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08-18 17:26:03

序论:在您撰写乡村小学发展现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

第1篇

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设想

一、学校现状

##小学位于张路21号,前身为84、85、86年三年中考三连冠,获得市长嘉奖令的襄州区##镇二中;2011年9月##教育总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教育资源,将中学二校区(##镇二中)合并到一校区,在二校区开办##小学;2019年推进集团化办学,将原##镇中心学校和##小学整合成立##镇中心学校教育集团,现隶属于##镇中心学校教育集团小学部。

学校占地40余亩,服务面积11.4平方公里,服务行政村42个。学校校园环境幽雅,有花园式学校的美称,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有教学楼两幢,面积2716平方米;教师办公室3间、打印室1间、微机室1间、阶梯教室1间;学生超市1间;另建有学生食堂,面积1500平方米。建有大型多功能学生运动场,运动器材齐全,有乒乓球场、运动器械场、篮球场2个、足球场及250

米环行跑道和100米直跑道,运动场总面积3637平方米。

师资状况:全校教职员工36人,其中在编教师29人,聘用教师7人,一级教师7人。

办学规模: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共539名学生。

二、存在问题

1、教师严重缺编问题,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培养更难。

我校目前共有在编教师29人,聘用教师7人。教师严重缺编。五年来,我校新进教师25人,交流进入教师3人,辞职教师5人,交流出教师32人,退休5人,近五年,教师减少共计14人。

学校虽然为新分配教师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但是分配来的新老师在工作2年左右后还是会主动申请交流到城区任教或者是主动辞职。新分配来的教师明确已经有13人交流到城区任教,占全校交流出教师的41%,近三年共辞职5人,占全镇辞职教师的33.3%,转出和辞职教师新进教师占年轻新进教师的72%。

年轻教师到校需要花时间培养,一般要2-3年能成为优秀教师,但我校转出和辞职教师新进教师占年轻新进教师的72%,年轻教师的流出很大程度上使得学校“青蓝工程”培养工作付之东流,而流出教师往往也是一个学校的优秀教师,这些教师的出走,造成学校优秀教师缺乏,甚至断层。

聘请代课教师及工勤人员经费影响学校发展,形成用工责任风险。为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校不得不聘请临时代课教师7名,食堂等工勤人员13人,按人均年工资按18000元计算,全镇学校每年工资负担36万元。大部分临时代课教师没有受过专业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真正合格优秀的因工资低聘请不来,大额人员经费支出让学校无法良性运转,也无力承担聘用人员养老、医保,形成用工安全责任风险及解聘后用工纠纷。

2、生源流失,招生不足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位,根据划片招生原则,招生范围主要限于附近较远的几个村庄和部分镇域。由于学校之前没有一年级,近几年才开始招收一年级学生,所以在镇域的学生不了解学校教学情况,或有更近的学校可以选择,往往选择其他学校,而农村的学生到学校路途较远,他们更愿意选择学校附近有夜间托管或有社会车辆接送的学校,同时农村家长外出打工较多,家长更愿意带着孩子到身边,方便教育,这样造成了部分学生流失,招收不足。

三、发展设想:

(一)办学理念

坚持“质量立校,服务立校”的工作宗旨,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办学目标:

以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发展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力争把学校办成一所“质量保证、艺体见长”,在学生、家长及社会中认可度较高的教育特色学校。

(三)培养目标:

把我校的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并且能主动发展、全面发展、自我完善的一代新人。

(四)、具体目标、实施策略和推进计划:

总体目标: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1、定奋斗目标,全力争创##教育前列,目前目标争创镇域第二名。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187-01

1 前言

目前我国约80%的中小学生在农村,农村学校(我们把由乡镇一级政府管理的中小学及小基层的教学单位定义为“农村学校”)是中国教育基础的主题,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主战场之一。为使农村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是:作出切合国情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规划,以改变农村学校教育中体育落后的不协调状况。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提高小学生体质的迫切性、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开展体育教育的需要。篮球教学成为小学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着重研究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篮球项目的发展现状p包括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主要以学生、教师为调查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的部分搜索引擎,查阅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网(维普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西昌学院图书馆等馆藏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随机抽取了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的一些老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为本研究提供依据。

2.2.3 访谈法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专门走访了金川县安宁乡安宁小学理县薛城镇中心校的教师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篮球项目状况分析

