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7:34:48
序论:在您撰写社会治理的构成要素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06802
1引言
随着品牌价值内涵及来源的探讨逐步深入,学科间理论的融合,品牌价值研究从消费者视角及利益相关者视角共同肯定了品牌消费者及更为广泛的品牌利益相关者在品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社会化网络环境凸显品牌利益相关者在品牌建设中的影响力。然而由于品牌治理相关理论研究开展时间尚短,企业品牌建设实践中的品牌治理行为也未提炼成为系统的品牌治理理论,因此,根据社会化网络的特征,从现有零散的研究中进一步解构品牌治理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对于品牌治理的研究与实践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主要概念内涵确定
2.1社会化网络
伴随互联网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渗透,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各个角度对社会化网络、社会网络、社交网络、社交媒体等概念及内涵进行解读,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将社会化网络界定为借助社交媒体等互联网平台搭建起网络虚拟社会,同时由此实现真实社交联系的扩大化与虚拟社交关系的真实化后形成的新型社会关系集合。即社会化网络是强联结与弱联结、虚拟社交与真实人际关系共同融合所呈现的社交关系形态。
2.2品牌治理
目前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品牌治理定义分别是“品牌治理是对品牌及利益相关者进行管理”,以及“品牌治理是对利益相关者参与品牌共创的机制和制度进行设计,保障品牌控制权共享基础上各方的权、责、利对等”。王彦勇融合以上两种观点,认为品牌治理是在利益相关者参与品牌共建条件下,通过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保障合作过程有效、公正与合理运行的制度安排。本文结合社会化网络的特征,将品牌治理视为对品牌、利益相关者及网络关系而进行的多层面、全过程的品牌价值共创管理。
3品牌治理构成要素分析
从品牌所有者企业的视角出发,本文将品牌治理概念的结构按思想基础、制度规范、治理对象及范围,以及关系处理方式这四个层面,将品牌治理划分为:品牌治理文化、品牌治理规范、网络关系、治理方式。
3.1品牌治理文化
品牌治理中的治理文化是指企业具有品牌共创的意识,以及企业具有促进和维护内外部品牌合作的理念和行为导向。品牌治理文化代表着企业具备品牌价值共创所需的素质和基础。
企业的品牌共创意识,意味着企业认可内外部合作者在本品牌价值创造中的贡献作用,将合作者作为品牌价值的重要来源,将品牌合作作为品牌价值创造的重要方式。企业具有促进和维护内外部品牌合作的传统,意味着企业以开放的心态开展合作,倡导构建品牌共建合作网络,在品牌共建的合作中吸收不同观点进行合作创新,并在遇到问题时积极处理分歧,降低合作成本。因而合作的文化是品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品牌治理开展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3.2品牌治理规范
治理规范是围绕品牌开展的,对品牌共建网络及其他品牌利益相关者进行关系处理所依据的准则。关系治理理论研究认为,得到明确规定的制度和无形规则均能有效协调成员关系。品牌治理规范中,明确的制度主要作用于在品牌价值共创过程中联系紧密、合作关系相对稳固以及范围相对明确的品牌共建网络成员及组织间,本文以品牌治理中的关系处理内容为依据,结合网络治理机制的划分,将已被制度化的品牌治理规范归纳为:品牌共建合作者遴选规范、激励约束规范、决策协调规范和利益分配规范。而根据关系治理理论研究成果,处于隐性状态的无形规则以信任机制和声誉机制为主,它们在品牌价值共创依赖的多边网络和相对松散的关系网络中作用明显。
3.3网络关系
依据“网络特征优势”理论的思想,将品牌共建网络结构称为网络关系,综合Granovetter提出的节点间交互频率标准和Yang提出的社会关系亲疏远近标准,将品牌共建网络成员的网络关系分为强网络关系和弱网络关系。社会网络理论表明,强关系依存于联系紧密但范围较狭窄、涉及节点较少的关系网络,而弱关系则形成松散的社会网络,在参与者数量和网络所涉及的信息量范围方面具有优势。
品牌共建网络成员间通过互动积累关系资本形成强关系,使得节点之间相互了解程度、合作方式和节点状态都相对稳定。这种情感契约有助于形成成员间高度的内聚性与行动协调性。而弱网络关系成员各自所在主要领域存在差异,彼此间交互频率较低、品牌合作基础均较弱,与强网络关系成员相比,在未经干预的自然状态下难以集中于品牌建设。但从弱网络关系的整体结构角度出发,根据Granovetter的阐述,弱网络关系具有网络规模、网络范围和网络异质性方面的优势,因此经有效引导能为品牌价值共创提供数量、类型和途径丰富的资源及信息传递,能够通过提供不同于源自强网络关系的异质性资源和信息,从而贡献于品牌价值共创。
3.4治理方式
一、领导力及其构成要素
领导活动是在一定客观环境制约下,为实现组织某一特定的共同目标而采取行动的一个创造性实践过程。领导者作为领导活动的主体,在一个组织内可以对个人和集体施加影响力,这个影响力就是现代管理学上的“领导力”。
(一)领导力的涵义。领导力是作用于领导资源配置过程的力量,是指组织的领导者在确立的组织目标与发展方向下,引导和管理组织全体成员及其相关方,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所发挥的能力和影响力。不难理解,组织的领导作用就是其“领导力”所产生的效率和结果。
(二)领导力的构成要素。研究者过去常把领导力作为领导者的自身能力内容来看,认为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包含创造力、容纳力、智源力、影响力、心健力、学研力、团队力、沟通力这八项个人特质,但都还没有将其上升到“领导力”概念上来。
王革非在研究企业决策者时,站在了领导力的角度,对决策者的领导力加以解构。将领导力拆分为思维力、决策力、想像力、创新力、执行力、变革力、预测力、评估力、结构力、控制力、沟通力、学习力等十二个构成部分。
本文认为领导力发展至今,深受领导力的作用特征影响,因此在上述对领导力研究的基础上,将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归纳为战略决策力、权威力、评估力、沟通力、学习力和创新力六个要素。同时,对比传统组织,现代组织领导力的作用特征的内涵有所扩大。本文认为,在现代组织中,以上六个要素还不足够,还应引入社会责任力这一新要素。
二、现代组织领导力的作用特征
组织中领导力的作用特征包括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内部作用包括配置领导资源、治理组织、评审改进创新,外部作用则包括公共责任和公益支持。
过去的传统组织忽略了领导力的外部作用特征,认为领导力有配置领导资源、治理组织和评审改进创新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管理体制的健全,本文认为现代组织(包括公共组织)面临的环境发生改变,其作用特征不仅限于内部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可决定组织形象的外部作用特征上。现代组织的领导力对内起着传统组织领导力的作用,对外则起着公共责任和公益支持的作用。
公共责任是指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组织在产品、服务和运营中产生的社会影响,包括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公共卫生的影响和风险。组织的这一影响使领导力要担负起公共责任,发挥公共作用。因此要履行公共责任、恪守诚信经营等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分析产品、服务和运营中当前和未来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公共卫生等方面已经或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公众隐忧,为此采取积极措施。
