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业产业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08-17 17:34:53

序论:在您撰写农业产业发展前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农业产业发展前景

第1篇

关键词:食用菌;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对策

在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而且可以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政府要把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的新亮点,进一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合理、有序的发展食用菌产业,从而开创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下面,以滦县王店子镇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探讨食用菌产业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以期对本地食用菌产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1 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几年,滦县特别是王店子镇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立足劳动力密集的优势,支持农民种植食用菌,确定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当地的食用菌(主要以双孢菇、木耳为主)已成为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2011年王店子镇制订了“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了“南山北园”的工作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农业工作调结构、上水平。其中项目建设之一:以高城子磊鑫淼绿禾源食用菌基地为基础,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绿色无公害大棚和双孢菇大棚33.33 hm2。建立双孢菇加工基地或回收点,确保双孢菇行业的良性发展和壮大,使它成为我镇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其生产的双孢菇产品已远销北京、天津等几大城市。从生产、贮运和销售环节来看,王店子镇食用菌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2 食用菌产业发展可行性分析

2.1 农业结构调整,为食用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店子镇党委政府大力提倡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食用菌产业,投入资金较低、相对粮食作物却具有较高的产出,经济效益高,而且又是绿色农产品,是当地农业结构调整首选项目,加之政府引导、提倡、扶持,相关部门又加大了对食用菌资金、技术、信息的扶持,当地的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2.2 食用菌需求增加

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食物质量、营养价值的追求,使食用菌需求增加。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优点,较好地改善了人们的膳食结构,同时还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良好效果。滦县临近天津、北京,境内有102、205国道,京哈高速,交通便利,因此,发展食用菌,能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

2.3 可利用资源丰富

仅从王店子镇来看,境内及周边有奶牛养殖小区5个,丰富的牛粪资源,可满足500~1 000个生产面积200 m2的大棚。双孢菇现在北京的价格为2~2.50元/kg之间,每平方米产菇15~20 kg,按2元/kg的价格,每平方米产菇15 kg计算,每平方米产值120元。占地200 m2的大棚通过架式栽培种植面积可达到500 m2,一个大棚产值可达到6万元,1 000个大棚产值可达到6 000万元。而1个大棚生产原料及所用菌种成本,需5 000元,建1个占地200 m2的永久性大棚需资金3.50~4万元,而其年经济效益是花6~7万元资金建成的占地400 m2蔬菜大棚的2倍以上。所以,生产双孢菇产业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3 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科技投入不足

农民知识水平偏低,缺乏系统的相关知识培训,再加上政府有关部门相应的科技投入不足,服务不到位,不能有效地对农民进行技术支持,生产状况原始落后,严重影响农民发展食用菌生产的积极性。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相比,滦县对食用菌的生产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人才队伍、科研水平、科研手段、科研投入等方面与先进地区,如遵化刘备寨乡、保定望都等有很大差距,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与目前快速发展的食用菌产业极不相符。

3.2 市场开发力度不够

当地食用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多是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自产自销。食用菌生产的产品主要为双孢菇、香菇、平菇等,多以鲜品为主,深加工产品几乎为零,产品附加值低,销售上对商贩的依赖性大,一旦市场被动,抗风险能力差。加之,当地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生产菌种的企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在市场上缺乏效力。

3.3 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薄弱

食用菌的医疗、保健功能已得到公认,但目前食用菌产品中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少,产品附加值低。养殖户只局限于鲜菇栽培,几乎不收购和加工。即使从事加工的企业也是以盐渍品、干制品、瓶装罐头等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和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现有技术、设备落后,科技含量低,食用菌药用成分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的开发力度还远远不够;产业链短,综合利用水平低,没有真正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

3.4 市场建设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

滦县乃至唐山市目前还没有一个规模化的食用菌交易市场,本地的食用菌营销队伍尚不成熟,食用菌商品流通不畅,食用菌产品的销售价格掌握在外地经销商的手中,种植户除了卖给这些经销商之外别无选择,只能按照经销商定的价格出售,致使菇农们卖菇难。如此状况,不仅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而且极大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4 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4.1 加大科技投入

加大科技投入,研制适合当地条件的高效、生态、绿色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加快适用本地食用菌品种的引用。建立健全食用菌技术服务网络,对菇农进行全程式跟踪培训。政府牵头扶持组建食用菌协会,使其成为引领市场、指导技术、信息服务的桥梁与纽带;支持食用菌生产示范户建设,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拉动全镇乃至全县的食用菌发展,尽快形成食用菌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食用菌生产基地。

4.2 完善服务体系

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技术指导机构,鼓励科技人员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对种植户进行全方位技术、物资服务。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技术素质,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科技水平。通过“科技下乡”等活动,把科技知识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提高农民的栽培技术水平。农业科技人员应该真正做到为农服务,踏踏实实地深入农村,确定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进行食用菌生产,为农民解疑答难,从而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科技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4.3 提高食用产业集约化水平

根据外地成功经验,按照“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建立一个基地、覆盖一批农户”的模式,狠抓龙头企业建设,对开展食用菌产销服务的经营大户,要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扩大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规模,增强其对周边农户的带动能力。热情服务外来的客商,帮助其组织好货源,协调办理储运手续,疏通外销渠道。探索建立“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农户”、“中介组织或协会+农户”的多种生产模式,形成产业化经营机制。逐步建成管理水平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营销能力强的食用菌龙头企业或专业营销队伍,发挥其拓市场、带基地、连农户、搞加工的作用,推动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4.4 推进食用菌产业标准化发展

要按照技术先进,符合市场需求和国际标准要求,建立包括食用菌生产技术,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使龙头企业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都有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以此来推动当地食用菌产业的良性循环。栽培环节,要实行无公害生产,建立标准化,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加大食用菌生产环境和源头净化,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确保全程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谷延泽.濮阳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2008,08.