3.1.1 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篮球项目活动基本情况

农村学校篮球运动的开展主要体现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篮球内容教学时数的比重、学校课余体育活动中篮球运动参与的人数及组织形式、课余篮球队训练情况等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篮球教学时数情况。

中小学时期是人一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篮球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教育,培养他们篮球运动的参与意识并养成习惯,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篮球运动健身热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而篮球课教学时数多少,直接影响篮球教学效果。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校篮球教学开展比较普及,篮球内容都占有一定学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中比重排列居前三。说明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篮球内容教学时数占有较大的比重,同时,在走访中,了解到部分体育课上课时是根据学生的喜爱自选内容,教师只分项目进行指导、监督,从十所学校体育器材借还登记簿上看,70%的借出器材是篮球,其次是乒乓球、气排球、跳绳。所以,在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从事篮球活动的时数比计划的还多。

3.1.2 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课余体育锻炼篮球活动情况

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与健康课共同构成了学校体育的整体,与体育与健康课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课余”决定了其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兴趣性、自主性的特点,把握好课余体育锻炼中篮球运动的开展,对于篮球运动在学校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课余活动学生运动项目选择情况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多少,体育能力的强弱,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其中起主要决定因素的是对体育爱好程度的高低。学校的区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没有多大影响;总体上看,女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面较宽,而男生的运动项目选择比较集中于篮球。说明篮球运动在农村学校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是大多数男生课外活动的首选运动项目。

3.2 影响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篮球教学的因素分析

3.2.1 场地器材设施分析

标准规定,城镇小学和乡村小学必须配备的体育器材有30多个种类,乡村小学最低标准为“12个班以下”,要求配备:6根接力棒、20个实心球、10张体操垫、6条长绳和50条短绳、小篮球和小足球各10个。但是在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并没有那么多的器材,也没有那么多的场地,我在安宁乡住了二十多年,也没发现没什么改变,一直就是一个篮球场,田径场就根本没有。]发现其他什么器材,就是上课时有个篮球,在课余时间连篮球都没有,有条件的学生自己买了带来的。或者是老师在打的时候和老师一起。所以严重缺器材。很多学校也是一样,除了篮球几幅羽毛球和一两个排球外就没有其他的器材。

3.2.2 教师队伍分析

对于这些西部山区来说,教师也是短缺的,更何况是农村的学校,本来教师就少,一个教师担任至少两门课。体育教师也就少,所以专门指导学生体育锻炼也是不可能的。课余体育锻炼虽然是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如果能合理安排指导员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锻炼的效果会更好。通过对体育教师的调查发现,在课余体育锻炼中篮球活动没有指导员。而在安排有指导员的篮球活动中,以体育教师为主,其次是班主任,第三是有专长的其他教师,第四是有特长的尖子学生。

3.2.3 学生的认识情况

对于那些不能长期坚持运动的人来说,偶尔在周末运动一下,反而会加重他们体内器官的磨损并缩短寿命[4]大部分学生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但是,每次锻炼达1h以上的学生很少,大部分学生每周体育锻炼都在30min以下。小学生,每周参加1次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较为理想,而初中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达2次以上的人数不多。总体上是,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加次数少、时间短,很不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3.3 影响学校课余体育锻炼篮球运动开展的因素分析

学校课余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多种体育手段,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它的“课余”属性,决定了影响因素的多样化。通过对体育教师的调查,影响课余体育锻炼中篮球活动开展的因素有:场地器材、学校内篮球运动氛围、学生余暇时间、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学生学习压力、学校外篮球运动氛围、篮球教学效果学生余暇时间、应试教育、家长支持程度、校内外篮球赛事氛围。另调查中发现,留宿学生少、学习压力大是影响学生余暇时间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小学生和初中生低年级学生,他们放学后要急于赶回家,是影响参加课余活动人数的主要原因。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篮球教学开展比较普及,篮球内容都占有较大比重的学时,篮球运动是大多数男生课外活动的首选运动项目;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是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但有组织的篮球活动的次数少,学生课余篮球活动以自由活动为主,锻炼时间大部分在30min左右;体育教师在课余活动中参加体育锻炼次数少,没有起到带头作用。

在农村中小学校有篮球队且能坚持训练的很少,没能为有篮球天赋的学生提供参与课余篮球训练的条件。

影响篮球运动在金川县农村学校开展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既相互交叉又各有不同,其中场地与器材、领导认识、体育教师素质、学生余暇时间、应试教育、家长支持程度、校内外篮球赛事氛围是最主要的。