同时,现代组织要求领导力发挥公益支持的外部作用,引导组织为社会做贡献,关注回报社会。组织积极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可使组织员工在这样的氛围中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员工的主动性,提高效率。
现代组织通过外部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可以赢得声誉和组织的认同;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为组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助组织保持生命力,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现代组织领导力构成要素新组合
受作用特征的影响,现代组织的领导力构成要素也发生了变化。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领导力新的构成要素组合,认为领导力由传统的领导权威力、战略决策力、沟通力、评估力、学习力、创新力这六个要素和社会责任力这一新要素构成。
(一)传统组织领导力构成要素。传统组织强调领导力的内部作用,本文将受配置领导资源、治理组织、评审改进创新影响的传统组织领导力构成要素归纳为领导权威力、战略决策力、沟通力、评估力、学习力和创新力六个要素。领导者借助建立在领导者品格、才能、知识等因素上形成的权威力来配置领导资源;战略决策力和沟通力是治理组织所必须具备的领导力构成要素。战略决策力分析环境、制定目标;沟通力有利于良好的组织内、外环境的形成,有利于决策的实施;领导评估力、学习力、沟通力、创新力是实现评审、改进创新作用的领导力构成要素。评估力包括领导者对员工、组织事务的正确评估;学习力是领导力的保障,促使领导者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组织的学习气氛;包括技术、思想意识、文化精神上的创新力,是使组织持续发展的最根本推动力。
(二)新领导力构成要素――社会责任力。随着现代组织的发展,其关注点已不同于传统组织。传统组织重视领导力对内部的作用,现代组织更加注重领导力对外部的辐射作用。在外部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组织要获得持续竞争力,就必须以推动社会进步和提升人类生存质量为目标,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所以,本文在传统领导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加入了社会责任力这一新要素,认为现代组织的领导力由七个要素构成。
社会责任力使现代组织的领导力,对社会承担起了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包括公益责任、道德责任、教育责任和环境责任。它会促使领导者自觉维护组织信誉,要求组织诚实守信,并关注回报社会。同时,还会引导组织为社会做贡献,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一、领导力及其构成要素
领导活动是在一定客观环境制约下,为实现组织某一特定的共同目标而采取行动的一个创造性实践过程。领导者作为领导活动的主体,在一个组织内可以对个人和集体施加影响力,这个影响力就是现代管理学上的“领导力”。
(一)领导力的涵义。领导力是作用于领导资源配置过程的力量,是指组织的领导者在确立的组织目标与发展方向下,引导和管理组织全体成员及其相关方,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所发挥的能力和影响力。不难理解,组织的领导作用就是其“领导力”所产生的效率和结果。
(二)领导力的构成要素。研究者过去常把领导力作为领导者的自身能力内容来看,认为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包含创造力、容纳力、智源力、影响力、心健力、学研力、团队力、沟通力这八项个人特质,但都还没有将其上升到“领导力”概念上来。
王革非在研究企业决策者时,站在了领导力的角度,对决策者的领导力加以解构。将领导力拆分为思维力、决策力、想像力、创新力、执行力、变革力、预测力、评估力、结构力、控制力、沟通力、学习力等十二个构成部分。
本文认为领导力发展至今,深受领导力的作用特征影响,因此在上述对领导力研究的基础上,将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归纳为战略决策力、权威力、评估力、沟通力、学习力和创新力六个要素。同时,对比传统组织,现代组织领导力的作用特征的内涵有所扩大。本文认为,在现代组织中,以上六个要素还不足够,还应引入社会责任力这一新要素。
二、现代组织领导力的作用特征
组织中领导力的作用特征包括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内部作用包括配置领导资源、治理组织、评审改进创新,外部作用则包括公共责任和公益支持。
过去的传统组织忽略了领导力的外部作用特征,认为领导力有配置领导资源、治理组织和评审改进创新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管理体制的健全,本文认为现代组织(包括公共组织)面临的环境发生改变,其作用特征不仅限于内部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可决定组织形象的外部作用特征上。现代组织的领导力对内起着传统组织领导力的作用,对外则起着公共责任和公益支持的作用。
公共责任是指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组织在产品、服务和运营中产生的社会影响,包括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公共卫生的影响和风险。组织的这一影响使领导力要担负起公共责任,发挥公共作用。因此要履行公共责任、恪守诚信经营等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分析产品、服务和运营中当前和未来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公共卫生等方面已经或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公众隐忧,为此采取积极措施。
同时,现代组织要求领导力发挥公益支持的外部作用,引导组织为社会做贡献,关注回报社会。组织积极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可使组织员工在这样的氛围中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员工的主动性,提高效率。
现代组织通过外部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可以赢得声誉和组织的认同;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为组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助组织保持生命力,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现代组织领导力构成要素新组合
受作用特征的影响,现代组织的领导力构成要素也发生了变化。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领导力新的构成要素组合,认为领导力由传统的领导权威力、战略决策力、沟通力、评估力、学习力、创新力这六个要素和社会责任力这一新要素构成。
