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05:29
序论:在您撰写影视和文学的关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影视;文学;影响如果将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算作电影诞生日的话,那么电影这个文艺“青年”和文学“前辈”比起来,不论是资历还是阅历都显得短浅而不足,而作为后起之秀的电视则更是一门年轻艺术。但是年轻同时也昭示着力量,新生所以更有朝气。在短短的100多年声光岁月里,影视艺术一路轻歌曼舞,以它直观生动、视听兼备的传播优势,在亦幻亦真的银幕世界中创造了辉煌的票房业绩,在艺术与技术的变奏中创下了许多收视奇迹,不论如何,影视的崛起和影视艺术的存在都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影视艺术的发展深受文学影响,但影视不能被文学覆盖,影视未必是文学,影视已经有属于自己的卓越风姿和蔚然景观。
1在影视夹缝中生存的文学
近几十年来,影视艺术以一种螺旋式的速度不断发展完善,并且凭借着它强大的极速传播、及时传输、广泛辐射优势吸引了大批观众,加之快节奏的生活步调和种种现实压力,人们已经无暇徜徉于文学海洋中去咀嚼文字的奥妙,细品文学的魅力,而融合了众多艺术优势在内的影视艺术,几乎是现实生活的原生态写真集,也可以说,高速运转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注定了文学的式微,现代性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影视的繁荣。文学正渐渐被人们疏远冷落和边缘化,惶恐不安和末日情结笼罩着文学界,作家的话语在众声喧哗的视觉文化时代显得微弱而苍白,许多学者预言,文学的隐去对于在影视媒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来说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精神灾难,对文学的放逐和影视的追捧必然带来文化的失落和整个民族人文精神的下滑。一些学者认为影视就是文学的衍生体,影视是倚靠文学的力量发展的,一旦没有文学的支撑影视必然垮掉,但事实并非如此,没有文学的支撑,影视依旧在独立行走。与此同时,文学为了生存不得不借助影视的影响力。许多不知名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在饱览过一场场视听盛宴后观众意犹未尽、热情仍旧不减,带着好奇又去品读原著,被改编的文学作品瞬间成为畅销书在各大书店被抢购一空,当年电视剧《大宅门》、《雍正王朝》、《潜伏》热播的同时,文学读本也十分畅销。也有一些文学读本是在影视作品热播以后推出的,借着影视的余温和轰动效应继续“走红”。文学的这种“寄生”和“附体”身份,引起作家很大的不满,曾经位居神坛的文学如今不能再以高雅自居,在这样一个大众消费时代,作为精英文化的文学多少会显得曲高和寡。面对影视这一新生媒介的冲击,文学应该何去何从,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迎接大众文化的浪潮,作为“晚辈”的影视要想实现可持续繁荣发展,又应该如何面对文学,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一句话,时至今日,影视的发展应当感恩文学并继续汲取文学的养料,但影视不是文学,影视有自己独立的审美范畴和艺术准则。
2影视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文学
影视艺术毕竟是一种新的媒介艺术,起步发展仅仅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各个方面还不太成熟。不得不承认影视艺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学,如果没有文学作支撑,影视艺术很难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飞速发展,可以说影视艺术是站在文学“巨人”的肩膀上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因而,影视艺术要以谦卑的姿态面对文学,影视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借助文学的力量来提升。成功的影视剧本来源于好的故事蓝本,影视剧本大体有两种类型:原创剧本和改编剧本。原创剧本是影视编剧专为拍摄影视剧而写,具有直接目的性和很强的针对性,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设计和语言对话安排方面都是按照影视剧的拍摄原则编写,对文学性的要求较低,更多的是追求情节张力和戏剧冲突。但是一个影视编剧如果没有较强的文学功底和文学素养很难写出成功的剧本,因为人物和对白对于影视剧本来说是最关键的,优秀编剧笔下的故事张弛有度,笔下的人物形象典型丰满,人物对白也引人入胜,能够经得起观众推敲并且极易在观众中广为流传。如《士兵突击》的编剧兰小龙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影视编剧,电视剧一经播出,“许三多”便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我的青春谁做主》中的台词设计非常精彩,诙谐幽默而意味深刻,简单浅显却又意味深长。另一种是最常见的是由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例如小说《围城》、《四世同堂》的改编都是成功的典范。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早期的电影大多也是改编自当代文学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妻妾成群》;《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高粱地》;《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等等。由此看来,文学对于影视的作用不可小觑,影视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但如果没有文学的支撑很难有真正的精品之作,虽然也不乏成功的原创影视剧,但是毕竟少之又少,大多数脱离文学的影视剧都是急功近利、肤浅浮夸的急就章,缺乏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情感浓度。
3文学要以宽容的胸怀拥抱影视
对于文学来说,权威的丧失和话语权的取代必然伴随着时代的阵痛,然而多媒体视像时代的到来已是大势所趋,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文学要正视影视,并且要以长者的姿态帮助影视与影视合作共赢,而不是抬起清高的头俯瞰影视。文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学内容博大精深,底蕴宏厚悠久,早已形成一套完善的艺术体系和价值逻辑。而影视仅有短短的一百多年历史,还是一门年轻艺术,需要老一辈艺术的滋养和渗透,作为“长辈”的文学不应该拒斥新成员,而应敞开胸怀拥抱影视。一种艺术样式的出现必然会影响到另外一种艺术的存在,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当旧的艺术不再适合时代节奏时,旧的艺术不应该誓死坚守和排斥新生艺术,而是要及时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否则必然会被历史淘汰。每一个时代都有符合这一时代的文化媒介,这是一个理性衰微的时代,精神的消费已经成为少数读者浸润心灵的生态之旅,书店的读者越来越少,电影院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越来越多,书本渐渐远离大众的生活,人们已经习惯了将电视当成茶余饭后的消遣媒介,而电影更是中上层阶级的消费对象。