务部定期不定期进行医疗质量检查和医疗安全讲评,及时组织疑难病例、危重病例、手术病例、转诊病例的会诊和讨论,以寻找缺陷,吸取经验教训;护理部坚持定期护理质量检查,开展护理操作技能、护理业务理诊知识的培训和考核;不定期工作质量抽查与定期质量检查相结合,控制事故,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2.4 重视在职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业务职能科室根据本院业务发展情况,制定年度业务培训计划,除“三基”内容外,并结合国内外医疗护理新进展,引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以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准。

2.3 树立“服务就是形象”的理念

2.3.1 医院要强化服务意识的教育,坚持“患者是上帝”的服务宗旨,不断完善医疗服务运行流程和细节,使服务更加人性化。

2.3.2 教育全院员工,充分认识“服务质量的高低与否,患者满意是硬道理”的原则,只有为患者提供高满意度的医疗服务,才能为医院美誉度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2.3.3 应立足实际,认真对待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服务价格、服务品质等重要环节,全面提高医疗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才能获得患者的肯定和信赖。

2.3.4 一般来讲,患者选择医院主要考虑的是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因此,如何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准和沟通能力,改善医生的服务态度,建立和谐、充满人性化的医患关系,对吸引更多的患者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4 树立“营造人文环境”的理念

2.4.1 创造温馨的人文环境 医院和病房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以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并尽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舒适和方便。如在住院服务中,应不断的创造服务特色,例如:实行家庭式病房;开展导乐分娩、陪伴分娩、镇痛分娩等;在病房摆放盆景或鲜花;床头设有外线联系电话;走廊设“温馨祝福栏”;给住院患者送生日蛋糕;建立卫生日给患者洗头、洗脚、剪指甲;每逢重大节日,给患者送礼品;圣诞节时,病区摆放圣诞树;建立营养科,制定个性化定价包餐等。这些即消除了患者因离开家庭带来的焦虑、寂寞和孤独,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和谐、轻松的医患交流环境。

2.4.2 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医护人员的服务行为必须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端庄的仪表、得体的语言、主动的服务、熟练的技能,会使患者产生信赖、安全的感觉。倡导“四性语言”,即礼貌性语言、解释性语言、安慰性语言、保护性语言;主动迎候道声“您好”;进入病房先敲门;体检时注意手温、动作轻柔等,都能给服务对象留下美好瞬间,对维护医院的品牌形象,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2.4.3 开展超值的“感动服务” 在转变医学服务模式的同时,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开展的“感动服务”就是建立在“满意服务”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服务,它不是一种具体方法和程序,而是一种服务理念方面的标准。它是医患之间的一种互动,是一种心的交流;它是创造超过患者期望值的创新服务,是常规医疗服务的升华;它使患者在整个医疗和护理过程中达到感动和惊喜的境界,是人性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结合。“感动服务”从字面上看是一个没有严格标准、宽泛而抽象的概念,然而它就存在于医院的每一个科室、每一个医护人员的心中。在开展“感动服务”时,患者没有想到的,医护人员为他们想到了;患者以为做不到的,医护人员却为他们做到了;患者认为已经服务得很满意了,医护人员却认为还可以服务得更好。医护人员良好的服务,让患者在身体健康得到恢复的同时,还获得了精神上的温暖,从而使顾客满意,使顾客感动。

3 民营医院机制的灵活性,促使管理者树立全新的市场营销观念

市场营销观念对医院市场营销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可以说,树立什么样的营销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营销行为,医院只有与时俱进,树立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市场营销观念,才能有正确的营销战略和营销计划,才能显示出营销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与魅力。

3.1 树立战略发展观念 新管理模式的引进,新技术的应用,竞争对手服务品牌的不断创新,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值的逐渐增高,促使医院管理者必须认真理清思路,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坚定实施为了实现目标所制定的主要方针和实施计划,从而使医院保持市场竞争力,才能求得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3.1.1 医院的总体战略 根据医院的性质、任务和宗旨,选择医院的重点发展项目,即“拳头”服务产品,并使重点服务产品在医疗市场中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合理配置医院内的各种资源,并且通过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医院的各项业务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3.1.2 医院的业务战略 医院的每个业务科室都根据自身业务与就医顾客的特点,细分市场情况以及竞争者的优劣势提出自己的业务发展目标,随之制定相应的战略方针和实施计划,以确保维持已有的医疗市场和继续扩大医疗市场份额。

3.1.3 医院的职能战略 医院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必须明确本部门在实施医院总体战略和业务战略过程中的任务、责任和要求,从而制定目标、方针及计划,以有效地运用相关管理职能来保证医院总体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3.2 树立市场竞争观念 医院的竞争涉及到医院的各个方面,包括人才竞争、管理竞争、技术竞争、设备竞争、服务竞争、环境竞争以及医院文化竞争等。所谓医疗市场竞争就是强调在医疗市场营销中要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为患者提供能满足期望的人才、管理、技术、设备、服务、环境及文化,否则,医院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可能。

3.3 树立市场需求观念 即在各项医疗服务活动中要重视和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过去,只是单纯地以治疗躯体疾病为主,很少去考虑患者的心理或精神方面的需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在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中,要把患者看成是一个“社会人”,不能只是单纯地为其提供治疗疾病的服务,而是还要提供心理、精神、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服务,以全面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同时由于每个患者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经济支付能力以及个人喜好都不一样,以致对医院的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标准都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医院应该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差异,才能使患者满意,从而达到有效提高患者忠诚度、稳固客户源、确保医疗市场占有额的目标。

