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效课堂步骤范文

时间:2023-08-17 17:35:01

序论:在您撰写高效课堂步骤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效课堂步骤

第1篇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时间给学生

(1)走出教师心里屏障 。十二年的教学工作,我已经习惯了以往的课堂教学形式,实施了高效课堂就意味着这一切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高校课堂我曾经抱有过怀疑的态度,但是经过本次语文远程培训之后,我发现:同样一节课,案例中老师上下来很轻松,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为什么呢?我不断反思,感觉到教师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要尽快转换角色,变主体为主导,逐步摸索,使自己能熟练驾驭、掌控高效课堂。

(2)学生的兴趣往往来源于老师的鼓励。“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这是赏识教育专家的一句名言,我很受用。当学生完成任务后,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对其给出一评价,当然要以鼓励为主,对知识给出必要的点评,从其过程中发现闪光点,需要无条件的表扬。学生尝到了学习中的喜悦,也就慢慢会热爱思考,热爱合作,热爱探究。这样,教师的教不就“高效”了吗?

(3)对导学案的设计,老师要严谨细致。最近,我校组织到冷水滩马平中学观摩学习,我仔细看了他们的导学案,我认为教师对于导学案的内容、知识的安排和组织顺序,都要深思熟虑,反复琢磨,问题的难易也要适当。课上内容要环环相扣,跌宕起伏,问题过易过难,学生都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造成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因此,对课堂问题的把握要使用特殊疑问句的方式效果更好。

(4)还时间给学生,尊重每位学生。还时间给学生,尊重每位学生,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学会放手,给他们设置不同层次问题,让他们自主思考,给每位学生机会,并且必要时采用选定发言人的手段,照顾到薄弱生的提高。只有学生有时间去自主学习,每一位学生都去自主学习了,那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了。

二、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深入课堂

(1)融洽、和谐、机会平等的学习氛围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学生上课往往会观察老师的态度,老师微笑可亲,学生就高兴,就愿意融入进课堂中。所以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学生。我喜欢幽默,教师良好的幽默感,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总之,融洽、和谐、机会平等的学习氛围,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2)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以学生的自习课时间和其他时间内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前预习,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我们语文课堂正是通过学生预习新课、解决新课中的大部分简单问题,把以往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放在课下课前提前解决,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推行,觉得效率还是不错得。如我在带领学生学清照的《武陵春》前,就让大家先预习,多查资料,当学生通过“讲师团”的形式讲解时,我诧异了,学生不但对本文内容讲解的非常透切,还对词的写作背景讲解的有条不紊,其他学生回答问题时,也胸有成竹。

(3)要让学生深入语文课堂,自主但不自由,合作但又不缺乏独立思考,探究又不流于形式。本期来,我们学校实行了“学生讲师团”教学模式,让学生当“老师”,这样激发了学生“讲课”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听课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真的化“压力”为“魅力”,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课堂活跃了,学生有兴趣了,课堂就高效了。

三、充分发挥现有的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现在每个农村中学都有多媒体,多媒体教学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它具有的优势也是众所周知的。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多媒体教学加大了课堂内信息的容量,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的运用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 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提高了课堂效率。

第2篇

一、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事物各个要素完美的配合,在心理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师生和谐,既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发挥学生的才智,又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高中学生基本脱离了心理断乳期,自我意识基本形成,但还不成熟,过高估计自己与过分贬损自己的现象时有发生,高三学生这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因此,高三英语教师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学会倾听。高三学生课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各种不良情绪由此产生,老师要学会倾听,尝试走进学生心灵深处,鼓励他们把心中的困惑、焦虑说出来,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二是善于鼓励。十年磨一剑,高考在即,多年的努力即将接受检验,而英语相对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因听不懂而产生的排斥、放弃等现象很普遍。针对学生的畏难情绪,老师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英语,明确英语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战胜困难、战胜自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复习课才会有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提高备课的科学性、针对性

复习课难上的原因在于备课难、教学设计难,老师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在整合复习内容,设定教学目标,布置教学环节上。新课程标准要求备课要备教材和备学生双管齐下,因此,老师的备课必须努力实现科学性和针对性的统一。

