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质量范文

时间:2023-08-14 16:41:46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第1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愉快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259-01

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收到了较好效果。

1.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2.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要激活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和每个具体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于学生对这门科目的兴趣也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对学生所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能过极好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品味自己的歌声中,教师进行点评,起到了很好的鼓励作用,这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情绪高涨,产生了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音乐中去。

3.爱心鼓励,激发创新

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在音乐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如《小鹿,小鹿》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个小朋友提议把歌词内容中"小鹿"改成"小狗",我微笑着同意了。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敢于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4.图、讲、演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例如,钢琴曲《骑竹马》是一首非常短小的曲子,乐曲头尾部分以轻快的节奏和弱拍上的突发强音,风趣地表现儿童骑竹为马、奔跑雀跃的欢快情景;中间部分表现儿童模拟勒马动作环顾四周的谐谑情绪。在指导学生欣赏时,我先结合插图讲了儿童比赛骑竹马时的热烈场面,然后初听一遍音乐,复听音乐时让学生举手表示出中间部分的音乐。由于学生对音乐发生了浓厚兴趣,所以听时特别认真、细心。为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绪,再听音乐时便让几名学生拿着教杆、尺子当马骑,同学们兴高采烈、情绪高涨,表演得非常精采。在这个从感知到体验的欣赏过程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深刻地理解音乐,充分欣赏音乐之美。

5.以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随着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同样计算机辅助教学以不同寻常的速度飞快发展起来。运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及大屏幕投影,可以营造出声画并茂的情境,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绿叶》这首歌曲时,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光、色、形合一的优势,创设情景:葱苍的树林、灿烂的阳光、远处的牌坊、依稀的茅舍、原野、河川、清新的花香,再配上背景音乐,学生的思维、视觉、听觉被调动起来了。这时让学生为画面编歌词,再念一念,接着给画面配上原歌词,制成简单的MTV让学生欣赏。看着优美的画面,倾听着悦耳的歌声,学生仿佛置身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的内涵,体会到歌曲的情绪,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学唱中将歌曲的情绪较好地表现了出来。

6.以游戏活动营造情境愉快的学习

第2篇

目前,小学音乐教学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教师的个人素质。作为音乐课堂的领导者,小学音乐教师对音乐的把握,对教学的理解直接决定了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水平。而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教学本质的游离。

随音乐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小学音乐课堂上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把整个课堂塑造得应接不暇。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有很多教学活动可以参与,有很多教学亮点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点。在练唱时,学生情绪高昂;在识音时,学生莫名的兴奋。可以说,每一个新奇教学方法的引入都能为音乐课堂带来一个点。但音乐并不是一个表演性教学,归根到底需要学生沉下心来细品每一个音和细究每一个发声部分,如此才能真正掌握到音乐教学的精髓。正因如此,当下小学音乐教学的不足就在于过于新奇的教学活动设计让教学的本质产生的游离。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闹一阵,叫一阵,但真正学到的音乐知识并不多。

2.喧宾夺主的教学过程。

由于越来越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对学生天性的解放上,音乐课堂的教学主体也顺其自然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身上。过去,音乐课堂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领唱,学生跟唱,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发音方法进行演唱。而现在,由于学生为教学主体的侧重,音乐课堂上教师担心打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于是便把教学主导地位过渡给了学生。一方面,学生的参与性上涨,课堂气氛活跃。但另一方面,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容易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课堂纪律涣散,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来唱,甚至还认为这样才叫唱出了个性,唱出了感觉。实际上,课堂秩序的失控无法让教师完成音乐教学任务,再个性的音乐也需要扎实的音乐素养作底子。没有这些底子,学生的音乐水平与素养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而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与角色扮演时,借此机会聊天的学生非常多。从根本上来说,当学生还不具备自主讨论音乐问题的能力时,过于散漫自由的教学氛围无助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3.有待提高的教学意识。