3.4 树立质量营销观念

医疗质量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是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硬标准。医院必须紧紧围绕提高服务质量开展营销活动,只有为患者提供:诊断准确、治疗有效、费用合理、服务便捷、环境优雅、保护隐私、维护自尊、并达到期望康复目标的高水准医疗服务才能赢得信赖,赢得市场。

3.5 树立全员营销观念 医院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全员参与的原则,医院的每一名员工都是营销主体,都是医院服务的一个窗口,而员工良好的风范与技术又是吸引患者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务必要想怎样用自己高质量的服务,把新患者变成老朋友,把老患者变成永久的朋友。患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每个员工都应明白他们在自己心中的份量,并要善于用实际行动去创造价值,以确保患者对医疗质量和服务的高满意度。

总之,高品质、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才能培育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有了患者对医院的忠诚,就等于医院有了稳定的潜在客户群。改革不仅引入竞争,也将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思路,这将对民营医院管理体系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理清新的竞争思路,医院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参 考 文 献

第2篇

关键词:油田产业 经营管理 现状 策略

作为油田产业,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应认识到开展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认清企业内外变化形势,加快改革创新,为油田产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油田产业经营管理现状

1.整体规划

油田产业的经营管理规划,主要针对责任主体,为了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奠定在经营管理整体方案基础上,从投资预算、成本控制、优化方案、绩效考核等多方面加强管理。通过参考油田开发单元的管理方案、项目方案等,结合具体的生产指标、管理指标、工作量,制定总体管理目标,从投资、生产到开发,实行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2.生产过程管理

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根据油田生产的整体方案而进行,对各个经营单元实行全过程管理,其中包括监控、管理、维护以及监督钻井、施工质量等内容。

3.人力资源管理

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结合油田产业经营管理体制,形成内部组织结构,加强具体的岗位设计与职务管理,制定不同岗位人员的考核标准,包括具体的绩效评价办法与考核办法、人员任用办法等。有关绩效考核内容,应从主体把握,实现分配机制和效益相挂钩,促进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认识到考核的重要性,加大奖惩力度。所谓考核指标,主要分为激励指标、限制指标、核心指标、否决指标等四大类,将每一个类别细致划分成主要考核指标与次要考核指标两大内容。例如,核心指标的主要考核指标包括可持续发展指标、模拟利润指标等;次要考核指标则为成本、产量、生产管理水平、开发水平等。通过采取承包期和任职期相一致的方式,在进入下一个承包期之前,应兑现经营管理的奖惩政策,避免出现短期行为,不利于产业长远发展。

4.财务管理

油田产业经营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内容,应贯穿于整个油田生产经营过程中。首先,有关预算管理内容,强调投资预算、财务预算及经营预算为一体。结合“零基预算”及“成本动机”理论等,实现量价分离,规范成本项目。其次,建立健全油田生产定额成本管理,作为编制预算的主要依据。在油田产业制定生产开发技术方案时,以方案开发、生产等工作量为主,确保在不同产量结构下,实行不同的因素测算。通过反复优化、权衡方案,制定完善的投资预算、财务预算及经营预算;再次,有关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问题,可将油田产业的各个经营单元作为单独的会计核算主体,分别核算其完全成本、投资成本及模拟利润等。遵循“责任与职能相匹配”原则,增强成本的可控性与可操作性,实现责任主体细化。只有这样,成本目标才能如实反映责任主体的努力程度。另外,加强油田产业内部控制力度,注重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构建全方位、全流程的成本控制体系,提高油田产业经营管理效率。

5.投资管理

有关投资管理问题,有些油田产业仍停留在简单的再生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油田经营管理的责任主体进行资金筹集,并自主组织与实施,实现成本投资与成本控制一体化。在保障成本总量控制及投资总量控制的基础上,结合投入产出比、最终效益等,由经营主体对原有油田经营实行投资,并平衡使用维修费。但是这一系列管理手段,需优化调整投资规模与成本指标。有关会计核算方面,应明确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确保回收效率。

二、油田产业经营管理的发展策略

1.进一步扩大市场

对于油田产业来说,大部分主业单位没有将物业的服务项目委托到矿区,甚至缺乏后勤服务站、保安队、绿化队等机构。对于油田产业来说,主要在于落实物业管理相关的服务项目,鼓励、引导主业单位将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发放到矿区。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减少主业单位的负担,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可谓一举多得。在矿区发展过程中,应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扩大物业管理的服务基地,既要涉及到环保、绿化、吃住等服务内容,还要扩展到矿区的工作、办公、生产等内容,在矿、厂、站、区、队等单位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服务与管理水平,实现质与量的双向突破,发挥规模效益作用。

2.注重经济效益

油田产业的矿区职能可分为以下几部分:①加强各部门的管理工作,逐步延伸管理职能,确保各项经费落实到位;②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遵循“服务与管理并存”原则,以油田产业整体目标为出发点,确定具体的任务目标,同时制定相关奖惩政策,激发生产经营积极性;③油田产业的物业管理及主业服务等归属于经营类业务,在确保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强调经济效益。在油田产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树立成本意识,既要确保经费充足,支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同时做到开源节流,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在实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油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建立健全经营管理体制

在油田产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探索一条与其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管理之路。包括管理体制、政策制度、运行机制等,针对油田产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注重人才培训,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加快创新与改革步伐,提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敢于发展新项目,促进油田产业经济发展,为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爱军.浅析油藏经营管理在油田开发管理工作中实践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0(7)

[2]张松丹.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战略及油田企业战略体系构建[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企业管理.2006

[3]周文.石油企业油藏经营管理的理论及方法探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3)

