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范文

时间:2023-08-18 17:26:23

序论:在您撰写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

第1篇

关键词:知信行理论;糖尿病;同伴支持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发生行为改变。但此种改变必须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即知识、信念和行为改变。知信行理论是有关行为改变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改变是目标,为达到行为改变,必须有知知(知识和学习)作为基础,要有信(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作为动力,行(改变了不良生活行为,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参与治疗)是目的,患者对保持健康的行为已有明确的认识,并且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参与治疗。只有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健康危害行为。本文就两种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知、性、行的影响观察及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情况进行比较,以探讨更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6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4.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血糖水平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文化程度:高中以上文化40例,高中以下15例,文盲5例。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合2010年版中华糖尿病学会(CDS)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以及近6个月内并发心脑血管意外,排除恶性肿瘤、妊娠糖尿病等患者;②居住在本院辖区内;③确诊糖尿病时间大于1个月;④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同伴教育活动。

1.2对照组采用常规医患健康教育模式,在患者住院期间,由本院医生、护士对患者进行相关糖尿病知识的讲解。

1.3实验组采用糖尿病同伴支持教育模式。实验组同伴教育模式小组组长的选择标准 ①患2型糖尿病病程大于1年,自身血糖控制良好, HbA1c

1.4同伴支持教育模式的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30例患者分为3组,各有一位组长。利用我院健康教育室或当地社区居民活动室进行交流活动;活动争取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参与。活动内容由我院糖尿病管理小组选择1个或2个主题进行;活动现场派1名糖尿病专科医生或护理人员督导;采取观看糖尿病教育影视资料、小组成员围绕主题讨论、交流血糖控制、饮食、运动经验等形式。

1.5两组患者均每个月3次活动,活动60~90min/次,共6次的健康教育。

1.6健康教育内容[2] 两组健康教育内容基本相同,包括①糖尿病防治的基本知识;②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运动注意事项、控制体重、戒烟限酒;③心理调适,消除消除患病之初的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并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④规律用药、定期测量血糖⑤糖尿病足的预防,足部护理知识;⑥胰岛素应用的意义、作用、应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

1.7观察评价指标 我院自行设计糖尿病患者知信行量表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糖尿病防治知识:科学饮食、控制体重、规律运动、血糖监测、规范治疗及足部护理方面的30个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该量表分为好、中、差三个档次,其中好:得分>28分;中:21~28分;差

1.8血液生化指标 空腹血糖(FBG)非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达标的判定标准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血糖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达标标准为3.9~7.2mmol/L、非空腹达标标准为≤10mmol/L,HbAlc以

1.9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资料,计数资料比较应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糖尿病患者经过两种不同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后,对知信行影响比较,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糖尿病知信行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教育前后问卷得分、血糖达标率比较,实验组患者问卷得分>28分及相关血糖指标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3]

随着我国已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20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患者总数达9240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如何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促进糖尿病患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实施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是当前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而目前国内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仍以医患健康教育模式为主,传统的医护人员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患者被动参与,服从医生安排,患者的作用未重视,医生很难做到连续性随访。

同伴支持教育模式教传统的医患健康教育模式,其对糖尿病患者知信行影响意义深远,潜移默化更具优势。医护人员全程参与监督活动,与小组长一起备课选题,组员与医护之间保持密切联系,防止糖尿病治疗的误区和错误信息的交流,知:搭建了医患间之间、患者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平台,更有助于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信:同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利于消除不良情绪,保持愉悦心情成员所获得的进步将有助于提高改变行为的信心;行:通过同伴支持小组组员互相交流成功经验,有助于引导向周围有经验的人学习,有利于发展社交的技能,有利于行为的效仿,有利于人际间的学习,有利于关爱他人和自己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同伴健康教育后该组患者空腹血糖、非空腹血糖控制率明显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明显升高,血糖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该模式无需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技术,值得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鞠昌萍,孙子林,金晖,刘莉莉等.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39-2142.

第2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协同模式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256-02

一、协同学原理及其基本观点

协同学是20世纪70年代,由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赫尔曼·哈肯教授创立的一门以多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新兴学科。协同学的主要研究原理:利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进行的自发的空间、时间与功能上的非线性协同作用。协同学理论的研究基础是系统信息论、控制论及突变论,并汲取耗散理论的丰富成果,来描述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化规律。协同学原理的基本观点如下:

(一)役使原理

遵循的原则是慢变量服从于快变量,序参量决定子系统的行为。其本质在于“缓慢增长的组态决定并影响了快速衰减组态”,组织系统当接近某个临界的不稳定点时,其突现结构及动力学特征通常由序参量根本决定,且系统内的其他变量行为则由序参量规定且支配。

(二)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是指开放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的作用达成的整体效用。在开放系统中,各外部力量的相互作用,使得物质聚集态达到某个临界点后,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之间就会产生协同作用。此种特定阶段的协同性,使系统在特定临界点发生质变,产生协同反应,系统结构由无序转向有序,并产生稳定的物质结构。

