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05:43
序论:在您撰写统计学标准差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蛭黄血通胶囊;大黄精提片;质量标准;薄层色谱;高血压;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9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073-01
随着我国中药事业的发展,医药管理的进一步深化,医院制剂品种的质量标准也在提高。蛭黄血通胶囊和大黄精提片均为我院研制的自制制剂。蛭黄血通胶囊由大黄、何首乌、水蛭等3味中药组成。大黄精提片处方中主药是大黄。两者联合应用有活血、清热、解毒、降血脂之功效,适用于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症、心血瘀阻、瘀阻脑络引起的胸痹、眩晕等心脑血管疾病。经多年临床实践证明,有良好的疗效。据统计目前在中国城市人口中,每8个成年人中至少就有1人患有代谢综合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肥胖成为了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同时又被称为“死亡四重奏”。而根据2004年11月份国务院公布的数字显示,高血压病例一亿六千万,高血脂1亿六千万,迫切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研究,结合临床,分析两种药物合并应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理作用,有效成分的性质,从而最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另外由于该制剂只有一般性状和常规检验,无定性定量质量检验方法,为了有效控制蛭黄血通胶囊和大黄精提片的内在质量,提高质量标准,我们采用TLC法[1]分别对制剂中的主要药物大黄进行定性鉴别,收到良好效果。
1 仪器、样品与试剂
1.1 蛭黄血通胶囊、大黄精提片:本院制剂。
1.2 试剂: 均为分析纯。
1.3 仪器: ZF一90型暗箱式紫外透射仪(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CQ―6型超声波(上海沪超超声波仪器公司);硅胶G板(青岛海洋化工厂)。
2 定性鉴别
大黄的TLC鉴别: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50g加甲醇100ml超声处理40min,滤过,取滤液至约40ml,水浴蒸干加水5ml使溶解在加盐酸1ml,置水浴中加热30min,立即冷却,用乙醚分2次提取,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对照液药材的制备:取大黄酸[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产)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溶液。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3]:按处方比例制成缺大黄的样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分别吸取上述溶液各4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氢氧化钠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紫红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相应的斑点。
3 结论
3.1 蛭黄血通胶囊主要成分采用以上方法鉴别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本鉴别方法科学可靠易行,具有准确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蛭黄血通胶囊的质量标准得以提高。实验结果表明,用TLC法鉴别蛭黄血通胶囊的主要成分:大黄专属性强,可以作为该制剂的质量监控,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3.2 大黄精提片采用上述TLC法鉴别制剂中的主要成分大黄作为该制剂的质量监控。
4 药理作用
水蛭,活血化瘀;何首乌,用于补肝肾,益精血;大黄,泻活解毒、积滞腹痛、降血脂。蛭黄血通胶囊与大黄精提片两药共奏能使血压下降,大黄醇或水提取物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动物实验表明,药用大黄及掌叶大黄浸剂、酊剂及大黄素皆有降低血压作用,大黄的活性物质白藜芦醇能抑制胆固醇吸收;大黄中的儿茶素等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内皮致密性,限制有害脂质的进入,从而降低血液粘滞度,提高血浆渗透压,这种稀释血液的功能,可以减少脂质的沉积。由于大黄还能增加胆汁分泌,促进胆汁排泄,使胆固醇在肠内被还原成类固醇排出体外的数量增加。蛭黄血通胶囊与大黄精提片两药中的大黄均为醇提取。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体内阴阳、脏腑、气血为依据的,阴阳脏腑气血平衡,人体才会健康无病,不易衰老,寿命才能得以延长。现今社会,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不知节制,膏粱厚味、脂醇充溢者日多,而致肠肥脑满、形丰体胖、气血壅滞,以致造成高血压、高血脂、等。另一方面营养过剩,代谢废物增多,留于肠内的废物和毒素可引起自身中毒,招致早衰和导致疾病。
5 临床应用
近几年来我们在临床的高血压的治疗中,观察患者的症状发生有以下几种原因:①环境因素(高盐饮食和精神应激)引起。②肥胖症、高血糖、高血脂引起。③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缺乏体力活动和寒冷刺激等。④妊娠和妇女更年期等都可引起。肥胖者[5]患高血压的机会比正常人高2~4倍。
5.1 对象、方法:我们为88例高血压患者服用蛭黄血通胶囊和大黄精提片:口服均每日3次,一次3粒,饭后服用。年龄在43~68岁,平均56岁,以中老年人居多。血压最高达 180/120mmHg,最低 140/90mmHg。病程最短1年,最多8年,既往史有不同程度的先兆症状。
药物治疗过程中不骤停或突然撤掉某一药物,除非有毒性反应。轻度高血压治疗1~3个月后,中度高血压治疗2~4周后,如血压未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则可加大药物剂量或加用另一降压药,必要时改用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轻度高血压经治疗血压正常达半年以上,可予停药观察。中、重度高血压经治疗后舒张压维持在90mmHg左右达半年之久,可停用一种药物,或减少一种药物的剂量。对停药或减量的患者,应定期随访,坚持非药物治疗, 如减肥、控制体重、低盐饮食、戒烟酒、适当体育运动以及做气功、打太极拳等等,如发现血压再度升高,应重新开始治疗,根据血压程度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5.2 疗效判定标准:以症状改善程度为疗效判定标准分为痊愈、有效、无效三种。痊愈:治疗后症状消失63例,占71.6%。有效:自觉症状及体症部分消失,症状明显减轻者21例,占23.8%。无效:自觉症状及体症无明显改善,症状稍减轻者5例,占5.7%治愈率为71.6%。总有效率94.3%
