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26:04
序论:在您撰写节水农业发展前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通辽市农业灌溉发展历程
进入20世纪70年代,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对水利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春灌保苗,而且要作物全生育期灌溉,以保丰收。与此同时,由于气候条件变化,进入干旱期,通辽地区降水量、河道径流量均大大减少。20世纪70年代,年均降水量为20世纪60年代的79%。进入通辽地区的地表迳流量1971~1985年不及1954~1970年的50%。西辽河通辽水文站测流断面1971~1985年15年春季无水,11年夏季断流,致使下游地表水灌区无水可供。1972年,根据当时农业生产所面临干旱的严重形势,哲盟盟委提出“以地下水为主,充分利用地表水”的方针,水利部门提出“以井保丰、河库补源”的水利建设具体措施,打井抗旱、平地修畦,开始逐步形成。
通辽市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从以“地表水为主”转为“以地下水为主”,打井技术的普及和提高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转变。在国家的支持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人民群众打井抗旱、平地修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据统计资料,截至1990年,通辽市已打井48078眼,配套44210眼,机电井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7.46万hm2,整修畦田面积达到24.71万hm2,农田实灌面积24.52万hm2,年地下水开采量达到7亿m3左右。从1991年至今。这一阶段水利建设的特点是兴利除害相结合,全面完善提高防洪治河工程体系,“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大力发展节水”,水利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继续坚持打井抗旱,平地修畦。到2010年,规模以上灌溉机电井达到103012眼,已配套灌溉机电井101713眼,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5.25万hm2。地表水灌区恢复、配套、改造工程全面展开,南北山丘区小型地表水利用工程发展较快,节水灌溉工程发展势头强劲,渠道防渗衬砌、低压管道输水、喷灌等各种节水工程全面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进入到“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大力发展节水”的新阶段。
通辽市农业灌溉现状
通辽市农业灌溉1990年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快速发展节水灌溉。节水灌溉当时以灌溉试验、示范和推广为主,工程形式多为塑料薄膜衬砌渠道、小白龙和低压管道输水。随着节水灌溉的不断发展,近年出现了小型喷灌、蔬菜大棚滴灌和大田膜下滴灌等形式,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水平和生产的发展。到2010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65.25万hm2,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7.57万hm2,占全市灌溉面积的57.6%,其中,低压输水管道节水灌溉面积24.53万hm2,喷灌面积9.54万hm2,微灌面积0.28万hm2,渠道衬砌及其他面积3.22万hm2。2000年以来,节水灌溉技术在通辽市农业灌溉中占有主导地位。
通辽农业灌溉存在问题
2010年,全市实际灌溉面积53.06万hm2,全市农业灌溉用水量24.12亿m3,灌溉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78.2%。全市农业灌溉主要是依靠地下水灌溉,农田灌溉由于输水渠道绝大部分为土渠,渠道输水渗漏损失较大,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左右。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农业灌溉用水浪费严重,这是通辽市农业灌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节水灌溉工程地区分布不均,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据调查,2010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65.25万hm2,节水灌溉面积37.57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7.6%。科尔沁区、开鲁县、科左中旗节水灌溉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2%、19%、20%,奈曼旗、科左后旗占14%、12%,库伦旗和扎鲁特旗共占5%。前期发展的一批管灌工程标准偏低,当时出于考虑投资,平均占有管道长度仅为45~60m/hm2,不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节水灌溉工程部分地区已损坏、失修或不配套,如渠道衬砌,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小喷灌不能正常运行。现有农田灌溉井一部分成井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井深40~50m,约占现有井数的45%左右。现有井中井径为220mm的占41%,井径为330mm的占56%。现有井中,电配井科尔沁区占82%,奈曼旗占68%,开鲁县占58.4%,而科左中旗比例最小,为15.3%。20世纪80年代打的一部分井深度不够,出水量不足,急需更新。农田灌溉井单井控制面积为6.66~12hm2左右。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加速了机电井更新换代的速度,原有机井出现大量“掉泵”,已不能保证灌溉用水要求,影响了农作物产量。而电井也随着地下水位下降,电容量增加,加大了农业供水成本。