[2]陆中华,王健敏.浙江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食用菌,2005,03.

第2篇

党的十五大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农业产业化是在不改变双层经营体制的原则下将农民组织起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并通过对农户生产环节和生产要素协调管理重组,提高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链、产业群,实现分散的家庭经营与规模经营有机结合。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能扩大规模效益,而且可以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是传统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变的基本前提,也是农村经济走上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农业产业化是贫困地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客观要求。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脆弱,耕作方式粗放,农民思想比较落后,使农业资源和劳动力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发展缓慢,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也难以摘掉贫困的帽子。因此,只有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依靠政府引导及“龙头”企业的带动,提高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二)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农业走向市场农业的必由之路。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批农民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农业耕作方法,开始探索提高农业附加值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始把眼睛盯向市场,盯向规模化生产,从培养主导产业入手,逐步摸索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从“产加销一条龙”到“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这种产业化模式是农业的一条重要出路和发展方向。只有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有效地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才能增强农产品的总体质量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二、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平安县农民在党的富民政策和西部大开发良好机遇的引导下,已摆脱只求温饱的自足自满状况,农业生产正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由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由低效益向产加销一条龙的高附加值经营机制的转变,大批以农副产品加工、塑料大棚、牛羊育肥、规模养猪、私营企业等为主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生产水平先进、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集团迅速发展起来,带动了周围农户的效益农业、效益畜牧业、效益加工业的路子,激发了广大农民筹集资金,选上项目,发展企业的致富勇气,加快了农民走向市场的步伐,开成了一、二、三产业互相促进,互相弥补的良性循环轨道,使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一是以塑料大棚为主的“菜蓝子”工程。近年来,平安县节能日光温室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蔬菜的花色、品种、面积、产量、品质、产值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2000年,全县蔬菜生产面积达1.2万亩,平均亩产2600公斤,总产量3120万公斤,总产值1630万元”其中温棚面积0.13万亩,平均亩产4700公斤,总产量611万公斤,总产值268.4万元。蔬菜面积、总产量、总产值分别比“菜篮子”工程实施前的1994年增加5944亩、1001万公斤和500万元。塑料大棚的兴起既优化了农业集约化程度,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新的出路。更进一步加强了农户之间、农民之间的经济联系,这种联系和分工又促进了蔬菜生产的系列化。“菜篮子”工程使农业走上了高产、优质、高效的良好途径。二是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农村畜牧业。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村畜牧业开始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县委、县政府以项目建设为龙头,集中投入,重点开发,进一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推动了畜牧业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涌现出了石沟沿养猪、拉树岭牛羊贩运育肥等典型。石沟沿村有284户,修建暖棚猪舍的户达%%以上,全村养猪近800头。拉树岭村年育肥羊5000多只,牛700多头。而且有45户200余人长年在西宁、格尔木、县城等地从事牛羊屠宰、销售,实现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08万元,其中畜牧业收入101万元,所占比例达94%;人均畜牧业产值3845元,畜牧业纯收入1590元。牛羊贩运育肥的规模化发展,带动了规模效益和群体效应的产生。2000年平安县发展牛羊贩运育肥户1723户,贩运牛11640头,羊38560只,育肥出售牛3780头,羊21062只。两项共创利润431万元。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1984户。这些养殖大户的涌现,带动了千家万户发展饲养业的积极性,使不少农民由原来自繁自育、自我消费型变专门从事种源提供、贩运、育肥、饲料加工系列生产中的一条链条;使畜牧养殖业有了更细的分工,更周到的服务,解决了一家一户无法解决的许多问题;使一些贫困户在伺养中脱了贫;使农区畜牧业向高产值、高效益的规模养殖推进。三是成为产业化主要“牵动力”的乡镇企业近年来,平安农民跑运输、开手工小作坊、开饭馆,积累了一定资金。仅树尔湾村小手工作坊式的榨油厂就有102家,平均每家年生产总值达30万元,销售收入达25万元。沙沟乡树尔弯村农民贾文芳第一家开家庭油菜籽加工厂,他于19%年投资1500万元建起了技术水平较高的平安县粮油集团公司精炼油加工厂,经过四年多的苦心经营,已形成固定资产232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044万元,总产值达807万元。目前,全县有930家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3920人,年营业收入达11456万元。这些乡镇企业的兴起大大激发了农民兴办工业企业的积极性,并培育出了一大批农民企业家,使大量长期耕作于土地的农民转变成为产业工人,加快了农民走向市场的进程。

三、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有利条件

平安县地处徨水谷地的腹部,是海东地委、行署所在地,是海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以来就有平安释重镇的美誉,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捷,堪称“交通咽喉”。县城距省会西宁30多公里,距西宁飞机场不到10公里,距兰州市仅200公里,109国道和兰青铁路贯穿东西,西去的平西高速公路已投入运营,东去的马平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地理位置优越,海拔低(2066一3600米),气候适宜(平均气温7.0度),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土壤条件好,污染少,空气新鲜,有利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推行农业产业化。

