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7:35:10
序论:在您撰写语文教学创新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再现课文本身的感染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寓教于“文”(课文之文学性),这应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为此,我们也可以说:语文教学,“教之无‘文’,行而不远”。枯燥乏味的教学,学生不愿听,又有多少效果可言呢?让文学性回归语文教学吧。
如何才能使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呢?我认为,处于语文教学主导地位的语文教师应着重在以下两方面做文章。
一、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而要让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很难想象,一个文学素养低的语文教师也能在教学中突出文学性。
语文教师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途径,不外乎“三多”:
1.多读
就是多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名篇,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欣赏作品中的精美语言,领悟作品中的写作技巧。一句话,要像蜜蜂采花酿蜜一般多读文学佳作,以增强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
2.多写
就是多动笔,多出自己的作品,包括教学论文、文学作品等。以往,不少语文教师忽视这一点,总以为,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讲课,批改学生作业、作文,而写作则是学生的事。基于这一认识,他们写作,也仅热衷于撰写申报职称用的教学论文,倘若不是出于爱好,是不会去创作文学作品的。语文教师不创作文学作品,讲授文学作品,就难免会隔靴搔痒。所以,我觉得应该提倡:中学语文教师,既要当教学上的行家,又要当写作上的“杂家”。教学上的行家,这无须多言。写作上的“杂家”,不是说语文教师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是说他们要能写各种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写作水平没有诗人、作家高不要紧,只要会写就行。吃过梨子的人,方知梨子的滋味。语文教师有了创作经历、经验,讲授课文,才能有的放矢,也才能突出其文学性。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郭志明,平时,勤于动笔,各种文章都写过,并公开发表了诗、散文等作品,出版古诗论集、语文教学论文集30多种(含合著、主编、参编);讲课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富有文学性,深受学生欢迎。这就颇能说明问题。
3.多体验生活
就是多走出校门,到现实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把握时代的脉搏,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语文教师多体验生活,有助于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有助于文学创作,也有助于在教学中突出文学性。
二、强化教学中的创造性
过去,对语文教学,我们过于强调以本为本,即不能丝毫脱离教材、教学参考书,过于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文学性。这就束缚了语文教师的手脚,使得他们在教学中循规蹈矩,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一步,将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可想而知,如此缺乏创造性、缺乏对课文整体把握的教学,只能造成文学性、生动性的“缺席”,难以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也产生不了好的教学效果。
现在,国家教育部对语文教学大纲作了调整,强调整体感知课文,要求中学生能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学语文教师松了绑,使之在教学中发挥独创性、突出文学性变成了可能。如何强化教学中的创造性,这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我的看法是语文教师至少要做到“三新”:
1.教学理念新
这是前提条件。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教学理念不新,就不可能有教学实践中的创新之举。因此,语言教师要有敢于创新的意识,敢于对传统的已经落伍了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说“不”,并以全新的理念指导语文教学中的全方位的创新。
2.教学语言新
要在语文教学中突出文学性,创新教学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精心备课,吃透教材,使之“烂熟于心”,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才不会照搬教学参考书,才会创造出富有个性的鲜活的教学语言,告别那种“通过……,描写了……,表现了……”等程式化的教学语言,也才会突出文学性,吸引学生。在讲授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时,教学语言要尽可能优美。比如,我在讲授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在分析其“于无人处见斯人”的诗艺时,曾有如下表述:看起来,这首词似乎无一笔写人,笔笔都在绘景:月光皎洁,鹊受惊而飞离枝头;清风吹拂,蝉儿还在深夜不停歇地鸣叫;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仿佛在预言今年的丰收;七八颗星悬挂在天际,两三滴雨洒落在山前……其实,笔笔不离写人。从这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山村夏夜晴雨图中,我们不难感觉到个中夜行人――作者的存在:可以想象到他在黄沙岭上悄然而行,一路留意周围动静的情态;感受到他在这山村夏夜展望丰收年景时的惬意;体察到他因夜行久了,且遇小雨,想找“旧时茅店”休憩可又找不着的焦虑,以及经小桥过溪转弯后,在土地庙树丛旁的“旧时茅店”忽然出现时的。
3.教学方法新
繁琐的分析,一味的灌输,机械的练习等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代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突出文学性,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是一些优秀中学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拿来”,为自己所用。我们也可以自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新课程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也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那么,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语文教学应该如何进行创新教学与创造力培养呢?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应该是当前公认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当前教学的发展方向。在教学中若能运用多种信息传递的工具,无疑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本人不揣浅陋,试以个人的语文教学实践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靠的是一块黑板、一根粉笔和一张嘴来进行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激情。