关键词:新疆节水灌溉、行业现状与问题、解疑策略和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S60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2033
新疆地势条件和气候条件非常的独特,因此全年的降水量偏低,整体呈干旱特征,但是其特殊温差变化和湿度变化又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从而降低了一定的农业用水量,利于节水灌溉行业的发展。
1 新疆地区节水灌溉行业现状与问题
新疆地区实行的是民族民族自治政策,所以其农业发展也是自治状态,随着近几年国家对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视,在节水灌溉行业得到了多方面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支持,但是在实际的行业发展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1.1 节水灌溉行业现状
新疆的全面降水量比较匮乏,由于植被覆盖面积少,加之近几年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气温上升,冰川储水量减少,使得农业灌溉用水越来越少,这就给节水灌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行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形式越来越严峻,需要更加强大的技术设备和技术人才支持,目前,新疆部分地区的节水灌溉设备已经老化,使用年限非常久远,输水管道很多位置出现了漏水、堵塞等情况,而且抽水和灌溉设备也比较落后,不能满足节水灌溉的需求。由于经济发展的压力,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不断的增加,农业灌溉用水的容量就相对减少,节水灌溉行业急需注入新的发展的血液。
1.2 节水灌溉主要面临的问题
1.2.1 水资源利用率低
新疆的灌溉水渠道抗沙能力和防蒸发能力弱,受天气变化和地质条件的影响非常大,另外,由于渠道拉线长,防渗漏和防堵塞检查工作比较困难,造成了水资源浪费等问题;行业相关部门没有及时的维修和更换节水设备,节水灌溉工程的质量有待考察,总而言之就是没有健全相关的节水灌溉设备养护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上述一系列问题造成水资源利用率低的结果。
1.2.2 配套设施不完善
最近今年,国家大力整治了新疆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工程,比较大的一个项目的就是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节水设备都进行了更新维修,但是在工程没有涉及到的地区和经济落后的地区,节水灌溉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对区域内的河流分布、河流流量、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分析,周边的节水灌溉设施不健全。
1.2.3 行业工作体制不合理,缺少政策支持
国家虽然对新疆地区农业的发展引起了重视,不断的向新疆地区的节水灌溉项目输送资金、设备、人才,但是,行业内部的工作制度和支持度却非常的缺乏,行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相关的奖励与惩罚体制不完善,行业内技术培训不够,技术共享力度不够。
2 解决新疆节水灌溉行业问题,展望发展前景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结合新疆地区的经济环境展望了未来节水灌溉行业的发展前景。
2.1 结合新疆地区的环境条件改革,新疆节水灌溉的发展将的到大力支持
新疆地区幅员辽阔,人少地多,本应该是农业发展的理想地区,但是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发展受到限制,特别是灌溉水源方面的限制,在开展节水灌溉工作时,可以结合当地的农业结构特征以及区域内建筑稀少等环境有利条件,开挖输水渠,或者铺设输水管道,针对水利蒸发大的问题,我们可以多采取架设输水管道的方式,或者在渠道上覆盖上遮光板,另一个方法就是借鉴“坎儿井”的灌溉原理,增加地表渠道的深度,分区域建立一个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公用取水点,这样可以增加水的利用率,这样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也决定了新疆的节水灌溉行业将得到大力支持。
2.2 在旱作农业上发展节水灌溉,实现节水灌溉的行业的结构转型
新疆是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区,目前在此基础上开辟了林果业、畜牧业以及生态水产业,新疆的农业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发生改变,逐步向多元化发展,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节水灌溉行业也要不断进行完善,在保障旱作农业灌溉用水的基础上,还要增加其他农业产业的灌溉用水配套设施,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合理的安排水源调度,保证各个农业种植高效化生产。
2.3 旱作农业节水灌溉标准化,发展更多的节水灌溉示范基地
由于新疆的农业种植自然环境因素,新疆的未来农业产业链将是以旱作农业带头的多元化农业产业结构,今后的节水灌溉工程会发展起来更多的示范或者实验基地,以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升级。
2.3.1 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及功能
关于成熟节水灌溉技术的示范点,其配套实施和管理人员、管理制度都是比较完善的。主要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其他地方的节水灌溉技术创新,起到示范、激励的作用。
2.3.2 节水灌溉实验基地
主要用于对新技术的实践实验,以确保节水灌溉技术的成熟,吸纳内陆地区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实验,确保相关技术和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后的效率。
2.4 未来节水灌溉行业技术分类发展
