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范文

时间:2023-08-14 16:41:57

序论:在您撰写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

第1篇

民俗审美心理是一个群体审美意识,体现着民众共同的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民俗中有“美”的存在,这种美不是主观认定的,而是实践主体的人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主客体的互动与交流对客观事物的集体认知,比如说一些审美活动中的节奏感、秩序感以及恰当的色彩关系,会给人的生理上带来一定程度的愉悦感。这种对美的认知贯穿于整个审美实践活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俗审美心理和意识是不一样的,同一种图形或者是色彩在不同的环境、社会、民族中也会有不同的反应。我国的民俗审美心理和意识在长期的历史文化推动下,形成了一定的品格特征。如以下几方面:

1)注重实用的品格。对实用的追求,源自于人的本性。我国几千年的民俗文化传统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实用”精神和品格,人们最关注的是现世的幸福,对来生来世并无奢求,有明显的世俗性特征。就连我国的传统哲学也体现出了很强的实用功能和功利目的,以为道德的教化而服务,并没有追求太多空洞的哲学思辨。大多数的民俗审美活动也以“实用”为前提,如我国北方民族的民间“社火”活动,是由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来,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驱逐灾害、农作丰收而举行的民俗礼仪活动。再如年画、民间手工艺等艺术表现形式中都体现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这些形式都是从实用的角度而出发的。

2)温和而忠厚的品格。我国传统文化中,深受儒教的影响,儒家精神内涵首先体现的就是“中庸”与“和谐”,并有四个层面的理解,既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己和谐、天人和谐。在人的生活中,温和的性格往往使人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他们以一种愉快的方式接收残酷的现实,内心充满着希望,这对人生的态度有着积极的影响。《礼记.经解》中提到的“温柔敦厚,请教也…”,指的是凡事不要过火,追求审美心理的中和宽厚,以中和为美的审美品格。如在众多的领域,人们有“适中、适度”等中庸思想的体现,凡事不宜过度,适可而止,与西方国家的“开放、随性”相比,这种“温和”更多的是一种“含蓄美”的表现,也如“点到为止”这一传统思想所表达的意境。正因有此精神追求,往往也有“重和谐,轻竞争”的中厚表现,为避免引起冲突而表现出了“忍受、退让”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

3)期盼美好的品格。在我国传统民俗图案题材中,最直接的反映出了民众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如常见的“福禄寿喜”、“喜鹊登枝”、“年年有余”、“金玉满堂”等题材的年画,都是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题材几乎出现在所有的民间审美活动中。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认为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总想借助与“神”的力量来完成祈福或避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特定的一种精神追求与品格。

二、民俗审美心理对民间装饰艺术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装饰”具有特殊的社会文化内涵,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是源于人与自然的某种特性。也就是说,装饰的题材往往取材于自然形态,并将其分解重组成人们需要的形式,在装饰的表现方面总要借助于一定的秩序与节奏,人与自然同样的存在此特征。装饰只所以能成为装饰,是因为它可以被人们感知的外在形式美感,而社会因素会赋予装饰象征意义,使装饰艺术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1、寓意与联想

民间装饰艺术中的图形象征寓意来源于民俗文化,民俗艺术品只是民俗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生活中,人们将一些美好的愿望通过装饰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唤起审美共鸣。人们在民间装饰艺术活动实践时,图形受诸多社会因素影响,使之成为一个概念化符号,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民间装饰纹样,如牡丹花纹样,就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寓意富贵吉祥的图形符号,而石榴、葡萄等类型的植物被人们转移到代表家族兴旺、多子多福的概念上。数字本来是表示数量的符号,而在民俗装饰艺术中,数字也有了吉祥的寓意,从一到十的数字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如“一帆风顺”、“二龙戏珠”、“三阳开泰”、“五福祝寿”、“六六大顺”、“八仙过海”、“九九归一”、“十全十美”等民俗用语中都体现了数字所代表的吉祥含义,其中人们习惯于避开“四”和“七”的使用,主要是在文字的发音方面显得不吉利,而不被民众使用。

