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体育训练的种类范文

时间:2023-08-14 16:41:55

序论:在您撰写体育训练的种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体育训练的种类

第1篇

关键词 体育训练 疲劳 科学 恢复 类型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一、体育运动训练竞赛疲劳的定义

运动员在体育训练竞赛过程中,经常会感到身体与心理等疲劳状态。这是由于其运动量超过运动员机体承受的能力,因此出现短时间的生理机能的衰退,同时若得到及时的休息,就可以得到恢复。这种感觉不但不会对运动员身体造成伤害,只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还会提高机体忍受疲劳的能力。

二、体育运动训练竞赛疲劳类型分析

根据体育运动训练竞赛的情况,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同时根据运动性疲劳发生原理、作用部位以及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体育运动训练竞赛中的疲劳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一)依疲劳病程分类运动训练竞赛疲劳类型

结合现代医学,可以将运动训练竞赛疲劳类型分为急性疲劳与慢性疲劳。急性疲劳表现为若运动员超过其机体能承受的负荷之后,身体各处器官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疲劳,同时进行适当的休息与补充营养之后,就可以使机体得到恢复。慢性疲劳表现为若运动员经常超过其机体能承受的负荷运动训练之后,其没有得到及时的休息,这样就会造成运动员疲劳的累积,长此以往,在获取休息与补充营养也不能使机体的疲劳得到完全恢复。因此运动员在训练竞赛疲劳之后,要及时进行休息,这样才能更好地得到训练效果。

(二)依据疲劳部位分类运动训练竞赛疲劳类型

按照现代医学知识,可以依据运动员不同机体器件疲劳分为内脏疲劳、神经性疲劳与肌肉疲劳。内脏疲劳表现为若运动员出现呼吸变得忽快忽慢,就会严重减弱机体的气体交换能力,有氧呼吸减弱,直接造成运动员能量减少,因此运动员感到疲劳。神经性疲劳表现为若运动员中枢神经功能比较亢进,同时不能完全发挥其小脑功与脑干功能,直接导致其协调能力变差,反应出现延迟现象。肌肉疲劳表现为若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肌肉僵化,感到不断收紧,协调能力变弱,同时感到明显疼痛等现象。

(三)依据疲劳的表现分类运动训练竞赛疲劳类型

依据运动员训练竞赛的疲劳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疲劳分类为生理性疲劳与心理性疲劳。生理性疲劳表现为运动员机体运动引起的疲劳类型,这时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与反应速度都会减弱。运动员在感到心理性疲劳时,其在训练中会表现为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维反应慢等现象,同时影响其动作协调性与准确性等。

三、体育运动训练竞赛疲劳恢复方法分析

(一)建立完善的体育运动奖励制度

由于体育运动训练竞赛是长期的行为,因此结合运动员的训练等情况进行奖励,从而尽可能调动其潜能,这样还可以增强运动员的成就感与职业认同感,就可以缓解运动员在训练竞赛过程中的疲劳。另外,奖励要结合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要使得运动员感到自己的付出获得了回报,还要做到奖励要与时俱进,具有人文关怀。

(二)建立完善的作息时间与提供良好的饮食

运动员在体育运动训练竞赛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使运动员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同时要保证休息的质量。另外在休息时要提供良好的饮食,注重其饮食习惯,加强营养的吸收,这样才能在感到疲劳后得到快速恢复。目前很多运动员教练通常会结合运动员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与训练形式等,从而尽可能地缓解疲劳的时间。

(三)改善运动员的训练条件

运动员教练要积极为运动员提高良好的训练环境,在良好的训练场地,运动员才能身心愉悦,同时在疲劳后能进行适当的轻松运动,如散步等,这会极大地提高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积极性,减少疲劳的时间。体育运动训练竞赛的管理者通过改善训练环境还能使运动员感到自己得到足够的重视,减少运动员的心理负担,在精神上给予其极大的激励。

(四)建立运动员运动训练竞赛的心理档案

新时期体育竞技越来越激烈,因此运动员在体育训练与竞赛中面临很大的压力,所以在竞赛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如精神状态过度紧张、焦虑等,这样就造成在比赛过程中不能集中精力进行比赛,从而出现心理疲劳现象。教练可以根据运动员平时运动训练的情况,提前进行模拟竞赛,同时关注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波动情况,建立相对应的心理档案,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要使运动员客观看待比赛与结果,在竞赛过程中减少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向观众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不辜负自己的辛勤训练。

四、总结

运动员在日常的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疲劳类型,因此教练要根据其不同类型的疲劳科学指导休息动作,这样运动员才能在训练中提高技能,同时快速恢复体力,延长体育运动训练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李淑娥.体育运动训练竞赛中疲劳类型问题的分析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2:28-29.