四、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一)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平安县绝大部分农田为山旱地和高寒脑山地,自然条件复杂,气候多变,自然灾害多而频繁,加之平安县农业基础的脆弱,经不起自然灾害的袭击,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基本上处于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风调雨顺增点产的落后状况。(二)劳力素质不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差,闯市场的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化经营的需要,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三)产业化经营水平低。整个农业生产底子薄、积累少,农业结构不太合理,使农业生产潜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而且发展产业化经营缺乏必要的市场,有资源无市场,势必要影响农产品的销售和效益的提高。(四)主导产业基地小。平安县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基地一般都规模小、档次低、大多为传统产业和产品,数量少、批量小,市场占有率低,基地规模不大,主导产业根系不壮。(五)产业链条短。即使象沙沟乡树尔湾村这样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乡村,除了油籽加工产业化经营搞得较好外,其余仍处于产业化的雏形阶段,突出表现为产业链条短、加工增值能力低,经济效益不明显。蔬菜生产,多数只有从育苗到鲜菜上市这一环节而已,养猪基地和绝大多数牛羊育肥直至胭体出售、原皮上市,基本没有任何加工增值。(六)产业化组织程度不高。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组织体系是由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三大要素构成,平安县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与主导产业的衔接不太好,而且现有的产业利益主体多数联系松散,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农户获得只是一些服务项目,且不完善。农户与产业链上的其它企业或公司这间必要的利益制约机制,双方有利时尚能同舟共济,一旦利润减少,农户利益很难保障。

五、发展方向和途经

(一)发展方向

平安县发展农业产业化,应从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出发,实行以农为主,多种经营相结合o’并根据2010年远景目标,积极有效地扩大农林牧副商品性生产,稳步地向农业产业化、区域化、专业化过渡,走投资较少,经济效益较高的道路,不断增加资金积累,壮大经济势力,加速实现产业化的步伐。

1、洲水地区:在海拔低,交通便利,水热条件好的平安镇、小峡乡等川水地区,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努力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处理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农业与多种经营的比例关系,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改造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行肥(复种绿肥)田轮作,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土壤;加强现有水利设施的维护、配套及用水管理;大力发展豆科复种绿肥,增加饲料饲草来源,积极发展规模养殖业、饲料加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促进该区农业向“二高一优”的方向发展,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步伐,逐步推广沼气、日光节能温室、厕所、猪舍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将蔬菜变成川水地区的主导产业,提高菜农收入,丰富城乡人民的生活。

2、浅山地区:干旱是浅山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该区地广人稀,沟深坡陡,虽然年降雨量345.4~左右,可是蒸发量大,降雨难以积蓄,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因此,一定要加大力度,推广雨水集流和滴灌技术,小水大蓄,滴水归田。二要鼓励农民种草种树,以林护农,以草养畜,以牧促农。三要修建水平梯田,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推广土地深翻,适时早播,抢墒播种、增施有机肥料等实用技术,合理种植洋芋、蚕豆、油料、药材等作物。四要引导、鼓励农民广开经营门路,扩大商品生产,从组织、加工、收购、销售等方面进行协作和联合,稳定生产,提高质量,增加收入,加快产业化发展。

3、脑山地区:以唐隆台、黑林滩、郭尔等村为代表的脑山地区,因地势高寒。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量低而不稳,所以要农牧结合,农林牧全面发展,按自然规律调整农作物结构,在逐步建成青裸、油料、牧业基地的同时,适量种植地膜洋芋、萝卜和蒜苗等早熟、耐寒的优良品种,采取轮作倒茬,春耕翻压、人工拔草,化学药等综合灭草措施,加大饲草、饲料生产和草场建设,发展半牧半养的畜牧业,使畜牧业成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同时要动员闲散劳动力外出打工,开展多种经营,广开生财之道,增加经济收入。

(二)发展途径

农业产业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所以平安县要把充分把握国家经济建设进一步向西部倾斜的历史发展机遇,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以产业化建设为中心,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引用技术和人才,制定实施产业化的优惠政策,建立科学的产需预测模式和服务体系,使产业化从传统的经验管理,逐步转入科学管理,逐步形成有地区特色的产业化经济结构,保持全县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1、提高思想认识,加大投入力度。农业产业化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也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重要途径。所以各级党政领导要给予更进一步的重视和支持,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和教育农民转变观念,要把农村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走产业化之路作为进一步推进城乡结合、工农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扶持和培育各种形势的贸工农一体化企业,推广公司加农户模式,扩大农副产品深加工,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一要充分发挥乡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的主体作用,通过股份合作、合作基金会等形式,引导农民、村集体和集体企业增加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二要在积极争取国家投入的同时,扩大省地县财政和信贷资金的投入比例、重点支持产业化项目,把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以工代贩等项目尽可能地与发展产业化结合起来。三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强与国外和省外发达地区的联营协作。

2、推进科技兴农,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从平安县农民的整体素质而言,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科技知识少的问题,成了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大障碍。所以要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努力办好乡村两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积极实施“两基”教育,大力扫除青壮年文盲,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农民利用现代科技的能力。

3、培植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要根据当地特点,着眼市场需求,立足资源优势,确立合适的产业或经营领域,培植一批具有本地特色和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一是徨水谷地重点扶持发展以苹果、桃、梨、杏为主的优质果品生产和优质小麦、蔬菜生产;二是利用国家扶持退耕还林还草的大好时机,退去劣耕地,种植林木草,发展畜牧业。三是有水利资源的地区发展渔业生产;四是开发、利用好藏菜、发菜、药材等野生植物资源;五是进行猪牛羊育肥加工为主的畜产品生产;六是城镇郊区和109国道沿线大力发展郁金香、唐昌蒲为主的高原花卉生产。对上述产业或产品要在认真核清现有的自然地理状况,进一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尽快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或“数乡一业,多村一品”的产业生产格局,并加大科技含量,使大宗产品上档次,特色产品上规模,真正使这些产品成为当地农村的主导产业。