5.3 结果与结论:在88例患者中,未用降压药73例;15例加用西药,但西药用量较前明显减少。
本研究观察蛭黄血通胶囊和大黄精提片等综合治疗高血压88例,对患者的高血压具有较好疗效。充分显示了两药依靠它们本身的多种成分,通过多种途径、多个环节,多靶点地作用于人体而产生有利于机体的综合效应。
6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发病率正在逐渐增加,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杀手。高血压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西药治疗不良反应大,容易引起副作用。故如何采取中药治疗并防治其并发病症,应当引起我们进一步的关注。
蛭黄血通胶囊与大黄精提片联合应用能使血浆渗透压增高,促使细胞外液向血管内转移,血液黏度随之降低,从而使血液稀释,血液流动加速起了扩充血容量,解除微循环障碍,恢复组织和细胞正常代谢的作用。蛭黄血通胶囊并用大黄精提片治疗高血压,经临床疗效验证,治愈率高,疗效好深受医患人员的欢迎,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250.78)
[2] 王宝琴主编.中成药质量标准与标准物质研究[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
[3] 姜建国、刑亮彬主编.中成药、上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出版社,2003,25(2):168
[4] 顾莹、郭五保主编.中成药、上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出版社,2003,25(2):168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摘 要:平均差优于标准差这一观点一直以来都存在一定支持者,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一观点根本不能成立。从计算方式、数学关系、敏感性和正态分布下的换算公式推导四个方面对标准差与平均差展开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标准差与平均差有着统一公式和数学关系。第二,平均差计算过程有低估变异性问题。第三,平均差难于动摇标准差在统计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统计学;平均差;标准差
中图分类号:O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003-02
1 问题的提出
标准差与平均差都是人为构造出来,使用统计学手段,反映统计样本或总体的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一般来说,标准差在实际应用中要比后者广泛一些。多数国内统计学教材在编写时对两者采取了平行介绍的方式进行处理,并从实用角度出发,偏重介绍应用更广的标准差,并认为平均差计算存在不便。对此,十余年来一直有学者提出反驳意见,认为平均差优于标准差,相关论文和著作较多但观点较为相似,试总结如下:
(1)认为在数字计算时,平均差计算不存在乘方和开方计算,计算量低于标准差,由此认为平均差更简便,并使用例题举证;
(2)从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出发,发现标准差计算结果往往大于平均差,由此提出观点,认为标准差存在高估变异性的问题,并使用例题举证;
(3)从测量离差一般水平的思路出发,进而认为标准差是平均差的代替,所以标准差不如平均差;
(4)认为在高性能计算机大量普及的情况下,平均差即使有计算不便,但两者在计算上的差异是可以被忽略的,使用哪种区别不大。
由以上观点,进一步得出了平均差优于标准差,并且应当大力推广平均差的结论。
2 平均差优于标准差的观点不能成立
对于此种观点,笔者作为一名从事高校统计学教学的教师,委实不敢苟同,现将以上所列论点进行逐条分析:
(1)对于平均差计算更简便的问题,上述论证只能说明平均差在进行具体数字的手工算术计算时计算量要小于标准差,而对代数计算只字不提,对于具体数字来说,绝对值计算不需要讨论正负问题,当然计算量要小,但对于不涉及具体数字的代数计算来说,绝对值的讨论当然要复杂一些。平均差计算更简便的观点只在算术领域成立,在代数领域难以成立。
(2)标准差计算结果往往大于平均差是一个实际计算观察的结果,而且也确实符合实际情况,后面笔者也会对此进行代数证明。但是标准差计算结果大于等于平均差这一现象其实无法得出标准差存在高估变异性的问题的结论,只能说明两者对变异性的测量存在差异,到底是标准差高估了变异性还是平均差低估了变异性,这一现象是不足以说明的。
(3)与其说是标准差代替了平均差,不如说是由于标准差的优点获得了广泛使用,变异指标的意义在于衡量分布的变异性,并不是说越接近离差的一般水平变异指标就越好。
(4)即使在高性能计算机大量普及的情况下,平均差与标准差的差异也是不能忽视的。首先是标准差函数可导,平均差函数不可导,这一区别导致两者在微积分处理上存在巨大差异。其次,标准差对应的是二阶矩,对所有平方可积的函数适用,平均差对应的是另一种范数,其适用函数的空间不同于平方可积函数的空间。而平方可积函数的空间具有许多更好的性质。平均差与标准差函数的可导性和可积空间上有很大差异,没有了导数存在且连续的标准差,大量的数学推导都无法展开,所以建立在标准差基础上的数理统计体系很难使用平均差代替。因此平均差与标准差的差异不光在算术计算上,更重要的是在数理推导上的差异,而后者与计算机性能的高低并没有太大关系。
综上所述,认为平均差优于标准差的观点无法成立。
3 平均差与标准差的数理关系分析
3。1 平均差与标准差的计算方式的联系
平均差和标准差的计算方式都是以离差概念为基础的,离差是单项数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公式可写作,离差是一个向量,其绝对取值代表了单项数值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正负号代表了单项数值偏离平均值的方向,如果想要构造一个衡量总体变异性的统计指标,使用离差来作为构造的基础是很自然的选择,但是也很容易证明,由于离差取值的方向性,其数学期望恒为零。因此,取消离差的正负号后再来构造统计指标才有意义,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构造出方差和标准差两种指标,即和。前者是离差平方的数学期望,后者是离差绝对值的数学期望,而方差本身计算出来的指标要比统计量高一阶,所以可以对其求平方根进行标准化,就得到了标准差。由此可见,平均差和标准差的计算方式存在着密切联系,其中,平均差的计算公式可以转化为,而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可以转化为,所以,平均差和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可以统一为:,其中平均差为该统计量取一阶的结果,标准差为该统计量取二阶的结果。因此,平均差和标准差应当看作同源、同类但不同阶的统计量,不存在谁是谁的替代品的问题。
3。2 平均差与标准差的相互关系
