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业发展经验范文

时间:2023-08-17 17:34:50

序论:在您撰写农业发展经验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农业发展经验

第1篇

传统农业的地力养分维持机制

在数千年的农业实践中,我国传统农业并没有化肥的生产与使用。在人口密度高、人均耕地少的条件下,实现了连续进行作物生产的同时,还达到“地力常新壮”。我国传统农业的地力养分维持机制较多,主要有几个方面。

农业内部物质的循环利用传统农业是一个没有废物产生的系统,几乎所有的副产品都被循环利用。例如,骨头、羽毛、秸秆和粪便通过堆肥回田,旧房子的泥砖也是良好的肥源,剩饭剩菜饲喂禽畜后过腹还田。烧饭剩余的草木灰也被用作肥料。

外部物质的收集利用在传统农业中,也收集外部物质用于农业,例如,鱼塘的淤泥每年挖起来用于附近的农田,在靠近农区的江河中挖河泥、河沙用于改造农田,海边的贝壳、山上的石灰石、钟乳石、硫磺、村边的树叶和草都会成为被收集的对象。

绿肥生产与利用我国早在1750年前就懂得通过种植绿肥作物来达到肥田的目的,使用的绿肥包括绿豆、红花草等。农民还用小麦和大麦压青[5]。

用地养地结合的耕作制度我国的农业从春秋战国开始就由休耕制进入连作制。合理的耕作制度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维持土壤肥力的重要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垄作方法。在公元前89年汉代就有在同一田内实行位置轮换的“代田法”,还有集中管理田间小区的“区田法”[3]。目前,在南方实行的耕作制度主要是以水稻为主的稻田一年多熟制。这种耕作制度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在季风环境下,水稻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有机物分解速度,提高固氮蓝藻等固氮生物的固氮能力,水稻和旱田的轮作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稻田还可以实行稻鱼、稻鸭混养系统。北方以种植玉米、小麦、棉花为主,实行禾本科和豆科作物的间种、套种、轮种。明朝末期的《农政全书》中记载了杉树与粟、麦实行林粮间作的种植方式。

粪肥的循环使用传统有历史记载表明,我国甲骨文时代就有象形文字“屎”,说明在商朝就有开始使用粪便的实践[3]。进入战国时期,农业从休闲制转向连作制,使得农家肥使用相当广泛。查阅先秦诸子文献可以发现有文字记载“粪田”。比如,韩非子在《解老》中记载:“积力于田畴,必且粪溉”[3]。同时在《说苑•建本》中提到“孟子曰:人知粪其田,莫知粪其心。粪田莫过利苗得谷,粪心易行而得其所欲”。由此可见,在秦汉时期就有将人厕和猪圈设在一起的实践。文献中“囤中熟粪”的表述,说明当时已经有堆沤加工的农业实践[3]。关于使用方法的介绍,包括有作种肥、基肥和追肥的记载,可参考《氾胜之书》中记载的“骨汁、粪汁浸种”的方式。到明清两代,煮粪方法和混合肥料的制作方法发展成熟。徐光启提出了煮粪,此法是把粪放入锅里煮沸,牛粪加上牛骨,人粪要加人发。徐光启还发明了蒸馏法,即烧酒法,取其馏水用之,煮粪肥力同“金汁”,馏水则同“百倍金汁”,锅里熟粪再埋一两年,又是金汁。在《国脉民天》中记载的混合肥料的制作方法是:“大黑豆一斗,大麻子一升(炒半熟碾碎),石砒细末五两,上好人、羊、犬粪一石,鸽粪五升。将上拌匀,遇暖和时,放缸内封严固,埋地下四十日取出,喷水晒干,加上好土一石,再拌匀”[3]。施肥提倡的“三宜”分别是“时宜、土宜、物宜”。“时宜”中提到春夏秋冬四季用肥之道,“春宜人粪、牲畜粪”,“夏宜草粪(堆肥)、泥浆、苗粪(绿肥)”,“秋宜火粪”,“冬宜骨哈、皮毛粪之类”。“土宜”是指“土宜者,气脉不一,美恶不同,随土用粪,如因下药”。这说明施肥前要考虑土质,根据土壤质地用肥事半功倍。“物宜”阐明作物适宜的肥料以及搭配使用方法,比如粟宜用黑豆粪、苗粪,蔬菜宜用人粪、油渣之类[5]。传统农业习作方式一直沿袭至今,并且深深影响现在农村农民的农事行为。人粪尿是我国农村一直以来普遍使用的肥料。主要的使用方法有3种:经过一段时间粪坑发酵后,直接用于目的作物作基肥及追肥,比如农作物和果树等;另一种方法是变成堆肥使用,通过与作物秸秆堆沤发酵产生堆肥,一般用作基肥;还有就是将人粪尿直接用于鱼塘养鱼。20世纪80年代初之前,城镇的人粪尿通常全部运回乡村使用。在广州,进城拉粪的农民每逢中秋等节日,都会为户主送去芋头、番薯等农产品以表感谢。而且在武汉、北京等地于1949年前还形成了由粪商经营的商业化运作模式[6-7]。

传统农业的有害生物控制技术

害虫控制技术历史上,控制蝗虫注重治本,实行对低洼积水的蝗虫繁殖地进行落干来清除。小麦椿象可以通过种植芥和种麻来驱除,还可以用芥末拌种来防治[8]。水稻害虫的防治通过冬天清除田边杂草,以减少越冬虫数。还可以通过混合施用烟梗与草木灰或在稻根斜插烟梗来实现。稻叶蝉和稻飞虱的低龄阶段,在无风的傍晚,通过水面加少量油,抖动植物使虫落入水中。用蚕粪作基肥或用芝麻渣作肥,可以减少稻田虫害。防治稻田螟虫可以用芥子油或石油涂于茎叶,或用芸薹菜的水浸出物灌于稻株中。用灯光或火诱捕飞蛾。稻田养鸭、青蛙、鱼,有利于减少虫害。棉花通过与水稻轮作,或者积水过冬可以消灭虫害。防治棉田的地老虎幼虫可以通过翻耕暴露,令天敌捕食,还可以用火诱捕成虫。为了引诱棉田害虫,种植时每25行棉花种5行玉米,并于成熟前烧毁玉米,以清除被诱捕的害虫。甘蔗种植前用温水浸种,可以去除虫卵,苗期可以通过石灰硫磺水浇根除虫。蔬菜地种植百部,可以驱虫。蔬菜虫害防除还可以使用苦参根和石灰水,或桐油与粪水混合物。果树螟虫用杉木塞洞可以使虫死,也可以用硫磺烧之。在种树时,置大蒜和甘草与根下,可以防虫。柑橘果园放蚁防虫,“种花先养蚁”以防虫。芝麻挂树上可以避衰衣虫。在冬至后的寒冷季节,使用鱼腥水浇果木可以使虫落地,减少来年虫口[9]。

病害控制技术水稻病害防治可以通过减少施肥和中耕后落干一段时间来达到目的。夏季插秧后,使用石膏可以减少死苗。为预防麦类黑穗病,用盐水选种或澄清的木炭水浸种1d或温汤浸种5min,还有换地种植等办法。棉花通过与水稻轮作减少病害。

杂草的防治办法人工中耕除草是传统农业最常用的方法,也可通过施用松、柏、钩吻、食芹、桂花、芝麻、蚕沙、羊粪、石灰、牡蛎等来减少杂草[10-11]。为了减少新垦地的杂草,明代朱国桢的《涌幢小品》记录到:“开荒时,先种芝麻一年,后种五谷,盖芝麻能败草木之根”[12]。

鼠鸟害的防治技术用假人驱赶鸟,用胶粘鸟,用水覆盖稻种防鸟。用黄鼠狼、猫、猴、蛇等捕鼠。养松鼠驱赶家鼠。用牛粪涂箩筐装米可以防鼠。

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农业中的系统构建

“三才”和“三宜”思想“三才”思想是指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思想。如《荀子•富国》中写道“: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齐民要术》中提出“,上因天时,下尽地利,中用人力”,“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三宜”思想是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13-14]。《农书》中指出:“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功倍矣。”