(一)传统组织领导力构成要素。传统组织强调领导力的内部作用,本文将受配置领导资源、治理组织、评审改进创新影响的传统组织领导力构成要素归纳为领导权威力、战略决策力、沟通力、评估力、学习力和创新力六个要素。领导者借助建立在领导者品格、才能、知识等因素上形成的权威力来配置领导资源;战略决策力和沟通力是治理组织所必须具备的领导力构成要素。战略决策力分析环境、制定目标;沟通力有利于良好的组织内、外环境的形成,有利于决策的实施;领导评估力、学习力、沟通力、创新力是实现评审、改进创新作用的领导力构成要素。评估力包括领导者对员工、组织事务的正确评估;学习力是领导力的保障,促使领导者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组织的学习气氛;包括技术、思想意识、文化精神上的创新力,是使组织持续发展的最根本推动力。
(二)新领导力构成要素——社会责任力。随着现代组织的发展,其关注点已不同于传统组织。传统组织重视领导力对内部的作用,现代组织更加注重领导力对外部的辐射作用。在外部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组织要获得持续竞争力,就必须以推动社会进步和提升人类生存质量为目标,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所以,本文在传统领导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加入了社会责任力这一新要素,认为现代组织的领导力由七个要素构成。
社会责任力使现代组织的领导力,对社会承担起了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包括公益责任、道德责任、教育责任和环境责任。它会促使领导者自觉维护组织信誉,要求组织诚实守信,并关注回报社会。同时,还会引导组织为社会做贡献,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成研究的现状检视
目前,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四部分说。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体系可以从话语内容体系、话语转译体系、话语自觉体系和话语共生体系四个方面来建构。[1]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要素结构主要包括话语主体间性、话语内容、话语语境、话语预设和话语交往五个要素。[2]
二是五部分说。这是何理(2015)在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时提出的,他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要素结构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客体、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语境五个部分。[3]
三是七部分说。该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由话语主体、话语语境、话语客体、话语内容、话语媒介、话语言说方式以及话语效果七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4]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基本构成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从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某些具体认识上,观点没有得到统一。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成要素争鸣的主要焦点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概念的异同。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四部分说”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体系”;“五部分说”是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七部分说”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那么,到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有没有区别呢?笔者认为这三个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不能混为一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体系是相对于话语体系的应用而言的,其建构包括话语内容体系、话语转译体系、话语自觉体系和话语共生体系四个部分[5]。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则侧重于话语的产生过程和结果,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密不可分,主要包括话语主体、话语语境、话语客体、话语内容、话语媒介、话语言说方式以及话语效果七个要素[6]。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界定范围仅限于课堂中的话语,“是指话语主体将体现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语词,按照一定的话语方式建构起来的、以教材文本为载体的有机整体”[7]。
笔者认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成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过程、结果的角度主要取决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理解,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必须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来进行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8]。根据这一概念,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就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按照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遵循一定的语言规范、规则和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说(写)出的,与其成员进行交流沟通和知识建构过程所形成一系列环节的有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体系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前的必备工作,是整个话语活动展开的基础,不应单独划分。思政课话语体系的建构只针对大学生,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从教育对象范围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
