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简述土方工程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8-16 17:05:52

序论:在您撰写简述土方工程的特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简述土方工程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 房屋建筑;软土地基;特点;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就需要重视软土地基处理;如今己经出现了诸多类型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各有优缺点,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处理技术;相关的设计施工人员需要不断的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总结施工经验,以便设计出更加科学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实现房屋建筑质量提升的目的。

1 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点

在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对于软土地基的施工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其特点我们归纳为五点。第一,透水性差的特点。顾名思义就是说明其含水量较大。第二,高压缩性的特点。在软土地基中,由于它内部的空隙比较大,因此,它的压缩系数也比较高,具有高压缩性特点,这也使得软土地基容易发生变形。在现实中,有些软土地基上房屋建筑会出现沉降问题,就是因为软土地基的高压缩性特点。第三,触变性的特点。触变性也是软土地基的一个独特特点。所谓触变性是指软土地基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它是固态的,当受到外界干扰,比如,在软土地基上建造房屋等,它就会发生一定的流动。第四,不均匀性的特点。软土地基中的土质具有不均匀性特点,因此,在实际中,软土地基中不同的土质,它的承受能力也有所不同。由于受到这种特点的影响,在软土地基上建造房屋时,地基的沉降也是不均匀的。第五,沉降速度快的特点。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软土地基会发生一定的沉降,它的沉降速度与地基上的荷载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荷载越大,软土地基的沉降速度也越快,它们是呈正比关系的。

2 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的建筑业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情况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建筑发展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危害非常大,不仅影响房屋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而且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产生了严重威胁。鉴于此,为了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从而减低软土地基的危害,促进我国房屋建筑业的发展。具体来讲,软土地基施工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 水泥和石灰搅拌桩施工技术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是房屋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所谓水泥搅拌施工技术就是在软土地基中加入水泥,使软土地基中的土质和水泥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最终形成一定的桩体,以达到提高软土地基强度的目的。这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不仅施工比较简单,而且可靠性也比较高。在具体的应用中,这种施工技术主要在那些含水量比较大的软土地基中应用。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如果软土地基中含有较多的碎石,碎石就会增加水泥搅拌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宜采用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进行处理。深层石灰搅拌桩是强制搅拌混合地基土和石灰,促使二者有化学反应生成,进而实现地基土稳定以及软土地基强度提高的目的。通过实践研究表明,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有着较好的经济性,房屋整体沉降以及软土层沉降可以得到有效减少,软土层的承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促使房屋软土地基得到有效的加固。

2.2 换填法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处理中,换填法也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顾名思义,换填法就是使用一些性能较好的土质对软土进行替换。具体来讲,在换填施工中我们需要把握以下两点。第一,选择合适的换填土。在选择换填土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强度高、稳定性好、承载力大以及可压缩性低的卵石或者碎石等进行换填。第二,做好施工碾压工作。在对地基中的软土进行换填的时候,还要分层对其进行碾压,从而保证房屋建筑地基的密实性。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这种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那些软土层较浅的软土地基中。

2. 3 强夯法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比较小,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强夯法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一般来说,强夯法就是使用起吊机把重锤调到高处,然后再让重锤落下对房屋建筑地基进行反复夯实的一种方法。在软土地基处理方面,这种施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软土地基的压缩性,提高地基的承载性能,从而使软土地基满足房屋建筑施工需要。在具体的施工中,一般先对软土地基的周边进行夯实,接着再对地基的中间位置进行夯实,同时,在对地基进行夯实的过程中,还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从而为以后提高一些参考依据。

2. 4 砂垫层施工技术

砂垫层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也相当广泛。简单来说,砂垫层施工技术就是选择一些砂石在软土地基上面进行铺垫,通过砂石铺垫可以在软土地基上形成一个固结的排水层,从而使软土地基沉降的速度加快,减少软土地基的固结时间,为房屋建筑的顺利施工提供条件。在应用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注意铺垫砂石的选择,一般来说,在砂石选择方面,我们都选择质地比较坚硬的中粗砂石;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把砂石搅拌均匀,提高铺垫的质量。总之,砂垫层施工技术不仅操作比较简单,而且使用的机械设备也比较少,对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大意义,它也是一种具有经济性和可行性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3案例分析

龙工大厦建设工程基坑东西长度为100米,南北宽为85米,坑深度为10. 5米,天然地基无法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经过综合比较分析,选择了预制静压管桩桩基础方案;静压管桩有着较高的可靠度,它将预制的高强混凝土构件作为桩身。施工技术包括这些方面:

一是底桩定点:在具体的施工中,一般需要在每一个桩位处利用石灰或者贝灰以原定的桩心为圆心,然后以本桩桩径为直径,画一个圆形,以这个圆圈为基准压底桩,这样就可以尽量减少成桩的偏差。

二是桩身垂直度:因为通常会有一吊有重锤的绳线设置于静压管桩机驾驶室,因为开机员利用本线来对桩一个方向的垂直度进行控制,那么就需要另外控制另一个方向的垂直度,方法就是将一吊重锤的绳线设置于垂直于桩与此绳线连接的地方,利用两条绳线来对桩的垂直度进行控制。

三是接桩及焊缝:在接桩之前,两个节桩首先要保证是顺直的,并且控制两桩桩心的错位偏差在2毫米以内,将焊接接桩法应用到管桩施工中,在焊接之前,需要仔细的清刷两节桩的端头板,直到有金属光泽露出来。控制焊接层数在两层以上,要仔细清理每一层焊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发展新时期,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其中,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就是房屋建筑施工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危害非常大,我们需要从施工实际情况出发,对软土地基的状况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不断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水平,从而保证房屋建筑施工地基的稳定性,进而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我国广大用户建造安全的房屋建筑。

参考文献

[1]李革.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 34) : 56 - 57.