第3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 经济价值 企业经营管理

1.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百度百科对公司是这样描述的:公司是指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或某些目的而成立的组织。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已经超过30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当前,我国企业成份的构成,公司制企业已经占绝大多数,公司制是一种代表现代企业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正如大家所期望的一样,通过国有企业改制等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公司制度,首选在治理结构上对企业进行了变革。并如辞海中对“公司”的定义,营利性是一般公司的最终目的(极少数公益性公司除外),并且贯穿着公司经营的全过程。因此,在公司日常管理中,关注销售,因为它可以关系到公司的收入;关注采购,因为它关系到成本;关注生产,因为它关系到质量,进而影响到销售利润;关注财务管理,因为它关系到资金使用效率。

然而,在当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无论是公司制企业,还是其他形式的企业,大多数都忽略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在改制设立公司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将原来的人事部门改称“人力资源部”,但在实践上,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仍停留在“人事管理”的层面,未能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应有作用。

2.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的误区

如上所说,出于各种需要,当前企业内部管理劳动人事的部门也大都由原来的人事部(科、处)称谓转变为时髦的人力资源部。然而在大多数企业当中,称谓的转变并未改变其对员工管理的内涵,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大都认为,和销售、财务、生产等与企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的部门的区别是,人力资源部门只是服务于生产经营的部门,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可见的经济效益。传统人事部门模式是:一、以事为中心,要求人去适应事;二、重使用而轻培育;三、将人力较多地视为成本,算人头帐,而较少算人力帐;四、被视为非生产、非效益部门,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之外执行人事行政事务的部门。

戴维·乌尔里克(Dave Ulrich)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创者,他最早提出了“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的概念。乌尔里克指出,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

总的来说,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在于管理者是否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生产与效益的部门,因此,有必要理清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经济意义,从认识上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态度,才能更好运用好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促使企业管理向真正意义的“现代企业管理”转变,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

3.人力资源管理的经济价值体现

与销售、生产、采购、财务管理等直接体现经济效益的管理不同,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方式是间接的、隐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维护员工的相对稳定,减少员工流失,避免员工流动频繁造成的经济损失。

流水不腐,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人员正常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员工退休;淘汰不适应企业经营需要的不合格员工。除上述情形外的员工流出,可以视为员工流失,一旦出现员工流失过于频繁,就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或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具体表现为:

使用新员工将增加企业支出。

一旦员工流失,为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必然需要另外招聘新员工,新员工到一个新的单位,将增加企业组织培训、学习的支出。在培训学习期间,新员工往往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而企业还需要为这些员工支付工资。

新员工可能出现失误,给企业造成损失。

相比老员工,新员工要进入最佳工作状态需要一个过程,与周围员工的配合也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出现工作质量问题、产品质量问题的概率更高,企业蒙受的经济风险可能会很大,这是企业隐形的成本。

人员频繁流动给知识型企业增加商业秘密泄漏的风险,从而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通过对员工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可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销售业绩,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从而达到为企业增加效益的目的;通过惩罚措施警醒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从而避免公司可能出现的损失。

通过对工作岗位的合理配置,满足对企业业务的需要,同时也可避免人浮于事,同时避免人员过剩,造成浪费。

从上可见,人力资源管理因其管理职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且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因素后,将更大地促进企业与经济效益直接相关的各项管理,企业获益不可估量。企业应正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4.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

经济学把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投入于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要素通称为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时间资源等,其中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是第一资源。 那么,怎样才能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呢?笔者认为,从大的方面说,一是要做好人力资源的维护,二是要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一种营销类的工作,企业应该从员工需求的角度出发,提供令人满意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和发展人才。企业必须要先赢得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才能赢得客户,因此,要重视员工的维护工作,合理控制员工流动,留住人才,尤其是留住高端人才。 人力资源维护的具体措施有:

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

员工薪酬福利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吸引、培育、激励、保留人才起到重要作用,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其中一个重要手段。

从工作环境到管理风格、人际关系各个方面,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人性化管理与感情投资,开展柔性化管理,建立人文关怀的管理体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看不见的良好的企业文化,比起看得见的薪酬福利制度所发挥的作用更大。失败的企业文化让员工离心向背,足以摧毁企业苦心积累的声誉,甚至给企业造成致使的打击,而成功的企业文化则有可能助力将企业推向一个高峰。

以富士康为例,他为苹果等著名品牌代工,具有超一流的硬件设施,相比珠三角的众多电子小厂,富士康的薪酬福利应该算不错,甚至还配备了心理辅导室,可谓用心良苦,然而仍然阻止不了十三连跳的发生,富士康跳楼事件的频繁上演凸显出其企业文化的弊端,其实质是把人当机器,把劳动力物化为机器和企业追求效率的工具,忽视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怀。一系列事件严重影响了富士康的声誉,股价顿挫9%以上。

相比之下,谷歌是一个开放的互联网公司,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小团队的工作方式、20/80法则的运用、以及每年1,000万美元的创业大奖等,构成了谷歌独特的企业文化,也正是基于其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基因,促使谷歌团队不断创新,成为全球化运营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

重视员工的开发工作,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能否取得跨越性的发展。

适应企业需要,通过自学、交流、委培、内部培训等多种形式,适时开展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使员工工作能力与技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所需。

重视员工的激励与奖惩工作,激发员工的潜能。通过建立绩效考核、开展合理化建议、劳动竞赛等,促使员工最大程度发挥其创造性,促进企业的各项工作。

鼓励员工参与制订企业愿景,并借重愿景,有效的培育与鼓舞组织内部所有人,激发个人潜能,激励员工竭尽所能,最终达到企业的目标。

在企业内部开展人才储备,支持员工进行事业规划,有计划地对目标员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员工的提升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