(三)自组织原理

他组织与自组织是相对而言的概念。组织能力及组织指令来源于系统外部的是他组织。当系统在没有外部力量的环境下,其各个子系统之间仍能够遵循特定规律定向形成某种功能域结构。在有效输入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的条件下,基于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就会形成空间及时间上的新的稳定结构。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高校现行的心理辅导一般可分为障碍辅导、适应辅导、发展辅导三种模式。障碍性心理辅导是为各种有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咨询对象提供心理援助、支持、干预、治疗,以消除咨询对象的心理障碍,促进其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适应性心理辅导则是在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或是遭受日常生活的不良刺激,而且具有易感个性,加之适应能力差,导致适应性问题或障碍的人群所进行的适应性心理疏导,以便于辅导对象更快、更好地适应学习、工作、生活。发展性咨询则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的圆满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三、协同学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途径

有效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由无序向有序转化,形成一个极大发挥整体效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协同模式建构的主导。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建构,需要社会各个子系统的有机协作与通力配合,即在辅导模式、工作队伍、教育力量、实施途径等方面的协同努力。

(一)辅导模式协同

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三种基本模式为适应性、发展性和障碍性,但每一种模式又有其各自的局限性,就需要我们对之进行必要的协同与整合,同时,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叠加与拼凑,而是分清主次的有序整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然而,大学生群体中有17%的学生具有心理问题,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是正常发展的。发展性辅导是最符合高校教育规律及大学生身心发育特征的辅导模式,因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着力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辅助以障碍性辅导及适应性辅导方式才能优势互补,发挥最大心理健康教育效能。

(二)工作队伍协同

心理教育工作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医务工作者,是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主要依靠力量。这三个方面,既有其各自的特点,又存在自身的缺陷。所以,只有综合利用三方力量,相互协作,互为补充,融合学习,才能共同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努力做到三点:加强理论学习、进行实践操作、以科研为指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研究,善于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可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不断开拓视野,增强科研能力。当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除这三支力量之外,还需学校各类社团力量、管理人才及各学科专业教育人员的通力合作与配合,真正做到人人有责,个个参与。

(三)教育力量协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及心理教育工作者为核心的全员参与式活动。同时,在校外还需要社会及家庭的有效整合,协同建构以高校为主体,家庭与社会协同构建的整体教育网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拥有严密的组织领导机构,良好的育人环境,专业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有特定的受教育群体等,这些有效的前提条件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二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有系统、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三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都遵循大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及教育教学规律,而安排和开展各种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及普及活动。四是一般高校心理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以每一个独立的学生个体的发展为己任。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又系统的工程,高校是进行心理教育的主阵地,同时,应与家庭和社会相互协同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四)实施途径协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有学科渗透、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环境熏陶等多种方式。课堂的渗透教育是主导方式,其他方式则是辅助作用。多渠道多途径相互合作,协同作用,共同促进。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给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传授基本的心理调节方式,更需要将构建规范化、课程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构建一种选修、必修与活动三结合的课程体系,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辅以各类教育活动,协同构建全新的教育模式。学科渗透也是有效的教育途径:一方面,是由于学科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更是因为学科课程自身蕴含丰富的心理教育的广泛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需要广大教师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另一方面,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融心理教育与学科任务于一体,熏陶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方式的课余活动,一方面,可以弥补课堂教育在时间、空间、内容、模式上的不足,促进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课外活动的方式可通过开设各类心理素质培训班、心理讲座、设立心理俱乐部以及进行各种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展开。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沟通与写作,并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应对挫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H.哈肯.协同学:太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2]哈肯.远离热平衡态和非物理系统中的合作现象[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6(4).

[3]严由伟,刘建国,张贤蓉.高校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模式的思考和实践[J].理想·理论·教育,2001(10).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构建

一、构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理论依据――协同学(Synergetic)原理

1.协同学简介

协同学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是一门研究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在相互协同作用下,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科学。它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教授(H.Haken)所创立,是一门新兴的、影响最大的、普适性最强的横断学科之一。1973年,“协同”概念提出,1977年,协同学理论体系形成。该理论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法兰克福汇报》曾评论:“哈肯创立的协同学不仅是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的一种物理理论,它也是对整个世界进行观察的一种新方法。”协同论为人们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成了哲学的一种新思维。

2.协同学基本观点

协同理论研究的是开放系统在外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其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如何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自组织(指事物或一组变量从无联系的状态进入到有联系的状态的过程)成为一个协同系统的过程。其基本观点如下:

(1)协同学的核心――“协同效应”

是指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相互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表现出协调、合作,其整体效应增强,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即“协同导致有序”,有序是协同的产物。它认为,系统形成协同运动的关键条件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如系统中各要素彼此独立、互不相干,那就不会形成任何有序结构。

“非线性”是说,系统的行为并不是其子系统行为的叠加,而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调节和组织来决定的。从中可以看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另外,在一个由各子系统协同作用而组成的复杂系统中,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和,还包括各子系统相互联系形成有序结构而产生的功能。

(2)协同学的硬核――“自组织”

“协同”思想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机制与规律,提出了自组织的理论。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控制参量),当其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系统中子系统间的关系,便能克服独立运动而自发产生协同的现象。也就是说,自组织是系统有序化的内在根据,系统的协同效应是由自组织来实现的。