4、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中心环节,它一头连接市场,一头带动农户,是农户和市场的中介,抓住龙头企业就是抓住了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为此,今后应尽快扶持一批具有引导生产、开拓市场、深化加工的综合功能的高起点的“龙头”企业。着重发展能促进市场流通的农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能带动畜禽和水产品生产的产、供、销一体化的养殖加工公司;能带动资源开发和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为主的硅铁、碳化硅等冶炼企业。同时,在发展龙头企业时,一要突出培育和发展市场潜力大、加工层次深、科技含量高的创汇能力。二要突出对牛羊肉加工厂、冷库,畜产品公司、皮革厂、饲料厂等现有的农牧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的挖潜、改造和扩建,使之发挥出应有的“龙头”作用,三要突出乡镇企业的发展。把建设龙头企业与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进一步依托资源优势,瞄准产业化方向,下功夫搞好农牧业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

5、抓好基地建设,提高规模化水平。在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地建立自己稳定的、具有当地特色的、一定规模的粮油、肉蛋奶、菜、果品和水产品商品生产基地,重点蔬菜、蚕豆、油菜、青棵、生猪、牛、羊和花卉等生产基地,并逐步把生产、加工、贮运、销售融为一体,尽快形成产业化经营新格局。通过“小个体,大群体”,促进新产业基地形成。

6、注重规模效益,建设功能齐全的市场。要培育一个地区的王导产业,并能长期巩固发展下去,就必须大胆发展规模经济,想方设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通过典型引导、重点扶持农民发展规模产业,建立巩固商品基地,培育功能齐全的市场,加快市场建设的步伐,为农产品流通提供场地。并把县乡市场的运转机制结合起来,实施县乡和大小市场同轨运行,以增加市场的吞吐能力和辐射能力,为农民走产业化之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3篇

有机农业有别于化学农业和传统农业,但又源于自足的传统农业[2]。有机农业即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有机农业基本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有机农业生产的精髓,有机农业积极提倡系统内部的自然循环,反对转基因改造技术[3]。有机农业在哲学上强调“与自然秩序相和谐”、“天人合一,物土不二”,适应自然而不干预自然,主张依赖自然的生物循环,追求生态的协调,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营养供应的充分性。可见,有机农业是产生于一定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之下,一种符合现代健康安全优质理念要求,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人工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激素、饲料添加剂和转基因品种等生产资料,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农业原理,吸收了传统农业精华,运用生物学、生态学等农业科学原理和技术发展起来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护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有机农业生产的原则

2.1建立尽可能封闭的养分循环利用体系的原则

尽可能封闭的养分循环就是把农业生产系统中的各种有机废弃物、人畜粪便、作物秸杆和残茬等,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系统内,尽量不从外界购买农药、化肥、饲料等物质。也就是说,有机农业不是单一的种植,而是种养结合、农林牧副渔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营养物质高效、循环利用的综合农业系统。这样既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也避免了引入外来物质对农产品造成的污染。

2.2培养健康的土壤的原则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中心。没有健康的土壤是无法生产出好的作物的。有机农业的生产方法都立足于土壤和肥力的保持与提高。有机生产中施肥技术与防害虫技术,虽然效果没有传统农业生产中那么明显,但从长远发展考虑对土壤的健康是有利的。

2.3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传统农业生产中,要使用大量的农药与化肥,这样造成对环境破坏与农产品污染的同时,也耗用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对人类的资源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而有机业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内物质来为作物或畜禽提供养分和食物,这就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对人类也是一大贡献。如,有机农场经常利用轮作与套种等方式种一些紫花苜蓿或其它豆科植物,这些作物有很强的固氮能力,把空气中的氮吸收转化为有机氮,然后被作为绿肥来使用来为其它作物提供养分。

2.4根据动物行为和生理特点进行饲养管理的原则

有机农业要求从思想上尊重牲畜,要把牲畜看作人类的朋友,在有机养殖中要为牲畜提供较为舒适的环境,让牲畜能够按照其天生的行为习惯自由地生活。这样喂养出牲畜质量更好,最终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2.5根据土地的承载能力饲养畜禽的原则

良好的有机生产体系是种植与养殖共同发展,这样就以利用养殖牲畜的粪便来生产有机肥。在设计养殖的规模大小时,须根据种植作物土地面积的大小来确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牲畜产生的粪便正好满足种植的需求,有利于有机生产系统内物质与养分的循环,保证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

2.6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机制的原则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与益虫总是相生相克、此消彼长的,只要系统处于一个平衡状态,是不会发生大规模的虫害的。在有机农业生产中,治理虫害的原则就是采取适当的农业技术,建立合理的作物生长体系和健康的生态环境,提高系统内自然生物防治能力。如利用轮作,使对于某种作物寄生性强的害虫不能长期生存;引入天敌并为其创造良好的栖息地,使其能够消灭害虫等。

2.7生产高品质的食品的原则

发展有机农业的原则也是为了生产出高品质的食品,如果因为产品是有机的而外观或食用品质不好,也很难为市场和消费者所接受。所以,发展有机农业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必须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改善有机食品的品质。

3有机农业发展的意义

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具有战略意义:①有利于解决现代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可有效防治环境污染,有效缓解其生产过程中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大量消耗所造成的能源危机;采用物理、生物措施防止病虫草害,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合理耕作与合理利用资源,切实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②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口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有机食品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该产业可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普遍过剩的问题,并有利于妇女加人到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此外有机食品具有较高附加值和更强的竟争力,大力发展有机食品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还将有效解决我国农业目前面临的增产不增收问题。③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业可促进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效扼制长江、黄河上游重要功能区的环境破坏,保护西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基因库[4、5]。四是有利于实施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资源保护,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及其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稻田养鸭共作系统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的优势

