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16:41:45
序论:在您撰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思想政治工作,筒而言之,就是如何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它是一项如何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是企业必不可少的生命线、向心力。随着农村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项工作不断规范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员工的活动方式、交流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如何面对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呢?使每个党务工作所思考的课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更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从目前农村供电所员工思想状况来看,思想政治工作须从以下几方面去探讨: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务求“实”。受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部分思想政治工作都习惯于灌输式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思想政治工作游离于工作中心图形式,走过场,实际效果不佳。在新形势下,员工队伍的构成、思想观念都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必须由旧变新、由虚变实。系统性的务虚教育应减少,日常的针对性教育内容应增多,脱离安全生产和营销服务工作的教育应减少,密切安全生产和营销服务工作的教育应增多,把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抓主要矛盾,抓关键问题,把作用发挥在决策前,落实在执行中,渗透到管理上,增强内容的针对性,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各项工作有机紧密结合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同时,要积极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把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上。针对农村供电所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单纯地就事论事,应抓员工的观念转变,要以促进安全生产,营销服务为抓手,以创建农村示范供电所为目的,以此来引导员工观念转变。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细”。在做农电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中方法不能简单粗放,必须注重针对性,在细字上下功夫,旨在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当前供电所安全生产、农配网改造工程、同业对标、营销服务、电费回收、供电所创建等工作任务繁重,工作中要做到针对任务定内容,在每完成一项任务中,把握客观控制,在做好动员的基础上,及时宣传先进,表彰好人好事,提倡奉献和奋斗精神,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好风气。在对党员教育中,重点强调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针对实际情况,组织党课教育,对一线员工要以表扬为主,肯定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在平时工作中,要组织开展党员、员工“创先争优”活动,遵守职业道德的教育,使每位农电员工能自觉做到遵章守纪。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情”。情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动力。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环境、渠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从内容上加强针对性外,还必须从方法上加强和改进,要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农电工作领导者要建立起与员工深厚的感情,要真心实意,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象对待自己亲人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员工、体贴员工,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对方切实感受到温暖。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姿态与之交流。要学会换位思考,倾听不同意见,只有设身处地,以心换心,才能真正理解人,说服人,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着眼的是和谐、进步,但同时也是对每一个人的关爱。无论谈哪种道理,无非是帮助人提高认识,解开疙瘩,抚平情绪,认清方向。
四、思想政治工作要致力于“帮”。为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注意在帮上下功夫。帮助员工正确认识形势增强信心;帮助员工充分认识电力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帮助员工了解国网公司及上级供电公司的有关文件、规定,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重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员工反映的实际问题,不管能否解决,都不能回避,应当满腔热情,主动关心,特别是事关员工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更应该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清理各类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员工的“所思、所盼、所想”,尽最大能力创造条件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农电员工心情舒畅的干好工作,为农电事业发展尽责尽力。
五、思想政治工作要力争“新”。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变化的新情况,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在思路上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在内容上,由单一的思想教育向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转变;在形式上,由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以平等的态度待人,加强和员工的沟通和交流,做到以情感人,让员工产生信任感、成就感、温暖感和舒适感。要注意把握员工的情绪,主动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要坚持做到让思想政治工作进班组,上一线,到现场,及时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针对员工中出现的思想实际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引导员工做好本职工作。要采用新工作方法,以换位的方式思考问题,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多做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工作,少说大道理,多做实事。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更有说服力、感召力。
XX镇自2002年开始,根据全镇“三个文明”建设的需要,组织了全体机关干部、中小学教师深入村组、农户家庭,以做好“农民教育工程”为载体,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农业结构的调整、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等做出了新的努力,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作用,为实现“富民强镇”的各项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成绩
1、干群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干部在实践中体会到农村出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越来越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深切地感悟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明显。各级党政组织能充分利用基层党校、村电教室等形式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实行村务公开、讨论国家大事,商讨富民之策,研究发展之路等,拉近了干群距离,在一定程序上保持了农村的稳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等观念发生了变化,农村社会风气正在好转。改革开放促进了人们观念的更新,人们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历史性飞跃。
4、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引领农民致富结合起来,使科技文化建设呈现发展趋势。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是当前.及今后各级党政组织的长时间的中心任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了这一时代背景之中,克服了经济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两张皮现象。
二、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深刻。一是认为“虚”,认为做思想工作是耍嘴皮,做虚功;二是认为“忙”,没有时间去抓,形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三是认为“难”,没办法去抓,认为农民现在最重要的是物质利益,没有直接的利益驱动难以说服于农民。