在得出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一般公式之后,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计算过程存在比较紧密的关联,但两者呈现的数量关系却无法直接显现,前面提到,实际数据观察似乎支持标准差大于等于平均差的观点,但直接对两者进行相减的话,绝对值号又影响了进一步的讨论。但是,既然平均差和标准差都大于等于零,如果可以证明标准差的平方即方差与平均差的平方之差大于等于零,其实也就证明了标准差大于等于平均差。计算如下:,所以标准差确实大于等于平均差,其中只有在离差绝对值的方差等于零时两者相等。但这一结果不能说明标准差高估了变异性,前面的证明可以看出,方差之中包含了平均差包含的所有用离差反映的变量值的变异性信息之余,还包含了离差本身的变异性信息,进一步来说,既然方差可以被分解为变量值的平均差的平方与离差绝对值的方差之和,那么离差绝对值的方差也可以被分解为离差平均差的平方与离差的离差绝对值的方差之和,由此可以形成一个关于平均差的无穷级数,而这一无穷级数之和收敛于变量值的方差。由此可以看出,其实方差包含了变量值各级离差的平均差所反映的所有变异性,而且这些变异性之间不存在重复计算问题,而标准差正是方差的标准化,所以,并非是标准差高估了变量的变异性,而是平均差只测量出了变量值包含的所有变异性的一部分。
3。3 平均差函数与标准差函数对变异性敏感程度的比较
如果从平均数的角度观察平均差函数与标准差函数,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些区别,平均差函数可做如下变化:A.D.=,可以看出平均差函数即离差的简单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大小并不影响其权重,所以对于平均差来说,极端变量值的变异性被同等看待了。而标准差可做如下变化:,可以看出根号内的公式可以看成以离差本身大小为权重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所以越极端的变量值会被给予越多的关注,这一点更符合人们对于数据变异性的直接感觉。可以直观的构造如下两组数说明这种区别:1,1,0,-1,-1和2,0,0,0,-2,两者拥有相同的均值0和平均差0。8,但直观感觉前者的变异性较小,如果使用标准差,则前者标准差为0。89,后者为1。26,就有效的衡量出了这种变异性。
3。4 在正态分布下平均差与标准差的取值讨论
如假设X服从正态分布,,则有,由此可以看出,在正态分布下,平均差与标准差的取值存在稳定的倍数关系。同理其实不难证明,在参数确定的特定分布下,平均差与标准差的取值都存在该分布特有的稳定关系。至于是否可以在具体数字计算时结合这种稳定关系,使用平均差估算标准差,还有待后续研究证明其可靠性。
4 总结
由以上分析可见,标准差与平均差是有着统一公式和数学关系的两种变异指标,并不存在排他性问题,其中平均差在具体数字计算时有一定优势,但不利于代数运算和数学推导,同时平均差在计算变异性时存在信息损失低估变异性的问题,因此难于动摇标准差在统计学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韩兆洲,杨林涛。极差、平均差和标准差之间测度关系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04)。
(2)桂文林,伍超标。标准差和平均差的内在关系及应用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02)。
(3)赵海燕,陈立秋,张晓方。平均差和标准差在变异指标中的代表性浅议[J]。统计与咨询,2002(04)。
关键词:标准差;室内质控;方法
室内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方法,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可以发出,以及排除质量环节中导致不满意因素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控制测定工作准确性,提高常规工作中天(批)内和天(批)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1]。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很多,本文对比了两种方法设置标准差,具体情况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相应配套的各项目检测试剂,正常值质控物和校正物由英国朗道公司提供,进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尿酸(BUA)、钙(Ca)、胆固醇(CHOL)、肌酸激酶(CK)、肌酐(Creat)、直接胆红素(DBIL)、乳酸脱氢酶(LDH)、镁(Mg)、磷(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三酰甘油(TG)、总蛋白(TP)、尿素(Urea)、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葡萄糖(GLU)的室内质控。
1.2 方法 每天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各项目相配套的检测试剂,对质控品进行上述各项目的测定,以2012年2~7月份的累计均值作为2012年8月份的靶值和标准差,另一种方法是均值不变,以CLIA’88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推导出的标准差为标准差。两种不同的标准差设置方法均建立1evey-Jennings质控图,每天结果做levey-Jennings质控散点图,以West-gard多规则(13s、22s、R4s、41s、7tr、10)作为失控规则进行质量控制,比较两种不同的标准差设置方法的质控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失控例数比较 见表1。
2.2 两种方法警告和失控次数比较 见表2。
3 讨论
正确可靠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是临床医生诊治病人的重要科学依据,如果病人样本检测结果不准确,或导致医生判断失误,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2]。室内质控是室间质评的基础,只有保证了室内质控结果的精准,才能更好的开展室间质评。本文通过研究,汇总各项数据如下:用实际标准差方法得出的质控结果相对而言失控项目、失控数据、失控次数更多,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进展性卒中; 血压变异参数;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74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2-0142-03
doi:10.14033/ki.cfmr.2015.22.082
