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26:24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安全课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校园安全;校本课程;实效性;研究
校本课程是指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写,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以及本校的资源优势,由学校自己确定,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以解决学校及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多样化发展的目标。区域农村中小学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属校本课程的一种,其开发的立足点基于区域农村中小学对学校学生的安全的科学评估,并充分考虑区域农村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体现学校安全教育的个性化和独创性。
通过多年对区域农村中小学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实效性的研究,2013年,研究课题获得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学校安全专项课题立项(课题编号:JGZXAN1327)。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力破解当前学校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在以下几项研究内容方面获得有价值的成果。通过实验证明在这几方面的安全教育是可行的。
1.防教育
2.交通安全教育
(1)道路交通安全常识;(2)水上交通安全常识;(3)铁路交通安全常识。
3.用电安全教育
(1)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2)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4.消防安全教育
(1)基本知识;(2)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3)山林防火;(4)家庭防火;(5)灭火基本知识;(6)报警;(7)自救与逃生。
5.社会生活安全常识
(1)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报警;(2)怎样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3)外出或在公共场所自我防范;(4)被歹徒盯上怎么办;(5)做好学生宿舍的安全防范措施。
6.网络安全常识
7.校内外集体活动安全常识
(1)校内参加各项活动应注意的事宜;(2)校外集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3)参加集体劳动社会实践如何保证自身安全。
8.饮食卫生常识
9.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1)预防与控制肠道传染病传播;(2)中小学生吸烟对身体的害处;(3)预防的侵害。
10.农村中小学学生安全防范知识
但愿我们的研究成果为全省校园安全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实践性成果资源。
新课标的颁布,使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更具创新性和开放性,实行了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三种操作性更强的课程体系。其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制定了课程目标和学习领域目标,明确提出了不同水平学生安全进行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方法,并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生存的基本能力。因此,笔者提出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设置专门的安全教育模块教学,将丰富中小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并使安全意识转向安全技能的习得。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安全教育是各部门的管理者对安全教育工作进行有计划的宣传、指导及调控活动,保证人们在学习、工作以及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以及财产安全,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的稳定。安全教育是对人们在学习、生产、生活过程中进行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自我约束。安全教育的范畴包含安全观念教育、安全行为教育、安全管理教育、安全制度教育。本文所阐述的安全教育是指所有身体活动的安全教育,包括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安全教育,尤其是交通安全、地震、洪水(溺水)、火灾、台风等情况下的应急避险和自救、突发事件的自救和逃生。
三、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安全教育模块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安全教育模块的重要性。安全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重视和做好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既是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把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安全教育模块的可行性。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的必修课程,它广阔的教学空间,丰富的教学器材,灵活的教学手段,更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
四、安全教育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各教学水平的体现形式
(一)指导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施安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作为体育教师,不能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安全教育局限理解为安全管理,最可贵的是授予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安全教育模块的原则是实用性以及技能训练与安全意识培养相结合。结合任意一种安全教育观念、制度或行为,以恰当的体育项目为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二)中小学不同教学水平实施安全教育的教学目、形式和内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制定了课程目标和学习领域目标,并在不同的学习领域水平目标中确定了不一样的“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目标。如水平二,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水平三,说出不同的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办法;水平四,注意安全运动;水平五,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水平六,具有处理安全问题的一般能力。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安全教育在体育课程内容的体现是不同的。作为体育教师,不要把体育的安全教育局限于安全的管理,应通过情景模拟进行实践,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和应急生存能力等。