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对于自身的职业定位也直接影响到了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很多小学音乐教师认为小学音乐很容易教,只需要教会学生唱几首歌就可以了。再加上有些教师自身的声乐基础知识与器乐演奏方面的水平并不高,在教学时依赖于多媒体设施进行教学,甚至是直接拿视频或者音频作配乐让学生进行练声与演唱。这样的教学无法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意义,教师也无法及时发现学生的发声错误,更遑论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了。同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音乐专业性知识理解度不足,如果教师一味以专业性强的枯燥讲解来教学,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教师也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生动而准确的教学语言、细致而到位的练唱练耳都需要教师良好的音乐素养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水平。

二、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措施

1.善于利用音乐教材。

自课程标准以后,小学音乐教材就迎来了改变。一方面是音乐专业类知识的内容调低,小学阶段的学生不需要学习太多过于专业的音乐知识,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来设计符合学生审美趣味的音乐教学流程。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的空间增大,也就从侧面为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教材专业性音乐知识的减少并不意味着音乐教学难度的降低。只有在全面理解与掌握教材内涵后,才能从音乐中挖掘时代意义,进而完成音乐教学任务。例如,在人教版小学音乐第一册第六课的“劳动”主题里,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材中的内容,而应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情感动员。如引入《大家来劳动》与《洗手绢》两首歌来让学生感受劳动中的气氛。让学生讲一讲这些歌曲里表达出的意思,让学生联系自己洗东西时的感受来贴合这些歌曲。接下来,教师可以根据这两首歌的音乐特点,用相关的打击乐器让学生一起来试着表现这首歌。越贴近现实生活,学生与歌曲的距离就越近,也就能最快地体会到“劳动”的情感与音乐表达方式。当然,要结合教材,更要结合现实。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在学校参加大扫除活动时的感受、劳动后的心理情绪等等,还可以引申到谈一谈五一劳动节,讲一点过去劳动的故事与音乐,如绣花、拉纤、锄地等。播放此类音乐片段给学生听,打开学生的耳朵,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同一主题下不同劳动的音乐表达,进而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与理解能力。

2.提升音乐教学水平。

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越强的专业素质越能塑造出高质量的音乐课堂。一方面要从自身的声乐理论知识方面入手进行加强,并提高自身的器乐演奏技能。另一方面,在音乐的文化性上,作为教师应兼收并汇,提升自身的音乐境界与视野。小学音乐教学,主要集中在声乐理论教学与声乐技能教学两方面。在教学时,不仅要应用到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还涉及到了教学水平、职业操守等方面。一个拥有良好音乐素养的音乐家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师,因为小学音乐教师在于激活学生的音乐细胞,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式去主动接触音乐。但一个没有一定专业能力的音乐教师是教不好小学音乐的。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辨别能力,教师所讲的就是金科玉律,甚至会影响到学生一生对于音乐的认同度。所以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作为教师,应立足于自身的专业素质,优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的正确感知,感受到音乐中的真善美。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感受为重的原则。教学语言应浅显易懂,比喻生动有趣,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专业词汇。而在声乐训练时,多示范、多引导才能让学生逐渐找到音乐的感觉。正确认识学生的音乐水平,更要正确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在保证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纪律与课堂发言规定,以保证学生能在安静的环境下听清音与音间的区别,沉下心来品味不同音乐表现方式带来的不同情绪与感受。如在教学中,当教师使用木鱼或者三角铁等很少看见的乐器进行演奏示范时,学生们会非常好奇,甚至课堂纪律都会涣散。这就体现出了音乐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握力,也就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水平。一般来说,当课堂气氛比较严肃时,教师才会取出这类乐器进行演奏示范,并且在拿出乐器后不会直接进行演奏,而是先让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理解去演奏,然后才通过示范与指点让学生逐渐掌握不同器乐的演奏要点。这样的教学既避免了教师只做讲解或教学语言似说明书一般枯燥,也避免了乐器只拿在教师手里,学生只能干看着却不能尝试的现象。因此,当学生的参与度在教师的掌握之中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也能保持,进而达到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目标。