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荀子•王制篇》中提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鳄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战国时期的《逸周书•大聚解》中记录夏禹的禁令是“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的实践在北宋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介绍了养羊和养鱼结合的例子,在清代《常昭合志稿•卷48轶闻》中描述了一类种养结合的系统:“凿其最佳为池,余者围以高塍劈而耕之,岁入视平壤三倍。池以百计,皆畜鱼,池之上架以梁为笈舍,畜鸡豚其中,鱼食其粪易肥;塍之上植梅、桃诸果属;其于泽则种菰诸蔬,皆以千计。”在珠江三角洲,从16世纪初就形成了著名的基塘系统,并逐步扩展。到18世纪由于蚕丝贸易的发展,使该地区的桑基鱼塘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残剑多”的现象[15]。

传统精华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的启示

第2篇

关键词: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经验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3-0097-05

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西方工业化发达国家也是现代农业的先行者,普遍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其农业本质上既是资本主义市场农业又是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性和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这两重性特征非常明显。西方发达各国尽管由于历史、经济、地理和自然条件各不相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不尽一致甚至差别很大,但现代化和市场化则是其农业共同特征和基本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国外农业研究中的基本模式和主要方法是把单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这种国别研究的优点是比较易于深入,缺陷是难以发现和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普遍经验。本文试图突破传统的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把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现象,以一些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观察事实为基本依据,从实践和政策角度,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做法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这种研究有利于深化对现代农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趋利避害根据我国国情适当吸收和借鉴,有利于少走弯路,更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政府的法律与政策供给:农业发展的基本制度保障

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事实上并未完全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发达国家的农业在其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是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一般以工业为核心、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第三产业的比重至少都在50%以上,农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一般不超过5%。但由于其经济总量比较大,农业产值绝对量则相当大。农业不仅在其国内,而且在世界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发达国家的政府普遍对农业比较重视和支持,值得特别关注和深思。

美国是当今世界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但农业一直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目前约占其生产总值的2%多。但农业仍是美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仍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国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1993年美国农产品出口额为477.95亿美元,进口额为288亿美元,顺差接近200亿美元。到2002年美国农产品出口额为545亿美元,进口额为400亿美元,顺差达145亿美元。虽然顺差减少,但出口仍呈增长之势。

法国也是发达的工业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5位,其农业在世界农业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国甜菜产量居世界第1位,葡萄酒产量居世界第2位,牛奶产量居世界第3位,肉类产量居世界第4位,小麦、玉米产量居世界第5位。1993年法国农业总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却高达2795.75亿法郎,约合508亿美元。其农产品出口总额达328.1亿美元,净出口额为112亿美元。

发展农业必须高度重视农业,这是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经验也有教训。美国从一个移民国家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农业大国,除了得天独厚的土地等自然条件外,国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业十分关键。美国在建国初期曾有过农业立国与工商立国的争论,但“农业是制造业和商业的基础”这个信念没有动摇过,“以农立国”这个重农传统和基本国策没有动摇过。现在,美国农业虽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较低,但政府仍然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一如既往地支持和保护农业。英国农业经历了从比较先进、衰退、恢复发展到实现现代化这样曲折的过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工业革命后至二战前曾经实行“英国工业、其他国家农业”这样的轻农政策。

发展农业必须有合理稳定的法律制度,这是农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工业化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于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家庭农场是农业的基石。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法律和确立与实现的。美国1826年制定的“宅地法”,奠定了家庭农场的基础。现在,公司农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所占农地面积和销售额比重较大,但是公司农场的基础仍然是家庭农场,小型农场数量仍占90%多。丹麦通过长期的,使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实现了农业经营的家庭化。今天,丹麦97%的农民为自耕农,出租土地只占3%。

发展农业还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政策支持,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农业生产周期比较长,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比较多,需要政府发挥必要作用。政策和法律推动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一百多年时间里,美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采取了价格保护、收入支持、财税金融等政策,对农业发展作用巨大。二战后,英国为了扭转农业徘徊不前的局面,于1947年实施战后第一个农业法。此后,在1957年、1964年、1967年、1970年、1974年多次颁布鼓励农业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使农业有了长足发展。

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农业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政府必须重视和支持农业。

二、农业的功能和产业定位:从保障温饱向追求效益转变

农业最基本的功能是解决吃饭穿衣即温饱问题,往往被认为是传统的低效弱势产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高效益证明,农业不仅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而且能够使农民实现富裕。

发达国家农业效益普遍比较高,是高产出高收益产业。其农业的高产出和高收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高。1991年荷兰的土地生产率为2468美元/公顷,劳动生产率是44339美元/人,分别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丹麦只有4%的人口(约1O万人)从事初级农业生产。但丹麦的农业却足以为1500万人口提供食物,相当于三个丹麦的人口。1998年,丹麦的农业劳动者约占世界农业劳动者总数的万分之O.9,但生产的肉类占世界的万分之92,谷物占世界的万分之45.3。二是农民收入比较高。1998年,丹麦农民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谷物种植者、养牛和乳品生产者、养猪农户年平均纯收入按2003年的汇率计算,分别为2.84万美元、3.31万美元和7.88万美元。这样的收入水平,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的。澳大利亚农业从业者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为农场主,农场主年均收入一般可达1O万澳元,这样的收入水平

在澳大利亚也属于中等偏上。这说明,农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完全能够成为高产出、高收益的强势产业。

发达国家农业之所以能够实现高效益,首要的是对农业重新进行产业和功能定位。发达国家普遍是把农业作为一种可以获利的高效益产业来对待的,发展农业不仅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取利益。英国工业革命前后出现“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农业成为了一种可获利产业。丹麦一直把农业作为一种获利能力很高的产业来对待,甚至重新界定农业范畴,提出了大农业的概念。丹麦的农业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农业不仅属于第一产业,而且延伸至第二、第三产业。这种产业和功能定位从根本上说,是其农业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的。发达国家农业是资本主义市场农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本质的内在要求。农业面临市场竞争的环境,没有效益就难以存在。但它也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概念需要重新认识,农业的作用需要重新发现,农业的目标需要重新定位。

实现农业的高效益,需要符合效益原则的农业结构来支撑。以种植业为基础、以畜牧业为主导的农业结构,是发达国家农业实现高效益的关键之一。发达国家畜牧业一般占农业产值的60%以上,比重高的如丹麦占到3/4,比重低的如美国也在50%左右。畜牧业在效益和加工增值潜力上要优于种植业。畜牧业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发达国家食品工业原料的80%来自畜牧业,只有5%直接来自谷物。发达国家农业的高效益与这种农业结构关系极大。传统农业是以解决温饱为目标的,反映在农业结构上必然是以种植业为主导。现代农业重大的变化之一是畜牧业取代种植业居于主导地位,这是现代农业追求效益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重新认识农业,按照效益优先的原则调整农业结构。

三、农业生产方式与主导产业确定:面向国际市场和发挥比较优势

农业定位和发展原则问题解决后,农业发展进一步需要解决的就是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即主导产业确定、市场选择和生产方式问题。马克思说,资本无国界。国际市场是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其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发达国家农业的国际化程度普遍较高,对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的依赖普遍比较大。比如“贸易立国”的荷兰,进出口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90%以上,农业的出口率高居世界第一。1989-1998年,荷兰农业平均每年的净出口值达到138.07亿美元,按农牧渔业及涉农部门全部就业人数平均,每人创汇48691美元。