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索和思考方面有较大的缺陷,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要进行创新教学与创造力培养,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就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习惯了左脑思维,因为重左轻右,左右脑发展不协调,大脑潜能未能很好地挖掘出来,而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语文教学则很好地引导学生双脑并用,大脑的潜能就能得到较好开发。而多媒体教学就是把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引入课堂教学。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比之传统的教师讲课,形式更多样化,也更新颖,可以营造气氛,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画面的形象、逼真、系统且有色彩的展示出事物的变化过程,从而更有利于集中精神。我讲读《胡同文化》时,我拿出到北京旅游时拍摄的一大组相片,通过实物投影放大投影出来,并以我的现场解说,绘声绘色,令学生兴趣大增,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更透彻了。
二、观察探究,开拓新课堂,突出创新教学
语文的知识范围是无边无际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提供直观的、多彩的、生动的画面,创设情景,激趣引情,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更能充分发挥教学的效果。所以多媒体教学对于人类的文化底蕴、人文内涵都能充分体现。,不仅可以让学生听得清楚明白,还能让他们看到事物的直观形象甚至演示过程。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接受信息,大大地加快学习的速度,拓宽课堂的教学容量。这样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对祖国山河的壮美进行赞赏,这是一次审美的渗透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最好诠释。
多媒体教学的容量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容量所无法比拟的。既可以在归纳中心思想的几种方法时,综合运用了电脑演示软件相关内容、幻灯制作总结方法列举、光盘播放范例文章的伴音朗读、实物投影文章等多种电教手段,尤其是实物投影,把例文投影出来,让学生不仅清楚地看到回答题目应在哪里找,而且随着教师手中的笔在文中移动、评点、诱导,而积极思考、参与讨论,主动学习,比单纯的教师讲读效果要好多了。
三、开展活动课,情动辞发,培养创新精神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时时处处用各种手段激活学生心中探究和表达的欲望,使他们主动学习,自觉探究,培养创造能力。
关键词: 观念更新 教材创新 问题“加薪” 习作创新 课型更新
一、观念上要更新
(一)更新语文教学观。不能再一味地让学生死记课本中的习题答案、课文分析、词语解释等,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研究、探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且能独立地解决问题。要树立大语文观,不应再把学生束缚在课堂的小圈子中,而应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要鼓励学生敢于起疑,不要盲从于课本上或教师的看法,而应运用大脑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新颖性。
(二)更新学生学习观。不能用考分的高低,是否循规蹈矩等,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对于那些善于独立思考,敢想、敢于提出问题的“捣蛋鬼”,教师应给予鼓励和引导,而不应当斥他们为“异类”,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获得学习中创新的愉悦。
(三)发展质疑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质疑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创造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设疑是语文教学中师生间展开交流常用的途径,通过质疑,可以有效诱导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应是对学生思路的开拓,对学习方法的指点,切忌过早评析或越俎代庖,否则会使学生思维迟钝并产生依赖思想,限制创新思维的展开。教学课文《牛郎织女》时,就有学生提出疑问:“那条憨厚的老牛是不是也是神仙?”教师可以以此为支点,让学生展开讨论或提示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自己寻找答案,设疑解惑,加深对文章中老牛所起的作用的理解。善教者不但要善于答疑,还要善于激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不但提出浅表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更鼓励学生对不同问题提出不同意见、看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因为在这些不同的意见、看法中,常常包含难得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同学们经过质疑讨论,对文章的内涵会有更深刻的把握。
二、在教材处理上要创新
(一)解析教材的突破点要创新。从新颖的角度切入引起学生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个角度可以是文章的标题、文眼,或是文中的某一句话,如《三亚落日》,即可抓住文中的中心句“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以此启发学生,使学生领悟文章深意,尽管详细的调查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但是深入研究才能抓住事物本质。
(二)对教材的处理也要创新。应该突出文章的主要信息,使学生对课文形成一种全新的认识思路,有利于学生挖掘、创新。如教学课文《爱之链》时,可以让学生以《乔依醒来……》为题目续写课文,这样一种处理教材的方法,使得师生双方循着一条全新的思路进入教材,创造性地分析、理解了课文主旨。
三、在问题设计上要“加薪”
为了激活学生思维,改善他们的思维品质,在问题设计上应力求新颖,有效,以此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和灵活度。可以设计一系列求异性问题,培养学生“求异”的心理意识和心理品质。还可以设计一系列想象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另外可以设计诸如比较性的问题,如:“廉颇和蔺相如,你更喜欢谁?”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理解人物形象。此外可以设计争辩性的问题,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时,白骨精先后变成美貌村姑、年满八旬的老妇人、白发老公公,这三人的出场顺序能否调换?从而避免课本上对人物教条式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人物形象。
四、在作文训练上要更新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训练方式,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厌烦心理,可以采用一题多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以翻新成语、故事、格言,例如“走自己的路,也要听别人说”等,使学生以科学的怀疑态度理性地思考、分析。另外,要在评改作文的形式上有所改变,如变教师改为学生改、自评、互评,在课堂上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赏析,发现“闪光点”,找出不足之处,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使作文课堂更加生动、活跃,充满趣味性。另外适时地辅以口头表扬,一些鼓励的话语或是小礼物犒赏一下,这点滴的小小的“加薪”会让他们倍增信心。