[2] 刘倩.音乐调节法对WCBA篮球运动员疲劳恢复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第2篇

【关键词】古典芭蕾;基础训练;体育舞蹈训练;价值

古典芭蕾作为一项艺术,发展了近几百年,有着自身的完整体系及训练方法,对人在舞蹈上的训练更加科学、系统。借鉴芭蕾舞蹈的训练方式及教学方式来开展舞蹈体育训练,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体育舞蹈教学。

一、芭蕾同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原则分析

古典芭蕾作为一个发展了几百年的艺术,对于提高人的身体机能及表现能力有着很大的助益,可以帮助体育运动员迅速地实现利用丰富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而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塑造。芭蕾的身体技能训练可以以四字囊括分别为:开、绷、直、立。这同当前的体育舞蹈训练身体技能动作要求很相同。开即指的是完成芭蕾动作都要从肩、胸、骻、膝、踝等关节来左右均匀地由内向外的打来,在最大程度上保持身体的线条并扩展身体动作范围,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身体的灵活性。芭蕾的主要特点是突出贵族气质,这种标准的审美要求及训练方式使得芭蕾舞者达到了非职业舞者所不能到达的身体理想职业化。相比芭蕾舞蹈,体育舞蹈的“开”注重以身体中心为基础令身体前部肌肉群放松向外放射性的展开,涉及到的部位包括面部、颈部、胸部等。在进行舞蹈时,要求女舞者能够充分打开胸腔、打开四肢的动作,呈现出优雅的舞姿和线条。绷指的是每一个芭蕾舞蹈动作都能够将肢体的每一部门都保持绷直,尤其在膝、踝、趾、脊椎、颈椎等部位。而在体育舞蹈训练中虽然不强调保持所有的动作都绷紧,但是绷紧的动作还是相对比较多的。比如在伦巴、恰恰中,所有的站立动作,都会要求脚背绝对的绷直。在所有的动作中,为了保持肌肉的紧绷,对肌肉和关节都会有一定的训练,而起到延展身体曲线的效果。一些肢体末端的绷直,还能够促进手臂的延长从而帮助舞者在视觉上起到拉伸的作用,形成一种比较高挑的错觉。直指的是背部能够保持挺直,这同体育舞蹈中的要求还是很相同的。这种身体背部的挺直,能够有力地表现舞姿的优美,达到视觉上的美感。绷直不仅有利于保持体态的美感,还能够帮助在进行动态表演时保持重心,使根基更加稳定,帮助身体旋转和推动。立指的是头、颈、躯干和四肢能够保持整体,使得身体能够保持能量的聚集,达到重心的提升,从而实现气宇轩昂的美感,这种对于立的要求,在体育舞蹈中同样适用。所以运动员在完成每项动作时,都需要保持立的意识,保持完美的固定伸直姿态。除了这四个字之外,还有诸如轻、准、稳、美等字的要求。轻指的是舞者控制好动作的起跳和落地,给人以轻盈自如的感受。准则指的是保证每次动作能够达到要求,保证舞姿的路线和位置准确到位。稳就要求舞者每个动作都不拖泥带水,能够保证每一个动作动时不拖沓,静时够稳。而美就不言而喻了,任何舞蹈的初衷都是给人以美的感受,达到视觉的美感。因此就需要运动员不但要有基本功,还要能够把学到的东西融入美的艺术表现,将美学原则贯穿到每一个舞姿当中。

二、古典芭蕾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应用

(一)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应用古典芭蕾的基本功教学训练。基本动作是舞蹈的重中之重,所以在进行体育舞蹈训练时,可先借鉴芭蕾舞蹈的基本训练方法来进行训练,练好基本功,掌握体育舞蹈的精髓。古典芭蕾的一些动作主要由跳、转、跳转结合和连接动作构成。这和体育舞蹈动作中的动作要求也是不谋而合的,体育舞蹈运动中,对于转和旋转有着很高的要求,而转的形式也比较多,诸如“行进转”、“轴转”、“平转”等。而体育舞蹈通常为两个人同时进行,对于两人的“内圈转”和“外圈转”有着严格的要求。为了达到一定的训练目的,可以将芭蕾的转体训练方式应用到体育舞蹈训练中来,也可以在掌握了芭蕾转体动作之后,结合实际情况,就体育舞蹈的技术标准来达到训练目标。

(二)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应用古典芭蕾的技巧训练。任何的艺术都有一定的技巧性,对于芭蕾学员的要求更加高,因此在掌握了芭蕾的技巧训练之后,再来学习体育舞蹈就更加容易了。学习芭蕾舞蹈时,重要掌握的技能为旋转技能、跳跃技能、双人舞托举技能等,还要额外的表现出比较高的艺术素质及艺术气质,以及比较好的乐感、舞蹈感、自信能力等。一个好的芭蕾演员必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学员只有经过比较长时间的训练,经过很多刻苦的训练才能够达到完美的曲线及体态动作。而在体育舞蹈中,必须要求身姿挺拔,抬头挺胸而达到体育美及艺术美。除此之外,学员还要能够完成对于速度、力量、柔韧等方面的要求,达到完美的艺术表现。

(三)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应用古典芭蕾的乐感训练。舞蹈和音乐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为了达到比较高的艺术美,学员必须能够有良好的乐感。音乐可以为舞蹈增加灵动性,达到有声有形的境界,而一个好的芭蕾舞者必须能够达到将两者相互融合。因此,在培养学生学习舞蹈是,就要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感知力,完美的完成每一个舞蹈动作。当前教师在教授学生进行体育舞蹈训练时,并不注重舞蹈同音乐的结合。教师的艺术素质也比较低,自身的艺术涵养并不够,对学生音乐的培养并不完全,所以培养学生练习舞蹈时并不能够起到舞蹈同音乐结合的引导。为此教师可以引荐芭蕾舞乐感的培养方式来进行乐感的引导,补充我国舞蹈教学的疏漏。这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乐感达到舞蹈同音乐的有效统一,还能够帮助完善我国舞蹈教学体系。

