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17 17:34:42

序论:在您撰写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

第1篇

素质教育这个名词是中国应试教育催生的我国特有的名词,这个名词由来于我国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旨在破除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所谓的应试教育是指学生为了在由低一级向高一级升学时,需要按照考试分数的高低来决定能否进入更优秀的学校或者班级。这里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的,目的在于挖掘人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这里的素质强调在先天的基础上后天的学习和培训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素质教育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素质教育是全体教育

我国的素质教育是对全国民众提出的,是对我们整个民族提出的,也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提出的。个体是组成群体的最小单位,要想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就必须面向全国展开,面向中小学生展开,使得每一个即将成为社会中坚阶层的学生接受良好的素质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社会未来的栋梁,并且必将成为我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我国的素质教育一定不是选拔教育或者淘汰教育,而是面向全体的全员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古往今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先进分子无不在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法国的卢梭,苏联的克鲁普斯卡娅,他们无不在向世人们传递着全面发展的思想。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定值教育目标时,也大体上按照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制定,主张学校应该在德智体美多维度促进学生的发展。由于多种原因,至今我国的教育仍未能平衡各个维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分注重分数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片面的追求人的发展,不管是在过去、现在亦或是将来都是无法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的。

(三)素质教育是对人的潜能的开发教育

人的身体和大脑蕴含的巨大的潜力,只要在合适的环境中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开发,它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素质既是一个发生性概念,也是一个发展性概念,应试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的这种发生作用,只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过分重视知识的输入和输出,只是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开发,搞一些“题海战术”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先天素质向后天可能的素质最大程度的转化,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影响, 使个体的潜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二、我国目前素质教育存在的误区

(一)教育价值观的错位

教育价值观一方面是指我们对于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确定教育价值观的准则和依据,是对教育价值的有无高低的标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可以总结为:呵护自由、展示个性、启迪智慧、鼓励冒险、提倡创造、享受快乐。二我国现行的素质教育仍然停留在上补习班、考高分、考重点学校争状元上名校,错误的认为成才就是成功,以此判断,我国现在的教育状况离实现素质教育还相去甚远。我国目前的素质教育相当的保守,仍然保留着以儒家教育为指导核心的价值观。

(二)教育改革的本末倒置

没有抓住教育的本质目标,站在改革的角度只有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抓其他的发展规律,成功的利用它求发展。“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见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因就是没有涉及传统的教育理念、 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而只是“添枝加叶”式的改良,自然不能使素质教育获得成功。

(三)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前些年为了在形式上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错误的把简单的开展课外教育活动建立学习兴趣的小组当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甚至有些教师误认为学好语数外就是素质教育的成功,更有甚者认为只要学生有一技之长就是实现了素质教育,尽管我们不忽视艺术对于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但这并不是对一个人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内容。尽管一段时间内素质教育被提的轰轰烈烈,但是却过分的流于形式,这些活动并没有在根本上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的实施。究其原因, 是因为人们并没有认识 到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没有弄懂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三、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转变保守的教育观念,树立独立与自由的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丰富学生的校外知识,使学生在丰富的校外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以启迪智慧作为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二)改革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设计新的课程大纲,以启迪智慧为目的。

(三)抛弃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知识是无穷尽的,学习知识并不代表掌握了智慧,将学生培养成有智慧的人,才能更好的创造新知识。

第2篇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全体性: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基础性:是相对于专业性,定向性而言的,素质教育向儿童,青少年提供的是基本素质而不是职业素质或专业素质;发展性:是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赵明,西安

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主渠道的地位和作用。在解决了观念问题之后,我们应该去领会 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把握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特征。我认为按照全面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基础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应具备以下八个特征:

特征1 制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 追求本学科教学的全面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这一目的的实现要靠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努力,课堂教学则承担着相当重要的责任 。因此,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必须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确定思想道德目标、文 化科学目标、心理情感目标、身体技能目标,并为目标的达成划分出不同的能力等级。例如,每类目标均可以 分为“前提”“基础”“发展”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又可分为若干个层级。“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往往只重 视认知目标而忽视其他各类目标,而且非常善于搞“知识点”教学,进而发展成“命题点”教学,它是以传授 知识为目标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教学。当然,课堂教学应有全面的素质教育目标,并非不要重点,相反,在教学 目标的达成上实现重点突破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之一。知识的积累,习惯的培养,能力的形成,人格的塑 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的努力,企图用一节课解决所有的问题,学到很多的本领,那是不可能 的,也是不科学的。面面俱到反而会妨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特征2 把课堂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 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的成功。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并非只 有“三尺讲台”,而应是几十平方米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要淡化教师的表演欲,强化学生的表现欲。青 少年有着很强烈的表现欲。这种情感冲动是一种促使其走向成功的自我激励机制。所谓“成功教育”就是学生 在这种机制的激励下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得到心理的满足,获取自信和力量去追求新的成功。遗憾的是 ,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课堂教学情况却是老师独霸讲台,学生只有认真听讲的权利。更令人诧异的是,常常在 一些观摩课、公开课上,人们会看到老师表演得一招一式,淋漓尽致,而学生只是一群观众,他们的表现欲受 到抑制,即使有所参与也是浅层次的、配合式的,只不过充当一个“配角”。配角的任务就是“当好配角”, 看主角的“眼色”行事。可是,这些观摩课、公开课,由于种种原因大多会得到“成功”的评价。教师“成功 ”了,学生就一定成功吗?显然不一定。反过来,学生如果成功了,教师肯定是成功的。所以,课堂教学实施 素质教育必须把舞台让给学生,必须努力追求学生的成功,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来一个观念的转变。我们曾经 通过资料或电视,看到过美国学校的课堂教学:无所谓讲桌与课桌,教师没有固定的位置,可以随处站立、就 座或走动,学生更是“乱成一锅粥”,当然更没有“满堂灌”……过去觉得它不可思议,今天应该感到是否也 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特征3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学生是教育主体”的框架内,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活动要有 学生的参与;教学内容必须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性格;教育功能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无视学生的教 育是失败的教育。一位老师走上讲台,面对几十名学生,滔滔不绝地讲授45分钟,难道会无视学生的存在吗? 诚然,这样绝对的例子已经很少看到了。但是,在教师的潜意识里没有学生的存在者有之,教师把自己当作主 体把学生当作客体者有之,更多的则是承认学生是主体却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本质上讲,这 些都是“无视学生”的程度不同的表现。所谓“潜意识里没有学生的存在”,是指教师从备课开始就未曾或很 少考虑学生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中一切按既定教案办,而不能根据课堂情景及学生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控;在教 学之后不进行“反馈—矫正”,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一厢情愿”“单向流动”。所谓视学生为“客体”,是 指把学生当成一只可以随意往里面填装知识的袋子,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消极接受的地位;“上课专心听讲” “认真抄写笔记”“按时完成作业”是教师对“客体”学生的最好评价。至于“不知道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需要在认识的层面上加以解决的观念问题。素质教育的基 本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增强和发展他们的自主性,逐步成长为社会生活的行为主体。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 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只有把学生真正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过程才能顺利进行并走向预 定的目的地。否则,素质教育的目标就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实现。站在这样的高度去看问题,便会想方设 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如果只在方法的层面上考虑 问题,那就只能围着“多提几个问题”“多让学生发言”“多组织几次讨论”打转转。学生被动地发言,被动 地讨论,被动地搞活动,是不能叫做“发挥主体性”的。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体”与“主导”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 成,共生共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对课堂教学中教学双方的地位、作用、关系的高度概括,是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框架的基本结构。在“主体”与“主导”这一组事物中,“主导”是事物的主要方面,决定 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及成败。“主导”正确、有力,主体性才会得到充分的体现;“主导”失误、无力,主体性 不能充分发挥,“主体”依然是实际上的“客体”。那么,教师的主导怎样才算正确、有力?一要真正把学生 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明确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 体意识;二要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及教学方法论,明确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渠道在于组织教学和 启发思维。教师无疑应当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组织作用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过 程的发展、教学情境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随机调控。这是主导作用的外观功能,而主导作用的内在功能则是启 发思维。离开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思维方式的训练,不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任何“主导”都将是形式主义的 ,无益于素质的培养。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学,看起来似乎很紧凑,一环扣一环,但学生依然是被动地跟着教师 亦步亦趋,沿着教师设计好的轨道,最终钻进了教师的“圈套”。像这种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教学决不是“主导 ”而是“主宰”——宰掉了主体性,宰掉了素质教育。