需注意的是,自组织不是以各个子系统受到强制或损害为代价的。例如一群工人,他们不是在外部命令的条件下(如在工长的统一指挥下)工作,而是靠某种相互默契,工人们就能协同合作、各司其职来生产产品,这样的过程就是自组织。否则,就是一个他组织。一般来说,一个系统的自组织性越强,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越能达到最佳状态。

(二)现实依据――各种辅导模式的局限性

心理辅导按其服务对象和目标来划分,可分为三种模式:障碍性心理辅导、适应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辅导。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具体见下表:

从表中各项比较中可以看到:每一种心理辅导模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普遍适用。现实中,心理辅导模式的单一化已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化和心理需求的多元化产生了尖锐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就要把这三种心理辅导模式加以协同,以形成一种优势互补、能发挥最大效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二、构建的主要内容

根据协同学的基本思想,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就是要把高校中各种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整合,使之从无序走向有序,以形成一个能最大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效力的系统。具体来说,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需要其各个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即在辅导模式、工作队伍、教育力量、实施途径和辅导形式等方面的协同。

1.辅导模式的协同

从上述对障碍性、适应性、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单一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多层次性,客观现实需要我们对这三种模式加以整合与协同。在对三种模式的整合和协同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拼凑或叠加,而是要分清主次,进行有序排列和组合。

我们知道,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具有强大的发展功能,教育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发展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也提出,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工夫。从中可以看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性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另外,从对众多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资料来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占总数的17%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心理正常发展的学生。可见,在障碍性、适应性和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因其更符合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更符合大学生现实的心理问题而必将成为我国高校心理辅导的基本模式。因此,在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应以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为主,障碍性和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为辅。只有这样,三种辅导模式才能优势互补,发挥出最大功能。

2.工作队伍的协同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三支力量构成,即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他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和中坚力量。他们既有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与不足。因此,需要三支力量有效配合,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从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具体来说,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在国外,心理咨询师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一般都有哲学或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二要进行实践操作。心理咨询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在其可以独立开业以前,一般都有很长的一段由导师督导下的临床实践经历,并有严格的资格认证过程。三要以科研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要进行科学研究。为开拓视野,增强科研能力,可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及相关的学术活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除由这三支力量组成外,还需要有其他人员如学校管理人员、各科教学人员、学生等的支持和配合,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如学校管理人员通过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计划,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协助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工作,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有序进行;各

科教学人员则通过本学科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结合具体教学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技能,发展自身心理素质。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协同不仅是三支力量内部的有效配合,同时也是全校师生的相互支持与通力合作。

3.教育力量的协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从学校内部来看,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核心的全员参与(上文已论述)。而从学校外部来看,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力量的协同,构建起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社区)共同努力的整体教育网络。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地位。首先,学校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有一定数量接受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场所、资金和设备等。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师资、人员、场地与资金保障。其次,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而不是零散的、片面的、非系统的、不完整的。再次,它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安排、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最后,学校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并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因此,毫无疑问,学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这支主力应与家庭、社会联手,取得它们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专家认为,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植根于家庭,显现于学校,加重于社会”。如父母离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极易引起心理问题。因此,家庭和社会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支持环境。

社会各种传媒要向学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限制一些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杜绝各种不良书籍和音像资料对学生的侵害。每个社区设学生心理健康关心委员会,举办短期培训班,向家长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从而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应突破校园界限,与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4.实施途径的协同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课外活动和环境熏陶等。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起主导作用,而其他途径通过渗透,起辅助作用。各种途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自身目标,就必须借助教学这一中心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这是任何形式的教育也取代不了的。因此,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之中,排入课表,并依据不同的年级层次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朝规范化、课程化方向发展,需要构建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组成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并与其他课程和各类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

除课堂教学外,学科渗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这不仅因为学科课程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学科教学本身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也因为各科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设计教学,另一方面则要深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科教学任务来融会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打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局限性,使学生更易接受,并能积极参与,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课外活动来实施。其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有以下一些做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俱乐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竞赛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交往、合作、做人、处事,增强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质。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校园环境进行。校园里干净整洁、优雅美观的物质环境,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文化环境以及充满关爱、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

5.辅导形式的协同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个别辅导形式开展,团体辅导并不普遍。个别辅导主要着眼于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咨询员的咨询和治疗,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个别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障碍性、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向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的转变,团体辅导逐渐被各高校重视和应用。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在受欢迎度、辅导效率、成效等方面都更胜一筹。这是因为:第一,团体辅导符合学生心理特征。青年大学生喜合群、爱模仿,易受团体成员影响,从众心强。因此,团体辅导深受学生欢迎,成效显著。第二,团体辅导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学生可以借助团体本身的影响力来学习某种生活经验或改变某种不良行为,并获得集体生活经验。第三,团体辅导能够有效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瓶颈问题。第四,团体辅导具有集体性和组织性的特征,可以大大提高辅导的效率。可以预见,团体辅导由于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必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形式。在欧美各国,大力倡导小组辅导,美国中学的高中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