(四)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应用古典芭蕾的形体训练。舞者的形体训练时舞蹈训练的基础,一个完美的体态能够帮助学员在舞蹈过程中达到比较好的形态美。为此,在进行舞蹈训练时,一定要保持身形挺拔、气宇轩昂,达到舞姿的流畅和优雅,体现出舞蹈的美感。芭蕾训练中对于高雅和绅士风度的体现比较注重,借鉴芭蕾舞蹈的形体训练来进行体育舞蹈训练对于学院气质的培养以及行为动作灵活优雅的提升大有益处。

(五)对于今后教学的意见。当前的体育舞蹈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并不同于以往的纯技术教学思想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艺术教学所占的比重,将艺术教学纳入课程设计和教学思考中来。提升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将动作艺术表现力提升到基本的教学课程中来。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舞蹈训练既是一门技术课程,又是一门艺术课程,为了达到其艺术的范畴,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拥有必备的艺术素养,借鉴古典芭蕾的训练方法,为学生设计一个可以兼备形体、乐感、技巧的课程,帮助实现运动员的舞蹈修养。相信随着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的形成,未来的体育舞蹈训练会变得更加专业,不但能够培养人的形体和内心,还能够将二者升华。

参考文献:

[1]黄冬赟.古典芭蕾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意义与实际运用[J].魅力中国,2014(22).

[2]胥春华.浅析古典芭蕾训练对提高体育舞蹈表现力的作用[J].体育时空,2012(3).

[3]王芃,曹卫东.芭蕾基础训练在高校体育舞蹈专项课教学中的运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6).

[4]王涓屹,田原,施伽玥.浅析芭蕾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价值[J].体育时空,2014(24).

第3篇

芭蕾舞以其“开、绷、直、立”四个动作原则,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在艺术感、审美能力、艺术表现力等方面存在耦合点,笔者在探究了芭蕾训练的内涵及动作要素后,解析了高校体育舞蹈与芭蕾的关系耦合点,进而对如何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驾驭芭蕾训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推进芭蕾训练更多地、更好地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提升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

芭蕾训练;高校体育舞蹈;芭蕾;体育

芭蕾基础训练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训练学科,由于它具备的科学性、规范性等特征以此成为所有舞种在学习之前的必修课。最近这些年,在很多的领域都运用了芭蕾形体训练的内容,有的甚至将芭蕾形体训练当作入门前的必须课,在专业舞蹈训练过程中,进行芭蕾基础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芭蕾基础训练在民族舞、现代舞和古典舞等舞种的教学过程中也被予以高度重视的。

一、芭蕾训练的主要内容及主要动作元素要求

(一)芭蕾训练的主要内容芭蕾舞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舞蹈艺术,到今天已经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训练体系,在芭蕾舞蹈课程中芭蕾基础训练是其最基础的训练内容,此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有着极其严密的规范性。训练的内容按照基础训练的顺序可以划分为把杆式训练、中间式训练以及跳跃式训练;按照训练的方式可以划分为地面素质训练、把杆式训练、中间式训练。此外,进行芭蕾基础训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身体素质和艺术综合素质等。

(二)芭蕾训练的主要动作元素要求芭蕾舞是一门具有精湛动作技术的舞蹈,在芭蕾舞训练的课堂中,一般都是从把杆训练开始的,依次是中间训练、地面动作和各种复杂的技巧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是训练学生的腿部肌肉能力,身体的张力和软度,下蹲的深度和身体、头、手之间的配合以及动作间的协调性,然后进行身体的直立感和稳定性训练,最后进行准确移动重心能力方面的训练。芭蕾舞基础训练的内容和动作要求不仅对整个芭蕾舞的动作技术标准有着深深的影响,对其他舞种的动作标准和审美标准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进行芭蕾舞基础训练中对于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有着比较全面的规范要求,必须进行地面素质训练来加强培养学生形体各方面的柔韧性和力量素质;也可以进行把杆训练来进行开肩、开胯和腰部力量的训练;在进行把杆训练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踢腿、擦地、划圈以及各种蹲和腿部控制的训练。在进行这类训练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将身体的各个关节的韧带进行充分的拉伸练习,还要积极的锻炼身体各个部位肌肉的控制能力。在芭蕾舞基础训练的中间训练中主要进行的是基本手脚部位的练习、各种跳转的训练以及各种动作组合方面的学习和练习,这部分的内容相对难度都比较的大,主要目的进行学手脚各个关节柔韧性、身体平衡性和协调性以及身体的弹跳性方面的训练。

