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信息产业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17 17:35:12

序论:在您撰写信息产业的特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信息产业的特征

第1篇

一、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

除了部分信息设备制造企业外,大多数信息产业企业都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信息产业技术含量极高,在生产出最终产品之前,要求企业进行大量的设备投入和研究开发,还要承担很高的失败风险。但一旦产品研制成功,则复制每件产品的成本一般都相当低廉。

这种高固定成本和低边际成本带来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厂商一旦打开销量,就可以收获到比传统产业高得多的利润率。例如,微软这家控制着桌面操作系统绝对多数市场份额的公司,甚至达到了92%的毛利润率。

在经济分析中,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甚至零边际成本的现象可对应的分析工具是“自然垄断”分析(naturalmonopoly)但是,现有对自然垄断的经典分析并不能照搬到对信息产业的分析中。

首先,如果市场扩张迅速的话,那么将给小公司带来战胜大公司成本优势的机会。在任何时候,即使大公司拥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如果市场以每年超过40%的速度增长,那么强弱排名就有可能发生急剧变化。例如,Wordstar和Wordperfect—度统治着文字处理软件市场,Visi-calc和Lotus曾经占据电子表格软件市场的大部分,但是随着微软Office套件的崛起,它们都遇到了市场的抛弃。其原因之一,就是迅速增长的市场容量使原来企业的相对高份额变成了低份额。因此,任何企业眼前的高市场份额并不能保证持久占有该份额。

其次,信息技术降低了许多市场有效运作的最小规模限制。例如,以往只有专家才能操作的印刷排版和版面设计,现在任何人只要借助一台标准配置的个人电脑就可以轻松胜任。这种“桌面出版”方式给广告和杂志业带来了许多新的进入者。甚至连芯片制造业也面临冲击:科研人员正在试验用普通喷墨打印机在金属薄膜上打印集成电路,如成功,则今后就不需要代价昂贵的芯片工厂,一般用户就可以从网上下载电路图并制造自己的“芯片”了。该技术有可能大大改变芯片业的规模经济性。

第三,信息产品的低边际成本给予厂商的营销战略更大的灵活性。由于多生产一份软件拷贝的成本接近于零,因此,可以向用户免费发送试用版本;以低价向支付意愿低的群体(如学生)出售功能有限制的版本;以中等价格向一般消费者出售普通版本;以高价向企业用户出售专业版本。这种价格歧视实际上也是信息产业厂商经常使用的策略。在理论上,它可以使得生产者剩余达到最大。

二、网络效应

信息产品存在着互联的内在需要,因为人们生产和使用它们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收集和交流信息。这种需求的满足程度与网络的规模密切相关。只有一名用户的网络是毫无价值的。如果网络中只有少数用户,他们不仅要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而且只能与数量有限的人交流信息和使用经验。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这种不利于规模经济的情况将不断得到改善,每名用户承担的成本将持续下降,同时信息和经验交流的范围得到扩大,所有用户都可能从网络规模的扩大中获得了更大的价值。此时,网络的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根据Metcalfe法则,如果网络中有n个人,那么网络对所有人的总价值与nX(n一1)=n2—n成正比。这种情况,即某种产品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该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数量,在经济学中称为网络外部性(net¬workexternality)或称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可以分为“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两种。前者即上述的由互联需求带来的网络效应,而后者则与互补产品有关。例如,某个用户购买的DVD播放机对其他用户的DVD机的价值没有直接影响,然而拥有DVD机的人越多,娱乐业制造的DVD介质产品也会越多,结果所有用户都将从中获益。因此从经济联系的角度来看,该用户购买的DVD机将给其他用户带来额外价值。

与直接网络效应不同,间接网络效应是信息产业所特有的。当前最典型的例子包括宽带网络和在网络上提供的服务内容,以及3G无线能讯标准和为该标准设计的服务内容。在这两个例子中,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取决于在其上面运行的程序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规模更大的基础设施将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开发运行于其上的服务内容。当前宽带网和新一代无线通讯标准发展速度都没有人们预料得那么快,其关键就在于要出现一个运行在上面有市场规模的基本应用偏好。视频点播、交互式电视、移动商务等等都是候选方案,不过这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当某种产品的直接网络效应充分体现时,用户可以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这种规模经济被称为买方规模经济,它和前面所讨论的卖方规模经济相对应。在卖方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平均成本随着规模的增加而降低,而在买方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平均收入(用户获得的价值)随着规模的增加而增加。

网络效应(买方规模经济)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正反馈。当某种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刚刚投入市场时,从用户的角度考虑,由于要面对前述不利因素,所以用户群必定很小。初期的用户大多数是技术爱好者和高收入者等对价格不敏感的人。此时市场容量的增长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然而,随着用户数的增多,上述障碍将被逐步消灭,越来越多的人会从效益,利益示范中发现该产品是值得购买的。当用户数量达到某个临界容量后,该产品将正式进入大众市场,开始超常发展阶段,可见,能否在早期获得更多用户的支持,进入向上的正反馈,对于厂商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这一具有网络效应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市场过程可用下图来表示。

在上图中,供给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水平轴的直线,其高度为生产商的边际成本,也是厂商能够承受的价格下限。需求曲线为峰形曲线,它反映随着产品用户群规模的变化,新用户相应愿意承担的价格,即边际支付意愿。该曲线前半段的上升来自于网络外部性带来的用户边际支付意愿的上升;后半段曲线下降则是由于信息产品在上市之后竞争逐渐加剧,同时产品内含的技术逐渐过时,因此用户的边际支付意愿最终也将下降。

图中供给和需求曲线有两个交点A和B,它们代表了用户边际支付意愿等于厂商价格下限的情况,是稳定的。力让O点,即产品完全不被接受的情况,共有3个稳定点。除此之外的情况都是不稳定的,具体博奕结构如下。

1. 在O点到A点之间,用户的支付意愿小于必须支付的价格,可以说是吃亏的。此时吸引新用户加入相当困难,而老用户随时都有退出的可能。因此这一阶段对于厂商来说是风险最大的。

2. 在A点到B点之间,用户的支付意愿大于应付的价格,也就是说从产品的购买中获得了额外收益。此时正反馈将促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踊跃加入用户行列,厂商因此而获得丰厚的回报。

3. 在B点之后,由于竞争的加剧,新产品的出现,用户的支付意愿重新降到价格线以下,购买产品又成为不合算的事。产品市场由此开始萎缩,进入衰退期。

图中A点所对应的用户规模就是前面提到的“临界点”。如果产品无法突破该临界点,那就只能退回到零供给、零需求的无市场交易点。

从该图我们还能发现下列问题。

第一,上述过程实际上可能是动态变化的。例如在某些行业(如传真机行业)产品的价格相当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降低。如上图中的虚线L,所示,临界点将变得越来越低。这样,即使初期用户数量增长并不显著,但是最终可能由于偶然的销售额波动,或者厂商的某次促销活动,用户规模终于超越了临界点。

第二,在AB之间区段,用户的支付意愿大于现行价格,这给厂商一个机会,提高价格以获取更多利润。此时供给曲线上移到图1中的虚线L2位置。用户由于仍能够获得额外收益,所以会继续使用产品,而厂商的利润将获得提高。不过这一行为也存在着潜在风险,因为此时临界点也相应右移了,倘若价格升幅过猛,那么可能出现用户规模重新低于临界点的情况,这意味着正反馈有可能向反方向转变。

第三,当存在网络规模经济效应的时候,早期用户对产品的评价要比后期的用户低得多,因此卖方应该向他们提供更低(甚至低于边际成本)的价格作为补偿这也就是通常所称的“渗透定价”。

第四,当市场规模突破临界点进入大众市场之后,正反馈效应将为厂商提供重要的竞争优势,在不断吸引新用户的同时,客观上起到削弱竞争对手的作用。这是因为,用户总是尽量规避有风险失败的产品,而选择那些前景明朗、蒸蒸日上的供应商。这样竞争者就更难吸引到足够用户以步入正反馈。