多年以来,新疆的节水灌溉行业对相关的节水灌溉设备和行业人员缺乏管理,导致了“只建不管”的问题,分配了大量的建设资金,用于新建节水灌溉设施设备,但是养护资金不足,设施设备新建好了却无人管理,设施遭到损坏无人修护,没有制定的相关的管理养护工作机制,岗位人员职责不清晰,经费混乱,为了降低管理成本,首先要增加管理经费,然后发展与保护性耕作技术相结介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型和以工程节水技术为主的可控制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分类,根据不同的节水灌溉类型,调整建设步骤,实行“建”、“管”分离,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做好设施养护工作,减少后期建设成本。
2.5 提高行业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未来的行业人员更加精良
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直接关系行业技术的研发和改革,是行业生存之根本,是行业发展改革的中流砥柱,因此,未来的节水灌溉行业要增加对人员培训、学习的投资,现代最好的投资就是对人的投资,只有多多的给他们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他们的业务素质才能得以提升;另外,还要加强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积极发挥政工部门的作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促进他们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将来,新疆的节水灌溉行业人员会更加的高、精、尖。
3 结语
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是国家实行民族自治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我国棉、粮、油三大战备储蓄物资中棉的主要生产区,是我们应该团结和帮助的对象,为了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推动该地区的农业产业升级,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行业,不断的创新节水灌溉技术,为农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水源保障,逐步向多元化、生态化、高效化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节约行业成本,为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谋利益。
参考文献
[1]王晓.新疆节水灌溉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0(10).
Abstract: The Eighteenth session puts forward a new agricultural guiding idea. After tha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ill present a new pattern. How 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odern agriculture irrigation technology? How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agriculture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he author combines the primary modern agriculture drop jet with micro spray irrigation technology experience to discuss the modern agriculture irrigation technology with the peer. And the author realizes that the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ill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mprove farmers’ salaries and develop the social efficiency.
关键词:节水 滴喷 微喷 现代农业 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Water saving; Drop jet; Micro jet; Modern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一、目前现代农业灌溉技术的现状
作为节水效果最好的灌溉技术之一,滴灌、微喷在发达国家应用非常普遍,技术也逐渐成熟,滴灌、微喷在我国也引起重视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广与应用。特别是最近10年,其发展速度之快居世界前列。但在我市应用的还比较少,相信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要求,滴灌、微喷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会更加普及。农业作为用水大户的地位并没有改变,抓农业节水是我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对保障国家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笔者基层的胶南市张家楼镇千亩蓝莓滴灌工程、张家楼镇茶叶微喷工程就体现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但与现代农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差距还很远。
二、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前景-“可持续发展”
(一)现代我国对农业灌溉技术节水方面十分重视,对节能方面的探究仍然缺乏。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农田种植面积相当可观。节能能提高效率,提高经济性,有助于实现自动化、电气化,应提倡节水、节能、高效一体化,实现农业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