[2]周荣娟. 浅议房屋建筑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 企业家天地( 理论版) ,2010,07( 11) : 59 -60.

[3]张立恩.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0,02( 06) : 106 -107.

第2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加固施工

引言

在现代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房建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其高度逐渐增高,这就对建筑基础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房建工程基础施工中,常会发现地基土质呈现软土地基。由于软土地质,土质中含水量较高,呈软塑性状,地基承载力严重不足,这就对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带来了威胁,需要采取有效地加固治理措施加以改善地质的承载形状,例如采取换填、砂桩、排水、水泥搅拌桩等。本文主要针对房建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软土地基的形状的特点及施工技术做简要的阐述,以提高地基基础的稳定性。

1、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点及治理原则

在房建基础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是施工中一大难题,需要加强对其的重视。软土地基,即指地基土质中含水量超出正常土质的含水量值,土质的抗剪强度不足,承载能力较差的一种黏土地基。

根据笔者多年施工经验可知,软土地基主要具有以下几点特点:第一,土质透水性较差,在软土土质中,由于其透水性差,导致其内部的含水量保持比较稳定,使得土质长期处于高含水状态;第二,土质压缩性较高,由于软土地基中孔隙率较大,这就使得软土地基的可压缩系数较高,若不对软土做有效地加固治理,在上部结构作用下,将会造成软土地基发生较明显的地基变形。例如,在上海地区多出现软土地基,若不及时对软土地基做治理,将会造成上部结构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第三,触变性特征,它是软土地基的独特特点,若软土地基在未承受外界荷载作用下其主要呈固态,若承受外界荷载作用时,将会造成软土地基呈流动状态,影响其稳定性;第四,土质不均匀,在软土地基的土质中,其颗粒分布不均匀,这就导致在地基承受上部荷载时,其地基的沉降值变现出不均匀状态。

1.2软土地基的危害

研究表明,软土地基的主要危害是在承受上部建筑较大的荷载作用下,地基表现出不均匀的沉降现象。若局部地基含水量较大,可能出现塌陷危害,这就严重影响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然而软土地基沉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软基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易溶盐,而含盐量高后则会增加土颗粒之间敏感性,导致地基在受到建筑结构传递下来的荷载时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或是软土土质中含有浓度较高的难溶解盐,造成地基出现沉陷滞后问题。

1.3 房建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原则

在处理房屋建筑软土地基时一般遵循以下几项原则,有效地确保了房建地基的稳定性、安全性。

第一,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即抗压强度与抗剪强度。为了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承载力不足问题,需要在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时,掺加适量的石灰、水泥,或者采取其他固化剂,以改善软土地基中的抗压特性与抗剪特性,提高基础的稳定性。

第二,提高软土地基的动力特性。地基的动荷载主要是指地震荷载,由于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较差,为了提高其抗震性能,避免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地基出现塌陷与裂缝,需要采取水泥搅拌桩、粉喷桩等措施,以改善软土地基的动力稳定性。

第三,提高软土地基的渗透性,在软土地基中,由于其渗透性较差,导致其地表水渗入时,将水分包含在土质中,致使土体中含水量较大。因此,需要将软土土质换做渗透性较好的土质作为房屋建筑的地基。

2、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

在现代房建基础施工中,需要非常重视软土地基的治理问题。根据笔者多年施工经验可知,软土地基施工的治理加固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技术

水泥土搅拌法是利用水泥材料作为固化剂并借助特制的搅拌机械设备,就地将软土土质与水泥固化剂强制进行均匀搅拌,从而使软土与固化剂形成具有水稳性、整体性与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和增大变形模量。

根据固化剂的不同,可以分为粉体喷射搅拌与浆液搅拌两种,前者主要是将粉体与地基土进行均匀搅拌拌合,后者是利用浆液与地基土进行均匀拌合,可根据搅拌机械性能分为单轴、双轴、三轴或连续成槽搅拌机。

图1

2.2换填施工技术

在软土地基处理施工中,换填法施工技术主要是将含水量较多的土质挖除,并换填做含水量适宜、颗粒均匀、塑性状态、强度高、稳定性好的卵石或者碎石等优良土质。并分层进行夯实,且其分层回填厚度需要根据试验确定,其压实度需满足基础设计施工要求。

2.3砂垫层处理法

砂垫层处理法中主要用到的粗砂,且砂砾级配连续,且砂砾最大粒径应小于5cm,砂石料含量占总砂砾的40%以下,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在砂垫层施工时,应以机械施工为主,并根据机械设备性能、地基特性确定砂垫层的厚度。在集料摊铺时,应采用自卸汽车,并配合推土机作业,确保摊铺厚度均匀一致,提高路基的排水性能。

2.4表层排水法

在表层排水法施工中首先,需要布置沟槽。在布置沟槽时,需要根据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的地形进行布设沟槽,沟槽开挖深度需要根据地下水位、土质形状等合理确定,确保软基周围的水分通过沟槽排出。根据研究表面,若软土地基中含水量较高,则需要加密沟槽的数量,从而提高软土排水效果,减少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此外,在开挖沟槽时,需要根据排水量要求设置沟槽宽度,其宽度约为0.5m,深度宜在0.5~1.0m内,在填土前,需要在沟槽底部回填透水性较好的集料,从而形成盲沟,提高排水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房建基础施工中,若不有效治理软土地基,在上部结构作用下,将会导致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结构出现倾斜,甚至出现倒塌。因此需要加强对软土地基治理的研究,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李革.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 34) : 56 - 57.