3.优化音乐多媒体教学。

目前的小学音乐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主要是通过播放视频、音频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听力练耳。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音乐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不清,造成了音乐课教学的重点偏离。例如,教师一节课完全依靠多媒体进行音乐播放,让学生跟着音乐一遍遍练歌。这样的教学完全不顾音乐教学的实质,因为多媒体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电子设备播放出来的音乐其音质远远达不到演奏乐器所出来的音质。学生长期在这样的音乐教学下,只能是逐渐丧失对音乐的辨别能力。基于此,教师在进行音乐多媒体教学时,应侧重使用其资料搜索功能,而非其音乐播放功能。

三、总结

第3篇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良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小学生的思想还没有成熟,在学习中还处于根据自己对教师的喜好来进行学习的阶段。因此,加强师生关系、构建平等和谐的交流平台,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对此,教师一定要多了解学生,不仅要明白他们对音乐的诉求,而且要了解他们的学习能力、受教育水平,甚至家庭情况,和学生成为朋友,构建一个平等交流、互相信任的平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学会利用现代化技术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所以,一定要不断地完善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将信息化设备引入音乐课教学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音乐授课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手段,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完善自我,学会使用新式设备。

    三、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如今,传统的呆板教学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也不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教育方法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1.直观示范教学法

    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设备,在讲授口琴、长笛、钢琴等乐器的时候,最好能够进行现场演示,如若不能,也可以带领学生到音乐教室,让孩子们看到真实具体的器材,从而扩宽视野,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2.情境模拟法

    小学音乐课教学内容多元,涉及专业的音乐知识时难免有些枯燥,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情境的创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4篇

        一、开动脑筋编儿歌,培养识谱兴趣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认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我编了如下的儿歌,让他们边指边读: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好象上楼梯,越上音越高。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坐过火车,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同学们高兴地喊起来:“青岛”、“北京”、“上海”、“广州”……“好!咱们先到北京去看看吧!老师来当播音员。”于是我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象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象是在说话;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三、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会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1、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2、根据学生的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3、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了。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四、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锤、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舞,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5篇

一、开动脑筋编儿歌,培养识谱兴趣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认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我编了如下的儿歌,让他们边指边读: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好象上楼梯,越上音越高。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坐过火车,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同学们高兴地喊起来:“青岛”、“北京”、“上海”、“广州”……“好!咱们先到北京去看看吧!老师来当播音员。”于是我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象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象是在说话;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三、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会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1、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2、根据学生的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3、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了。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锤、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舞,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6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音乐对于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们的情感可以通过音乐来传达,音乐也可以来传播人们的情感变化。所以,音乐课程在学校的发展和传播是刻不容缓的。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活泼好动,敢于尝试。教师就应该抓住其特点,积极改变教学模式,将教学与学生紧密相连,让学生将音乐课程重视起来,从而提高音乐课程教学质量。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始终让学生对于音乐课重视不起来,所以,改变教学模式是当下刻不容缓的事情。那么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师生转变角色,开放课堂

1.传统教学中,始终是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只是课堂的参与者

虽说学生是参与者,但是并没有真正地参与课堂中。一堂课下来,就仅仅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学生在讲台下昏昏欲睡。久而久之,教师也逐渐对音乐教学失去了兴趣,学生也对音乐课程反感和厌恶,这样非常不利于我们今后对音乐课程的开展。

2.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有将课堂角色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按照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参与进课堂

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着教师对于课程的发展方向。教师能够摒弃传统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知识的引导者,给学生一个发挥的空间,才能保证在今后的音乐学习过程中不断展现自我,追求新高度。

二、把握课堂教学,注重课前学习氛围的营造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首先要做到自身知识的充实,要保证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精准把握,保证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引导学生接下来音乐课程的学习。无论在课上还是私下都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教学质量的最大化。例如,在学习基础音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注意每一位学生的发音状况,毕竟音符是学习音乐道路上最重要的基础,只有学好音符,才能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课前工作也很重要。教师在进行新的内容时,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悬念,让学生对接下来的课程充满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音乐学习始终保持学习的劲头。