传统的文字传媒已经难以负载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影视媒介的内容承载优势和强势覆盖力量正是文字媒介难以企及的,影视艺术能够融合音乐、舞蹈、绘画、建筑、文学、戏剧等各种艺术于一体,综合其他艺术的优势于一身,面对来势凶猛的信息洪流,文学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和岌岌可危,而影视以其巨大的信息负荷和“泄洪”能力,将这股洪流的嚣张气焰迅速浇灭,并且由于影视中多种艺术样式的“分流”作用,各种信息得到有效疏通,在影视这条大江中分支并流,有序传输。当文学被这股洪流冲的头晕目眩时渐渐意识到自身的势单力薄,后文化工业语境下,文学不能再孤芳自赏而是需要凭借影视媒介来摆渡,文学能够利用影视媒介的视听优势克服文字本身的审美疲劳,所以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借助影视的力量发展。面对视觉文化的冲击,文学没有必要哀叹和担忧,因为影视和文学交融共生的,他们既作为两种独立的艺术各自发展,又作为彼此依托的双方共同发展。影视这一新生媒介的出现必然会对文学造成一定的挤占,但是文学要以宽容的心态接受影视,媒介融合是历史必然,文学要在不谄媚低俗、俯就庸俗、附庸金钱的艺术宗旨下创新求变以顺应文化大潮。
4文学与影视联姻走向和谐共振
影像狂欢时代,文学的视听觉转向成为一种必然,曾经的大批读者如今变为了影视观众,丰富多彩的影音造型比佶屈聱牙的密黑文字更具吸引力,直观生动的画面图景展示比需要逐字阅读的文学读本更符合大众的审美取向。但是站在文化的潮头,影视艺术不能无厘头的标榜自身优势,影视的巨塔无论建到多高都不能推掉文学这座基石,否则短暂的辉煌也只能是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徒有虚幻的外表而没有坚实的根基,一旦地表“震荡”就会成为一片废墟,瞬间化为缥缈虚幻的泡影。影视的娱乐泛漫和谄媚收视往往会造成作品人文精神的缺席和思想内涵的丧失,虽然现在是多元媒介时代,观众拥有最大限度的媒介自,但是影视剧不能为了暂时的利益而贩卖长久信誉,影视媒介既然已经担负起审美认知和人文教化的职责,就要有媒体担当意识,向大众传播积极有益和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而不是追求纯感官刺激和娱乐至死的视觉狂欢。传播学者林雄二郎将在电视的影音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称为“电视人”,他们在行动过程中一切从电视中寻找行为标准,以电视媒介提供的做法为参照,这些人患有严重的“媒介依存症”。现代人过度依影视媒介的心理,使他们很容易被大众媒介左右思想,机械复制的大众文化时代,人们的价值标准趋于同质化,思想观念逐渐被固化,文字媒介的力量越来越微薄,此时就更需要强大的影视媒介担起审美引领作用,在文化品格和文学精神的灌注之下,提升影视的艺术质量。现代人对于影视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文学,影视对大众的影响效果也是之前的文学难以企及的,影视艺术正像一面旗帜,左右着观众的道德立场和价值取向,旗帜的任何一点倾斜都有可能偏离价值中心,因而影视要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文学在价值引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净化人的心灵,荡涤人的灵魂,因而影视和文学联姻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媒介共融的时代语境中各取所长、与时携行并共同发展方为上上策。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从来就不是固定和单一的,而是不停到变化着。既然戏剧、小说都已经进入文学史,那么弱势群体的电影也应该进入文学史,被平等看待。将电影纳入正统文学史有三大理由。
我们谁都没有看到过真正的电影,我们所看到过的只不过是配有画面的小说而已。
——英国电影导演彼得·格林纳韦
从1905年任景丰拍摄《定军山》开始到现在,电影在我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学史与电影所处的地位极其微妙。电影文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但是,目前很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很少提甚至全书不提一字电影文学,这是十分不合理的。笔者认为,中国电影文学应当直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不稳定性
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从来就不是固定和单一的,而是不停到变化着,其本身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现代形态的文学史产生以来,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一直被许多文学史家及理论家所更改。正如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所提到的:“这种变化,部分是由于内在原因,由文学既定规范的枯萎和对变化的渴望所引起,但也部分是由于外在的原因,由社会的、理智的和其它的文化所引起的”。[1]随着文学史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更多学者的理论与编纂实践体现出拓展文学史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必然趋势。
在中国,文学的本体和正宗是散文。先秦时期主要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内,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包括辞赋在内,唐宋以来包括诸多抒情写景的散文在内。宋元人有“诗为文余、词为诗余、曲为词余”的“三余”说,就表明了正统文学界对诗词曲乃至之后的小说戏曲的“小道”的蔑视感。近代以来,中国人受到西方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分法影响,这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狭窄的文学观念。由此出发,中国文学才不可逆转地将脱胎于话本等口头文学的小说戏曲归为文学主体,从而完成了中国文学从散文本位到小说戏曲本位的延伸。另外,如许多文论家由对通俗文学的漠视到开始关注通俗文学。但是,至今中国的电影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没有地位。
二、关于电影文学与正统文学史的关系
在西方,当卢米埃尔拍摄《火车进站》或《工厂的大门》的时候,没有人预想到它会让当时还风光无限的作家们注定在未来黯然失色。然而,随着摄影机摆脱了定点摄影的理念,电影叙事迅速由机械再现客观现实转变为展现人类的感情与经验的主观世界。电影很快就取得了艺术家族中的显赫位置。当看到文字的力量从属于另一种更耀眼、更粗俗的力量时,我几乎总是难于摆脱一种令人痛心的屈辱感。”[2]在中国,电影是现代科技的产儿,是商业运作,是投资人种下的摇钱树。在电影技术还不成熟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对待电影的态度常常停留在消遣娱乐的层面上,这也从客观上导致在商业牟利为主的电影市场上,许多文论家不给电影文学以合适的位置。同时,作为俗艺术中的俗艺术,电影使艺术获得空前的民主化,受到大众的喜欢。以往的所有艺术都是社会少数分子参与的活动,只有电影获得了世界性的、全民性的成功。人们藉此获得了许多接触艺术的机会。很多文论家不愿意把它当作文学的一个类别来看待,在现代文学史上不提也就很正常了。哪位理论家把电影放入文学家族进行研究就被看成是不务正业。笔者认为既然戏剧、小说都已经进入文学史,那么弱势群体的电影也应该进入文学史,被平等看待。对于这种文论家的接受心理,也是需要一个调整过程的,就像小说和戏剧当初进入文学一样。
应该说,将电影纳入正统文学史有以下理由:
第一,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从文学中汲取养分和艺术经验,远比其他艺术多,其本身带有很强的文学底蕴。把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叙事因素,用文字写成具有一定文学价值的电影剧本的出现,正是电影艺术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它综合了各门艺术的多种元素,并经过自身的主体性整合而呈现出特有的艺术表达功能,故它集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表现与再现于一身。正如法国理论家乔治·萨杜尔所说:“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来,而突如其来的在我们眼前出现必须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并且很快地就把它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艺术的综合。”[3]因为“在电影诞生之前的时代,恰恰是文学成为主导艺术形态,只有文学能够最充分地反映异常复杂的生活矛盾,满足更加广泛,更多层次,‘多声部’地把握显示的迫切需要。”[4]也就是说,电影是在文学充分发展之后利用现代工业的科技手段才蓬勃兴起。
我们来看看中国早期的电影,电影传入中国的第一个名字叫“影戏”,从这个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电影虽然作为综合艺术,与声光科技有着密切联系,但它的确和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中国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的《定军山》,全部影片拍下来是一部活动的相册。但《定军山》并没有所谓的文学剧本和导演,而且任景丰也是一名照相技师。真正拥有完整剧本的第一部黑白无声片是1913年由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共同导演,亚细亚影片公司出品的《难夫难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拥有文学剧本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郑正秋编写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个文学剧本。话剧在中国从产生到成熟大约经过了30年,电影因为有中国文学氛围的整体转换为根基,从最初的形态到接近于成熟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但其过程与话剧相一致。《春蚕》也是早期电影中的佳作,《春蚕》有很好的文学底本,人物、情节、题材意向,都为电影剧本的创作提供了可利用的文学资源,电影的成功理所当然了。30年代后期以后涌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电影,文学底本更加好,像《渔光曲》、《新女性》、《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看惯了小说的读者,欣赏这样的文学剧本没有任何障碍。正是电影文学的不断成熟,促使电影完善。电影文学最初都来源于著名的戏剧文学家,如郑正秋、欧阳予倩、、洪深、侯曜、、阿英、等,他们既是著名的戏剧家,也是现代文学史上很重要的电影文学作者。优秀的电影又能带动优秀的小说。电影本身的成熟就是随着电影文学的成熟而成熟的。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小说《红高粱》是作家莫言的成名作,在导演方面还没有任何名气的张艺谋把它拿来做摹本,拍出了他最初的、也是他迄今为止最响亮的奖项之一——柏林金熊奖。虽然他对小说进行了大删减,但那依据文学底气所塑成的人物还是流露出掩饰不住的“莫言的光辉”。《霸王别姬》有李碧华原著的支撑,陈凯歌虽然为了照顾大陆方面做了很大的修改,但是古老艺术和新生政权的冲突,依然会紧紧扣住观众的心灵。
一部文学性强的剧本孕育出一部好的影片。剧本体现作家的思想和意图,是电影基本的构思,直接指导影片的生产。综观世界上大多数的影片,都是从剧本起步,经过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等人的再创作,把剧本里无生命的幻想,变为银幕上有生命的东西,变成集体智慧的结晶,才搬上银幕放映。美国影人温斯顿说:“创造性的电影制作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是几个过程或阶段。这些阶段,通常叫作写作,导演和剪辑。”[5]1980年召开的导演总结会上,张骏祥首先提出了“电影的文学价值”,他说“针对某些片面强调形式的偏向,我要大声疾呼:不要忽视了电影的文学价值。”[6]他并提出电影的“文学价值”有四条:“思想性或哲理性,人物典型形象,风格、样式、气氛、节奏,文学技巧和手段。”[7]电影剧本兼有电影性和文学性,它不仅能供拍摄,而且可供阅读,它既是一部电影作品,又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和审美性使得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去领悟影片中人物情感宣泄的美感教育。我们这里所叙述的电影的文学性,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而是冲破传统文学叙事的方式,创造出一种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来构思和写作的崭新文学形式。电影本身的语言、内容、表现手法都是具有文学性的。 第二,从电影的使命上来看,它也具有文学的功能。孔子认为文学具有“兴观群怨”的功能,梁启超认为文学具有“熏浸刺提”的功能。电影和文学一样,也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认识功能方面,人们由于生活的时间、空间以及生活经历、职业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对于社会生活的了解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了解生活,而电影在这方面就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在电影中,人们能够很轻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生活的了解。教育功能方面,电影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时候,总是要寄寓编剧人的理想、愿望和追求,总是要显示编剧人的态度和倾向、判断和评价,包含着一定的哲学、道德、宗教、政治等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内容,导演希望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将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内容传达给观众,用这种价值体系去影响观众,让观众在价值观念上达到与编剧人的认同。审美功能方面,编剧人除了在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显示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之外,自己还要确立一定的审美理想,即以审美情感为核心而使审美要求达到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种审美理想往往能够对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产生有力的感召和塑造作用。对于娱乐功能,电影能够很方便使人们得到赏心悦目的和愉情悦性的享受。由于电影作为审美活动带有非功利性和非现实性,使人们能够摆脱实际生活状况和物质条件的束缚,在超现实的境界中得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享受。