五、结论与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安全教育教学模块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较好的实践性,既可以增加安全教育实施的途径,又可以丰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落实新课标改革的精神。在中小学各阶段进行安全教育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原则是实用性以及技能训练与安全意识培养相结合。安全教育模块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以纵向呈序列化进行。其中,小学阶段重点在安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习得,中学阶段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的安全问题的能力上。
关键词:安全教育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近年来,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国家对于目前的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一级初级教育阶段的教学推进也越来越紧张,为了适应当前教育教学形式的大局面。大部分的中小学以及高校关于硬件条件和基础教育教学的建设和进一步的改革也越来越丰富,改革和创新的不发在加快,也就提醒改革教育专家们,我们要紧随改革和创新的步伐,加快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的开发。
一、安全教育重要性
对于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任何一个学校都应该高度重视,在安全教育中,最大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中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问题,我想这也是所有的家长都非常担心的问题,因为,大多数的家长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接送自己的孩子,由此他们吧这种安全教育的问题托付给了学校。由此来说,学校的安全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校期间接受完善的科学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们才会养成安全意识,避免许多安全问题发生。
二、道路交通安全是重中之重
对于当今的中小学生来说,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识是需要从小就培养的,严格的遵守交通规则,主动实行路队制放学,这不仅仅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学生严格的遵守一些规范:比如,来校上课或者是放学回家都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不能打闹玩耍,我们都知道中小学生的自律意识还比较弱,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严格遵守这些制度规范也是非常困难的,由此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旦学生们养成了一种习惯,这将成为他们受益终身的财富。再就是学生们需要知道没有人行道的,一定要须靠边行走!在新闻上有这样一个血淋淋的实例:某地的一群小学生在一条没有人行道的马路上玩耍,最终酿成惨剧。这们就告诉我们,我们必须非常全面的告诉学生关于安全教育的诸多实例,让他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遵守安全规则的必要性。许多中小学生喜欢穿越、攀爬、倚坐道口护拦。这在我看来是非常危险的。更有甚者会在路上扒车、追车、拦车或甚至在车内往车外扔东西!在新闻中我们经常看到某司机被车外不明物体击穿胸腔,肾脏,失去生命的案例。这些血淋淋的案例都在提醒我们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三、安全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的措施
对于安全教育问题,不但涉及安全交通,安全饮食,也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交通安全我们为您一定要提醒学生严格遵守禁止在马路等危险地点踢球、跳皮筋、打闹、玩耍以及进行其他任何娱乐活动的行为。并且在校园校内要严格的遵守中小学生学生放学“小黄帽”路队制,学生们一定要要戴好小黄帽,或者是红领巾这是一种警示作用。并且中小学生在上学放学的过程中如果要经过山间小路,林荫小道,小巷口等人员流动少的地方是,切记一定要尽量的与自己的有同伴结伴而行,不可单独行动。在过程中不做危险活动,避免由于打闹玩耍不注意车辆造成意外伤害。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最重要的就是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因为通过观察我们也可以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引导中小学生了解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各种表现及危害,并且让中小学生们知道生活中的相应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农药残留在食品中对于人类健康一级生命安全的巨大危害,并且要明确的分析社会中存在的目前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以及无处不在的危机,这种社会食品安全现状对于食品安全教育的普及来说是非常好的实例。
另一个就是关于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关于食品添加剂社会上以及网上以有不少,新闻中也是揭示出很多无牌、无良的商家和个体经营者,这些人单单是为了谋利而不顾及也不屑于关心关注食品受用者的生命安全,滥用色素、香料等添加剂;了解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主要表现和危害。在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实例:很多不法厂家不顾及消费这的生命安全问题,只关注利益,不能以一个合法的经营商的身份来面对广大的消费者,而是牟利是图,在最后导致了人财两空的局面,教师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耐心,教育教学也存在隐患,有这样一个案例。在2002年10月的某一天,某校中学生何某趁陈老师上课在黑板板书之机,偷偷地在下面抽烟。老师发现之后,便叫何某交出烟来,但何某再三否认抽了烟。于是陈老师怒气冲冲地骂了他一顿,并打了他两个耳光,恰好是打在何某的左耳上,致使何某左耳失聪。后来老师赔偿了该同学的经济损失。最后一个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就是食品包装容器与设备的危害,一般教师对于以上两种实例是非常熟悉的,但对于包装材料的危害就比较容易忽略了,我们都是到的事,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食品与他们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食品包装继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积极危害,可能导致各种疾病,例如胆结石等。食品包装是隐藏的安全杀手,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不得不引起教育者足够的重视。
四、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知识的传授方面,极小的领域是关于中小学生安全资源的关注,但是,不关注并不代表就不会有问题发生,目前国内关于小学生安全问题以及安全隐患的存在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家长对于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必须因其社会各界的关注。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参考文献:
[1]王刚.安全教育[M].上海,2004.