首先是追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新课和复习课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新课是分散消化,而复习课则是集中突破。因而,复习课前要做大量工作处理教材,引导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结构及其相互联系,从而形成连贯一致的内容。比如名词性从句,北师大教材将其分为几个单元加以介绍,复习时就应加以整合,要根据高考要求帮助学生整理这一语法点。再如常见关联词that/which/what等的用法,课本中的介绍较为散乱,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以便于运用。内容确定后,要考虑知识点的取舍与安排,一节课需要复习多少知识点,知识点怎样编排,应精心加以设计,切莫面面俱到,这样学生消化不良,长久更易产生疲惫厌烦情绪。

其次是追求课堂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目标要按照课程标准及高考要求,保证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要以基础题为主体而不片面追求解题的难度、技巧和速度,只有根基牢固,才会枝叶繁茂。另一方面要因人制宜,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性,根据他们的具体水平分为若干层次,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题目的选择与编排设计体现一定的弹性和梯度,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促进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真正做到向45分钟要效益并非易事。老师要有课堂把脉的敏感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布局和思路,力求教学效果得到保证。笔者以为复习课除应系统介绍语法知识点外,更应着重加强练习。练习要做到两个“合理”,一是合理安排内容。高考题目侧重双基,老师要帮助学生打牢基础,引导其掌握解题技巧,避免面面俱到,一节课解决几个重要问题,然后围绕这几个重要问题强化训练,力求学生当场掌握。然后再通过高考模拟题、高考真题加以提升。二是合理进行讲解。在鼓励学生多做题目的基础上,老师要选择错误多的题目予以讲评,要提纲挈领地精讲,争取复习最优化。这样可以让学生学得有信心,让学生学得相对轻松,学生每节课都有所得,从而信心逐渐增强,提高学习动力。

四、科学布置课后巩固习题

高三是一个特殊的年级,面对新课改和高考的压力,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要不同于其他年级,可目前高三英语作业在设计和布置时普遍存在着比如作业总量过大、内容质量不高、体现不出有效教学的实效性等问题,从而导致作业的低效、无效,这也成了影响教学质量的“致命伤”。布置课后习题,教师应该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学习《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反映了命题的方向,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掌握考试内容和范围,还可以使帮助他们从微观上细心推敲众多考点的不同要求,分清哪些内容只要一般理解,哪些内容应重点掌握。二要细致研究近五年高考题,弄清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教师再按照高考的命题要求和规律,为学生精心选编练习,切忌整张考卷一练到底,一讲到底,努力使练习合乎“高考要求”,做到“考则练,不考的,坚决不去练”。另一方面,练习后一定要反思。“学而不思则罔”,做再多的题目不反思都等于零。老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把脉,汇总前一时期练习中出错频率较高的题目,找到症结所,对易出错的地方扎扎实实地进行整理归纳,做好“错题档案”,努力减少失误、杜绝低级错误。

五、认真谋划练习的评讲

第3篇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在中学,尤其是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并实施“高效课堂”,对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素与扎实的数学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有效教学活动的实施是构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关键

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率要在组织教学活动上下功夫,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才是最佳的教学组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存在以几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秀的课,必须重视导引的设计。导引设计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科的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所以,我们每节课的导引都精心设计,情境创设要贴近实际生活。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数学生活化,学以致用,这样学生学习数学时就会倍感亲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迅速高涨,学习气氛也自然轻松、活跃。

(二)第二阶段:相信学生,先学后教

刚开始使用“先学后教”模式时,老师们很不放心总怕学生看不懂、学不会,所以学生自学后,我们总会不自觉的再讲一遍,越俎代庖,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能动性就更加难以调动了,课堂效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更加拖拉低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集体备课上我们共同讨论疑惑,集思广益。于是大家决定大胆尝试,我们相信只要过程不错,结果就不会错。相信学生,先学后教。我们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合自己的变动,出示学习目标后,教师会帮助学生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指导学生阅读自学任务,这样做使我们的学生渐渐的学会了把握每节课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并能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学习、去探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们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和培养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当学生真的需要解惑时,我们老师才真正完成从课堂的主宰者到课堂的引导者、帮助者的转变。

(三)第三阶段: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有所获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是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能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在合作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从而更快地解决问题。我们根据各班情况将不同学习发展类型的学生组合形成异质学习小组,在各个异质小组中,由小组长负责组织。教学中需要探究和讨论时,则以小组内部学生的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每个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组织和讨论,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努力训练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技能,训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能够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这是一种以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为指向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运用的过程。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展开讨论时,教师要融入其中,可以巡视各小组的表现情况,也可以深入到一个小组参与讨论,要鼓励每一个同学都发言,要允许有些同学的看法有所偏差。不要让有的小组在非关键问题上纠缠,对讨论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对于各小组的观点、认识,教师不要立即给予评价,先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辩论,直到学生不能确定时,教师才给予指导帮助。对于交流中表现突出的小组,要及时公正、客观地给予评价,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学习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尤其在习题讲评课上采用这样的形式,效果更佳。