当然,团体辅导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重视团体辅导并不意味着放弃个别辅导。由于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各有利弊,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需要上述各要素之间克服独立运动,相互协调,优势互补,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合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能。

三、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1.谨防简单化倾向

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是由其内部的各要素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这里的“非线性”意味着协同并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相加。因此,我们在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过程中,要防止简单化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模式、人员、力量、途径和形式加以简单相加,就能产生出一个有序的、能发挥最大效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而是需要我们克服各要素间的相对独立和相互竞争状态,让它们产生相互关联、相互配合,才可能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系统。

2.重视系统的有序组合

第4篇

多种迅速发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有同有异,受体制和从业人员等因素的限制,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一)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化

综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实际工作的描述,如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学校可以开展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等方面的工作。许多研究者把开展工作的一些手段称为模式,混淆了模式与手段的概念,未能区分出模式是一种成熟化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活动;而手段是实现某一目标的方法。

(二)封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只是围绕学校、系、班级及宿舍展开,从学校开始在学校结束,呈现出封闭式的特点,现有模式忽略了心理影响因素的开放性和心理问题来源的时间持续性与复杂性,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脱离于家庭、社区、医院、专业心理教育机构之外。

(三)形式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现阶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基本上遵循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课程———开展心理咨询的线路上,一方面,缺乏理论模式指导下有效评价教育效果的体系,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仍停留在事后补救阶段,重视诊断治疗、事后干预和单个咨询,却忽视了学生的整体性和发展性教育。

二、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纵观上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区别在于出发点和侧重点的不同,都只是截取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史中一个阶段来应对现实状况。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历史来看,经历了由个体到全体、由个别到一般、由封闭到开放的过程,主要出现了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心理学模式及“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的整合模式[10]。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及心理学模式都注重部分有心理问题人群的测量、矫正、治疗及社会适应等方面;教育学模式则针对全体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模式既重视解决学生的个体问题,又重视全体学生的发展,是当前国际上流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一模式重视学校氛围、学校政策制定、教师对学生援助和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四个方面的内容,四个内容间互为补充,共同形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体系,由关注个体发展到学生群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开发。上述各种模式从微观层面建构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未涉及宏观层面的资源利用和整合方面。从宏观的资源利用方面来看,出现过学校家庭合作模式、学校社会合作模式和学校—家庭—社会整合模式[11],学校家庭合作模式的侧重点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学校社会合作模式的侧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家庭—社会整合模式集家庭、社会、学校的力量为一体,成为了世界范围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也应成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模式,该整合模式纳入了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全部因素,在动态化的过程中研究学生的心理变化,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发挥心理潜能与学校、心理机构、家庭及人际关系结合起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某些方面已经具备了上述两个模式中的某些特征,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结合微观和宏观模式,走出整合“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模式和“学校-家庭-社会”模式的道路。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方向

(一)本土性

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理论和模式均来源于西方,因此,杨国枢等许多心理学家主张加强心理学的本土化进程,充分考虑本土的文化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对民众与研究者的影响。所谓本土化就是以本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为依托,对西方心理学观点中的合理成分进行改造,使其融入中国文化之中并成为本土心理学一部分的过程[12]。仲穏山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将国外引进的心理健康理论与技术进行必要的转化和替换,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13]。任何心理学理论都应从本土文化圈出发,预测、解释及干预人们的心理生活[14]。教育者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本土化应从多个方面着手:(1)指导思想的本土化,即充分以理论和党教育方针为指导,实现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目标;(2)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理论相结合,贴近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挖掘儒、道等传统文化的优点,并统一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3)注重心理测评工具的本土化,制定出适合中国大学生群体的测量工具。

(二)发展性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目标取向 心理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040-02

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当代大学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以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只有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再优化,才能实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最终目的。

一、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孤立

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彻底纳入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工作当中,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仅仅停留在心理辅导机构与心理咨询机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架构上,现阶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和孤立。[1]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取向的偏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其实是对高校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而在实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仍旧是那些心理出现各种问题的学生,定位仍然是病态心理学。而这种目标取向上的偏离不但不利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治疗,也会影响到对高校多数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要想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还要纠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偏离取向,让目标有更加准确的定位。

(三)过分依赖心理学理论而缺乏可操作性

当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切从心理学理论出发,片面强调心理学抽象理论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途径探索的倾向。从宏观角度来讲,心理学理论是必需的,但是脱离了实践心理学理论就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保证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能够相结合。结合过程中最重要的细节问题是如何实现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使他们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除此之外,如何使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下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也是重要的细节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心应放在对这些细节问题的处理和思考上。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于流于形式,主要体现在队伍专业性不够。有些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机构,但这些机构的人才队伍多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或者其他教育人员来担任,人员队伍的专业性远远不够。除此之外,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也没有专业性强的专职人员作为保障,最终难以完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真正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于流于形式。[3]另外,还有的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过于形式,僵硬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德育混为一谈,把大学生的个体心理疾病认为是思想错误或者品质恶劣,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将会阻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渠道作用