五、在课型设计上要更新
采用新颖的课型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可以是讨论式(或辩论式),如《詹天佑》中,詹天佑为什么要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又如教学《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时,可以让学生排演一个小话剧,从中感受聂将军的宽大襟怀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领悟人物的人格魅力。事实证明,学生对这种形式非常欢迎,他们在热情的支配下,会动用聪明才智,无论是导演、演员,还是观众,对课文的理解都会比教师一味地、单纯地讲解要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可见,一种新的课型设计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几点即是对语文创新的看法,其实只要园丁们愿意努力,去创新、去发现,语文教学就能走出过去的尴尬境地,从而再次焕发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邓礼伦.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实践[D].西南大学,2008.
一、激发好奇心,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而产生创新的欲望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因此,我们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出探索的欲望来。
语文教学应当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着力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大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教《桃花源记》一文时,启发学生想象:桃花源为何消失了?让学生各抒己见。结果有几个学生想象为:桃花源的人原是一个星球上由于科技落后而被敌人击败乘机逃到地球上的一群人,他们为了科技不再落后,在渔人泄露机密时,按着电钮,打开洞门,仍就乘着电脑操作的飞机返回星球去了,所以渔人再也找不着桃花源了。这个想象既合理又新奇,显然包含着创新的因素,尤其表现在桃源人为了不再落后,勇敢地返回星球去与敌抗争谋求生存发展之道上面。类似的还有“地球的球‘长’阻止愚公移山,严厉谴责他破坏生态平衡的罪行等。”这样的授课方法,新颖恰当,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这就唤起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使学生产生了创新的欲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学习的过程,实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潜能、个性、特长,促使学生的思维在参与,求知中得到训练和培养,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二、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这本身就是创新。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用发散的眼光,立体地、多方位地审视文章的立意、题材、结构和语言,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身心健康、愉快,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学生的思维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才敢想、敢说、敢问,创新的火花才会迸发。学生能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去发现和学习新知的能力,就是一种特殊的“创造”能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创新”因素和创新条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此外,开辟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学生视野、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并非第一课堂的延伸。它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和环境氛围。学生在活动中不受教材范围、教师思维的约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如书法、演讲、阅读、作文竞赛、向报刊投稿等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天地里去培养个性,发展特长,开创未来。
三、鼓励学生质疑多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鼓励学生质疑多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却要问为什么,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说,支配了人类思想;瓦特看到壶水沸腾,把它当作问题研究,结果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仍受其利。教学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质疑多问,才能把知识彻底弄懂,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师要善于激疑、释疑,让学生把问题一个个提出来,又一个个解决。
发展智能,培养创新意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问难良好习惯。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常鼓动学生对别人的发言和思考的方法,提出质疑,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任何发明、创造、改革无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而是传统教学中,教师怕出丑,不允许学生提问题,更不允许学生提与教师的观点及教材结论相悖意见,甚至教师有时出错误学生也不敢提出来。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大胆提问题,允许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发生争论。
四、科学的评价,呵护学生创新精神
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可以引导教育向健康正确的道路前进,而错误的评价会把教育实践引向歧途。过去,许多地方和学校仅仅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造成许多学校和教师片面追求考试分数与升学率。在不少教师的眼中,具有发展潜能的往往只是考试分数高的学生,对于考试分数低的学生,教师从不寄予厚望,甚至对考试分数低的学生冷眼相待,或打入冷宫。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都放在少数所谓的学习尖子身上,而放弃绝大多数学生的教育,这种做法已经有悖于我国的教育目的,即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实践活动。另外,如果只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往往也不利于各种各样人才的培养,不符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的理念。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英萃小学62820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语文教学要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没有创新的语文教学和没有创新的挖掘与培养,语文教学将是一潭死水,没有活力,没有进步,没有意义。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这就要求教者以发展学生自主能力为中心,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敢想,即积极开动脑筋让思维运转起来;敢说,即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敢做,即勤于动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的能力。