2、工作针对性不强、方法不活,覆盖面不广。首先.教育方法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其次是教育的重点与农村目前状况不相适应。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留在村里大部分是非劳动力和一些文化水平低的人。
3、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影响子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是不会做。部分干部本身文化素质较低不会开展工作;二是不肯做。部分干部不愿做思想政治二作,原因是搞经济工作成绩、功利明显。三是做不好。部分干部主观愿望是好的。想多做工作,但由于自身素质,工作往往收效甚微。
4、种种原因,封建迷信有抬头趋势,宗教势力影响在扩大,迫切需要广泛、深入地对农民进行唯物论、无神论教育。
三、做好今后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1、针对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的状况,帮助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农村要发展,稳定是前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帮助农村干部群众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依法办事,使农民的生产、生活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2、针对农民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状况,帮助农民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各项任务。树立农村文明新风,引导农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革除陈规陋习,在思想和行动上爱党、爱国、爱集体,在人际关系上,尊老爱幼,邻里团结,互助共济。
3、针对部分干部素质偏低的状况,帮助干部提高素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武装干部的头脑,使他们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转变作风,通过进村入户,体察民情,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谈心、交心活动,沟通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关系,沟通干部与农民的思想,增进干部与农民之间的友情,使广大农民敢于和愿意对干部讲真话,说实话;通过建立领导联系点、接待日制度,发动群众建言献策,广泛征集合理化建议,处理群众中的疑难问题和棘手问题,帮助农民群众提高认识,化解思想矛盾,为农村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版权所有
4、针对帮助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在鼓励农民调整农业结构时,把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增强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效益意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农业增效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认可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干部群众对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了较大提高:一是基层干部在实践中体会到解决农村各种困难和问题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深切地感悟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效果也很明显。基层党政组织充分利用基层党建平台和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实行村务公开、讨论公益事业、探索发展之路、多办利民实事等,拉近了干群距离,保持了农村的稳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三是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行为等观念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新变化,村风民风正在好转。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引领农民致富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了建设小康、和谐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之中,克服了经济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两张皮现象。
从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四大变化:
一是工作机制发生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进村入户成为一大难点。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变化和新需求,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被打乱。二是对象主体发生变化。随着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农民的社会活动空间更为广阔,人员流动越来越快,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空白。三是工作方法及内容发生了变化。随着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新知识新思想的学习加快,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价值取向呈现一定程序上的复杂化。四是阵地建设的影响力发生了变化。农村的宣传阵地、宣传手段、宣传机制与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差距,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一些消极错误思想和不良文化也趁机扩大传播影响。
二、当前农民思想状况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乡村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农民思想状况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第一、从农民思想状况来看,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活动少,文化设施不全,精神生活匮乏。“闲来无事干,围着电视看”,这成了当前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58.54%的农民农闲时的主要生活方式是“看电视”。村里活动,“年头到年尾,难开两个会。”村广播室、活动室无设备,图书室缺实用性图书,村民也难得来光顾。农民有组织性的文化活动少,文化设施、设备落后,导致农民精神空虚,除了忙农活干家务,就是看电视,封建迷信、活动因此趁虚而入。
二是增收难,市场信息不灵,科技知识缺乏。农民增加收入的最大障碍是什么?51.56%的农民认为是“缺科技”;40.27%的农民认为是“种田成本高”;还有少数人认为“信息不畅通,不知道种什么”。农民发家致富的愿望是强烈的,但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市场信息闭塞,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加上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农民持续增收难。
三是人情淡,普遍重幼轻老,道德意识弱化。日子越过越好,人情越来越淡。这是农民普遍反映的一个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民“向钱看”的意识越来越浓,人际关系越来越淡。调查显示,50.37%的农民认为“有了钱就可获取一切”。多数农民认为目前最严重的家庭问题是“虐待、遗弃、不赡养老人”,“溺爱、娇惯、纵容子女”的现象也很普遍。农村传统美德出现滑坡迹象。
四是脱贫慢,社会分配不均,收入差距拉大。调查中,55.42%的农民认为当前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随处可见。富裕户盖楼房,冰箱、彩电样样有;住着土坯屋,家中一贫如洗的贫困户仍占一定比例,农村贫富悬殊程度正日益加深。
第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是对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视。主要表现为:一是认为做思想工作是耍嘴皮,做虚功是普遍现象。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让位于经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实际工作中没有经费投入,没有项目依托吸引农民群众。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与农村现实状况不相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农村形势发展状况不相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发生了较大变化,留在村里大部分是老幼病残等非劳动力和一些文化水平低的人等。
三是少数基层干部素质不高难开展。部分干部本身文化素质较低不会开展工作;部分干部主观愿望是好的,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但自身素质导致工作收效不大。其他地方我们发现思想政治工作缺队伍无人去做,缺机制无人愿做,缺手段无人会做。
四是由于种种原因,封建迷信有抬头趋势,宗教势力影响在扩大,消极思想有蔓延趋势,迫切需要广泛、深入地对农民进行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弘扬正气,扭转民风。
通过调查我们深感: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问题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三、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原因探析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由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我们认为:
第一,认识上存在偏差,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在农村“缺位”。一些地方和干部错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对立起来,将“发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只是发展经济,而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撇在一边。还有的认为,新形势下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落实了,干群矛盾得到了缓解,农民思想问题得到了解决,不需要再花精力抓思想政治工作了。也有的认为抓经济工作还忙不过来,抓思想教育是得不偿失,不安排不部署思想政治工作,或者满足于会议布置和文件落实。
第二,思路上疏于创新,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在农村“无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习惯于成旧的工作模式、落后的方式方法,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如:做思想工作习惯于老的模式,缺乏创意;搞形式主义,虎头蛇尾;芝麻绿豆一把抓,顾此失彼。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新型农民群体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达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效果。
第三,内容上囿于空泛,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在农村“变调”。一谈思想政治工作,大多习惯于老一套,套话、教条多,满足于“空对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没有与农村实情、农民所想紧密联系,思想政治工作和农村发展成了“两张皮”。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只有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发展农村经济有机融合,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思想政治工作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第四,工作上缺乏保障,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在农村“怯阵”。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有人鼓、有人呼、无人管、无力建”以及“有场地,无活动”,传播渠道断流,思想工作断层的现象比较普遍。阵地萎缩,渠道堵塞,工作环境差,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展。思想政治工作缺
我们应当看到现在的农村基层工作普遍存在这样三种现象:干部的交通工具先进了,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干部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却不会做群众工作了;群众的生活富裕了,对基层组织和干部的意见却增多了。这就是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愿见群众、不敢见群众、不会见群众问题,总之是不会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不愿见群众是感情问题,所以需要干部增强和农民的谈心活动,就是让干部在与农民接触中培养感情,在教育群众中教育自己;不敢见群众是认识问题,所以需要干部在与农民的接触中转变观念,在做群众工作中锻炼自己;不会见群众是方法问题,所以需要让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工作方法,放下架子,真心实意做公仆。具体地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首先要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思想政治工作有没有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领导干部自身的表率作用。因为他们生活在基层,工作在基层,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他们在群众中的形象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因此,乡镇干部首先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决不能对别人是马列主义,对自己是自由主义;表面上冠冕堂皇,实则假公济私,暗地里吃喝拿要玩;随意表态说大话,口惠而实不至,愚弄群众。群众最痛恨这样的基层干部。广大基层干部必须加强学习,增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去感召人,征服人,凝聚人。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要找准贴近群众生活的思想政治内容,把思想工作做实。农民的思想情怀是最朴素的,也是最可爱的,只要谁真正维护他们的利益,能代表他们的利益,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做工作,他们就会支持、拥护谁。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要有造福群众的强烈热情和翔实的项目实施计划,通过实施“改厕”、“改路”、“改水”、“改电”工程和医疗、卫生、文化服务活动,努力为农村和农民营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做到既讲道德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
再次,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使思想工作真正做精细、做到位。首先,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摆事实,讲道理。当群众有缺点、错误时,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以权压人。以设身处地的换位思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正做到以情感人,以德服人。第二,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对错误的东西决不能迁就,但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在方法上则不能一刀切,无情打击,应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做到刚柔相济,否则思想政治工作就会陷入僵化,变得苍白无力。第三,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预见性,前瞻性。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解决眼前问题,更应有超前意识,解决潜在问题,因此,要善于抓住倾向性苗头,及时做好疏导、说服和教育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 农村社会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 实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转换思维,创新开展了大量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纵观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弱化现象十分突出,造成了许多矛盾和纠纷,难以适应当前农村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因此,研究当前农村社会发展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符合当前农村社会发展实际的一些对策,提高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开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显得更为重要。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经历了一场新与旧的大变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要使农村基层党支部、村委会认识到,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向广大农民灌输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是深化改革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新农村的需要。当前,由农民负担问题、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农村征地问题等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已经充分暴露出来,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处理不好,极易激化而引发农村社会动荡。因此,党和政府乃至全社会都要积极做好广大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工作和农民群众中去,才能及时排除和战胜各种错误东西的干扰,才能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才能确保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贴近农民实际
(一)把解决农民实际问题作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