乌尔里克认为,现在唯一剩下的有竞争力的武器就是组织,因为那些传统的竞争要素,如成本、技术、分销、制造以及产品特性,或早或晚都能被复制,它们无法保证你就是赢家。在新经济中,胜利将来源于组织能力,包括速度、响应性、敏捷性、学习能力和员工素质。而人力资源部的新使命就牵涉到卓越的组织能力的培养,现代企业的竞争,其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

第4篇

一、煤矿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成本管理方面。传统观念认为主要是加强成本的计划、 控制和考核管理。这种观念遗漏了一个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生产技术设计环节。

第二,在努力提高产量方面。传统的认识主要是增加工作面的个数与长度来广种薄收,这种方式是可以确保产量,但却忽视了如何在同等的条件下多产煤,即提高采煤效率这一环节。

第三,在确保经济总量方面。传统观念认为主要以增加工作面的生产能力,正常组织生产、多产煤为主。这种传统认识忽视了提高采后回收率这一环节,一般很难做到产销平衡。

第四,在营销管理方面。传统观念认为主要以提高市场占有率,确保运力,实现供、产、销平衡为主。这种观念忽视了产品销售的价格管理环节,在销量确定的前提下,价格是影响销售收人的主要因素, 根据市场的行情,不失时机地变动产品的价格,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第五,经营管理的主要职能方面。经营管理的主要职能通常是由主管部门承担,材料成本由供应科负责,工资成本由劳资部门负责等,这种传统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计划及控制手段来实施的,但作为成本发生的主要环节在基层往往与实际情况脱节。

二、现阶段煤矿经营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经营决策方面。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经营决策是否正确,要综合市场变化、内外部条件、自身基础和实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优化工作思路;把握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战略性。要在企业内部建立民主化、科学化的经营决策体系,召开矿经营例会等形式减少或避免经营决策失误。

第二,财务管理方面。煤矿的经营管理一定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牵住资金管理这个牛鼻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市场才有效益,煤炭产品只有进入市场,通过销售收回资金,才算完成商品生产的全过程。

第三,目标成本管理方面。众所周知,企业是以产品生产经营为主的经济实体。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企业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任何决策失误、管理目标的不明确及经营管理意识的单薄,都会对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实行目标管理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一定要把握住成本目标确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考核措施的严密性。要抓住构成成本的几大要素,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群策群力,节支降耗。

第四,产品营销管理方面。煤矿企业要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市场为中心,由“以我为主”转为“以客户为主”,重视客户价值,围绕客户推进营销机制创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销售为龙头,带动煤矿的经营链条按市场机制良性运转。要重视了解市场、研究市场、预测市场,按市场需求调整。同时,注意营销策略的研究和销售队伍的培训,在当前认真执行国家政策的同时,不要忽视与客户的密切联系,并要加强煤炭的售前和售后等服务,从而提高本矿煤炭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

第五,质量管理方面。尽快由产量效益和速度效益型的战略转移到品种质量效益型的经营战略上来,这是当前煤矿经营管理的一个主攻目标。煤矿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主要是两个方面,即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要以各个生产环节,各个工种岗位工作的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

第六,人本管理方面。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必须注重人这一最活跃的生产经营要素,将传统管理由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突出人在企业各项管理之中的主体地位。这些都要求企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彻底改革煤矿企业现行的人事制度,创新用人机制。煤矿企业内部应普遍实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度,使上岗员工有压力而努力工作,下岗员工努力学习新知识,组成重新上岗预备队,形成岗位竞争态势。煤矿基层各单位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实行竞聘上岗,定期考核,末位淘汰制。同时,相应改革分配制度,对有特殊贡献的煤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班组长等提高职务津贴标准,拉开收入差距。

第七,信息技术方面。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诸多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且能够积极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管理方式、管理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创新煤矿经营管理手段,煤矿企业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功能齐全的企业信息资料库,管好用好各类信息。要用信息技术实现煤矿企业经营管理的集成化。要实现企业信息集成化管理,需要进一步投入人力、物力,改革现行业务自成体系的流程,再造以市场链为重点的业务流程,统一规范,确保企业信息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为煤矿企业经营服务,促进煤矿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三、煤矿经营未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以信息技术促进煤矿经营发展。煤矿要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当务之急是在生产技术中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一是加强产学研究的联合,二是加强联合攻关,三是加强地质科技成果的转化,形成实际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煤炭资源的保有程度,研究开发深部矿产的勘察和开发技术,大幅度提高煤炭资源保有程度,大力提高采矿回采率。发展煤矿产品深加工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节能、节材、节水降耗技术和工艺,降低资源消耗水平。同时推进洁净煤技术的开发,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煤矿技术和装备设备的更新步伐。

第二,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煤矿企业经营。煤矿企业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发展集约型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尽快改变传统的靠增加资金投入,拼设备、拼人员、拼能力,改变单纯追求产量优势,而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破坏环境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建立起依靠科技进步,科学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提高煤炭产品质量,改善区域环境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努力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益,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三,更新经营管理手段。煤炭企业要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实现重点领域动态监控监测,逐步延伸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为煤矿企业经营实现效益最大化提供有力保障。

第5篇

(一)医院人事档案的概念

医院人事档案是医院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人事部门在培养、选拔干部等工作中,将个人阅历、业务能力以及工作表现等内容进行记录的文件材料,是对医院相关人员进行了解的必要参考。