进展性卒中(PIS)也称之为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之后,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阶梯状加重趋势或逐渐加重。血压变异参数(BPV)是反映血压指标的主要参数,目前人们已将其作为鉴别血压真值和血压昼夜节律的一项独立反映血压波动的重要指标。经相关研究发现,血压变异参数和PIS之间关系密切,但有关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还没有明确报道[1]。为探讨血压变异参数与进展性卒中之间的关联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便进一步分析进展性卒中和非进展性卒中患者在血压计血压参数方面的差异,现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或MRI证实[2]。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所有患者均在发病之后7 d内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排除标准:(1)病情危重或生命体征不稳者;(2)一直服用降压或扩容类药物者;(3)伴有心房纤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不全或既往曾有出血性卒中史患者。其中男60例,女40例,患者年龄42~85岁,平均(64.80±10.20)岁;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40例)和非进展性脑卒中组(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入选患者一般资料收集方法 研究开始前,先要收集入选患者包括性别、年龄以及是否存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等信息在内的一般临床资料。
1.2.2 收集患者病情资料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提出和研制的卒中量表(NIHSS)对全部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其中分值≥2分者为进展性卒中,根据患者各自不同的NIHSS评分,将其分为进展性卒中组合非进展性卒中组,所有患者每日测量血压次数不低于2次,记录两组患者入院7 d内血压值变化情况,选择标准差对血压变异参数进行表示,对比两组患者在血压和血压变异参数方面的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采用Pearson分析两组标准差和血压均值,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
2 结果
经过单因素分析,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高脂血症史、患者年龄、既往脑梗死及血压变异系数等诸多因素与进展性卒中之间具有密切关联。进展性脑卒中组舒张压为(88.72±12.34)mm Hg,非进展性脑卒中组舒张压为(86.48±12.31)mm Hg,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标准差(10~20 mm Hg)频数分布中,进展性脑卒中组收缩压标准差为(10.5±3.5)mm Hg,非进展性脑卒中组收缩压标准差为(6.5±1.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的标准差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311,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很多临床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都普遍认为应该将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血压真值三方面的内容涵盖在血压指标之中[3]。单纯采用血压真值表示患者的血压指标是不全面的,这样有可能与患者实际的血压值产生偏离,使用血压均值则可以很好的表示患者实际的血压值。比较患者白昼及夜间血压变化和下降程度则可得到血压昼夜变化节律,血压昼夜变化节律主要分为非杓型改变以及杓型改变两种相关指标,若表现出杓型节律,则充分说明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基本处在正常水平,一旦出现非杓型改变则表示患者昼夜节律已经完全消失。很据有关研究报告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心脑血管等重要靶器官之所以受到严重损伤,和非杓型改变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BPV(血压变异性)主要是指在某一特殊时间段内,用来表示患者血压波动程度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标准,通常情况下是采用这一时间段内的血压标准差和均数表示[4-5]。血压变异参数会随着人们年龄增长以及血压升高而相应增高。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报告结果显示收缩压最大值以及收缩压变异相对来说是独立于血压均值而单独存在的卒中因子[6]。就目前而言,BPV已经成为鉴别血压真值和血压昼夜节律的独立血压波动反映指标。研究发现BPV和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之间密切相关,但此结论尚未得到证实,相关报道也比较少[7]。本文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进展性脑卒中40例,非进展性脑卒中60例,患者入院之后,记录两组患者入院7 d内血压值变化情况,选择标准差以及血压均值对血压变异参数进行表示,对比两组患者在血压和血压变异参数方面的差异。最后的研究结果可知对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值以及标准差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收缩压标准差(10~20 mm Hg)频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具有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高脂血症史、患者年龄、既往脑梗死以及血压变异系数等诸多因素与进展性卒中之间具有密切关联。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知,血压变异系数同进展性卒中表现出相关性。两组患者收缩压标准差(Sd)和平均数(Mean)呈现正相关。进展性卒中组患者舒张压的标准差和平均数无相关性。由此能够充分说明收缩压变异情况和进展性卒中的发生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但是国际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中还未明确具体的血压目标值[8-9]。所以如何充分利用血压波动性进一步阻碍急性脑卒中病情发展变化,还有待深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董海燕,王建明,曹志萍.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4):7410-7411.
[2]谭玉,陈皆春.血压变异参数与进展性卒中的相关性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1(6):379-380.