4.1稻田养鸭共作系统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野鸭为家禽进行饲养,并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稻田养鸭最先起源于我国的明清时期,当时的目的是用鸭防治稻田蟛蛴,其后是用来防治蝗虫[1]。稻田养鸭从传统的稻田养鸭法(棚鸭和圈牧结合的饲养方式)发展到现代的“稻鸭共栖”法(露宿饲养的饲养方式),经历了大约400年的发展。现代的“稻鸭共栖”实现了农牧的有机结合,是传统的稻田养鸭的继承和发展。稻鸭共作技术,源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稻田养鸭,完善于日本,发展于亚洲。

4.2稻鸭共作机理

现代稻鸭共作模式属生态型立体式种养殖结合模式之一,通过提供动植物之间共生的良好环境,使二者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即利用鸭子的杂食性和生活习性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中耕浑水、刺激生长;同时,稻田生态系统为鸭子提供劳作、觅食、生活、休憩、运动的场所和大量的动植物饲料等。这样,使现代水稻生产从主要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转变为发挥水田综合生态功能,使现代规模集约养殖转为更符合鸭子生活习性的自然养殖,饲养出来的鸭子更符合消费者的要求,生产出不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优质大米及优质鸭肉两种完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以田养鸭,以鸭促稻,使鸭和水稻共栖生长,从而实现了稻鸭双丰收,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开创了水稻、水禽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4.3稻田养鸭在国内外的实施情况

现代的稻鸭共生模式技术,在全世界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日本,稻鸭共生技术于1991年开始流行,到目前为止,仅用了10余年的时间,就从其发源地日本九州岛地区开始普及全国各地,并于1999年秋天,被日本农林水产省确定为全日本12项受国家资助的环保型持续型农业技术之一,并成立了日本全国合鸭水稻协会,到2001年,日本实施稻鸭共育技术的农户已达一万户。亚洲的韩国、越南、缅甸等国目前也在大力推广这项技术,迄今为止已召开了10次日本全国合鸭研讨会,3次亚洲合鸭研讨会,1次国际研讨会。国内最先开展稻鸭共作的省份有湖南、江苏、浙江、安徽,而现在这项技术又推广到了广东、云南、四川、江西、海南、吉林、黑龙江省,就全国而言,现在推广力度最大的当属浙江、江西。这反映了城乡市民对稻鸭共作这一无公害稻米、鸭肉需要的迫切性,由此可见稻鸭共生技术的先进性和广泛性。

4.4稻田养鸭共作系统分析

4.4.1稻鸭共作系统实际操作过程:稻鸭共作是根据水稻和鸭子自身的生长特点和规律,选择适宜的阶段,使稻和鸭和谐共生在一起。即首先在水稻播种前在田块四周围网作业,等秧苗抛植12天左右放鸭下田,每亩放鸭数量约25只,鸭群从此留在稻田里觅食,直到抽穗灌浆时才把长大了的鸭子赶上来。在这段时间里,早晚定时对鸭群投喂少量饲料。等稻谷收割完成后,再将鸭群赶回稻田使其觅食散落的稻穗。

4.4.2稻鸭工作系统对农业生产因素的影响分析

4.4.2.1稻鸭共作系统对病害的控制作用:稻田养鸭可以减少稻田中水稻病害发生的几率,为稻田中不添加农业化学用品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有研究表明,鸭子可以剥食到稻子基部带病的叶片,增加田间的通风透光能力,抑制菌源,可以大大减少感染的机会,减少病害的发生几率,使纹枯病发病的指数明显下降[6]。还有研究表明,由于鸭子在稻丛间穿梭觅食,身体频繁接触稻株,对水稻产生刺激作用,促使群体长势健壮整齐,抗倒伏,同时鸭子在稻丛间活动抑制了水稻后期无效分蘖和加速基部枯黄叶片脱落,从而改善了水稻群体基部的通风透光条件,使纹枯病的蔓延和危害程度有所减轻。

4.4.2.2稻鸭共作系统对虫害的控制作用:在稻田中主要的虫害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蚊螟等。稻田中养鸭子,起作用原理是利用鸭子可以啄食水稻基部和叶鞘外表中的虫卵,减少田间有效卵的孵化,与此同时可以捕食漂浮于水面上的成虫、弱虫,可以大大减少虫源的数量。

4.4.2.3稻鸭共作系统对草害的控制作用:现如今,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不使用任何的除草剂控制杂草的繁殖和生长。据观察,鸭子除啄吃杂草茎叶和种子使杂草的数量减少外;还通过鸭子在田间的活动(脚踩、嘴拱泥巴等)使部分杂草踩入泥中腐烂,同时使稻田水体混浊,影响稻田水体底部杂草的光合作用,从而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杂草的数量。有研究表明,稻鸭共栖的农田杂草的控制效率可以达到98.8%,基本完全可以控制杂草的生长,其余剩余的杂草可以人工拔除[7]。从而起到消除使用农药所带来的食品安全的隐患。

4.4.2.4稻鸭共作系统对肥力的影响:常规的农业生产体系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虽然增加了作物的产量,但是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最主要的影响表现在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严重破坏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通过鸭子在稻田里全天候地活动及其粪便排泄,对土壤养分性质具有一定的调控、缓冲和促进作用。鸭稻共作系统能够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在土壤速效养分方面,鸭稻共作方式与常规栽培方式无大的差异,有些土壤养分指标含量则明显高于常规栽培方式,这说明鸭稻共作模式完全可以实现在水稻生产全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而达到保持土壤肥力,生产有机大米的目的。