(二)医院人事档案的构成要素

医院人事档案针对人员的个人经历、政治面貌以及奖罚标准提出了更为系统详细的要求〔1〕,人事档案与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工作的联系密切相联。医院人事档案主要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政治信息以及个人的奖惩情况等。个人基本信息主要是指学历证明和技术职称等;奖罚情况是指在以往学校或者工作单位是否受到过奖励或者惩罚,还要考虑相关的工资福利待遇情况等方面。因此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时,要完善个人档案资料,将其交到人事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的考察、审核,妥善保管好。医院人事档案是医院工作人员真实情况的客观反映,使用价值性非常高,可以为医院人事档案的决策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二、医院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阐述

医院人事档案在医院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医院人事档案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的选拔、任用,从而为医院的发展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医院注入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有利于促进医院人事管理的发展

通过真实、有效地医院人事档案,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医务人员的实际情况,为医院的人才培养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基于此,可以不断促进医院人事管理的发展,实现医院人才培养的建设目标。

(二)有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技能素质

医疗事业对新入职的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医务人员要具有高度的综合素质。医院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中,会定期安排相关资格考试与职业证书考试,考核力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对于考核资料也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如果处理不慎,就会严重阻碍到医院人事档案工作的正常进展。因此,要不断完善医院人事档案,禁止由于医务人员管理工作的失误而对人事档案造成不利的影响,确从而保医院考核的质量和水平。

(三)有利于建立健全医院薪酬与激励机制

由于受到医疗改革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院的薪酬机制和激励机制。针对于员工的薪酬来说,医院要注重结合义务人员的社会阅历、职业生涯以及贡献程度来进行分析。不断完善人事档案的工作内容,提供必要的保障性依据,进而形成系统全面的医院薪酬与激励机制。此外,在以往医院的工资核算中,往往就是根据以往财务报表方面的信息进行总结,因而具有一定的误差性。但是,医院人事档案的实施,主要通过每个人档案信息的录入、修改以及核实等方面进行系统严密的汇总,进而成为了广大医院进行工资结算的重要参照指标。因此,工资待遇的不断优化,大大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不断挖掘个人潜能。

(四)有利于不断完善医院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的信息服务体系

医院人力资源的使用需求在不断地扩展中,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医院的稳定发展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可以不断满足于医院人力资源的使用需求。医院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综合分析和考虑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创新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务团队。并且要创新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方法,进而促进医院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的信息服务体系的形成。

三、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良好的人才团队是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推动力和支撑点,人事档案的直接负责人是相关人事管理部门的领导,并且与医院的管理改革的联系较为紧密,逐渐成为了卫生人事制度改革的工作重心。但是,目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并不尽人意,在管理模式、流程、制度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多的缺陷,急需进一步的应对和处理。

(一)人事管理缺乏一定的不合理性、不规范性

医疗事业正在不断完善人事制度、促进人才规模上的合理流动。在人事档案中的人才选拔和使用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地优化,但是也尚未能及时调整原有的人事档案制度,进而造成了人才的静止和凝固,很难实现高效的流动性〔2〕。例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对于已经辞退或者取消劳动合同等员工的人事档案资料,并不能及时地进行移交和保管,进而造成人事档案的缺失和漏洞。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规范性引起的。此外,人事档案资料的手续也欠缺着一定的流程性和秩序性,会使医院很难就新聘请的医务人员展开详细的人事审批工作,已经严重超出了人事档案的管理范围。

(二)尚未形成完善的人事服务体系

对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人事机构来说,具体的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浅显、片面,很难进行人事档案资料的开展工作,逐渐形成了单一的保存模式,进而无法充分发挥出人事档案的实质性作用。同时,医院在人才培养和实际需求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很难实现统一性。例如:在聘请专业人员时,过于注重考试面试,而且人事档案的转档手续比较复杂繁琐,“弃档”现象非常严重〔3〕,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混乱、无序。

(三)人事信息更新速度比较缓慢

一些工作人员并没有及时更新和调整医院人事资料,很难掌握员工工作信息,导致资料收集工作的严重不合理性,一定程度上使医院相关领导、管理者无法就人事档案信息而开展员工的选拔与晋升活动,因此,岗位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医疗工作事业的正常进行。此外,医院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缺乏较强的业务能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由于受到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经常在医院人事档案资料的保存、整理以及收集等工作中出现问题,对于工作流程的掌握程度也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还缺少严谨的保密观念,人事档案资料流失、泄漏的现象经常发生。由此可见,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自身职能的缺失也是人事信息更新速度较滞后的重要因素。

(四)管理方法方式缺乏着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目前,对于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而言,缺少专人掌管,档案管理队伍和业务培训机制较不完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缺乏系统完善的培训计划,使刚入职的人员很难及时掌握档案管理的业务流程。与此同时,医院的人员编制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合理性,有时还会出现一些非正式员工来负责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此外,一些医院也尚未安排专门的办公室专用房,只是在普普通通的办公室进行存档工作,进而无法充分体现出人事档案管理的严密性,大大阻碍了医院人力资源部门的发展。

四、医院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中的开发建议、策略

(一)不断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对于医院的人事部分来说,要高度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工作要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的管理,将档案资源作为开发利用的重要推动力,提升人事档案工作的应用价值。此外,还要不断强化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工作,使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性需求。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来源来获取人才信息,并及时传递到相关的科室,不断提升医疗事业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二)不断完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促进医院人事档案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于规划性,可以进一步地掌握医院管理和发展方向。人事专员要提升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和认知程度,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加强对各类人才资料的深入分析,特别对于人才的社会经历、工作经验以及潜能发挥等。同时,还要不断优化人事档案管理结构,以便于医院能够充分掌握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而且要不断更新各类人事档案资料,增强资料的完整性、细致性以及长效性,从而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确立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建立科学高效的医院经营管理机制的重要前提条件。