2、秩序与象征

秩序是追求整齐、简化、调理、富有节奏和规律的表现形式。最终效果使人看起来完整,协调,容易使视觉接受,适当的造型秩序科取悦于人的视觉审美,使人的精神放松、平静。或许是早期的人们生活在蛮荒的自然环境下,内心期望得到一种有规律、有秩序的形式,以得到视觉心理安宁。如我国传统图案中的“适合纹样”,就是通过对纹样的变形合理安排在特定的形状空间中,其中大多讲究“对称”与“均衡”的装饰手法,“对称”的装饰形式在视觉上给人自然、安定,庄重的感觉,如常见的“二龙戏珠”图案,“均衡”是在对称的基础上适当变化造型,追求整体的平衡,注重局部的变化,如“龙凤呈祥”图案,使龙与凤的图形虽形状不同,但在空间中各得其所。在“适合纹样”中,圆形图案是最基本的装饰表现形式,在我国民间有着丰富的内涵,如“圆满”、“完整”、“轮回”、“永恒”等概念,体现了民众追求事物的完整与圆满的审美心理。

三、总结

第2篇

关键词:影视;造型;艺术;审美

一.影视造型艺术

影视造型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随着现代高科技数字化技术制作的应用与发展,这门艺术在艺术领域中独占鳌头。它继承和发展了诸多不同艺术的表现方式,具有塑造不同形象的艺术个性和魅力,是日趋完善的艺术体系。这种艺术体系的形成,在其表现内容上与其他艺术一样,都是把人类的情感世界作为自己的核心对象,再现现实中人的情感及状态,使人们在物质世界、精神世界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情感世界。在表现手法上,它能更有声有色地反映生活、模拟生活、再现生活。其逼真性是人类已有的任何艺术都无法比拟的。这种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提升了人们的艺术修养,培养了人们的艺术欣赏和鉴赏能力。

二.影视造型艺术的特征

影视造型在制作中有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其主要特征为艺术个性与艺术魅力的塑造。影视造型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使他们具备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魅力,是一个复杂的艺术追求的创作过程。艺术的审美和创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影片《公民凯恩》,是一部跟好莱坞传统表现手法分庭抗礼的具有世界电影里程碑性质的影片。导演奥逊・威尔斯以大师般的从容,从“纯电影”的审美角度把物质与精神、占有与爱情,以及人物之间的冲突转换成影片独特的叙事结构,使复杂的人物性格、复杂的理性结构、真实的凯恩形象、复杂而丰富的电影风格完善而和谐地统一在作品之中。如果没有影视艺术的审美和创作,这种人物造型的魅力所在也就无从谈起,一部优秀的作品永久被埋没亦未可知。

通过影视造型的审美标准来总结创作经验、阐述创作规律、指明美学原则,是影视造型艺术表现与再现的完美结合。创作在前,完整而系统的审美活动在后;但审美决不是简单的“诠释”或“索引”之类的附庸。好的审美论断不仅应该通过对具体的影视艺术作品及其有关现象的分析研究作出客观、科学、公允的评判,而且还要抓住带规律性的东西从一定的理论高度予以概括和总结。

三.影视造型在制作中的表现手段

影视造型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影视化妆师对剧本的理解和所设想的人物造型构思必须和导演的创作意图相吻合,导演是一部影视作品风格样式及整体构思设计的创作者,化妆师在了解了导演对艺术结构、色彩基调、造型风格、音乐构成等设想后,才能展开工作。

电影《郭明义》是一部反映现实题材的人物故事片,作者高满堂把一个活着的雷锋式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那么我们在二度创作时怎样才能给予演员的外形相似呢?扮演郭明义的演员侯勇他本人所具备的是军人气质,那么就存在着一个局限性,在造型时首先从发型和肤色上接近原型,由于我们为演员准备的眼镜不是太新,就是不合适,为了更好地突出郭明义本人的特点,便借用郭明义本人的眼镜给演员戴上,加上演员的精湛表演,人物个性和特点马上出来了。

四.现代影视艺术当中的审美意识

(一)多元化的审美意识

相比一般文学形象的塑造,影视作品所具有的特点更加的独特、复杂,其艺术形式与内涵也更加的丰富。对于现代的影视艺术当中的人物造型审美意识,受到演艺风格越来越深入的影响,也逐渐趋于多元化。