面向国际市场适时调整农业结构、确定农业主导产业,利用国外资源进行生产是一些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丹麦就是这样从种植业为主向畜牧业为主转变的成功范例。19世纪前,丹麦农业一直是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的典型的传统农业。19世纪末,由于蒸汽船被广泛用于国际贸易,欧洲市场上大量充斥北美、俄国的粮食,使欧洲粮食价格下跌,饲料价格也随之下降。丹麦及时适应国际市场的新变化,对农业结构进行了历史性的战略调整,以廉价的进口饲料大力发展畜牧业,使畜牧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主导部门,进而使畜牧产品成为重要的出口品。

立足于自身的比较优势,确定农业主导产业,则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做法。澳大利亚就是这样的典型。澳洲土地辽阔,有1/3的地区只适宜发展畜牧业,农用地的90%以上是天然草场。草场良好,自流井多,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生长和繁殖,畜牧业在农业中占明显优势。从自身的比较优势出发,澳大利亚确定了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发展方向。其养羊业规模很大,数量居世界第一,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1990年澳洲羊毛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高达90%左右,羊毛是其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发达国家的经验启示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用全球化的视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现和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推进农业的国际化。

四、土地自然条件差异:规模型经营模式与节约型经营模式的选择

农业是一个自然、生物与人力结合的产业,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要素和条件。自然差异性与地域差异性是农业的重要特征。各国由于土地资源、人口数量、自然地理条件千差万别,农业发展的方式和道路也必然不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全球各地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差别很大。2002年平均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耕地面积,全球是1.1公顷,亚洲是O.5公顷,非洲是O.9公顷,北美洲是12.7公顷,南美洲是4.3公顷,欧洲是9.8公顷,大洋洲是16.4公顷。由于土地和人口等条件的差异,发达国家农业主要形成了两种土地经营模式。一种是土地规模型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的土地经营规模普遍较大,讲求的是规模经济效益。它以地广人稀、土地丰富平整,适宜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为前提。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农业都是比较典型的代表。另一种是土地节约型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的土地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更注重单位土地的生产率和产出效益。它以人多地少,没有大面积土地可供利用为前提。西北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多属于这种类型。虽然这些国家的土地集中程度已经相当高了,但经营规模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相比仍然差别很大。2002年,法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五国平均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耕地面积分别为:22.6公顷、11.3公顷、12.8公顷、3公顷、1.8公顷,而美加澳三国平均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耕地面积则分别为60.6公顷、123.1公顷、109.3公顷。

受人多地少和规模化代价高的限制,土地规模型经营模式绝大多数国家是难以效法的。在土地节约型经营模式下发展现代农业,是大多数国家的现实选择。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成功的路子。加强对农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用资本、技术等替代土地,发展资本技术型农业就是一种重要的做法。荷兰全国耕地和牧场按人均计算,分别只有0.058公顷和O.069公顷(即0.87亩和1.04亩)。人均耕地低于中国的水平。由于缺乏土地,荷兰在不占用或少占用农田条件下发展棚舍养猪业和养禽业,大力发展替代土地的技术,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世界一流的温室,其玻璃温室占世界温室面积的1/4以上。荷兰的资本技术型设施农业创造了常规农业难以相比的高生产率和高效益,许多指标名列世界第一、第二。每公顷农用地(即耕地和牧场)净出口额达到15008美元,即每平方米1.50美元。这充分说明,土地节约型经营模式也可以创造高效益。

规模型经营模式和节约型经营模式各有优势。土地规模型经营模式适宜于可以大面积种植、机械化耕作的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生产。这样生产成本比较低,总效益比较高。美国家庭农场往往规模很大,种植业比重相对较高,基本原因就在这里。土地节约型经营模式则在无法机械化生产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因此,人多地少并不必然导致低效益,并不是发展现代农业不可逾越的障碍。农业发展并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关键要在提高土地生产率上做文章,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大力发展土地节约型现代农业。

五、纵向一体化发展:农业综合效益和吸纳就业能力的提高

农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以农业为依托的农产品加工、制革、化肥、农用机械等产业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较高。农产品加工业在扩大农业市场、增加农业产值、提高农业效益、防止农业萎缩、扩大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是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引擎和助推器。

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普遍比较发达,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仅食品工业一般就占到其工业比重的10%左右,甚至是有的国家最大的工业部门。自1988年以来,法国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工业产品出口国,出口占世界市场的11%。食品工业是法国外贸出口获取顺差的支柱产业之一,世界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就有7家在法国。1990年,法国不包括酿酒业在内的食品加工业营业额达4000多亿法郎,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第1位,食品工业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4.4%。日本的“食品关联产业”由食品产业(包括食品工业、流通、餐饮业)与农水产业(包括食用林产品)组成。日本食品产业占食品关联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80%以上,食品工业的销售收入占制造业总额的10%,从业人员占11%。

农产品加工业及其销售服务系统创造价值、吸纳就业的能力巨大,潜力不容忽视。农业是一个大体系。多数发达国家农业已经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1991年,美国农民创造出来的价值是1010亿美元,但美国消费者在食品上的支出却高达4860亿美元。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只占全国的2%,但在大农业这个体系里就业的人数却占到全国劳动力的17%。澳大利亚牛奶的产值是28亿澳元,加工后的奶制品产值则为85亿澳元,增加了3倍。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农产品加工业确实是增加农业产值、提高农业效益、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的纵向一体化发展。

六、科技与资本:农业发展的两大内在基本驱动力

现代农业正日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是其重要特征。现代农业的高科技特征,从荷兰温室农业就可看出。荷兰的温室都具有现代化的设备,许多工作都由电脑自动控制,可以通过计算机和机械系统控制不同种类花卉、蔬菜的最适温度、湿度、光照长度、水分、养分等等。优良的人工环境完全摆脱了自然条件的影响,实现了农业的工业化生产。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和投资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并根据自身国情,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建立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完善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和普及体系。

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机械化和现代化程度与工业不相上下,有的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有些国家农业的资本和技术构成比工业还要高。投资已经成为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以法国为例,法国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国家大量增加农业投入起了重大的作用。1962-1986年,政府的农业预算拨款由76亿法郎增加到1137亿法郎,增加了14倍,农业在国家民用预算总支出中占13%。荷兰农场主一次投资几十万、甚至二三百万美元来改进农业生产设备相当普遍。

现代农业的高收益需要科技来支撑,发展农业必须有完善的农业科技体系。美国是农业生产率较高的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农业保持高生产率的坚实支柱。美国政府一直把农业的教育、研究和技术推广作为自己重要的职责,农业科技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教育、研究、推广“三位一体”的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本从自身国情出发,形成了有自己特点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日本在全国建有由国立和公立科研机构、大学、民间(企业等)三大系统组成的农业科研体系。日本农业的推广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的农业改良普及事业和农协进行,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1994年,全国有591个“地域农业改良普及中心”,农协的近2万名营农指导员与普及中心密切配合开展工作。此外,还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开展农业推广工作。

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说明,科技与投资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两大驱动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发展。

七、竞争与垄断:过度竞争的利益流失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整合

发达国家农场规模总体上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也有一些规模巨大的农场。但农业的自然特性和家庭企业组织制度决定了,与工业相比,农业始终是一种生产经营比较分散、高度甚至过度竞争的产业。对工业来说,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很难超过一万家,少的可能只有几家,而且往往还有寡头垄断。因此,工业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是竞争不充分和垄断的问题。对农业而言则恰恰相反,需要解决的是过度甚至恶性竞争的问题。因为农产品种类较少,产品差异性小而同质性高,生产高度分散,经营主体多。因此,防止过度竞争、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非常重要和必要。使农业生产者联合起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变竞争为合作就成为必由之路和重要选择。依靠农民自己的经济合作组织并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达国家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经验。

农业合作社由农民自己建立,以确保真正代表自身利益。市场经济是利益分化冲突的经济。农民作为高度分散的群体要想改变自己的弱势地位,必须联合起来组建自己的经济组织,合作社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丹麦是农业合作社的摇篮,丹麦的合作社完全是由农民自己建立和所有并自愿参加的。农民是合作社的成员和股东,自主制订章程、选举董事会和任命经营管理人员。合作社实行“一人一票”及利润属于全体社员的民主管理,股东们既分享利润,也分担风险和亏损。