为了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就要从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心理咨询等主渠道出发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战场,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要不断地进行教育管理规范工作,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另外,还要实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教育课程体系。其次,为了营造适合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和谐氛围,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力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诸如报纸、海报、广播或者网络等传播媒介,以及各种类型的活动表演、心理讲座或者知识竞赛来开展。[4]所以,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不能仅限一种形式。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离不开对心理教育指导、心理咨询等工作的推动,这样可以实现大学生能够及时地与心理咨询教师实现沟通和交流,从而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困惑。

(二)积极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差距,使其能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而顺利成才

作为新时代的领军人物,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所以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正视现实,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而顺利成长、全面发展。高校要努力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差距,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改造环境,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首先,大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境以及乐观的情绪。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通过乐观的情绪和积极的行动去消除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这样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其次,要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大学生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通过不断地积累新知识获得多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再次,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源于对自己有客观和正确的认识,能够在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中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再完善。通过不断地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能使自己的人格不断完善。最后,大学生要乐于交往,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更乐于与人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能够以宽容、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谐相处,能够与他人同心协力、共同处事。

(三)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问题,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等教育手段,有效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是我国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表现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有择业问题、学习问题、情感问题以及人际交往问题。所以只有处理好这些心理问题才能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高校在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问题时,要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以及心理健康方法创新等教育手段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观。在实施各种教育手段时还要保证能够真正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作用,积极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5]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力度,努力创建一支专业互补、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英的不断输出还有赖于相关业务指导和培训,只有通过不断地再学习和再培训才能增加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以及心理危机干预能力。[6]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系统化

高校只有保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化实施才能为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人才。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着手。首先,实现对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整合和完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消除学生对于心理咨询辅导认识上的误区,需要建构起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咨询时促发展、在发展时借助咨询。除此之外在心理课程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点,从不同年级存在心理困惑的差异性考虑心理课程的设置。

其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深入地渗透到学生素质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不能脱离素质教育这根主心骨,但又不能孤立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将它渗透到学生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中,这样才能保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权始终由教师来掌握。

科技进步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同样如此。当代大学生不仅担当着时代的使命,也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在保证基本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之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新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优化和完善,以保证在教育工作中能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忠旺,胡义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建构[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4,(5):145-146.

[2] 李志国,宋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体-载体双赢”模式探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15-16.

[3] 葛宝岳,宋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25-27.

[4] 葛媛媛.高校学生工作对心理咨询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2,(5).

[5] 吴晓艳.关于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维立体模式的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3):33-35.

第6篇

【关键词】体验模式 性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下简称“模式”),是以简明形式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特征、结构关系和方法程序的描绘。模式建构能够改变当前高校性心理健康教育零散和随意的现状,实现教育的系统化和经常化,从而减少大学生群体层出不穷的为情所困、失恋自杀等危机事件。

一、体验模式的演绎建构

模式建构包括基于实践的归纳法和基于理论的演绎法两种。国内教育建模专家查有梁教授指出:“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可以提出各种模式;也可从理论出发,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鉴于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尚属“拓荒”阶段,故本文采用演绎法进行模式建构。

(一)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美好的情感体验教育

心理学认为,性本能和“爱”具有相同的含义,性的本质在于快乐,体现为亲昵、美好的感受。“性冲动被视为包括所有那些只是亲昵的、友好的冲动,即通常由含义极为模糊的词语‘爱’所指的那些冲动”。可见心理学视野中的“性”就其本质,远远超越了生殖或的含义;在于身体与心灵的高度融合所体验到的关心、爱护、支持、信任等积极美好的情感。因此,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不应当囿于传授性卫生知识;而应当促成他们体验关系中的美好情感。处于成年初期的大学生情感体验丰富而深刻,情绪的两极性明显,情绪认知水平显著提高。进行性情感体验教育既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也是提高其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广泛的人际交往教育

性冲动与人的其他基本需求,如摄食冲动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性冲动的正常满足需要涉及另一个人。因此拥有健康的性,必先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大量实践经验表明,缺乏与异往技能的大学生往往在其整个人际交往中欠缺成功经验。这说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一种呈“金字塔”形状的人际关系教育体系。塔的底部,是积极、广泛、有意义的人际互动;塔的中部,是良好、主动的两往;塔的顶部,是恰当地向亲密异性表达爱的言语和行为能力。人际交往教育是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石。首先要成为一个乐群的人、善于表达和交流的人、懂得关心和互助的人,才有机会建立亲密的两性关系。

(三)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对性冲动的自我调节教育

性本能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对于那些不能完全满足的性本能,可以升华的方式转化为创造性的成果。 “性本能一旦受制于文化,没有能力求得全盘的满足,它那不满足的成分,乃大量升华,缔造文明中最庄严最美妙的成就。如果人类在各方面都能满足其欲乐,又有什么能催促他把性的能源转用在其他方面呢?”。大学生的性生理发育基本完成,性本能活动旺盛;但个性成熟的滞后、社会文化的规范、客观环境的局限等现实因素,注定其性冲动将大部分处于压抑状态。两者之间的巨大矛盾,迫切需要教育给予疏导和应对。大学校性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宣泄、转化性本能,升华、调节性冲动,培养他们对性冲动的自我转化和调节能力。