4.2 建议

由州教育局及相关部门成立中学生体质监测部门,通过定期检查,把学生体质达标以否列为学校主要负责人业绩考核的主要标准中,以督促学校实施“阳光体育”工程的力度,同时,对体育教师的素质起到监督作用。

第3篇

一、当前阶段乡村学校少年宫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方面

乡村少年宫虽好,但师资力量不足,让少年宫项目学校头疼不已。我县乡村小学教师短缺,大部分施行包班制,根本没有专职的音体美教师,有一技之长的辅导员更是稀缺,教师工作量偏大。现在每个学校的艺术社团都是根据现有资源和器材开设的,少的有五六个, 多的有十几个,基本是靠学校的老师义务教学,很多项目光依靠本校教师资源难以克服。即便是在职教师尽心尽力地教,在专业教学活动上也是非常不规范。这样我们的孩子学到的又是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呢?会不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误导呢?要想外聘校外辅导员,长期的费用从哪里来?培训在职教师,培训的费用又从哪里来?“志愿者”队伍的发掘和拓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乡村少年宫要想长期发展下去并实现良性发展,师资力量就是很现实的问题。师资解决不了,活动不能正常开展,现有的少年宫装备很有可能会成为闲置资源。

(二)经费保障方面

我县乡村少年宫是去年夏天新建立、新配置的,目前的器材设施比较充实,能够满足活动开展的需要。但是,在各种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孩子们天性好动,器材和设施损耗会比较大,需要定期维修和更换。例如运动、器乐、书法等用品都是易损耗的物品,随着学生的反复使用,需要不断更换设备,可能还需要添置新的器材,因此开支会越来越大。另外,乡村少年宫的活动是公益性活动,不向学生收一分钱。仅仅从当地财政和学校自身两个方面来维持长期发展,明显不够。只有支出没有经费来源,很难长期良性运转下去,更谈不上开展丰富的艺术教育活动,打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活动平台了。

(三)社会支持方面

现在,我县乡村少年宫处于一个摸索路子的阶段,因此,相关部门对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的重要性和意义尚未达成共识,大家普遍认为乡村少年宫仅仅是文明办负责的事,或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事,更有甚者认为这就是学校(少年宫项目学校)的事。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平时乡村少年宫无人问津,当有任务时直接就把责任推给少年宫项目学校,弄得项目学校焦头烂额。

二、乡村学校少年宫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乡村少年宫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人才队伍是乡村少年宫发展的关键,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与各类专业校外教育机构协商,要求其切实担负起培养乡村少年宫辅导员的职责,在积极送教、支教的同时,及早作出培训规划,在全县范围内选拔适合担任辅导员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建立选拔、聘用、评价、激励机制,切实保证乡村少年宫不因师资而止步不前。

案例分享:石家庄市高邑县文化教育局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积极探索,建立完善了辅导员选拔、聘用、激励机制:一是少年宫项目学校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成为专兼职辅导员;二是建立志愿者人才库,根据每个学校少年宫的需要,选派志愿者担任辅导员;三是组织对口支持单位具有专长的人员担任辅导员。经过几年来的建设,高邑县已建立起了300余人的学校少年宫辅导员队伍,其中专兼职60人,志愿者200余人,对口支持单位40余人,为少年宫的有效运转提供了保障。

(二)拓宽经费渠道,落实后勤保障。

经费保障是乡村少年宫实现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议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政府财政安排一点、单位帮扶一点、教育主管部门投一点、社会捐助一点。

案例分享:廊坊市在中央投入的带动下,建立健全政府投资与社会捐助、单位帮扶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安排专项资金,新建了一批市级自建项目,拓展和加强了部分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截至目前,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投入廊坊市1737万元,省级资金投入112万元,市级资金投入370万元,共计2219万元。2017年,廊坊市财政设立290万元市级乡村少年宫建设专项资金,新建58所市级乡村学校少年宫,重点支持学生量在220人至350人的乡村学校,每个项目学校补助5万元,实现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全覆盖目标。各县(市、区)也采取不同方式,支持项目建设。廊坊市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资金的分配与文明单位评比、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鼓励校企共建、城乡共建,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良性的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几年来,累计部门投入40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和活动开展。另外,廊坊市还针对学校师资力量短缺的实际,积极组织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的业务技能培训,将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三)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