特征4 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插上翅膀。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学习知识,学 会学习,归根结底是要学会思维。学会思维的第一步是要敢于并能够发现问题,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 析、推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地予以引导和鼓励,提倡思维无“禁区”,提倡学 生向教师“发难”,提倡不同意见的争论。报载:北京市22级教师孙维刚建议学生这样听讲——一个概念 提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去定义它:一个命题提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去判断它的真假,让思维跑在教师的前头。 如果不能大幅度地超前,也要争取设想老师正在说着的这句话的下一句是什么。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体会到 了思维的乐趣。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孙老师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可他班的学生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有 7人获一、二等奖,而全北京市获一、二等奖的仅15人。试想,这是怎样的一种课堂教学境界呢?这样的思维训 练不正是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创造性、发展性原则吗?与此相反,有的教师用教学参考书上的条条,用 教案上给定的答案去框定学生的思维空间,只给学生的思维以极小限度的自由;想象和联想即使飞翔开了,也 要千方百计把它拉回到唯一的解法上和标准答案上。有位语文老师讲《孔雀东南飞》,让学生分析焦仲卿母亲 的个性特征。学生发言踊跃,既指出焦母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代表,又指出她精神扭曲,有心理缺陷,根本不 懂得爱情为何物;刘、焦的爱情悲剧既暴露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也是焦母阴暗心理和刁蛮性格所酝成的苦酒 。这些发言本来是极其热烈、极有深度的,是思维活动的升华,应该受到赞扬和鼓励。然而老师却批评学生: “不要扯得太远!”等到老师归纳时,仅剩下教参上的干巴巴的一条筋——封建礼教残害青年。试想,这又是 怎样的一种境界呢?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抑,素质教育从何谈起?还有一些教师习惯 于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来“启发”学生,并借以推进课堂教学的过程,却不给学生留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 考问题的机会和时间。老师在教案上设计好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了,教学任务也就算完成了。但是,把老师的 提问全部解决了,并不等于把学生的问题都解决了。回答老师的提问远不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何况,那些思考量很小的提问,那些让学生齐声回答“是”或者“不是”、“对” 或者“不对”的满堂喝彩的做法,根本与思维训练不相干。现在有人提出课堂教学要“少问”,这对于“满堂 问”,以为提问便是“启发式”,把课上成“问答课”来说,倒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开放课堂的教学空间,让教学内容向社会延伸,社会生活进入课堂 教学,让课堂充满时代气息。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合格人才非 常有益。国家为各学科教学规定了教学大纲,编写了教材,这是课堂教学所应该遵循和采用的。但是,如果把 课堂教学封闭起来,唯教科书是从,那将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我们的写作教学就那么几个作文题,一 届一届的学生都在写《我的母亲》《假日见闻》《国庆有感》……而且规定时间当堂交卷,纯粹是考场作文训 练,把个作文弄得毫无情趣,使学生望而生畏。我们的理科教师对日新月异的高新科技知之甚少,更难得将它 引进课堂。我们的许多老师很反对学生看教学参考书和其他的课外读物……据介绍美国的中小学一般不要求学 生写什么猫呀、狗呀和状物写景之类的文章,而是写调查报告,题目往往大得惊人,如《谈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的篮球运动》等。老师布置一连串思考题,介绍一些参考资料,由学生自己去调查、采访、研讨,然后 拿出报告来。许多学校还规定了学生必读的世界名著。相比之下,哪一种教育方式更有利于锻炼思维能力,更 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岂不显而易见吗?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封闭是没有出路 的,不准学生看参考书、读课外读物是教学上的一种霸气,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是一种禁锢。禁锢就等于扼杀 。

第4篇

素质教育是从“人”出发,人本主义教育也是从“人”出发,但它们一开始就从“人”分道扬镳了,一撇一捺,扬镳各去。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倡导者把人看作是一个自我实现的个体。马斯洛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基于这样的认识,“这种教育将更强调人的潜力之发展,尤其是那种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潜力;强调理解自己和他人并与他人很好地相处,强调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强调向自我实现的发展。这种教育将帮助‘人尽其所能成为最好的人’”,马斯洛仅从人内在的动机去考察人,而不从动机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以及满足需要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和感性活动去考察人,这就多少有些遗忘了人的存在的社会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素质教育的倡导者,我们,仅仅把人看作是教育的前提。教育的前提是人,同时我们又认为,这个“人”又“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是一个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人”,所以是一个还具有可塑性的人,是一个能被改变和自我改变的人,这是一个“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他的发展离不开这一定的条件,而且是依赖这一定的条件的,所以,如果我们有能力创造出这一定的条件,我们就能合目的地“育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育”是可能的。摆在教育面前的对象是人,这就要求我们照顾到这个对象的特殊本质。从这个对象的特殊本质出发,素质教育理论就要被赋予人本主义特征。

但与核心是“以个性为本位”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不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社会为本位”。教育始终是围绕着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展开它的理论和实践的。但培养什么样的人,依据在社会。社会往往需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来满足它的新的需要,而“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教育不仅具有改变一般人的本性的深刻作用,教育还是生产的,教育生产人的劳动能力或者说劳动力,而人的劳动力是与他这个人不可分割的,所以教育也是对人的生产,换句话说,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教育的“产品”。当人的存在以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体本身为其物质基础,以社会为本质地层现其存在的物质条件时,这种以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体本身为出发点,以社会为本位的素质教育就是促进人本质地展开他自身的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了。

当我们通过生产劳动来考察教育时,既然教育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受一定的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制约,那么当“旧的生产方式必须彻底变革,特是旧的分工必须消灭。代之而起的应该是这样的生产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一方面,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人身上,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时,教育如何改变自身以适应社会生产的变化?大工业一方面产生了生产资料奴役生产者的新手段,大工业的机器使工人从一台机器下降为机器的单纯附属物,使他们为“由于接受专门教育和终生从事一个专业而造成的畸形发展所奴役”,另一方面由于它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也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从而不断地把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分投到另一个生产部分,使得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样,当“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时,教育又如何改变自身以适应这个普遍规律?