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实际工作一道做,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做好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简单的灌输和空洞乏味的说教上,而是要着眼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组织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努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发挥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寓教于服务之中,体现到办实事上去,真正地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农民的心坎上,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关心那部分有实际生活困难的群众,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要把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要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教育农民正确理解这些政策;要在继承和发扬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组织力量走进田间地头、深入村组农户开展调研,了解农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触摸农民群众的思想脉搏;要深入调查知民情,广泛接触解民意,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农民的地头,做到农民的炕头,做到农民的心头,了解大多数农民的诉求,要为农民多办好事,多办实事,暖民心,得民心;要针对不同农民群体的不同需求,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从办实事上着力,切准他们的思想脉搏;要重点通过开展扶贫攻坚工程、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帮助农民化解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等工作,切实关心农村弱势群体,切实解决农民普遍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等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寓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于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之中。
把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工作结合起来,让群众得其利。让群众得到利益和实惠,说话办事才有人听,才有人信,才有人学。这是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环节,决定性因素。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立足本地实际,把加快经济发展、让群众富裕作为第一要务,以此作为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几年来,我们以建设“工业重镇、经济强镇、文明富裕镇”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为动力,不断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年上半年,全镇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2810万元,同比增长33.4%,上缴国家税金5384万元,同比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01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新乡市第一位。
把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群众解其难。近几年,我们根据群众实际需要,大力实施了“科技工程、信息进万家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三大工程,解决群众在发家致富过程中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根据群众富裕以后求美、求安等实际需要,深入开展了“文明村镇创建”和“平安乡镇”创建工作,累计投资近亿元资金用于修路、建学、建文体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绿化、优化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建立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打造平安乡镇。
把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结合起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坚持依法办事,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村里的情况村民知道,由村民做主,请村民监督,给农民知晓权、监督权,充分发挥民主、尊重民意。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做到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心换心。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农村社会影响的具体表现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置身于中国国情,要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这块土地上进行,当代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承受者,当社会化过程把传统文化内化为他们的精神素质时,便赋于他们一定的思想、观念、性格、情感,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对当代农民发生影响,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农村传承的长期性:我国是一个几千年的农业大国,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遗传形式在农村世代延续,这种传承和影响将是长期的。它包括有意识的传承,就是通过教育等形式:也包括无意识的渗透,是指通过一些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生活在农村这个环境中,一代一代的农民遵循着一定的生活方式、习惯行为,其传统思想渗透到正常生活和思维模式的各个方面。
第二,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一惯性和渐变性:受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某些行为模式、思想观念、性格情感,一旦形成就将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灵深处,其表现是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一惯性。但是,什么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受时代的变化影响,无论其传统文化多么固执,都会印上时代的烙印,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农村的渐变性。
第三,传统文化在农村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存: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它的内涵丰富,一方面包括一些有益的,如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以德治国,修身养性的重道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人贵物贱,重人轻神的人文精神;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人和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等等,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对我国一代一代的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产生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包含一些消极和落后的因素,如唯古是法,唯古是宗的认识价值取向;“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念、“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伦理道理:“天下变、道亦不变”等唯心哲子;重人治轻法治及所谓“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等特权思想。这些又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两面性是并存的。
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
在农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以往我们采用的是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方法,就是将传统文化全部否定。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面,通过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来达到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其理由如下: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是新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基点:任何新文化的创造都不可能割断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延续性,它不能离开也无法离开已有的文化传统,在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基础上继续开拓,才有可能创造自己时代的文化,才不至于中断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同样,未来中国新文化的发展,要从传统中吸取养料,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之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民族精神主要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也可以说,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民族历史越悠久,民族文化越丰富,该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就越深遂,也就越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世界上没有不贯穿民族精神的民族文化,也不存在不体现民族文化的民族精神,我们在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中,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