三、高转移成本带来用户锁定

信息产业中的产品多数处于某个系统中,单件产品只有与其他产品相互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用户在购买了某件产品之后,通常还要购买配套的硬件和软件,并且学习产品的使用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此时,一旦用户向某种特定的系统中投入各种补充和耐用的资产时,就会产生锁定。这种情况在信息产业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锁定程度的大小与早期的投入,即转移成本有关。投入越多,则锁定程度越高。从长期来看,新技术取代旧技术,老产品升级到新产品是必然趋势。但是何时升级,升级到哪一代产品的决定权在用户手中。在老系统还能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如果采用新系统带来的价值增量不能抵消转移成本,那么用户将会继续观望等待。

实际情况是,更新信息系统的转移成本通常是惊人的。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改变软件环境代价十分昂贵。一项研究表明,像SAP这样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安装成本是软件购买成本的11倍。其他的成本还包括基础设施升级、咨询、重新培训等等费用。

如此巨大的转移成本使得频繁改变产品供应商几乎成为不可能。一旦企业的信息管理人员因此推迟更新,那么既而购买的补充产品将使其“越陷越深”。这对于用户非常不利。他们可能下不了决心转到性能更优良,价格更便宜,但不兼容的新产品。

但是对于提品的厂商来说,消费者较高的转移成本却提供了获取长期利润的绝好机会。因此当存在高转移成本时,厂商对用户的争夺将非常激烈。后者一旦被锁定,就成为厂商的重要利润来源。厂商甚至会不惜以成本价甚至更低的价格销售产品,然后从互补品的销售中赚取利润。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购买一台相当不错的喷墨打印机只需要600多元,但是几个月后却发现更换一个墨盒要花200多元。实际情况是,并不是因为墨盒太贵,而是因为打印机太便宜了。而打印机之所以能卖得如此便宜,正是因为墨盒卖得贵。我们注意到,各品牌的打印机使用的墨盒都是不能通用的,所以用户将被迫建立起对各自品牌的忠诚。根据《商业周刊》的报道,惠普公司的打印机事业部在24亿美元销售额基础上获得了5亿美元的利润,而其他事业部在92亿美元销售基础上损失了1亿美元。其中墨盒销售的利润率更是达到了50%(Roman[2001])。锁定是信息产业中的常见战略,许多厂商在提品之前就充分考虑到如何实现对用户的锁定并在以后不断予以加强。

四、标准控制带来的合作伙伴锁定和竞争者抑制

前面提到,许多信息产品只有与其他产品相互配合才能发挥作用。这种相互配合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形式。

纵向配合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信息产品通常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技术含量高,通常不能由单家生产商提供,必须由具有不同技术优势的厂商合作生产。为了让各种产品能够协同工作,就必须制定各产品间的接口标准。如果厂商的技术实力足够强大,对标准的控制足够稳固,那么他们有可能会向纵向的互补产品生产商发起挑战,将产品线延伸到数类信息产品,开展“纵向竞争”。

横向配合通常是可相互替代产品的生产商开放标准,建立联盟,进行合作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扩大网络效应,或者相互提供专利,以推出可以上市的产品。当然,替代产品生产商也可以选择垄断,开展“横向竞争”,利用手中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来限制竞争者生产兼容产品,或者阻挠竞争者建立联盟,以确保自己在市场中的份额。

毫无疑问,如果由独家厂商控制标准,则该厂商可以借此抑制对手的竞争,从中获得垄断利润。那么厂商合作制定标准究竟是促进了竞争,使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下降,还是抑制了竞争,帮助标准制定团体中的厂商抵御外部厂商的进攻呢?要研究这个问题可以首先考虑在不存在合作制定标准的情况下市场将如何演化。一种可能性是多种相互不兼容的产品在市场上并存,且势均力敌,这显然会使用户无所适从,造成效率的损失;另一种可能是在没有合作的情况下,市场中最后只存在一种统一的产品(即事实标准)在前一种情况下,标准的制定将消除市场的混乱状况,帮助各厂商的产品被用户接受;即使是在后一种情况下,如果最初建立了行业标准,仍将带来显著的效率提高,使各厂商从中受惠。原因在于,合作制定标准可以帮助防止竞争对手设计出不同的产品;合作可以防止在最终的事实标准出现前的标准大战;合作可以帮助实力较弱的厂商各自提供符合行业标准的产品,而标准大战将导致最终由一家实力最强的企业生产提供其独有的产品。

因此,合作制定标准可以避免在标准大战中自始至终的竞争,而把更激烈的竞争推迟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后期。也就是说,合作标准可以削弱在近期的、某些领域内的竞争,同时加剧将来的、在其他领域内的竞争。然而,无论是由单一厂商垄断标准,还是由多家厂商合作制定标准,最终它总是被掌握在最有实力的企业手中。可以说,没有标准就没有信息产业,谁控制了标准,谁就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了主动。

第2篇

一、供给角度:边际成本递减

经济学家布赖恩·阿瑟区分了适应两种不同报酬规律的经济世界一种是马歇尔的报酬递减的经济世界,一种是存在于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报酬递增的经济世界。他认为,这两种有着不同运作规律的经济世界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为补充。传统经济受资源稀缺性制约,成本曲线下降到一定点又呈上升趋势。而在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中,多数产品的开发、研制、促销均需要大量初期投入,但是一旦投放市场并被消费者接受,随着产量扩大,边际成本趋于下降。因此,信息产业的边际成本递减成为一个不同于马歇尔经济学中重要定律的经济特征”,。从供给角度来说,促成信息产业中边际成本递减的因素主要有

首先,信息产业中知识资源具有累积性。信息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于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人脑智力资源的开发,而不是大规模物质资源的消耗。另外,在信息产业中,软件业的发展将逐渐上升并超过硬件制造业。这与传统的农业和工业是完全不同的。工业发展依赖大规模地开发物质资源,使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炭等矿藏资源日益减少,以致20世纪70年代终于爆发了所谓的“能源危机”。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仅不会带来这样的问题,反而降低了物质资源的消耗。由于知识生产的特点,新投入的知识在水平上会超过原有的知识,知识增加的结果是边际成本递减。

其次,信息产业中的学习效应突出。学习在信息产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用知识优势代替了物质优势。在传统制造业中,生产技术发展得已经非常成熟,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用“显性的”规则固定下来,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品。而在信息产业中,生产技术的发展仍在探索之中,人力资源、技术能力是一个企业最可宝贵的财富,学习效应成为先入市场企业显著的竞争优势。学习速度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加快,工人、经理人员、销售人员和消费者都会将已得到的经验用于制造越来越好的产品,某些改进可能是质量上的提高,某些可能用于降低成本,还有一些则是了解了消费者真正需要。有许多方式可以改善生产、市场营销、维护与服务,所有这些结合起来决定了学习速度。学习如何降低成本,进而如何降低价格,成为企业间竞争的重要方面。因为成本降得越快,价格也能降得越快,低价格引起销售量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则意味着市场份额的扩大。

最后,信息技术产品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固定成本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信息技术产品必须达到最低的投资限额,才能实现产业化并立足于市场。进入信息产业存在一个基本的所需资本数量级。如进入个人计算机、磁盘驱动器制造业,大约需要1000万~1亿美元的投入;而进行大规模的企业电话系统生产,则需要1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实力。同时,大多数信息技术产品具有低边际成本的特征。耗资千万美元的巨片,刻一张光盘拷贝不到1美元。可见,一旦信息技术产品达到所需的市场规模,再增加产量所增加的制造、销售和支持的成本将大大低于传统产品。