大工业生产和世界市场造成了劳动的不断变换,劳动的不断变换需要劳动者具备更广泛的适应性,劳动者的多方面的发展,从而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正是增强他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根本条件。大工业自身的发展迫使现代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抓住了社会对人的根本要求。人的独立和自由是与人自身的解放联系在一起的,但在过去的历次解放中,始终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支配生产者,而不是生产者支配生产资料的历史,所以它们使人获得的解放始终是不彻底的,在他们这样的社会里,“每一种新的生产杠杆都必然地转变为生产资料奴役生产者的新手段。”社会主义生产要彻底地解放人,要完全地改变生产资料奴役生产者的历史,社会主义教育首先就要服务于社会生产的这个革命性的变化,培养出与这个变化相适应的劳动者,即作为社会觉醒了的主体、同时又具有广泛的适应力的劳动者。

在社会化大生产面前,教育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以单个的生物体形式存在的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这个社会化过程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并随着人们的生产关系表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发展驱动单个的自然存在的人进入到他的社会化过程当中,生产是这个社会化过程的动因,而人类特有的道德调适着这个过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教育生产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使得教育能与生产劳动在一起并通过它的这种关系,通过传道、授业、解惑等一系列的社会性活动在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出作用。

当生产者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取得了对生产资料的统治地位后,生产者就不再是生产社会财富的“活的工具”,而成了社会生产的享受者和真正的主人,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人是第一位的要素,“有人,就有事业。”这时的这个事业是这个人自身的事业,当然,只有当人越来越独立和自由的时候,这个事业才能越来越完全地成为这个人自身的事业,只要人还受到奴役,他的事业就不是他自身的事业,只要人还受到奴役,他所付出的一切辛劳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当社会为这样一种情况笼罩着的时候,即“有事业,需要人去做。”时,主要起甄别和选拔作用的终结性评价就被社会自身的这种需要强化了,而在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里,当社会又一次本正源清,消灭了人的异化的存在,当人开始向他自身的本质回归时,社会本身也就要求主要起促进入的发展作用的形成性评价的出现。所以说,教育评价体系的形成也具有社会性,一种具有导向作用的评价总是和一定的社会的

一定的需要相适应的。

社会已经产生了变革教育的需要,但在力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为什么还会出现“轰轰烈烈谈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现象呢?在“跳出教育,看教育”之后,看来我们还需要深入到教育内部再来看教育,在教育内部残存着发展素质教育的阻力,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了的教育评价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的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此问题的思考,已让愈来愈多的人意识到新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之一,那就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也就是说,需要我们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把素质教育理论与评价实践连接起来。评价是一根有力的杠杆,教育改革需要这根杠杆去撬动。

第5篇

关键词:学生;素质;素质教育;特征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和谐地得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素质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它必须是“全面性”的教育。这里所说的“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1]。

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教育方针的贯彻上,重视智育,轻视德、体、美、劳各育;在课程设置方面,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学科教学方面,重视语言和数理化等所谓主要学科,忽视音、体、美、劳等所谓次要学科;在教育目标方面,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智能、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等等。这种“片面教育”必然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

应当指出,“全面发展”已经列入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目标之中。但是,我们的任务是要在社会主义的素质教育中,探索“全面发展”的具体途径。素质教育中的“全面性”,有两个方面的具体规定。第一,针对一个个体来说,它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第二,针对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群体而言,它是“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协调。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从整体出发,重视受教育者各种素质的全方位发展,使思想、政治、道德、知识、能力、心理、身体等各方面的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而不偏废。在实施素质教育时,一要反对教育目标片面化,不能因某种功利目的顾此失彼,或孤立地片面地强调学生某方面素质的发展;二是要反对把全面发展的要求绝对化,求全责备也会扼杀个性,会妨碍青少年儿童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既要讲共同性,又要讲个别性。它决不排斥有重点地发展个人的特殊才能,允许在一个群体中、各个体之间有差别地得到发展。只有这样,每个学生才能有信心根据他自己的特点,找到发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

二、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在应试教育过程中,一切活动都围绕教师的教来进行,学生往往处于附属的地位。这种师生观、教学观的最典型表现,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有主动参与机会。

素质教育则不然,它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自由,改变过去那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的局面,弘扬他们的主体意识。从根本上说,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认识论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教育和环境等外部影响和要求,只有通过个体的内化,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这就决定了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认知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的“选择性”和“淘汰性”相对立的。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就从教育对象上规定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性质[2]。

因此说,“全体性”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最根本的要求。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什么素质教育。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素质教育与实施义务教育联系在一起,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贯要求。作为教育者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坚定“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信念,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个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进步和提高。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最终使学生的全体和个体都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中小学教育紧紧围绕升学有望的少数学生来进行,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冷落的“陪读”地位。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选拔”和“淘汰”教育。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曾经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为少数可能达到最高层次教育的学生准备阶梯的教育,是最大的浪费。

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保证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最重要、最根本的的权利和义务。第二,保证使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中小学教育应为提高全体人民的基本素质服务,推进国家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第三,为贯彻社会主义“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素养基础。