4.4.2.5稻鸭共作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稻鸭共作系统是一个双赢的农业生产体系。有分析表明,稻鸭共作生产体系对产量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与常规栽培方式比较,稻鸭共作农业体系对水稻的生长因素的影响却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在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中,鸭子活动可对水稻产生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从地上部植株到地下部根系)、频繁的(全天候)的机械刺激作用,包括鸭子觅食过程中对水稻植株的碰撞与振动,对植株茎秆与叶片的嘴啄与抚摸,鸭脚的践踏中耕及其对水稻根系的触摸和轻微损伤等,这些活动势必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生许多影响。与常规水稻栽培方式相比,鸭稻共作方式下水稻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方面有减小趋势,但根冠比、根系活力等指标却有增加趋势。这些研究结果为水稻是否增产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第4篇

看一看我们周围的世界,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尽管我们只需要最终的消费品,可只有很少的人在直接生产它们,而更多的人,都在做着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并为此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试想一下,如果原始人想吃鱼,可以跳进水里,直接用手去抓,对他们来说,这是最有实质性意义的行为。可后来人类进化了,在捕鱼之前,先要织网和造船,要织网、造船,就得事先制造织网和造船的工具。鱼打得多了,就晾晒起来,吃干鱼、熏鱼。到现在,人们用鱼制成的各种食品,不计其数,甚至还把鱼皮做成服装,把鱼骨制成药品。最初一个简单的用手抓鱼的行为,被无限的“复杂化”了。对此,你可以做多种解释,但无论怎么说,总归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往生产链条上不断增加了新的环节,用萨缪尔森教授的话来说,这叫生产的“迂回性”。生产的迂回,带给我们的是经济的富足和繁荣。

我们常说,农业是个弱质产业。旱了不行,涝了不行,虫灾病灾也不行,这是自然风险。好不容易遇上个好年景,却不一定能赶上好行情,这是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是老天爷的事,我们暂且按下不议。要说市场风险,各种产品都免不了,但农产品风险尤其大,因为它的需求较稳定,往往受价格的影响。比如小麦1块钱1斤,你能吃两个馒头,等降到5毛钱1斤,你也不会撑破肚皮去吃三个。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这叫需求弹性小。一旦供给增加,需求保持相对稳定,价格自然会下跌不止。可延长了产业链,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比如用粮食做饲料,用饲料养螃蟹,需求弹性就大多了。螃蟹丰产,价格当然还会下跌,可价格一跌会刺激需求,反过来又会稳住价格。这样一来,市场风险无疑会小一些。社会越发展,人均粮食消费量越大,但直接消费的粮食会减少。20世纪60年代,守着一碗青菜汤,你可能要吃下三碗白米饭。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平常的日子,餐桌上都有蛋有肉,高兴了再喝上两瓶啤酒,米饭吃的就少多了。

但是,肉、蛋、啤酒都得用粮食去转化,而且得用更多的粮食去转化。所以,农产品的链条必须向这里延伸,否则,就越来越没有市场。这可不是件可为可不为的事情,而是必须要走的一步。何况这还有利于克服农业的“弱质”。

第5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对策

1、罗平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1.1 主导产业和产品形成规模。罗平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始终坚持把粮食、畜牧、油菜、生姜、蔬菜、水产等主导产业放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首位,逐步扩大种植(养殖)面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使主导产业和产品具有了一定规模。

1.1.1 粮食产业持续增长。2012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82.73万亩,比2011年的74万亩增8.73万亩,增13%;产量3.23亿公斤,比2011年的2.83亿公斤增0.6亿公斤,增13%;产值7亿元,比2011年的5.66亿元增1.34亿元,增24%。

1.1.2 畜牧产业做大做强。2012年,全县生猪存栏74万头,出栏126万头,分别比2011年的67万头、11.7万头分别增7万头、9万头,分别比2011年增长10%、7%;肉牛存栏8万头,出栏7万头,分别比2011年7.8万头、6万头增0.2万头、2万头,分别增长3%、21%;山羊存栏25万只,出栏20万只,分别比2011年的22万只、16万只增3万只、4万只,分别增长14%、27%;家禽存栏59万只,出栏218万只,分别比2011年的54万只、198万只增5万只、20万只,分别增长9%、9%;全县肉、蛋总量分别为14万吨、2.7万吨,分别比2011年的12.8万吨、2.3万吨增1.2万吨、0.4万吨,分别增长10%、17%;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22亿元,比2011年的19亿元增3亿元,增20.5%。

1.1.3 油菜产业形成支柱。油菜播种面积75万亩,比2011年的65万亩增10万亩,增15%;产量14.3万吨,比2011年的12万吨增2.3万吨,增19%;产值7亿元,比2011年的5.5亿元增1.5亿元,增27%。

1.1.4 生姜产业逐步壮大。生姜播种面积16万亩,比2011年的15万亩增1万亩,增7%;产量24.5万吨,比2011年的18万吨增6.5万吨,增36;产值6.1亿元,比2011年的4.5亿元增1.6亿元,增36%。

1.1.5 水产业稳定增长。水产养殖面积5.7万亩,产量3.2万吨,产值2.7亿元。

1.2 农产品加工能力不断提升。罗平坚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产业化,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产业化经营理念,把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战略位置,使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37个,其中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4个,农业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达23.5万吨,加工产值突破17亿元大关。

1.3 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罗平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认真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构筑农业生产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加大科技示范样板的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科技样板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2012年,全县基地种植面积51万亩,带动农户10余万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带动增收76809万元。