二、需求解度:网络效应

在相关文献中,网络效应被定义为一个用户消费一种产品所获得的效用随着使用该产品用户人数的增加而增加。法雷尔和沙劳纳把这一定义扩大到了购买兼容产品的情况。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网络效应是指当采取相同行动行为人的人数增加时该行动产生的净价值增量”,。在Internet中,网络效应具体表现为“梅特卡夫法则”。该法则认为,Internet的价值与连接到该网络上的人数的平方成正比。在这一定义中,“网络”无论是物理的,还是虚拟的,都由以共同技术标准为基础的产品用户和供应者构成。

网络效应这一概念实际上揭示了用户数量与产品价值之间的正反馈关系随着购买和使用同一种产品用户人数增加(即网络扩大),该产品的价值上升,反过来,产品价值的上升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用户(网络进一步扩大)。因此,有的学者如夏皮罗和瓦里安把网络效应概括为需求方规模经济,需求规模越大,产品价值越高(而供应方规模经济则是:供应规模越大,产品成本越小)。具有这种正反馈的产品“网络”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有形链路(如电缆)或无形链路(如用户界面或合同)把互补的组件或用户连接起来。

网络效应形成主要有3个原因:第一,前文提及的信息技术产品特殊的成本结构是网络效应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大部分信息技术产品需要大量的前期研究开发投入。这意味着生产第一件产品的成本非常昂贵,然而生产此后的产品的成本(有的为复制成本)则非常低。因此,信息技术产品的边际成本不断下降。结果,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平均成本下降;随着市场规模扩大,收益增加。第二,消费者预期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当更多的消费者使用同一产品,才能使这种产品被更充分地利用,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加入。在竞争初期,两个或几个竞争对手在市场中势均力敌,由于种种原因决定的消费者预期在此时将起关键作用。符合消费者预期、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厂家会成为市场的最后赢家。第三,下文将要讨论的信息技术标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技术含量高的信息技术产品多是相互作用的技术群的一部分,没有标准就难以竞争,难以生存。因而彼此间的兼容性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在某一类产品甚至不同类产品间确立标准,而标准的确立又要求一定的用户规模和市场力量。这种必要性与网络效应的产生便相互促进和影响。

供给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水平轴的直线,其高度为生产商的边际成本,也是厂商能够承受的价格下限。需求曲线为峰形曲线,它反映随着产品用户群规模的变化,新用户相应愿意承担的价格,即边际支付意愿。该曲线前半段的上升来自于网络效应带来的用户边际支付意愿的上升;后半段曲线下降则是由于信息技术产品在上市之后竞争逐渐加剧,同时产品内含的技术逐渐成熟、过时,因此用户的边际支付意愿最终也将下降。

三、高转移成本:用户锁定

信息技术产品多处于某个系统中,单件产品只有与其他产品相互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用户在购买了某件产品之后,通常还要购买配套的硬件和软件,并且学习产品的使用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此时,一旦用户向某种特定的系统中投入各种补充和耐用的资产时,就会产生锁定。锁定程度的高低与早期的投入即转移成本有关。投入越多,则锁定程度越高。从长期来看,新技术取代旧技术、老产品升级到新产品是必然趋势。但是何时升级,升级到哪一代产品的决定权在用户手中。在老系统还能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如果采用新系统带来的价值增量不能抵消转移成本,那么用户将会继续观望等待。但更新信息系统的转移成本通常是惊人的。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改变软件环境代价十分昂贵。一项研究表明,像SAP这样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安装成本是软件购买成本的11倍。其他的成本还包括基础设施升级、咨询、重新培训等等费用。如此巨大的转移成本使得频繁改变产品供应商几乎不可能。一旦企业的信息管理人员因此推迟更新,那么既而购买的补充产品将使其“越陷越深”,这对于用户非常不利。而对于提供信息技术产品的厂商来说,消费者较高的转移成本却提供了获取长期利润的机会。因此,当存在高转移成本时,厂商对用户的争夺将非常激烈。后者一旦被锁定,就成为厂商的重要利润来源。厂商甚至会不惜以成本价甚至更低的价格销售产品,然后从互补产品的销售中赚取利润。

四、市场竞争优势:控制标准

在传统产业领域,技术更迭缓慢,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主要是为了保证产品的互换性和通用性,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分离。而对于信息产业来说,经济效益更多地取决于信息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信息技术标准逐渐成为专利技术追求的最高体现形式,在国外出现一种新的理念: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专利,超一流企业卖标准。典型例子是美国高通公司,由于它在CDMA领域拥有1400多项专利,并使相关的标准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国际标准,现在这家公司如日中天。可见,虽然企业在技术、产品、价格等诸方面可以大做文章,但决定竞争胜负的制高点还是标准。那些一流的信息技术企业就是一批能够创造和制定信息技术标准或规则,让别人去追随、去遵循的世界级领先企业,它们通过创造和运用标准或规则获得超额利润。

第3篇

在我国,对电子信息产业战略地位的认识是一个逐渐调整、深化的过程。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信息化浪潮、“新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使得我们认真思考对于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如何把握信息化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在结合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处理、协调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提升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一系列问题涉及的内容都关乎新世纪的国家竞争战略和工业化道路,其中最难把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与信息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发挥信息产业的体系性效应解决工业化中期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如何借助信息化走出一条超越传统工业化模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意味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与处在后工业社会的国家有根本区别,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阶段性”特征;二是更应注重发挥信息产业对整个工业结构升级的体系性效应。所谓“阶段性”特征就是要从我国的现实基础出发,立足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眼于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使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体现出逐“阶段”升级的轨迹。这就需要对信息产业的当前地位与现实作用做出客观评价,发现主要矛盾,这也是我们制定今后一段时间阶段性目标和政策的基础。

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当前地位和现实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电子信息产业较长时期的持续高增长,使得产业规模总量快速扩张,从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呈现出持续性和规模性的特征。近十多年来,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2-3倍于GDP的速度增长,从1989年到2001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和出口额年均增长分别为29%、27%、24%和30%;产业的长期高速增长使其规模总量快速增加,通信、电子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89年的1.4%提高到2001年的4.2%。

二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体系性效应逐渐体现出来,对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和渗透作用逐步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并不仅仅在于该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总量规模,更多的体现在对经济结构升级以及对其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系统效应,这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对这一问题进行测度,并据此评价电子信息产业的体系性效应,目前还缺少必需的数据和分析工具(这也是一个国际上普遍面临的问题),但可从如下两个方面予以说明:其一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结构,到2002年上半年,投资类、消费类、基础类三大类产品的产值比例为50:30:20,而1989年的相应比例为16:53:31,这一产品结构的重大变化,尤其是投资类产品(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产品为主)占据了一半,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了信息产品的应用加速渗透到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而不是以往依靠电视机等家电产品来维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其二是信息化应用项目的实施,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到2001年,先后实施了12000个信息化项目,仅项目投入的资金达到200多亿元。2002年上半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总采购额达到154.9亿元,政府信息化对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是出现了其他国家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少有的现象,即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远远超过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我们观察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轨迹,不难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在加工组装环节我国表现出了比较强而明显的比较优势,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正在形成向我国一些地区集中的趋势;其二是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逐渐明显,不仅表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我国的进入和布局,更为重要的是,自主原创技术的局部突破(如TDCDMA标准)和一些创新型高技术公司的活跃与成长。电子信息产品的全球制造优势(目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和加工组装环节),以及正在逐步提升的面向生产和中低端产品的研发能力,是我国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两大特点,由此形成了我国虽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但产业结构却出现高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独特现象。

上述的当前地位和现实作用,表明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升级以及提高国家竞争力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有着进一步巩固、壮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现实基础,电子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战略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释放。

二、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已表现出以下的基本特征:

1、我国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大国

198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九位,1996年排名世界第五位,1999年,排名上升至世界第三,总量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量规模国际地位持续稳步提升,已步入电子信息产品世界制造大国的行列,而且提升的趋势还在持续,很快可以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产品门类相对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彩电、微波炉、视盘机、收录放机、电话机、扬声器、磁性材料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有些产品占有全球较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形成比较强的产业配套基础。