四、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所谓“发展性”,是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真正把学生的重心转移到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上来。知识与能力虽不是完全等同的东西,但是,如果学到的知识是“活化”的知识,是能够“投入运转的知识,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的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能顺利地转化为能力,成为人的智慧的一部分。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强调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学会生存”。在教育重点上,它应该是“能力教育”,且尤其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生存、生活能力为主的“能力教育”。之所以是这样,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生活“必须首先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一个人倘若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维持,恐怕是无暇顾及发展和创新。要培养学生的生存、生活能力,这就必须向学生传授与社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知识、应用技术。同时,从社会对知识的需要来讲,尽管社会也需要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但其最直接需要、第一需要,毕竟还是应用知识、应用技术。尽管应用知识、应用技术也来源于基础知识,但它们之间毕竟是有距离。真正能转化成生产力,且能最快地转化成生产力的,毕竟还是应用知识、应用技术。

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视学生智慧、潜能和个性的发展。而这些素质,单靠一般的“灌输”是难以奏效的。脑科学研究的大量成果表明,人有巨大的潜能,现已开发的只占它的很小的一部分。潜能是每个人潜藏着的智慧才干和精神力量,被称为“沉睡在心灵中的智力巨人”,“每个人身上有待开发的金矿脉”。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意味着素质教育对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特长发展的高度重视。目前各人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各人潜能开发的程度不一样,而且绝大多数人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要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的这种无限的创造力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展示并发展自己的才能。

五、素质教育的开放性

素质教育的开放性是相对于应试教育的封闭性而言的。应试教育中,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主要是课堂教学,知识和信息的来源主要是教师和课本,形成了封闭的教育空间和单一的信息来源渠道。素质教育开放性的涵义.不单指它的外部流通,而是一个广泛的范畴,是指素质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范围、教育过程、教育方法上的系统性、兼融性和全程性[5]。

如果说,应试教育的任务还可能由学校和教师独揽的话,那么,素质教育的任务,在校园里仅仅靠教师是难以完成的。素质教育的开放性,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空间,真正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另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途径,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建构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学校走向社会,从中国走向世界,从消极被动转向主动和谐的教育内容体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有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任学校,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它可以使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是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统一的首选基地,学校应广泛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利用社会上一切积极有益的教育因素,扩充教育领域。

参考文献

1.边星灿.考试与素质教育论[J].中国考试,1998,(4):8-12.

2.江峰,林玲.论教育的竞争与应试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72-78.

3.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7):5-23.

第6篇

一、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

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追求的是个体智力的优异性和学问的卓越性。因而教育的价值似乎就在于更快更多地完成人类科学文化遗产的积累。要知道,教育的价值在于使知识社会化、使个体社会化。“注重社会实践”,就是要使小学数学教育成为开放的在对社会探求活动中自我积累的完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发展与其社会的价值,认识知识探索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在社会活动中进行决策和参与改造的基本能力。通常地看,在教育中它常表现出这样几个特征:

1.对学习对象赋以更多更强的社会性与现实性

即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要通过一切可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性问题,渗透知识的价值及其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并不失时机地融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社会。

2.将认知过程与对社会的探求过程联系起来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合理地运用材料的呈现方式,引起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提高他们关心社会的意识和参与社会的兴趣。其价值的功能就在于在关注和参与中获得更多的科学的价值、思想、方法与技术。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成员所必须具有的科学教养,其核心就是必须具有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的意识态度,科学的价值规范,科学的行为方式等等。对教师来说他们关注的将不再仅仅是如何将知识通过自己的观念及恰当的方法演绎出来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将知识合理的组织而转化为学生需要探究的关乎他们生活的问题。通常地看,在教育中它常表现出这样几个特征:

1.在学习中渗透更多的科学意识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能自觉地将一个个知识当作一个个科学的问题来对待。因为意识是有 目的行为的基础,科学意识就是指个体在行为前能自觉地反映那些科学的态度、价值、规范和技术。

2.将学习更多地看作是获得问题的解决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将知识的认知掌握看作是问题的解决。因为科学的方法论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个体要能在这急剧变革的社会中获得高质量的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这种“储蓄式教育”被动的和 单纯的知识储存,而是利用科学探究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去发现,去创造,去改变。

3.注重科学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渗透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不断地渗透科学技术及其价值与思想。

三、创造学生的无限潜能

社会离开了创造,单凭已有文化的传递与复制就根本谈不上发展,而社会的创造最终就是人的创造。要开发个体内在的创造潜能,就必须抓住个体创造性的个性特征与色彩。因为不同的个体其创造的领域和程度都具有明显的个体性。但创造对每个正常的人来说又都是可能的。这也是我们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策略之一。

1.在学习中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安全感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能尽量给学生造成一种宽容与理解的气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在探究未知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平等性,自己所有学习行为都能得到教师的理解与尊重,自己所有的成就感都能获得自我满足。