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不单是文明创建一项内容,更是惠及民生的一件好事。它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也不仅仅是文明办的事,更不仅仅只是少年宫项目学校的事,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充分认识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推进乡村少年宫的建设,切实为农村未成年人打造陶冶身心的乐园。

总之,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是个新生事物,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我县实际的新路子,希望用我们的真心和行动,共同办好乡村学校少年宫,让它成为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新乐园。

第4篇

唐丽娟 江苏省响水县响水中心小学 224600

【文章摘要】

教师专业化蕴含了从职场新人成长为具备职业素养和技能的成熟教师的“脱新就熟”的过程和老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不断的专业化、专家化的完善过程两层意思。本文旨在从职业理解、专业化认知、专业化实践、专业化发展四个层面在笔者所在地区农村小学开展抽样调查和访谈,研究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数学;专业化;发展状况

0 引言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其从教生涯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从而使自己专业素质得到成长完善的过程。它蕴含了两层意思即从职场新人成长为具备职业素养和技能的成熟教师的“脱新就熟” 的过程和老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不断的专业化、专家化的完善过程。

本着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浅显认知, 本文从职业理解、专业化认知、专业化实践、专业化发展四个层面在笔者所在地区农村小学开展抽样调查和访谈,共累计发放问卷80 份,回收有效问卷80 份,并对响水中心小学5 名数学教师做了深入访谈。

1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现状

1.1 对职业的理解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以及访谈信息的整理,发现在受访者中近15% 的教师对目前工作状况不满意,仅有21% 的受访教师对工作状况呈满意状态。对于农村教师最关心的问题的回答是近80% 的受访者表示更加关心工资待遇和职位晋升方面的问题,很少有老师对专业发展表示更加关心,甚至是个别老师从不关心专业发展。这充分说明了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会因为老师的关注点的不同,而会显现较大的工作阻力。

1.2 专业化认知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以及访谈信息的整理,发现在受访者中有七成的教师认为教师这个职业专业性程度较强, 少数人认为教师职业专业性程度不高;在怎么样体现教师专业化的成果的问题上, 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业务水平的提高、工资收入的增长、职称职务的提升占较大比重,分列前四位,说明该地区的教师较为普遍的认为专业化发展更为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和个人业务素质的提升。

1.3 专业化实践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以及访谈信息的整理,发现在受访者中有近6 成的农村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未借助现代教学工具。其中大多农村教师反映虽然很想使用多媒体等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但由于受到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及个人能力的不足等主客观因素影响,不能采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

1.4 专业化发展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以及访谈信息的整理,发现在该地区受访者中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通过进修培训来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主观意愿普遍不高;对理论动态发展的关注度较低,思维模式往往稍显狭隘;教师的科研意识普遍较缺乏, 80% 以上的教师认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搞课题研究离自己过于遥远也没有能力去做。发展的内在动力明显不足。

2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

综合对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以及访谈信息的整理,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该地区教师专业化的程度和水平尚显不够,有待提升。调研结果显示,尽管响水县农村小学数学学科的任课老师的学历符合国家要求,但大多对专业化的问题缺乏主观自觉性,对提升教师专业化的内因性动力不足。

二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的“土壤”还不够肥沃,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要加大教师对校本教材建设的参与积极性和使用热情。有的学校在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上就没有为教师参与和使用校本教材提供必要的条件。此其一。其二, 学校对教师教研的引导、鼓励和帮助也都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也是如此。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活动基本上自发状态。进而在专业向度上的进一步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三是,提振小学教师学科专业化,县域范围内的主管部门和教师所在学校的制度安排在环境意义上具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温江区在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上,重点似乎还在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完善上。换句话说,主要是在硬件上,对教师专业化水平这一软件,相应的制度安排在与时俱进上似乎稍嫌滞后。所以在学校管理制度上,也就体现为重要性不够。

四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的内驱力需要得到切实激发。囿于外在环境在激励上的相对“乏力”,相当一部分数学科的任课教师在备课、教研和自我学习等关乎专业化提升上的时间和心智投入都不够。也许,这与待遇、工作环境的压力感知等情境性状况有关,但更与教师自身的职业规划、职业发展取向有关。

所以,不管是制度安排,意识和观念培养,本质上也都要从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自主性出发,从激发他们自身的前进动力出发。温江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这些问题,既是其他学科教师存在的问题,也是其他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存在的问题。只不过, 不同学科、不同地区,在具体表现和侧重点上有学科和区域差异而已。这也就意味着,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首要的是要从外部着手倒逼内部,而这种倒逼本身也是一个系统的制度化过程。