(三)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现代化人事档案信息管理

1.要进一步提高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对现代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与认知程度,充分发挥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性于优越性等优势,实现精细化的管理目标。要制定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方案,实现人力资源信息的优化利用与实时共享。还可以构建计算机网络分系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信息的完整性于全面性特征。因此,要加强行政管理系统与人事信息系统的紧密联系与契合程度,要达到一定的额协调与统一,进而为医院医务科和临床教学科提供好有利的参考依据。2.强化人力资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进行人力资源资料的收集工作,促进资源多元化共享目标的实现。在医院信息化工作进行中,要将人事、财务以及科研等信息的档案规划工作,对人力资源信息实施集中化、统一化的管理。与此同时,要尽快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根据信息资源的特点来不断规划和处理数据库,要在医院人事档案数据库中充分体现医院的管理、技术、专业等重大领域方面。为了确保现代化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实施效果,还可以建立起个人电子档案系统,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将纸质人事档案资料转变为电子档案数据,从而为长期的统计利用与归档工作提供强而有力的便捷性。

(四)强化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综合素养,拓宽培训渠道

要不定期地对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力度,从而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养。与此同时,要积极鼓励技术创新,规范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秩序,在保证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医院人事档案开发与利用的价值与优势。此外,医院方面还要不断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态度认真、业绩良好的管理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从而创造出更大的贡献价值;反之,对于态度不良好、表现不出色的管理人员来说,要予以一定的惩戒,以警世人。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制定来看,旨在不断激发医院人事档案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从而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注入崭新的生命力。

(五)发挥薪酬和人才选拔的促进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人事档案管理思想

1.人事档案可以真实反映出人才的政治表现、工作经验以及技术水准等,已经作为医院考察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可以促进人员培训和素质团队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此同时,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要广泛吸纳社会各界高素质人才,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不断建立健全医院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制度。在薪酬改革中,人事档案可以较为详细地反映出医院人事的方方面面,提供出更具有价值性资料信息,是医院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决策过程的重要参照。2.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服务标准,促进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模式的形成,使之在医院的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因此,要加强人事档案的科学化与高效化,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管理原则,实事求是,不断与时俱进,延伸人事档案信息的来源与渠道,为医院的发展建设提供新的团队力量。

(六)建立专门的人才库〔4〕,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编研能力

1.要建立专门的人才库,科学分析医院各科室的人员分类。通俗地理解,医院人事档案是对医院人员进行详细系统的记录,确保高质量的医院人事管理信息。因此,要积极培育专业的医务人才,不断贯彻落实于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构建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发挥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不断形成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专项人才库。2.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人事档案信息加工的能力要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深度的加工和分析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具有良好的人事档案信息互动能力,在编研人事档案时,要保证自身较强的文字叙述能力,可以与医院局域办公网和医务工作者开启良好的互动模式。

(七)实施分类的人力资源培养模式

对人事档案信息加以利用,明确不同人才优势,重点培养医院的骨干力量,发挥学术带头作用,医院人力资源要认识到不同人才的能力和价值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因此,医院人事档案要对医院人才管理进行规划和统筹,做到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实现医院人才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人事档案管理可以对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表现做出详细完备的记录,在实施分类的人力资源培养模式中,要充分挖掘人才的长处,对于人才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加以正确的改正和引导,从而增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影响力、凝聚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与开发势在必行,具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提供高素质的人才,确保医院人事部门的正常运作。医院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经营管理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并不是一时之间就能取得良好成效的,相对来说是一个较为漫长且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适度改变以往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做到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更加科学完备的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为医疗事业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周燕松 单位: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王英.对新时期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点的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6,(10):173.

〔2〕张涛.刍议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办公室业务,2015,(19):94.

第6篇

Zhao Shangrong

(Kailuan Group Co.,Ltd.,Tangshan Mining Branch,Tangshan 063000,China)

摘要:煤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煤矿企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具体体现。文章就如何创新煤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Abstract: Management level 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determines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but also reflects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innovate on management of coal business.

关键词:煤矿企业 经营管理 创新

Key words: coal mining enterprises;management control;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121-01

0引言

煤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煤矿企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具体体现。近几年,我们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在经营管理思想、理念以及管理方式、方法、手段等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但与现代煤矿企业管理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下面结合本岗位实际情况,就新形势下如何创新煤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谈几点个人粗浅认识。

1创新经营管理要强化经营管理能力的锻炼

加强经营管理能力的锻炼要求我们不断强化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的锻炼。一是认识本质,把握规律。经营管理中有不少只看表面现象,或只看事物的一方面,就自以为通晓事物的全程;把部分当作整体,或是抓不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造成工作茫然或只做表面文章。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研究把握经营管理规律,努力锤炼自己从本质上认识和解决经营管理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把经营管理工作搞好。二是变换角度,灵活创新。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灵活对待经营管理难题,善于变换角度,变换方式地思考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地开创工作新局面。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变换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所带来的广阔工作空间。三是加强学习,提高素养。作为煤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工作内容涉及管理系统的方方面面,不仅要懂生产、抓管理,而且要通财会,会经营,还要知法规,用政策等等。因此,时刻不能放松学习,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驾驭现代煤矿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2创新经营管理要解决习惯性思维方式的问题

解决习惯性思维方式问题是创新工作的前提,经营管理中思维认识问题一经解决,必定对我们创新实践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2.1 领导决定一切领导决定一切的观念,忽视了内部制度建设,抑制了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他们缺乏责任感。