2.学习中倡导心理表达的自由和开放

个体能量的充分释放就是心理表达的充分自由,在学习中,应能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想,表露自己情感 ,表达自己观点,表现自己欲望等自由。

3.注重不同学习模式的目标价值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采用不同的学习模式,其目标价值不在于展现不同的学习过程,而是作为一种手段,在于展现不同的启智学生独创性地探索知识的过程。

四、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良好的情感品质是个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个体的情感素质则是个体在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个体在学习中能否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不仅仅是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使学习目标获得最大可能实现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个体能否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从而影响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问题,尤其是数学学习面对的是枯燥的、抽象的不带有任何物质的和能量特征的符号。我们不仅要将小学数学教育看作是科学知识的教育,同时也应看作是人格发展的教育。通常地看,在教育中它常表现出这样几个特征:

1.注重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特别关注学生被激发起的求知冲动以及平衡这种冲动的欲望满足的成功体验。于是,我们小学数学学习就不能简单地被封闭在“知”与“不知”的动态平衡上,而应开放到整个个体充分活动的“问题”与“解决”的空间上,使他们在一次一次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一次次的良好的情感体验。

2.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兴趣情绪状态

第7篇

当今社会已进入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知识的积累与变迁日益加快的信息时代。这样,人们生存与发 展必需的知识范围被急剧扩大了,个体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创造性和整合性。因而,现今的学校 已不在局限于担负继承人类科学文化遗产的使命,而是希望成为引起社会变革的一种力量,完成一种新文化的 建构。

于是,学校首先要考虑的,已不再仅仅是将为个体提供哪些系统的人类科学文化的遗产,更要考虑的是个 体将如何面对生存及其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来自社会的各种问题的挑战。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能做的一切 ,就是设法为个体能够解决无法预见的问题作准备,培养他们在飞速发展的社会变革中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从儿童能力发展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三个主要领域:个人能力的成长;社会参与能力的成长;处理环境 的各种要求和作用能力的成长的整合角度来看,我们教育的价值功能并不是使个体完成(也无法完成)全部的 系统的人类文化遗产的积累,而是力图使个体形成全面的和基础的素质结构,以便将来能在社会的科学技术与 政治情报的激流中不断地自我扩充知识内容,调整科学文化结构,改变和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

于是,我们的学科教育已经开始大大地超越了经验与技能传递的范围。学生在取得经验认知的同时,探求 社会发展的科学方法,形成社会认识的正确价值观念,提高社会活动的参与意识与能力,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 体验,业已成为社会对个体全面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样,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小学的数学教育,其学习的 认知对象(数学知识)不仅仅是目的——掌握这些事实并能运用,同时也是——发展科学地对社会探求的意识 、价值、方法和情感的过程。这就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全部本质内涵。

从这个本质出发,我们不难概括出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即:“注重社会实践”、“ 培养科学精神”、“发展创造潜能”、“加强情感体验”。

一、注重社会实践

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追求的是个体智力的优异性和学问的卓越性。因而教育的价值似乎就在于 更快更多地完成人类科学文化遗产的积累。于是,我们自上而下地人为地从文化中编选主题、语言和材料,学 生则被动地面对和自己生活相割裂的生疏的学术性文化——社会精英们谙熟的知识与经验。学生通过教师的语 言、技术和观念地传授,努力的将这些文化堆积起来。这样,教育就成为一种游离于社会现实的封闭的自我积 累与发展过程。学生只需要掌握这些知识并储存起来,并不需要了解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了解知识对社会 的发展和自我适应的价值。这种认知的积累好比在个体与社会之间砌一堵墙,知识砖块叠砌越高,个体与社会 的割裂似乎就越严重。学生即便有了丰富的知识,却因为各知识都随相应不同的传递通道而存入大脑不同的“ 储蓄箱”中,而存储的知识又是面对着教师人为编制的与“储蓄箱”中相应的知识对应的各种特定的问题情景 ,因而无法在自我反思、探究、融合与重组中建构新的文化,也就难以面对来自复杂社会各种无法预见问题的 挑战。要知道,教育的价值在于使知识社会化、使个体社会化。“注重社会实践”,就是要使小学数学教育成 为开放的在对社会探求活动中自我积累的完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发 展与其社会的价值,认识知识探索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在社会活动中进行决策和参与改造的基本能力。通常地 看,在教育中它常表现出这样几个特征:

1.对学习对象赋以更多更强的社会性与现实性

即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要通过一切可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性问题,渗透知识的 价值及其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并不失时机地融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社会。

在这里,教育中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要:

第一,发展,即知识本身在社会发展中的轨迹,从发展中认识社会。

第二,价值,即知识本身在社会发展中所体现的价值,从价值中认识知识。

第三,方法,即从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中探求知识,掌握认识的一般方法。

例如:我们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节课时,适时地将知识放在“为什么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圆形的” 这一实践背景下,利用简单的知识历史归纳“圆”的物理特征和几何特征甚至美学特征。这样,学生不仅能独 立概括出“圆”的基本特征,而且了解了知识在社会生活中所体现的价值。