二是话语间性、话语预设、话语交往能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话语间性、话语预设、话语交往是邱仁富(2013)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论》一书中所提出的三个概念,其中话语间性是指“不同话语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主体间沟通过程的话语关系。话语间性具有两层含义,前者指不同话语之间的逻辑关系,表征为话语之间内在的关联、理论渊源的共同性、历史文本的比较性、话语的共生、理论自觉参照性等。后者则侧重于多元化话语使用过程中,或同一话语在主体间沟通过程中的关系问题”。话语预设是指“话语交往过程中彼此都已经相互了解,或者说在一定场域中已达成‘共识’的不言自明的东西”。话语交往是指“主体间以什么样的话语方式进行对话和沟通,以便达到最佳效果”[9]。
笔者认为,考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落脚点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成和运用过程的各个环节,而非话语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话语关系的研究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规律探讨的内容。因此,话语间性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话语预设是话语交往的必要前提,没有这些“不言自明的东西”和“共识性的大家都知道的东西”,话语交往行为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法发生。话语预设是话语主体开展话语活动重要的前提,直接影响到话语交往的实际效果,从作用的角度分析,话语预设仅仅是话语生成运用过程的影响因素,不是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运用过程实质上就是话语的交往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话语”为主要材料的交往活动,话语交往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至于在活动的过程中,采取什么样方式沟通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应该属于话语言说方式讨论的范畴,因此,话语交往也不是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
三是话语言说方式与话语媒介能否同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吴琼(2007)认为话语言说方式与话语媒介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两者同属于策略层面。何理(2015)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方式包含话语的组合方式、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话语媒介是传播方式的一种,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话语言说方式与话语媒介可否概括为一个构成要素是学术界争论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构成要素是体系中的基本要件,具有单一性,但这些构成要素可能是一个个体、零件,也可能是一个合体,自身具有可分性。话语方式的选择就是这样的情况。不同的话语语境、话语内容和话语客体都会影响话语方式的选择。因此,话语方式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多种类型。何理根据话语的逻辑结构,将话语方式分为话语的组合方式、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话语言说方式实质上是话语表达方式的一种,而话语媒介作为话语方式的一种表达途径,与其他方式一样都是话语主体为达到预期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因此,话语言说方式与话语媒介作为话语方式不同的类型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组成部分,但不能单独构成一个要素。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成的新探讨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他们以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为准则,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学术文本阐释、说明、整合、提炼与创新,并结合教育对象的特点,实现学术话语向日常话语的转化,形成具有时代价值和符合社会成员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借助一定的媒介,将这一套话语内容传播给话语客体,达到灌输党和国家意识形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广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包括国家、社会组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仅仅包括一定话语媒介中的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核心,话语主体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直接决定话语体系的性质。他们通过确定话语目标、设置话语议题、组织话语内容、选取话语方式、选择改造话语环境等环节,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内容构成、表现形式和逻辑结构,主导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客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接受者和受动者,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相对应,是话语主体的言说对象和教育活动的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活动中处于受动、被支配的地位,具有“客体性”。但是,话语客体作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过程中,不仅对话语主体具有自主的审视能力,而且对话语主体传递的话语内容具有选择性的接收、内化和整合能力。因此,话语客体不是完全被动的,也具有主动性。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是指话语主体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话语客体的思想实际,对话语材料进行整合、提炼和创新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信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范围,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其实质是对话语客体给予什么样的思想导向、价值干预和精神影响的问题,话语内容也是联系话语主体和话语客体的信息纽带。从逻辑本源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外在表现,两者具有一致性。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应用话语体现理论说服力的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有效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直接相关。