第三,电影能促进其它文学体裁发展、扩大其影响。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学的取代和覆盖。最令人欣慰的事,莫过于电影文学对其它文学体裁的大举引进和形象诠释。电影作为图像艺术给文学的最大馈赠应该是那种强烈的画面感、对细微事物的放大镜式的审视目光,以及画面蒙太奇后产生的特殊效果的。
一个时代拥有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学样式,就像《诗经》中的四言诗发展为后来的五言诗、七言诗,诗歌又发展为词,词发展为曲,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里,长篇小说的处境也多少有些无奈。但是大众们即使拒绝了诗歌和小说,但是他们无法拒绝电影的魅力。电影作为当代文学的一种体现样式,开阔了人的艺术表现视野,进一步拓展了人的艺术表现能力。可惜目前,全国各高校使用的文学史教材以及学术界所推崇的文学史著作,都不重视电影文学。举例来说,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卷本),杨匡汉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等,都闭口不提电影文学。据笔者所知,有的文论家正在进行提高电影文学领域内的一些局部拓荒工作。贺圣皓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上下册)下卷第五章“戏剧影视文学专题”的第五节和第六节,专门讲述十七年的电影文学的成就和新时期电影文学的艺术追求。[8]张炯主编的《中华文学通史》(十卷本)第十卷第一部分,专门讨论建国初至上世纪90年代电影文学的演变过程。[9]周晓明主编《中国电影文学史》(上下册)比较详尽地介绍电影文学的发展历程。[10]笔者认为,这两本书比较可贵,文学史写作应当把电影文学考虑在内,给电影文学以应有的历史地位。笔者在此强烈建议,文学史的写作应该把纳入电影文学,还原电影文学本身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与注释: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309页,三联书店1984年版。
[2]转引自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第289页,第186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3][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4][俄]日丹:《影片的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5][美]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6]张骏祥:《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电影文化》1980年第二期。
[7]张骏祥:《对当前电影创作的一些看法》,《电影新作》1980年第五期。
[8]贺圣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论文摘要: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从来就不是固定和单一的,而是不停到变化着。既然戏剧、小说都已经进入文学史,那么弱势群体的电影也应该进入文学史,被平等看待。将电影纳入正统文学史有三大理由。
我们谁都没有看到过真正的电影,我们所看到过的只不过是配有画面的小说而已。
——英国电影导演彼得·格林纳韦
从1905年任景丰拍摄《定军山》开始到现在,电影在我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学史与电影所处的地位极其微妙。电影文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但是,目前很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很少提甚至全书不提一字电影文学,这是十分不合理的。笔者认为,中国电影文学应当直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不稳定性
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从来就不是固定和单一的,而是不停到变化着,其本身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现代形态的文学史产生以来,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一直被许多文学史家及理论家所更改。正如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所提到的:“这种变化,部分是由于内在原因,由文学既定规范的枯萎和对变化的渴望所引起,但也部分是由于外在的原因,由社会的、理智的和其它的文化所引起的”。[1]随着文学史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更多学者的理论与编纂实践体现出拓展文学史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必然趋势。
在中国,文学的本体和正宗是散文。先秦时期主要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内,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包括辞赋在内,唐宋以来包括诸多抒情写景的散文在内。宋元人有“诗为文余、词为诗余、曲为词余”的“三余”说,就表明了正统文学界对诗词曲乃至之后的小说戏曲的“小道”的蔑视感。近代以来,中国人受到西方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分法影响,这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狭窄的文学观念。由此出发,中国文学才不可逆转地将脱胎于话本等口头文学的小说戏曲归为文学主体,从而完成了中国文学从散文本位到小说戏曲本位的延伸。另外,如许多文论家由对通俗文学的漠视到开始关注通俗文学。但是,至今中国的电影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没有地位。
二、关于电影文学与正统文学史的关系
在西方,当卢米埃尔拍摄《火车进站》或《工厂的大门》的时候,没有人预想到它会让当时还风光无限的作家们注定在未来黯然失色。然而,随着摄影机摆脱了定点摄影的理念,电影叙事迅速由机械再现客观现实转变为展现人类的感情与经验的主观世界。电影很快就取得了艺术家族中的显赫位置。当看到文字的力量从属于另一种更耀眼、更粗俗的力量时,我几乎总是难于摆脱一种令人痛心的屈辱感。”[2]在中国,电影是现代科技的产儿,是商业运作,是投资人种下的摇钱树。在电影技术还不成熟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对待电影的态度常常停留在消遣娱乐的层面上,这也从客观上导致在商业牟利为主的电影市场上,许多文论家不给电影文学以合适的位置。同时,作为俗艺术中的俗艺术,电影使艺术获得空前的民主化,受到大众的喜欢。以往的所有艺术都是社会少数分子参与的活动,只有电影获得了世界性的、全民性的成功。人们藉此获得了许多接触艺术的机会。很多文论家不愿意把它当作文学的一个类别来看待,在现代文学史上不提也就很正常了。哪位理论家把电影放入文学家族进行研究就被看成是不务正业。笔者认为既然戏剧、小说都已经进入文学史,那么弱势群体的电影也应该进入文学史,被平等看待。对于这种文论家的接受心理,也是需要一个调整过程的,就像小说和戏剧当初进入文学一样。
应该说,将电影纳入正统文学史有以下理由:
第一,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从文学中汲取养分和艺术经验,远比其他艺术多,其本身带有很强的文学底蕴。把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叙事因素,用文字写成具有一定文学价值的电影剧本的出现,正是电影艺术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它综合了各门艺术的多种元素,并经过自身的主体性整合而呈现出特有的艺术表达功能,故它集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表现与再现于一身。正如法国理论家乔治·萨杜尔所说:“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来,而突如其来的在我们眼前出现必须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并且很快地就把它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艺术的综合。”[3]因为“在电影诞生之前的时代,恰恰是文学成为主导艺术形态,只有文学能够最充分地反映异常复杂的生活矛盾,满足更加广泛,更多层次,‘多声部’地把握显示的迫切需要。”[4]也就是说,电影是在文学充分发展之后利用现代工业的科技手段才蓬勃兴起。
我们来看看中国早期的电影,电影传入中国的第一个名字叫“影戏”,从这个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电影虽然作为综合艺术,与声光科技有着密切联系,但它的确和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中国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的《定军山》,全部影片拍下来是一部活动的相册。但《定军山》并没有所谓的文学剧本和导演,而且任景丰也是一名照相技师。真正拥有完整剧本的第一部黑白无声片是1913年由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共同导演,亚细亚影片公司出品的《难夫难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拥有文学剧本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郑正秋编写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个文学剧本。话剧在中国从产生到成熟大约经过了30年,电影因为有中国文学氛围的整体转换为根基,从最初的形态到接近于成熟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但其过程与话剧相一致。《春蚕》也是早期电影中的佳作,《春蚕》有很好的文学底本,人物、情节、题材意向,都为电影剧本的创作提供了可利用的文学资源,电影的成功理所当然了。30年代后期以后涌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电影,文学底本更加好,像《渔光曲》、《新女性》、《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看惯了小说的读者,欣赏这样的文学剧本没有任何障碍。正是电影文学的不断成熟,促使电影完善。电影文学最初都来源于著名的戏剧文学家,如郑正秋、欧阳予倩、、洪深、侯曜、、阿英、等,他们既是著名的戏剧家,也是现代文学史上很重要的电影文学作者。优秀的电影又能带动优秀的小说。电影本身的成熟就是随着电影文学的成熟而成熟的。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小说《红高粱》是作家莫言的成名作,在导演方面还没有任何名气的张艺谋把它拿来做摹本,拍出了他最初的、也是他迄今为止最响亮的奖项之一——柏林金熊奖。虽然他对小说进行了大删减,但那依据文学底气所塑成的人物还是流露出掩饰不住的“莫言的光辉”。《霸王别姬》有李碧华原著的支撑,陈凯歌虽然为了照顾大陆方面做了很大的修改,但是古老艺术和新生政权的冲突,依然会紧紧扣住观众的心灵。
一部文学性强的剧本孕育出一部好的影片。剧本体现作家的思想和意图,是电影基本的构思,直接指导影片的生产。综观世界上大多数的影片,都是从剧本起步,经过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等人的再创作,把剧本里无生命的幻想,变为银幕上有生命的东西,变成集体智慧的结晶,才搬上银幕放映。美国影人温斯顿说:“创造性的电影制作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是几个过程或阶段。这些阶段,通常叫作写作,导演和剪辑。”[5]1980年召开的导演总结会上,张骏祥首先提出了“电影的文学价值”,他说“针对某些片面强调形式的偏向,我要大声疾呼:不要忽视了电影的文学价值。”[6]他并提出电影的“文学价值”有四条:“思想性或哲理性,人物典型形象,风格、样式、气氛、节奏,文学技巧和手段。”[7]电影剧本兼有电影性和文学性,它不仅能供拍摄,而且可供阅读,它既是一部电影作品,又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和审美性使得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去领悟影片中人物情感宣泄的美感教育。我们这里所叙述的电影的文学性,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而是冲破传统文学叙事的方式,创造出一种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来构思和写作的崭新文学形式。电影本身的语言、内容、表现手法都是具有文学性的。
第二,从电影的使命上来看,它也具有文学的功能。孔子认为文学具有“兴观群怨”的功能,梁启超认为文学具有“熏浸刺提”的功能。电影和文学一样,也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认识功能方面,人们由于生活的时间、空间以及生活经历、职业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对于社会生活的了解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了解生活,而电影在这方面就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在电影中,人们能够很轻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生活的了解。教育功能方面,电影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时候,总是要寄寓编剧人的理想、愿望和追求,总是要显示编剧人的态度和倾向、判断和评价,包含着一定的哲学、道德、宗教、政治等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内容,导演希望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将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内容传达给观众,用这种价值体系去影响观众,让观众在价值观念上达到与编剧人的认同。审美功能方面,编剧人除了在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显示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之外,自己还要确立一定的审美理想,即以审美情感为核心而使审美要求达到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种审美理想往往能够对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产生有力的感召和塑造作用。对于娱乐功能,电影能够很方便使人们得到赏心悦目的和愉情悦性的享受。由于电影作为审美活动带有非功利性和非现实性,使人们能够摆脱实际生活状况和物质条件的束缚,在超现实的境界中得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享受。