(二)大力发展渠道防渗技术,降低渠道输水损失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技术措施。渠道防渗方法较多,根据所使用的防渗材料种类,可分为石料衬砌防渗(干砌卵石、浆砌卵石)、混凝土衬砌防渗、塑料薄膜防渗、水泥土衬砌防渗和混合材料防渗等,这些渠道防渗方法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渠道渗漏损失。
(三)微灌的优点是增产、省水、省肥、省工等优点,是目前最节水的灌水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就开始了微灌技术的引进试验,主要进行很小面积的果树和温室蔬菜的试验,进展速度一直很缓慢。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全国节水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微灌技术的不断完善,微灌技术才在新疆有了较大的发展。
(四)可持续节水为现代农业节水概念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它是在确保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实现整个流域真正意义上的节水,以流域为尺度的可持续节水技术体系将可实现节约和高效利用流域水资源。对于一个封闭或接近封闭的流域来说,其水土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才能促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节水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安全保障。不过,要实现流域的可持续节水,必须将农业节水看作一项系统工程,统筹考虑、有所侧重地对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研究,缺一不可。
(五) 滴灌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法,一种新型的低压节水灌溉技术,它利用专门设计的小口径管道配合预先镶入其中的精密滴头,将水和养分准确地供给作物。自以色列耐特菲姆在1965年发明该技术以来,其应用日益广泛。它不仅节水、节肥、省劳力,从而缓解用水矛盾,还能大幅度地提高各类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同时由于地埋式滴灌用的输水管道大多埋于地下,不必象漫灌中占用大量耕地修建田间水渠,更不必对地形有特殊的要求,对落差在20-30M的地块也能正常应用,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及范围,单位面积的产量也随之提高。滴灌在正常使用下具有系列优点:提高产量、节约用水、提高肥效、降低成本、对地形适应能力强。
(六)节能所需设备
1、排灌泵:主要用于大块农田灌溉及菜田、果园、花卉和家庭生活用水,也可用于城乡建筑、工矿企业场地排水,用途十分广泛,尤其受农村和无电地区的欢迎。其结构紧凑、性能优越、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效率高、节约能源(其节电率可达20%一80%)、使用操作方便、工农业通用等特点。
2、液力偶合器:是以油压来传递动力的变速传动装置,因油压大小不受等级的限制,所以它是一个无级变速的联轴器。通过改变工作油量的多少即可改变调节涡轮的转速,从而适应水泵的转速需要。可自动调节灌水量,并且这种调节方式比阀门调节方式效率高得多。可与田间测控设备(土壤水分传感器、管道流量传感器)、PLC控制器相结合实现农田灌溉系统的节水、节能高效一体的自动化控制。也可采用高性能矢量变频器在感应式异步电动机伺服系统上运用,系统采用PLC控制、高性能变频器调速以及上位机监控技术,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工作可靠性,并起到节能高效的作用。
3、系统运作展望。系统不需要人直接参与,通过预先编制好的控制程序和根据反映作物需水的某些参数可以长时间地自动启闭水泵和自动按一定的轮灌顺序进行灌概。人的作用只是调整控制程序和检修控制设备,实现了网络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红外遥感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的应用,使得在土壤水分动态、土壤水盐动态、水沙动态、水污染状况、作物水分状况等方面的数据监测、采集和处理手段得到长足发展,促进了农业用水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关于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 张树芳 农业与技术 2012-07-28
[2] 现代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任国兰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 2004-03-30
[3] 现代农业灌溉技术――喷溉 刘建国; 乌多佳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9-12-30
[4] 基于生态安全与农业安全目标下的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研究 刘渝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6-01
关键词:水资源;干旱;农田节水;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22-0205-01
义县位于辽宁省西部,隶属锦州市,东与北镇,北与阜新,西与北票,南与锦州相毗邻,地处温带,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528.3 mm,降水在区域分布不均、月与月之间差异很大,70%左右的降水集中在6-8月。每年在不同的地方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旱灾威胁,春旱的发生频率约在90%,中旱的发生频率约在60%,大旱发生频率在30%左右。因此,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受到干旱和缺水的双重威胁,深入广泛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已成为义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义县水资源现状分析