话语内容的设计要实现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的有效结合,要从传统的学术话语、政治话语、文件话语、权力话语中走出来,使政治性话语与生活性话语相融合,宏观话语内容与微观个体话语内容结合起来,真正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样都是一个复杂的总和系统。广义的话语语境是指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活动运行的一切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文化状况、大众传媒、家庭、学校等;狭义的话语语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够得以有效传播和被接受,话语主体与客体得以有效交往和互动的言语场域。话语语境贯穿于话语产生、发展、结束的整个过程,话语理解渠道的畅通不仅取决于符号本身和话语主体,而且也受制于话语环境。“任何一种话语(理论)既是有效的,又是无效的,这取决于它的语境适应力”[10]。话语体系的生成受语境的制约,但是话语主体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语境的影响和制约,而是可以积极通过话语表情、手势、形体等肢体语言乃至声音、影像的结合营造出一定的氛围,合乎规律地创造新的话语情境,以利于话语体系的生成和发展。
五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是指话语主体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传播话语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活动中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形式。同样的话语内容,运用不一样的话语方式,表达的意义不尽相同,产生的效果也可能迥异。因此,话语方式的恰当运用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以及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过程中,要根据教育目标的不同要求,话语内容的不同特点以及话语客体思想问题的性质、存在方式、产生的原因等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依据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教育对象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可分为灌输式话语、宣传式话语、说服式话语、学术交流式话语等;按照话语传播的途径不同,话语方式可分为学术理论式、课堂教学式、大众传媒式、新媒体网络式等;按照话语的表现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文本话语和实践话语两种。
六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效果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测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展开过程及其实际效果进行质的评判和量的估价的活动。效果评价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设定的目标是否达到,话语内容是否合适,话语方式是否恰当,话语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是否正常,话语情境的营造是否到位,话语客体的思想政治素质表现是否提高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效果的评价是探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规律的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效果时要注意将显性效果与隐性效果、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结合起来。
【关键词】 审计; 财务审计; 免疫系统; 审计预警
一、引言
审计是伴随着经济活动而产生的,是甄别经济信息、保障经济活动按照既定规划与要求正常执行的必要手段。现代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对审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以往单纯基于会计信息基础上的事后“查证”功能,而是逐渐从控制导向型审计转向了风险管理型审计,即围绕经济运行主体的既定目标,从检查、评估风险到预警、控制和化解风险。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在描述审计职责时就曾提出:审计师应该“在不损害客观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提供确认和咨询服务,促进公司防范风险和进行公司治理”。本文借鉴财务预警分析原理,结合审计所应承担的查错纠弊、警示预险的功能,探讨审计预警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构建审计预警框架,为进一步发挥审计作用、防患于未然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二、审计预警系统构成要素
预警系统,是指能够快捷、准确地分析经济问题或经济风险可能发生的蛛丝马迹,及时把握潜在危机出现的前兆,迅即发出警示通告及缓解或消除危机相关建议的一套完整的措施或评价模式体系。其主要功能在于提前预知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与危机、提前预警、消除隐患。而审计预警系统,就在于通过评价被审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揭示其经济运行或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促进被审计主体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部监控、提升经济活动效益,是审计内涵与外延的实践性扩展。
笔者认为:审计预警,应在明确预警、排警的前提下,结合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环境状况,对其公司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管理机制与制度执行等)进行评价,将风险识别及信息传递、预警提示等有机结合,以保证预警系统目标的实现。因此,审计预警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应该包括对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评价、对公司治理机制与执行力度的审计、对相关风险识别的审计以及信息分析与预警提示这四大要素。
(一)对内外部经营环境的评价
这是审计预警系统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内部经营环境如管理方法的先进性、计算机网络审计的运用程度、财务收支体系、权益制衡与内部协调运作能力、资产与资本构成等等;而外部经营环境应考虑相关政策的影响、资本市场与客户市场等等。只有首先了解被审计主体所处的经济环境,分析不同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才能对其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提高预警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对公司治理机制与执行力度的审计