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以独到的优势初步确立了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发展的显著变化之一是产业分工方式的改变,即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产业链纵向分工方式的形成和高度细分化,以及由此推动的新一轮产业的国家间转移,并呈现出两个重要特征:其一是此轮产业转移伴随着新的产业分工方式的出现——产业链纵向的高度分工化,即加工、组装、制造等相对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环节由发达国家转移出去,形成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布局其产业链,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与研发、设计、品牌等环节空间分离的格局;其二是一些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低成本发展中国家,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从而对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带来了参与新一轮全球分工的机会。就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而言,凭借着市场需求巨大、低成本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智力资源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等综合成本优势,获得了此轮产业转移的有利地位,已初步确立了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电子信息产品的加工制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及其大出大进国际循环的格局初步形成。

如果我们将观察问题的视角放在加工制造优势的形成过程,也可以从中清楚地发现结构升级的明显步伐,产品结构由过去以家电类低端产品为主,调整到基础类、投资类产品的占有合理的比例,尤其在关键元器件——集成电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据粗略预计,“十五”期间,全国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的投资可达100亿美元,相当于前30年投资总额的三倍,其中外资占了一半以上的份额。

3、产业聚集已经出现,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信息产业基地

产业的区域聚集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美国的硅谷、英国的苏格兰科技区、印度的班加罗尔、台北的新竹科技工业园区、法国的昂蒂布、芬兰的赫尔辛基、以色列的特拉维夫,都是集群式创新的成功典范。产业发展的区域聚集化是出于提高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有利要素流动、共享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多重目的,从而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信息产业基地。在这些产业聚集区内,形成了主机企业和多级零部件供应企业分工高度细化的产业分工方式,尤其是形成了能够实现即时供应、交易成本较低的产业配套能力,使得区内企业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这些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也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使其具有很高的国际化程度,一些产业基地成为了某些电子信息产品的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就此意义而言,这些信息产业基地正逐步发展成为影响全球市场的重要的世界生产制造基地。

第4篇

[关键词]信息内容产业 创意产业 文化

一、信息内容产业的概念

根据国外学者的观点,信息产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以数字内容、网络内容为标志的信息内容产业,它负责提供信息内容,并把内容作为商品。二是以数字通信、网络通信为代表的信息通信产业,它负责传输信息内容,并把传输作为商品。经过重新定义的信息产业就是以IT(信息技术)产业为基础、以IS(信息服务)产业为保障的信息内容(IC)产业。由此可见,信息内容产业已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8年世界经合组织在专题报告《作为新增长产业的内容》中将其界定为:“由主导生产内容的信息和娱乐业所提供的新型服务产业。包括出版印刷、音乐、电影、广播和影视传播等行业。” 国内学者的界定是:信息内容产业是进行信息的生产和营销的产业,是通过信息的生产、交换、流通和销售来获取资本增值和利润效益的产业。”

澳大利亚将信息内容产业称为创意性内容产业,其所包含的所谓数字内容与应用需展现信息交流的特色,内容本身需全部或部分具有知识产权,或呈现为数字化的产品。 创意产业则直接针对知识创新带来的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它多以分散的状态存在于各行各业中,强调的是人的创造力对经济的贡献,更具有动态的游离性和复合性。除了普遍存在于文化产业中,创意产业也渗透到了其他产业或行业。

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及文化产业的并不多,因为它们的创意产业已指代或包含了文化产业。例如,凯夫斯对创意产业给出的定义就是:“创意产业是提供我们宽范地与文化的、艺术的或仅仅是娱乐的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它们包含书刊出版、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录音制品、电影电视,甚至时尚、玩具和游戏。”在我国,信息内容产业又称为文化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

二、信息内容产业的文化特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又是创意经济的时代。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发展创意经济。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正因为此,才有了文学创作、艺术创作的概念。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提升生活品质,而创造性则是文化的真正精神,更加可以激发人们革新生产方式和经济理念,甚至革新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理念,从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更新发展,闯出一条经济与文化、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崭新道路;正因为此,才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题为《我们创造力的多样性》的世界文化发展报告。新的世纪,应当是创意世纪;从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到创意经济的乘势崛起直到创意社会的应运而生,正在为我们的世纪带来新的文化视野。当代中国应当是创意中国;从中国制作到中国创作,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正在为当代中国带来新的精神面貌。

1.文化产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文化产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集中表现在:推动知识经济和经济现代化,提升产业结构水平;推进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消耗;促进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扩大全球的经济不平等;影响世界经济的秩序和格局。

广义的文化既是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方式,又是改造世界的成果;既表现为有形的物质载体,又表现为精神和内在的心态。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有的是有形的,有具体的事物作为文化的载体,有的是无形的属于精神方面的,如科学、艺术、审美观、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等。物质与精神相互联系,精神的创造通过具体的事物得以表现。人是社会动物,是指人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塑造人的功效。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文化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但不同国家文化的先进性是不同的,它们的国际影响和世界市场不同,市场价值的大小也不同,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不仅产生财富和就业,而且传播价值观、思想和知识。强势文化和全球市场的结合,将会产生文化产业的世界强国。这些文化产业强国,不仅占领了全球文化市场的大片领域,获取高额利润,而且将自己的强势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影响世界未来的走向。在21世纪,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文化产业的世界强国将影响整个世界,影响人类的生活、知识和观念。

我国的文化产业是建构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内容产业中文化资源形态之上的,并努力去获得世界认同和接受。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 、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既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精神底蕴 ,也是民族发展的新型资源形态 。因此 ,文化产业资源形态,首先是满足本国本民族的精神消费需求 ,这里 ,就有着无限的市场和发展空间。现代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形态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内容产业。

2. 软实力是国家竞争力的保证

从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看,软竞争力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所在。我国的硬竞争力表现出很高的水平,如我国的经济实力一直保持在最强的国际竞争力队伍之中,最为突出的是增长速度世界最快。但是,在软竞争力方面,我国却呈现出弱势,如市场竞争效率、法制环境、金融效率、企业管理结构和能力、健康与环境基础、教育基础和能力等。这些方面直接影响我国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影响到竞争力排名。发展信息内容产业可以广泛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增强我国的 “ 软实力” 。发展中国信息内容产业的过程就是一个传播中华文化和价值观的过程,是一个增强中国 “ 软实力”的过程。

3. 信息内容产业能展示本国文化的认同性

信息内容产业 ,是一个高度依赖文化内容资源的产业 ,它的繁荣与发展是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占有和开发的 基础上。信息内容产业的发展 ,改变着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 ,将不可避免的加剧欧美强势文化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冲击 如果不采取发展本土信息 内容产业的政策 ,就不能维护本国文化认同性 ,这实际是一个问题 。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纷纷制定了信息内容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 略。因此,我们要借助本土优势,结合我国的文化艺术特点,联合文化界人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内容产业,即运用数字载体的 特点, 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更丰富的表现力。创新是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源动力,要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牢牢把握本土文化市场,逐步实现 “走出去”。信息内容产业以强力的发展支持了新经济的复苏 ,为 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应营造着良好的竞争环境。 同样 ,中国的文化资源不再为中国文化产业所独有 ,国际化的生产 方式使传统上对物质资源的争夺转变为对文化资源的争 夺。文化生态是人们生存的文化环境 、文化行为和文化成 果的总和 ,是一个比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信息内容产业重塑文化产业的资源形态重要标志是民族精神的新发展。信息内容产业是由强大的民族传统文化作后盾的。

4.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区别

其实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现在没有很大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分清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本质区别。文化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和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所有产品按大众需求统一生产,依照资本力量按市场规律自发成长。而创意产业是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和才干,通过知识产权自由生成及利用的产业,具有全球化、多样化及地方风格。创意是在对文化进行深层挖掘后的升华,对文化修改后形成的一种更加优质的文化,是一种符合时展的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具有高智能化、高附加值且具有强融合性特征,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信息资源产业 产业特征 商业模式 信息资源规模 核心开发工具 顾客价值主张