1.1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多年来,义县平均降雨量为528.3 mm,春季多为干旱少雨,6~8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的70%,春旱的发生频率约在90%,中旱的发生频率约在60%,大旱发生频率在30%左右。经常出现春旱、夏旱或秋旱,有的的年份甚至出现春夏连旱或夏秋连旱。我县农业主要靠雨养,降雨不均,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2水资源总量时空分配变化大
义县年降水总量131 100万m3,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2 200万m3,年水资源总量27 404万m3,其中地表水11 220万m3,地下水16 204万m3。水量分布东部、西部山区少,均为岩溶裂隙水,是义县的贫水区。中部丘陵平原区为义县丰水区,水资源总量17 178万m3,其中地下水13 369万m3,可利用水量8 289万m3,地下水位较高,是义县的宜井区;东部山区水资源总量3 368万m3,其中地下水884万m3,可利用水量530万m3;西部山区水资源总量6 358万m3,其中地下水1 951万m3,可利用水量1 171万m3。东、西部山区为贫水区,中部为丰水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00 m3,仅为全国人均量的1/8,远远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1 000 m3的贫水线。
1.3农田灌溉条件差
义县有中型水库2个,小型水库11座,总容量15 856万m3,全县机电井1 762眼,铁管井8 400眼,目前全县已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中,农业灌溉用水9 500 m3,全县共有水源工程25 575处,全县可灌溉面积4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48.9%,低于全国平均数7.3个百分点,农田灌溉条件明显低于全国灌溉水平。而且东、西部山区地形起伏,耕地分布零散,水利灌溉难度更大。
2农田节水采取的技术措施
2.1节水灌溉技术
推广小畦灌溉、细流沟灌,淘汰无畦漫灌。在全县6.9万亩棚菜区实施膜下滴管技术,水分利用率达80%-90%,水分利用效率达0.9 kg/m3-1.2 kg/m3。亩节水60%以上,水分利用率提高40个百分点。2010年我县4月1日至5月10日无雨,全县春旱严重,70%的耕地只能靠坐水种来完成播种工作,我们在全县大力推广了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此项技术的解决春旱播不下种、出不了苗的高效节水新技术。
2.2集雨蓄水补罐技术
在旱平地和缓坡地建集雨坑,沟垄种植等农田集水措施强化农田降水入渗和空间在分配,创造农田水分局部优化条件,同时配套相应的灌溉措施,提高农田抗旱能力和经济效益。
2.3增施有机肥,营造土壤水库技术
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深耕深翻、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等蓄水保肥耕作技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供水能力,营造土壤水库,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降低灌溉的用水量。此项目技术是以增施有机肥营造土壤水库技术为核心,配套使用坐水种和抗旱品种相结合的一项技术。该项技术措施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地力,促进作物根系下扎,提高根系吸水能力,较好地利土壤深层水分,以肥调水,增强抗旱,促进了土壤胶体和团粒结构的形成,促进土壤自身保水能力,为充分发挥旱地土壤的效果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土壤有机质本身就是很好的保水剂,它可以吸取和保住高于自身重量5~10倍的土壤水,从而加大了土壤中的水的蓄存量,即建造了隐型土壤水库。
2.4抗旱保水剂拌种应用技术
以施用土壤保水剂技术为核心,配套使用坐水种和抗旱品种相集成的一项技术。主要是应用“博亚”、“旱地龙”等抗旱保水剂拌种,抗旱剂可以仰制作物蒸腾,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增加土壤含水量,能有效地提高作物的出苗率、成活率、到达苗齐、苗壮,进而提高作物产量,是节水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
3农田节水发展对策
1)采取分区划片,突出重点。我县东、西两大山脉为贫水区,多为坡耕地,因此抢墒播种,并配套相应的农田节水措施,例如选择玉米抗旱品种丹科2109等,同时选择抗旱保水剂播种技术,增施有机肥等,形成蓄、保、集、节、用一体化农田节水格局。
2)节约增效,促进农田节水工作的持续发展。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减少水资源的无效损失。
3)坚持科技引领,不断提高农田节水综合能力。以农艺、农机、生物、化学管理等节水措施联合应用,形成综合技术的集成示范。
4)科学使用抗旱保水剂,提高水分利用率。采取地膜覆盖技术达到保墒增温,同时培肥土壤,以肥调水。
4技术创新及发展前景
该项目针对辽西北玉米产区干旱缺水的实际问题,在土壤墒情监测、旱情预报基础上,因地制宜,优化组合,将增施有机肥、土壤保水剂、机械化坐水播种等多项技术集成创新,形成了一整套蓄、保、补水抗旱增墒技术体系。
辽西北地区缺水现象严重,已经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瓶颈”。农田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适应于全省各个地区的旱作农业生产,并为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和正确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祥实可靠的数据,达到节约水资源,提高水分生产效率,保证旱地作物高产、优质和农民增收的目的。创建新技术模式,深化发展,更加显示出它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金凤,等.辽宁农田节水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A].辽宁土壤肥料科技创新与实践论文集[C].2007.