(二)写实造型设计

影视艺术对于人物造型设计手段当中,写实手法是主要的方法之一,写实手法并非以往的将人物角色形象进行还原,更多的是将现代化的审美意识融入到其中,除去特定的造型依据以及历史条件之下,强调风格化、装饰性以及形式感。写实的造型设计注重真实之感,重点在于形似,对角色的外部形式以及内在的情感以及人物形象的深刻度与准确性等,都需要通过现代化的艺术技巧将其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三)写意造型设计

将传统的中国美学精神融合到影视作品当中,并且赋予作品独特的东方艺术韵味和强烈的审美内涵,使现代的影视作品具有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人物造型的设计之初,通过“以形写神”的来刻画人物,运用独特的民族风格的符号化艺术语言,着重对角色的神韵、意态进行描绘,从而达到“情境交融、意与境浑”的地步。人物造型的写意性与影视空间的真实性,是现代影像的一大主流,虚实相生的影像风格既符合了现代大众审美情趣又为现代电影作品的风格多样化增添精妙之笔。当人物造型具备符号价值的时候,则可以通过抽象、比拟、象征的手法让形象更具诗意化,而侧重于人物的形式与内在美的刻画。影视造型作为艺术审美的物化形态,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变化的审美课题。影视造型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影视作品局部的感受上,必须对大量的创作心理现象和影视观众群体的心理反应作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影视;艺术;审美;心理;过程

艺术反映的是现实社会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是艺术家们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的汇聚,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并且它正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对艺术的欣赏早就成为人类日常生活活动的一部分。在对艺术进行欣赏的审美活动中,我们总会不断地进行追问和认知,也不断地在审美欣赏中进行着创造。我们先单就审美欣赏本身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活动,并且专为人类所独有,它本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活动中的审美对象的一种认识,一种创造,更是一种价值体现。而对于艺术的审美欣赏而言,我们知道,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进行艺术创作的物质媒介都是独特的,也因此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征,我们对艺术的欣赏实际上就是要通过这种物质媒介去挖掘艺术作品中的美。综观那众多艺术类型,影视艺术对于一般观众的思想影响超过其他任何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影视艺术具有其他各种艺术的特征,但是它的蒙太奇式的组接技巧又极具艺术性,超越了其他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然而,大多数的人并不是内行的电影电视作品的鉴赏家,审美欣赏也不是审美鉴赏般去讨论研究这种艺术类型中的具体理论表现,那么我们只能从电影电视艺术的规律中去了解关于它们的一般概念,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去欣赏每一部影视作品,以此方式使观赏者的审美欣赏能力提高,从而促使欣赏主体自身的人格更加完整更加完美,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

影视欣赏的心理机制

任何一种艺术欣赏活动都是一种审美再创造的活动,这当中自然也就包含了并非简单的审美心理因素和心理机制。在镜像文化愈发发展的今天,我们会问电影电视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魅力来吸引千千万万的观众,要解开这一谜团,首先要了解欣赏过程中的若干因素,了解影视欣赏中的审美心理结构。彭吉象先生在《艺术学概论》中曾把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活动分为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我们这里暂且来讨论注意与想象这两个占有特别重要位置的要素。

(一)注意

关于“注意”这一因素,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这些因素的基础,如果没有“注意”的开始,那么后面的因素也自然成了空话,它是影视欣赏活动的最初阶段和基本阶段。

“注意”并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关注一个人、一件事,而更应该从审美的层面上去理解,它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注意或者说是审美期待状态,是要把主体对象从实用中脱离出来,转为审美的。英国心理学家布洛曾提出“距离说”,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审美距离”,具体到观赏影视作品上来讲,就是首先要以直接的感知方式去感触对象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等,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中就举过一个例子:一位英国老太婆观赏《哈姆雷特》最后一幕时,就大声警告“王子”当心毒剑。这就是距离太近,让局部的幻象将荧屏中的世界搬到现实生活中来;而有的人在观赏影片时距离又过远,导致无法产生审美。

可见,“注意”在影视欣赏中尤为重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感”更能够有助于我们观赏影片,从而得到审美愉悦。