学校应当从学生幼儿时期就培养他们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严格遵守道路交通规则,并对其实行路队制放学,这既是对学生的生命安全负责,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教好文化知识,还要教给学生遵守道路交通规范,比如说,放学回家或者来学校上课的路上,不能随意大闹玩耍,注意在人行道内行走,但是由于中小学生自身尚不成熟,还不具备较强的自律意识。所以让学生自身遵守道路交通规范往往不会很容易,所以就需要教师的有力引导,而如果学生养成习惯,势必会受用终身。还要让学生知道,如果道路没有人行道,尽量靠右边走。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为他们讲一些关于安全教育的相关案例,让他们认识到遵守安全规则的重要性。不少中小学生由于自身安全意识薄弱,无视自身安全,随意穿越、攀爬,或者倚坐在道口护栏上,还有随意扒车和追车甚至随意突然拦车等,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二、安全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措施
安全教育问题并非只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饮食安全教育,它几乎涉及学生生活的整个过程。为了保障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师要格外提醒学生,不得在马路边上踢球、打闹或者开展其他娱乐活动,学生放学时,要求学生佩戴小黄帽或者红领巾,往往能够起到一定的交通警示作用。如果在上下学的途中,需要经过山路或者人流量较小的地方,尽量结伴而行,避免一个人单独行动。禁止在上下学过程中做危险活动,也不得打闹玩耍,这样很有可能造成车辆意外伤害。
饮食安全问题主要注意农药残留危害,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饱受社会热议,所以教师应当对中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其了解食品农药残留的表现和危害,并告知其一些生活实例,从而让其了解到农药残留对人体造成的巨大危害,所以要对社会中食品农药残留危害进行准确分析,要有一定的危机感。教师可以列举当前社会食品安全现象为学生普及食品安全教育。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很多电视新闻或网络新闻都曾曝光过不少无良商家或经营者为追求经济利益,对食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不屑一顾,在食品中随意添加食品添加剂,比如说色素或者香料等。同时还要让学生对食品添加剂滥用的表现和危害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很多厂家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利,而不顾及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更不可能以合法经营商的身份面对消费者,这种经营商终究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此外,课堂上也有可能出现安全问题,作为教师,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要有耐心,否则就很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出现。教师在教育教学课堂上也要时刻注意,行为过激就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
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群众的巨大恐慌,带来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及心理创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群众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及传播认知能力不高,造成病毒人传人现象增多,加速了病毒的传播,同时也导致传谣信谣者众多,对国家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提高广大群众对疫情认知状况,更应该从娃娃抓起,从根本上带动和提高人民群众防范意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此,特建议如下:
1、把公共卫生安全课程录入中小学教材,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课堂教学与实操(演习)教学。以此增强中小学生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使其成年后不会轻易地信谣传谣,疫情到来后不会造成心理恐荒,能理性应对疫情。
2、校园内宣传栏专门设置针对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并及时进行更新。同时要充分利用班会、校会、专题讲座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3、学校也可以在其他的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有机整合。
4、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效果。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系, 湖南长沙410205;2.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小学生生命安全事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生理和精神伤害,我国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并未引起重视。生命安全教育认识滞后、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缺失、增加小学生生命安全与生命机能的需要等都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从教学目标的统一性、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发展和谐社会的诉求角度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都是可行的,制定完整的教材和安全教育交流平台、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常态化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对策。
关键词: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渗透 生命安全教育 常态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9—0007—03
基金项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级课题,编号:XYS4S07。
作者简介:1.钟小燕(198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理论。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实施生命教育,以不同的名称、形式或手段开设了有关生命安全教育内容, 将生命与安全教育同体育课结合在一起, 而且相关实验研究也表明学生的运动能力不仅得到增强,而且事故发生也减少了。
生命安全教育在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名称、形式或手段呈现,大部分都是将生命安全教育同体育课结合在一起,而且相关实验研究也表明学生的运动能力不仅得到增强, 而且事故发生率也减少了。
目前, 我国的生命教育主要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程中进行理论宣传,作为特殊的教育活动尚未真正开始。生命安全教育最重要的是加强了人们的安全意识[1],为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提高安全意识,进行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教育[2]。
1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1 生命安全教育认识的滞后
我国0~14 岁儿童意外死亡专项调查显示: 在各种死亡原因中,意外死亡已占第1 位,占总死亡人数的31.3%。我国每年大概有10 万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给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生理和精神伤害,人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哀悼死者缺乏自救能力,也反映出学校和社会的生命安全教育的严重缺失。安全事故已成为学校管理工作不可回避的问题, 是生命安全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 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2006 年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建设部、交通部、文化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3 号)》,要求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安全教育”[2]。