(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对性别角色的理解教育

文化和心理因素建构起男女性别角色的身份与差异。“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不断展开的关于两性差异的叙事之中,这一叙事形成并规定了我们的角色认同、个人行为、自我观念以及性与满足的种种可能的范围和可能性”。这种叙事建构起社会对于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如认为女性逻辑性较差、情绪化明显,认为男性必须是阳刚而拒绝柔情的等。大学生在发展性别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不断接受这些叙事的冲击和影响,其负面效应在于把自己闭锁于固定的性别形象中束缚、困顿,难有自我超越。因此应当引导他们理解性别角色的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要深刻理解自身这一性和他性如何在文化、社会和心理的层面建构起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找到束缚自身这一性的藩篱所在,从而突破限制,实现自我发展,同时实现对异性世界的尊重。

(五)综上所述,笔者提出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模式

体验模式既不同于国外“安全”模式易造成性自由与性泛滥;又有别于“谈性色变”或单纯注重道德说教模式的乏力与低效;更区别于简单粗暴的“堵、瞒、退”等模式造成的消极甚至是恶性影响。它主张大学生应当在对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之基础上产生情感、生成意义、建构价值。其理论向度表现为体验的、交往的、创造性的、领悟的理念。其本质内涵是在对人际情感、性情感的亲身感受、体验和领悟中实现个性化的意义建构,将意义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内外一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爱和亲密行为。

二、体验模式的实施程序

(一)设计活动

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设计活动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即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把握;更要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即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让活动符合他们的兴趣、喜好、审美和需要。活动的设计要把握大一到大四各年级的特点与需求差异。如大一以人际适应、人际交往技能的学习为主;大二以亲密关系的学习为主;大三以价值观的学习为主;大四以性活动的社会适应为主。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如人际交往技能的内容可设计为心理剧、交换体验等形式;价值观的内容可设计为两难故事讨论会、爱情电影赏析等形式。

(二)体验情感

“情感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丰富人的感知觉,使人生活在自然的而不是概念的世界中”。体验两性情感,首先要鼓励大学生体验两性关系中多种多样的情感,其中既包括愉快、支持、依恋、幸福等带来积极体验的情感,也包括矛盾、冲突、悲伤、失望等带来消极体验的情感,以多样的内容让他们获得全面、丰富的感受。其次,要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感官(眼、耳、口、鼻、手、脑)进行感受,以多种刺激渠道让他们获得真实、具体、鲜活、深刻的感受。情感体验越是丰富和深刻,越有助于意义的领悟与内化。

(三)交流经验

这是将直接经验以联想、归纳等方法进行深加工后,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形式与他人交流、互动的过程,是对感性经验的进一步内化。其间既包括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包括师生之间的反馈、引导。在交流互动中,引导他们观察他人言行的情绪意义,正确解读对方的感受;培养他们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分析自己的言行可能带给他人的情绪影响;鼓励他们恰当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感,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同时,交流互动的形式也要多种多样。既有口头语言的对话,也有书面语言的表达;既有眼神、态势语等非言语形式的传递,也有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的沟通。

(四)建构意义

深刻的情感体验孕育出个性化的意义。引导大学生理解在活动中反复发生的事件和经验所特有的意义,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将外在经验纳入自己的心理结构中。引导他们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建构意义,理解自身性观念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从而使自身的性态度和价值观符合社会的性伦理、性道德,提高性适应水平。另外,要注意创设民主、人本的人际氛围,使每一种意义被理解和尊重,以鼓励大学生主动建构与表达意义。

上述程序用模式图表示如下。

三、体验模式的实施要点

(一)教师观念态度的转变

目前,我国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专门的师资,教师的自我学习显得尤其重要。由于体验模式认为性与爱是“不可教”的,必须在大学生的体验过程中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上有所转变——减少对于性知识的灌输和教导,让大学生在体验和领悟中自发地、主动地学习。另外,体验模式也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提倡对于情感的表达、交流,教师的性观念和性态度是大学生学习的表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性观念上有所转变——要以自然的态度对待问题,要对、、、、分娩等敏感词汇不回避、不躲闪。总之,教师越是以积极、开放、尊重的态度看待人类的亲密关系,越有助于体验模式的实施。

(二)大学生情感体验的内化

体验模式不仅仅关注情绪、情感的主体性感受,更重要的是领悟经验对于个体的意义,实现体验的意义建构与内化。否则体验模式将流于热闹形式、徒有其表,甚至被曲解、异化为“纵容大学生性自由”。大学生情感体验的内化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双重限制。从主观条件分析,主体意识的觉醒程度影响着内化。越是具有主体意识,他们越是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情感体验进行比较、选择、鉴别等深加工。从客观条件分析,活动对于大学生的针对性和吸引程度影响着内化。越是能引起他们选择性注意的活动内容、越是能触动他们心弦的情感体验,越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内化。

(三)性情感与性认知学习的结合

人的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活动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就性而言,性情感与性认知也是相辅相成的。体验模式站在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强调性情感的体验学习,但绝不表示对大学生性活动抱持自由放任的态度。体验模式需要与强调性认知学习的性生理、性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此二者提供性在卫生、伦理方面的知识,可以加深大学生性情感的体验、促进性态度的内化;反之,大学生对于性情感的有效内化,亦可增强性认知学习的动机,更好地调控。性情感与性认知学习的有效结合,可整体优化大学生性教育的成效,促进他们在性的领域实现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从而将体验模式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教育建模[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4).