农业合作社使农民能够联合起来走向市场,是保护农民利益的有力工具。使农民减少风险、提高收入是合作社的基本职能。合作社的作用贯穿于农业产供销加工全过程,给农民提供销、金融、技术、信息等全方位服务。合作社通过合作销售使中间商无插足之地,有效防止了农民在销售环节利益的流失;通过联合采购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资料成本;通过纵向一体化、发展深加工使农民可能获得较大的利益。完善的农业合作社服务体系是发达国家农业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在丹麦,合作社系统在全国农业生产资料采购量中占50%左右,出口的农产品约占全部出口的3/4。日本为了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国家、地方、基层三级农协联起手来,开展生产资料订购业务。由农协的全国性组织筛选厂家,以低价格批量订货,并专门建立农技中心对产品进行检验,确保农民从农协购买的生产资料不光价廉而且质优。基层农协还建立农产品集贸所,负

责当地农产品集中、挑选、包装、冷藏,然后组织上市。农产品通常采取竞买的办法销售,只有那些出价高、信誉好的批发商才能拿到定单。日本农协为农业告别传统经营方式发挥了巨大作用。

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要通过农业使农民增收,必须在产供销各个环节做文章,关键之一是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越高,他们的利益越能够得到保护,收入也就越高。

八、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人力资本投资与高素质农民的培养

现代农业的市场化、科学化特征和家庭经营方式决定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兼备农业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两种身份,需要具备农业生产、农业管理和市场经营等多种能力。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高素质的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提高农民素质必须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培训农民。发达国家普遍高度重视农民素质的培训与提高,有的甚至要对从事农业的农民进行资格认定。1986年仅法国政府的农业智力投资额就达50亿法郎,占农业部预算的36.8%。丹麦要求从事农业的年轻人必须受到一定的基础教育,掌握必要的农业知识,甚至需要获得绿色证书。丹麦法律规定,农民要购买30公顷以上土地的农场,必须持有绿色证书。

培训农民的目的是要使农民成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一流的农业需要一流的农民。荷兰把造就世界一流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作为农业发展的关键。荷兰农民固有艰苦奋斗、善于合作、勇于创新和长于经商的特点,国家又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使农民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从而真正实现了由一流的农民创造一流的农业。

提高农民素质必须发展农业教育。发达国家都有比较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法国建立了以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教育和农民业余农业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教育体系,仅高等农业院校就有38所。发达的教育体系有力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全国60%以上的青年农民都达到了中等农校毕业水平。

研究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经验,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农业仍然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完全能够成为高效益产业。农业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人多地少不是农业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各国必须立足自身国情,面向全球,走有自己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参考文献:

[1][5][13][21]农业部中欧农技中心,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J],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2002-11-20

[2][19][23][27][29]法国农业概况[J],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全球农业网

[3]罗荣渠,序,现代化新论续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英国农业概况[J],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2003-6-6

[6][9][12][25][28]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丹麦农业概况[J],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2003-6-19

[7]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英国农业概况[J],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2003-6-13

[8][15][17][18]农业部中欧农技中心,荷兰农业概况[J],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2002-11-20

[10]中国驻丹麦使馆,丹麦农业概况[J],阿里巴巴网,2001-11-3

[11][22]聂建明,澳大利亚农业[J],作物研究,2005,(01)

[14]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J],中国科技信息网,2005-12-20,

[16]澳大利亚农业概况[J],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

[20][24][26]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日本农业概况[J],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2003-6-6

第3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多元性;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休闲农业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的欧洲,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大工业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生活的压力使人们向往乡村生活的悠闲与安详,在这种情况下休闲农业应运而生,意大利、奥地利成为休闲农业的诞生地,之后休闲农业在欧美国家受到了青睐,形成了农业经济体系中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各国的休闲农业,大都依托农业自然资源和既定的生产条件,大力发展观光、旅游、采摘、体验、民族风情等多种休闲经营模式。城市市民在休闲农业中体验到了乡村生活和乡土情趣,获得了心理上的宁静和情感上的快乐。我国的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起步也大大滞后于发达国家。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膨胀,休闲农业成为城市市民渴求的一种消费模式。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出现,我国开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浙江省依托自身的农业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开展了多种特色模式、多种经营模式的休闲农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分析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其它地区更好地发展休闲农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浙江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分析

浙江省经济发达,交通网络健全、交通路线畅通,加之各类农业资源丰富,为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休闲农业消费群体的不断增加,政府层面给与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促成了浙江省休闲农业的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局面。从发展模式上看,浙江省的休闲农业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类型:1.农庄休闲模式。农庄休闲模式的基础是农庄,具有相对开阔的农业资源区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农田观光、种植体验、养殖体验、采摘体验、旅游度假、健身娱乐等休闲服务内容。农庄休闲模式的消费群体主要面对一些高端客户,在田园风光之中为消费者提供高端的休闲服务。此类模式的代表,如绍兴郊外的绿林竹海农庄,农庄内竹林如海,傍依兰亭景区、会稽湖泊,景色别致、幽雅清新,让消费者的身心松弛、精神愉悦。2.农户休闲模式。农户休闲模式的基础是农户家庭,侧重于让消费者体验农民生活,达到休闲放松的目的。在农户休闲模式下,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主要集中在品尝农民饮食、居住农民宅院、操持农民家务、体验农民乐趣等方面,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式模式。此类模式的代表,如衢州下辖的七里乡,各村农户大多开展了个体休闲农业经营活动,消费者可以在这里自制豆腐、年糕等农家食品,亲手采摘小园里的瓜果蔬菜,自然而然地享受到返璞归真的情调。3.园区休闲模式。园区休闲模式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科技,通过向消费者展示最新动植物品种、最新农业生产设备、最新农业生产技术,间接达到科普示范、推广宣传的目的,在农业科技观光旅游的过程中,不仅放松消费者的心态,也吸引更多的人群关注农业、投身农业。此类模式的代表,如杭州下辖的萧山开发区,不仅兴建了温室大棚基地、绿色果蔬基地、高档盆栽花卉基地,还引入了克隆展示项目,吸引了大量农业科技爱好者的到来。4.景观休闲模式。景观休闲模式的基础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复合景观,以景观旅游为载体,推动旅游景区农林牧渔等农业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此类模式的代表,如奉化市下辖的向阳海岸,这是一个典型的依托海洋景观和渔业资源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消费者在享受阳光、沙滩、海岸的美景时,游览海岛、品尝海鲜、垂钩海钓,享受浓浓的渔家乐趣。5.特色休闲模式。特色休闲模式的基础是特色,以与众不同的农业特色达成对消费者的吸引。这种特色可以是农业资源上的,可以是农业生产环境上的,也可以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的,以特色、新颖、不同之处带给消费者特殊的情趣。此类模式的代表,如丽水市下辖龙现村的田鱼养殖,在稻田中养鱼,种植与养殖浑然一体,真山真水,品鱼观鱼,极具特色。

三、浙江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

从浙江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巨大的成功是实事求是的结果、是长期坚持的结果、是各方通力合作的结果,其成功经验在于:发展模式丰富且有针对性,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1.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丰富且有针对性。如前所述,浙江休闲农业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发展模式,这些发展模式构成了浙江休闲农业的立体化发展体系,具有良好结构化特征和持久的生命力。这样的发展模式,给与不同消费者以足够的选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酌定参与何种休闲农业模式。不仅如此,浙江的休闲农业,特别注意本地域内的实际情况,注重休闲农业服务的针对性,从不盲目地照抄照搬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从而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2.休闲农业的投资主体实现了多元化。休闲农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式过程,需要长期的筹建和准备工作,由此也造成了比较大的资金需求。浙江省的休闲农业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资金投入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浙江省政府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休闲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各种资金参与休闲农业经营,同时也鼓励农户积极参与休闲农业的股份制建设。到目前为止,浙江休闲农业基本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既有政府投资,也有个人投资,更有企业投资和外来投资,从而为其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3.休闲农业的走上了可持续发展轨道。休闲农业发展的长期性,要求投资者不能过于短视、不能过于追求获取利益的快速性。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准确把握各地区特色的同时,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并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和管理制度,长期坚持并最终走上了现在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使得浙江休闲农业不仅获得了应有的投资回报,更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广阔空间。目前,每年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正是浙江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的最好力证。