[2] 周荣娟. 浅议房屋建筑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 企业家天地( 理论版) ,2010,07( 11) : 59 - 60.

[3] 张立恩.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0,02( 06) : 106 - 107.

第3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实践;特点;分析;研究;技术处理;施工方法

1.我国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方法以及相应的施工技术处理

1.1简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土方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土方工程作为一项主要的基础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施工质量,只有基础施工质量达标,才能够保障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4种。首先是干填碾压方式的土方工程施工;其次是定向爆破方式的土方工程施工;再次是水利填充方式的土方工程施工;最后是水中填土方式的土方工程施工。在上述的4种土方工程施工方式中,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施工方式为干填碾压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在我国堤坝施工中的施工效果最好。因此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取得的效果也最好。通常来讲,在土方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有3点。首先是土方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强度以及施工密实度要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其次是土方工程在施工的工程中要保障堤坝的最小沉降量;最后是土方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保障整个工程施工的稳定性以及防渗性能。因此为了有效地满足我国土方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施工材料有严格的要求和管理,同时还要对施工的正常顺序有一定的控制和监督。总体来讲土方工程的施工顺序为:铺土施工;平整施工;洒水施工;压实施工,施工的细节处理以及施工的质量检验。在土方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设备非常多,同时施工工序较为复杂,因此我们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有效地保障各个施工程序的协调配合,在质量保障的过程中,我们要采取定点卸料,责任到人以及插杆检查的方式来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1.2简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坝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坝的施工就是通过混凝土填筑的方式进行的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包括了混凝土碾压以及混凝土结构件的预制等等步骤。这一水利工程施工方式主要的应用大多是在库容量较大的工程中。这一类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的工作步骤有两个,首先是对工程进行地基开挖处理,其次是对工程进行大坝混凝土浇筑处理。具体的施工顺序为,第一要提前为工程的施工进行相应的准备,第二是要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水流,第三是要对地基进行挖掘处理;第四是对大坝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最后是将混凝土的预制结构件进行安装。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混凝土裂缝,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裂缝分为三种,首先是表面裂缝;其次是贯穿裂缝,最后是深层裂缝。表面裂缝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出现了过快的干缩现象造成的;贯穿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出现塑性变形造成的;深层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出现了水泥水化热现象造成的。我们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避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施工裂缝的出现。

1.3简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灌浆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灌浆工程较为重要。在进行灌浆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进行固结施工,其次是进行帷幕施工处理。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分序加密的施工原则,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障施工过程中灌浆的密实度。在灌浆施工的过程中,主要的施工方式有两种,首先是纯压式施工,其次是循环式灌浆施工。在这两种施工方式中,每一种施工方式对应的施工环境以及施工特点都不尽相同。其中纯压式的灌浆施工方式主要适用的环境为施工周边地质多为岩石的施工地质,主要原因在于岩石地质具有较小的特点,这样能够发挥出纯压式灌浆施工的作用和效果。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相应的灌浆机械设备进行一次性的浆液压入,然后持续地进行增压处理,让施工过程中的灌浆浆液完全的渗透到岩石缝隙之中。循环式的灌浆施工技术主要适用的施工环境为岩石间隙较大的施工现场。这种施工现场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只需要将浆液通过机械设备压入施工孔中即可,浆液会通过重力的作用逐渐的渗透进入岩石的缝隙之中,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浆液渗出的情况,还可以通过相应的方法让浆液收回到拌浆设备中,以便二次施工使用。在灌浆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合理的控制浆液的粘度,通常施工采用的方法为浆液先稀释,然后逐渐变稠,这样能够有效保障浆液在灌浆的过程中深入到岩石内部,保障灌浆的施工质量。在灌浆结束之后我们就要进行排水施工。在排水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应用的施工方式有两种,首先是表层排水,其次是深层排水。在这两种排水施工中,表层排水施工主要有水泵排水方式;虹吸排水方式以及埋管自流的排水方式等等;深层排水施工主要有砂井砂沟排水方式;排水褥垫方式以及排水棱体方式等等。目前这些排水施工方式应用都较为普遍,同时应用的效果也较为明显。

1.4简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

在以往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复合地基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无排水砂垫层真空预压等传统预压处理地基方法,这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使软土固结完全,而在实际工程中有很多因为工期紧,二经常采用其他一些处理方法,这样成本就会提高很多。为缩短预压时间,提高经济性,保证工程实施后效果明显,马牛静提出一种双重处理方法,即先对软土进行余压处理,然后再其上在加填压实土垫层。

1.5简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排水施工的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多处于底面或外水位和地下水位,因此经常受围堰渗水、基坑范围内的降雨和地下水的影响。为了给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基坑排水成为水利施工中的重要元素,无论何种地基,都必须妥善解决基坑内的排水问题,良好的施工排水,将有利于提高图集的承载能力,保护地基不受破坏,还可以减少开挖工程量,提高地基和建筑物基础的结合强度。

参考文献

[1]刘珍武,李威.冬季荆江堤防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0(2):32-33.