[分类号]C936

在网络通讯技术普及应用的催动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正在成为产业创新的热土,数字形态信息的制造、应用正在创造着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新型信息产业形态不断涌现。早在2004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2004年34号文件)这一政策性文件提出了“发展壮大信息资源产业”的信息资源产业政策概念,开启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阶段。但时至今日,我们对信息资源产业基本特征、产业发展规律的理论研究并不充分,对信息资源产业的内涵外延、产业边界和产业模式等内容也远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因此,研究信息资源产业的基本特征,阐释产业模式中包含的基本要素,对认识信息资源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至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的产业政策具有基础性的指导意义。

1 信息资源产业的基本特征

1.1 信息资源产业分类

信息资源产业的创新发展呈现出多种多样的产业形态,如以文化信息开发利用为诉求的产业称为文化创意产业;而不同的数字信息开发利用活动根据开发的侧重不同,被冠以不同的产业名称,例如数字内容产业、动漫产业等。在某些专业领域信息开发利用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产业发展形态:地理空间信息的开发利用日益成为欧美发达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专利、知识产权文献构成的信息开发应用发展前景广阔;出版、新闻素材、科研论文、商业信息、财经数据库、行业信息、文化素材、实用技术、网络教育等领域都正在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传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构,如政府机构、图书馆、公共档案馆、博物馆和各类文献中心、信息中心,尽管存在着信息产权、公共服务性质等障碍,也都借助网络、数字技术积极地向产业形态延伸。在网络世界发展最快、扩展最为迅猛的信息产业形态属于信息资源服务业,如信息搜索服务、各类性质的门户网站。在这些领域,由于产业依赖的资源没有边界,服务对象也没有限制,只要盈利模式具有价值,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业形态。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关于信息资源产业的慨念、产业边界和产业形态日前并不是很清晰。信息资源产业有时被混同在“信息业”之中,有时被分类在“信息服务业”之下,有时又被表述为“数字内容产业”,或者被等同于“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家统计局2004年颁布的《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中,“信息资源产业”未被清晰界定,只在“其他信息相关服务”类目下列出“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新闻出版业”、“图书馆与档案馆”三个与信息内容相关的子类。

在国际上,信息资源产业边界也没有得到正规文件的界定。在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中比较了联合国“信息业、“信息和通讯技术”的产业分类情况,除新闻、出版、档案馆、图书馆等分类同样作为信息服务类别外,只有“数据处理”、“数据库活动”等细目与信息内容相关。

200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修订的《北美产业分类系统》(简称NAICS)中,将信息业扩展为出版、电影和录音、广播、网络出版和广播、通信以及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搜索门户、数据处理服务等7个子类。其中包容了信息服务产业,在技术方式上跨越了传统手段和现代手段,但并没有明确地界定信息资源产业边界。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产业实践领域还是在产业政策范畴,信息资源产业都没有成为界定明确的产业类别,这一方面归因于信息资源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可能更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对信息资源产业这一新型产业形态的特征属性研究的严重不足。

1.2 信息资源的产业价值转化与产业特征

与传统产业主要以物质材料为加工对象和最终产品形态不同,信息资源产业的加工处理对象和成果形态主要是信息形态的。但是,信息资源产品和服务往往又以一定的物质形态作为载体,特别是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后,信息技术及其产品成为信息资源主要的加工处理工具、产品与服务的主要载体形式,其产业价值的大小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工具的适用性,以至于信息资源自身的价值往往成为技术形态的附加物,信息资源产业分类边界容易被技术模糊化,概念常常被技术支撑物或技术方式所取代。“数据库服务业”、“数据处理业”、“搜索引擎服务”或“数字内容产业”等技术特征明显的产业分类标识模糊了信息资源产业的信息资源特征。

信息资源构成中绝大部分是伴随着社会经济活动而产生的衍生物。从信息产生价值的特性而言,信息具有“第一次价值”和“第二次价值”。所谓“第一次价值”是指信息在产生它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的直接价值。所谓“第二次价值”是指信息作为一种资源而具有的价值。从“第一次价值”到“第二次价值”必须经过再处理、再组织过程,经由对信息的高度聚合,形成信息资源产业基础。这一过程成为信息资源产业的必要条件,也是信息资源产业区别于其他信息产业或信息技术产业的基本产业特征。形成信息资源产业基础的过程,需要巨大的投入,在成本构成中机会成本和知识产权成本所占比重比较高,成为影响信息资源产业规模扩张、快速发展的结构。而传统上具备信息资源高度聚集条件的机构,大多数属实规信息“第一次价值”的辅助机构,如档案馆等。这些机构由于机构性质所限,信息资源再开发的驱动力明显不足,向产业化转型过程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制度障碍,产业化体现得很不充分。信息资源产业的主要特征足以信息资源形成产业规模,或者说是以规模信息资源为基础建立相应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商业活动。信息资源的聚集存在巨大资本投入的障碍,已经具备信息资源规模条件的机构又存在着产业制度障碍,导致信息资源产业的商业模式发展得并不成熟,还不足以形成成各种产业分类体系对信息资源产业的明确表述、准确定位和分类界定,使信息资源产业或以传统的信息资源机构为实体而产业特性不显著;或被信息技术相关产业所替代,信息资源价值的产业特征不够凸显;或被纳入信息服务业,信息资源开发特性不够突出。

信息资源产业在产业规范上究竟如何分类,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信息资源产业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链、盈利模式以及适合信息资源产业的商业模式是否能清晰描述,对构成产业形态的基本要素是否能准确予以界定,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需要通过研究信息资源产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以揭示产业内涵,进而把握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规律。

2 信息资源产业模式三要素

传统的产业一般是基于行业概念的,信息资源产

业则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建立起来的新型产业形态,更强调商业模式概念。以新的商业要素构成适应新环境的商业模式,或者旧有的商业要素与新型商业要素有机结合,构成适应新型环境的商业模式。新的商业模式中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并不是新鲜事物,新的地方在于商业规则和假设,这些规则和假设对产业具有规定性的作用,开拓出产业创造价值的空间。

笔者认为,在信息时代信息资源产业的商业模式中有三项要素是核心要素:①信息资源的规模效应;②核心开发利用工具;③顾客价值主张。

2.1 信息资源的规模效应

无论是在哪个行业中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信息资源产业,最为重要的商业模式要素是形成信息资源规模。只有构建起相当规模的信息资源,才能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规模效用,形成信息资源产业的独特竞争优势。特别是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背景的产业发展格局下,只有整合一定规模的信息资源,才能构筑起产业竞争的门槛,扩大领域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增强市场对优质信息的需求强度,利用产权保护等手段使信息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只有形成信息资源的规模聚集,才能产生信息资源的规模效应,依靠丰富的信息资源来开发或匹配出各种适宜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只有形成了信息资源的聚集,才能具有选择适合商业模式时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信息资源的聚集,本质上是形成对信息资源某种程度的垄断。对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机构而言,在实现产业化过程中似乎具有一些天然的优势。但这一优势并不意味着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就具有了产业化优势。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信息资源往往是具有内部性质、首先为内部提供服务的,信息资源的运行也多数处在内部网络或内部系统,基于安全、保障与管理的需要,不能转化为产业性的资源。即使有社会化开发利用倾向,也会因为巨大的信息资源建没成本而成为转型障碍。

产业化的信息资源聚集方式,在互联网为社会技术基础的背景下,总体上更趋向开放。与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在来源上以内生性资源为主不同,现代信息资源产业多以外源性资源为主。产业资源的外源性和开放性一方面是因为网络技术为其提供了允分的条件和基础;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开放性的产业资源聚集方式使产业发展更具有经济性,使产业资源更容易获得产业资本的支持,两者以市场机制结合更利于产业的发展。同时,开放性的信息资源产业为创造商业模式提供了无限多的空间。