(二)想象

我们刚才谈到艺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再创造的活动,那么审美主体也就是欣赏主体绝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通过想象去对影视艺术形象进一步再加工再创造。由此可见,想象在这欣赏活动中的重要性也是非同一般的。清代画家沈宗骞说过,“学画者必须临摹旧迹,犹学文之必揣摩传作,能于精神意象之间,如我意之欲出,方为学之有获。”虽然沈先生讲的是画,但其意味仍可通影视艺术。然而,要进入这创作主体之中,就必须先得借助想象,并且将这想象与自己的生活、情感、知识修养等结合,从而去领会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意蕴,可以说,没有想象,也就没有对影视的真正层面上的欣赏。

前苏联著名导演罗姆的影片《十三人》中,描写主人公疲惫不堪地在大沙漠中去寻找援军的镜头,就不是硬生生地通过主人公的脸部来表现,而是在镜头里展现了一组画面,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一排马蹄印,随后变为人的脚印,再之后人的脚印变得愈来愈零乱,路上丢弃的诸如背包、水壶之类的随身必备物品愈来愈多……这样的镜头展现完全可以使观众想象得到主人公这一路上的艰辛,这就比直接去捕捉主人公疲惫的面部表情来得更加深刻,更容易抓住人的心弦。

第4篇

关键词:当代影视作品;影视艺术;审美意境;审美特征

意境是我国古代传统艺术中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概念。对于意境的追求贯穿在我国悠久的艺术发展过程中。古代诗歌、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无一不注重对于意境的创造。影视艺术是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有别于古典单一艺术形式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它具有我国古典诗词、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的审美特征及意蕴内涵,并借鉴各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营造出具有丰富审美内涵的意境,其对于意境之美的追求也是对古典艺术的一种富有创新性的继承与延续。

1 影视艺术的意境概述

中国艺术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意境的营造。各种艺术形式在创造意境方面有着一致之处。王国维的诗被人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说明了诗与画所创造的意境之间存在相通的地方,诗中所营造的意境与画这种艺术形式所达到的意境趋于一致。影视一种综合艺术,兼具了诗与画的审美特征,因此它不但在语言层面上的审美意象,而且还具有视觉层面上的审美意境。影视艺术借助画面、声音、语言来创造艺术形象,营造审美意境。它通过塑造视听觉综合形象而诉诸于观众的视听觉综合体验,区别于单一的艺术形式(比如文学、音乐、绘画、摄影等等)。同时,影视艺术还因为运用视听觉语言而达到的自由转换,从而突破了单一艺术形式的局限。影视艺术还从诗歌、音乐、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的创作中汲取了许多有效的审美特质及表现方法,构成了自身独特的审美特质及审美意境。

影视艺术借助于现代影视技术,充分应用影视创作中的各种艺术手法,创作影视艺术的意境。影视中的单一镜头或画面就像单一的意象,只有这些意象的有机组合,才能实现这些意象的叠加,从而构筑蕴含丰富的艺术意境。例如电影《城南旧事》以主人公的回忆将三个故事连在一起,如同形散而意不散的散文,此篇具有意味隽永的审美意境,其表现手法像是以各种意象的重复与变奏,将影片中人物印象深刻的童年故事表现出来,表达了对故乡、对童年的思念及离愁,达到一种隽永的审美意境。影片还使用大量的空镜头,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将人物融入环境之中,从而使得人与景相融,环境中也蕴含着人物的性格特征,象征着人物的命运,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导演以空镜头叠化的方法处理火红的枫叶,与离去的马车声相得益彰,构造了一种悠远而深长的意境之美。

2 当代国产影片中审美意境的倾向

当代产生影视中存在一种追求形式美感而与时代文化疏离的审美倾向。以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为例,《英雄》、《十面埋伏》等都在影片的画面美感及实景层面的形式美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观众在享受这完美的视觉盛宴之后,留在脑海中的除了富有美感的画面之外,便很难再有其他可以供回味的意蕴了。影片虽具有画面、色彩、造型、音乐等多方位的美感,但这种美感仅仅流于形式,而并不能将观众带入到更高一层的审美境界,对意境的营造可谓是流于形式,而缺乏内涵。这些影片也并非没有对故事、对人生、对人性的表现及揭示,但是其意境的营造并不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及审美共鸣,其审美意境的营造仅仅停留在观感的层面,而在影片意境营造方面则是非常欠缺的。当代影视作品中有很多都表现出了对意境的追求。这些作品中对意境的表现层次各不相同,但存在一个共同点,便是影视作品中往往忽略了人性丰富性及复杂性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人性的矛盾之处及社会现实存在的各种矛盾之处。