(四)第四阶段:当堂达标,巩固教学成果

“当堂达标”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巩固练习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它起着巩固、反馈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达标习题的设计,避免机械、重复、单调。习题应该有目标,有重点,有梯度。设计目的要明确,题目服务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关,数量适当,难易适度,有变化性,多样性,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完成练习。“当堂达标”的及时反馈是高效课堂必须要考虑的一个策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当堂的面批面改,反馈当堂化能够迅速检测效果,学生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纠正并激发上进心。教师也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

(五)第五阶段:优化课后练习,达到“减负、提质”

高效课堂的现实着眼点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课业负担的主要因素之一既是作业量的问题,在作业布置上可遵循以下原则:

(1)课后练习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设计的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对本节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更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2)课后练习要有“层”。学生因个体的不同总存在着接受能力、思维空间等方面的差异。因此,练习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一定的“层次”,能够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优生“吃得好”。

(3)课后练习要有“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遗忘。因此,练习要把握“时机”。教师应抢在知识遗忘前,组织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练习。

(六)第六阶段,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第4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 探究创新 学习过程 步骤 动作 环节

我校自去年起在全校开展“自主探究、学案导学”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果;使用学案改革教案,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重知识传授为重能力发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次本质意义的革命,它以学生的自学信息反馈为依据、以师生互相活动为载体、一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线、以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学习策略教育,有效的弘扬了学生的主体性、合理性、完整性、科学性和高效性,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性、前瞻性与预见性;我是一名从事近三十年教学的教师,一直以英语教学为主,对于初级中学的教育教学还算是具有一定经验的,可是对于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的提出似乎不太适应;但为了不影响教学、不影响学生,就对高效课堂、学习过程和探究创新作了扎实的学习、思考和研究,现在总结一点浅显的经验,与同行共同交流。

高效课堂“六步骤”

“学案”与“导学”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它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一是确定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一切为了发展学生”的新型理念;针对本节的课程标准,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并与本节当堂达标题相对应。

二是导航思路:学案设计思路应该具有:(1)树立“先学后教”的理念,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2)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悟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3)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是诊断补偿:首先,设置的题目重在诊断和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让学生掌握情况,目的是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补偿教学,为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排除障碍;其次,有利于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为下一个步骤的实施打好基础。

四是巩固知识:当堂形成知识网络,及时复习,力避遗忘,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达到巩固。

五是达标测试:紧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选择能够覆盖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试,以掌握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针对反馈情况进行及时补充。

六是评价总结: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打造创新性人才成长的基础,是当前教育改革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评价总结的价值不可低估。

探究创新“五动作”

我们以“学案导学”为载体,强化学生的自学行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发、诱导、启迪、导学、导练,把学生由听众席推向表演舞台,让学生在探究创新之前实施五个动作,即: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说和动手做;参与知识创新的过程是学生自我领悟知识的内涵、牢固掌握知识要点、学会学习和探究创新的关键。

学习过程“四环节”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69-02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一线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发现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没有“猛药”,我们应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科学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预热——前置学习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孵化器”

前置性学习一般分为两种,即课外前置性学习和课内前置性学习,这里强调的是课外前置性学习。学习单模式就是一种课外前置性学习,其充分利用学生课外的学习时间,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学生知识面得到了拓展,整理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兴趣得到激发。但随之而来出现了诸如“是否加重了学生课后负担”,“前置性学习是否就是把课内的知识机械地课外化”等疑问,当然,出现这样的疑问也是正常的,一种新模式的发展终究要经过千锤百炼。

实践证明,适当的前置性学习确实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是能否把握好前置性学习的“度”,这个“度”掌握好了,前置性学习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孵化器”。根据小学生身心发育的规律和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我们在布置前置性学习任务,进行“预热”时应遵循适量、精要、趣味、容易的原则。

例如,有位老师布置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水》的前置性学习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国西部地区缺水的情况”。课堂反馈证明,学生课外通过浏览网络、查阅图书、观看电视、询问家长等方式了解了西部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由于课外资源得到了共享,课内学习氛围相当好。应该说,这位老师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的这个前置性学习任务,为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很好的“预热”。