二、高校体育舞蹈与芭蕾舞的关系分析

比较专业的芭蕾舞蹈者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所呈现的身体形态、个人气质和舞蹈魅力等带给观众的都是美的享受,就芭蕾舞而言,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是塑造舞蹈者拥有较好个人魅力的重要因素,而体育舞蹈者在训练中也吸取了很多芭蕾舞艺术的要素,因此,二者在表演和训练的过程中有着较强的联系。在进行体育舞蹈和芭蕾舞蹈训练和表演的过程中对于舞蹈者的重心和平衡力等基本训练的要求大致都是一样的,所以在很多高校进行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将芭蕾舞的训练方法进行应用,以便更好的对学生的肢体动作进行训练,很多高校以此为基础制定了一套系统程序化的体育训练方法。在体育舞蹈教学和芭蕾舞训练中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舞蹈的表现能力和感染力等方面的培养都是相当重视的。因为在体育舞蹈发展的过程中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训练方法体系,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常常会借助芭蕾舞和古典舞等训练方法来进行训练,由此可见,芭蕾舞训练和体育舞蹈教学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最后,在给芭蕾舞舞者进行身体技能方面的训练时所采用的训练方法体系时需要遵循“开、绷、直、立”的基本原则。由于芭蕾舞舞者在身体技能训练上的要求和体育舞蹈竞技动作的要求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在体育舞蹈训练中采用芭蕾舞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体育舞蹈基本技能和动作训练得到有效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体育舞蹈教学整体水平和效果的提高。

三、芭蕾训练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芭蕾舞技巧训练体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一般情况下,芭蕾舞的技巧训练体系主要包括旋转技术、跳跃技术、双人舞托举技术、脚尖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在芭蕾舞蹈方面取得较大成就的舞蹈家除了将上述技术予以掌握之外,都具备了较高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气质,以及自身较好的乐感、舞蹈感,较强的自信力、表演力和艺术感染力。学生都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品格才可以塑造自身完美的体态和舞蹈动作。对于体育舞蹈和芭蕾舞的姿态基本上的要求是相同的,主要要求舞蹈练习者在进行舞蹈过程中必须保持身姿挺拔,昂首挺胸,收腹立腰,肩膀和膝盖都呈放松的状态,只要这样才可以让所跳出的舞蹈符合体育美、艺术美和状态美的要求。另外,还需要学习和掌握控制以及旋转等舞蹈动作。只有达到这些要求,在男女舞蹈者进行配合表演练习的过程才能同时达到速度、力量、柔韧的舞蹈美感和体育运行表现力方面的要求。

(二)芭蕾舞基本功教学训练体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很多的体育舞蹈选手对于复杂的舞蹈动作都跳得相当不错,但是对于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舞蹈动作却常常予以忽视,很容易出现错误,这就是对于基本功方面的训练不够扎实所导致的。比如,有些跳拉丁舞的舞蹈者在进行舞蹈时动作都比较的娴熟,能够将花样复杂的舞蹈进行展现,在很多观众的眼里他们的舞蹈技术都十分的专业,其实恰恰相反,他们所跳的舞蹈和拉丁舞的舞蹈风格并不相匹配,要不是所加入的拉丁舞音乐的伴奏,我们可能会很难看出所跳的是拉丁舞。所以,无论如何只有将基本功切切实实的练好,才能够更好的学习体育舞蹈,更快将体育舞蹈的舞蹈风格进行掌握。

(三)芭蕾舞形体训练体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在进行芭蕾舞教学时,对舞蹈者进行形体培训是体育舞蹈教学的基础内容,在实践中能否对其进行很好的运用会对体育舞蹈者的基础形态以及舞蹈技能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此特别提到内蒙古艺术学院的郑涛老师,他是芭蕾舞和体育舞蹈专业的高级讲师,由他主编的国标团体舞曾经在全国的各大赛场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获得很多的殊荣和奖项,他在进行芭蕾舞教学的训练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做到身形挺拔如松,舞姿优雅流畅,要将“绅士风度”予以高度的体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体育舞蹈中的拉丁舞十项以及摩登舞都是起源于英国的,而且英国的“国际标准”有主要来源于贵族的“绅士风度”,所以长此以来,这种“高雅”平且“保守”的“绅士风度”渐渐的成为了国际上所流行的交际舞“国际标准”四、结语在体育舞蹈形成的过程中大量吸取了芭蕾舞的各个元素,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去运用芭蕾舞的训练体系这不是不可能实现。另外,经过很多高校的实践证明,在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引入芭蕾舞训练体系有着非常好的帮助。所以,建议各大高校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将芭蕾舞训练体系作为基础来对体育舞蹈的教学和训练体系进行构建。对于体育舞蹈专业中出现的学生结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要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在以后的体育舞蹈招生、教材选择、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整理等方面积极进行改进,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的问题要积极进行提高,将芭蕾基础训练课程中的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结业成绩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张续,赵金科.芭蕾基础训练与芭蕾形体训练的区别[J].考试周刊,2011(3)

[2]张丽.体育舞蹈在高校发展的现状分析[J].健康教育,2011(3)