四、浙江休闲农业对其它地区的借鉴意义

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其它省份、其它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其它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应该因地因时而宜地构建发展模式、切合实际地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注重投资的多元性和经营的合理性。1.因地因时而宜地构建发展模式。每一个地区和其它地区相比,都有不同的农业资源配置和自然环境情况,更有着不同的乡土文化和民间风俗,这些都是农业发展体系中的一部分。所以,要发展休闲农业就必须深入地分析自身的情况,准确地把握自身的特色,包括自然条件、农业资源、气候征象,挖掘自身的与众不同,这才能形成对消费者的吸引、有助于树立休闲农业的特色品牌。各地区发展自己的休闲农业,切忌盲目地照抄照搬,就算是同类模式的学习,也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走出差异化发展之路。2.切合实际地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过程。休闲农业,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一个新领域,也继承了这一基本属性。这不是一个投资短、见效快的行业,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急功近利。进行准确的模式定位以后,各地区的休闲农业要以发展模式为依托,以本区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合理可行的中期、长期发展规划。在规划中,尤其要考虑到初创期的各种困难和应对措施。当休闲农业进入收益期时,更要避免竭泽而渔,而是要合理分配收益,立足于长远、立足于品牌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注重投资的多元性和经营的合理性。休闲农业作为一项经济活动,最大的影响因素在于资金,尤其是前期的资金投入。如果再综合休闲农业投资回报的周期较长,单一投资主体一般都难以保证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重休闲农业投资的多元化,政府既要给与一定比例的投资,更要引导其它投资进入,并努力拓宽休闲农业项目发展所需的融资渠道。这其中,休闲农业会直接惠及参与建设的农户,因此鼓励农户投资也极为关键。项目进入具体经营过程以后,一定要注意经营方式的合理性,特别是考虑分配方式、分配比例的合理性,既能保证各方的投资回报,又达到多方共赢得最佳局面。

参考文献:

[1]胡孝平,王福鑫,许思洁.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全产业链发展策略[J].贵州农业科学,2015,3:202-205.

[2]田嘉.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都市休闲农业全产业链经营机制的构建[J].世界农业,2015,8:210-213.

[3]刘红瑞,霍学喜.城市居民休闲农业需求行为分析——基于北京市的微观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5,4:90-97.

[4]蒋颖,聂华.休闲农业市场客源行为分析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405-411.

[5]赵仕红,常向阳.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实证分析——基于江苏省南京市的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4,4:110-119.

第4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多元性;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休闲农业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的欧洲,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大工业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生活的压力使人们向往乡村生活的悠闲与安详,在这种情况下休闲农业应运而生,意大利、奥地利成为休闲农业的诞生地,之后休闲农业在欧美国家受到了青睐,形成了农业经济体系中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各国的休闲农业,大都依托农业自然资源和既定的生产条件,大力发展观光、旅游、采摘、体验、民族风情等多种休闲经营模式。城市市民在休闲农业中体验到了乡村生活和乡土情趣,获得了心理上的宁静和情感上的快乐。我国的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起步也大大滞后于发达国家。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膨胀,休闲农业成为城市市民渴求的一种消费模式。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出现,我国开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浙江省依托自身的农业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开展了多种特色模式、多种经营模式的休闲农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分析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其它地区更好地发展休闲农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浙江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分析

浙江省经济发达,交通网络健全、交通路线畅通,加之各类农业资源丰富,为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休闲农业消费群体的不断增加,政府层面给与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促成了浙江省休闲农业的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局面。从发展模式上看,浙江省的休闲农业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类型:1.农庄休闲模式。农庄休闲模式的基础是农庄,具有相对开阔的农业资源区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农田观光、种植体验、养殖体验、采摘体验、旅游度假、健身娱乐等休闲服务内容。农庄休闲模式的消费群体主要面对一些高端客户,在田园风光之中为消费者提供高端的休闲服务。此类模式的代表,如绍兴郊外的绿林竹海农庄,农庄内竹林如海,傍依兰亭景区、会稽湖泊,景色别致、幽雅清新,让消费者的身心松弛、精神愉悦。2.农户休闲模式。农户休闲模式的基础是农户家庭,侧重于让消费者体验农民生活,达到休闲放松的目的。在农户休闲模式下,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主要集中在品尝农民饮食、居住农民宅院、操持农民家务、体验农民乐趣等方面,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式模式。此类模式的代表,如衢州下辖的七里乡,各村农户大多开展了个体休闲农业经营活动,消费者可以在这里自制豆腐、年糕等农家食品,亲手采摘小园里的瓜果蔬菜,自然而然地享受到返璞归真的情调。3.园区休闲模式。园区休闲模式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科技,通过向消费者展示最新动植物品种、最新农业生产设备、最新农业生产技术,间接达到科普示范、推广宣传的目的,在农业科技观光旅游的过程中,不仅放松消费者的心态,也吸引更多的人群关注农业、投身农业。此类模式的代表,如杭州下辖的萧山开发区,不仅兴建了温室大棚基地、绿色果蔬基地、高档盆栽花卉基地,还引入了克隆展示项目,吸引了大量农业科技爱好者的到来。4.景观休闲模式。景观休闲模式的基础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复合景观,以景观旅游为载体,推动旅游景区农林牧渔等农业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此类模式的代表,如奉化市下辖的向阳海岸,这是一个典型的依托海洋景观和渔业资源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消费者在享受阳光、沙滩、海岸的美景时,游览海岛、品尝海鲜、垂钩海钓,享受浓浓的渔家乐趣。5.特色休闲模式。特色休闲模式的基础是特色,以与众不同的农业特色达成对消费者的吸引。这种特色可以是农业资源上的,可以是农业生产环境上的,也可以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的,以特色、新颖、不同之处带给消费者特殊的情趣。此类模式的代表,如丽水市下辖龙现村的田鱼养殖,在稻田中养鱼,种植与养殖浑然一体,真山真水,品鱼观鱼,极具特色。

三、浙江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

从浙江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巨大的成功是实事求是的结果、是长期坚持的结果、是各方通力合作的结果,其成功经验在于:发展模式丰富且有针对性,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1.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丰富且有针对性。如前所述,浙江休闲农业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发展模式,这些发展模式构成了浙江休闲农业的立体化发展体系,具有良好结构化特征和持久的生命力。这样的发展模式,给与不同消费者以足够的选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酌定参与何种休闲农业模式。不仅如此,浙江的休闲农业,特别注意本地域内的实际情况,注重休闲农业服务的针对性,从不盲目地照抄照搬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从而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2.休闲农业的投资主体实现了多元化。休闲农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式过程,需要长期的筹建和准备工作,由此也造成了比较大的资金需求。浙江省的休闲农业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资金投入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浙江省政府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休闲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各种资金参与休闲农业经营,同时也鼓励农户积极参与休闲农业的股份制建设。到目前为止,浙江休闲农业基本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既有政府投资,也有个人投资,更有企业投资和外来投资,从而为其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3.休闲农业的走上了可持续发展轨道。休闲农业发展的长期性,要求投资者不能过于短视、不能过于追求获取利益的快速性。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准确把握各地区特色的同时,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并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和管理制度,长期坚持并最终走上了现在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使得浙江休闲农业不仅获得了应有的投资回报,更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广阔空间。目前,每年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正是浙江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的最好力证。