[2]苏雅萍.辽宁义县土壤墒情监测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与生活,2011,12.
[3]孙宝凯,等.义县耕地地力评价[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 浅谈江西省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台商在江西省投资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江西省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江西省农业节水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江西省玉山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及解决对策 江西省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 江西省高校街舞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江西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发展现状、潜力及对策研究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江西省体育旅游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 江西省宜春体育旅游现状及发展思路研究 奥运背景下江西省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江西省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红古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衡水”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泾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黄国勤,罗奇祥,李祖章.江南丘陵区循环农业的模式、途经与技术[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9(1):94-99.
[5] 石金明,范敏,席细平,等.江西省秸秆资源量分析[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2(1):1-4.
[6] 黄国勤.江南丘陵区农田循环生产技术研究:I.江西绿肥生产的发展[J].耕作与栽培,2008(2):1-3.
[7] 陈艺荃,郝永勤.农业产业带背景下福建省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8):118-121.
[8] 彭春瑞,陈先茂,钱银飞,等.秸秆覆盖对红壤旱地作物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1,32(增刊1):51-54.
关键词:设施葡萄栽培种植;发展;前景分析
1适宜葡萄设施栽培种植的自然条件
民勤县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县境平均海拔1 366m,光照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时数3 028h,有效积温3 149.40 ℃,无霜期162d,年平均气温7.80 ℃,平均昼夜温差15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且耕作土壤多以沙壤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优良,土壤渗透性好,地温上升快,非常适合设施葡萄栽培生产。
2葡萄设施栽培经济效益及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1经济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葡萄生产标准的规范及国家对农药残留与有害物质检测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强制实施,优质鲜食葡萄生产必将向少喷农药甚至不喷农药的地区转移。而民勤县乃至河西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对于生产绿色无公害、高档、大粒的晚熟等耐贮运优质鲜食葡萄有着十分有利的自然条件。
葡萄是比较耐旱的作物。利用民勤县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发展红地球等葡萄晚熟品种推广栽培,是比较有发展前景的。苗木前期露地生长,后期设施保护地调控生长,使葡萄在日光温室内达到1年栽苗,2年结果,3~4年进入盛果期,亩产2 000kg以上,果实在12月底到元月中下旬采收上市,比正常地区和露地栽培苗木延迟采收90~100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21%~23%,产品冬季不经贮藏,新鲜上市,极受市场欢迎。
2.2市场前景
2.2.1产品进入大市场限制因子。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壁垒逐渐失去作用,代之而来的是“绿色壁垒”,即用绿色有机食品的标准“卡”市场。农产品要进入大的流通市场,必须是无污染,食用安全,优质有营养的产品。可以预见的是:大宗直接食用的农产品如水果,蔬菜在5~10年内在每个产区将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并由此会诞生一批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同时这已是保障农产品走无公害栽培道路的关键所在。
2.2.2贮藏保鲜葡萄与新鲜上市葡萄的市场空间竞争分析。经过冷藏保鲜的葡萄目前在国内保鲜技术上,全部采用SO2浸润式和洗涤式杀菌来处理的。经过长期贮藏的葡萄果品表面残留着大量的SO2分子,对人体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而利用设施保护延后栽培的葡萄是依靠树体保鲜的,就有效的避免了这个难题。产品是绿色健康的,在葡萄生长后期配合使用套袋技术,使产品无农药残留,安全卫生,降低了病虫危害,果粒美观;果肉质量佳,味甜可口。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利用保护地种植出来的葡萄将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
2.2.3规避风险,政府引导。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设施栽培葡萄乃至设施农业,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形式。产品一方面填补了市场空白,但同时也受到了市场控制。不可否认的是,在现阶段,低价农产品还占着较大的市场份额,优质优价的产品销售目标要锁定于大、中城市,要着眼于开发外部市场,才能真正起到高质量、高价位、高效益的示范带动作用,在这一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将起着积极的“穿针引线”的引导作用。