[3]陈素芬,刘祝钦,胡珏,等.脑梗死部位与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关系[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6):22-24.
[4 周淑新.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急性颅内出血后血压变异性及转归:INTERACT2研究的析因分析,一项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1):2461.
[5]吴常裕.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36(16):14-17.
[6]何奕涛,蔡智立,马可夫,等.血压晨峰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1):2419-2422.
[7]徐英桢.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09,28(1):40-41.
[8] Lewis M J,Short A L.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ocardiographic RR and QT interval variabilities and indices of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healthy subjects[J].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2013,29(1):1-13.
【关键词】孕妇;步行;步态;胸部;骨盆;生物力学
ABSTRACT:fortablewalkingvelocity,amplitudesofpelvicandthoracicrotations,andtheircoordination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Comfortablewalkingvelocitywassignificantlyreduced.Therotationalamplitudesofpelvisandthoraxweresomewhatreduced,withsignificantlysmallerintraindividualstandarddeviations.AlsopelvisthoraxRelativeFourierPhasewasalittlesmaller;itsintraindividualstandarddeviationwassignificantlyreducedatvelocities≥1.06m/s.ConclusionThegeneralpatternofgaitkinematicsinpregnantwomenisverysimilartothatofnulligravidae.Pregnantwomenexperienceddifficultiesinrealizingtheharderantiphasepelvisthoraxcoordinationthatwasrequiredathigherwalkingvelocities.
KEYWORDS:pregnantwomen;walking;gait;pelvis;thorax;biomechanics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妊娠影响孕妇的步态运动。Foti等研究发现,孕妇步行时跖屈的动量减少,髋关节外展的动量及骨盆的倾斜度均增加,骨盆的倾斜度的改变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1]。Nagy等报道孕妇最舒适的步行速度显著性降低,亦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2]。但Foti等认为这种变化并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现怀孕对步长或步周期长无显著性影响[1]。上述研究显示,孕妇的步态发生改变,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大约25%患有妊娠相关骨盆痛的孕妇和5%产后患者需要就诊治疗,重症患者常常出现步行障碍[3]。对正常孕妇运动协调的研究可作为今后研究妊娠相关骨盆痛的步态运动的基础。笔者研究怀孕对步行时水平面上骨盆和胸廓运动协调的影响,以期有助于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进一步了解妊娠相关骨盆痛患者的步态运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年龄20~45周岁的健康未孕妇女(对照组)和健康孕妇(孕妇组)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13例,年龄中位数27岁(22~36岁),体质量中位数75kg(45~95kg),身高中位数172cm(157~190cm);孕妇组12例,年龄中位数32岁(30~38岁),体质量中位数76.5kg(67.5~89kg),身高中位数172cm(162~180cm)。
1.2方法
1.2.1仪器步行仪(BiostarGiant,荷兰AlmereBiometrico公司);三维运动捕捉系统(Optotrak,加拿大NDI公司)。
1.2.2方法受试者以不同速度在步行仪上行走。骨盆、胸廓和足部的运动由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光学镜头拍摄记录。2组光学镜头位于受试者的身后。在受试者的胸背部第6胸椎棘突的位置和骶骨两髂后上棘之间各有一轻金属架,用尼龙束带将金属架固定其上,金属架上有3个可发红外光装置,构成一个刚体。为了捕获步行时足跟着地和足趾离地时的瞬间,在每侧足跟和第五跖趾关节处各安装一可发出红外线的装置。实验装置见图1[4]。实验开始时先让受试者在步行仪上行走3~5min,接着步行速度从0.17m/s每间隔1~2min增加0.11m/s,至1.72m/s。步行过程中,测试受试者最舒适步行速度和最大步行速度。每个速度下的数据采集共30s,抽样频率为100Hz。
图1测量步行时胸廓和骨盆运动的实验装置(略)
Fig1Experimentalsetupformeasuringthethoracicandpelvicmovementsduringwalking