[2]于幸成,朱建华,曲少萍.水利工程建设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施工管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5):45-46.

[3]赵瑞东.水利工程的砼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对策[J].民营科技,2009(12):14-15.

[4]张志敏.影响冬季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7(15):23.

第4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实践;特点;分析;研究;技术处理;施工方法

1.我国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方法以及相应的施工技术处理

1.1简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土方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土方工程作为一项主要的基础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施工质量,只有基础施工质量达标,才能够保障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4种。首先是干填碾压方式的土方工程施工;其次是定向爆破方式的土方工程施工;再次是水利填充方式的土方工程施工;最后是水中填土方式的土方工程施工。在上述的4种土方工程施工方式中,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施工方式为干填碾压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在我国堤坝施工中的施工效果最好。因此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取得的效果也最好。通常来讲,在土方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有3点。首先是土方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强度以及施工密实度要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其次是土方工程在施工的工程中要保障堤坝的最小沉降量;最后是土方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保障整个工程施工的稳定性以及防渗性能。因此为了有效地满足我国土方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施工材料有严格的要求和管理,同时还要对施工的正常顺序有一定的控制和监督。总体来讲土方工程的施工顺序为:铺土施工;平整施工;洒水施工;压实施工,施工的细节处理以及施工的质量检验。在土方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设备非常多,同时施工工序较为复杂,因此我们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有效地保障各个施工程序的协调配合,在质量保障的过程中,我们要采取定点卸料,责任到人以及插杆检查的方式来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1.2简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坝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坝的施工就是通过混凝土填筑的方式进行的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包括了混凝土碾压以及混凝土结构件的预制等等步骤。这一水利工程施工方式主要的应用大多是在库容量较大的工程中。这一类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的工作步骤有两个,首先是对工程进行地基开挖处理,其次是对工程进行大坝混凝土浇筑处理。具体的施工顺序为,第一要提前为工程的施工进行相应的准备,第二是要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水流,第三是要对地基进行挖掘处理;第四是对大坝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最后是将混凝土的预制结构件进行安装。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混凝土裂缝,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裂缝分为三种,首先是表面裂缝;其次是贯穿裂缝,最后是深层裂缝。表面裂缝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出现了过快的干缩现象造成的;贯穿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出现塑性变形造成的;深层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出现了水泥水化热现象造成的。我们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避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施工裂缝的出现。

1.3简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灌浆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灌浆工程较为重要。在进行灌浆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进行固结施工,其次是进行帷幕施工处理。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分序加密的施工原则,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障施工过程中灌浆的密实度。在灌浆施工的过程中,主要的施工方式有两种,首先是纯压式施工,其次是循环式灌浆施工。在这两种施工方式中,每一种施工方式对应的施工环境以及施工特点都不尽相同。其中纯压式的灌浆施工方式主要适用的环境为施工周边地质多为岩石的施工地质,主要原因在于岩石地质具有较小的特点,这样能够发挥出纯压式灌浆施工的作用和效果。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相应的灌浆机械设备进行一次性的浆液压入,然后持续地进行增压处理,让施工过程中的灌浆浆液完全的渗透到岩石缝隙之中。循环式的灌浆施工技术主要适用的施工环境为岩石间隙较大的施工现场。这种施工现场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只需要将浆液通过机械设备压入施工孔中即可,浆液会通过重力的作用逐渐的渗透进入岩石的缝隙之中,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浆液渗出的情况,还可以通过相应的方法让浆液收回到拌浆设备中,以便二次施工使用。在灌浆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合理的控制浆液的粘度,通常施工采用的方法为浆液先稀释,然后逐渐变稠,这样能够有效保障浆液在灌浆的过程中深入到岩石内部,保障灌浆的施工质量。在灌浆结束之后我们就要进行排水施工。在排水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应用的施工方式有两种,首先是表层排水,其次是深层排水。在这两种排水施工中,表层排水施工主要有水泵排水方式;虹吸排水方式以及埋管自流的排水方式等等;深层排水施工主要有砂井砂沟排水方式;排水褥垫方式以及排水棱体方式等等。目前这些排水施工方式应用都较为普遍,同时应用的效果也较为明显。

1.4简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

在以往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复合地基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无排水砂垫层真空预压等传统预压处理地基方法,这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使软土固结完全,而在实际工程中有很多因为工期紧,二经常采用其他一些处理方法,这样成本就会提高很多。为缩短预压时间,提高经济性,保证工程实施后效果明显,马牛静提出一种双重处理方法,即先对软土进行余压处理,然后再其上在加填压实土垫层。

1.5简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排水施工的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多处于底面或外水位和地下水位,因此经常受围堰渗水、基坑范围内的降雨和地下水的影响。为了给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基坑排水成为水利施工中的重要元素,无论何种地基,都必须妥善解决基坑内的排水问题,良好的施工排水,将有利于提高图集的承载能力,保护地基不受破坏,还可以减少开挖工程量,提高地基和建筑物基础的结合强度。

参考文献

[1]刘珍武,李威.冬季荆江堤防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0(2):32-33.