第三,电影能促进其它文学体裁发展、扩大其影响。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学的取代和覆盖。最令人欣慰的事,莫过于电影文学对其它文学体裁的大举引进和形象诠释。电影作为图像艺术给文学的最大馈赠应该是那种强烈的画面感、对细微事物的放大镜式的审视目光,以及画面蒙太奇后产生的特殊效果的。
一个时代拥有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学样式,就像《诗经》中的四言诗发展为后来的五言诗、七言诗,诗歌又发展为词,词发展为曲,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里,长篇小说的处境也多少有些无奈。但是大众们即使拒绝了诗歌和小说,但是他们无法拒绝电影的魅力。电影作为当代文学的一种体现样式,开阔了人的艺术表现视野,进一步拓展了人的艺术表现能力。可惜目前,全国各高校使用的文学史教材以及学术界所推崇的文学史著作,都不重视电影文学。举例来说,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卷本),杨匡汉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等,都闭口不提电影文学。据笔者所知,有的文论家正在进行提高电影文学领域内的一些局部拓荒工作。贺圣皓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上下册)下卷第五章“戏剧影视文学专题”的第五节和第六节,专门讲述十七年的电影文学的成就和新时期电影文学的艺术追求。[8]张炯主编的《中华文学通史》(十卷本)第十卷第一部分,专门讨论建国初至上世纪90年代电影文学的演变过程。[9]周晓明主编《中国电影文学史》(上下册)比较详尽地介绍电影文学的发展历程。[10]笔者认为,这两本书比较可贵,文学史写作应当把电影文学考虑在内,给电影文学以应有的历史地位。笔者在此强烈建议,文学史的写作应该把纳入电影文学,还原电影文学本身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与注释: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309页,三联书店1984年版。
[2]转引自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第289页,第186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3][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4][俄]日丹:《影片的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5][美]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6]张骏祥:《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电影文化》1980年第二期。
[7]张骏祥:《对当前电影创作的一些看法》,《电影新作》1980年第五期。
[8]贺圣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关键词】外国文学 改编 经典文本 影视狂欢 课堂教学
外国文学名著是文学发展过程中优秀文化的积淀,是文学中的精华,是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在多彩的视听享受的影响下,学生的文本阅读积极性不高,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根据外国文学的特殊性质,它不仅比其他学科更需要影视资源来填补中外文化差异的鸿沟,影视教学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对外国文学教学课堂的积极性,而一些和外国文学相关的影视改编恰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我们可以借影视资源引导学生的兴趣,但一定要明确指出二者的不同,最终讲授要回归到文本,提倡文学性阅读。因此,名著影视对于传统的文学讲授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但是也决不可简单地照搬,甚至替代。
一、名著影视的骤然兴起与经典文本的逐渐失落
经典文本的失落源自1895年电影的诞生,在那以后短短的一百年左右时间里,影视狂欢时代华丽的到来如狂飙之风般改变着人类的阅读方式、感知方式。在全新科技手段的推波助澜下,影视大有超越文学、艺术等门类成为霸主之势。
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人的眼球对活动图像的感知要比文字语言更具优势,因而从生理上人更倾向于活动的图像而不是静止的文字。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对银幕上的一幕幕活剧激动不已的原因。作为“传媒符号”的影视,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享受、放松和娱乐,这种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文字阅读。影视的强烈冲击,加上我国由生产型向消费型、享受型的社会转化,外国文学名著丰富的内在世界被沸腾躁动的世界和影视狂欢所遮蔽,神圣的文学被忽略,许多的经典名著被冷落。
名著的命运从侧面反映了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引发了小环境和学生内环境的变化,给外国文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二、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的异同
名著影视是诸多艺术的混合体,经典文本作为名著影视存在的前提,可以称之为名著影视的母体。名著影视以其强烈的视觉表达效果取得了较于文学的真实感,而今经典文本的短处可能就是文学之所以是文学的理由所在,即文学的媒介――文字。
名著影视与经典文本的审美意象的构成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所达到的审美效果也不尽相同。经典文本是一种语言艺术,其审美意象就是靠语言媒介来创造的,其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和未定型性;名著影视是一种可视艺术,其审美意象是通过声音、图像来构成的,其审美意象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经典文本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创造性的审美愉悦,而名著影视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观众的审美想象,既表现了美,但又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美。
三、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的关系
1.根据教学的需要,正确筛选影视资源,观摩完整的原著影视。面对大量的名著影视,其中必定是良莠不齐,我们应选取与教学需要相关的且与原著精神风貌一致的影视资源,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外国文学课程本身有综合性、异源异质性强的特点,使得作品中出现的特定历史、宏伟的战争场面、充满神话色彩的图景、特定地域的民俗风情以及宗教的主题等仅凭想象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理解其中震撼人心的力量,而观看名著影视则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文本的意境与思想,也能促进学生重新阅读文学原著,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意蕴。