1.2.3指标胸廓和骨盆的刚体在空间的运动代表各自的三维运动。设定刚体x、y、z轴的正方向为人体解剖位的前、上、左方位。通过计算xy象限上的反正切角度得出骨盆和胸廓在水平面上旋转角度的时序。骨盆和胸廓的旋转运动幅度(rotationalamplitude,RA)是从各自的运动时序上确定每一个步周期内最大与最小的角度差的绝对值。躯干的旋转运动时序是将骨盆运动时序与胸廓的运动时序相减而生成。在每一速度下对骨盆、胸廓和躯干的所有步周期的RA进行计算,取均值,分别确定为骨盆、胸廓和躯干的RA,并计算各自标准差。
应用快速离散傅立叶变换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个运动时序的连续傅立叶相的时序。骨盆和胸廓的傅立叶相差时序是由胸廓的傅立叶相时序与骨盆的傅立叶相时序相减而产生。运用圆周统计学计算出骨盆和胸廓运动的傅立叶相差(relativefourierphase,RFP)及其个体内标准差。若RFP为0,表示同相协调运动;若RFP为180°,则表示反相协调运动。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软件,采用方差检验,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步行速度正常孕妇的最舒适步行速度中位数1.06m/s(0.72~1.28)m/s,对照组为1.17m/s(0.83~1.50)m/s,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骨盆和胸廓RA及其个体内标准差骨盆RA先是随着步行速度的增加(0.94~1.06m/s)而逐渐减小,然后随着步行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图2A)。孕妇组和对照组骨盆RA分别为(9.1±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5月第42卷第3期吴文华等:正常孕妇步行时骨盆与胸廓水平面的旋转运动3.5)°和(7.7±3.2)°,其速度效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骨盆RA的个体内标准差较对照组减少(P<0.05),孕妇组和对照组的值分别为(1.3±0.4)°和(1.6±0.5)°(表1)。
图2对照组和孕妇组在不同步行速度下各部位的旋转运动幅度(略)
Fig2Rotationalamplitudesofthepelvis,thethoraxandthetrunkduringgaitatdifferentwalkingvelocitiesofthecontrolsubjectsandthehealthypregnantwomen
表1各变量的速度效应和组别效应(略)
Tab1Theeffectsofvelocityandgrouponthevariables(repeatedmeasuresANOVAs)
胸廓RA基本维持稳定而变化不大直至步行速度增至0.8m/s时,然后随着步行速度的递增而渐减少(图2B)。经方差检验,速度的效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胸廓RA的个体内标准差比对照组减少(P<0.05)。孕妇组和对照组的均值分别为1.2°和1.7°,其速度效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躯干RA是随着行步速度的增加而递增的(图2C),孕妇的躯干RA较对照组约小1°,其速度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躯干RA的个体内标准差较对照组小(P<0.05),孕妇组和对照组的值分别为(0.7±0.3)°和(1.0±0.4)°,其速度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舒适的步行速度下,孕妇骨盆和躯干RA较对照组小(P<0.05)。
2.3RFP及其个体内标准差
图3对照组和孕妇组在不同步行速度下的傅立叶相差及其个体内的标准差(略)
Fig3Relativefourierphaseanditsintraindividualstandarddeviationbetweentransversepelvicandthoracicrotationsatdifferentwalkingvelocitiesofthecontrolsubjectsandthehealthypregnantwomen
2组RFP均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图3A),呈一条S形曲线,在速度为0.83,1.17m/s的区域内最为陡峭。孕妇的RFP较对照组小7°。其步行速度效应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RFP的个体内的标准差与速度的关系有点不规则(图3B),随着速度的递增而增加,直至速度到达0.94~1.17m/s;接着是一个平台或稍有点下降,在最舒适的步行速度时,达到最高值。孕妇的RFP的个体内标准差较对照组小(P<0.05),其速度效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孕妇的孕周数与RFP的个体内标准差相关系数为-0.6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舒适的步行速度下,孕妇的RFP及其个体内标准差均比对照组小(P<0.05)。
3讨论
3.1总体上孕妇的步态运动正常在2组中,速度对RA、骨盆胸廓RFP及其个体内的标准差的影响相似(图2~3),由此得出结论,孕妇的步态运动从总体上讲是正常的。怀孕和行走本身就具有高度的相容性,从进化学的角度而言,这并不难理解[5]。尽管如此,孕妇的最舒适的步行速度明显的下降,RA变小,尤其是在最舒适的速度下骨盆和躯干RA的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他们的个体内标准差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骨盆和胸廓RFP变小,在最舒适的速度下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个体内标准差变小,在快速行走的速度下(≥1.06m/s),这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孕周数与此个体内的标准差呈显著性负相关。孕妇必须适应怀孕的改变,比如体质量的增加。本研究揭示在孕妇身上发生了轻微但是连贯一致的运动学变化,这点与以往文献报道的有所不同[12]。