二、起步——激发兴趣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源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在课堂开始就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且保持其持久性,就要求教师注重对小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新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不断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教师融合起来。研究表明,过度的大脑皮层的兴奋刺激会导致学生思维疲劳,而过弱的刺激往往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在激发的手段上多花工夫,能让学生在刺激的“正常值”内,对所学知识有持久的兴趣。

还以《水》一课为例,上课开始,教者就依次出示了五幅图片:汹涌澎湃的大海、飞流直下的瀑布、涓涓的小溪、时断时续的流水、干涸的河床。让学生边欣赏边找出这些图片的规律:水越来越少,水资源越来越贫乏;然后让学生说:假如给你一杯水,你怎样才能最好地利用好它?水在生活中再常见不过,大家都玩过、用过水,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说水,很大程度上勾起了学生的兴趣,兴趣点得到了激发,大家都觉得有话可说。同时围绕怎样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这个深刻的话题,同学们也是有感而发。

在其他教学环节中,这位老师设计的“对西部地区儿童采访视频的播放”,自创“关于水的诗歌小竞赛”,也是对学生兴趣的再激发,这些教学设计都为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三、提速——因势利导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教师如何能合理利用好学生已形成的“兴奋点”,有效讲解文本的重点呢?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语文教学基本功,擅于合理应对学生的课堂生成,总的原则是就学生课堂生成的“最新区”,甄选出最简洁、最有效的教学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是过渡语,可以是小游戏,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现场采访,等等。其目的就是将学生的兴奋牵引到文本所要让学生讨论交流的问题上来,让学生对事物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感悟与启迪。

事实证明,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因势利导,决定着一节高效课堂的教学“亮点”的多少,也是衡量一个教师语文素养的标准之一。以《水》为例,当学生学到“勺水冲凉”这个重要环节时,出现了两种意见,有学生认为是写有水之“乐”,也有学生认为是写无水之“苦”。教师没有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适时地抛出“你愿意享受那无水的快乐吗?”这个问题。教师抓住学生的最新课堂生成,因势利导,为下一步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和最终达成共识,提供了可能。

四、高速——质疑思辨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制胜点”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疑问就有争论,有争论就有提高。学生多提出一个疑问,是对问题的再思考,是对文本解读的再升华,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制胜点”。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探究性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探索需求,爱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质疑思辨是科学探究的开端,教师要利用好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与解决问题,能很快激活探究意识,在积极的情感因素驱动下自主、能动地阅读,激发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水》一课中,教者抛出的问题“你愿意享受那无水的快乐吗?”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讨论中学生又自主提出“一勺水冲凉,真的就有那么舒服吗?”“一把普通的钥匙,为什么在‘我们’的眼中就是权威的象征?”的疑问,并在小组和班级的讨论中得到了解决。

五、减速——总结拓展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点”

有人认为学生的学习热情持久地维持在一个很高的状态,是积极的,值得提倡的。但一节语文课只有四十分钟,后面还有其他科目的学习,如果临近下课,学生还处于一种语文学习的亢奋和激情当中,是不利于其后续学习的。总结拓展是对课堂节奏的调节和对课堂知识的整理和再学习,是归纳与演绎的并存。

在《水》一课中,教者在结束时播放了一段关于水的宣传片,学生在放松的同时,更加明白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在课末善于及时、正确地总结,写写生字,做做小练习,说说感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科学的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关键点”。

第6篇

一、注重课前预习,打好课堂教学基础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保证学生跟上老师的思路.只有跟上了老师的节奏,才能谈课堂效率.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在课前看书,教师也会提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只是简单的提醒是不够的,学生只是有了自主预习的意识,还没有掌握课前预习的正确方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教师要清楚教材的内容,分清楚哪一些是重点,哪一些是了解即可.教师要根据课本内容,做出一个规划,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预习,而不是盲目地看书.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布置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包括课本中的概念、定义、公式等,并且让学生根据这些知识点去做几道课本上的习题,起到再次加深印象的作用,让学生有方向的预习,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作好准备.例如,在讲“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涉及很多公式,这些公式都是考试的重点,也是以后经常用到的知识点,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在课前,教师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多面体的表面积和展开图的关系是什么?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分别怎么写?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问题进行预习,就能避免走弯路,并且预习的内容都是课本中的重点,从而提高预习效率.上课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回答这几个问题.多面体的表面积就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也就是展开图的面积,而这几个多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都是容易回答的,课本上有这些内容,学生能完整回答这几个问题,并且意识到这几个公式的重要性.