[2]于幸成,朱建华,曲少萍.水利工程建设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施工管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5):45-46.

[3]赵瑞东.水利工程的砼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对策[J].民营科技,2009(12):14-15.

[4]张志敏.影响冬季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7(15):23.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方工程;施工

高层建筑是城市建筑的重点,然而,相比于多层建筑来说,高层建筑对于地基基础的稳定性要求更高,做好了地基基础,不仅可以保证房屋的质量和安全,而且能够有效的利用地下空间,令其更加科学合理。建筑土方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基础,在施工中,其施工技术的科学合理性对其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于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保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工程本身的质量与进度受建筑基坑土方开挖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科学、合理与否的影响,开挖方法的合理科学对工程经济效益提高与人身安全的保证也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对建筑基础土方开挖进行正确的施工。

一、土方工程的概念与施工特点

土方工程也被广泛地称之为土石方工程,属于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土体开挖、运送、填筑、压密、废土、排水等一系列工程的总称。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通常情况下,建筑土方工程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保证施工场地的平整度、进行回填土的压实工作、挖掘槽沟、竖井等。建筑土方工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属于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建筑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具有工程复杂、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工作强度大、施工面积广等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a.面积广、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随着建筑高度和提高和基础形式的复杂化不断提高,以及地下室的设计,基础土方工程规模也随之扩大,开挖面积不断加大,土方量随之增多,劳动强度也跟着提高;b.工程的施工条件复杂;由于开挖的面积大和深基础的存在,地下工程土方开挖的施工也目益复杂,施工中除了土质还需注意临近建筑物的沉降,地下管网的保护等等;c.我们要掌握土方工程的计算,这些计算包括有:基槽土方量、基坑土方量的计算;d.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一般场地平整按工程量清单计算是首层建筑面积,按定额算是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m;e.在确定场地的标高后,计算场内各处的挖方土方量和填方量;f.要熟悉土方的挖掘方案以及机械的调配原则。

二、土方工程的施工要点

(一)场地清理

在施工前应当拆除旧有的各种房屋和古墓,拆迁或者改建通讯、电力设备上下水道以及地下建筑物,迁移各种树木,去除耕植土及其河塘淤泥等。

(二)地面水排除

场地内低洼地区的积水必须进行清除,同时更是应当注意雨水的排除,使得场地保持干燥,以利于土方施工的正常有序进行。地面水的排除一般采用排水沟、截水沟、挡水土坝等措施。

(三)临时设施修筑

对临时道路及其供水、供电等临时设施进行修筑,做好材料、机具及其土方积雪的进场工作。

(四)工程测量与放线

放置灰线的时候,可用装有石灰粉膜的长柄勺靠着木质板侧面,边撒、边走,在地面上洒出的灰线,标出挖土的接线。

(五)土方开挖

在建设场区内,由于施工或其它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形成滑坡的地段,必须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并按要求进行边坡支护,防止产生滑坡。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设计进行,不得超挖,基坑周边施工荷载不得超出设计要求。开挖基坑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然后分段分层进行开挖。开挖基坑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运走。

(六)土体的填筑与压实

在土壤填筑中必须要结合当前设计要求对水稳定性和填土强度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施工模式的设计,选择正确的土料和填筑方法。有机物含量大的土壤、石膏或水溶性硫酸盐含量>2%的土壤、其冻结和液化状态下对泥炭和粘土在施工中由于其结构稳定性能不够很少被当做填实土采用,这样能够保证施工基础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填方工程应分层铺土压实,最好采用同类土壤填筑,以保证土壤的融合性和整体性。如采用不同土壤填筑时,应将透水性较大的土壤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为了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严禁将不同土壤不均匀地混杂在一起使用。分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压实机具的性能确定:羊足碾每每层铺土厚度为200~350mm,每层压实遍数为8~15遍;人工打夯小于200mm,压3~4遍;平碾为200~300mm,压6~8遍:蛙式打夯机为200~250mm,压3~4遍。回填土含水量过大、过小都难以夯压密实,为此要求回填上应有最佳的含水量。当回填土过干时,则应洒水进行湿润,尽可能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最佳范围内;过湿时,应先晒干或掺入干土及其它吸水材料。

回填前,应清除填方区的积水和杂物。如遇软土、淤泥。必须进行换土回填。在回填时,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并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一般不得超过填方高度的3%。

(七)安全技术措施

对现场内地上、地下各种管道、电缆及建(构)筑物等应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现场障碍物拆迁的安全技术措施;机械挖方、堆土、夯实等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人工挖方的边坡或支撑的安全技术措施;排做好水、防洪的安全技术措施; 深沟、井上方起重作业平台及通行道路的警戒标志、信号装置等安全技术措施;夜间施工照明及防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三、土方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一)场地积水问题

(1)原因分析:由于建筑场地的平整面积比较大,填土比较深又未分层夯实,并且场地周围没有设置有截水沟或是排水沟等设施,或是排水的坡度不符合要求,从而导致场地内大面积地区积水。