3.2孕妇骨盆胸廓旋转运动的RFP孕妇选择在低速下步行不能用节约能量的观点来解释,因为当步行速度低于(或高于)最舒适的速度时,须消耗更多的能量[5]。尽管如此,低速行走获得了更多时间来对微扰进行反应[6],这也许是孕妇由于额外的载荷或本体觉受干扰而选择低速行走的原因,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快速步行时的运动协调模式。
本研究表明,未怀孕妇女的最舒适步行速度出现在RFP的曲线上的平台起始段,而孕妇最舒适步行速度则是出现在曲线陡坡的半山腰处,此时2组间的RFP的差值为44°。当孕妇快速步行时,RFP值较高,但其变异性很小,这提示了对孕妇而言,完成大的RFP的步态是有困难的,这种现象同样发生在背着负荷的受试者、慢性下腰痛患者、妊娠相关骨盆痛产后的患者[4,78]。出现较小RFP的步态运动可以由许多种不同的限制性因素造成,妊娠便是其中之一。
比较骨盆、胸廓和躯干旋转运动的个体内标准差,他们的平均值分别为1.25°,1.29°和0.66°。如果骨盆和胸廓的旋转运动的控制是相互独立的话;而实际上,它的值小得多。因此,骨盆和胸廓的旋转运动似乎是同时受到控制的,虽然躯干的旋转运动在快速行走的协调方面不是一个“必须的变量”[9],因为躯干的旋转缺乏时间维。显然,RFP是和时间变量有关,它也许是快速步行时的必须变量,以确保快速行走时骨盆的旋转运动必须被胸廓的反向旋转运动所平衡[10]。就孕妇的步态而言,快速行走时骨盆和胸廓的惯性冲量将会增加,这也许是孕妇无法实现大的RFP步态运动的原因。
3.3孕妇步态运动的变异性自从Bernstein引入了“探索变异性”以来,对运动的变异性研究渐渐兴起。运动的变异性常常被认为是具有功能性,才有可能有灵活性、适应性;然而变异性会消耗能量及增加损伤的可能性,因此变异性的功能性必须看是针对何种情形而言[1114]。
一个较为奇怪的现象是骨盆与胸廓间的RFP的个体内的变异的最大值在非常靠近最舒适步行速度的地方出现。Masani等人发现地面作用力的变异在最舒适步行速度时最小[15],也许在最舒适的速度下,身体重心的垂直运动是必须的变量,而在水平面上的骨盆和胸廓间的RFP在快速步行时则变成是必须的变量。撇开RFP的变异性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在怀孕期间,尤其在怀孕晚期,RFP的变异性是如何在最舒适步行速度下增加并且在快速行走时减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笔者认为,正常孕妇的步态运动学特征与未怀孕的妇女相似。尽管如此,2组间存在着许多细微的差别。孕妇的最舒适步行速度较对照组显著性下降。骨盆、胸廓和躯干的RA较对照组小。他们的个体内的标准差则较对照组低。在最舒适步行速度下,骨盆和躯干的RA较对照组小。孕妇组的RFP较对照组小,在速度≥1.06m/s,个体内的标准差呈显著性减少,尤其是在怀孕晚期表现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FotiT,DavidsJR,BagleyA.Abiomechanicalanalysisofgaitduringpregnancy[J].JBoneJointSurgAm,2000,82(5):625632.
[2]NagyLE,KingJC.Energyexpenditureofpregnantwomenatrestorwalkingselfpaced[J].AmJClinNutr,1983,38(3):369376.
[3]WuWH,MeijerOG,UegakiK,etal.Pregnancyrelatedpelvicgirdlepain(PPP),I:Terminology,clinicalpresentation,andprevalence[J].EurSpineJ,2004,13(7):575589.
[4]WuW,MeijerOG,JuttePC,etal.Gaitinpatientswithpregnancyrelatedpaininthepelvis:Anemphasisonthecoordinationoftransversepelvicandthoracicrotations[J].ClinBiomech,2002,17(910):678686.
[5]McNeillAlexanderR.Energeticsandoptimizationofhumanwalkingandrunning:the2000RaymondPearlmemoriallecture[J].AmJHumanBiol,2002,14(5):641648.
[6]MakiBE,McIlroyWE.Theroleoflimbmovementsinmaintaininguprightstance:the"changeinsupport"strategy[J].PhysTher,1997,77(5):488507.
[7]LaFiandraM,WagenaarRC,HoltKG,etal.Howdoloadcarriageandwalkingspeedinfluencetrunkcoordinationandstrideparameters[J].JBiomech,2003,36(1):8795.
[8]LamothCJ,MeijerOG,WuismanPI,etal.Pelvisthoraxcoordinationinthetransverseplaneduringwalkinginpersonswithnonspecificlowbackpain[J].Spine,2002,27(4):E9299.
[9]Gel''''fandIM,TsetlinML.Theprincipleofnonlocalsearchinautomaticoptimizationsystems[J].SovietPhysicsDoklady,1961,6(3):192194.
[10]LamothCJ,BeekPJ,MeijerOG.Pelvisthoraxcoordinationinthetransverseplaneduringgait[J].GaitPosture,2002,16(2):101114.
[11]BongaardtR,MeijerOG.Bernstein''''stheoryofmovementbehavior:historicaldevelopmentandcontemporaryrelevance[J].JMotBehav,2000,32(1):5771.
[12]HeiderscheitBC.Movementvariabilityasaclinicalmeasureforlocomotion[J].JApplBiomech,2000,16:419427.
[13]VanDienJH,DekkersJJ,GroenV,etal.Withinsubjectvariabilityinlowbackloadinarepetitivelyperformed,mildlyconstrainedliftingtask[J].Spine,2001,26(16):17991804.