第4篇

关键词:体育舞蹈教学;芭蕾训练方法;训练

1、前言

体育舞蹈作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一项新兴体育项目,尽管各高等院校均设立了体育舞蹈专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但是由于体育舞蹈在国内发展尚不足40年,所以没有像其他舞蹈艺术一样形成系统的专业教学体系和训练体系,缺乏专业教学体系和训练体系的体育舞蹈在人才培养上出现很多问题。笔者认为芭蕾舞历经上百年历史发展历程,其形成了十分完善的专业教学体系和训练体系,并且体育舞蹈的形成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芭蕾舞,所以可以将芭蕾舞训练方法引入到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体育舞蹈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体育舞蹈在未来实现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

2、体育舞蹈与芭蕾舞的关系分析

专业芭蕾舞选手在表演过程中的身体形态、个人气质以及舞蹈魅力等,均是给观众带来美好感受的关键要素,就芭蕾舞来说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是塑造选手魅力的主要因素,就体育舞蹈来说其在形成中吸收了很多芭蕾舞艺术的要素,所以两者在表演和训练等方面存在一些十分紧密的关系。体育舞蹈于芭蕾舞在训练与表演过程中,对学生的重心与平衡等基本能力训练中的要求是相同的,所以很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开始将芭蕾舞训练方法应用其中,以便于实现对学生肢体动作上的训练,一些高校在这个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一套程序化的体育舞蹈训练方法。再者,体育舞蹈教学与芭蕾舞训练中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舞蹈表现能力以及舞蹈感染力等方面的培养,由于体育舞蹈发展中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训练方法体系,所以需要使用芭蕾舞、古典舞等训练方法来实现对上述要素的训练,这足以说明芭蕾舞训练与体育舞蹈教学有着十分紧密联系。最后,芭蕾舞选手的身体技能训练方法体系要遵循“开、绷、直、立”的基本原则,在身体技能训练要求上与体育舞蹈竞技动作要求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运用芭蕾舞训练方法体系可以有效提高体育舞蹈的基本技能与动作技巧训练效果,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总体水平和效果。

3、芭蕾舞训练体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体育舞蹈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很多芭蕾舞元素,并且芭蕾舞选手与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训练上存在很多相似之处,甚至一些标准动作要求上也有着紧密联系,为了解决体育舞蹈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和训练体系这一问题的弊端,笔者认为将芭蕾舞训练体系引入其中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确保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议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将芭蕾舞训练体系引入到体育舞蹈教学中。

3.1、芭蕾舞基本功训练体系的应用途径

世界著名的拉丁舞冠军东尼本指出基本动作是影响选手比赛成绩的关键要素,这句话不仅十分适用于芭蕾舞选手的培养中,同时也适用于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培养中,基本动作对体育舞蹈运动员的竞技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例如,很多体育舞蹈运动员虽然在竞技过程中会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一些相对简单的舞步在竞技过程中经常会出错,这说明由于体育舞蹈教学中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和训练体系,所以导致在体育舞蹈运动员基本功培养上出现了严重问题,基本功不扎实是很多高校体育舞蹈运动员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将芭蕾舞基本功训练体系引入其中可以解决体育舞蹈运动员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该基本功训练体系在应用中可以实现对运动员力量、柔韧性、控制力、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等方面的训练,确保体育舞蹈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基本功,这样可以彻底解决运动员在表演中普遍存在的简单舞步错误问题,对进一步提高运动在体育舞蹈竞技与表演中的动作表现力有着重要作用,避免观众因运动员基本功不扎实而影响其观赏效果。

3.2、芭蕾舞技巧训练体系的应用途径

体育舞蹈作为舞蹈艺术中的一种,其在竞技和表演过程中对运动员的技巧、技术应用有着紧密联系,就芭蕾舞来说由于其在表演过程中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所以芭蕾舞技巧训练体系便可以有效培养选手的高难度技巧,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选手在芭蕾舞表演过程中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体育舞蹈与芭蕾舞在选手培养上都十分重视对其身体韧性的培养,芭蕾舞技巧训练体系便可以实现对选手体态和动作上的培养,进而使选手通过训练具备良好的身体韧性,所以就芭蕾舞技巧训练体系来说完全适用于体育舞蹈运动员基本技巧的培养,有助于确保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动作可以在最大长度上符合艺术美、状态美等方面的要求。为此,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可以将芭蕾舞技巧训练体系应用其中,以便于实现对体育舞蹈运动员速度、力量以及身体柔韧等方面的培养,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舞蹈运动员掌握更多的技巧和技术,确保运动员在竞技和表演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3.3、芭蕾舞乐感训练体系的应用途径

体育舞蹈艺术诞生之初便与音乐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将体育舞蹈动作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运动员的乐感也被作为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个优秀的芭蕾舞选手来说也要具备优秀的乐感,并且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力才能在表演中作出更加优美的动作。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的初级阶段是培养乐感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这一阶段都忽略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在体育舞蹈训练中难以有效掌控正确的动作,难以确保体育舞蹈动作与音乐之间的协调性,进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在体育舞蹈竞技和表演中的成绩。为此,将芭蕾舞十分健全、完善的芭蕾舞乐感训练体系应用其中,可以有效弥补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弊端,更好的实现对学生正再初级培养阶段的乐感培养,同时教师也要注重不断借鉴芭蕾舞乐感训练体系的经验,结合体育舞蹈自身特色来形成更为科学、完善的乐感培养体系,这对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4、芭蕾舞形体训练体系的应用途径