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可能由于法律制度、运行模式或垄断地位的局限,恰恰不容易实现产业化,或在产业化过程中面临重重阻力。因此,产业化背景下的信息资源是以产业化方式整合信息聚集而成资源。而产业化的信息资源整合,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收购兼并机构和资源,可以通过开放资源平台或渠道与资源提供者共赢的模式整合资源,也可以通过网络工具面向开放的互联网世界来整合资源,总之是在创新性商业模式驱动下形成信息资源整合。产业化的信息资源整合是以市场和消费为导向的,籍由信息资源规模化产生规模效应,借助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核心开发利用工具开拓市场白地。同时,只有产业化的信息资源整合,才有平衡收益/成本、创造利润的巨大驱动力,使得信息资源能尽快转化为商业价值。

以现代信息资源产业的盖蒂图像公司为例,该公司于1995年成立,在成立之初利用20世纪90年代经济不景气、图档来源低价的机会,凭借着资本来源充分,大肆收购美国的图片商和新闻社,形成其图像信息资源产业规模,截至2003年5月已经聚集起7000万张电子图片档以及总长度超过3万小时的视频档。盖蒂图像公司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聚集信息资源:①收购各类拥有图片资源的图片商和新闻社;②除了公司自己的专业摄影师外还与全世界超过2 500位的专业摄影师签订合同,获取图片文档;③公司外部的摄影师、记者、电影拍摄者甚至是非职业的摄影爱好者都可以与公司签订协议,把自己的作品放在相应的网站上进行销售,并在协议中规定两者如何分享销售所得。此外,盖蒂图像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融资也为其形成信息资源规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虽然初期有创始人马克・盖芾的石油家族的资金支持,但1996年起就在纳斯达克市场以普通股在场外交易所交易,2002年11月5日起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为公司实现信息资源聚集提供了保证。信息资源的聚集,使得盖蒂图像公司具有了资源规模效应,2005年占领了图片市场25%强的市场份额。同时,信息资源的聚集也为盖蒂图像公司建立不同的营销模式、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客户需求奠定了条件,既有大量的小规模零售交易,也有注册会员服务,向其他网站发放许可证以及与图像资料交易相关的附加服务;客户群体既有创意工作者,也有编辑出版业和其他商业客户。

2.2 信息资源的核心开发工具

在新型信息资源产业模式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企业必须具有独具产业特色的核心开发利用工具。产业化优势的形成,有赖于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配置适宜的核心开发利用工具,在信息资源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空间上开疆扩土。信息资源的产品和服务一般是无形的东西,需要借助于某种载体来记录、表现、存储、流通和消费。因此,在信息资源产业中,需要一个工具媒介将信息资源价值送达到市场和客户,转化为客户可消费的形态。

核心开发利用工具可以是物质形态的产品,可以是信息处置和管理的软件系统,也可以是知识产权管理工具或商业营销规则。这个核心开发利用工具常常是上述多种方式、形态的组合物,是一整套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具组合起来的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如百度、谷歌等信息资源搜索服务提供商以搜索引擎作为核心工具,以开放的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为对象,为客户提供信息资源的定位服务或各种类型的信息精化服务。搜索引擎既是强有力的信息资源定位、精化服务的工具,也是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手段。

谷歌以其强大的搜索引擎为核心工具,在2004年把纽约公共图书馆以及哈佛、斯坦福、密歇根、牛津4所大学的馆藏著作转化成为电子文件,放到网上供人免费搜索和阅读。2005年,谷歌提供服务器让网络客户自己的视频内容或影片并开展多媒体内容的交易,同时它向多家电视广播公司展示它的搜索新技术,希望同这些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视频网络数据库开发一种新型商业模式。谷歌还提供地图本地化搜索服务、谷歌地球搜索服务、关键词关联性搜索服务等。正如谷歌的技术主管卡瑞・赛维尔斯坦表述的“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一台计算机有某种知识能力,它应该就像图书馆员那样”。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10年谷歌推出“人体扫描浏览器”,可以让人在Web上浏览人体解剖的三维画面,并为将来利用相关信息资源开展专业和非专业的医学应用提供了关键手段。

盖芾图像公司的核心开发利用工具是其一整套的营销渠道和模式,包括网络零售方式、注册会员服务、

许可证授权以及附加服务。

创造商业模式奇迹的苹果公司(Apple)的iPod加iTunes组合则是信息资源与核心工具相互配合非常成功的案例。iTunes通过互联网提供低利润、消耗性的音乐信息资源,以确保iPod的销售带来高差价、高利润。

核心开发利用工具对形成信息资源产业的商业模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代比较成功的信息资源企业都是以其独具特性的核心开发利用工具开创商业模式、取得产业竞争优势的。甚至可以说,核心开发利用工具是信息资源产业化的第一要素。

2.3 信息资源客户价值主张

客户价值主张的概念是哈佛商学院教授李维特首先提出的:顾客要的其实不是产品,他们是运用这些产品来完成某个工作。理解和挖掘客户价值主张对每个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在信息资源产业模式中具有特别的意义。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常常是开发利用信息的“第二次价值”,它对整合哪些信息资源、以何种方式整合、整合到何种程度具有基本的引导作用,对创造性地开发具有独特价值的核心工具,以独特的方式向客户传递信息资源价值,创造适宜的商业模式,形成独特产业价值链具有先导作用。

信息资源涉及和广泛分布于社会经济的所有领域,能不能构成信息资源产业关键取决于人们对具有充分广度和层次的客户价值主张的挖掘和把握。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消费信息资源产品和服务,无论是机构客户还是个体客户,重要的是能真正挖掘出客户生活、工作中的真实需求、消费主张,并且能在需求的广度和层次上有创造性地构建客户的价值主张。机构客户的价值主张中对专业信息、信息质量、信息时效的要求仍然比较突出;而在个体客户中,信息资源产业一个标志性的趋势是功能主义的产品和服务在逐渐弱化,体验主义的客户价值主张日益成为主流。苹果公司的iPod加iTunes组合模式就是信息资源产业界实践新型客户价值主张的最佳模板。

客户价值主张是推动信息资源产业价值链不断创新完善的基本动力。客户价值主张不仅可以转化为完善信息资源结构的主要依据,更是发展核心开发利用工具体系、精化信息服务产品的催化剂。谷歌的搜索引擎没有停留在对信息的定位和检索,不断精化其核心工具体系延长产业价值链是谷歌能在产业内保持领先的重要条件。例如,如基于谷歌图书数字化计划的“词频统计”,使用户可以从其统计图表中搜索任何一个词的变化过程,以此可以看出社会和文化的变化。再如,通过谷歌地球与过去25年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的结合,为研究者和普通读者获得世界各地的“全球变化”趋势卫星图像,进行如沙漠化、土地变化等趋势分析。“人体扫描浏览器”的推出也是在一个具体的领域精化信息应用的范例。谷歌成功之处还存于其对客户价值主张的挖掘方式构成的创新商业模式,即只要是有价值的客户价值主张,谷歌就会去开发,放在网络上免费让人们使用,不断发现该主张的盈利可能性,谷歌地球、Gmail、文字处理、电子表格、Talk等产品都是如此,在开放免费的应用环境中发掘客户价值主张的盈利可能性,完善和延长产业价值链。

3 结语

当今的产业环境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信息资源产业也正从传统产业形态向新兴产业形态蜕变。产业边界不够清晰,正是一个产业正经历激烈蜕变过程的表征。小文从信息资源产业各种发展模式中提取出信息资源的规模效应、核心开发利用工具和顾客价值主张三个核心要素来概括描述信息资源产业的基本特征,力求能揭示信息资源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为界定信息资源产业边界提供参考,也为认识信息资源产业发展规律提供理论支持,以推动我国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促进形成有效的产业政策。