四、浙江休闲农业对其它地区的借鉴意义

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其它省份、其它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其它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应该因地因时而宜地构建发展模式、切合实际地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注重投资的多元性和经营的合理性。1.因地因时而宜地构建发展模式。每一个地区和其它地区相比,都有不同的农业资源配置和自然环境情况,更有着不同的乡土文化和民间风俗,这些都是农业发展体系中的一部分。所以,要发展休闲农业就必须深入地分析自身的情况,准确地把握自身的特色,包括自然条件、农业资源、气候征象,挖掘自身的与众不同,这才能形成对消费者的吸引、有助于树立休闲农业的特色品牌。各地区发展自己的休闲农业,切忌盲目地照抄照搬,就算是同类模式的学习,也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走出差异化发展之路。2.切合实际地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过程。休闲农业,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一个新领域,也继承了这一基本属性。这不是一个投资短、见效快的行业,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急功近利。进行准确的模式定位以后,各地区的休闲农业要以发展模式为依托,以本区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合理可行的中期、长期发展规划。在规划中,尤其要考虑到初创期的各种困难和应对措施。当休闲农业进入收益期时,更要避免竭泽而渔,而是要合理分配收益,立足于长远、立足于品牌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注重投资的多元性和经营的合理性。休闲农业作为一项经济活动,最大的影响因素在于资金,尤其是前期的资金投入。如果再综合休闲农业投资回报的周期较长,单一投资主体一般都难以保证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重休闲农业投资的多元化,政府既要给与一定比例的投资,更要引导其它投资进入,并努力拓宽休闲农业项目发展所需的融资渠道。这其中,休闲农业会直接惠及参与建设的农户,因此鼓励农户投资也极为关键。项目进入具体经营过程以后,一定要注意经营方式的合理性,特别是考虑分配方式、分配比例的合理性,既能保证各方的投资回报,又达到多方共赢得最佳局面。

参考文献:

[1]胡孝平,王福鑫,许思洁.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全产业链发展策略[J].贵州农业科学,2015,3:202-205.

[2]田嘉.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都市休闲农业全产业链经营机制的构建[J].世界农业,2015,8:210-213.

[3]刘红瑞,霍学喜.城市居民休闲农业需求行为分析——基于北京市的微观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5,4:90-97.

[4]蒋颖,聂华.休闲农业市场客源行为分析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405-411.

[5]赵仕红,常向阳.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实证分析——基于江苏省南京市的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4,4:110-119.

第5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中国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在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但发达国家发展特色农业的成效和经验,对中国发展特色农业有许多启示,值得中国借鉴。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市场体系

美国农业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农场主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来经营农场,农场十分重视市场信息,各级农业部门积极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美国农业部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为农产品运销加工营造公正公平的市场交易环境。荷兰十分重视市场体系建设,遍布全国的花卉拍卖市场,为供需双方提供直接交易的场所,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加快了鲜活产品的流通速度。荷兰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开拓农业的国际市场,使之成为欧洲大陆农产品分销中心。澳大利亚面向市场发展农业,确定农业产业和区域布局,还通过拓展休闲农业,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为了保持本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澳大利亚积极倡导农产品国际贸易自由化。

2.促进农业专业化分工,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

法国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将不同农作物和畜牧生产集中在适宜区域,形成了不同的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农业分工实现了区域专业化、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高度的农业专业化分工,促进了法国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使法国的农业由弱变强。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在畜牧业、园艺业中出现了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农业工厂化生产,农产品向适宜区集中生产的趋势稳步强化,形成了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玉米、大豆、葡萄、棉花产业都呈现集群式发展。园艺业之所以成为荷兰的朝阳产业持续走强,是因为推行了花卉集群生产与管理。大量与花卉产业相关的企业、产品和服务通过合作与配套,在荷兰威斯兰地区形成了共生互补的“花卉群落”。依靠产业集群化发展,荷兰园艺业形成了高效完整的产业链网络,竞争优势突出。

3.加强农业科研开发,健全科研推广体系

法国不仅建立了多类型的农业研究机构,而且还培养了大批农业科研人员。葡萄酒是法国的一大特色农业,众多的葡萄酒研发机构与葡萄生产部门联合密切,许多大学教授也是酒庄庄主或负责人,政府对葡萄酒科研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补贴高达90%。温室农业是荷兰农业的亮点,温室中广泛采用了现代工业技术,包括机械技术、工程技术、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保证了园艺产品的质量,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荷兰的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发达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系统为农民提供了雄厚的科技支持。面向市场、尽快将科研成果商业化,成为澳大利亚科研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澳大利亚拥有先进的农业科研网络和健全的推广体系,并高度重视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培训,各州都有对应的培训委员会,联邦和州政府给予培训资助。

4.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实施严格标准化管理

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澳大利亚建立了较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包括产品品种、质量等级、生产规程、运输储存等方面的标准,农业标准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标准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力求量化,有利于准确的检验和测试。法国实施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并以法律形式加以保护。如法国葡萄酒的分级是终身制,不同级别对土地、产量、品种、酿造工艺都有严格的限制,并且每年都抽样检查,对不合格者降级。荷兰通过健全质量监控机构、制定严格质量标准、实行质量认证制度和产品质量信誉认可等措施,来确保花卉产品的质量。不同花卉产品的质量标准,由相关花卉中介组织根据产品质量法案分别制定,由国家植物保护局、国家植物检验总局和国家新品种鉴定中心等政府机构颁发产品质量认可证书后,产品方可上市交易。

5.发挥好中介组织作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澳大利亚有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不仅政府、院校、科研、媒体、企业等从不同角度为农业发展提供社会化服务,而且各级协(学)会及行业组织也为农业发展提供各种社会化服务。农协除了充当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外,服务主要集中在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帮助农民进行会计核算和分析农产品产销行情、与农民签订购销合同等方面。荷兰的农业合作社,为农业提供国际市场的社会化服务,主要组织包括采购合作社、信用合作社、销售合作社等。荷兰还有许多的行业协会、商品协会,以加强农场主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美国农业部,既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力参加者,又要协调和保障农业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美国为农业服务的各种组织和公司,从农用物资供应、农业生产、农产品收购、储运、加工、包装和销售等所有环节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6.强化环境和资源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澳大利亚一直致力于推动本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不断加强土地、水、矿产、森林等生态资源的管理,增强土地肥力,保持生态平衡,促进植被优化和提高;努力改善水质,推行节水系统;努力减少工业和城市垃圾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努力减少农药残留、化肥、重金属对农业的污染等。早在1989年,荷兰就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计划”,通过立法、政府计划和税收等强化对环境的保护。农产品产销都要在市场上通过环境质量认定来显示身价。近年来,荷兰大力提倡和发展有机农业,有机农业耕作面积每年平均递增30%以上。美国提出“可持续农业”新农作制度,要求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对农村土、水、种、肥、药、电、粮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谋划和系统开发。在美国,农场注重养殖业与种植业之间在饲料、肥料等方面的相互促进与相互转化,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提高了土壤肥力;残茬还田免耕法的实施和推广,明显减少了化肥用量,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地保持了水分。

二、目前中国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通过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国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特色农产品的种类和产量不断增加,形成了许多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养殖基地,造就了一批知名的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业品牌。特色农业品牌的形成是特色农产品开发的关键,也是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成果的体现。许多地方扶持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方面的农业龙头企业,延长了特色农业的产业链,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转化增值。但是,中国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经营粗放和服务欠佳

在中国特色农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长期以来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造成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低下。政府的服务功能还没有很好发挥出来,尤其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初级阶段,完善的政府服务功能更是不可缺少。例如,一些地区的农业标准化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标准化管理水平还很低。生产标准化的不足,是导致农产品品质波动的重要因素。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户没有充分认识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另一方面是在缺乏相关产业化企业和农户组织的地区,基层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服务意识不强,对农户的指导工作不到位。