形体训练会对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基本技能产生显著影响,但是由于形体训练一直被作为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所以对体育舞蹈教学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就芭蕾舞来说十分重视选手舞姿的优雅、流畅,其形体训练体系在选手训练中也可以达成这一目的,为此,将芭蕾舞形体训练体系引入其中可以解决体育舞蹈运动员形体训练不足这一问题。芭蕾舞形体训练应用到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体育舞蹈竞技对学生的年身体形态和基本技能要求来选择培训方法,确保整个形体训练内容都能紧紧围绕体育舞蹈教学,以便于达到训练体育舞蹈运动员身体形态和基本技能的目的,对进一步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培养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结语

体育舞蹈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很多芭蕾舞的元素,这对于芭蕾舞训练体系应用到体育舞蹈教学中提供了很大可能性,同时很多高等院校实践经验也证明了芭蕾舞训练体系引入体育舞蹈教学中的有效性,为此,建议各高等院校要讲芭蕾舞训练体系作为基础来构建出专门的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琴.论芭蕾技巧训练体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

第5篇

【关键词】古典芭蕾;基础训练;体育舞蹈训练;价值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19-02

古典芭蕾作为一项艺术,发展了近几百年,有着自身的完整体系及训练方法,对人在舞蹈上的训练更加科学、系统。借鉴芭蕾舞蹈的训练方式及教学方式来开展舞蹈体育训练,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体育舞蹈教学。

一、芭蕾同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原则分析

古典芭蕾作为一个发展了几百年的艺术,对于提高人的身体机能及表现能力有着很大的助益,可以帮助体育运动员迅速地实现利用丰富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而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塑造。芭蕾的身体技能训练可以以四字囊括分别为:开、绷、直、立。这同当前的体育舞蹈训练身体技能动作要求很相同。

开即指的是完成芭蕾动作都要从肩、胸、g、膝、踝等关节来左右均匀地由内向外的打来,在最大程度上保持身体的线条并扩展身体动作范围,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身体的灵活性。芭蕾的主要特点是突出贵族气质,这种标准的审美要求及训练方式使得芭蕾舞者达到了非职业舞者所不能到达的身体理想职业化。相比芭蕾舞蹈,体育舞蹈的“开”注重以身体中心为基础令身体前部肌肉群放松向外放射性的展开,涉及到的部位包括面部、颈部、胸部等。在进行舞蹈时,要求女舞者能够充分打开胸腔、打开四肢的动作,呈现出优雅的舞姿和线条。

绷指的是每一个芭蕾舞蹈动作都能够将肢体的每一部门都保持绷直,尤其在膝、踝、趾、脊椎、颈椎等部位。而在体育舞蹈训练中虽然不强调保持所有的动作都绷紧,但是绷紧的动作还是相对比较多的。比如在伦巴、恰恰中,所有的站立动作,都会要求脚背绝对的绷直。在所有的动作中,为了保持肌肉的紧绷,对肌肉和关节都会有一定的训练,而起到延展身体曲线的效果。一些肢体末端的绷直,还能够促进手臂的延长从而帮助舞者在视觉上起到拉伸的作用,形成一种比较高挑的错觉。

直指的是背部能够保持挺直,这同体育舞蹈中的要求还是很相同的。这种身体背部的挺直,能够有力地表现舞姿的优美,达到视觉上的美感。绷直不仅有利于保持体态的美感,还能够帮助在进行动态表演时保持重心,使根基更加稳定,帮助身体旋转和推动。

立指的是头、颈、躯干和四肢能够保持整体,使得身体能够保持能量的聚集,达到重心的提升,从而实现气宇轩昂的美感,这种对于立的要求,在体育舞蹈中同样适用。所以运动员在完成每项动作时,都需要保持立的意识,保持完美的固定伸直姿态。

除了这四个字之外,还有诸如轻、准、稳、美等字的要求。轻指的是舞者控制好动作的起跳和落地,给人以轻盈自如的感受。准则指的是保证每次动作能够达到要求,保证舞姿的路线和位置准确到位。稳就要求舞者每个动作都不拖泥带水,能够保证每一个动作动时不拖沓,静时够稳。而美就不言而喻了,任何舞蹈的初衷都是给人以美的感受,达到视觉的美感。因此就需要运动员不但要有基本功,还要能够把学到的东西融入美的艺术表现,将美学原则贯穿到每一个舞姿当中。

二、古典芭蕾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应用

(一)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应用古典芭蕾的基本功教学训练。基本动作是舞蹈的重中之重,所以在进行体育舞蹈训练时,可先借鉴芭蕾舞蹈的基本训练方法来进行训练,练好基本功,掌握体育舞蹈的精髓。

古典芭蕾的一些动作主要由跳、转、跳转结合和连接动作构成。这和体育舞蹈动作中的动作要求也是不谋而合的,体育舞蹈运动中,对于转和旋转有着很高的要求,而转的形式也比较多,诸如“行进转”、“轴转”、“平转”等。而体育舞蹈通常为两个人同时进行,对于两人的“内圈转”和“外圈转”有着严格的要求。为了达到一定的训练目的,可以将芭蕾的转体训练方式应用到体育舞蹈训练中来,也可以在掌握了芭蕾转体动作之后,结合实际情况,就体育舞蹈的技术标准来达到训练目标。