三、运用现代化科技,丰富教学内容

1.社会飞速发展,多媒体也已经悄然走进课堂教学中

对于音乐这种艺术课程,更加需要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这样才能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民歌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所学民歌的特点,查找出民歌的背景资料,以及相似民歌的旋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来加以区分,总结出不同民歌所表现出的主旋律有什么不同,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学习音乐知识。

2.学生根据现代化技术,查找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知识,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将自己的所闻所见与学生一起分享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立不同的音乐小组,组织学生一起加入进来,交流音乐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就以学习红歌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规定一个文化背景,搜集出当时的红歌。看哪个小组搜集的多,然后汇总,大家互相交流。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不同时期的音乐文化知识,还能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

四、学会注重教学反思,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发展

长期以来,教师都被各种参考书教学资料所包围,早就失去了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对于教科书也是深信不疑。这样的观念是极其不正确的。教师在教学的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学会教学反思。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及时发现课堂上的问题,并能够快速地进行调整和解决。教师在反思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对自身能力的质疑,而是为更好地教学做铺垫,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自我提高,还能够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课程虽然不是像数学语文等重要的学科,但是它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陶冶情操。从小学就开始音乐课程的教授,也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培养。通过音乐课程的教学,将不断净化学生的美好心灵,让学生在音乐中产生共鸣,陶冶情操,增加人格魅力。激发学生音乐灵性,构建小学音乐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而是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的学习来陶冶情操,提高个人修养。要想更好地将小学音乐课程发展起来就必须转变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也有学生对它兴趣索然,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学生对自已学习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而表现出的信心不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看到自己能行的一面。记得一次在3班音乐课上开展了“小歌星擂台赛”,班上有一名胆子特别小的女同学叫王晓涵,平时很少说话,要上台唱歌就更别说了。针对这种情况,我特意安排她和一名歌唱得比较好的同学――严雨一起边唱边跳。当他们一曲下来,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看见胆小的晓涵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接着,我进一步引导,“既然他们的歌声这么美,那么我们请王晓涵单独再来一曲,好吗?”面对同学们期盼的眼神,她涨红了脸,但同时我们也惊喜地听到了从她嘴里发出的甜美歌声。晓涵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我今天好开心,因为我为班上的同学表演了节目,顾老师表扬了我,全班同学都给了我热烈的掌声。其实做什么事情不要怕就一定能做好!加油吧!”有了信心作基础,学生们学习的劲头更大了。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坐过火车,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劲儿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同学们高兴地喊起来:“青岛”、“北京”、“上海”、“广州”,“好!咱们先到北京去看看吧!老师来当播音员。”于是我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象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三、爱心鼓励,激发创新

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在音乐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如《小鹿,小鹿》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个小朋友提议把歌词内容中“小鹿”改成“小狗”,我微笑着同意了。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敢于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捶;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舞,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图、讲、演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例如,钢琴曲《骑竹马》是一首非常短小的曲子,乐曲头尾部分以轻快的节奏和弱拍上的突发强音,风趣地表现儿童骑竹为马、奔跑雀跃的欢快情景;中间部分表现儿童模拟勒马动作环顾四周的谐谑情绪。在指导学生欣赏时,我先结合插图讲了儿童比赛骑竹马时的热烈场面,然后初听一遍音乐,复听音乐时让学生举手表示出中间部分的音乐。由于学生对音乐发生了浓厚兴趣,所以听时特别认真、细心。为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绪,再听音乐时便让几名学生拿着教杆、尺子当马骑,同学们兴高采烈、情绪高涨,表演得非常精采。在这个从感知到体验的欣赏过程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深刻地理解音乐,充分欣赏音乐之美。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去发现、欣赏音乐美,而不是让学生去抗拒、排斥音乐美。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地创造愉悦的学习情景,尽可能使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