2.2 遇到问题久拖不决有些基层领导遇到经营管理问题躲着走,绕着走;有些基层领导遇到经营管理问题采取等靠要的方式;有些基层领导遇到经营管理问题不动脑筋、不想办法,推卸责任,这些对经营管理都是十分有害的。

2.3 成本越低越好提及成本,我们通常想到的是节约,因为在减低成本的途径中,节约是最主要的方法。然而,成本低并不代表好现象,要懂得花钱花得有意义,省钱要省得有道理。有时花费本钱,也是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状态。

2.4 重物质激励轻精神激励的观念我们通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明白到人的需要不但有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具有多层次,仅仅以物质进行激励想要满足高层次的需求是难以实现的。物质激励有其自身的作用,物质激励的边际效用会随着物质激励额的提高而降低。假如第一次达到的激励效果用了3万元,则第二次可能用8万元,甚至10万元。

3创新经营管理要努力实现管理模式的新转变

3.1 从现场管理向市场管理转变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矿企业的一线分别在现场与市场,前者管理的重点是煤矿企业内部的生产;后者的管理侧重于向市场转入。

3.2 从以实物形态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价值形态为中心的管理转变资金使用和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与否,能够影响到诸多方面,例如:能否满足各方面的权益、资源配置能否优化……煤矿企业的经营人员一定要将资金流摆在中心位置,实现以价值形态为中心替代以实物形态为中心的生产管理的财务管理转变。

3.3 从煤炭产品产值管理向质量效益管理转变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矿企业的任务、目标分别是达到上级规定的产值以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3.4 从忽视资产经营向注重资产经营转变煤矿企业可以将其所拥有一切有形与无形的资产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通过流动、组合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在最大程度上达到增值的目的。

3.5 从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向重视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转变相比于一些有形资产,例如厂房、资金、机器设备等,在煤矿企业中,还存在诸如产品的知名度、煤矿企业的信誉等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相同,不仅对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益,而且对其本身的凝聚力以及吸引外界的能力有着决定性作用,所以,煤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对无形资产的重视。

4创新经营管理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

4.1 要寻找解决复杂问题的简单方法我们应在复杂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寻找解决具体问题的简单方法。大雁和狐狸同时落入猎人设下的铁笼里。狐狸对大雁说:“我有一千种方法逃脱。”大雁说:“我只有一种方法可以重获自由。”正说着,猎人来了。大雁便装死,猎人以为大雁被狐狸咬死了,便从笼子中把大雁取出扔在地上,大雁突然展开双翅,飞走了。但是,狐狸尚未决定使用哪一种办法逃命,却被猎人放入了一只口袋里,无法脱身。这则寓言印证了简单的办法往往是最有效的办法,或者说是最好的办法。

4.2 要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我们知道,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主要取决于木桶的最短木板长度,而一只手若想拿到远端的钥匙要靠最长的一根手指。发挥集体智慧不仅可以补齐漏水的最短木板,还可以发挥最长手指的优势。经营管理也一样提高全员经营意识,发挥集体智慧非常重要。

第7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 风险防范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D9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097-02

现代市场体系是由各种相对独立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所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包括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诸如资金、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产权等)以及市场的运作、变化、发展运行机制和管理调控机制。在历经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后,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也经历着从无到有、从初步建立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当下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合同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发展和壮大的一个关键环节,企业通过契约形式互动发展经济已成为主导。在实践中,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所签订的合同以及通过合同所确立的民事关系,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民事法律关系,被社会各经济主体广泛认同和接受。同时,合同管理作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基础性措施也成为各企业常态化的工作。当然,由于社会经济矛盾的客观存在,合同纠纷也就在所难免,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将合同纠纷作为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内容是必然的。那么,为规避和降低企业可能发生的潜在经济损失或其它损害风险,最大可能地防范合同纠纷的出现,建立完善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就必须采取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合同范本的推广和应用就应运而生了。

一、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

合同管理是指合同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为预期的管理目标,运用管理职能和管理方法,对合同的订立及履行实行全过程管理活动,合同管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来说至关重要,是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和经营性风险的基础性工作,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对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及发展壮大产生着巨大的推动力。

合同管理的内涵是指以实现合同价值为目的,以合同为管理对象,依照法律、法规等规定,在合同从准备、谈判、订立、生效、履行、变更、解除、转让、争议解决、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直至立卷归档全过程的管理行为,它是伴随着公司的经营活动同步进行的。企业从最为基础的生产设备、材料采购、产品销售、投资融资以及所有人员的劳动合同等诸多方面无一不涉及,合同的管理工作已经涉及到了公司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

二、规范合同管理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1.规范的合同,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市场经济主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合同关系呈现复杂多样性,合同的作用越来越广泛,依法签约和履行合同,是开展守信活动的核心内容,它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赢得商家信誉可以提高物资采购的性价比),而且会在合同实施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营造“重合同、守信用”的良好氛围,是培育和树立企业良好信誉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规范企业经营发展和守法维法维权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当企业在发展中面临卖方市场的时候,企业的信誉尤显重要。

2.执行规范的合同范本,有助于提高效率和监督管理。执行规范的合同范本,不仅可以有效地防范经营风险,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加强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及执行情况,这也是合同履行中管理的重要环节。就企业的合同管理而言,一份完整有效的合同必须进行签订前的法律审查,而在企业某些合同商定的价格具有相对保密性,为了实现防范合同的法律风险产生同时又兼顾合同的保密和企业的经济利益,可以从完善合同范本入手,不仅满足合同管理的要求,同时也保证了签约效率和对合同主要条款不遗漏。