2.产业链短而单一

从纵向上看,中国特色农业的产业链还比较短,在培育、推广、加工、销售等环节薄弱。尤其是龙头企业少,大多特色农产品停滞于初级加工阶段,许多特色农产品仅简单包装后以“土特产”形式存在。由于特色农业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难以充分带动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从横向上看,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开发的产业链比较单一,缺少关联、辅助产业,尤其缺乏从事技术咨询、种子培育、市场推广、产品包装、经营融资等相关服务农业的企业。横向产业链的缺乏,使政府承担了过多的技术推广、标准化管理、品质检验等任务。特色农业生产的集群化不足,也是造成效益低的重要因素。

3.市场化水平不高

市场化是特色农业实现经济价值的必要条件。与工业相比,中国特色农业在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一些传统的特色种植养殖物种,历史上曾颇有些名气,然而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浪潮下,由于农业市场化进程缓慢,使这些特色农业物种长期得不到有效开发。在工业产品的挤压下,一些特色农业物种正在快速消失,甚至一些稀有特色农业资源濒临绝灭,造成了很大损失。特色农业市场化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是农业组织不健全,大量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采取各家各户“三轮车+自由市场”的流通方式,无序竞争、互相压价,产品价值无法充分实现。

4.知名品牌较少

知名品牌的形成,是特色农业效益持续的有力保证。目前特色农业知名品牌的缺乏,大体表现在:一是注册品牌多但强者少,品牌之间缺乏差异性,存在恶性竞争;二是企业品牌多而原产地品牌较少,涉农企业一般注重自主品牌的建设和价值的提升,而原产地品牌由于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加上小而分散的农业经营方式,其开发和推广的速度缓慢;三是品牌保护不力,一些知名品牌被大量伪造仿制,一些传统品牌被非原产地抢注商标,甚至被国外抢注,极大地限制了品牌的市场价值。此外,品牌观念、品牌推广经验、品牌立法与执法等方面的缺陷,也是制约特色农业知名品牌形成的重要因素。

5.适用技术更新慢

目前普通大宗农业机械化程度和良种普及率已大幅提高,但针对小规模特色农业的适用技术开发还很落后。特色农业技术研发体系发育不健全。特色农业生产往往依靠农民的经验,这造成了特色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低下,也具有较多风险。特色农业技术进步慢的原因:一是特色农业种类繁多,现有技术供给体系尚难以满足多样化的特色农业发展需求;二是很多特色农业的规模过小、利润微薄,难以承担技术研发费用;三是由于特色农业技术的共享性和公益性,难以从市场得到相应的回报,技术供给的激励不足;四是受分散的经营方式和农民教育水平低的限制,先进适用技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推广。

三、加快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考和对策建议

目前,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总体上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政策和公共服务。笔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中国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健全特色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建立特色农业科研投入长效机制,增加农业科技用于特色农业科研的专项投资,引导和鼓励企业、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对特色农业科研进行投资;保障农业科研队伍稳定,建立特色农业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加快特色农业科技创新,尤其要加强特色农业小品种小产量农产品的生产、收获机械的研发和普及,实现特色农业生产资料的产业化和特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标准化;加强绿色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特色农产品生态质量;健全特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和应用率,满足农业发展多样化的需求。

2.并重开发和保护特色

农业资源加强对传统种植养殖物种、传统生产工艺等潜在特色农业资源的抢救和开发,建立各级特色农业资源基因库;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科学制定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合理整合特色农业资源,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幅增加对特色农业资源保护的财政资金投入,严格保护特色农业集群区域的生态环境;完善特色农业资源保护立法,并严格执法;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积极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命名、品牌标注等工作,并实行依法保护。

3.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标准化

扶持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成长,提高特色农业附加值;集中扶持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强配套服务;加快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尽快制定各种特色农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标准,提高龙头企业和农民对标准化生产的重视程度,积极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增强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信贷支持,完善特色农产品保险制度;将企业品牌和原产地品牌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促进特色农业规模化市场化

在特色农业发展的途径上,依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选择具有特色的优势项目,把潜在资源禀赋转化为特色农业发展的项目,把特殊工艺转变为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把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把区位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使农业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规模经济外向化。区域农业的发展,要重点培植支柱特色农业。支柱特色农业是在区域农业发展中居主导作用的产业,不但技术含量高、经营规模大,而且能延伸为农业产业化链条、形成农业产业集群,从而带动区域经济较快发展。加强乡镇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

5.提高农民经营组织化程度

在发展特色农业中,大力扶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更高层次的联合和合作,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按照“自主经营、自愿结合、市场调节、相互扶持、利益均沾”的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保护价制度、合同制度等,并引导企业与农户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把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充分调动出来。

6.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第6篇

1、编制规划,强化监管。围绕生态示范区建设,结合我区农业的产业发展特点,我们先后编制完成了《县区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农药投入、病虫害综防规划》、《农用薄膜使用回收规划》、《县区畜禽禁养区划分方案》和《县区畜禽养殖园区建设规划》,这些规划或方案的出台,为我区的生态高效农业发展指明了发展目标及空间布局。同时,加快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加强对各类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的监测,保证农产品的优质安全。

2、加强宣传,强化意识。利用网络、《农家报》、广播、电视等媒介,加强对绿色生态农业的宣传,使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各级领导、所有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共识;以万名农民素质培训为载体,加大对“两高”农药危害性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参加农业部、省、市开展的“生态衢州上海推介会”、浙江农业博览会、浙江(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等绿色农产品推介活动,通过展示展销,不老神鸡、一品红、阮小二香鸭等一大批绿色品牌脱颖而出,并已在省内乃至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3、抓好示范,分步推进。以保护农业生态,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农田质量,确保生产安全为重点,通过实施“811”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田氮肥减量增效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四大农业生态环保工程,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对135家规模生猪养殖场进行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点5个、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3个;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排污已基本达到排放标准,粪尿综合利用率达100,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秆利用量达20.8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93.57;推广平衡配方施肥30万亩次,全区化肥使用强度265公斤/公顷;农药使用量2.98公斤/每公顷;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37467万公顷,综合防治率达74.10。

4、依托优势,创优品牌。立足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无公害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普及工作,在全区建立了一品红椪柑、三元猪、营养稻米、茶叶等绿色无公害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以柑桔、粮食、畜禽、毛竹、茶叶、蔬菜、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和组织农业企业申报无公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加强治理,改善环境。努力探索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合理排放途径,实施畜禽饲养场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指导工作。指导各乡镇开展清洁能源利用工作,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加强部门间协作,做好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对湖南镇畜禽养殖污染情况作了进一步调查,摸清了全镇畜禽养殖数量,为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依据;协助乡镇做好养殖业主及群众思想工作,重点抓好规模3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的异地搬迁。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以上几方面。

1、农业面源污染不能有效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特别是高毒农药在蔬菜、果树、农作物上,不能全面禁用,控制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2、动物饲料、兽药使用不合理。兽药超量使用,以及违规使用禁用药品、添加剂,导致动物产品污染加剧。

3、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我区畜禽养殖大多集中在村庄内部,由于排污设施建设滞后,畜禽粪尿横流的现象在我区农村随处可见,畜禽养殖污染也进一步恶化了我区农村生态环境。

4、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规模及“三品”档次不高,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5、拉动生态农业发展的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不能适应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6、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体系、农业信息网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对策建议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农村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部门协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注重产业提升,推动农业发展生态化。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抓好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检查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产业化与标准化互促互动机制,强化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借助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努力找准农业经济、旅游经济的结合点与突破口,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旅游业;围绕城郊农业发展,培植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强绿色营销,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推动绿色消费,形成消费环节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促进机制;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认定、申报工作,打响绿色生态品牌。