一、精心设计,挖掘教材中培养创新的素材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素材,教师要挖掘并充分利用,把创新精神体现在教学中。先从课文中的词语着手,如“探究”、“创新”、“创造”等词语,联系生活实际,教育学生养成创新探索的好习惯。
句段的教学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象,通过人物动作和语言,想象他们的内心世界,并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创新潜能。同时利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学习人物的创新精神,例如:课文中的谢皮罗教授、怀特森先生、居里夫人等,让学生学习他们勇不言败、不断创新的精神;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千年梦圆在今朝》、《梦想的力量》等课文时,教育学生要有创新精神,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知难而进、勇于拼搏的坚强意志。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以前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内在的潜能无法展示,学生相当于考试机器。教育教学体制改革重在因材施教,因而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心理自由,创新自由,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讨论、辩论,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去创新。
创设教学环境,营造学习氛围,一段精心设计的导语,一个有趣的问题,都能在教学中充分的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我们可从课文内容中截取一些令人担心的故事情节或概括叙述人物的悲喜结局,以激起学生探求的心理,如教学《将相和》中的“负荆请罪”时,教师可这样设置悬念: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上立了大功。赵王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想当众羞辱蔺相如。可到了后来,他却到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得廉颇对蔺相如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这样一问,学生大脑中产生了悬念,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兴趣油然而生,思维就活跃起来了,会有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三、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创造
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就是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为完整的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要放下“架子”和“尊严”,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和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往往喜欢用统一的表准要求学生,过分追求统一,导致学生循规蹈矩,思维僵化,学生缩手缩脚,很难发表独特的见解,影响其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发挥,对于差生忽视了他们的闪光点。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一些独到见解,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尊重,并适时予以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创新精神。
四、引导学生放飞想象,拓展创新思维
一.开放课程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言课程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所学习的母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满耳皆汉语、满眼皆汉字,处于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新闻、学生的日常生活……凡是现实生活有的且适合语文的都可以成为语文的课程资源。关键是将语文学习引向这些资源,恰当地利用这些资源,把它们有计划、及时地引进语文教学之中,可以加强语文课程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使语文课程成为源远流长的一道活水。如学习了《火烧云》、《海上日出》、《荷花》等课文后,组织学生去感受日出日落的自然美,欣赏万亩桃园的壮美,体会河边钓鱼的乐趣,陶醉于梨园的清香……结合地方特色,开创地方课程。如带领学生慰问一些孤寡老人,写成日记、写出感受;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社会环境,调研附近河流水质污染等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实践意识。总之,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就能做到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使语文教学变得开放而充满创新活力。
二.开放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时空的创新
无论何种学科,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把获取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运用掌握的知识去发现、解决问题,去探究、发明、创造。仅靠课堂狭窄的空间是远远不够的,应注重课内向课外开放,向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时空。图书馆、运动场、游乐园、风景区、网络都是学生的大课堂,所以课前让学生预习、思考、收集资料,将教学过程向课前开放。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在时间、空间上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读,放手让学生说,只有大胆的放才能给每个学生练的机会,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要将问题带到课外、家庭和社会,做到课后开放。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时,课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看《三国演义》的电影(视),收集资料。课堂上让学生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以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课后鼓励学生研讨《三国演义》的小说或编排课本剧,在自研自编自演中使教学内容进一步升华。这样,就将课堂与课外、学校与社会连接起来,让学生有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