二、注重学生的听讲效率

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顾着赶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学生听讲效率.教师不能只考虑自己讲解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学生接收知识的质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有的学生在听讲时容易走神,看起来像是在认真听讲,但是思绪已经跟不上老师,感到学习困难,导致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降,甚至出现厌烦数学的情况.教师只有注重学生的听讲效率,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状态,如果学生觉得这部分内容很难理解,就要放慢脚步,把这些知识点掰开了、揉碎了,一点一点地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所在.教师要注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课堂气氛,根据教学情况,改善教学方式,积极与学生沟通,让学生的精力都放在听讲上,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讲效率.例如,在讲“幂函数”时,教师要注意和学生的互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认真听讲.在引入幂函数的图象时,教师如果直接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出来,虽然这样生动形象,但是学生不明白这个图象是如何出来的.教师要运用画函数图象的方法,选取特殊点,然后根据所求函数值连成平滑的曲线,从而把幂函数的图象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做题时能够熟练处理幂函数的图象问题.

三、重视课后整理和复习

第7篇

关键词: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1 明确教学目标,研究教学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过去是就教材而备教材,强调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多是以教师的“解读”牵动或代替学生的“解读”,可以说学生是接受式的学习。新课程理念对教师应如何备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备课时,我们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差异,找准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认真分析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课堂教学。认真分析学生学习之间的差异,从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使每一个人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发展,因此教师精心地选择例题和学生的训练题就显得至关重要。

教师也应乐于研究教学方法,孟子说:“教亦多术矣”。“术”即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教法,不拘一格。教师应重视情景创设,努力让学生易学,乐学。

因此,在选用教学方法时,要遵循三项基本原则:

1.1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应当包括学生和教材两方面,应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1.2 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我们要做到讲中有练,练中有讲,或者把讲授的内容化成练习的形式,或者是通过讲授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

1.3 富有变化

对于数学题型,讲完一道题后,应变题让学生做,使学生能真正理解此题型的解题方法。

2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水平,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

2.1 教学内容的拟定

“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另外,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这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有的放矢;体会学习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

2.2 教学对象的拟定

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教学设计必须符合所带班级的认知水平及实际情况。

3 实施有效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一节课是由若干个问题贯穿起来的,学生掌握如何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负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唤醒学生知觉,激发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多设计一些让学生组织表述型的问题,少让学生直接用“是”或“不是”来答题。

3.1 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既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教师发问时要心中有数,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无论是预设的还是即兴生成的,都要有针对性,都应有联系性和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3.2 提高问题的思维容量

教师的提问应该能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回答问题后,只要无原则性错误,老师就不能否定,应该抓住思维的闪光点。

4 一题多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4.1 一例多说,培养良好的解题思维习惯

从学生解题的实际表现看,学生解题的错误,一般是由于缺乏细致、周密的逻辑思考和分析。特别是当作业稍多时,这种表现更为突出。从教师教学实际看,教师为了强化对学生解题思路的训练,往往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分析思路图,或画出线段图。但这项工作对于学生来说,一般难度比较大,另一方面因费时较多,学生持久性不够,往往收效不大。一是顺逆说:每解答一道应用题时,不必急于去求答案,而要让学生分别进行顺向思考和逆向思考,把解题思路及计划说出来。再把说出的意义与原题对照,看看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要重新分析,认真检查,直到说出的意义与原题一致为止。二是转换说:对于题中某个条件或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转换的思想,说成与其内容等价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使学生加深理解,从而丰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这样,学生解题思路就会开阔,方法就会灵活多样,从而化难为易。三是辩论说:鼓励学生有理有据的自由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发表不同见解的思维品质,寻找到独特的解题方法。

4.2 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一题多变,就是学生解题时,往往受解题动机的影响,因局部感知而干扰整体的认识。同时,教学中的变条件、变问题、条件和问题的互换等,都是一题多变的好形式。但是,变题训练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在学生较牢固的掌握法则、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变题训练。否则,将淡化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不利于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

5 授课中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参与数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要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

综上,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不但要有效地起到自己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因材施教,又要有灵活的方法,收效显著的教学措施,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海青.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