这是审计预警的基础内容。治理机制与执行力度是维护公司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抵御不法行为与不良现象滋生的基础,也决定着审计预警系统运作的特点、目标和运作方式,进一步影响审计预警系统发挥的效率。在这一方面应特别注意公司组织机构中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问题反映与处理系统、经济安全防范机制等等。
(三)风险识别
这是审计预警系统的关键环节,影响着审计预警系统最终目标的实现。风险识别是对影响经营目标达成的相关风险的辨认和分析,包括风险识别手段与方法、风险识别能力与风险评估等。要分析企业对风险识别的充分性和对风险衡量的准确性,以及针对风险提出的相关应对建议。只有识别风险和估计潜在的风险程度,才能有效地实施防范,有针对性地开展控制,其结果决定着整个审计预警系统运作效果的好坏。
(四)信息分析与预警提示
这是审计预警系统的核心。其直接功能是关注企业财务与资金安全,关注资产完整、经营活动是否正常运作,监督评价财务与经营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并在分析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发现潜在的、隐含的问题苗头和不良倾向,并通过审计调查、审计分析和风险识别,评价可能发生的风险程度及产生的可能影响或损失,及时发出预警提示信号、提出整改或应对建议,防止风险爆发导致的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
三、审计预警系统层次模型
影响被审计对象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因素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企业不可能均衡地分析考虑每一影响要素,而应有所侧重,针对具有关键影响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进行分析、检测、预警。这不仅体现了审计工作与审计预警中必要的轻重缓急,也有利于降低审计预警系统的运作成本,保障审计预警机制整体运作的高效与合理性。
因此,结合上述构成要素分析,可以勾勒出审计预警系统的如下层次模型(见图1)。
其中,第一层次包括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评价和对公司治理机制与执行情况的审计,属于预警系统中的审计预防功能。通过收集被审计对象的各类财务、经营或经济活动信息,以及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政策、社会、市场状况等信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与财务活动进行跟踪、监测,评价实际情况与目标、预算、标准或期望等等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各类偏差的原因,以监测可能产生不利状况或经济问题的踪迹。
第二层次是对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及风险进行审计识别,通过对预警要素各类信息进行审计分析,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经营正常运作的不利因素或引发危机事件的苗头。特别是当某类重要的经济与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或某些经营与管理关键要素不健全或者缺失时,更应及时识别、评估风险,确定预警等级。
第三层次是结合以往历史资料的统计比较以及对现行状况的跟踪监控,依据风险识别所确定的预警等级,发出相应预警提示,提醒、监督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尽早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潜在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
此外,信息分析传递与预警提示应充分考虑审计监管的有效性、信息传递通道的畅通与及时性以及对审计明示问题的督促整改力度。只有配备必要的跟踪问效机制,保证预警与提示作用的确切落实,才能真正达到防范与化解风险的目的。
四、结论
只要有经济活动,就一定有对审计的需求。这是所有权和经营权或使用权等多重权利分离状态下人们对甄别经济信息、降低经济与管理风险、维护经济信用的基本要求。2008年,国家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审计本质上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意味着审计不应该只是被动的和静态的事后审查,也不应仅仅只局限于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账簿及其财务收支的审核及监督;还应该强调主动的、动态的、全方位的事前与事中分析预测、跟踪反馈。作为这一“免疫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有效的审计预警不仅应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产生的苗头,还应该具备对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行为进行问题诊断、“对症下药”、“治病防病”的功能。通过对被审计主体各项审计构成要素的审计分析与评价,发现公司治理机制与组织架构中存在的不足、财务控制中存在的弊端、内部管理中存在的缺陷、监督执行中存在的漏洞等等,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与差错弥补等措施,达到从根本上堵塞漏洞、避免风险的再次发生,将错误与腐败的苗头扼杀在萌芽中。
【参考文献】
[1] 吴星.浅谈联网审计预警系统[J].中国审计,2009(18).
[2] 任秀梅.李东光.经济安全审计预警系统架构研究[J].价值工程,2012(2).
一、引言
审计是伴随着经济活动而产生的,是甄别经济信息、保障经济活动按照既定规划与要求正常执行的必要手段。现代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对审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以往单纯基于会计信息基础上的事后“查证”功能,而是逐渐从控制导向型审计转向了风险管理型审计,即围绕经济运行主体的既定目标,从检查、评估风险到预警、控制和化解风险。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在描述审计职责时就曾提出:审计师应该“在不损害客观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提供确认和咨询服务,促进公司防范风险和进行公司治理”。本文借鉴财务预警分析原理,结合审计所应承担的查错纠弊、警示预险的功能,探讨审计预警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构建审计预警框架,为进一步发挥审计作用、防患于未然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二、审计预警系统构成要素