参考文献:

[1]围家统计局设管司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2010―12―18]http://stals.gov.en

[2]肖明芳国外信息资源产业发展启示,计算机世界报,2007-07-30(B3)

[3]Johnson M Seizing the white space: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forgmwth and renewal.Boslon:Harward Business Press.2010,

[4]李屏生,林锦鹤,林俗泰,等数位内容成功商业模式之研究――以美国数位内窬产业个案分析//“培训科技背景跨领域高级人才计划”海外培训成果发表报告,台北:“经济部”技术处,2004

[5]贺璐,盖蒂图像何以成功[2010-12-18]htq)://省略

第6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市公司 财务绩效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抢占世界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我国政府也于2009年开始提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七大产业列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表明,在赶超先进国家的过程中,其他国家的技术突破不是来自于传统产业部门,而是来自于新兴产业部门,因此,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好坏对未来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目前,还没有较全面的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财务绩效的研究,而财务绩效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最直接体现,通过分析企业财务绩效并进一步分析其成因将为找出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营状况的关键性内外因素打下基础,对企业完善自身经营策略和政府完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财务绩效的主要衡量指标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金融界、搜狐财经、中金在线、中国资本证券网、东方财富网等财经网站2013年7月所列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共501家企业),以国泰安(CSMAR)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2012年的财务绩效(排除了个别极值)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财务绩效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找出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财务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财务绩效衡量指标

衡量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主要指标包括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股东获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风险水平指标、发展能力指标,这些指标能从不同角度较为全面地衡量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本文从国泰安数据库中选取了以下常用指标的数据(指标中的B是指该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为期初值与期末值的平均值;A是指该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为期初值)。

1.盈利能力衡量指标。包括: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净利润率(B)、净资产收益率(B)、长期资本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2.发展能力衡量指标。包括:资本积累率(A)、固定资产增长率(A)、总资产增长率(A)、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A)、利润总额增长率(A)、营业利润增长率(A)、营业收入增长率(A)。

3.营运能力衡量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B)、存货周转率(B)、应付账款周转率(B)、流动资产周转率(B)、固定资产周转率(B)、总资产周转率(B)。

4.风险水平衡量指标。包括:财务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综合杠杆。

5.股东获利能力衡量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普通股获利率A(每股股息/每股市价)、普通股获利率B[(每股股息+期末股价-期初股价)/每股市价]。

6.偿债能力衡量指标。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利息保障倍数B[(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长期负债比率;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度比率、现金比率。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主要特征

(一)盈利能力的主要特征

1.多数企业盈利能力在2010年达到最大后逐年下降。总体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代表性的公司的盈利能力在2009-2012年间除新材料产业公司在2011年盈利能力达到最大外,其他行业盈利能力均在2010年达到最大后逐年下降,除生物产业每年盈利能力差别不大外,其他产业公司在2010年盈利能力达到最大后都有较大幅度下降,特别是2012年更是如此。

2.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好于大企业。2009-2012年,中小企业(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下同)的盈利能力要好于大企业(沪市和深市主板企业,下同),但多数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盈利能力在2010年后都在下降。2012年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比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幅度大,而节能环保、新材料行业中的大企业比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幅度大。

(二)发展能力的主要特征

1.多数企业利润下降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2009-2012年间,多数企业的资本积累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正数,但多数情况下,这些指标为正的企业的比例都有所下降。此外,只有少数企业(低于50%的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为正数。这表明尽管在此期间大多数企业的股东权益、资产和营业收入都在增加,但很多企业的利润却在下降,这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各产业的企业在发展,但发展速度有下降趋势。就总体均值而言,除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有增加趋势外,其他企业的多数指标都有下降趋势,这表明尽管多数企业在发展,但发展速度在下降。

3.利润结构不合理可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就总体均值而言,尽管多数产业的企业总利润在增加,但时间营业利润增长率却为负数或小于总利润增长率,这很可能表明企业来自主营业务的利润在下降或在总利润中所占比例在下降,利润结构的不合理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4.企业规模与发展能力间没有明显关系。2009-2012年,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间的各项发展能力指标各有高低,没有明显规律表明企业规模与发展能力间的关系。

(三)营运能力的主要特征

1.多数产业的营运能力有所下降。2009-2012年,虽然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除生物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外)的应付账款周转率都有所降低,但其他指标基本也在降低,这表明虽然多数产业在应付账款管理方面的效率有所提高,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以及总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则降低,综合各指标后,多数指标都显示除生物产业营运能力变化不明显外,其他行业的营运能力均有所降低。

2.大企业营运能力总体好于中小企业。总体而言,2009-2012年在绝大多数产业内,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均大于中小企业,而大企业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则大于或等于中小企业(除新材料产业外)。这表明,总体而言,大企业除在应付账款管理方面的效率比中小企业低或基本持平外,在其他方面的管理效率一般要好于中小企业,总体而言,多数指标都显示大企业的营运能力要好于小企业。

(四)风险水平的主要特征

1.各产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有升有降,但变化幅度都较小。2009-2012年,各产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有升有降,但变化幅度都较小。财务风险略有上升的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产业;略有下降的产业包括节能环保和新材料,生物产业的财务风险下降幅度相对稍大;财务风险基本保持不变的产业包括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经营风险有所上升的企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产业;经营风险变化不大的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营风险有所下降的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材料。

2.各产业总风险有升有降。2009-2012年,总风险有所上升的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略微)、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产业;总风险有所下降的产业包括节能环保(略微)、生物产业、新材料。

3.多数情况下,各产业内大企业的风险及大企业间的风险差异高于中小企业。2009-2012年,各产业内大企业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特别是总风险基本都大于中小企业,且各产业内大企业间的风险差异一般也都大于中小企业。

(五)股东获利能力的主要特征

1.就普通股获利率而言,各产业内很多企业的股东获利能力都在下降。普通股获利率B2009年最大,此后有大幅度下降,2011年达到最低,为负值,虽然2012年有所恢复,但仍远低于2009年水平。尽管各产业中大多数企业都在发放股利,且发放股利的公司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很多公司股价在下降,导致自2010年起很多股东的每股账面价值还是亏损。

2.就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而言,多数产业的股东获利能力都有所下降。各产业中绝大多数企业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均为正,但每股收益为正的公司比例则略有下降,而每股净资产为正的公司比例基本不变。总体而言,2009-2012年,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产业的每股收益在下降,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产业的每股净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涨有降,而新能源汽车的每股净资产在降,就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而言,这些产业的股东获利能力总体有所下降。但生物产业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都在增加,股东获利能力也有所增加。

3.中小企业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一般高于大企业,但大企业的普通股获利率(B)好于中小企业。总体而言,各产业内中小企业的每股净资产均高于大企业,每股收益也基本都高于大企业,但大企业的普通股获利率(B)好于中小企业,而普通股获利率(A)则与企业规模关系不明显。这很可能表明,大企业股价的负面波动要小于中小企业,从而导致就每股账面收益率而言,大企业股东获利能力好于中小企业。

(六)偿债能力的主要特征

1.总体而言,各产业的偿债能力强。

(1)各产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强。各产业资产负债率四年间变化不大,且基本都处于较适宜的水平或较低水平。其中,新材料产业的资产负债率最高(52%-57%);其次为新能源汽车产业(51%-52%)和新能源产业(48-52%);再次为高端装备制造业(44%-50%)和节能环保(43%-50%);资产负债率最低的为新一代信息产业(33%-39%)和生物产业(32%-34%)。这表明,企业的资产大大高于负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强。

各产业的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均小于1,比率较高的产业包括新能源(分别约为95%、60%、65%、63%)、高端装备制造业(分别约为86%、44%、37%、517%)、节能环保(分别为74%、49%、46%、49%)、新材料(分别约为62%、40%、19%、45%),这些产业的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均比2009年有较大下降;比率较低的产业包括生物产业(分别约为17%、10%、21%、18%)、新能源汽车(分别约为15%、30%、25%、42%)、新一代信息产业(分别约为17%、13%、19%、15%)。这表明,各产业用营运资金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强。