2.将认知过程与对社会的探求过程联系起来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合理地运用材料的呈现方式,引起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提高他们关心社会的意 识和参与社会的兴趣。其价值的功能就在于在关注和参与中获得更多的科学的价值、思想、方法与技术。

在这里,教育中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要:

第一,联系,即加强学习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第二,关注,即关注知识本身内涵同时关注知识的社会性价值。

第三,技术,即将数学认识方法当作科学技术来认识与掌握。

例如:我们在教学四年级“负整数认识”这节课时(上海版),有意将学习材料放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这一背景下呈现给学生,以此作为探究知识的起点,因而不仅认识了知识的本质,而且强化了知识的社会性 。

二、培养科学精神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成员所必须具有的科学教养,其核心就是必须具有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的意识态度,科 学的价值规范,科学的行为方式等等。它是个体面对生存和适应社会所必备的素质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学 生在数学教育中所面临的已不再仅仅是一个个需要设法认知的事实,而更重要的是一个个需要设法解决的问题 ,即不仅是将学习看作是一个知识的认识过程(复制),更是看作一个科学的探索过程(创建)。对教师来说 他们关注的将不再仅仅是如何将知识通过自己的观念及恰当的方法演绎出来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更为关注 的是如何将知识合理的组织而转化为学生需要探究的关乎他们生活的问题。通常地看,在教育中它常表现出这 样几个特征:

1.在学习中渗透更多的科学意识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能自觉地将一个个知识当作一个个科学的问题来对待。因为意识是有 目的行为的基础,科学意识就是指个体在行为前能自觉地反映那些科学的态度、价值、规范和技术。

在这儿,教育中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要:

第一,目标,即在学习时能明确与学习对象相关的科学知识并渗透在学习目标之中。

第二,强化,即在学习时能不断利用对学习对象的科学的探求来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

例如:我们曾按逻辑与非逻辑两大系列,从低年级开始,分阶段分梯度地编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目标体 系,在学生对知识认知的过程中逐渐培养探索活动的科学意识。

2.将学习更多地看作是获得问题的解决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将知识的认知掌握看作是问题的解决。因为科学的方法论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个体要能在这急剧变革的社会中获得高质量的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这种“储蓄式教育”被动的和 单纯的知识储存,而是利用科学探究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去发现,去创造,去改变。

在这儿,教育中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要:

第一,问题,即将学习对象看作是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需要掌握的事实。

第二,独立,即将学习看作是学生独立探索和解决的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再现教师思维并复制文化的过程 。

第三,调控,即学习中教师调控由关注知识传递的速度及学生再现的可靠性程度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探索的 态度与方法及其过程转化。

例如:我们在教学一年级“米尺认识”这节课时,就从“比较长短”开始,一直到“国际统一长度单位( 米)”的认识,安排了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完整的事件情节,在其中设计了一整套的问题展现给学生,让他们 独立地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探究、去解决,并在不断地自我尝试与调整中获得一些科学的认识方法和解决问题 的方法。

3.注重科学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渗透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不断地渗透科学技术及其价值与思想。因为教育要始终跟上日益发展与变革的 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而个体不掌握全新的科学技术就不能适应发展。因此,教育必须承担培养个体在充分认 识科学技术的价值、思想、规范等基础上独立掌握并创造技术能力的使命。尤其是在当前学科教育内容的昔时 性和分科性的前提下显的更为重要。

在这里,教育中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要:

第一,了解,即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常常是跨学科的,综合的和指向未来的。

第二,认识,即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发展来认识科学与技术的价值。

第三,想象,即积极倡导对未来科学技术的预测和想象。

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归纳诸如"S=vt"这些数学关系时,不是简单地将它当作一个数学模型直接呈现给学生 ,而是将它们置于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背景下。这样,学生不仅能认识并掌握这些数学模型,而且能适时地了解 这些数学模型的建构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 转贴于

三、发展创造潜能

社会离开了创造,单凭已有文化的传递与复制就根本谈不上发展,而社会的创造最终就是人的创造。要开 发个体内在的创造潜能,就必须抓住个体创造性的个性特征与色彩。因为不同的个体其创造的领域和程度都具 有明显的个体性。但创造对每个正常的人来说又都是可能的。这也是我们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策略之 一。通常看,在教育中它常表现出这样几个特征:

1.在学习中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安全感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能尽量给学生造成一种宽容与理解的气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在探究未知过程 中师生关系的平等性,自己所有学习行为都能得到教师的理解与尊重,自己所有的成就感都能获得自我满足。 从而使学生各自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在这里,教育中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要:

第一,尊重,即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学生矛盾的对立面只能是知识的未知而不是教师的 已知。反对挑剔和讽刺。