三.开放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能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开放式课堂教学要善于设疑,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互相质疑、大胆想象,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认知、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课堂教学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教学《这儿真好》一文的第二自然段时,我首先用疑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年,两年,过去了,此时的荒岛怎样了呢?老师请你发挥想象力,来画一画、贴一贴现在的小岛。”然后分发给学生画有荒岛背景的画,并准备各种图片素材供学生选用,学生认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贴于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评评谁画的好,学生有的在荒岛上贴上了小树,有的在地上画了许多小草,有的还画了五颜六色的花,有的还画了几座房子,就像是小动物的家,教师及时表扬了学生的聪明和创新。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形象的画面,又让学生参与评价,学会欣赏,将语文学习融入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去,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在欢乐中学,体会到学之欢乐。
四.开放教学评价,实现评价方法的创新
一 学生主体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只喜欢学生顺从性的一面,似乎学生越顺从,越听话就越好。但事实上,顺从性与不顺从性既矛盾又统一,二者同构成了个性、独立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有创造性的人,相对地说,他在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往往具有一种不顺从性和不随俗性,但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常常是顺从的和随俗的。所以,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地压制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赞赏其顺从性,也不能无条件的怂恿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贬抑其顺从性。我们应从二者的辩证统一上去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性。在创新教育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但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能削弱或取消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的指导,在课堂上表现为组识教学和启发思维。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看教师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使学生做到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是否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与能力,并以语言组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练习为主要形式来实现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要在教育内容上创新
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学内容,对现行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赋予时代要求的新的内涵。
比如中学语文课本所选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被人民群众广为流传的名言,这两句话中所指的“天下”在当时既指整个华夏民族所聚居的广袤土地,又兼指宋王朝所统治的范围,而这两句话中的“忧”和“乐”
两字,既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忧乐,又有对宋王朝统治的兴衰的忧乐。范仲淹在这篇文章中还提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是说,在朝廷中身居高位就为百姓忧虑,在山野中隐居为民,就要为君主担心。因而,当我们今天学习它,就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根据今天的新时代的特点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来分析这两句话,我们所理解的“天下”就应当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即已经以我们所理解的“天下”取代范仲淹所说的“天下”,而我们所应当有的“忧”与“乐”,自然也就和范仲淹所说忧和乐不同了。
三 鼓励大胆质疑,勇于探究,增强教学的参与性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思生于疑,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不仅应该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更应该注重在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兴趣、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以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创新能力,贯穿和渗透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知道 “是什么”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能够是什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特见解、设想,完成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作业。对于教师的分析和有关观点,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不要也不必强求一律,禁锢学生思维。对学生质疑问难、敢于亮出自己观点的做法,教师要进行积极性评价,或给予表扬,或加以鼓励,使之有一种成就感,弘扬这种探索精神。同时,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内外收集材料,通过倾听观察、对比异同、评论反话等手段,自主地进行探究。在教学中,可打破单一的班级授课模式,展开讨论,获取知识,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教学的参与性。
四 营造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氛围
1.语文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首先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创新积极性,掌握更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追求更高的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