(2)预防处理措施:在工程施工之前,我们举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设置排水沟、排水坡等设施,并且尽量和永久性的排水设施结合起来。若是工程期间有雨季的,要特别做好雨季的排水工作。

(二)回填土达不到密实度的设计要求

(1)原因分析:施工场地在受到外界的负荷载力的影响后,地下的基坑就会出现移位与变形的现象,导致建筑土方地基不稳定。土方施工的土体不紧密、水分过大则会形成橡皮土,影响着整个土方工程的施工。在土体超过规定有机质时,土料也就不能适应施工条件。

(2)处理措施:在设计建筑土方时要根据工程的土质进行研究,填实的土质一定要符合建筑土方规定的要求,加强材料的含水量。

(三)橡皮土问题

(1)原因分析:在工程建设施工时因为使用了含水量较大的腐植土、泥炭土、亚粘土或者是粘土等,在打夯之后,基本容易发生颤动等情况,受到压力的区域的四周鼓起形成了隆起的状态。

(2)预防措施:在工程施工前,要进行现场鉴别,对回填土料的要求是:“手握成团、落地开花。”在回填前,要仔细检查基坑,不能有树根、垃圾等杂物,也最好不宜有淤泥和积水。如土方量很小,那就要挖掉换土,用3:7或者是2:8的灰土砂石等进行回填。如土方的面积比较大,那么就用石灰、碎砖、干土等吸收材料填到橡皮土内。如建筑工程的工期不紧,可以把橡皮土挖出来,等待晾晒后再进行回填。

结束语

总之,在土方工程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做好现场监测措施,做好深基坑土方的开挖与回填工作,制定充分的应急预案,提前预防。对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统计,并找出解决办法,提高土方工程的施工技术,从而确保建筑基础土方施工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方工程;施工

高层建筑是城市建筑的重点,然而,相比于多层建筑来说,高层建筑对于地基基础的稳定性要求更高,做好了地基基础,不仅可以保证房屋的质量和安全,而且能够有效的利用地下空间,令其更加科学合理。建筑土方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基础,在施工中,其施工技术的科学合理性对其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于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保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土方工程的概念与施工特点

土方工程也被广泛地称之为土石方工程,属于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土体开挖、运送、填筑、压密、废土、排水等一系列工程的总称。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通常情况下,建筑土方工程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保证施工场地的平整度、进行回填土的压实工作、挖掘槽沟、竖井等。建筑土方工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属于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建筑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具有工程复杂、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工作强度大、施工面积广等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a.面积广、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随着建筑高度和提高和基础形式的复杂化不断提高,以及地下室的设计,基础土方工程规模也随之扩大,开挖面积不断加大,土方量随之增多,劳动强度也跟着提高;b.工程的施工条件复杂;由于开挖的面积大和深基础的存在,地下工程土方开挖的施工也目益复杂,施工中除了土质还需注意临近建筑物的沉降,地下管网的保护等等;c.我们要掌握土方工程的计算,这些计算包括有:基槽土方量、基坑土方量的计算;d.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一般场地平整按工程量清单计算是首层建筑面积,按定额算是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m;e.在确定场地的标高后,计算场内各处的挖方土方量和填方量;f.要熟悉土方的挖掘方案以及机械的调配原则。

二、土方工程的施工要点

(一)场地清理

在施工前应当拆除旧有的各种房屋和古墓,拆迁或者改建通讯、电力设备上下水道以及地下建筑物,迁移各种树木,去除耕植土及其河塘淤泥等。

(二)地面水排除

场地内低洼地区的积水必须进行清除,同时更是应当注意雨水的排除,使得场地保持干燥,以利于土方施工的正常有序进行。地面水的排除一般采用排水沟、截水沟、挡水土坝等措施。

(三)临时设施修筑

对临时道路及其供水、供电等临时设施进行修筑,做好材料、机具及其土方积雪的进场工作。

(四)工程测量与放线

放置灰线的时候,可用装有石灰粉膜的长柄勺靠着木质板侧面,边撒、边走,在地面上洒出的灰线,标出挖土的接线。

(五)土方开挖

在建设场区内,由于施工或其它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形成滑坡的地段,必须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并按要求进行边坡支护,防止产生滑坡。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设计进行,不得超挖,基坑周边施工荷载不得超出设计要求。开挖基坑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然后分段分层进行开挖。开挖基坑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运走。

(六)土体的填筑与压实

在土壤填筑中必须要结合当前设计要求对水稳定性和填土强度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施工模式的设计,选择正确的土料和填筑方法。有机物含量大的土壤、石膏或水溶性硫酸盐含量>2%的土壤、其冻结和液化状态下对泥炭和粘土在施工中由于其结构稳定性能不够很少被当做填实土采用,这样能够保证施工基础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填方工程应分层铺土压实,最好采用同类土壤填筑,以保证土壤的融合性和整体性。如采用不同土壤填筑时,应将透水性较大的土壤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为了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严禁将不同土壤不均匀地混杂在一起使用。分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压实机具的性能确定:羊足碾每每层铺土厚度为200~350mm,每层压实遍数为8~15遍;人工打夯小于200mm,压3~4遍;平碾为200~300mm,压6~8遍:蛙式打夯机为200~250mm,压3~4遍。回填土含水量过大、过小都难以夯压密实,为此要求回填上应有最佳的含水量。当回填土过干时,则应洒水进行湿润,尽可能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最佳范围内;过湿时,应先晒干或掺入干土及其它吸水材料。