3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策略

在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积极引导数学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指定职业规划。用制度的引力,调动教师的内在积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专业化的持续提升。学校还要随时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和生存状态,帮助教师消除职业倦怠,寻找新的增长点。在资源平台的搭建上,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一是积极培养教师合作、探究的共享意识,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育教学交流实践活动。如举办“教苑论坛”、“教法讲座” 等,让教师在互动和共享中增强学科合作能力,提高教师的学科水平。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为了实现教师发展的目标,学校应将教师读书活动引向深入,让更多的教师走进经典,用素养提升生活品位,用智慧书写教育人生。

三是将课题研究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业务考核紧密结合,提倡“人人动手做研究,人人动笔写论文”。

四是通过开展“首席教师”、“研究型教师”、“师德标兵”评选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学术研究活动,培养教师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精神。

引导教师结合学校、学生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化发展规范,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由于学历、性格、年龄、性别等原因,每个数学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偏好、教学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点和缺点。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只有教师自己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最喜欢以哪种方式、哪种途径满足这种需要。这也就意味着,在专业化的发展上,需要有统一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教师自身的个性化发展。

4 结论

综合地看,作为一个艰难的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各级教育教学主管部门创设积极的外在环境,更离不开教师自己在深入把握时代需求和自己社会角色的基础上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努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贫困山区 农村 中小学 远程教育 现状 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部分学校均未较好地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尚未按照远程教育教学进度组织学生收看,也未用作辅助教学。造成这项工作如此被动的局面,一是远程教育教学所需的用房严重不足,教学室无法独立出来,大多与教师办公室合为一体,教学收视播放室大多兼作学生教室。二是从事现代远程教学的专业师资严重欠缺,除九年制学校外,其余学校无专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而兼职教师虽接受过县、州级的短期培训,但专业水平较差,而校点教师大多知识结构老化,思想禁锢,年龄较大的老教师,绝大多数学校根本安排不出懂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来组织和开展远程教育的教学工作。三是设备的使用不能较好地为教学服务,只是流于形式,大多数学校将设备用作收看电视节目。另外,最最根本的问题是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还远远没有成熟。因而大部分学校、仍然处在瞎子摸象、小马过河的境地。

二、高寒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形成的原因

1.办学条件简陋。大部分学校由于必需的专用教室得不到保障,不能较好的按时安质开展远程教育。

2.资源应用上的重形式轻实质。在资源应用上明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的资源应用水平较低。就笔者掌握的实际情况讲,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或简单借助远程教育资源补充课堂讲授内容,缺乏主动挖掘资源的优势来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意识。二是资源使用效率低。绝大多数教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知之甚少,对有些设备不会用、不敢用,因而对“远教”设备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设备的使用效益,在某种意义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三是在资源的应用方式上,大部分教师主要利用资源备课,很少能自己组织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些基于问题的、基于情景的、协作式的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师资力量的薄弱是导致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技术性原因。一是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是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该乡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发展时间短,专业教师严重紧缺,对从事远程教学的岗位无法定人定责。二是教师操作技能不强。从总体上讲,目前该乡教师的技术水平没有达到现代教学媒体的技术要求,大部分教师甚至不懂远程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虽然全乡曾有12为教师参与过县、州级的培训,但在教学中长时间不用,就对培训内容逐渐生疏了,技术的应用自然就不够熟练。

三、高寒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的对策分析

为充分发挥“远教”效益,加快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加强软硬件建设、注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化管理和师资培训是有效途径。

1.高度重视对全面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学校要站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和教育的“三个面向”的高度,深刻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农村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的积极作用,要从有利于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教育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有效途径的角度,来对待和促进这项工作。

2.加强师资培训,转变思想观念,为“远教”工程建设提供师资保证。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村中小学教师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却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要求,严重制约着学校远程教育各模式的应用水平,因此,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培训可采取按不同的方法和方式进行。一是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人员培训,项目学校的一线教师按国家总项目组和市项目办的要求接受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上岗,一线教师的一次培训主要学习计算机的操作、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安装与调试等方面的知识。按项目学校的地域位置将项目学校有机地分为若干个协作小组,在协作小组内的一线教师培训时相互学习,安装时相互帮助,应用时相互交流。二是进行再培训,随着项目的实施,资源运用的深入,接收资源需要技巧,资源分类需要勤思考,资源保存需要常更新,资源加工需要技术水平,这些靠协作小组的一线教师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因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参加各种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交流活动,也可以聘请专家、知名教师到本校举办现代教育技术讲座,上示范课、公开课,结合本校实际,为加快本校发展找准切入点。三是对学校领导进行培训,让学校领导认识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意义,及教育信息化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作用。