2.针对不同的专业,教学中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要各有侧重。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要以坚持经典文本为主、以名著影视为辅助的原则。经典文本阅读是教学中基础的环节,没有文本阅读的支撑,学生无法获得对文本最直接的体悟,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更是无从了解,听课味同嚼蜡,毫无效率可言。在教学中引入名著影视作为辅助手段,展示那些精彩的或是有悬念的片段,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在课下主动阅读原著,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3.名著影视与原作对照,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教师要立足于经典文本,在教学中运用一些精彩的电影或片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用对比的方法提出一些灵活有趣的或悬念性的思考题,促使学生对经典文本的回归。通过阅读原著和电影对照,然后组织课堂发言、讨论分析、随堂作业等形式,促进学生活跃思想、热烈讨论,从中学习到知识。
一、在常规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
1、课前预习中的优差合作。学生在课前进行成功的预习,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通常情况下,中等以上的学生一般都能顺利地完成预习任务,而一些基础较差,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则往往难以完成。我就把优等生和差生进行合理搭配,分成几个相对固定的合作小组。对小组内的优生和差生分别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由于优生基础扎实,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较强,帮助和带动了差生的学习,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合作小组中学生的精神是自由的,氛围是宽松的,不仅提高了差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促进了优、差生之间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
2、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精心选择安排合作的内容,准确把握师生合作的最佳时机。在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出现争议的时候,在学生考虑不够细致全面的时候,在学生遇到疑难无从下手的时候,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和学生共同合作,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例如,在学习鲁迅《故乡》一文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在外貌和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由此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联系鲁迅其他作品中的中国农民形象,谈谈鲁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的认识有何变化?这些问题单凭学生是很难独立解答的,应该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展开讨论,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合作来解决。
二、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疑能力和习惯;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93-02
前苏联教育家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我国古代学者张载也说过:"学则须疑"。无论是巴甫洛夫的"怀疑",还是张载的"疑"我们都可以概括为"提出疑问"也就是"质疑",而且,这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相吻合的。这表明在学习或治学中"质疑"很重要。由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培养和鼓励学生养成提问、思考的良好的学风和习惯,就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迅速提高。因此,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非常重要。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习惯呢?
因为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今天,纯应试教育仍然搞的很"火爆" ,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少的可怜,而且,越往高年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越严重,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更少,他们的主体意识被人为压制而大大弱化。《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这就给我们语文教学提出了总的要求和目标。要达到这个要求实现这个目标光靠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是不行的。,因为被动接受往往不能理解知识的本质,所以必须要让他们"动起来" ,要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充分发挥作为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此,笔者认为大力培养和充分发挥学生的质疑能力,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
质疑同样是一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有道是,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如果把"学"看作吃,那么"问"则是消化吸收。 诚然,"吃"固然必不可少,这是进行消化吸收的前提条件,但是吃只是对食物形式上的改变,而消化吸收则是汲取食物的精华使之变为自身的物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消化吸收"比"吃"更重要,也就是说"问"比"学"更重要。前文说过,"学生总是有疑而问" ,而且问,通常有一个学习思考和探究的过程,是一个由"表面知识"深入"本质知识"(笔者认为,即知识的来源成因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等)的过程,是一个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学生主体意识觉醒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力争使质疑成为他们的良好习惯,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呢?