目前我国生命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 学术界对生命教育的内涵、概念尚未达成统一,相关理论研究也缺乏系统性。
1.2 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传统文化教育根植于课本和教材,重视对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注重对学生的智力开发。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给教育者留下了不少弊端, 师生思维放不开、缺乏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勇气而习惯于循规蹈矩[3],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受到限制。
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往往表现为:缺乏处理事情的判断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差等。
传统教育中,学校、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每年发生的触目惊心的生命安全案例,使教育工作者陷入了困惑、尴尬与无奈。
许多学校的安全教育往往只是通过一些报道, 一些知识竞赛,甚至用相关安全装置代替。有些学校的安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比较简单,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而没有相应的实践操作,更没有设置相应的课程,使得生命安全教育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当学生真正面临危险时还是不知所措,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1.3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
目前,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生命安全教育主要采取以下五种方式:第一,热身准备活动,防止学生受伤;第二,教学过程中强调运动损伤的相关内容;第三,教学中对学生的保护帮助;第四,器械的安全使用方法的讲解及注意事项;第五,利用课堂对安全、健康知识的宣传和讲解。
依托“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方式很难保护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仅仅依靠空荡荡的讲座和纯理论知识的传授, 运动安全,缺乏体育卫生,体育急救等,使保护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没有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1.4 增加小学生生命安全与生命机能的需要
当前,小学生的生命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生理、心理系统发展均不完善;个人认知水平低,缺乏对风险预判能力,自我防范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更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生命安全事故。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传授生存的安全常识,使学生掌握生命发展的基本技术、技能,在实践练习中体会生命、尊重生命,培养小学生积极的生命意识,学会珍爱生命、享受生命。
2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2.1 教学目的统一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4]。由于课程的身体练习特征,以及大量的课外活动为载体。
因此,除了体育与健身课程本身具有的健身功能,体育与健康课程还能有效地提高自救能力, 避免机械外力的伤害和人身伤害。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生命安全的意识,掌握增强体质的有效锻炼方法和意外发生时救助的技能, 并能够具备应对危险的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和生命安全教育都是以体育运动为主体,最终实现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生命安全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锻炼,全面发展体能,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形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行为[6]。
生命安全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生命,认识生命,使学生珍惜生命,培养学生建立对生活和人生价值观。通过急救技能和避险能力的学习、训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两者的教学目的具有统一性。
因此,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运动安全、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 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提升生命的价值。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理念,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和体能的练习,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并加以营养、健康、疾病预防、避险和其他健康教育等辅助教学。同时,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呈现方式的升华, 两者在教学内容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3 发展和谐社会的诉求
据相关报道,2014 年岁末, 上海外滩发生的踩踏事故造成36 死47 伤的严重后果, 此次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后的应对措施都表明了国人在应对突发事故方面的知识和教育的缺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健身休闲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运动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运动损伤、运动猝死事件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的健康发展。如何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促进身体的健康是发展和谐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系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安全自救、自护的技能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终身生命意识和能力。
3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常态化策略
3.1 教育部门要制定完整的教材和安全教育交流平台
制定体育与健康课安全教育的相关教材, 这样体育教师就可以有章可循,有了一定理论基础才可以更好的实践。相信这一举措能为体育教师安全教育的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教育部门要构造体育与健康课安全教育交流平台, 分享一些好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供其他教师参考,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心得,为新老师能够打下良好的教学基础;探讨有创意、有创新的教学内容方法。
3.2 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
首先,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生命与安全的知识和素养,加强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结合生活开发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体育教学内容。以多种方式融入体育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生命安全知识。