预警系统,是指能够快捷、准确地分析经济问题或经济风险可能发生的蛛丝马迹,及时把握潜在危机出现的前兆,迅即发出警示通告及缓解或消除危机相关建议的一套完整的措施或评价模式体系。其主要功能在于提前预知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与危机、提前预警、消除隐患。而审计预警系统,就在于通过评价被审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揭示其经济运行或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促进被审计主体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部监控、提升经济活动效益,是审计内涵与外延的实践性扩展。
笔者认为:审计预警,应在明确预警、排警的前提下,结合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环境状况,对其公司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管理机制与制度执行等)进行评价,将风险识别及信息传递、预警提示等有机结合,以保证预警系统目标的实现。因此,审计预警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应该包括对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评价、对公司治理机制与执行力度的审计、对相关风险识别的审计以及信息分析与预警提示这四大要素。
(一)对内外部经营环境的评价
这是审计预警系统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内部经营环境如管理方法的先进性、计算机网络审计的运用程度、财务收支体系、权益制衡与内部协调运作能力、资产与资本构成等等;而外部经营环境应考虑相关政策的影响、资本市场与客户市场等等。只有首先了解被审计主体所处的经济环境,分析不同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才能对其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提高预警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对公司治理机制与执行力度的审计
这是审计预警的基础内容。治理机制与执行力度是维护公司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抵御不法行为与不良现象滋生的基础,也决定着审计预警系统运作的特点、目标和运作方式,进一步影响审计预警系统发挥的效率。在这一方面应特别注意公司组织机构中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问题反映与处理系统、经济安全防范机制等等。
(三)风险识别
这是审计预警系统的关键环节,影响着审计预警系统最终目标的实现。风险识别是对影响经营目标达成的相关风险的辨认和分析,包括风险识别手段与方法、风险识别能力与风险评估等。要分析企业对风险识别的充分性和对风险衡量的准确性,以及针对风险提出的相关应对建议。只有识别风险和估计潜在的风险程度,才能有效地实施防范,有针对性地开展控制,其结果决定着整个审计预警系统运作效果的好坏。
(四)信息分析与预警提示
这是审计预警系统的核心。其直接功能是关注企业财务与资金安全,关注资产完整、经营活动是否正常运作,监督评价财务与经营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并在分析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发现潜在的、隐含的问题苗头和不良倾向,并通过审计调查、审计分析和风险识别,评价可能发生的风险程度及产生的可能影响或损失,及时发出预警提示信号、提出整改或应对建议,防止风险爆发导致的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
三、审计预警系统层次模型
影响被审计对象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因素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企业不可能均衡地分析考虑每一影响要素,而应有所侧重,针对具有关键影响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进行分析、检测、预警。这不仅体现了审计工作与审计预警中必要的轻重缓急,也有利于降低审计预警系统的运作成本,保障审计预警机制整体运作的高效与合理性。
因此,结合上述构成要素分析,可以勾勒出审计预警系统的如下层次模型(见图1)。
其中,第一层次包括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评价和对公司治理机制与执行情况的审计,属于预警系统中的审计预防功能。通过收集被审计对象的各类财务、经营或经济活动信息,以及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政策、社会、市场状况等信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与财务活动进行跟踪、监测,评价实际情况与目标、预算、标准或期望等等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各类偏差的原因,以监测可能产生不利状况或经济问题的踪迹。
第二层次是对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及风险进行审计识别,通过对预警要素各类信息进行审计分析,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经营正常运作的不利因素或引发危机事件的苗头。特别是当某类重要的经济与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或某些经营与管理关键要素不健全或者缺失时,更应及时识别、评估风险,确定预警等级。
第三层次是结合以往历史资料的统计比较以及对现行状况的跟踪监控,依据风险识别所确定的预警等级,发出相应预警提示,提醒、监督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尽早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潜在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
此外,信息分析传递与预警提示应充分考虑审计监管的有效性、信息传递通道的畅通与及时性以及对审计明示问题的督促整改力度。只有配备必要的跟踪问效机制,保证预警与提示作用的确切落实,才能真正达到防范与化解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智慧政府;治理能力;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 D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2-106-2
1 智慧政府治理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智慧治理研究背景
针对智慧治理这一新兴概念,经过了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对其进行不断地探讨,人们对智慧治理的认R也逐渐深入,专业部门认为,将智慧治理应用于通过一国的城市信息系统,对城市中的公共建设和相关服务进行划分、管理、资金投入和结合运行。智慧治理通过网络把安置于城市中的智能化机器串联成物联网,实现物理化城市感知,其中还应用了云计算技术对所得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实现数字与物联网的结合,对小至城市大至一国运行的各个部门进行智能响应支持,智能治理就是将数字城市加上物联网。
1.2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1.2.1 缺少专项性、完整性
在针对智慧政府治理方面,由于相关专项性研究不足,信息资源少的原因,造成相应研究人员视野不够宽广,关注面只是“管中窥豹”,只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样的情况,如在研究中仅仅表明了政府处于什么地位与发挥怎样的作用,或浅显地展示智慧政府运行方式,这样对智慧政府治理机制研究就还不够完整。