第7篇

关键词:印度;金融支持;农业发展

中图书分类号:F83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22-02

近年来,金融如何有效支持三农发展问题一直是困扰有关部门的一个难题,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这一问题又被摆到了突出位置。在我国还在为这一问题苦苦探索的同时,我们的近邻——金砖国家中的传统农业大国印度,其在金融支持“三农”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有鉴于此,全面考察印度金融支持三农的先进做法,借鉴印度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有益经验, 有助于为我国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指明方向。

1 印度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1.1 构建结构完善、功能齐备的支农金融组织体系

经过数十年的扶持与发展,印度基本形成了以农村合作银行、商业银行、地区农业银行和印度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等多种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相对完备的支农金融组织体系,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1.1.1 农村合作银行

农村合作银行是印度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印度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平均每6个村庄就有一个合作银行,客户主要是来自边远地区的农民。印度农村的合作银行分为两类:信用合作社和土地银行。

①信用合作社。印度的信用合作社主要为农民提供短、中期贷款服务,满足农村期限较短的贷款需求。信用合作社是向农民提供廉价信贷资源的主要金融机构,它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信贷协会,它由信贷需求的农民根据一定的章程,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发起成立的基层农村信用合作组织,主要满足社员短、中期贷款需求。二是中心合作银行,其成员为初级农业信贷协会,主营业务是向初级农业信用社发放贷款, 以解决其成员资金不足的困难。第三个层级是邦合作银行,从组织形式上来看,邦内的中心合作银行是其成员单位。它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把从印度中央银行获得的部分贷款和吸收的部分存款运作给中心合作银行,以满足中心合作银行的支农资金需求。

②土地开发银行。土地开发银行主要提供长期贷款,满足农民的长期信贷需求。其资金来源主要是股本和发行债券。土地开发银行包括直接与农民有货币资金往来的初级土地开发银行和向初级土地开发银行提供资金的邦中心土地开发银行两个层次。

1.1.2 商业银行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类似,商业银行是印度金融支持农业发作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它几乎参与支持了印度农业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在三农发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1.3 地区农村银行

地区农村银行成立于1975年,业务服务的最初对象是农村地区的社会脆弱阶层提供贷款,现已扩展到其他借款者。地区农业银行一般由商业银行、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出资组建,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享有印度储备银行在提现和动用准备金方面给予的特殊支持政策。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向贫困农民提供“三农”方面的信贷支持,目前已发展成为印度贫农获得信贷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

1.1.4 印度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

印度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是印度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成立于1982年,主要目标是通过有效的信贷扶持及相关金融服务,促进涉农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来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其具体的职责是为在农村地区提供开发性生产信贷和投资的机构提供再融资帮助, 并为商业银行的农村信贷活动提供资助。同时,为维护支农金融机构的健康运行,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还负有对农村信贷合作机构、地区农业银行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职责。

1.2 适时出台针对性和个性化强的金融支农制度安排

针对在农业发展不同阶段农民的金融需求不尽相同的特征,印度政府适时推出了符合不同阶段需求的特殊金融支农制度安排,个性化的制度安排为印度农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金融支持。

①牵头银行计划。印度商业银行国有化后,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状况有所改善,金融服务提供商由原来的合作机构一家变为了多家金融机构,银行系统对农村地区的信贷供给有所扩张。在相对激烈的业务竞争形势下,只有通过推出系统化的管理方法来合理安排农村信贷计划, 才能够保证政府支持三农发展,稳步减少贫困的目标得以实现。于是,印度政府在1969年启动了“牵头银行计划”(LBS)。为合理引导农村地区金融发展,该计划出台进行了相对周密的制度安排, 规定每个农村地区都安排一个牵头银行负责该地区的信贷计划的编制、信贷资源的安排与协调, 确定各个地区发展需要的资金以及如何由银行共同提供。该计划的实施对提高农村地区的信贷质量、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②银行—自助团体联系计划。自助团体是一种人们自愿参加的组织, 它通常由同一村庄的具有相同经济社会背景的10~20个成员组成。自助团体本身、或其它银行机构通过自助团体可以向团体的会员发放贷款。随着金融机构与自助团体合作关系的不断密切,目前自助团体已成为把机构贷款引向穷人的重要渠道,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方便灵活的信贷支持。

③农民信用卡计划。为了让银行系统能为农民在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要素时提供充分方便及时的资金支持,1998~1999年,印度推出了一项新的服务农民的金融措施——农民信用卡(Kisan卡)计划。农民信用卡根据农户全年农业生产有关活动所需的资金状况,如农机具的购买维修资金、电费缴纳所需的资金等,预先设定一个固定的(如1万卢比)信贷需求上限。农民信用卡的方便之处在于,在额度内农民可根据生产需要灵活自由的提取现金及时的购买各种生产资料,节约了贷款审批的时间。而在贷款额度超过1万卢比的上限时,则需要持卡农户提供相应的抵押品来保证借款的安全。目前,印度农民信用卡发行张数已逾5500万张,逾五分之一的农民拥有信用卡,农民信用卡为满足农民日常生产的金融需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④小额信贷项目。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印度的小额信贷项目发展良好, 目前小额贷款的规模巨大,参与的部门众多,为解决农村地区融资难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

2 印度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主要经验

①适时推出金融支农特殊制度安排。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农业对金融的需求状况和特征,印度政府适时推出了不同的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如牵头银行计划、银行—自助团体联系计划、农民信用卡计划和农民收入保险计划等5个特殊的金融制度安排,就是为了针对性解决农村地区信贷供给协调不善、有相同经济背景人群和妇女等弱势群体信贷供给不足、农业生产资金短期、农民抗风险能力差等不同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40多年时间里不断创新,渐次推出的特殊的金融支农措施,为印度农业发展提供了金融服务便利。

②以法律形式明确金融机构的支农责任。为了确保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向农业,真正起到扶持农业发展的作用,印度运用强制手段,构建了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的法规体系,以法律形式明确了金融机构的支农责任。除了《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法》等与金融相关的主要法律有条文明文规定相关金融机构有支持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外,印度还要求私人银行和外资银行必须增加农村网点,国内银行对三农、中小微型企业等领域的信贷规模不得低于贷款净额的40%, 外商银行不得低于32%, 其中对直接用于农业部分不得低于贷款净额的18%。

③动员和鼓励多层次的金融主体服务农业发展。印度政府鼓励金融机构拓展农村业务,支持农业发展。目前印度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主体呈现出了层次较多,功能各异的特点。第一个层次是国有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地区农业银行等机构。它们是支农的主体,发挥着服务农村的骨干作用。第二个层次是微型金融机构、私人银行和非政府组织等机构。它们主要涉足小额信贷等领域,在金融支农中起到了较好的补充作用。

3 印度金融支农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①因地制宜地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支农方案。在支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针对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推出针对性和个性化强的,能满足农业发展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经营模式需求的金融支持计划, 有效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印度在金融支持三农的实践中,先后推出的牵头银行计划、银行—自助团体联合计划、小额信贷项目等支农方案,就为印度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与印度相比,我国幅员更加辽阔、农村经营形式更加多样,农业发展更加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大力开展金融创新,不断丰富金融支农的产品和服务,制定出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支农方案,切实发挥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功能。

②以法律的强制力保证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为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和服务落后的问题,印度政府充分发挥了法律的强制力,以法律的形式确保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如通过立法要求金融机构增加支农网点,以法律的形式明确银行支农贷款规模不得低于贷款净额一定的比例等等。目前,我国的金融宏观管理部分虽然每年都会出台一些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但国家未还将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这也直接影响了这些意见在具体操作中的执行效果。应借鉴印度经验,将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的责任、义务、范围和边界等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以法律的强制力保证金融支持三农取得实效。

③构建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学习印度充分调动各种金融资源,构建功能完善、层次齐备的支农金融体系的先进做法。继续深化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方向,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构建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朱超.印度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及对中国的启示[J].金融与保险,2006,(10).

[2] 李巧莎.印度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借鉴[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