回填前,应清除填方区的积水和杂物。如遇软土、淤泥。必须进行换土回填。在回填时,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并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一般不得超过填方高度的3%。

(七)安全技术措施

对现场内地上、地下各种管道、电缆及建(构)筑物等应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现场障碍物拆迁的安全技术措施;机械挖方、堆土、夯实等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人工挖方的边坡或支撑的安全技术措施;排做好水、防洪的安全技术措施; 深沟、井上方起重作业平台及通行道路的警戒标志、信号装置等安全技术措施;夜间施工照明及防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三、土方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一)场地积水问题

(1)原因分析:由于建筑场地的平整面积比较大,填土比较深又未分层夯实,并且场地周围没有设置有截水沟或是排水沟等设施,或是排水的坡度不符合要求,从而导致场地内大面积地区积水。

(2)预防处理措施:在工程施工之前,我们举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设置排水沟、排水坡等设施,并且尽量和永久性的排水设施结合起来。若是工程期间有雨季的,要特别做好雨季的排水工作。

(二)回填土达不到密实度的设计要求

(1)原因分析:施工场地在受到外界的负荷载力的影响后,地下的基坑就会出现移位与变形的现象,导致建筑土方地基不稳定。土方施工的土体不紧密、水分过大则会形成橡皮土,影响着整个土方工程的施工。在土体超过规定有机质时,土料也就不能适应施工条件。

(2)处理措施:在设计建筑土方时要根据工程的土质进行研究,填实的土质一定要符合建筑土方规定的要求,加强材料的含水量。

(三)橡皮土问题

(1)原因分析:在工程建设施工时因为使用了含水量较大的腐植土、泥炭土、亚粘土或者是粘土等,在打夯之后,基本容易发生颤动等情况,受到压力的区域的四周鼓起形成了隆起的状态。

(2)预防措施:在工程施工前,要进行现场鉴别,对回填土料的要求是:“手握成团、落地开花。”在回填前,要仔细检查基坑,不能有树根、垃圾等杂物,也最好不宜有淤泥和积水。如土方量很小,那就要挖掉换土,用3:7或者是2:8的灰土砂石等进行回填。如土方的面积比较大,那么就用石灰、碎砖、干土等吸收材料填到橡皮土内。如建筑工程的工期不紧,可以把橡皮土挖出来,等待晾晒后再进行回填。

结束语

总之,在土方工程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做好现场监测措施,做好深基坑土方的开挖与回填工作,制定充分的应急预案,提前预防。对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统计,并找出解决办法,提高土方工程的施工技术,从而确保建筑基础土方施工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测量放样 土方工程 计算方法

在水利工程测量放样过程中,尤其是结合信息化测绘运用,尤其是工程的需求,离不开整体功能的全面展现,基本比例尺的地形图必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数据和图件必须科学严谨,一定要准确详实。这种测量数据和地形图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影响着城市建设的质量以及城市建设的整体效果。

1 简述水利工程测量放样的前期准备工作

1.1 图纸审核的关键应用

在水利工程的测量放样中,要综合施工需要的各个条件,检查好图纸的具体的运用模式,尤其是结合工程的技术指数、人员安排等要素,施工图纸的审核主要是检查施工图纸的平面布置图与详图是否一致,标高是否正确,预留孔洞是否有冲突,细部结构尺寸是否有矛盾,并把发现的问题整理出一份图纸疑问,在图纸技术交底中向设计人员提出,及时解决。

1.2 强化监理的整体效果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整个工程施工测量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施工图纸的审核,监理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点和高程点的交接及校核,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的整理等。对监理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控制点,和监理人员一起对各个控制点进行校核,校核合格的控制点方可投入工程使用,作为日后布设平面坐标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原始依据,校核数据记入测量手簿,填写施工测量成果报审单,形成测量资料。同时,要做好编写工程施工测量方案,根据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的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写工程的测量计划及各个分部工程的具体的测量方法,做到测量人员心中有数,提前对各个部位进行测量放样工作。

2 分析水利工程测量精度的控制方式

2.1 信息交互网络化运用

由“局域”到“广域”,即作为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的网络支撑运行环境,对于数字化测绘生产可以局域网为主;但对于实时有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必须依靠广域专网或国际互联网,要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彻底的网络化。由“专用”到“公用”,即体系的基础设施,包括测绘基准体系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等的使用,应由原来的供专业使用为主,升级改造为满足社会公共使用为主,实现测绘基础设施公用化。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是信息化测绘的重要基础设施,应将其建设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平台。

2.2 施工控制网络的构建

如何正确建立施工控制网,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的进度与工程质量。工程类型不同,其建网的手段与方式也不同。但无论怎样,网点是被直接或间接地用来指导施工的,因而在建网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使所建控制网无论是在主要技术指标上,还是在涉及到的直接或间接工效上,相对都是比较优越的。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其涉及的工程对象方方面面,各自的限差要求不一,在建网时必须充分分析各项建筑限差,确认与测量具有直接关系的最高建筑限差,并结合放样预测的条件、方法等,确定拟建控制网点、边或方向等应达到的精度,再依拟采用的“规范”来确定网的等级。每一项工程,在放线施工之前要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核对设计图纸所提供的坐标关系是否衔接完善,要核对设计的建筑物,核对设计坐标是否准确无误;还要对坐标基点及标高起算点的稳固与准确性的确立文件是否完善,认定之后对测量控制网所达精度进行审定。