(二)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应用古典芭蕾的技巧训练。任何的艺术都有一定的技巧性,对于芭蕾学员的要求更加高,因此在掌握了芭蕾的技巧训练之后,再来学习体育舞蹈就更加容易了。学习芭蕾舞蹈时,重要掌握的技能为旋转技能、跳跃技能、双人舞托举技能等,还要额外的表现出比较高的艺术素质及艺术气质,以及比较好的乐感、舞蹈感、自信能力等。

一个好的芭蕾演员必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学员只有经过比较长时间的训练,经过很多刻苦的训练才能够达到完美的曲线及体态动作。而在体育舞蹈中,必须要求身姿挺拔,抬头挺胸而达到体育美及艺术美。除此之外,学员还要能够完成对于速度、力量、柔韧等方面的要求,达到完美的艺术表现。

(三)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应用古典芭蕾的乐感训练。舞蹈和音乐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为了达到比较高的艺术美,学员必须能够有良好的乐感。音乐可以为舞蹈增加灵动性,达到有声有形的境界,而一个好的芭蕾舞者必须能够达到将两者相互融合。因此,在培养学生学习舞蹈是,就要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感知力,完美的完成每一个舞蹈动作。

当前教师在教授学生进行体育舞蹈训练时,并不注重舞蹈同音乐的结合。教师的艺术素质也比较低,自身的艺术涵养并不够,对学生音乐的培养并不完全,所以培养学生练习舞蹈时并不能够起到舞蹈同音乐结合的引导。为此教师可以引荐芭蕾舞乐感的培养方式来进行乐感的引导,补充我国舞蹈教学的疏漏。这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乐感达到舞蹈同音乐的有效统一,还能够帮助完善我国舞蹈教学体系。

(四)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应用古典芭蕾的形体训练。舞者的形体训练时舞蹈训练的基础,一个完美的体态能够帮助学员在舞蹈过程中达到比较好的形态美。为此,在进行舞蹈训练时,一定要保持身形挺拔、气宇轩昂,达到舞姿的流畅和优雅,体现出舞蹈的美感。芭蕾训练中对于高雅和绅士风度的体现比较注重,借鉴芭蕾舞蹈的形体训练来进行体育舞蹈训练对于学院气质的培养以及行为动作灵活优雅的提升大有益处。

(五)对于今后教学的意见。当前的体育舞蹈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并不同于以往的纯技术教学思想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艺术教学所占的比重,将艺术教学纳入课程设计和教学思考中来。提升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将动作艺术表现力提升到基本的教学课程中来。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舞蹈训练既是一门技术课程,又是一门艺术课程,为了达到其艺术的范畴,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拥有必备的艺术素养,借鉴古典芭蕾的训练方法,为学生设计一个可以兼备形体、乐感、技巧的课程,帮助实现运动员的舞蹈修养。相信随着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的形成,未来的体育舞蹈训练会变得更加专业,不但能够培养人的形体和内心,还能够将二者升华。

参考文献:

[1]黄冬S.古典芭蕾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意义与实际运用[J].魅力中国,2014(22).

[2]胥春华.浅析古典芭蕾训练对提高体育舞蹈表现力的作用[J].体育时空,2012(3).

[3]王M,曹卫东.芭蕾基础训练在高校体育舞蹈专项课教学中的运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6).

[4]王涓屹,田原,施伽h.浅析芭蕾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价值[J].体育时空,2014(24).

[5]陈静雅.芭蕾训练体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11).

第6篇

关键词:芭蕾;基础训练;体育舞蹈;重要性

1前言

体育舞蹈,又称为“国际标准舞”,是从“社交舞”转变而来,这是项将体育技术与形体艺术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它分为两个项群(摩登舞和拉丁舞,10个舞种)。1992年,体育舞蹈被列为奥运会表演项目,2010年广州亚运会,体育舞蹈首次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随着体育舞蹈的发展,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对运动员的技术、体能、表现力、创造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纵观我国体育舞蹈运动的现状,以高难度技术动作为取胜点是我们的风格。相反,艺术表现能力不足是影响我们成绩进步的致命弱点。因此,探讨如何在体育舞蹈运动中增强运动员的舞蹈意识训练就成为我们目前应该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2芭蕾的基础训练方法

芭蕾基础训练以规范性、科学性、严谨性为其特点,通过“开、绷、直、立”的基本技巧,严格的舞蹈技术磨练,使运动员形成挺拔、匀称、完美的身体形态,并使心灵与形体完美交融,在获得精湛完美的动作技能时,在专业气质上也得到了培养。

3现代芭蕾技术训练方法与体育舞蹈技术训练中的运用

从现代芭蕾的技术层面上可将芭蕾基本技术分为动态技术和静态技术。同样,在体育舞蹈中也包括动态动作和静态动作。动态动作需要灵敏协调,不但包含了复杂的步伐,同样对身体的感觉要求尤为苛刻,要求技术全面,动作细腻多变。而静态技术要求舞者表现出优雅大方,雍容华贵的超众气质。完成这些动作时,在动作规格和节奏上要把握准确,这样才能体现出舞蹈美,在这一点上二者存在相同之处。