1.教师方面
1.1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秉承新的教育理念。有道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只有大胆摒弃旧思想,改变老观念并且积极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才能有新的施教方法。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平时要多研究研究《语文课程标准》,把握其精髓。如今,我们都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都在实践课改。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摒弃旧的教育理念,要有"素质教育观念",要牢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还课堂给学生,还时间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有空间和时间思考,质疑。
1.2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我们知道,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大多以讲授法为主,它的优势在于"系统性、高效性、示范性等"方面,缺点在于"学生容易处于被动状态,得不到说和读的训练,难以开展异步教学,学生个性发展受到影响",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或学习内容用适当的示范质疑(所谓"示范质疑"是指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或疑问来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疑问)。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学生,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疑问最好让其他学生解答。必要时,教师仅作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1.3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己。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知识面特别广,他们所知道的东西五花八门涉及到的领域众多。毫不夸张的说,学生知道的东西有些我们教师都不了解,而我们不了解的东西,如果学生不能深入了解来问我们,一次两次我们可以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应付,如果经常这样,不是很尴尬吗?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教学相长。因此,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老师必须有一锅。也就是说,这"锅"里必须有东西,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语文教师平时要多学习,要多渠道的拓宽知识面,不要局限于语文学科,其他学科或领域也要涉猎,多了解。因为,目前各种学科或多或少的存在相互渗透。因此,我们平时要多学习,多研究,多思考,以期达到师生语文素养共同提高。
此外,还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情境或提供条件,让学生有"疑"可"质",不管问题是否有价值,都要以热忱欢迎的态度对待和引导学生的质疑。所以,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养成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2.学生方面
2.1要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在学生的观念中,学生就是一个"学"字,学课本里的知识和道理,学老师教授的知识和道理。一味的依赖老师和相信课本,非常被动,没有自己的主见,不敢或极少向老师质疑问难和对课本内容提出疑问,并试着去解决。这样长此以往,语文能力和素养不可能提高。因此,学生一定要抛弃旧观念,接受新思想,以便适应新的语文学习要求。
2.2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我们知道,传统的学习方法主要以个人学习为主,不妨称为"单打独斗"或"单兵作战" ,有效率,但很低 。笔者所在的学校现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要求"以预习为基础,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集中了多人的力量和智慧,好多问题可以在小组内就得到解决。因此这是比较理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它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只要学生能够坚持下去,学习成绩会大幅度提高。
2.3要养成良好的思考探究的习惯。我们说,只有经常思考才有问题,同时也只有经常思考才能培养成良好质疑问难的习惯。学生的质疑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除了老师的引导外,学生的自我培养和锻炼很关键。因此,要养成思考探究的习惯,学生要经常有意识的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问难,并能试着独立或与他人合作解决,以便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思维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习惯十分重要,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是大有裨益的,因而,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一、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依据学生学力的水平、兴趣的深广度、思维的敏捷度、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合理分工,如组长、记录员、检查员等,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明确职责,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师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加强小组成员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在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不随意打断或插话;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在小组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将自己的资料与大家分享。广泛的信息交流不仅能让学生的知识积累得到飞速提高,对学生学习、认知能力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通过这种交流合作,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体会到知识分享的快乐。
合作学习的评价也应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其中以小组的整体表现为主要标志,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大家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
二、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合作、探究是目前学校积极提倡的有效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应该是基础。如果小组成员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他们的合作也是虚无实效的,合作也就没有基础。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明确了每个人自己的学习目标,有任务必须要完成,即使那些被动的学生也要不得不去参与,去思考,去看书,搜集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在大家的互相影响带动下,那些学生会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效果,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随之增长。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学生遇到问题要先独立思考,然后再与同桌交流,解决不掉时再小组解决。教师要培养学生表达的习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教师还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认识,谈体会,谈收获,同时能够明白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填写学习过程自我评价表的方法,反映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困难和经验,反映自己的学习情况,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和进步。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功在平常,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
三、平等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儿童在老师、家长或长辈面前显得很腼腆,而在小伙伴中却显得很活跃,甚至表现出能言善道和很有主见。小组合作使学生处在一种安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学习,避开了来自老师(或家长)批评的心理压力,他们将会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师要教育学生小组成员之间是民主、平等、协作的关系。教师要特别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积极地参与活动。首先,在分组时,教师要关注弱势群体,组内成员要合理搭配,并进行角色分工,而且轮流担任;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时多采用轮流发言的形式,使每个学生不得不参与思考、讨论。教师要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欲望,把一些能够容易表达或简单的问题让不爱发言、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使他们能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这样使那些后进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不断进步。
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小组合作交流中要深入到小组,把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共同学习新知识的群体活动中,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
四、探索、创新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由于小组之间的评比、竞争,必然会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学生在相互教、学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小组学习活动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教师或同学的不足和错误,敢于质疑,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对学习内容能够展开独立思考,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经常从新角度发现和思考问题并发表见解。
课标实验教材处处是丰富的素材,创新的天地,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师的角色,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有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学习的过程才会有学生创造激情和冲动,学生的视线才能冲出定势的“围墙”,学生的思维才会“长”出创新的翅膀。
合作学习的评价也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尊重和保护学生自主合作,大胆探究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