3发展设施葡萄栽培的理由及前景展望
3.1理由
3.1.1由于民勤县地处两大沙漠交汇处,一年四季风大、沙多,还伴有沙尘暴,经过长期治理,有一定的改善,但这恶劣的自然条件对于规模发展葡萄等其它农作物产区规划是一大难题,所以,要使得葡萄种植成功,结合当前有利的发展机遇,发展葡萄设施栽培种植是必然要进行的一个产业。同时,也丰富了民勤县区日光温室经济林的栽培种植资源。
3.1.2日光温室葡萄栽培,配合滴灌设施,节水率可达28%,可以有效的缓解民勤县区“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矛盾;也符合钱学森提出的“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发展沙产业技术路线。同时,可以有效的缓解压缩耕地面积和提高农民收入的矛盾。
3.2前景展望“治沙”、“沙退人退”、“保护绿洲”,意味着要在一定的较长时期内,发展草畜、种树,退耕还林,退耕退草,“关井压田调结构”,压缩耕地面积,这些举措归根到底还是“节水”,为恢复生态。这样,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就是合乎目前民勤县情的;同时也加快了节水型农业发展的步伐。日光温室葡萄种植进入盛果期亩产量一般稳定在2 000kg,春节前后上市每千克售价在12~16元,亩收入可达2.40~3.20万元。比较效益是种植辣椒的8倍以上,小麦的12倍以上,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能给农民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摘要】隆德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属我国西北内陆干旱气候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不断加剧严重制约着全县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是保障全县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阐述隆德县推广农业节水技术的必要性,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隆德县节水农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隆德县 节水农业 现状 对策
隆德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地处六盘山西麓丘陵地带,地理位置在东经105°48′~106°15′,北纬35°21′-36°47′之间。东西宽41km,南北长47km,国土总面积985km2,人口密度184人/km2。全县共有13个乡镇,127个行政村,624个自然村,2009年总人口18.0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9 万人,回族人口1.76万人。隆德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地区生产总值80307 万元,人均GDP4451元,相当于全区平均水平的1/4,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只有2400万元,相当于宁夏平均水平的7%,全县土地资源总面积147.75万亩,农耕地总面积58.2万亩,灌区面积 11.1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3.15亩,人均占有水浇地面积0.62亩。
全县属渭河水系,境内有唐家河、什字河、好水河、渝河、甘渭河、庄浪河、水洛河七条支流自东向西分布,为典型的水资源输出区。全县水资源均来源于大气降水,无过境客水补给,多年平均降水量5.191亿m3,降水深486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842mm,水面年蒸发量8.29亿m3,为宁夏境内水面蒸发最少地区之一。全县属典型西北内陆干旱区,平均干旱指数为1.7。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7214万m3,径流深73.2mm,地下水资源量4210万m3。
地表水资源严重紧缺决定了全县发展灌溉增加粮食产出的潜力已十分有限,发展高效用水的节水农业,维持旱区粮食产量的稳定成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关键。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始终是全省面临的紧迫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任务来抓,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的研究、建设和应用。
近年来,节水农业技术在全县有了很大发展,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滴灌等开始推广应用,受到农民的广泛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地膜覆盖保墒技术避免了土壤无效蒸发,大大提高了农田水分的利用率。根据测定,使用地膜覆盖技术后,净灌溉定额可减少30%-40%,产量增加20%以上,节水增产效益极为显著。全县全省推行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实现了保墒蓄墒、就地入渗和雨水富集的效果。该项技术从2008年示范667hm2,2009年推广1333hm2,迅速扩大到2011年的10667hm2。全县推广示范的特色农作物膜下滴灌技术抑制蒸发,保墒保水效果显著,其灌水量减少40%以上,产量可增加15% ~ 20%。节水农业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节水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深受农民欢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全县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
1.发展节水农业,是缓解全县水资源紧缺的战略选择