[关键词] 高血压病;血压变异性;高敏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 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c)-056-02
研究表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高血压变异性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因子,可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1]。hs-CRP为炎症标志物,其浓度上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和组织损伤的灵敏指标,而高血压变异性增加可加大对动脉内膜、血管壁损伤,易加快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往往伴随着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越重则炎症亦越明显,同时高敏C反应蛋白也相应增高。本文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变化与血浆hs-CRP浓度之间的关联性,以便指导临床医生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重视高血压的变异性,合理应用降压药,更好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高血压病患者来源于2002年3月~2007年3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的7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2],并且24 h动态血压监测平均收缩压在125 mmHg以上和平均舒张压在75 mmHg以上。其中男47例,女32例,年龄38~79(54±6)岁。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高脂血症、感染、外周血管疾病及肝功能不全,除外严重高血压并发症包括心、肾功能不全及脑卒中。
1.2方法
1.2.1 24 h ABPM采用国产美高仪动态血压监测系统,无创性携带式袖带法血压仪。测压袖带全部在左上臂按要求系好。白天间隔15 min,夜晚间隔30 min,自动充气测压。血压监测从上午8:00至9:00到次日上午8:00至9:00,监测期间继续日常生活习惯不变,避免剧烈体力活动与情绪激动。参数指标: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动态血压变异性(ABPV)包括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以上数据由ABPM仪提供,经统计学处理。
1.2.2 高敏C反应蛋白测定: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正常参考值≤3 mg/L。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统计分析79例病人中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 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相关性和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DSD) 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相关性。两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及回归分析。
2 结果
79例病人24 h动态血压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结果如下:24 h平均收缩压为(139±7.26) mmHg24 h平均舒张压为(89±8.13) mmHg,24 h收缩压平均标准差为(17.36±3.12) mmHg,24 h舒张压平均标准差为(10.79±2.80) mmH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平均值为:(6.56±2.55) mg/L。
发现随着血压变异性的升高,hs-CRP的浓度逐渐升高。对两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hs-CRP的浓度与血压变异性水平呈显著正相关。79例病人中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与高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系数为0.561,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 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相关性系数为0.412,经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P
3 讨论
在肝功能正常情况下,C反应蛋白(CRP)几乎与炎症和机体损伤程度呈正比,是反映体内炎症活动的精确、客观指标。但常规CRP检测方法缺乏敏感性和精确性,在应用上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由于具有高敏感和精确性,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我们采用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高血压患者79例,发现随着血压变异性的升高,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逐渐升高:对两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与血压变异性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经统计学分析,P60%的降压药物,这样就减少了血压的波动性,降低血压变异性,减少高血压病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吕萍,李自成,常青.高血压病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9):1034-1036.
[2]陈灏珠,丁训杰.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29-1436.
[3]廖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25(3):273-274.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草酸铵;检测方法
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数目,是医疗工作中判断患者有无出血倾向或者有无止血能力的依据[1]。血小板是哺乳动物血液中重要的成分之一,具有止血、伤口愈合、形成血栓以及炎性反应等作用[2]。单位血液体积中血小板的数量与其凝血作用呈显著相关性,因此,对于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十分重要,目前,对于血小板计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血小板自动计数仪另外一种就是手工采用草酸铵溶血进行计数。文章选取2011年10月~2011年11月进行血小板计数的患者196例,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对其血小板进行计数,比较两种方法在血小板计数中的精确度,为今后进行血小板计数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1年11月进行血小板计数的患者196例,其中男103例,女93例,年龄9~76岁,平均(45.8±19.4)岁。所有患者均因为各种原因需要进行血小板数量的检测。
1.2 检测方法:196例患者均采用血小板自动计数仪和草酸铵溶解计数法两种方法进行血小板数量的检测。血小板自动计数仪的检测:采用Sysmex XT-1800i 血球计数仪进行测定,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3]。每个测三个平行,取其平均值。草酸铵溶解计数法的检测:具体操作过程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每个血液做三个平行,取其平均值。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不同方法对196例患者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标准差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方法对196例患者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标准差的比较()
组别
例数
血小板数量<100×109/L
100×109/L<血小板数量<300×109/L
血小板数量>300×109/L
血小板自动计数仪
196
84.3±3.2
213.4±12.6
327.8±14.5
草酸铵溶解计数法
196
87.5±5.8
215.7±25.8
329.9±26.8
两种方法对患者血小板计数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血小板自动计数仪方法中,小于100×109/L的患者为60例,而草酸铵溶血法小于100×109/L的患者为58例,草酸铵组例数低于自动计数仪例数,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在小于60×109/L的23例计数仪标本,用草酸铵溶血法仅12例,两者差异显著。由表可知,两种方法对血小板的计数,草酸铵组血小板计数数量总体高于自动计数仪数量,两者差异不显著,但其标准差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血小板数量<100×109/L的血小板自动计数的标准差为3.2,而采用草酸铵溶解计数法的标准差为5.8,显著高于自动计数法。
3 讨论
对于血小板的计数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里面规定的血小板计数方法为草酸铵溶解计数法,但是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血细胞计数的自动化仪器被发明并不断升级,并且其灵敏度越来越高[4]。本组数据发现,两种计算方法在病理诊断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血小板自动计数仪具有重复性好的特点,适于临床应用。但由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不能完全将血小板与其他类似大小的物质(如红细胞或白细胞碎片、灰法等杂物)区别开来,因此计数结果有时仍需目视显微镜计数作校正,因而国内外仍将目视显微镜计数(特别是相差异显微镜计数法)作为参考方法[5]。本组数据也发现,低值血小板数量采用自动计数仪测定数量要低于草酸铵计数法的数量,部分出现假性低值的现象。须用草酸铵计数法进行验证。
4 参考文献
[1] Segal HC,Briggs C,Kunka S,et al.Accuracy of platelet counting haematology analysers in severe thrombocytopenia and potential impact on platelet transfusion[J].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05,128(4):520.
[2] Briggs C,Harrison P,Grant D,et al.New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n a recently introduced automated blood cell counter-the XE2100[J].Clin Lab Haematol,2000,22(6):345.
[3] Briggs C,Harrison P,Grant D,et al.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Sysmex XE-2100TM,Automated Hematology Analyzer[J].Sys-mex Journal International,1999,9(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