[2][奥]弗洛伊德著,张霁明译.弗洛伊德自传[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48-49.

[3][英]哈夫洛克·埃利斯.陈维政,王作虹等译.性心理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4).

[4][奥]弗洛伊德著. 林克明译.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143.

[5][美]波利·扬-艾森卓著. 杨广学译.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7).

[6]刘文利,卡罗琳·爱德华兹.城市父母对青少年子女性教育知识和态度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同,2007(5):48-52.

[7]关青.我国学校性教育管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科学, 2009(12):26-30.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朋辈互助;心理援助;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56—02

大学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大学里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社会实践,更重要的是实现情感、毅力、抗压力等各方面心智的成长。随着外来思想的侵蚀,以及大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不足,导致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基于朋辈互助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教育方式,它的模式的构建则显得势在必行。

一、大学朋辈互助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一)完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不足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但是我国的心理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化与职业化还很不足。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高校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3000,而我国高校通常每1万名学生中才有1名专业心理咨询教师,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1]。由于专职心理咨询人员的严重不足,导致高校学生有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了弥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不足,基于朋辈互动心理的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则能更好地通过学校、系与学生三者,对学生进行及时完善的心理辅导。

(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与目俱增,他们不仅要面对升学压力,还要面临求职压力。由于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弱,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增多。如果大学生心理有问题,却得不到有效的疏通,就会导致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甚至一些心理严重的大学生都需要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进行沟通调节。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不同层次,除了严格的心理问题外,大部分的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或在激动状态下较短时间的心理紊乱,这些问题是需要经过相关的培训与心理辅导才可以解决。构建朋辈互动心理模式,能满足大学生多层次的心理援助需要,能有效地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朋辈互助模式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在朋辈互助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是朋辈互助的主要理论依据,在该理论中把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提高心理素质放在重要位置[2]。该理论认为应该提高良好的咨询氛围,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提供平等、尊重、轻松的环境,使他们更好地放松与交流,更容易进行心理辅导,从而找到心理问题所在。

朋辈互助的现实依据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它显示当代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时候,79.8%的人首先会选择向朋友倾诉,45.5%的人会选择向母亲倾诉、38.6%的人会选择向同学倾诉,30.9%的人会选择向恋人倾诉,22.5%的人会选择向父亲倾诉,只有3.2%的人会选择向心理咨询师倾诉[3]。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朋友、同学等朋辈人物是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最愿意咨询的对象。尽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但是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的大学,大学生的心理抑郁、焦虑问题的频率明显要低。

大学里的朋辈互助是操作方便、惠及面广、事半功倍的社会支持形式。在大学生的心理援助时,各大学要积极构建朋辈互助模式,创建良好的朋辈互助氛围,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三、大学朋辈互助模式构建的现状

(一)朋辈互助的工作机制不健全

我国大学的朋辈互助模式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工作机制还不健全,还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现在很多大学都有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机构的运作还很被动,还没有涉及朋辈互助工作。学校的咨询机构与学校的心理社团缺乏联系,学校的心理社团与各班的心理委员之间沟通也不密切,虽然设有各种工作制度,但是在运行时往往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比普通大学的心理咨询机构,高职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则显得更为落后,如很多高职学校的心理咨询人员只有三四个人组成,根本无法应对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很多心理问题只能由辅导员完成。由于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原因,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调节。

(二)职业生涯朋辈互助薄弱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当学业结束时,他们就要步入社会,在大学期间他们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存在很多迷茫。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求职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如何更好地就业成为大学生的无形的压力。很多学校为了逃避压力甚至选择继续读研,继续在校园生活。面对就业压力时,大学生的迷茫与恐惧不断增加。

据中国新闻网2010年3月4日公布的青少年现代人格、心理和性健康调研分析报告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0%的学生对未来没有明确规划;33%的学生与父母不沟通,有25%的学生与父母出现矛盾才主动沟通;50%的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缺乏安全感,对生活不满意;20%的学生对现实生活感到空虚不安;60%的学生觉得孤独;有80%的学生认为社会不平等[4],其中有些已发展成愤怒情绪。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急需加强。

(三)朋辈互助实施效果不理想

尽管现在很多大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引入朋辈互助模式,但是在具体的运作中,实施效果并不太理想。如一些大学在组织互助形式时采用个别帮扶、群体讲座、团体游戏或相关的拓展活动,或橱窗黑板报的宣传等,由于活动的制定不完善,活动时断时续无法连续进行。加之相应的互助团队管理机制不完善,以及相应经费的不足,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活动开展的效果。由于活动不连续,活动的内容不深入,活动不丰富,使得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无法更好地发挥朋辈互助的沟通作用。