1.2.2 研究不够深入
学者基于整体性治理视角对整个智慧政府系统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视野,但需注意的一点是,不足在于仅仅基于对知识进行介绍,将共同点对比,而未展开研究与叙述,造成了虽然视野较大但是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出现。
2 治理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2.1 社会资源配置与利用能力
一国的发展应该在经济上体现出来,经济有了稳步发展,才有继经济发展成果使社会均衡。应在社会区域内,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然后将其高效利用,实现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满足社会民众在经济需求意外的对社会的需求,让其合理地运用社会资源。这种治理能力包含着治理的内涵与方式,以及相应的途径和手段,若不能制定公共政策应对国家社会经济稳步增长,无法推进社会均衡发展步伐,则这个政府便是不负责任的。
2.2 维持税收及财政收支平衡能力
税收与财政支出的问题涉及一国是否可以稳定发展,对待基础性公共政策是否公平公正,税收可谓是一国经济的重中之重,税收若流失犹如大出血,在队公共财政收入造成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不公现象,国家对此绝对处于零容忍,因此国家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去防止税收流失的情况出现,税收问题也可以衡量出一政府在经济治理能力方面的能力。就公共财政收支平衡方面而言,政府首要问题就是决定能稳固本国经济发展的财政收支结构,避免财政流失。
2.3 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发展,对比过去的世界交流,现今世界各国间彼此依存度越来越高,世界经济也趋于一体化阶段,一些发达国家因为在技术与资本方面比一般国家在更早已经开始积累,进而这些国家拥有更先进的技术水平与信息资源,所以占尽优势,后发国家看见差距也纷纷迎头赶上,就这方面而言,国与国之间激烈的竞争也是良性的竞争,有益于解决在参与世界经济活动中,如何有效地避开对本国经济的不利影响,而去真正借助这样的趋势使得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3 智慧政府治理结构与模型
3.1 支持智慧治理的技术支撑
3.1.1 数据提供平台:云计算
云计算属于分布式计算,是一种服务并且实现管理的平台,它的特点是随时随地都可以从资源共享中心获取需要的资源,十分便捷。在建设国家信息化道路中,可以利用此技术,将统一要求通过规定的信息机制将政务信息集中至云计算平台中,实现信息在政府间的自由流通。云计算平台通过资源共享来服务,共享分为P2C(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共享),C2C(客户间共享),P2P(供应商之间共享)这三种共享方式。
在共享的过程中要注重政府信息的安全性,云系统数据中心需要实时监控以外信息外泄,以及注重建设平台的成本,形成一个整体无须再单独建立平台,这也是云平台的优点,比较节约资源。如图所示为云计算平台结构图(图1)。
3.1.2 算法支持:大数据
大数据来源于庞大的数据,十分广泛,数据大到轻松超出传统方式下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能力,就好比全世界互联网一天所产生的数据总数可达800EB,需要用1.69亿张光盘才够存储这样庞大的数据。大数据的速度也是惊人的,将数据瞬间捕获并进行直接处理,避免了数据压力又提高了决策效率。大数据还具有多样性,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多样的数据结构。海量的数据所包含的价值是无穷的,但是巨大的数据不代表都是有用的,很多无关信息导致数据厚度不足,所以需要将获得的数据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利用。
3.1.3 物联网技术
早在2010年,国家总理就提出过物联网相关信息,认为物联网通过大量的信息传感设施把所有东西与网络连接,进行实时通信,实现智能化网络,物联网建立于互联网基础上而不仅是互联网,而是超出互联网的延伸网络。物联网具有全方面感应,将物体接入网络与智能化处理三个特征,达到通过识别利用各种二维码或传感器立马获取相关信息,将信息进行共享,再智能决策与调控的目的。
3.2 政府智慧治理的实现途径
3.2.1 完善相应法律,提供智慧治理保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对隐私保护造成了威胁,互联网因为随时随地的特点令隐私所具有的地域和时间保护失去了原有的安全性,虚拟网络在这样的情形下显得不那么虚拟了,用户所具有的IP地址其实就包含着客户的个人信息。我国较其他起步较早国家的信息安全防范方面还不够完全,所以需要完善与新增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是要实事求是,也要注意解决好新老法律的冲突。
3.2.2 注重l展信息产业,稳固智慧治理根基
对于发展初期的企业,要注重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在扶持企业时要加强推进创新体制,投资以鼓励企业创新,提升相应产业的发展,同时引进高素质人才与培养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相关战略,对于新技术研发成果需要及时进行专利的申请,保护好研究工作,并且鼓励技术研发,设立相应研究基金,奖励有贡献的个人与企业。
3.2.3 鼓励全民参与,建立良好政民关系
政府要积极做到将数据公开化、透明化,应及时通过互联网将公共数据信息,让民众可以更加了解政府,了解政府执行的公共事务,使民众主动配合政府进行的治理工作,通过互联网,民众的力量是巨大的,政府应该逐渐转化为以用户为中心点,加强互动,由封闭状态逐渐变成多元化的政府,不仅需要信息技术还需依靠各界力量,才能实现治理的目的。
3.3 智慧政府治理面临的挑战
3.3.1 治理观念和方式面临的挑战
虽说长期以来基于我国经济发展下已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治理方式,政府治理方式的特点即集中、统一化,这体现的是政府的权力统一与全能性,但是出现一些地方官员管权主义较重,对民众态度比较冷淡的现象,他们应对新兴事物接受较慢,信息处理能力也不尽如人意,他们通常靠以往的经验凭个人就做出了决策,没有经过实地调查,这样就无法了解全面的状况,也无法很好地解决公共事务。
3.3.2 治理体系面临的挑战
在治理实施过程中有极大可能涉及关于隐私的问题,但由于大数据时代缘故,隐私恰好都隐藏在了日常生活信息中,一旦民众的隐私遭到泄漏,那么会大面积地触动民众的神经,造成对政府治理的不信任与恐慌,会对政府的工作产生怀疑态度与不配合工作的行为。出现这样的危险状况,说明国家政府相应的保障措施还不完善,需要对当前的政策法规做出改变,改进法律以及颁布更具针对性的法律,在享受大数据时代的便捷性同时,更应兼顾政府与民众信息的安全,处理好民众与国家间的关系,这也是治理面临的挑战之一。
4 总结
2013年至今,我国的智慧治理城市已经达到150个,总体看来政府的治理能力构成要素是政府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治理能力,在智慧政府治理中对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应用起到推动发展作用。政府已初步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与智慧治理的巨大价值与回报,通过智慧治理理论进行对能力构成要素的分析。若想要达到智慧政府的目标,需要政府内部的转变与联合各界力量共同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