1.4 龙头企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增加。罗平不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切实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使农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2012年,全县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788个,实现产业化经营收入170563万元,支付劳动报酬3134万元,上交税金4112万元,企业利润8917万元。

1.5 出口创汇能力不断增强。罗平依托小黄姜品种品质的国际优势,坚持走外向型经济之路,改进生产加工工艺,打造低硫姜国际品牌,提高出口创汇额。2012年,全县出口农产品8700吨,出口创汇4160万美元,比2011年的1492万美元增2668万美元,翻了一番多。

2、罗平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1 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基地的标准化低。罗平农业仍然为雨养农业,农作物产量、品质的高低,直接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适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近几年来,尤其是2008年、2009年、2010年先后遭受雪灾、凌冻、霜冻、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造成了农业生产特别是小春大幅减产。农业基础十分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离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要求较远,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2.2 市场波动大,适应市场风险的能力弱。2007年以来,罗平每年有30多万吨粮食、10多万吨油菜籽、30万吨小黄姜、20万吨蔬菜等农副产品大多以原料形式进入市场,油菜籽价格1.9-5.5元/公斤,菜籽油价格5.5-13元/公斤,鲜姜价格0.8-4.5元/公斤,干姜块(片)价格4.9-20元/公斤,低硫姜价格24元/公斤左右,市场波动大,特别是生姜,近十多年来的1996年、2003年、2004年、2009年鲜姜价格高达4.5元/公斤,干姜块(片)价格20元/公斤以上,而其他年分,鲜姜价格维持在1.0元/公斤左右,干姜块(片)价格5-10元/公斤,收入大幅降低。由于市场波动大,农民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

2.3 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尚未形成很好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多数龙头企业仍处于低层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阶段,与农户之间的合作仍属松散型合作,利益纽带联系不紧密,约束力不够。经营主体的自利严重挫伤了其他参与方的积极性,导致龙头企业没有稳定的原料基地和初始产品的来源,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导致产业链的不稳定。

2.4 加工工艺落后,龙头企业少,现有龙头企业产业带动能力弱。罗平生姜加工以土法明火烘烤为主,含硫量50ppm以上,与国家标准含硫量30ppm以内为低硫姜相差20ppm以上,先后引进培育的万兴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板桥黄姜公司、九龙姜业公司等龙头企业,为罗平农副产品的宣传和加工发挥了一定作用,吸引了较多客商到罗平收购加工生姜等农副产品,但是质量仍不高。

2.5 知名品牌的少。目前仅有“银瀑”牌纯菜油、“金菜花”牌菜籽油、“十里香”牌菜籽油、“云岭”、“罗悦”、“罗康”、120#干姜块、160#干姜块、“罗平小黄姜”等证明商标,由于品牌不多,因此知名度还不高。

3、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3.1 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工作,要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尽快解决产业化办公室的机构和人员编制问题。同时要作好工作经费的预算性安排,使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工作正常进行,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3.2 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我县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围绕主导优势特色产业,建成适应市场风险的油菜、生姜、蔬菜、蜂蜜、水产品等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较好的解决原料供应问题。

3.3 标准化生产。我县结合国家第四批和第五批小黄姜标准化示范及油菜标准化示范的实施,于2006年审定、了四个小黄姜省级地方标准,2008年审定、了一个双低油菜省级地方标准。建成10万亩小黄姜标准化示范基地和30万亩双底油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栽培技术在我县小黄姜和双底油菜种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了全县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标准化工作应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实现农产品按照标准进行生产,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3.4 市场化运作。市场是连接农户和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农产品的增值转化必须通过市场来体现。要实现农产品市场化运作,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加强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建设,要结合油菜、蔬菜、生姜、畜牧、水产等产业发展情况,建立必要的专业市场。

3.5 品牌化推动。按照“企业为主、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原则,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积极申报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的申报创建,加大力度推介无公害农产品和品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档次和市场竞争力,要扶持优秀品牌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增强龙头企业创品牌、树品牌和品牌带动意识,用发展现代工业的理念培育品牌,发挥品牌的示范、引领、积聚和辐射效应,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转型和升级。

第6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发展瓶颈及措施 农业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F3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238-01

当前我国农业采用了农业产业化的方式,这对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核心则是将农产品的出产、供给、销售结合到一起,做成一条龙的全套式服务,并且在经营方面,要保证农业、工业、商业进行一体化,通过公司于农民签订合作协定的方式进行互利双赢的合作,这也能够将公司与农民的利益牢牢地绑在一起。这种农业产业化使得近年来农业发展十分迅速,加速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良性调整,并且也大大的提高了农民自身的收入水平。然而,凡事有利也会有弊,农业产业化使农业发展十分迅速,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限制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出现了瓶颈,没有达到预期应达到的市场目标。

一、导致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出现瓶颈的因素

要想了解一家公司是否成功的完成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观察,首先,要考察该公司在生产、供给以及销售方面是否真正的实现了一体化的经营方式;第二,则是要了解公司在进行一体化经营时是否有着相对固定、诚信的合作经营伙伴,即农业产品是否有着经营的载体,并且在经营的过程中,是采用何种方式维持着双方的合作关系;第三,进行农业产业化多方合作的公司在利益问题上是否已经达成了有效的协议;最后,则是农民在进行农产品出售的环节中是否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益。当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尚未完全达到以上四点的要求,因此,也就在不断的发展前进中出现了瓶颈。