3 探讨水利工程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的具体应用

3.1 平面坐标控制网的布设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轴线的选取应根据施工平面图,便于日后放样的准则布设,纵横轴线控制桩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以后每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校核,看看是否有位移变化,并形成记录保管好便于以后备查使用。以建筑物定位桩为基准,利用全站仪及极坐标法测设工程的纵横控制点,以纵横控制点形成的平面控制网对工程的建筑物各轮廓点进行放样,测量放样是一份很严肃的工作,测量人员必须做到细心、细致、多次校核,测量数据整理成册,便于测量放样使用。

3.2 CASS6.1的运用模式的计算

CASS6.1是南方测绘仪器公司在AutoCAD 2002\2004200\5下开发的新一代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AutoCAD的所有功能它都可以用,而AutOEAD则是世界上大家所公认的绘图平台。根据使用经验,CASS6.1在成图效率、地物编辑、符号用户化、电子平板、DTM建模、地籍、工程应用、图幅管理以及GIS数据处理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在土方计算方面,工程断面部分提供了全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突破了断面形状标准单一的模式,断面形状可以多元化,更接近实际,解决了线路工程中断面依据地形设计,而一些市政、道路软件无法计算土方的难题。断面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先生成断面里程文件,通过建立横断面设计文件,给出设计参数如中桩设计高程、路宽、边坡、边沟等信息生成横断面图,地面线和设计线就会按照设计参数自动生成,形成与实际地面情况相符的断面。

3.3 断层面的计算方法的整体运用

首先在计算范围内布置断面线,断面一般垂直于等高线,或垂直于大多数主要构筑物的长轴线。断面的多少应根据设计地面和自然地面复杂程序及设计精度要求确定。在地形变化不大的地段,可少取断面。相反,在地形变化复杂,设计计算精度要求较高的地段要多取断面。两断面的间距一般小于100m,通常采用20~50m。绘制每个断面的自然地面线和设计地面线然后分别计算每个断面的填、挖方面积。计算两相邻断面之间的填、挖方量,并将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平均断面法公式:;圆锥台体积法公式:;平均断面法加圆锥台体积法公式(设S1>S2): ,其中,Qt:相邻两断面之间的填方量(或挖方量);S1、S2:相邻第一断面、第二断面的填方(或挖方)面积;L:相邻两断面的距离。

3.4 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技巧

在现在的工程施工中,利用米格纸求断面面积算土方工程量的方法已经不是很适用了,主要是计算效率很低而且准确性也不是很高,特别是对于大型工程的土方工程量计算。运用CAD制图软件和Excel电子表格计算土方工程量就显得简便快速很多,从而大大提高工程量的计算进度和工程量的准确性。首先把测量的高程与距离数据输入Excel电子表格中加以整理(若测量的是高差数据也可以通过Excel的数值计算功能先算出各点的高程),把每个断面上的点的高程及控制点到各点的距离汇总在一起,复制到CAD制图软件中,选择CAD制图软件中的直线工具进行粘贴,一个断面就此绘制出来。其余断面同样运用此方法逐一绘制,这样每个断面都绘制出来,运用CAD制图软件中的面积查询法或运用加载应用程序中的求面积程序,求出每个断面的断面面积,再把每个断面的断面面积和断面距离输入Excel电子表格中,建立Excel公式后加以计算和汇总,这样整个工程的土方工程量(土方开挖量或土方回填量)就快速简便的计算出来。这样一套计算土方工程量方法熟练掌握后可以大大提高工程量计算的进度及精度。

3.5 水库边坡放样方法的选择与实施

放样前熟悉工程地形图、道路平面图、路线图与施工组织设计及断面图,实地踏勘后沿线路做好首级控制,控制点应选在边坡范围外侧,考虑边坡深挖控制点不能离坡口太远,一般距坡口1~1.5m 即可,测设线路中线桩断面图,根据设计值计算出每级边坡放样数据,最好内业计算出不同坡面的放样数据图,同时放出开挖坡口桩,放坡口桩时应加放拱面至坡面5cm。考虑中桩点位误差以保证路面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坡面不陡于设计陡面,故坡口桩应放宽5cm。在确定坡口开挖边线时,若边桩与相邻边桩纵向地形的坡度基本一致,两坡口桩之间无明显凸地形出现,可根据设计图纸和实测的高程计算出路中桩至坡口的水平距离。坡口桩因高程变化而改变平距,故坡口桩要经过多次修改才可确定。然后在相邻坡口桩之间拉一细线洒上白灰即为坡口开挖边线,此为正常放样。

4 结语

在水利工程测量放样的技术运用以及土方工程计算方法的整体运用中,可以结合现代化的技术应用,融合现代技术手段,更好的将各种先进技术融入到水利工程的建设之中,将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单宝艳.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信息系统构建.测绘科学,2010年第04期.

[2]管友海,王素珍.青岛市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支持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地震,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