第二,理解,即对学生在学习中一切想法和做法教师都要尽一切可能地帮助其理解,故倡导鼓励式评价, 避免消极式评价,杜绝谴责式评价。

例如:学习中我们要求学生进行回答问题或板演等行为时,其目的应由“暴露出缺陷与错误”向“给学生 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己思想、方法的机会”转变。这样,在这种自由和宽容的氛围中,学生展现思想和方法的 时、空和容量都将大大地增加。

2.学习中倡导心理表达的自由和开放

个体能量的充分释放就是心理表达的充分自由,在学习中,应能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想,表露自己情感 ,表达自己观点,表现自己欲望等自由。因而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必须倡导“三不注重”,即一不注重学生 思维程序和教师思维程序的完满一致性,允许学生思维暂时性地跳开或中断;二不注重个别回答对全体认识的 代表性,不以个体的回答代替全体的理解;三不注重个体行为相对课堂纪律的严肃性,容忍个别学生因一时的 “顿悟”与“发现”而出现的短暂的“忘乎所以”。

在这里,教育中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要:

第一,宽容,即宽容学生为解决问题所取的一切想法和做法。

第二,充足,即将问题展现给学生时,给学生充足的思考、讨论和回答的时间。

第三,自由,即鼓励自由奔放和新颖的想象,允许暂时性的思考目标的转移。

3.注重不同学习模式的目标价值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采用不同的学习模式,其目标价值不在于展现不同的学习过程,而是作为一种 手段,在于展现不同的启智学生独创性地探索知识的过程。因为数学学习的最根本价值不仅仅在于掌握,更在 于发现与创造。所以应从不同的学习模式表现不同的学习形式向不同的学习模式表现不同的探究过程的目标转 化。

在这里,教育中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要:

第一,探究,即任何材料的展现、演示实验,都不仅仅是为了验证事实,而是在于提供探究的途径与方法 。

第二,过程,即学习不仅仅是指向结果而获得结论,更重要的是指向过程而获得方法。

例如:我们在准备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这节课时,采用了这样的学习程序:

A:教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特征?

B:学生对问题按自己已有的价值、经验、技能等展开自主的探究操作;

C:学生表述自己的发现过程和结论;

D:教师讨论式的操作演示;

E:学生尝试其他发现方法,调整自己的认识过程;

F:师生讨论,评价过程、方法与结论。

这样,学生不仅能获得所要学习的知识,而且同时获得了认知的一般方法。

四、加强情感体验

良好的情感品质是个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个体的情感素质则是个体在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 个体在学习中能否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不仅仅是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使学习目标获得最大可 能实现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个体能否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从而影响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问题,尤其是数学学习 面对的是枯燥的、抽象的不带有任何物质的和能量特征的符号,学习很容易成为一种“外加指令”的、“完成 任务”的和“强记死背”的被动性信号输入活动。因此,我们不仅要将小学数学教育看作是科学知识的教育, 同时也应看作是人格发展的教育。这就是和非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育的本质区别之一。通常地看,在教育 中它常表现出这样几个特征:

1.注重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特别关注学生被激发起的求知冲动以及平衡这种冲动的欲望满足的成功体验。 于是,我们小学数学学习就不能简单地被封闭在“知”与“不知”的动态平衡上,而应开放到整个个体充分活 动的“问题”与“解决”的空间上,使他们在一次一次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一次次的良好的情感体验。而刺 激则来自于个体探究对好奇性的满足;操作对动手欲的满足;发现对求知欲的满足;解决对表现欲的满足,也 包括合作对个体融合与欢快情绪的刺激;成功对个体喜悦与轻松心境的刺激;如此等等,从而表现出对学习热 情的关注,强烈的兴趣,积极的态度,持久的探索等良好的情感素质。在这里,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 要:

第一,体验,即尽可能的将每一次的学习设计成学生能获得积极良好情感体验的活动过程;

第二,个性,即尽可能的设计不同的活动而使不同个体的价值都能在获得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体现。

第三,满足,即在学习中尊重学生在获得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切可能的满足。

例如:学习中可以经常采用“合作型”的组织结构与“聚合型”的学习模式。前者指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 可以是聚块状的,抑或是平面辐射状的等等,目的是加强学习中的合作与互动。而后者指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 可以是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模式的,抑或是独立探究与操作模式的等等,目的是使个体能在真正自我特征基础上 进行探究而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与满足。

2.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兴趣情绪状态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尤为关注的是怎样使学习成为学生在情绪状态下兴趣的刺激源,并能有意 识地不断地强化这些刺激,使之成为有行为倾向的兴趣。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学习中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在群 体中受到赞扬与尊重的欲望,从而避免因在群体中受到多次的失败与谴责而产生焦虑情绪,甚至采用某种防御 机制而回避真实情感,引起人格混乱。在这里,教育中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要:

第一,特征,即在学习中尽可能地针对不同的个体特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象,并采用个性特征为参照 的发展性的描述性的评价方式,使所有个体都能感受到成功。

第二,展现,即尽可能地将学生不同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充分地展现给群体,满足个体期望的在群体中获得 尊重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