3.1芭蕾动态技术训练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芭蕾基础训练的动态技术是由跳、转、跳转结合连接动作构成的。跳的技术有小跳、中跳和大跳,转的技术包括地面上双脚支撑和单脚支撑这两大类别。在体育舞蹈训练中主要借鉴的是芭蕾技术中的旋转技术。在单人旋转技术中,主要借鉴了芭蕾的转体蹬摆以及躯干的直立技术,这对掌握个人旋转具有重要意义。在双人旋转技术中,这种借鉴尤为重要。芭蕾与体育舞蹈最明显的项目特点就是对腿脚的动作有着特殊的要求。在体育舞蹈的下肢动态技术动作训练中,可以采用芭蕾的半蹲、深蹲、小跳及跳转的训练方法,来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膝关节的正确用力和身体的缓冲能力。同时在体育舞蹈动态技术训练中,我们可以借鉴芭蕾的擦地、举腿等动作来校正规范运动员的脚形、腿形和舞步的动作形态。

3.2芭蕾静态技术训练在体育舞蹈中的应用芭蕾基础训练的静态技术包括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和熟练运用各种舞姿的能力。芭蕾的静态技术训练手段主要借助把杆。根据动作的需要可采用单手扶把或双手扶把进行训练,使动作达到完美的动力定型,找到肌肉的正确用力和全身各部分的正确姿态。身体的控制能力是舞蹈中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本能力之一,动作完成与否,动作幅度精准掌握均是衡量身体控制能力的标准。控制能力对脚与地面的关系要求严格,掌握了脚与地面的关系,才能控制重心和身体动作的协调、控制动作的节奏速度、脚开的控制能力和立的控制能力。在体育舞蹈中会设计一些静态造型,尤其是在高级舞步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两人的配合形式,展现出唯美的画卷,这些动作的掌握要循序渐进的科学训练。练习初期可以借助芭蕾把杆进行训练,在找到正确的用力感觉后再脱把练习,这样对体育舞蹈中静力性动作造型的掌握起到帮助作用。

4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水平

体育舞蹈的10个舞种风格迥异,音乐特征也均显不同。在训练中如果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技术动作的提高上,那么往往会给舞者养成一种机械化、公式化的动作习惯。一旦舞者缺乏乐感和想象力,就局限了舞者在艺术创作中的提高。因而在芭蕾训练中要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关注音乐,学会理解音乐,将身体与音乐融为一体进行整体训练。音乐的风格要根据编排的动作特点进行选取。教师应引导和启发学生,拓展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使其心理、肢体能与音符吻合在一起。可以安排一些带情感性、表演性的综合组合作为上课内容,更要精心选择各种类型的音乐,通过别具匠心的音乐设计和编排,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发现舞蹈在不同音乐的烘托下所诠释的不同情感,培养学生精确捕捉音乐形象的能力,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表现能力。

5结论

5.1体育舞蹈训练在依托芭蕾训练的基础和核心上,依据自身特点,浓缩精华,提炼精髓,抓住对本专业最有价值的内容,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训练效果体现最大化,为体育舞蹈的训练和教学提供坚实的专业支持。

5.2音乐训练对体育舞蹈有着最直接的积极的影响,研究借鉴芭蕾乐感的培养方法,结合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加强音乐相关理论素养,这对完善我国体育舞蹈运动技术教学训练手段,缩小我国体育舞蹈运动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对建立我国体育舞蹈教学训练支撑体系有着重大意义。

5.3动作是舞蹈运动的基本元素,解决我国体育舞蹈选手动作缺乏艺术表现力的问题,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改变以往的动作简单模仿情况,应将动作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提升到一个理论认识层面。

作者:郑辉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薇.芭蕾基训规范之我见[J].前沿,2008(9).

[2]赵卫华.浅谈芭蕾基训课的特点[J].艺术教育,2006(6):10-13.

[3]柴黎明,长场景.芭蕾基训的基本要素[J].东方艺术,2005(6).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象为某部2008年入伍的358名新兵,均为男性,体检合格,入伍3个月,年龄平均18.7岁。

1.2方法中医体质分类采用王琦的中医体质分类量表[1]集中答卷,根据判定标准[2]将新兵中医体质分为平和质组329人和非平和质组29人;训练成绩根据集训期间新兵体能、队列、射击等成绩综合评定为优秀、良好、及格(表1)。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两组训练成绩比较,平和质组明显优于非平和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3]。根据新出台的中医体质分类国家标准,人体体质大体可分为平和质和8种偏颇体质即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平和质是指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同时具有性格随和开朗,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等社会心理特征。新兵集训期间的训练成绩直接反映新兵对部队的适应能力,对其服役期间的整体表现具有前瞻性预测作用。本研究首次将中医体质分类方法应用于新兵训练成绩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平和质组在训练成绩上明显较非平和质组优秀,提示中医体质的优劣对训练成绩有重要影响。中医体质分类的优势在于将体检合格的新兵体质加以量化区分,精细而全面掌握新兵的体质情况,为选拔出体质强健、适应能力强的各类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2]王琦,叶加农,朱燕波,等.中医痰湿体质的判定标准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