3 当代电影审美意境的发展方向

当代电影的意境营造具有唯美的审美倾向。其审美意境的创造来源于一些审美特质的趋同。电影评论往往将意境归类到一种民族性的审美范畴。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由此成为意境创造所尊崇的形态。影视艺术的意境往往倾向于情景交融的诗画意境。于是,影视艺术的审美意境便被简单地等同于优美这一审美形态,优美的艺术形态以完美、和谐为主要审美特征。这种偏见导致了我国当代电影创作追求和谐与静态之美的倾向。但实际上,我国的审美文化并不仅仅具有这样一种阴柔悠远的审美意境。除此之外,我国古代还有一种阳刚之美的审美意境。比如,古有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壮怀激烈的阳刚之美。所以,当代影视艺术应表现与营造不同类型的审美意境,从古典艺术形态的意境中发掘艺术之美,以实现打动观众的内心深处,从而将其带入一种可以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审美意境之中,创造多层次的不同的审美意境。如果影视艺术不能表现当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及心理现状,则远远不能获得较为广泛的认同,影片对意境的塑造将是深远而丰富的。影片艺术审美意境的营造应把握大众文化心理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审美需求,创作出具有不同审美特征的电影。在影视艺术创作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审美特质,诸如阴柔、阳刚、崇高、悲哀、冷峻,甚至是怪诞、丑陋、阴森等审美特点都应该在影视艺术中得以表现。

当代影视艺术中,审美意境多是以阴柔恬淡的优美意境为主,展现了与当前时展状况相背离的特征。影片艺术视野没有延展到广阔的社会现实中,而是局限在了狭小天地中亲情、友情与爱情,展示着一种和谐、宁静而优美的审美意境,比如影片《暖春》、《和你在一起》等等,影片中之表现人性中温暖而优美的一面,表现一种传统的温良恭俭让的品格,以温情故事的演绎营造一种和谐优美的艺术意境,使得当前我国影视艺术的审美表现空间大大窄化。随着影视的发展,审美意境的创造也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比如影视剧中出现了一些展示现代社会负面因素的影片内容,但是并没有达到现代人性批判的深度及审美意境。因此当代影视的主旋律始终围绕着和谐优美的审美意境。当代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消费文化的发展助长了大众审美的世俗性,进而催生了以娱乐性为主导的消费文化市场。影视作为大众娱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及发行遵从消费市场的需要,走向了以满足大众审美需求为导向的道路,其审美表现趋向于温和与和谐,通过营造一种形式美感或唯美的影视作品,使得影视艺术向着赏心悦目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当地影视艺术脱离了对真正审美意境的追求。但是,当代影视艺术的唯美化发展倾向并不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艺术品位及对艺术多元化、审美多样化的需求。当代影视艺术制作者应致力于创造出丰富而复杂的多重审美意境,才能成就真正优秀的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葛玉清.中国电影意境营造与观众审美意向融合[J].文艺评论,2006(04).

第5篇

[关键词] 影视艺术欣赏 审美直觉 审美理解与体验 审美“升化”与“超越”

影视艺术欣赏是欣赏主体欣赏影视作品时产生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既然是认识活动,也就和人类其他的认识活动一样,必然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从整体上说,对影视艺术的认识也是没有止境的。它也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初级理性上升到理性超越等等,一次次循环往复不断深化,以至无穷的过程。由于影视艺术内容的复杂性,以及欣赏主体的差异性等,导致影视的欣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而使欣赏过程呈现出繁复的多样状态,我们根据大多数人的亲身体验,大体上把欣赏者对影视艺术的欣赏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初始阶段,阶段和效果延续阶段。这三个阶段不仅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就是在逻辑上也互为因果关系。

一、初始阶段:审美直觉感受阶段

审美初始阶段,即指进入影视的审美状态,开始了审美直觉感受的最初层次,其表现是由于接触影视艺术形象而产生悦耳悦目的感官或相反;其特点是与日常意识状态的暂时切断。

所谓审美直觉感受,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艺术感觉”、“艺术知觉”或者说“艺术直观”。它是不经过推理过程,就直接感知到作品的形象及意义,是在迅速的似乎不存在障碍的感知中,快速进行判断的认识能力。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直觉是对整体情境的把握,直觉能力是人的心理能力高度发展的表现,由于人们的知识、经历、性格等各不相同,各人直觉判断的可靠性、准确性也有较大的差别。直觉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全部心理能力如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以及已有知识、经历、环境影响、个性特征等等在短时间内的整体体现。一旦观众产生了这种感觉便进入了影视欣赏的第一阶段,审美直觉感受阶段。