(四)朋辈互助员的素质需提高

朋辈互助主要是由大学生与老师组成,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与专业性较强,对朋辈互助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一个优秀的朋辈互助员不仅要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的心态、积极上进、乐观进取,还要具有较强的同情心,亲和力,更要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疏导能力。只有这样的朋辈互助员才能更好地心理问题学生进行沟通,取得良好的援助效果。

由于各高校的心理人员师资力量薄弱,无法对分散在大学各班的朋辈互助员进行系统与定期的心理知识培训,无法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有效与系统的监督,使朋辈互助员在进行心理辅导时常常感觉无助。在他们的服务中对健康宣传活动、相关资料的管理参与较多,而对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筛查、监控等环节参与很少,因为他们感觉不知道如何去沟通,去谈话。只有朋辈互助员的综合素质整体提高,才能更好地使朋辈互助模式发挥作用。

四、大学朋辈互助模式构建的对策

(一)完善朋辈互助工作机制

大学朋辈互助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作,只有完善朋辈互助的工作机制,做好人员的科学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援助。在朋辈互助中,对人员的选拔、培训、管理、督导每个环节都要有严密的制度进行约束,才能保障朋辈互助员科学高效地工作。朋辈互助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不是任何有热情的学生都可以担当的,因此,在对朋辈互助员的选拔时一定要严格,要从品德方面、心理学知识、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1、选拔机制

(1)要成为朋辈互助员一定要具有良好的人格特质,具有高尚的品格,要充满热情,待人真诚,心地善良,善解人意,只有具有这些品质,才能给予被援助者无尽的关爱,才能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2)朋辈互助员作为心理咨询者,他们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因为只有心理素质优于他人,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本文建议大学通过自编调查问卷、“自我诊断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等方式来进行人才的选拔。

2、考评机制

朋辈互助员主要是由学生组成,他们的自觉性与自制力还不高,需要由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对他们进行定期的督促与检查。只有通过合理与科学的督导,才能使朋辈互助员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提升自我,实现快速成长。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考核与激励机制,通过详细的考核内容,公正的考评方法,对朋辈互助员的工作进行鼓励与肯定,使他们知道不足,在经验中提升自己的心理互助能力。

3、队伍培训

朋辈互助员作为心理咨询的主体,他们的素质与专业水准决定着心理援助的效果与水平。即使大学在选拔朋辈互助员时科学合理,选拔了品德高尚、拥有一定心理知识的学生,但是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长期培训。只有建立了科学的培训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朋辈互助员的整体素质。

对朋辈互助员的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理论培训,更要进行实践培训,如对心理咨询基本知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应对进行详细培训,还要通过咨询示范、咨询实践、情境实践的培训,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咨询技巧,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培训时,一定要注重培训方式的创新。可以在专业老师或指导下开展模拟咨询,使他们感受、体会朋辈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提高心理咨询的技巧,培养处理实际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5]。

(二)构建朋辈互助的网络平台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主要平台之一。任何大学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站,大学可以在网站上建立朋辈互助的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上可以接受同学的心理咨询预约,可以进行网络心理问题的解答与沟通。网络平台可以根据咨询主体的不同,分为专业老师的咨询台与学生的咨询台。网络平台还可以根据咨询内容的不同,将咨询的内容分为人生、情感、就业、考研、升学等各方面的咨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找到疏通心理的方式。由于网络的便捷与匿名性,可以使学生减少咨询的心理抵触,同时可以更好地保护学生的隐私,将会成为倍受学生喜欢的朋辈互助方式。本文建议大学重视朋辈互助网络平台的构建,这样将能更密切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三)建立全面分层的朋辈互助机制

大学生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与修养的人才,在朋辈互助中一定要发挥大学生的自助作用,构建“他助—自助—互助”的机制。虽然现在大学心理咨询师,有心理委员会,但是当一些学生有心理问题咨询后,过些时间又有心理问题,就不好意思继续咨询。大学生正处于面对诸多压力的时期,仅仅依靠一两次心理咨询很多完全缓解压力。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建议大学要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基层防线,还要建立“专职心理辅导员——辅导员——学生”等多层次心理网络体系[6],加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这两种模式的构建,就能最快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能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及时通过各种措施,采取有效的干预。这样不仅能发挥渠道沟通作用,还能在大学中构筑有效的社会支持力量,扫除学校心理工作的盲点,能及时地与学生、学校沟通,能对同学进行简单有效的心理辅导,是值得大学推广的一种方式。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学业有成,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高校的专业咨询人员的师资力量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层次心理需求。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综合素质,因此,本文建议大学要完善朋辈互助工作机制,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互助小组,提高朋辈互助员的整体素质,构建朋辈互助网络平台,从而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朋辈心理互助模式,促进大学心理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萍,梁宇嫣.高校朋辈互助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

[2]张泉,贾楠.朋辈心理模式教育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2).

[3]芦茜.大学校园中朋辈互助的实践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

[4]青少年现代人格、心理和性健康调研分析报告[EB/OL].中国新闻网,201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