各产业的利息保障倍数各年均大于1,新一代信息产业利息保障倍数各年都在9-20,生物产业在9-14,新能源汽车在6-18,高端装备制造业在6-15,节能环保在7-10,新材料在6-9,新能源在5-8。这表明,各行业偿还利息等财务费用的能力很强,尽管一些产业在2010年后利息保障倍数有所下降,但仍远大于1,依然具有很强的偿债能力。

各行业的长期负债比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新能源产业为23%-25%,高端装备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为19%-21%,新材料为16%-18%,新一代信息产业为11%-15%,生物产业为6%-16%,新能源汽车为8%-12%。这表明,长期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较小,企业长期偿债压力较小。

(2)各产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各产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各年间都变化不大,且各产业用流动资产、速动资产、现金来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都较强,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其中最强的是生物产业(三个比率各年分别为2.0-2.4,1.5-1.8,0.8-1.2);其次为新一代信息产业(1.8-2.0,1.4-1.6,0.7-0.9)和高端装备制造业(1.8-2.0,1.3-1.5,0.5-0.6);再次为节能环保产业(1.4-1.8,1.0-1.4,0.4-0.8),新能源汽车产业(1.4-1.5,1.1-1.2,0.4-0.5),新能源产业(1.3-1.4,1.0-1.1,0.4-0.5)和新材料产业(1.3-1.5,0.9-1.0,0.3-0.4)。

2.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大于大企业。除生物产业外,各产业大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基本都大于中小企业,利息保障倍数基本都低于中小企业,大企业的长期负债比率各年都高于中小企业,这表明中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大于大企业。

2009-2012年间,各产业内中小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各年基本均高于大企业。这表明,中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高于大企业,但也可能说明中小企业对现金等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低于大企业。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2012年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股东获利能力、偿债能力、风险水平、发展能力的主要指标数据发现,2010年后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普通股获利能力都有所下降;各产业的风险则有升有降,但变化幅度基本都较小;各产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都较强,但这也可能说明企业对负债经营所带来的优势运用不足以及对现金等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较低。因此,总体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10年后财务绩效有所下降。

此外,除发展能力外,企业规模与其他财务绩效指标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总体而言,大企业的营运能力好于中小企业;大企业股价的负面波动很可能小于中小企业,从而导致就每股账面收益率而言,大企业股东获利能力好于中小企业,但就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而言,中小企业的股东获利能力大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好于大企业;风险水平低于大企业;长期和短期偿债能力好于大企业(当然也可能说明中小企业对负债经营的优势运用不如大企业,以及中小企业对现金等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低于大企业)。总体而言,多数指标表明各产业内中小企业的财务绩效好于大企业。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征;特征分析

作者简介:张目(1968-),男,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信用风险管理、金融工程、综合评价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0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10-02

一、引言

纵观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引起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尤其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认识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美国奥巴马政府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兴于再投资法》,推出了总额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强调可再生能源、医疗、航天航空、环境保护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欧盟将低碳经济看作“新的工业革命”,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低碳经济;日本政府颁布了《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了八个能源战略重点,并不断完善金融财政政策,鼓励新兴产业发展,侧重信息技术的应用、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低碳排放、医疗与护理、文化旅游、太阳能发电等;韩国制定了《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1]。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抓住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提出了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揽子政策措施。2012年5月30日,国务院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试图厘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及其特点,以此为其他学者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引。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

(一)战略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由于其战略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使其不仅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还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且直接最终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国家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区域性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迈克尔·波特从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角度认为,“新兴产业是新生的或者获得再生的产业,其形成的原因不一而足,比如技术创新、相对成本关系的变迁、新的需求或者其他经济的或社会的变化”[2]。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在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一旦转化为生产力之后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还具有极强的关联性,能够带动一批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共同发展,并在快速发展中逐渐成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这一概念强调其“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战略性的作用,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也有着战略性的地位。

(二)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新兴产业的典型特征,即不寻常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研发方面较低的成功率,因此在技术、市场和战略发展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3]。

1、技术的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采用的技术代表着当前国际上科技发展前沿,这也就意味着技术可能正处于研究发展的某个阶段,是尚未完全成熟或未完全取得市场应用的,因而具有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技术创新,重大技术创新在研发能否成功、研发成功时间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另外,在市场化、商业化方面能否成功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从产品在原始材料阶段到工程化与规模生产,在这其中的每一阶段都需要相当大的跨越新技术。与现行技术系统之间的不一致性也是一个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技术。不确定性还包括设计是否优越、技术上能否超过已有产品的工艺、制造成本能否达到商业化的要求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潜力如何等。风险或不确定性一般被分为可度量的及不可度量的,可度量的成为狭义风险、不可度量的成为实际风险。在本文中,我们把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归为第二类风险。

2、市场的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另一个推动力来自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由于市场存在不确定性,这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后续发展中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阻碍或风险。市场的不确定性首先会表现出,某种新技术被研发出之后,由于在设计之初市场定位不准或此时市场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时由于市场的不匹配性,导致其产品滞销进而带来高风险。其二,高新技术产品被研发出来后首要问题是激发潜在使用群,让这些潜在者最终成为使用者或客户。然而很多产品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才能最终被更多使用者或客户认可,因而辨识早期使用者或客户通常是不容易的。第三,并不是产品技术越先进就能成为产品市场的主导者获取高额利润,一项新技术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胜出,除了技术的先进性外,还要受到消费者的更新成本、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消费习惯以及市场规模和特征、企业的市场战略规划等,还可能会有一些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3、战略的不确定性。由于是新兴的产业,没有有章可循的战略发展模式,另外企业对竞争对手、市场、顾客等的特点缺乏相应了解,所以多数企业在发展初期还没有成熟的战略模式,通常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的战略策略。

(三)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一旦某项技术发明出来要投入生产,就会迅速、广泛的被他人所共享,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并且,一项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为其他成果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开辟道路。创新的人无法获得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所有好处,私人进行科技创新的意愿就会受到限制,所以,这种正外部性决定了科技创新必须有政府的支持,如需要政策性金融的扶持。

(四)创新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的结果。科学研究与发展(即R&D)投入巨大,能够迅速引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创新应用的深度发展结果和产业化平台的展示,并且,其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创新性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为高技术、高风险和高投入的战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战略性新兴产业最终发展的高度。因此,对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性中,科研院所和大学等这些研发中坚力量的研发创新能力,以及产学研、研究机构间的技术交流合作能力都十分重要,相对于其他非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新技术的渴求则显示出更高要求,对知识创新及知识转移亦有更高要求。

(五)动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需要依据外部形势变化和内部经济条件环境的变更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变化、科技日新月异等外部条件变化所带来的新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既要突出其基本特征,又要根据传统第一、二、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统筹规划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发展优先度,对处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要有针对性的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旦确定,就将成为引导外部资金投向、人才集聚及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4]。

(六)关联性。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对其相关及配套产业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且就业吸纳能力强,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5]。

战略性新兴产业同一般新兴产业一样都具有创新、高成长、高盈利的特点。但不同的是一般新兴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只能依靠自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实现经济增长,对民生、环境的贡献有限。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战略性的作用而得到政府的扶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远的。

三、结束语

当前,在危机的倒逼机制作用下,全球将进入空前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调整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不论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还是我国政府都认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新机制。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本世纪最新一轮产业、技术革新的重大机遇,立足于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和产业结构,科学规划,紧紧围绕产业结构升级这条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转型为主线、以经济社会进步为目的,深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和发展规律,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合理、积极、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广军.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02):1-9.

[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3]李晓华、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2010,(09):20-26.

[4]侯延刚.河北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1.

[5]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3):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