在这阶段,从审美心理发生的过程来看,欣赏者首先感知的是影视艺术作品的形式。如色彩、光影、形体、语言等等,在接触几个镜头或几个形象后,便会迅速地做出“好看”或是“不好看”或者是“一般”等简单的判断。比如观众在欣赏影片《英雄》时,首先感知也是它的独特的色彩、逼真的声音、生动的人物形象等,便会迅速做出“好看”的判断,而在这种判断做出时,观众同时也就获得了悦耳悦目的感官。但还需说明的是,一旦观众的审美直觉判断形成,假设判断为“好看”的话,那么,此时观众就会产生对影片很高的审美期待,进入一种强烈的审美欲望之中,一旦观影结束,如影片达到或超过了观众的审美欲望和期待,观众就会获得极大的审美满足,如相反观众则会大失所望。这种体验在我国近期的大片如《十面埋伏》、《无极》中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

影视艺术欣赏过程的最初层次在初始时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与日常意识状态的暂时切断,即完全被影视艺术的“表象”所占住。欣赏者通常会忘记欣赏对象以外的实用世界,把整个心灵寄托在作品“表象”之上。在此时,“审美注意”这个心理因素对审美直觉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所谓“注意”,就是“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主编:《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227页。)正是“由于这种指向和集中,人才能够清晰地反映周围现实中的一定事物,而离开其余事物。”(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人民出版社,1980版,第188页。)在影视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注意主要表现为观众在欣赏活动的最初层次,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影视作品的艺术形象上。一旦形成审美注意,他们就很快就通过审美的感觉和知觉进入“角色”,即进入到影视艺术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中去。这就是影视艺术欣赏过程中的最初层次,在这个层次里观众欣赏的效果主要还体现为悦耳悦目的感官愉悦。随着欣赏活动的深入进行,欣赏者的审美体验必然会上升到更高的阶段。

二、阶段:审美理解与体验阶段

影视欣赏的审美理解和体验,是欣赏者通过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对影视艺术形象进行“完形”的感知和理性认识,使影视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再现出来。但这再现必然是调动并融入了欣赏者个体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和艺术修养等因素的再现。所以,又可以把这阶段称之为审美再创造阶段。

在这阶段,影视欣赏活动始于对影视直觉的感知,经过选择,注意集中于影视片中具体生动的形象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从而获得审美的种种感受和体验。在这过程中,单靠低级的感知是不可能完成的。审美主体必然会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联想、运用通感等能力与影视世界中的艺术形象融合,并对艺术形象加以一定的补充、理解和发挥。一旦欣赏者在欣赏和接受的过程中,产生了对艺术形象的“认同”,且这种“认同”又处于不断地加强,最后达到情感交流的巅峰之时,即达到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二者互相交流,物我两忘的“共鸣”阶段。

“共鸣”一词是从物理学上发声体引起频率相同的共振概念借用来的。影视欣赏中的共鸣,是一种情感活动中的精神现象,不可与物理现象机械划等号。影视欣赏中的共鸣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艺术原因;一是社会原因。

第6篇

一、中外美学研究中美学非功利思想的溯源

政治经济得以迅速繁荣,在政治和经济的繁荣下,学术领域,自然科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哲学学科的变革与发展,经验主义思想架构得以建立。在美学对于美的认识中,美在于形状的比例和颜色,这个观点已经成普遍流行的态势。以经验主义的代表培根却认为“秀雅合度的动作的美才是美的精华,是绘画所无法表现出来的”这句话已经包含了审美非公利心态的雏形。而随后的霍布士在他的著述《论人性》和《巨鲸》中对人类心理活动进行了系统化得深入讨论,作为英国经验派心理学的始祖,霍布士创立了经验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一切人类思想都起源于感觉。康德的美学思想在《第三批判亦即判断力批判》得以体现,书中提出,非功利是审美活动的第一契机,随后非功利性这一境界自此被树立。这一观点的核心在于主体放弃同对象的利害关系,从而更多的关注审美对象的形式,认为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和不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