3.加大专业技术部门的指导力度。教育主管专业部门要建立系统完善的现代远程教育推进和考评管理机制,要加大对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和设备使用管理的工作力度。要充分利用这一信息资源服务教学,规范教学,放大电化教学的功能,更好地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是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是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过程中,我们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置身于改革的大潮中,立足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开辟教育教学新途径、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水平才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第6篇

>> 西部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开发对策研究 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我国西部地区的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 西部地区宗教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教育信息化在西部地区中小学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西部地区农村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西部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的研究及对策 西部地区高校翻译师资发展现状及建设研究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承接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从独立舞者的生存现状看广州现代舞的发展 西部地区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乡村义务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会展经济效应与发展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网络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他将《画卷》展现在奥运开幕式上[N].长沙晚报,2008—8—22.

③廖阳.中国现代舞:“繁盛”背后有隐忧[N].东方早报,2012—8—17.

参考文献:

[1]刘青弋.西方现代舞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欧建平.世界艺术史——舞蹈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3]刘青弋.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张妮.用文化产业改变中西部现代化发展逻辑和路径[J].中国发展观察,2006(3).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9-0170-02

一、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硬件设施较落后

从农村教育整体上来看,教育资源依旧缺乏,教育设施仍旧处于落后的状态,甚至在很多农村地区,由于资金有限,学校配置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都比较老化,甚至有的学校没有配备。教学设备缺乏,导致农村的学生对于外面的世界认识过少,只能通过教师来了解,对于电视里出现的事物,只能“望洋兴叹”。

(二)留守儿童难教育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为了改善经济条件,很多农民进城打工,孩子自然就成了留守儿童,对这些孩子的教育更存在难度。在农村,这些留守儿童主要是由祖辈或者亲戚照顾,而有的家长即使在家也无暇顾及孩子,由于缺少关爱和家庭教育,有些孩子逐渐出现了好吃懒做、沉迷网络、打架斗殴等问题,成为学校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教师家长不尊重、不服管教,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手机带来的危害

在农村学校,课外活动较少,艺体设施不够健全,小学生除了学习就是在家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孩子也接触到了手机这些新事物,并逐渐沉迷于网络游戏中,这对孩子的身心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孩子以上网课为由,长时间玩手机,这不仅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还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尤其近视已经是普遍现象。

(四)假富二代现象严重

在农村中,很多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都喜欢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方式弥补孩子缺失的爱,认为现在条件好了,就无条件宠溺。在这种情况下,假富二代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就导致许多孩子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性,如攀比、享乐心理。可以说现在的小学班主任不仅仅是孩子的老师,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更是孩子的生活保姆。

二、农村小学教育的优化对策

(一)优化农村学校设施建设

在农村小学中,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很难依靠自身的運营获得发展,对于国家和政府财政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当地政府要做好调查工作,了解农村教育的发展情况,针对性进行扶助,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小学的投资建设,完善这些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另外,除了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还要为贫困的学生提供一些补助,确保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此外,相关部门还需设置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为乡村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为农村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

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育人”,这个“育人”有两种含义,一是为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成才;二是做好文化的传递工作,培养学生的品行修养。所以,在农村小学中,针对小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学校则要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帮助小学生改掉这些不良习性。在学校中,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导向、传承、凝聚、激励、约束、教育、发展等功能。因此,学校就要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组织适当的文化活动,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教师要关心这些学生,了解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爱的教育感化这些学生,使他们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改正这些不良习惯。

(三)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在科技大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几乎人手一机,农村人也不例外。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对外面的世界本就充满了好奇心,对于手机这种新鲜的事物,也非常着迷。往往一拿到手机就开始玩游戏、看小说,并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因此,在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要有耐心地向学生讲清楚手机的危害,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观念,关键家长要与孩子约定,对孩子的网络生活进行约束。

(四)优化农村师资队伍结构

在教育发展下,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对于农村小学教师来说,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还需具备良好的品性修养。所以,只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才能够更好地留住优质师资。因此,当地政府需要关注农村教育的发展,为乡村教师提供新的机会和发展空间,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