节水灌溉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节水农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还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的情况十分突出,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严重制约着全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发展节水灌溉是保障全县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发展节水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推行节水灌溉农业的过程,就是加快农村水利现代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建立面向市场和资源双重约束的节水型农业结构,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是持续提高农业生产力、保障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大力推行农业节水工作,也是服务于农业和农村中心工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不仅可以实现适时适量灌溉,满足作物的水、肥、气、热的综合要求,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保证作物的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3.发展节水农业,是恢复和建设良好生态系统的需要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发展,对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农业节水改造,减少农业用水,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增加地区生态用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节水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节水农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全县节水灌溉总体发展速度较快,但受群众思想认识的条件限制,地区之间很不平衡。经济条件较好,群众文化素质较高的河谷川道区群众自筹资金能力强,投劳投资多,发展速度快,技术水平高,形成了良性循环;经济条件较差,群众文化素质的山区拿不出足够的地方配套资金,投劳投资相对较少,发展速度较慢,尤其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使用方面差距更大。
2.节水设备和节灌技术相对落后
目前全县发展节水农业技术多以单项技术为主,设备和产品及材料的生产单一、分散零乱,即使农民接受培训,也难以正确掌握各种技术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加上服务体系不健全,抑制了农民购买新设备,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其次全县的节水农业技术亟待发展,节水农业的产业支持体系和管理服务保障体系不相适应,这已成为阻碍本县节水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3.节水农业研究与灌溉工程结合不紧密,没有(上接第80页)充分发挥效益。
目前,全县推广的节水农业技术大多数仍属低水平,而且在现实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不少技术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节水农业设备和材料质量不稳定、性能较差、品种较少等。另外,全县的节水工程普遍规模较小,大多与周边灌溉工程共用同一水源,受供水条件的限制,这些小型节水工程无法按其特定的灌溉制度进行灌溉,渠系节水与田间节水脱节,灌溉与农业脱节,节水效果不显著,有些工程节水设施很先进,但缺乏适宜的农业技术与之配套,农民享受不到节水的效益,主动节水的积极性不高。
三、全县节水农业发展对策
要实现全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依托科技进步,把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突出位置。
1.完善管理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
在充分掌握全县农业基本特征的基础之上,大力推进节水灌溉,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宣传教育和管理等各种手段,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协调一致,共同推进。把发展节水灌溉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制定鼓励节水的优惠政策和补偿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对节水的积极性。
2.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在充分应用传统节水技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对全县旱区小流域的水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通过就地入渗、异地拦蓄利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提高综合生态经济效益。根据不同地区农民对科技认识和经济基础情况,推广适宜的节水技术。在经济薄弱,劳动力富裕的乡镇区域可以推广沟灌、小畦灌、修梯田等技术;在经济条件好的乡镇区域,可以推广膜上灌溉、滴灌、喷灌等现代节水灌溉技术。
3.加强节水农业综合配套技术基础研究,节约水资源,是实现隆德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推广节水增效技术是全县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加强农作物需水规律、灌溉用水定额、评价指标等基础研究工作和节水灌溉基础研究,特别是节水管理和节水经济的研究,积极开展雨水资源、县城生活污水资源等的高效利用。在总结各地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应用推广的基础上,组织技术人员研究适合本县发展的各种节水灌溉设备设施,通过改进和创新,提高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积极寻求科研院所技术支持,配合设备生产企业搞好节水产品、设备的推广应用,加速节水灌溉设备技术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节水灌溉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的综合应用,将高效节水和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和实用新技术开发,为农业节水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