二、美学非功利思想在现代影视艺术鉴赏中的体现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高度综合的综合性艺术,集合了戏剧、文学、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并又具有自身的艺术特质。在影视艺术鉴赏时,我们同样应该注意到影视艺术的非功利性审美。例如在影视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切,聚精会神地观赏它,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因此对于影视艺术的非功利性审美的阐释,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影视艺术的欣赏过程更多的依靠着人的审美直觉。从表现手法来说,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更为直观。而镜头画面体现出的内容既有人文环境社会百态,也有自然风貌。如山水风貌,蓝天白云这种自然画面所带给我们的美感就是一种非功利性审美。即使反应社会生活,人生百态的画面,同样也蕴含着审美的非功利性。诸如影视镜头中所表现出的人性之美,就是一种单纯的感动,一种单纯的美学鉴赏。在影片《藏北人家》中通过表现藏北牧民生活,表现人与大自然的恬静淡远、和谐安宁的关系,应当说给予观众的就是一种非功利性审美。另一方面,影视艺术的传播途径也是大众传播,拥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化文化繁荣发展的当下,大众文化逐渐形成,其特征也日渐显现,休闲、娱乐、时尚都是大众文化的主要元素。大众文化的特征在于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易于被大众所接受。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影视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包罗了社会环境,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是人的潜意识,都是影视语言的表达范畴。因此,这一特性使得影视艺术易于被普通大众所接受。甚至影视语言由此超越了国界,种族和语言。而身处社会环境中的大众,所需要的是如何获得身心的放松、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愉悦这种非功利性的审美。当鉴赏者进入审美的虚静状态之时,其实用的狭隘的功利观念就消失了,这种状态就体现了美学的非功利思想。结语通过对美学非功利思想的溯源和美学非功利思想在当下艺术鉴赏中的应用,我们可以认定在中西思想文化先哲的眼中,非功利性承担着审美的主要任务。而当下最大众化的影视艺术中,非功利性审美依旧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非功利性审美实现艺术鉴赏的主要推动力,因而对于美学非功利思想应当不断地探索和追求。

作者:王怡飞王永生

第7篇

关键词 影视受众 接受美学 传播学

一、从接受美学视域下探寻受众心理

在文学领域,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学,是作为对当代西方作者中心论批评和文本中心论批评的反叛而出现的。从充分重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到提出了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并进而将接受美学发展为文本--读者相互交流与对话的新理论。把“意义未定与空白”作为作品好坏与否的一个标准,强调读者及其阅读,实现了西方文论第二次大转向。

在接触接受美学之前,需要对“召唤性结构”这一术语做一简单阐释。因为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提出的“召唤性结构”认为:“每一部文学作品在原则上都是未完成的,总有待于进一步的补充。但从本文的图式化结构来看,这一补充是永远不能全部完成的。”他看到了作品形象体系仅仅构成一个图式框架,中间有许多不确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通过创造性想象去填充、丰富甚至重建。伊瑟尔继承并发挥了英加登的观点,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本文结构就是“召唤性结构”。它召唤读者有可能把作品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有限的本文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电影在电影语言上有了显著的变革和创新,综合运动镜头(包括推、拉、摇、移、跟镜头和俯仰拍摄等)、快速摄影、变焦距镜头、跳接、定格等电影语言广为流行。但是,同时西方影视美学研究日益转向观众,尤其是雅克·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论,使观众心理学特别是观众深层心理结构的研究日占上风,甚至著名电影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安·麦茨也在1977年出版了《想象的能指》这部著作,标志着电影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衡量一部影视作品优劣的标准至少是由作品本身的价值和受众自身的认识水准两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创造者必须依据在创作的心理过程、尊重观众参与的意愿与观众的参与,所有可能的方法去鼓励艺术语言和艺术的热情的观众的参与,这将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完成后,为更多的观众去接受。