其次,生命安全教育应依托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对体育教师进行“生命。生存安全”系列课程培训,如:“生命教育”、“如何识别危险”、“如何保护自己”等课程的培训,丰富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把“生命、生存”理论放在培训课程中,改变以往培训对运动技术和知识的“再翻抄”,把体育与健康课程打造成以“生命第一”为取向,以培养生命、安全、健康为目标,实现生命教育的广度、渗透生存能力的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赵萌,王焱森.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理念高校体育运动防护课程教学的常态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gov.cn/ziliao/flfg/2006-07/12/content_333420.htm.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京市小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获取途径、急救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校开展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该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并而得出该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南京市小学生 体育与健康课程 生命安全教育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小学、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汉江路小学、同仁小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南京市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现状与分析
1.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知识与逃生技巧的关注情况。根据调查,显示了被调查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知识与逃生技巧的关注情况。64.1%的学生选择了平时关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说明学生渴望学习和掌握有关生命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生命安全教育情况的调查:有44.3%的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过生命安全教育,但不是经常性、固定化的生命安全教育;有48.1%的学生却认为他们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有关生命教育知识和逃生的技能。因此,这就产生了学生渴望学习掌握安全知识、技能与学校教育力度不够之间的矛盾,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和支持。
2.学生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的途径。根据调查可以看出,学生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学校相关课程”,占40.5%,而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获取安全知识的选择也分别占到了20.1%和22.5%。说明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学生通过个人行为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同时也说明学校教育在传授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学校应结合教育和社会发展,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把已有的、零散的安全教育整合成为系统的、规范的体系。
3.学生生命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从对如何使用公共场所灭火装备的调查,可以看出有45%的学生不知道如何使用公共场所设置的灭火装备。对于如何从着火的宿舍逃生的调查结果也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学生在回答“宿舍发生火灾,烟雾很大应该如何逃生”时,36.1%的学生选择“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爬出宿舍”,这是正确的做法。对于“如果身上着火,可以快速奔跑或用手拍打”这一做法的判断,居然有64.2%的学生认为这种做法是正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时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自救逃生能力也比较差。
4.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形式。调查显示,学生在学校接受安全教育的形式有“培训讲座”,占29.3%,“观看教育录像”,占23.4%,“学校宣传画”,占27.6%,“实习演练”,仅占13.8%。我们可以分析出学校安全教育教学形式主要还是以讲授宣传为主,偏重于知识层面的教育,缺乏相应的实战演练。因此,各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改变教学形式单一的状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二)南京市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问题
1.学生较关注生命安全教育知识,但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生命安全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来教授,更没有系统的学习结构和框架。
2.学生通过个人行为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同时也说明学校教育在传授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时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自救逃生能力比较差,对于急救知识和运动损伤现场处理等内容不能正确的掌握。
4.学校安全教育教学形式主要以体育教师口授宣传为主,偏重于知识层面的教育,缺乏相应的实战演练,学生不能完全的体会出生命安全教育对于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和缺乏实际操作性。
(三)南京市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对策
1.学校生命安全教育要与社会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社会上的资源。2.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有关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目标。3.加强体育师资培训。4.充分灵活利用学校现有场地器材设施。5.学校定期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运动会。
三、结论
(一)学生较关注生命安全教育知识,但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生命安全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
(二)学生通过个人行为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学校教育在传授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时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自救逃生能力比较差,对于急救知识和运动损伤现场处理等内容不能正确的掌握。
(四)学校安全教育教学形式主要以体育教师口授宣传为主,缺乏相应的实战演练,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性。
(五)之所以呈现以上特征,是因为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参考文献:
[1] 尹贻伟,杨善乾,李金霞.对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思考[J].教学探索.2010(06):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