在合同范本的执行过程中,企业的法务部门、监管部门和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履行状况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一则可以督促按质按量、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及时解决履行中遇到的阻力;二则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等政策上的调整变化,及时发现和修订完善范本合同,以确保企业效益的最大实现,从而避免潜在的经营风险、避免企业重大损失的发生。

3.依法签订合同,确保企业经济利益的实现。依法签约、全面履行合同的义务,是确保企业经济利益实现的保证,合同范本的使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签订合同不违法,又能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愿望,达到当事人交易等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使用合同范本的一个基本要求。当然,合同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如合同授权委托、分类管理(按职能部门)、合同的审查、合同审批的权限、归口负责等制度也是合同管理的重要措施。这些措施总体上形成了企业对合同管理的程序和模式,保证了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

三、合同范本管理的方式和程序

合同范本具有反应及时、贴近工作、最大限度保护企业权益等三大优势。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类别进行归属,参照法规及相应的执行合同版本,制定出符合经济活动需要的合同范本。在具体实践中,可以把企业的各种合同范本归类为“防范性(或规范性)合同”,这类合同是为了便于有约可循、操作规范、减少或避免争议、防范合同风险而订立的。

1.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制定常用格式合同。合同管理重在防范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共识,也就是说企业法律顾问应该担当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防火员”,而不该只在风险已经产生后充当“灭火员”。不过,企业涉及的合同份数众多、种类复杂,法律顾问人手有限,往往又难以事事参与、款款把关。

为了解决这一管理效率上的矛盾,首先必须从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与制定格式合同开始,为企业建立或完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发挥制度的作用,提高格式合同的使用效率。相关管理制度包括:(1)交易对象审查制度。从合同相对主体究竟如何开始,弄清交易相对方的身份、资质、资信等基本信息,做到不谈、不订糊涂合同。(2)高水准格式合同使用制度。对于常用、非重大的书面业务合同,区别其性质与种类,由企业法律顾问制定比较规范的合同格式,供业务管理等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使用。(3)合同条款及法律讲解、培训制度。定期为业务管理人员讲解条款、研读法律,让他们在提高合同法律及风险意识的同时,能够真正理解有关条款的具体含义及利害关系,避免不知其所以然的机械套用。(4)合同签订前的最终把关制度,明确流程和责任。(5)已签合同的企业法律顾问留存备案制度。(6)履行过程中风险出现或可能出现时,对企业法律顾问的第一时间报告或通报制度。

2.对于重大、复杂的业务合同,企业法律顾问必须从各个环节真正参与其中,必要时与单位外聘的律师协同管理。标的较大、法务复杂、事关企业重大利益的合同,从一开始洽谈时就应该有企业法律顾问的全程参与,以便在交易对象、交易标的、结算方式、品质保证、合同担保、争议解决方式、诉讼管辖乃至于适用法律、合同文本等方面从严把关,在合同签订、履行、协商等各个环节,为企业争取尽可能多的合法权益。考虑到专业知识、执业经验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局限,可会同单位外聘的律师进行合同协同管理,以真正帮助企业避免法律风险,维护企业最大的合法权益。

3.注意合同签订、履行、协商、联络等环节证据的留存与收集工作。对于与合同相关的票据、文书、往来业务资料认真收集,妥善保管;对于未能顺利履行、可能发生纠纷的合同,相关往来文书必须由企业法律顾问起草与经企业法律顾问修改发出,避免业务人员因不谙法律而可能造成的被动局面;同时,又为其后的救济性合同管理留下证据、打好基础。

4.出现纠纷后,进行协商、调解解决问题可能性的判断,并与业务人员一道,做好纠纷解决工作。现实中,利益的不同与冲突使得合同履行过程中(及履行后)的不同看法、争议并不少见。如果争议不可避免,且争议明显具备法律性质,则企业法律顾问就不能置身事外,而应根据争议的具体情况,如争议产生的原因、涉及企业利益的大小、对方态度与要求等等进行综合判断,看是否具备协商、调解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并与业务人员一道,制定好解决纠纷的各类具体协议并参与、监督这种救济性协议或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实现妥善解决纠纷的合同管理目标。

四、规范使用合同范本应注意的六个环节

建立完善公司的法制体系,使公司成为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的经营企业。规范的范本合同管理将随着市场经济和行业的发展壮大而日显重要,这要求在严格规范范本合同的订立程序的同时,还要加强坚持程序和实体法并重的原则。从工作的实际出发,在管理实践中重点把握好以下六个环节:

1.强化法律意识,即强化经营者、合同管理人员及合同承办人的合同法律意识。通过培训提高企业经营者、合同管理人员和合同承办业务员素质是其首要任务,也是做好合同管理的最大前提。

2.健全管理制度,即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在公司内部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形成管理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程序规范、协调与制衡并存的有效机制。

3.夯实基础工作,即建立健全合同签订和履行基础档案,实行合同实施流程的统一管理和监管,防止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个人行为,加强公司相关人员工作调动的交接工作程序及监督,减少或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

4.严格把关流程,即把好对合同实施有效管理的控制关,根据不同种类的合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程序,严格工作程序,实行分类管理。

5.完善监督职能,即强化合同的履行监督,通过公司的法律机构、监察审计机构和工作目标责任制相结合的大监督模式,全面掌握各类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时排除阻碍,防止违约的发生和法律风险的出现。

6.适时创新管理,即积极推进合同管理的创新,推广范本合同的广泛应用。随着国家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的推进,结合不断变化着的市场经济形势,合同管理作为市场经济中新型的管理学科,会有很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探索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公司的合同管理工作也需要根据公司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更新管理观念和方式,不断创新合同管理的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要求企业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规范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公司依法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杰利.合同管理[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