二、从传播学角度透析受众心理

观众是影视艺术的接受者,同时又是影视艺术的再创造者,这种双重身份使观众在影视艺术美学的研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欣赏者是通过感受、想象、体验、理解等活动,把作品的艺术形象再创造为自己脑中的艺术形象,并且通过再创造对艺术所反映的现实生活进行再评价。”观众不是被动的接受群体不仅表现在他们要联系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及阅历去理解影视艺术,而且能在艺术家创造的基础上进行能动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活动与创作主体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于甚至背离创作主体的特点,表现出观众在接受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所以影视艺术是极富观众参与和渗入的艺术,同时观众把这种参与性和渗入性用言行自由地表现出来。

观众在接受影视艺术时表现出一种特殊的需要--审美需要。它是人对美的一种带有极强倾向性和迫切感的精神追求。当然这种审美需要由于观众的受教育程度、艺术修养、情感上的内在需求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就是因为这些不同特点的存在而使得影视艺术在创作时能够更多彩地表现生活,使社会意识和内驱力达到无形的统一。因此,“对影视观众审美需要的研究,将具有更为深远的实践意义”。研究观众的审美需要,不能忽视的是对观众审美心理的研究。这种心理活动既包括视听结合的审美感知阶段,又包括充满情感的审美理解阶段。所以观众在接受影视艺术时得到的不仅是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美的享受,而且在思想、认识、情操、道德等方面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审美感知不同于一般的心理感觉,它属于审美的范畴,通俗来讲就是一种审美的感知,这种感知要求观众具有对影视艺术视听的能力。“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由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种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程度为限。”对于影视观众来讲要具备对于艺术的感受能力,没有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再美的艺术也毫无意义。对影视艺术的审美感知使接受者得到的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从影视艺术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在审美理解阶段。审美理解活动始终贯穿着充满情感的联想、想象和形成审美意象的心理活动,并始终洋溢着情感的波涛。审美联想是在审美感知基础上产生的并不创造审美意象的心理活动,是审美接受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心理形式。审美想象是比审美联想更高一级的创造审美意象的心理活动,是人类的高级属性。审美意象是充满情感的生动活泼的朦朦胧胧的情理统一的意中之象。这一系列心理活动,虽然处于不同的层次,但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呈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

三、从接受美学与传播学的互动关系中解析受众心理

对受众研究的共同关注是进行接受美学和传播学互动研究的切入点。

接受美学将文学史看成文学效果历史的审美策略,这一理论基础其实是将整个审美活动看成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姚斯自己也说过“文学研究不是完美的语言结构,也不是封闭的符号系统,而是依靠问与答进行解释,使创作与接受及作者作品读者的动态过程合理化的历史学”在此接受美学暗合了传播学的基本原理。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五个”模式或许能从传播学的角度重新冷释接受美学的意义。“五个”模式即谁(控制分析)——说什么(内容分析)——媒介(媒介分析)——对谁说(媒介分析)——取得效果(效果分析)。

在接受美学之前的文艺理论,更注重的研究对象是“谁”控制研究,“说什么”内容分析如符号、原型研究,而忽视了“渠道”媒介分析,“对谁说”受众分析和“取得效果”效果分析。而接受美学正是在审美传播轨迹上将文艺理论的研究对象进一步拓展,使审美传播过程的研究趋于完整这样,接受美学和传播学在基础理论上的共通点显而易见。

按照传播学理论,在传播过程中,受众的目的、动机、内外特性,均影响着传播的进展,最典型的就是一种选择性的心理活动。接受美学的诸多理论,如期待视野、未定点等,如果放在传播学内考察,则都处在这种选择性心理活动的关照下。选择性心理过程的研究是传播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几十年来比较一致的理论是,信息在流动的每一个过程中必然受到传播环境的制约,传播环境的不同必然影响传者、媒介以至受众的状态,从而最终影响到信息的接受。而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中“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对此作了新的阐释。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传播学和接受美学在研究方法上有合流的趋势。以传播学的理论重新让释美学,很可能成为美学研究的一条蹊径。如精神分析美学,它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个人传播问题,从自我、本我到超我,是人的内部信息或者说心智在人的不同精神层面上传播的过程。但是,传播学和美学又不可能合二为一,它们毕竟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但基于上述两种理论的相近、合流之处,进行一些借鉴和互动研究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是美学家和传播学者都应该注意到的。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德]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金元浦,周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205.

[2]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75.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61.

[4]王朝闻.美学概论[M].人民出版社,1981: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