(一)农业经营公司在与农民进行合作时的协议并不十分持久稳定

当前,我国农业企业在经营发展上与农民是处于分离的,这就导致了双方的合作仅仅是暂时性的,因此,要想更加持久的发展下去,就应要求公司应农民之间签订长期的、有效的各项合作合同,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保证农民的利益,农民则应按照各项合作合同中的要求去做,按时的交给公司规定量的农作物,保证公司不会因这方面而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也能够加深农民与公司之间的友谊并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

我国地大物博,南方与北方在气候、热量、水分方面均有着差异,因此,农业生产不同于工业政策,农作物有着特殊的地域性与季节性,并且,农民均可以之间单方面的进行农作物的生产而不联系农业公司,而公司也无法强制农民为自身服务,因此,为了双方的和谐发展,就应拟定出一整套的、小型的、短期的合约带替代不合理的一次性长期合约,然而,虽然解决了一个问题,却也导致了农业企业投资也主要以短期性为主,短期合约在交易费用方面的单价也要远远高于长期合约,农民自身无法得到更大的收益,而农业公司方面在进行农产品采购时也因成本的提高而花费更多的资金,两方均没有得到更大的利益且很可能因短期的合同而出现一些小矛盾,下次在进行谈判时也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二)当前农业方面日益严苛的国内、国际市场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因此,国内、国际农业方面的公司有很多,相互之间的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导致了农业公司在产品的各方面均要做到最好才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这也就造成了农业公司在要求农民在原材料的质量上做到最好,这无疑是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难度。

而在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时,出于政治目的或对自己国家农业经济的保护,在我国农产民出口到该国时,许多国家均设置了严苛的贸易壁垒,对自己国家进行贸易保护,这也就使得当前社会,农业产业化在国内外严苛的市场上生存发展更加艰难。

二、农业标准化对农业产业化所产生的作用

(一)农业标准化能够消除合同短期性所产生的弊端

农业产业化的理想情况时将农民与公司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农民与农业公司实现双赢。然而,根据我国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情况来看,产业化的理想情况还无法完全实现,只有根据现实情况双方签订短期的合同。而在使用农业标准化操作后,公司可以通过建设完整的标准立法以及标准体系,提高公司信息的透明度,这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民对于公司的信任程度,避免合同因短期而使得农业公司与农民之间出现各种各样不必要的矛盾,在客观上也就能够提高双方合作的效率,这可以为公司在市场上进行激烈竞争时夺得先机。

农业标准化之所以能够起到明显的效果,主要是其具有权威性,而想要够获得农业公司与农民双方的信任,只有政府出面实行农业标准化,减少双方的矛盾。

(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建设

农业进行标准化经营生产,这就可以使得农民能够逐步的了解市场,提高自身的素质,了解当前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知识等,大大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丰富自己的阅历,在与农业公司签订合同的过程中,能够使自身掌握更大的主动权,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而从农业公司的方面来说,农民农业知识的提升,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减少公司在运营方面的成本。

总结:

当前农业的现代化出现瓶颈,限制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经过调查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农业标准化对于解决现今农业现代化所出现的各项问题均有着较大的帮助,认真的贯彻实行农业标准化,不但可以消除农业产业化所造成合同短期性所产生的弊端,还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建设不断发展与提高,在农业发展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优化。

参考文献:

[1] 陈瑞剑.农业标准化推动农业产业化突破发展瓶颈[A].内蒙古农业科技,1007-0907(2005)02-0004-03.

第7篇

看一看我们周围的世界,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尽管我们只需要最终的消费品,可只有很少的人在直接生产它们,而更多的人,都在做着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并为此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试想一下,如果原始人想吃鱼,可以跳进水里,直接用手去抓,对他们来说,这是最有实质性意义的行为。可后来人类进化了,在捕鱼之前,先要织网和造船,要织网、造船,就得事先制造织网和造船的工具。鱼打得多了,就晾晒起来,吃干鱼、熏鱼。到现在,人们用鱼制成的各种食品,不计其数,甚至还把鱼皮做成服装,把鱼骨制成药品。最初一个简单的用手抓鱼的行为,被无限的“复杂化”了。对此,你可以做多种解释,但无论怎么说,总归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往生产链条上不断增加了新的环节,用萨缪尔森教授的话来说,这叫生产的“迂回性”。生产的迂回,带给我们的是经济的富足和繁荣。

我们常说,农业是个弱质产业。旱了不行,涝了不行,虫灾病灾也不行,这是自然风险。好不容易遇上个好年景,却不一定能赶上好行情,这是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是老天爷的事,我们暂且按下不议。要说市场风险,各种产品都免不了,但农产品风险尤其大,因为它的需求较稳定,往往受价格的影响。比如小麦1块钱1斤,你能吃两个馒头,等降到5毛钱1斤,你也不会撑破肚皮去吃三个。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这叫需求弹性小。一旦供给增加,需求保持相对稳定,价格自然会下跌不止。可延长了产业链,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比如用粮食做饲料,用饲料养螃蟹,需求弹性就大多了。螃蟹丰产,价格当然还会下跌,可价格一跌会刺激需求,反过来又会稳住价格。这样一来,市场风险无疑会小一些。社会越发展,人均粮食消费量越大,但直接消费的粮食会减少。20世纪60年代,守着一碗青菜汤,你可能要吃下三碗白米饭。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平常的日子,餐桌上都有蛋有肉,高兴了再喝上两瓶啤酒,米饭吃的就少多了。

但是,肉、蛋、啤酒都得用粮食去转化,而且得用更多的粮食去转化。所以,农产品的链条必须向这里延伸,否则,就越来越没有市场。这可不是件可为可不为的事情,而是必须要走的一步。何况这还有利于克服农业的“弱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